微生物在茶叶上的应用及展望_师大亮
微生物发酵对茶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2018年第09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王雪涵(1984-),女,辽宁大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学。
我国有着浓厚的茶叶饮用氛围,优化茶叶化学成分,并且探究茶叶微生物发酵,其将为茶叶产品的品质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当然,随着食品工业和现代化学科学日益成熟,如今能够被应用与茶叶中的微生物发酵元素日益多样化,这些都是推进茶叶成熟发展的集中优势。
1微生物发酵与茶叶之间的应用背景分析在当前社会大众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的今天,茶叶在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作用日益突出,如何有效提升茶叶产品的品质,就关系到茶叶产品的价值展现。
结合茶叶产品加工的独特性看,发酵是其重要的环节,所以良好的茶叶产品微生物发酵活动,将从本质上提升茶叶产品的品质。
对于茶叶来说,其微生物发酵活动,主要指的是以茶叶产品为主要基质,接种相应的微生物元素,通过其具体代谢作用,从而使得茶叶产品自身产生深度、良性的变化,从而优化茶叶产品自身的品质。
当然,茶叶产品的微生物发酵活动,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茶叶发酵活动。
微生物发酵是以茶叶产品为主要基质,从而来接种相关微生物的活动,在新陈代谢等作用下,从而使茶叶产品发生生化性变化。
传统的茶叶发酵活动,则主要指的是茶叶产品中的多酚类元素,在多酚氧化酶的价值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所以其中并没有关联到微生物的具体作用。
对于茶叶产品来说,其通过微生物发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茶叶产品的品质,同时也能有效增加诸多代谢物和微生物等有效元素。
所以,对于茶叶化学成分来说,其中所诠释的不仅仅是一种影响元素,同时也是茶叶产业转型发展与优化的关键所在。
2能够应用于茶叶发酵活动的微生物元素分析从具体的物质组成角度研究看,茶叶产品中包含了多种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元素,因此,适当补充相应的氮源,其能够有效推动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活动,同时茶叶产品中含有多酚类元素以及无机物Cl 、S 等抑菌类物质元素,因此,抑制微生物元素,则能够推进生长代谢活动的有效实施,当然能应用于茶叶发酵的微生物元素,也需要具备如下特征:抗性强和生长性快、且有着稳定的突变性能。
茶叶加工工艺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茶叶加工工艺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徐琪(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微生物在茶叶的加工当中应用十分广泛,基于此,针对红茶、黑茶、茶饮料和茶叶深加工中微生物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微生物在茶叶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黑茶;红茶;茶饮料;茶深加工[中图分类号]TS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15-68-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在茶叶加工领域很多微生物被加以应用,不仅可以提升茶叶的产量,还可以防治茶树的病虫害。
针对此,探究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现状与应用前景。
1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的作用1.1在红茶加工中作用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影响红茶品质的主要是真菌、细菌、酵母菌等三类微生物。
赵和涛研究表明[1],这些微生物都具有液化和糖化淀粉的能力,可以提升香气,改善茶汤滋味,提高可溶性糖在红茶中的含量。
1.2在黑茶加工中的作用1.2.1茯砖黑茶。
研究表明,茯砖茶中霉菌相的优势菌属于散囊菌属,且其中最主要的是冠突散囊菌。
茯砖茶的发花工艺,是其所特有的工艺加工步骤,在开始发花的工序之后,砖坯温度逐渐冷却,直到冷却至室温,使得其大大减弱湿热作用强度。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温度、湿度条件,让茯砖茶中的优势微生物——冠突散囊菌能够大量繁殖。
1.2.2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其特殊的保健功能与独特的品质形成的关键在于握堆。
由著名学者周红杰等[2]人对于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及其酶系变化调查研究中,得出普洱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有毒的根霉,而其中初期黑曲霉最多,约占到微生物的80%左右。
2微生物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2.1细菌发酵茶饮料在含淀粉糖浆的茶汁中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LB )和嗜热乳酸杆菌,发酵一定时间后,将法式面包酵母接种到里面接着继续发酵,得到了一种既有茶清香又有醇香,营养丰富且风味独特的保健茶饮料[3]。
茶叶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茶叶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但茶叶生产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着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手段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耕作者身体健康等问题。
因此,生物防治成为茶叶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茶叶病虫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一、有益微生物的应用有益微生物是指能够抑制茶叶病虫害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线虫等。
研究表明,一些细菌在土壤中能够降解有害化学物质,抑制土传病原菌,如茶根腐病菌、茶树癌病菌等。
此外,许多真菌和线虫作为寄生生物,可对茶叶害虫进行防治。
例如,某些寄生真菌如米泽孢菌可以寄生并杀死茶蝉等害虫,在茶树上形成天然的生物防线。
因此,有益微生物的应用在茶叶病虫害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潜力。
二、昆虫性激素的利用昆虫性激素是一种具有调节昆虫生殖、发育和行为的物质,可以用于茶叶害虫的防治。
例如,以印度蒺藜象为害虫的茶园,可以利用昆虫性激素合成杀虫剂,与雄性蒺藜象进行竞争,并干扰雌蒺藜象的交配行为,达到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
此外,一些昆虫性激素还可以促使害虫产卵于不适宜的地方,从而减少害虫数量。
昆虫性激素的利用在茶叶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生物诱杀剂的研发生物诱杀剂是利用植物释放出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生物特征,吸引和诱杀茶叶害虫,研究表明,茶树释放的挥发性成分可以具有抑制或吸引作用,这为茶叶病虫害防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一些研究者已经成功地利用茶叶挥发性成分研制出了具有吸引、杀伤或诱导害虫退化行为的生物诱杀剂。
这些生物诱杀剂可有效降低茶叶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四、生物防控技术的应用茶叶病虫害的防治不仅仅依靠某一种生物农药,而是通过多种生物防控技术的综合应用来实现。
例如,结合有益微生物和生物诱杀剂的应用,在茶园中建立起生物多样性,形成生态平衡,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此外,茶叶栽培中还可以采取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方式,提高茶树的健康程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微生物在茶叶上的应用及展望
微生物在茶叶上的应用微生物是地球表面生物圈的重要成员,它们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对自然界的物质转化和生物循环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间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功能被愈来愈多地发现并充分利用到医学、农业、工业、食品和生物技术等各个领域。
这里,我将近年来微生物在茶叶生长繁殖、病虫害防治、肥培管理、加工贮藏以及保健品开发等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简单的综述。
1、微生物在茶叶上的应用1.1 茶树生长繁殖与土壤微生物茶树是多年生作物,茶园土壤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是有机质自我丰富的生态系统。
茶树根际环境是茶树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和新陈代谢的场所。
在茶树根际环境中,微生物广泛存在,并对茶树的生长繁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根际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新陈代谢产物增加了土壤养分,致使有机质在分解和再合成的过程中腐殖质化,促进了稳定的土壤结构的形成。
茶园根际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它们的生理活性有助于根际环境营养物质的转化,补充了某些成分的不足,对改善茶园根际土壤的生态系统并适应茶树生育和代谢的需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A.C.Tunstall 等发现了茶树根系中丛枝状内生菌根的存在,80年代后我国学者严学成在茶树根的显微观察中观察到了VA菌根,刘柏玉等对VA菌根的形态特征、生物学效应等作了研究,结果表明:VA菌根在与茶树根系的联合共生过程中,可引起茶树分泌有机酸,提高肌醇六磷酸酶的活性和难溶性磷以及不溶性磷的溶解度,增强茶树的吸磷能力,促进茶苗生长。
另外,茶树根际的自生固氮菌数量较丰富,它的存在及其活性,不仅可以刺激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茶树生理过程的旺盛进行,而且固氮菌的呼吸作用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对提高茶树光合效率,获得茶叶高产是十分有利的。
还有,茶树属典型的耐酸铝植物,梁月荣等从茶园土壤中分离得到耐酸铝的真菌ALF-1菌有利于改善酸性土壤性质,降低酸性土壤中的离子态铝的浓度,保护原有的土壤生态系统,也能为今后酸性土壤的改良、消除或减轻作物酸铝毒害开辟新途径。
茶叶微生物指标的现状与展望
是“ 食品卫生分类标 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 , ㈨。 茶叶
的质量状况 已深受关注目 。影响茶叶质量 的因素主要包括农 药残 留 、 害重金属残 留、 害微生物 、 有 有 非茶异物等[。 6 , 7 1
国家 针 对 茶 叶卫 生 状 况 出 台 了多 项 卫 生 标 准 , 明确 了茶 叶 中 多种 农 药 和污 染 物 的限 量 指标 。 目前 我 国 涉及 茶 叶 卫 生
害 微 生 物 指 标 列 为 检验 项 目。
物——冠突散囊菌 ( uoim cia m)产生 的黄色闭囊 E rt r tu u st
壳 。这种特殊的微生物不但能使茯砖茶 香气特殊 、 滋味醇厚
可 口、 色黄红明亮 , 且还有分解脂 肪和含有某 些药理作 汤 而 用 的酶系 , 人体健康有一定 的有益 作用 , 对 故新疆 、 海 、 青 宁 夏、 甘肃等省 的少数 民族 同胞特别喜 爱饮用茯砖茶 。 六堡茶在晾置陈化后 , 中也有许 多金黄色 “ 花”, 茶 金 这 是有益品质 的黄霉 菌 , 它能分 泌淀粉酶 和氧化酶 , 可催 化茶 叶 中的淀粉转化 为单糖 , 催化 多酚类化 合物氧化 , 使茶 叶汤 色变棕红 , 消除粗青味。另外 , 红茶 、 黄茶等茶类的加工也与 微生物作用有着 紧密的联系 , 国内外 大量研究证实 , 酵母 菌 、 真菌 、细菌等 三类微生物是影响红茶 品质 的最 主要 微生物 。
三 、 微 生 物 指 标 现 状
I .食品卫生标准 中的微生物指标 我国 目前 的食 品卫生分类标 准中涉及有微生 物的指标 主要 是 “ 菌总数 、 细 大肠菌群 、 霉菌 、 酵母菌 、 致病菌 ”等 , 适 用于相应 的食 品原料和成品 。不 同食品的标准 , 指标限量值
复合微生物肥在茶叶种植中的应用效果与质量评价研究
复合微生物肥在茶叶种植中的应用效果与质量评价研究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
茶叶种植中的肥料运用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农业的追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复合微生物肥作为一种环保、高效、可持续的肥料,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茶叶种植中。
一、复合微生物肥的制备及其特点复合微生物肥是由活性微生物发酵制备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
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发酵菌种、培养和繁殖微生物、添加合适的基质和发酵辅料、控制发酵温度和湿度等。
制备完成的复合微生物肥通常呈黑褐色颗粒状,具有微酸性,含有大量活性微生物和有机质。
复合微生物肥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土壤结构:复合微生物肥能够促进土壤颗粒结构的形成和稳定,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通透性和空气含量。
这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茶树对养分的吸收。
2.增强养分供应:复合微生物肥中的活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释放出氮、磷、钾等植物所需的养分,并将其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态。
这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茶树的养分供应。
3.调节土壤酸碱度:复合微生物肥具有微酸性,能够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其适合茶树的生长。
4.提高抗逆性:复合微生物肥中的活性微生物具有抑制土传病害、解毒抗胁迫的作用。
这有助于提高茶树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复合微生物肥在茶叶种植中的应用效果1.促进茶树生长:复合微生物肥中的活性微生物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增加土壤肥力。
研究表明,使用复合微生物肥的茶园茶树生长状况良好,树势旺盛,叶片翠绿。
2.增加茶叶产量:复合微生物肥的应用能够提高茶树的养分供应,促进叶片的生长,增加茶叶的产量。
研究发现,与传统肥料相比,使用复合微生物肥的茶园茶叶产量可提高10%以上。
3.改善茶叶品质:复合微生物肥中的活性微生物能够促进茶树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调节土壤环境,使茶叶含有更多的茶多酚等营养成分。
益生菌在茶叶上的应用技术及效果分析3篇
益生菌在茶叶上的应用技术及效果分析3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益生菌在茶叶上的应用技术及效果分析3篇益生菌又称生理性菌群或正常菌群,指与人或动物保持共生关系的一类活性微生物。
随着对益生菌深入的研究,人们弄清了益生菌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益生菌在茶叶上的应用技术及效果分析1补充益生菌能够有效保持肠道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
然而,部分乳酸菌产品所宣扬的每100毫升含有活性益生菌300亿个等广告语,却给一些消费者带来困惑:酸奶中的益生菌数量,难道是越多越好吗?超市里的酸奶和乳酸菌饮料在产品包装上都会标注所添加的益生菌种类。
那么,到底什么是益生菌?有专家对益生菌作出如下解读:成年人体内大概含有1.5公斤细菌,其中大部分是和平主义者,与人们相安无事;一小部分喜欢惹是生非,四处搞破坏,被称为致病细菌;还有一部分,正义感比较强,以维护身体健康为己任,这就是益生菌。
益生菌有很多种类,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
企业对于酸奶中所添加的益生菌数量,有着严格的标准。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国际乳联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宋昆冈告诉记者,如果益生菌数量过多,益生菌繁殖速度也会受到抑制。
事实上,益生菌的繁殖速度很快,通常一百万益生菌很快就会繁殖到几亿。
因此,厂家会根据标准对益生菌数量进行控制,不会放少也不会放太多。
有专家指出:企业在包装上突出标注益生菌数量,主要是基于宣传、炒作目的。
另一方面,喝下一盒含有大量益生菌的酸奶,究竟能有多少益生菌活着到达肠道,这个目前也很难说清楚。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酸奶时,不用太在乎益生菌数量,大可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
宋昆冈也表示:选购酸奶时,应该从色泽、组织状态、气味等方面入手。
质量上乘的酸奶,其色泽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风味酸牛乳应该具有的色泽;组织状态细腻、均匀,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果料酸奶应有果块或果粒;还应具有酸奶固有的滋味和气味。
微生物菌剂在果菜茶上应用效果分析
农业科学N O N G Y E KE XU E 微生物菌剂在果菜茶上应用效果分析舞钢市农技推广中心徐进玉杨浩放朱改芝摘要: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有良好的改良作用。
为了解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连续3年在果菜茶上安排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提高作物经济效益。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经济效益;产投比微生物菌剂具有活磷、解钾、固氮的作用,能够促进土壤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的释放及螯合,提高肥料利用率[1];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参与腐植质形成,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微生物在其繁殖和代谢过程中,能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化肥、有机农药、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等[2],把他们分解成低害甚至无害的物质,降低土壤污染程度,改善生态环境。
因此,微生物菌剂作为一种改良、培肥土壤的新型肥料,应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广应用。
但微生物菌剂的施用方式一般为拌种、蘸根或作基肥,为了解微生物菌剂作为叶面追肥的效果,从2020年开始在果、菜、茶上安排微生物菌剂作为叶面肥喷施的肥效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及试验基本情况试验材料为微生物菌剂,供试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2.0亿/mL。
试验于2020、2021年安排在舞钢市铁山街道韩庄村蔬菜作物芹菜和小白菜上,2022年安排在舞钢市枣林镇安寨村、庙街乡红石崖村西瓜和茶作物上。
各试验点基本情况见表1。
表1微生物菌剂喷施试验点基本情况年份2020202120222022试验地点舞钢市铁山街道韩庄村舞钢市铁山街道韩庄村舞钢市枣林镇安寨村舞钢市庙街乡红石崖村作物芹菜小白菜西瓜茶土壤类型黄褐土黄褐土黄褐土黄褐土肥力状况高高中低剂型液态液态液态液态(二)试验方法本试验设四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根据农户种植实际情况,小区面积设为30~50m2,微生物菌剂叶面喷施,试验处理设置情况见表2。
作物芹菜小白菜西瓜茶处理1常规施肥+供试肥料每次150mL/667m2,兑水50kg,于芹菜快速生长期每隔10~20d叶面喷施一次,共喷施2次常规施肥+供试肥料每次200mL/667m2,兑水50kg,于小白菜快速生长期每间隔5~10d叶面喷施一次,共喷施2次。
微生物在发酵茶饮料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发酵茶饮料中的应用作者:赵新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4期摘要:茶叶微生物发酵是在以茶叶为主的基质中接种特定的微生物,通过它们的代谢等作用使茶叶发生深度的良性生理生化变化,从而改善茶叶品质。
茶叶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还可以增加许多微生物代谢活性物质及微生物菌体本身等多种有效成分。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茶饮料;应用分析我国具有多样的茶产品,其中黑茶、普洱茶、茯砖茶等种类传统制法中就存在微生物发酵,对这些茶类微生物发酵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进行微生物发酵茶饮料的研发。
同时要将茶叶生产技术与食品工程技术结合。
才能推动微生物发酵茶饮料的更快发展。
一、发酵微生物1.1可发酵微生物特点茶叶是茶树科植物的叶茎部分,茶叶富含碳、氢、氧、氮、磷、钾等元素,还包括有蛋白质和咖啡碱等有机物,具有调节生理得功能,对于人体保健与养生有极佳效果。
但是其成分中大分子的有机分子以及对于某些微生物含有抑制能力的茶叶元素而言,我们所选用的茶叶发酵微生物一般都要求具有抗性强、生长快、突变性能稳定等特点。
1.2发酵微生物分类目前,主要应用的发酵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和食药用真菌以及其他发酵菌,我们就这四大类微生物进行一个简单介绍:1.2.1细菌类我们市场上目前主要应用的细菌种类是乳酸杆菌和醋酸杆菌,其共性是细胞壁都含有二氨气基庚二酸肽聚糖。
乳酸杆菌是一种十分常见且对于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在茶叶发酵过程中,它和茶叶中茶多酚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效果,利用乳酸杆菌发酵的产品特点是饱含茶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口感香醇。
醋酸杆菌也是在茶叶发酵中一类比较常用的细菌。
它的特点就是单一性,只能在应用物质较为单一基质上生产。
通常为了提高它的产率,我们常常把它与其它微生物混合使用,特别是使用酵母菌、乳酸杆菌等。
1.2.2酵母菌类出芽酵母、德氏酵母、酿酒酵母等等这类是比较常用的酵母菌,它的产品特点是清澈透明,清凉爽口,酒精度低和明显茶香,具有一定保健作用。
茶叶的微发酵探索微生物对茶叶的影响
茶叶的微发酵探索微生物对茶叶的影响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制茶的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索茶叶微发酵的过程以及微生物对茶叶的影响。
一、茶叶微发酵的过程微发酵是指茶叶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叶片受伤或破碎后,茶叶内部微生物与细胞液中的成分进行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茶叶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
茶叶在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菌。
它们通过代谢活动,产生了一系列化合物,如酶、酸和香气物质,这些物质赋予了茶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茶叶微发酵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杀青、揉捻和发酵。
首先,茶叶经过杀青处理,使鲜叶的内酶失活,阻止微生物的增殖。
然后,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组织破碎,释放出细胞液和微生物。
最后,茶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物质与茶叶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形成特有的香气和口感。
二、微生物对茶叶的影响1. 改善茶叶香气:在微发酵过程中,茶叶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如酵素和挥发性化合物,为茶叶提供了特有的香气。
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包括芳香醇、酯类和醛类等,在相互作用下形成了茶叶的香气。
2. 促进茶叶味道的形成:微生物的代谢可以转化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如儿茶素和茶多酚,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进而影响茶叶的味道。
这些物质具有苦涩、醇厚、甜润等特点,为茶叶赋予了不同的口感。
3. 改善茶叶质量: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通过代谢作用改善了茶叶的品质。
例如,微生物通过酸化作用,促进有机酸的形成,降低茶叶的pH值,提高茶叶的鲜爽度和风味。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降低茶叶中的苦涩物质含量,使茶叶更加柔和。
4. 抗菌作用:微生物在茶叶微发酵过程中,还具有抗菌作用。
茶叶中的微生物通过竞争营养物质、产生抗生素等方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保持茶叶的卫生品质。
总而言之,茶叶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不可忽视。
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改变茶叶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影响茶叶的风味、香气和口感。
深入研究微生物与茶叶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生产出更加优质的茶叶,并提升茶叶产业的发展。
茶微学在茶叶加工上的应用
H前 已取榭 多项专利成 果,它们主 型表现 在咀下几 个方面 。
2 } 々 . 屁茶 加 方 面 l I f
部 门,开始革新应用新技术新… 艺,挖 掘茶饮料新 I
产品 ,他们主 表现 在以 F2个方 。 4 }茶饮料 方l 呵 在 茶饮料 方面 , 目前主要 集小 在红 茶苗产 品 } . ,但木I 成标 准的规范化 生产 ,家庭 I制型偏多, 臣 i i 品质特征斗 当的不稳定 ,卡 反,一些 关的 高等院 H 打 校及科研部 门,运用真菌接种 于 以茶汁为主 的液卷 培养某,进行 睁培养 ,加 1 液,已生 I" 1 4 柑盹 的J 品,该, 品的也 、吞 、味 柑 有特色 ,有掣 今后三至五年闻 _市 ,由此埘延伸 ,可以生J 曲 出品 种齐全 ,风格并异的许多产 品。 4 .2茶酒 方面 【 接 2 4负l
有 :灵芝菌 茶、冬虫夏草茶等 , 申报专利 的有扶苓 苗茶 ,猴 头菇菌茶等,有关这方 面的技术 ,已形成
维普资讯
0 年第一期 0
茶叶科学拉术
4 .● 曩饿萘 习俗
,
二十世纪j 年代,在 中俄 关系友好的背景环 } 境 F .我 国茶叶科 学方面也瓤 熟他方埘一 样掀起 了
i f 44 究员 同主持 的省科委 攻关项 目 “ ' J  ̄ 茶树综 台防
治技术研 究 ” 题 ,就成功地应用特种 微生物 ,在 特定 的刑 窄条件 下,针对特 定农药进行 降解 ,癌用
于该鲜叶 料加 成的茶 叫, 与剥照丰 比品质柑 I H 似 ,但,: 品的农残指 数不超标 ,同样,南京农业人 学 也 成助 地应 用 微生物 茶 加 I I 降解 有 毒农 药 ,J 且该项 耳技术 驮 得国家 发明专 利。综 I f 述 ,他 们的 同之处均体现在利用微 生物活体所 分 泌 的酶类l 哗解茶叶叶 的农 药残留物, 终变成 C 、 , 最 H o 等光害物质 ,返回 大 自然 ,但是微生物有 很 2 灶的专一性 使用 它就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农药基础
微生物肥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 :为探 讨微 生物肥在 茶 园的施 用 效果 , 以不施 肥为 对照 , 通过施 用 , 测 茶 树 物 候 期 、 芽 重 、 梢 生 长速 度 等 指 标 , 究 了不 同 处 理 对 春 茶 生 长 、 质 、 量 观 百 新 研 品 产
W U h — i g LU iz e J ANG h a g {n DANG n —h o, H ENG i S u pn , L —h ,I S u n 一e g, Yo g c a Z Je
( n n Te g n e i g Re e r h Ce t r Xi y n rc lu a ce c s a c n t u e He a a En i e r s a c n e , n a g Ag iu t r lS in e Re e r h I s i t , n t Xi y n 6 0 0, i a n a g 4 4 0 Ch n )
t e h g e t 1 0 b d weg t( 3 9g n u l y h i h s 0 一 u i h 3 . )a d q a i . t
Ke r s ywo d :M ir b a etl e ;Te ln ;Ph n p a e co il ri z r f i ap a t e o h s ;Qu l y ai ;Yil t ed
t a, if r ntf r i z r dip a s we e s t e nd t e df e e e tl e s os l r e t d a he phe ph s 1 0 b i t, n e s oo i no a e, 一 ud wegh a d n w h t 0 g o h r t ft a plnt r s r d. r wt a e o e a s we e ob e ve The r s t ho d t tmi r b a e tlz r ha bvous e uls s we ha c o i lf r iie d o i e f c n t e ph n ha e, n hebud r n t d 3- 4 da a le h n t s nd ro he r a — f e to h e op s a d t sge mi a e - yse rir t a ho e u e t r t e t me s; hem ir bilf r iie ou d p o o e n w ho tgr wt nd i c e s e nc u ins I hi nt t c o a e tl r c l r m t e s o o h a n r a e t a i l so . n t s z
普洱茶中的微生物与普洱茶品质变化的关系
普洱茶中的微生物与普洱茶品质变化的关系普洱茶中的微生物与普洱茶的品质关系
微生物是生物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种动物、植物都与它密不可分。
普洱茶的品质形成,微生物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微生物就没有普洱茶。
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类群复杂种别繁多,主要微生物有黑曲霉、青霉属、根霉属、灰绿曲霉、酵母属、细菌类。
细菌数目极少,没有发现有致病细菌。
台湾大学孙璐西教授做过实验证明在普洱茶中不含黄曲霉菌。
这些微生物直接影响普洱茶品质风味和保健功效的形成:
(1)黑曲霉的数量,在普洱茶发酵渥堆过程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它能产生20多种水解酶,水解产物大多为单糖、氨基酸、果糖等。
使茶叶内含成分易于渗出、扩散,为增加茶汤滋味和形成普洱茶干滑、醇厚品质特色奠定了基础。
(2)青霉属能产生酶和有机酸,其中产生的黄青霉对杂菌和腐败菌有消除和抑制作用。
所以,黄青霉对普洱茶醇和品质形成有辅助作用。
(3)根霉的淀粉酶活性高,能产生有机酸和芳香的酯类物质,有利于普洱茶粘滑和醇厚品质形成。
(4)灰绿曲霉会使食品腐烂变质,该菌种只要控制好堆温,改善制茶环境卫生就能保证普洱茶纯正的口感。
酵母属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重要菌种。
普洱茶甘甜、醇厚、陈香的品质特点直接与酵母菌息息相关。
微生物在茶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作 者 简 介 : 海 平 (9 5 )女 , 南安 化 人 , 理研 究 员 , 傅 17 一 , 湖 助 主要 从 事 茶 树 栽 培 与 资 源研 究 。
维普资讯
第 4期
傅 海平 等 : 生物 在 茶业 中的研 究 与应 用现状 微
1 9
( u o T aR sac ntu ,C agh 1 1 5 C ia / n ̄ e eerh Isi t hn s a4 0 2 ,hn) / te
Ab t a t Mir o g n s sr c : c o r a im i wi e y s d n h ta nd s r- s d l u e i t e e i u ty.Th su a d pp i a i n f mi r o g n s e t dy n a lc to o c o r a im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4期
20 0 7年 1 2月
茶
叶 通
讯
Vo .4, . 13 No4 De e e , 0 c mb r2 07
TE COM M U NI TI A CA ON
微 生物在 茶业 中的研 究与源自用现状 傅 海 平 张 亚 莲 胡 孟 阳 常 硕 其 刘 红 艳
t e n ,t pr bl ms u t e l v d h e d wo o e f rh r s o e we e r pu f r r t o wa d. Ke wor : Mir o g n s y ds c o r a im;Te i du ty a n sr ;Te a
六堡茶也 同样是通过渥堆 中微生物的作 用而 霉 菌最 高 含量 是 1 x0 f g . l6u ,平 均 含 量是 4 × 7 c/ . 形成 特色风味圈起 主要作用的是霉菌 , 中曲霉 、 2 , 其
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摘要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包括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以及发酵工程。
综述了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技术;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技术指有机体的操作技术,它包括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四大工程。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利用生物技术生产食品:在石器时代的后期,我国就善于酒精发酵;在公元前221年的周代后期,我国就能做豆腐并酿制酱油和醋,并且所用的基本技术沿用至今。
目前,人类已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利用生物来解决疾病防治、人口膨胀、食物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虽然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领域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几年来却有力地推动了茶科学的研究发展。
1 酶工程的应用利用酶的高效生物催化功能,促使茶叶内不利成分及无效成分的有益转化,改善茶叶综合品质,是酶工程在茶学领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谭振初等[1]利用茶幼果作为多酚氧化酶的载体应用于红碎茶的加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毛清黎[2]报道,在红碎茶的初制中加入果胶酶、纤维素酶有利于红碎茶品质的提高。
游小清等[3]用人工合成β-葡萄糖苷酶粗品进行夏茶香气改善试验,结果制得的烘青绿茶芳樟醇及香叶醇含量明显提高。
固定化酶技术在茶叶上的研究最初是用在解决红茶的“冷后浑”问题上,现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丁兆堂等[4]用CaCO3作为固定化材料,对茶多酚进行体外酶性氧化,成功地制备了高纯度的茶黄素。
2 细胞工程的应用植物细胞工程是以细胞的全能性和体细胞分裂的均等性作为理论依据,是在细胞水平下对植物进行操作的育种新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在茶学上主要用于茶树离体培养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茶叶内一些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
茶树的离体培养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Sarathandra和Arulpragasam[5]用来自田间植株的茎节作为外植体,建立了实用的茶树体外繁殖方法。
离体培养也可以通过不定芽或不定胚以及营养器官[6-7]的途径进行。
论述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论述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参与了发酵、风味形成、保鲜等过程。
以下是对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应用的论述。
1. 发酵:茶叶的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
在黑茶、普洱茶等发酵茶的制作过程中,微生物(主要是真菌)通过发酵代谢产生的酶活化茶叶内的酚类物质,使其发生氧化反应,进而改变茶叶的气味、色泽、口感等特征。
2. 风味形成:部分微生物可以产生特殊的风味物质,如腥味、酒香等,从而为茶叶赋予不同的香气。
例如,在铁观音等乌龙茶的制作过程中,微生物酶可以将茶叶内的多酚氧化成醛类物质,使其散发出特有的果香味。
3. 保鲜:微生物可以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延长茶叶的保鲜期。
在绿茶的制作过程中,炒青时的高温可以杀死茶叶内的细菌,防止其腐败。
而在普洱茶的制作中,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会优先繁殖,抑制其他有害细菌的繁殖。
4. 降低咖啡因含量:咖啡因是茶叶中的一种物质,有些人对咖啡因敏感。
某些微生物可以降解茶叶中的咖啡因,减少茶叶的咖啡因含量,从而制作出低咖啡因的茶叶产品。
5. 促进茶叶中营养物质的释放:微生物可以分解茶叶中的多糖等复杂物质,使其转化为易被人体吸收的低分子物质,提高茶叶的营养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微生物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需要严格掌握条件和操作方法,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性和品质稳定性。
加强对微生物活性和代谢产物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茶叶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复合微生物肥在茶树种植中的应用效果与茶叶品质评价研究
复合微生物肥在茶树种植中的应用效果与茶叶品质评价研究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备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传统的茶叶种植方法往往依赖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复合微生物肥在茶树种植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旨在对复合微生物肥在茶树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评价茶叶品质。
复合微生物肥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生物技术培育的一种新型有机肥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环境友好性。
其主要成分包括有益菌、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质。
这些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菌可以在土壤中与天然微生物共生,促进茶树的养分吸收和生长。
有机质的存在也可以提供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
在茶树种植过程中,复合微生物肥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茶树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研究表明,适当使用复合微生物肥可以增加茶树的叶片数量和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效率,提高茶树的光能利用率。
此外,复合微生物肥还可以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强其抗逆能力和吸收养分的能力。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茶树的总产量显著增加。
除了增加茶树的产量外,复合微生物肥还可以改善茶叶的品质。
茶叶的品质主要由两个方面来评价,即外观品质和化学成分。
外观品质包括叶片的形状、颜色和光泽等因素,而化学成分则包括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
研究表明,在使用复合微生物肥的茶园中,茶叶的外观品质更加优良,叶片更加饱满光亮。
此外,复合微生物肥还可以提高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的含量,使得茶叶更加香醇、口感更好。
复合微生物肥在茶树种植中的应用效果与茶叶品质评价的提升不仅仅源于其对茶树的直接作用,还与其对土壤环境的改善有关。
复合微生物肥中的有机物可以提供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这样,茶树的根系可以更好地吸收养分,并提高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此外,复合微生物肥中的有益菌还可以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共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农药的使用。
茶叶发酵茶叶与微生物的互动
茶叶发酵茶叶与微生物的互动茶叶发酵是一种重要的制茶工艺,它不仅能够增加茶叶的风味和口感,还能促进茶叶中的物质转化与生成。
而这一过程中,微生物在茶叶的发酵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茶叶发酵与微生物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一、茶叶发酵的基本过程茶叶发酵是指通过菌类的作用,将新鲜茶叶中的一部分物质转化为有机酸等成分。
茶叶发酵的基本过程包括鲜叶烘青、发酵、杀青和干燥。
其中,发酵是茶叶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阶段,也是微生物介入的重要环节。
二、微生物在茶叶发酵中的作用茶叶发酵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和酵母等。
它们通过代谢产物的释放,对茶叶产生一系列的作用。
1. 真菌的作用:在茶叶发酵过程中,真菌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它们通过分解叶脉中的酶类,使嫩叶表面的酶类有效活性提高。
其次,真菌产生的酶能够分解茶叶中的多糖和蛋白质,转化为有机酸、芳香物质等。
此外,真菌的代谢产物也能够给茶叶赋予特殊的风味和香气。
2. 细菌的作用:茶叶发酵过程中,细菌通过分解茶叶中的多糖、蛋白质和嘌呤等物质,释放有机酸和氨等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不仅影响着茶叶的色泽、滋味和香气,还能够调节茶叶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
3. 酵母的作用:酵母能够分解茶叶中的多糖、蛋白质和脂类等物质,生成和释放乙醇等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不仅能够增强茶叶的香气,还有助于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的转化。
三、微生物互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对茶叶的发酵过程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微生物互动有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
1. 品质特征的形成:茶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和转化茶叶中的物质,形成了茶叶独特的品质特征,如香气、滋味、颜色等。
微生物的活动能够产生多种气味物质,如酸类、芳香物质等,这些物质赋予了茶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2. 营养成分的转化:微生物在茶叶发酵过程中,能够使茶叶中的多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得到转化和分解,生成有机酸、氨、乙醇等物质。
这些物质的生成与释放,不仅增添了茶叶的风味和口感,还促进了茶叶中多种化学成分的转化。
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市场。
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茶叶的品质和口感,还可以增加其保鲜期和营养价值。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一、微生物对茶叶的发酵作用茶叶的发酵是茶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微生物是茶叶发酵的主要促进剂。
茶叶中的酶类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挥出更好的效果,茶叶的味道更加醇厚,口感更加柔顺。
在茶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主要通过代谢作用将茶叶中的有机物质分解,释放出芳香物质和风味物质。
例如,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可以将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分解为芳香物质,使茶叶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转化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降低其刺激性,使茶叶更加温和。
二、微生物对茶叶的营养价值的影响微生物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不仅能改善茶叶的口感和香气,还能增加茶叶的营养价值。
茶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茶叶中的多糖类物质,释放出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物质。
例如,微生物可以将茶叶中的多糖分解为低聚糖和寡糖,这些糖类物质具有调节血糖、增强免疫力等功能。
微生物还可以合成茶叶中缺乏的营养物质。
例如,茶叶中缺乏的维生素C可以通过微生物合成,增加茶叶的营养价值。
微生物还可以合成茶多酚类物质,增加茶叶的抗氧化能力,对人体健康有益。
三、微生物对茶叶的保鲜作用茶叶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导致茶叶发生变质。
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延长茶叶的保鲜期。
茶叶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分解茶叶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抗菌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此外,茶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还可以改变茶叶的酸碱度,使茶叶处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中。
四、微生物在不同类型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在不同类型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有所不同。
在绿茶的加工过程中,微生物主要起到杀菌、杀青的作用,保持茶叶的鲜绿色。
论熟茶上的微生物
论熟茶上的微生物熟茶制作出来一定要卫生健康,茶客喝下去要保健舒服。
评判一款熟茶唯一标准就是喝得健康,喝得舒心,这才是硬道理。
熟茶是一种发酵茶,亦称“可以喝的古董”。
可长期存放、愈陈愈香,熟茶制作出来一定要卫生健康,茶客喝下去要保健舒服。
评判一款熟茶唯一标准就是喝得健康,喝得舒心,这才是硬道理。
熟茶是一种发酵茶,亦称“可以喝的古董”。
可长期存放、愈陈愈香,越陈越香品质越好。
现代生物科技检测表明,熟茶对人体健康有许多积极、正面的作用。
经过深发酵之后,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糖、茶多酚、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及纤维素和各种有机物,膳食纤维含量高达35%。
经常饮用熟茶可以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糖,控制血压,还有抗氧化、抗辐射,甚至抗突变,特别适合中老年人、肥胖者以及长期人群使用电脑等办公室一族饮用。
众所周知,熟茶的独特品质主要是在后发酵过程中形成的。
熟茶的后发酵,按其所需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快速后发酵(即“渥堆”后发酵)和缓慢后发酵(即贮存陈化后发酵),缓慢后发酵又有湿仓和干仓两种形式。
晒青毛茶经过洒水渥堆,因水分与温度提升有利于微生物生长。
在渥堆过程中,参与作用的微生物包括酵母雷(saccharomyces)、细菌类(bacterium)、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青霉属(penicllium)、灰绿曲霉(aspergillusgloucus)、根霉属(rhizopus)等等。
能够成为发酵食品的发酵茶,首要的是对人体的安全性,渥堆是多种微生物的总和作用,有益的真菌微生物会使茶叶品质提高(如:黑曲霉、酵母菌、根菌),有的对有害的细菌等微生物起杀灭、拮抗,抑制的作用(如黑曲霉、青霉等)。
在整个正规渥堆生产过程,并没有发现导致人体致病菌类。
“渥堆”过程中,叶的湿热作用和微生物作用交替进行,从而形成了普洱茶特有的汤色红褐、滋味淳厚、陈香四溢的品质风格。
这表明微生物在普洱茶的渥堆过程中对其品质的形成有着其他成分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在茶叶上的应用及展望师大亮 余继忠 郭敏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 311115) 微生物是地球表面生物圈的重要成员,它们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对自然界的物质转化和生物循环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间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功能被愈来愈多地发现并充分利用到医学、农业、工业、食品和生物技术等各个领域。
这里,作者就将近年来微生物在茶叶生长繁殖、病虫害防治、肥培管理、加工贮藏以及保健品开发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展望作一简单的综述。
1 微生物在茶叶上的应用1.1 茶树生长繁殖与土壤微生物茶树是多年生作物,茶园土壤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是有机质自我丰富的生态系统。
茶树根际环境是茶树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和新陈代谢的场所。
在茶树根际环境中,微生物广泛存在,并对茶树的生长繁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根际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新陈代谢产物增加了土壤养分,致使有机质在分解和再合成的过程中腐殖质化,促进了稳定的土壤结构的形成。
茶园根际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它们的生理活性有助于根际环境营养物质的转化,补充了某些成分的不足,对改善茶园根际土壤的生态系统并适应茶树生育和代谢的需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A.C. Tunstall等发现了茶树根系中丛枝状内生菌根的存在,80年代后我国学者严学成在茶树根的显微观察中观察到了VA菌根,刘柏玉等对VA菌根的形态特征、生物学效应等作了研究,结果表明:VA菌根在与茶树根系的联合共生过程中,可引起茶树分泌有机酸,提高肌醇六磷酸酶的活性和难溶性磷以及不溶性磷的溶解度,增强茶树的吸磷能力,促进茶苗生长。
另外,茶树根际的自生固氮菌数量较丰富,它的存在及其活性,不仅可以刺激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茶树生理过程的旺盛进行,而且固氮菌的呼吸作用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对提高茶树光合效率,获得茶叶高产是十分有利的。
还有,茶树属典型的耐酸铝植物,梁月荣等从茶园土壤中分离得到耐酸铝的真菌ALF-1菌有利于改善酸性土壤性质,降低酸性土壤中的离子态铝的浓度,保护原有的土壤生态系统,也能为今后酸性土壤的改良、消除或减轻作物酸铝毒害开辟新途径。
1.2 茶树病虫害防治与微生物随着现代绿色消费观念的兴起,绿色食品、有机茶成为当今无公害食品开发的一个热点,如何有效解决茶园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成为茶叶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有关专家提出:当今茶园的植保应实现以保持生态平衡为目标,将有害生物用生态调控的方法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尽可能应用生物防治手段,辅以化学防治来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其中病原微生物防治病虫害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主要有细菌、真菌和病毒及它们所产生的抗菌素等。
细菌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害虫消化道侵入体腔使害虫生病,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苏云金杆菌及其变种是应用最多最广的一种,大量研究表明,苏云金杆菌及其类似制剂对多种鳞翅目食叶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应用到茶树上可以防治茶梢蛾、茶小卷叶蛾、茶尺蠖和茶细蛾等。
胡淑霞等1993~1995年对茶树有益微生物芽孢杆菌(TB M)作了田间及室内的抑病试验,结果表明:TB M对茶白星病、茶轮斑病、茶煤病、茶赤叶斑病和茶褐色叶斑病等5种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印度Manoj B.等从茶园中分离到的变形杆菌RRLJ16菌株,在缺铁的条件下获得的培养粗提物能有效防治茶橙瘿螨和茶小绿叶蝉。
还有,据报道,从茶树叶表分离得到的藤黄微球细菌对茶云纹叶枯病有很好的拮抗作用。
真菌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害虫体壁侵入虫体内进行生长繁殖,以菌丝穿出体壁,损坏虫体活动机能,破坏其血液循环系统等,使虫体新陈代谢机能紊乱而死亡。
白僵菌是应用最多的一类真菌,利用白僵菌菌粉可以防治茶毛虫、茶蚕、茶小卷叶蛾等·29·杭州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害虫。
还有,据印度研究报道,木霉菌制剂涂在茶树修剪后的切口上可以有效地防治由褐卧孔菌引起的菌腐。
肯尼亚从西黄松树根际发现了2种寄生真菌的线虫,能够有效地防治茶树根腐病菌的为害。
病毒具有对寄主专一性强,不杀伤天敌,生物活性保持时间较长、有效剂量低等优点,因而,病毒治虫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天敌类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应用较多的如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茶尺蠖等害虫,颗粒体病毒可防治茶小卷叶蛾、茶刺蛾、扁刺蛾等害虫。
1.3 茶树肥培管理与微生物近几年来,无公害茶园、生态茶园、有机茶园的建立,使得肥料问题倍受人们关注。
在减少茶园化肥用量,克服有机肥肥效慢,易引发病害等不足的同时,人们根据一些有益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将其制成生物肥料施于茶园达到增产提质成为当今茶叶生产上的一大亮点。
日本研制的E M,是一种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为主的具有不同的5个科10个属8O余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微生物制剂。
据报道,将E M稀释进行茶树叶面喷施的,能够促进茶芽的生长发育,加快叶片伸展,提高百芽重及芽叶比,具增产增效的作用。
1996年云南省茶叶研究所从茶园中分离筛选微生物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制成茶叶专用增产菌,可明显增加新梢密度、长度、伸育速度、展叶数、叶面积、叶片厚度和百芽重的效果,还可提高茶树叶片净光合强度。
茶叶水浸出物和多酚类的含量明显提高,纤维素含量稍有降低.嫩度也有所提高。
另外,莫小燕等对主要成分为放线菌制成的“保得”牌微生物叶面增效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用该微生物肥,茶芽粗壮,叶片厚实,鲜叶有效成份增加,氨基酸含量增加,苦涩味降低,同时还可促进茶树芽梢生长发育,提高茶叶产量。
1.4 茶叶加工与微生物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任何茶叶加工过程中都有它的参与。
我国关于茶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作用的研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
然而,对微生物在茶叶加工中的作用研究最多的还主要集中在黑茶和红茶加工方面。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特有茶类,属后发酵茶,主要成品有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青砖茶、六堡茶、普洱茶等,主销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渥堆是形成黑茶独特品质关键工序,目前,关于渥堆的实质的三种学说,即酶作用学说、微生物学说、湿热作用学说。
何为主、何为次,各说不一,尚无定论。
杨伟丽等认为,黑茶渥堆的全过程,从时间上来说,湿热作用贯穿渥堆的全过程,就作用而言,微生物酶促作用决定黑茶品质的形成。
温琼英研究表明,渥堆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假丝酵母,中后期霉菌有所上升,其中以黑曲霉为主,还有少量青霉和芽枝霉。
初期还有大量细菌参与,主要是无芽孢细菌及少量芽孢细菌,还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些微生物在代谢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己对碳、氮的需求,就分泌胞外酶分解、转化、降解纤维素、果胶、萜烯类以及蛋白质,形成各种滋味成分和香气成分,这对黑茶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微生物呼吸放热加剧了湿热作用,促进了黑茶品质的形成。
在红茶加工中,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酵母菌、真菌、细菌等三类微生物是影响红茶品质的最主要微生物。
霉菌能分泌α-淀粉酶,葡萄糖生产酶,麦芽糖酶等生物酶,这些生物酶都具有液化和糖化淀粉的能力,不但可提高红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而且对增进香气和改善滋味均有良好的作用。
酵母菌能促进氨基酸转化分解,尤其突出的是谷氨酸可转化为琥珀酸,天门冬氨酸可转化为延胡索酸和草酰乙酸,丙氨酸可转化为丙酮酸,对提高茶汤鲜爽味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纤维素细菌可通过纤维素酶作用,将芽叶中的纤维素先分解为纤维二糖,再进一步转化为葡萄糖,可大大地优化粗老低档红茶品质。
1.5 茶叶保鲜贮藏与微生物茶叶容易因吸潮、吸异味、氧化等而变质,传统的茶叶保鲜条件是将茶叶贮藏在低温、隔热、干燥、避光的地方,这样才能保持茶叶原有的色、香、味、形,于是就有了冷库保鲜贮存、密封贮存等方法。
但这些贮存方法较适于茶叶仓贮时使用,不便于货架存放使用。
目前,一种利用微生物进行茶叶保鲜的技术已被发明并开始应用于茶叶贮藏,很好地解决了茶叶货架保鲜存放这一难题。
这种微生物是嫌气性蜡样杆菌,将它经过低温处理后制成菌粉,与茶叶按一定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然后限氧包装,在温度为4~5℃的恒温室中放置20d,再调人仓库贮存便可达到保鲜要求。
这种微生物之所以能使茶叶保鲜是因为它可以在茶叶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将茶叶与外界空气隔绝,从而控制茶叶氧化劣变,达到优质保鲜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绿茶品(下转第34页)强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人员精干、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体系。
2.3 净化源头、管好龙头,实行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监控源头是生产基地,龙头是流通渠道。
产前要对基地布局规划建设,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工农业污染的综合治理,以及种子种苗的优选优育。
生产过程要全面推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建立质量跟踪制度(产地标志卡制度),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生产基地要逐步建立安全卫生质量合格检验制度,基地和专业农户要实行质量承诺制度。
此外,初粗加工环节的加工流程要严格安全卫生要求,完善加工产品的标准。
流通领域要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确保产品安全质量。
2.4 精心组织,科学引导,增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技术支撑当前要重点解决高毒类农药残留、重金属元素、硝酸盐、生产激素滥用、兽药残留和动物疫病特别是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物问题,做好农业投入品的筛选,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和服务工作;在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丰收计划、动植物保护工程等农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力推广“无害化治理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加快引进农药、兽药残留等物质的快速、准确检测设备和技术,试验推广有毒有害物质降解技术和产品,切实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2.5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强化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农业、技术监督、工商、卫生、环保、财政、供销等各个部门,需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靠各级各部门的齐心协力才能实现。
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相互协调,齐抓共管。
(上接第30页)位及社会效益,解决了长久以来存在的绿茶保鲜难题。
1.6 茶叶保健品开发与微生物在保健茶叶产品的开发生产中,微生物也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用茶叶接种真菌制成具有减肥药效的茶叶产品已经研制成功。
据有关资料介绍,该发明是以茶叶成品为原料,先将其含水量调至40~50%,在调好温度的茶叶中接种经分离及纯化培养得来的毛霉真菌,然后在保温保湿条件下进行渥堆,摊凉,装袋进行催陈处理,以加速茶叶品质的陈化。
经这些工序所制成的减肥茶不仅具有与普洱茶相一致的品质特征和风格,而且对人体脂肪代谢有良好的生理作用,常饮有减肥的功效。
还有,程章峰等以微生物发酵培养成的茶饮料———红茶菌,它是由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酵作用产生的,是一种以糖茶水为原料的微生物发酵饮料,此饮料对肠胃病、高血压、白内障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