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第1章 数据结构课件 粤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第三课时-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课件
UTF-8 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一种 Unicode 的实现方式。
二、文字编码
UTF-8 :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 UTF-8 的编码规则
如果一个字节的第一位是0,则这个字节单独就是一个字符;如果第一位是 1,则连续有多少个1,就表示当前字符占用多少个字节。
二、文字编码
4000*5000*24/8 =6000 0000 B
=5 8593 KB
=57
MB
4800万像素
大小为 6000x8000px, 量化位数24
6000*8000*24/8=14400 0000 B =140625 KB =137.3 MB
图片的压缩 jpeg、.jpg、.JPG、.JPE。
有损压缩(近似处理)
点排列越紧密,图像越清晰
图像量化位数
2、图像量化位数: 指图像中每个像素点记录颜色所用二进制数的位数,
它规定了彩色图像中可出现的最多颜色数,或者灰度图像 中的最大灰度数。
位图图像大小的 计算
文件大小=文件头+信息头+颜色表项+图像的分辨率*图像量化位数/8
2000万像素 大小为4000*5000px 量化位数24
存储的是描述汉字字形 的轮廓特征的代码
二、文字编码---汉字
字形码的点阵呈现
二、文字编码
Unicode
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编码方式,同一个二进制数字可以被解释成不同的符号。 因此,要想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就必须知道它的编码方式,否则用错误的编码方 式解读,就会出现乱码。(编码方式不一样)
可以想象,如果有一种编码,将世界上所有的符号都纳入其中。每一个符号 都给予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那么乱码问题就会消失。这就是 Unicode,现在的 规模可以容纳100多万个符号。
二、文字编码
UTF-8 :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 UTF-8 的编码规则
如果一个字节的第一位是0,则这个字节单独就是一个字符;如果第一位是 1,则连续有多少个1,就表示当前字符占用多少个字节。
二、文字编码
4000*5000*24/8 =6000 0000 B
=5 8593 KB
=57
MB
4800万像素
大小为 6000x8000px, 量化位数24
6000*8000*24/8=14400 0000 B =140625 KB =137.3 MB
图片的压缩 jpeg、.jpg、.JPG、.JPE。
有损压缩(近似处理)
点排列越紧密,图像越清晰
图像量化位数
2、图像量化位数: 指图像中每个像素点记录颜色所用二进制数的位数,
它规定了彩色图像中可出现的最多颜色数,或者灰度图像 中的最大灰度数。
位图图像大小的 计算
文件大小=文件头+信息头+颜色表项+图像的分辨率*图像量化位数/8
2000万像素 大小为4000*5000px 量化位数24
存储的是描述汉字字形 的轮廓特征的代码
二、文字编码---汉字
字形码的点阵呈现
二、文字编码
Unicode
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编码方式,同一个二进制数字可以被解释成不同的符号。 因此,要想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就必须知道它的编码方式,否则用错误的编码方 式解读,就会出现乱码。(编码方式不一样)
可以想象,如果有一种编码,将世界上所有的符号都纳入其中。每一个符号 都给予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那么乱码问题就会消失。这就是 Unicode,现在的 规模可以容纳100多万个符号。
数据及其特征--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学生活 设计意
动
图
在老师的 通过回顾
引导下回 本节课内
顾本节课 容,加深
的内容, 对信息及
并举出生 其特征的
活中自己 理解和掌
遇到的实 握,考察
例
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
的观察力
教材 分析
教学
学情 环节
分析
教学 方法
教业
3min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教师活动
课本第6页的探究题 要求:
a)两人一组 b)下节课以组为 单位汇报探究结果
学生活 设计意
动
图
课后认 真完成 老师布 置的作 业
通过课 后练习 加深对 本节课 所学的 信息及 其特征 的理解 和掌握
教材 分析
教学 方法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一、初步达到了培养学生通过对生活事 例的分析和归纳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的目 标。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方法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教学 环节
学习 新知
教师活动
③ 引入沃尔玛超市“啤酒 与尿布”的例子,老师 解释该例子中出现的现 象,给学生思考和讨论 的时间,并让他们总结 信息的另一个特征--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④ 以律师和医生对以往案 例进行总结加工的例子 引出信息的第四个特征 ---信息的可存储性和 可加工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 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积极主动地 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 态度。
教材 分析
教学 方法
信息及其特征课件(共24张PPT)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1
错了/对了
面对面
以何途径
接收效果及作用
总结回顾
信息发出方利用文字、符号、声音、
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
种途径传播的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
息。
A
B 信息接收方对于各种形式的信息形成 印象,经过分析、判断和理解,把它 变成自己的知识或引发相应的行动, 这时,信息便发挥了作用
信息 VS 数据
•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前提:在计算机中) •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课堂活动
你比我猜
一个同学上讲台猜,一个同学比划,当教师给出内容后,其他 同学保持安静,边看边思考在这过程中谁是信息的发出方,信 息的接收方,他们之间怎样进行信息的传递
A 大猩猩
B 袋鼠
信息的传播过程
(图1-4)
做比划的同学
信息发出方 (信源)
猜游戏同学
信息接收方 (信宿)
肢体
用何载体 (信息传递)
控制论 维纳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更换图片方法:点击图片后 右键,选择“更改图片”即 可。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 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 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 改。建议正文8-14号字, 1.3倍字间距。
研究分析
信鸽传书
A
结绳记事
B
烽火告急
烽火告急
C
烽火告急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讯方法,在边防 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处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 高台上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 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谴将、求得援兵、克敌 制胜的目的。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面对面
以何途径
接收效果及作用
总结回顾
信息发出方利用文字、符号、声音、
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
种途径传播的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
息。
A
B 信息接收方对于各种形式的信息形成 印象,经过分析、判断和理解,把它 变成自己的知识或引发相应的行动, 这时,信息便发挥了作用
信息 VS 数据
•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前提:在计算机中) •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课堂活动
你比我猜
一个同学上讲台猜,一个同学比划,当教师给出内容后,其他 同学保持安静,边看边思考在这过程中谁是信息的发出方,信 息的接收方,他们之间怎样进行信息的传递
A 大猩猩
B 袋鼠
信息的传播过程
(图1-4)
做比划的同学
信息发出方 (信源)
猜游戏同学
信息接收方 (信宿)
肢体
用何载体 (信息传递)
控制论 维纳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更换图片方法:点击图片后 右键,选择“更改图片”即 可。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 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 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 改。建议正文8-14号字, 1.3倍字间距。
研究分析
信鸽传书
A
结绳记事
B
烽火告急
烽火告急
C
烽火告急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讯方法,在边防 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处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 高台上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 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谴将、求得援兵、克敌 制胜的目的。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数据及其特征(课件)高一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二进制总有0、1、2、3、4、5、6、7共八个数码,任何八进制数都由其中的一些或全部数码构成。八进制展开成幂级数形式,如下所示:
4. 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有0、1、2、3、4、5、6、7、8、9、A、B、C、D、E、F共16个数码,任何一个十六进制数都是由其中的一些或全部数码构成。
1.1.2数据的基本特征
2、阅读教材与讨论交流,完成项目规划思维导图。
1.1.2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加工。
使用二进制的好处:
1.1.2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加工。
计算机中的单位
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位—— 二进制位,也叫比特(bit或b) 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 字节(Byte或B)
1字节=8位 或 1B=8b
十六进制数转成二进制数 转换方法是把十六进制数的每位分别用四位二进制数码表示,然后把它们连成一体。
1.1.2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加工。 计算机中的数制转换
二进制数转成八进制数 二进制数转成八进制数采用三位合一位法,即从二进制的小数点开始,或左或右每三位一组,不足三位以零 补位,然后分别把每组用八进制数码表示,并按序相连。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符号来表达客观事物现实世界的各种符号, 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文字、数字、数值、字符) 等数值性和非数值性符号:
文本
180cm 身高 70kg 体重 36.5℃ 体温
图形
图像视频音频 Nhomakorabea1.1.1 数据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对所有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 处理的符号的总称,是联系现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途径。
4. 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有0、1、2、3、4、5、6、7、8、9、A、B、C、D、E、F共16个数码,任何一个十六进制数都是由其中的一些或全部数码构成。
1.1.2数据的基本特征
2、阅读教材与讨论交流,完成项目规划思维导图。
1.1.2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加工。
使用二进制的好处:
1.1.2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加工。
计算机中的单位
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位—— 二进制位,也叫比特(bit或b) 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 字节(Byte或B)
1字节=8位 或 1B=8b
十六进制数转成二进制数 转换方法是把十六进制数的每位分别用四位二进制数码表示,然后把它们连成一体。
1.1.2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加工。 计算机中的数制转换
二进制数转成八进制数 二进制数转成八进制数采用三位合一位法,即从二进制的小数点开始,或左或右每三位一组,不足三位以零 补位,然后分别把每组用八进制数码表示,并按序相连。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符号来表达客观事物现实世界的各种符号, 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文字、数字、数值、字符) 等数值性和非数值性符号:
文本
180cm 身高 70kg 体重 36.5℃ 体温
图形
图像视频音频 Nhomakorabea1.1.1 数据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对所有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 处理的符号的总称,是联系现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途径。
数据的分析 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课件(粤教版2019)必修1
5 . 3 . 1 特征探索
数据特征探索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发现 和处理缺失值、异常数据,绘制直方图,观察分析数据的 分布特征,求最大、最小值、极差等描述性统计量。
5 . 3 . 2 关联分析
关联分析就是分析并发现存在于大量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或相关性,从而 描述一个事物中某些属性同时出现的规律和模式。算法如下: (1)扫描历史数据,并对每项数据进行频率次数统计。 (2)构建候选项集C1,并计算其支持度,即数据出现频率次数与总数的比。 (3)对候选项集的支持度进行筛选,筛选的数据项支持度应当不小于最小 支持度, 从而形成频繁项集L1。 (4)对频繁项集L2进行连接生成候选项集C2,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形成频 繁K项集或者最大频繁项集。
图5-10 聚类分析K-平均算法
聚类分析的基本算法如下: (1)从数据点集合中随机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的聚集中心,每个中心点代 表着每个聚集中心的平均值。 (2)对其余的每个数据点,依次判断其与K个中心点的距离,距离最近的 表明它属于这项聚类。 (3)重新计算新的聚簇集合的平均值即中心点。整个过程不断迭代计算, 直到达到 预先设定的迭代次数或中心点不再频繁波动。
实践
打开并运行教科书配套学习资源包“第五章\课本素材\程序5-5聚类分析” 文件,观察程序的运行结果。程序5-5直接调用了Python语言的sklearn机器 学习模块,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的关键程序段如下:
5 . 3 . 4 数据分类
数据分类通常的做法是,基于样本数 据先训练构建分类函数或者分类模 型(也称为分类器),该分类器具有将待分类数据 项映射到某一特点类别的功 能。数据分类和回归分析都可用于预测,预测是指从基于样本数据记录,根据 分类准则自动给出对未知数据的推广描述,从而实现对未知数据 进行预测。
数据的分析课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件(粤教版2019)必修1
实践
打开并运行教科书配套学习资源包“第五章\课本素材\程序5-5聚类分析” 文件,观察程序的运行结果。程序5-5直接调用了Python语言的sklearn机器 学习模块,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的关键程序段如下:
5 . 3 . 4 数据分类
数据分类通常的做法是,基于样本数 据先训练构建分类函数或者分类模 型(也称为分类器),该分类器具有将待分类数据 项映射到某一特点类别的功 能。数据分类和回归分析都可用于预测,预测是指从基于样本数据记录,根据 分类准则自动给出对未知数据的推广描述,从而实现对未知数据 进行预测。
运用贝叶斯定理对事物进行分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方法,是贝叶 斯决策理论方 法的基本思想。例如,假设有一个数据集,由两类组成,且已 知每个样本的分类,数据分 布如图5-11所示。用p1(x,y)表示数据点(x,y)属于 红色一类的概率,用p2(x,y)表示数据点(x,y) 属于蓝色一类的概率分类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属 于统计学分类的范畴,是一种非规则的分类方法。贝叶斯分 类技术通过对已分类的样本子集进行训练,学习归纳出分类 函数(对离散变量的预测称作分类,对连续变量的分类称为 回归),利用训练得到的分类器实现对未分类数据的分类。
拓展
贝叶斯与概率分类 贝叶斯(Thomas Bayes, 1701—1761),英国数学家,发明了概率统计学 原理,将归纳推理法用于概率论基础理论,创立了贝叶斯统计理论,对统计决策 函数、统计推断、统计 的估算等做出了贡献。 在概率统计理论中,条件概率是指事件A在另外一个事件B已经发生条件下的 发生概 率,表示为P(A|B),读作“在B的条件下A的概率”。贝叶斯发现在事 件B出现的前提下 事件A出现的概率,等于事件A出现的前提下事件B出现的概率 乘以事件A出现的概率再除 以事件B出现的概率。这就是著名的贝叶斯定理。
1.1数据及其特征-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课件
例:147175270170360172
单独看这些数据很难说出它的 实际意义,但进行语义 解释,比如填入相应表格中,就能够解释为客观世界的事 物。
序号
体重/千克 身高/厘米
1
47
175
2
70
170
3
60
172
特征 二进制 语义性
成果展示
分析
• 详细解释 • 进行各种统计、计算、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等所依据的数值。
• 百科释义 • 数据就是数值,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或计算得出的结果。数据有
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数字。数据也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数据 可以用于科学研究、设计、查证等。
分析一:
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符号来表达客观事物。例: 使用符号表达体育运动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交互融合引发了数据量 的迅速增长,数据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日益凸显,并具有重要价值。
探究交流活动一 数据的定义
科学性探究
数据的词典解释
• 基本解释
» 词典解释
[ shù jù ] • [data] 科学实验、检验、统计等所获得的和用于科学研究、技术设计、
查证、决策等的数值
科学性探究
人们在探索现实世界时,用数据记录自然现 象与社会的发展。寻找数据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就 是探索与揭示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在计算机科 学中,数据会具有什么特征、我们一起来研究。
科学性探究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对所有输入计算机并 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是联 系现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途径。
解:(1001.01)2 =(2)3*1+ (2)2 *0+ (2)1 *0+ (2)0 *1+(2)-1*0 +(2)-2*1 =8+0+0+1+0+0.25 =9.25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1 5.3 剖析数据库(共24张PPT)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技术组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节 剖析数据库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 任务1: 了解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的情况查找过程
…王蕾…ST01 ST01中国诗歌研究…
王蕾选修的 是“中国诗 歌研究”校 本课程。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技术组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节 剖析数据库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节 剖析数据库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 信息世界:
数据库系统是面向计算机的,而应用是面向现实世界的, 两个世界存在着很大差异,要直接将现实世界中的语义映 射到计算机世界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引入一个信息世界作 为现实世界通向计算机世界的桥梁。
一方面,信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从纷繁的现实世 界中抽取出能反映现实本质的概念和基本关系;另一方面, 信息世界中的概念和关系,要以一定的方式映射到计算机 世界中去,在计算机系统上最终实现。信息世界起到了承 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节 剖析数据库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啤酒与尿布的故事
美国沃尔玛超市建立数据仓库,按周期统计产品的销售信 息,经过科学建模后提炼决策层数据。结果,他们发现:每逢 周末,位于某地区的沃尔玛超市连锁店的啤酒和尿布的销售量 很大,而且单张发票中同时购买尿布和啤酒的记录非常普遍。 分析人员经过深入分析得知,通常周末购买尿布的是男士,他 们在完成了太太交给的任务后,经常会顺便买一些啤酒。得出 这样的结果后,沃尔玛超市的工作人员尝试着将啤酒和尿布摆 放在一起销售,结果,尿布与啤酒的销售额双双增长 。
高中信息技术 第1章 数据结构课件 粤教版必修1
– 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 ,它包括数据元素的存储方式和关系的存储方式 。
– 常用的存储结构:
• 顺序 • 链式 • 索引
– 一种数据结构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 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
1.2.2 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
• 数据结点:用方框表示
– 根结点、终端结点
– 算法空间复杂度可定义为: S(n)=O(f(n))
– 原地工作(in place)的算法:记作O(1) – 压缩存储技术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1.数据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 数据的逻辑结构 – 数据的存储结构 – 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 2.研究数据结构目的
1.4 线性链表
1.4.1 线性链表的基本概念
• 1.线性表顺序存储的缺点
– 插入或删除的运算效率很低。在顺序存储的线 性表中,插入或删除数据元素时需要移动大量 的数据元素。
–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下,线性表的存储空间 不便于扩充。
–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不便于对存储空间的动 态分配。
1.4.1 线性链表的基本概念
• 2.线性链表
–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 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
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 来实现的 – 每个结点由两部分组成:数据域和指针域
数据域
指针域
data
next
(a)结点结构
D
a1
a2
…
an-1
(b)一个非空的线性链表示意图
an
^
1.4.1 线性链表的基本概念
• 前后件关系:用有向线段表示
– 常用的存储结构:
• 顺序 • 链式 • 索引
– 一种数据结构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 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
1.2.2 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
• 数据结点:用方框表示
– 根结点、终端结点
– 算法空间复杂度可定义为: S(n)=O(f(n))
– 原地工作(in place)的算法:记作O(1) – 压缩存储技术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1.数据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 数据的逻辑结构 – 数据的存储结构 – 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 2.研究数据结构目的
1.4 线性链表
1.4.1 线性链表的基本概念
• 1.线性表顺序存储的缺点
– 插入或删除的运算效率很低。在顺序存储的线 性表中,插入或删除数据元素时需要移动大量 的数据元素。
–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下,线性表的存储空间 不便于扩充。
–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不便于对存储空间的动 态分配。
1.4.1 线性链表的基本概念
• 2.线性链表
–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 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
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 来实现的 – 每个结点由两部分组成:数据域和指针域
数据域
指针域
data
next
(a)结点结构
D
a1
a2
…
an-1
(b)一个非空的线性链表示意图
an
^
1.4.1 线性链表的基本概念
• 前后件关系:用有向线段表示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材分析课件 粤教版必修1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1、教学理念的转变
2、教师角色的转变
三、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 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 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目标模式: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基点对教学活动进 行系统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本目的,其基 本过程如见图1。 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设计 步骤是非直线型的,设计者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向前或向后。具体设计过程见图2。 WebQuest模式:以探究为导向的学习活动模型。 该活动中部分或者所有能够让学生进行学习、进 行交互的信息都来源于Internet。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三、教学评价
本章学习评价主要针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水平,引导学 生对知识技能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对一些概念 加深理解,例如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对信息技术 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要有所 了解,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懂得养成健康使用信息 技术习惯的必要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历程要 有所了解,对发展趋势也要有一定的认识。另外,促使学 生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2) 信息的应用价值。如何从实际应用例子中 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从中体会并关注到信息 的应用价值问题。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教学建议
1、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性格渐趋稳重,逻辑思维趋于严密,他 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对所学内容尚 欠系统的提炼、重组和内化。因此,对于必修模块的内容, 我们可以适当提高技术含量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注意从 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提炼其中 的方法和思想,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方式, 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信息文化的 形态和作用,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他们对 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做好心理准备及提高适应能力, 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信息及其特征(课件)高一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1)普遍性。信息不是虚无绿野的事物,只委有事物运动, 有数据存在,就会有信息存在。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可以被人们感知,获取、传递和利用。
1.3.2信息的基本特征
(2)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 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手机等工具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事情。
1.3.2信息的基本特征
(3)共享性。信息作为-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个体或群体间共享。信息交道与实物交流有本质上的不同:实物交流,一方有所得, 另-方必有所失。因此,人们悟出以下道理:分享,沟通与行动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关键。
实物交流
信息交流
1.3.2信息的基本特征
(4)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图像, 文字。声音等符号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井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
(1)普遍性
(2)传递性
(3)共享性
(4)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7)价值相对性
数据的定义
数据的基本特征
信息的定义
信息的基本特征
各小组根据项目选题,采用幻灯片的方式制作与呈现成果,并展示与交流。
项目成果呈现与评价
1.3.2信息的基本特征
(6)真伪性。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不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伤性。 产生伪信息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出于某种目的,被人故意采用窜改、捏造、欺骗、夸大等手段人为制造的:有些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或表达能力不足导致的:有些则是传道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因而,对信息的真伪性需要加以整别。
1.3.2信息的基本特征
(7)价值相对性。信息作为种特殊的资源,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但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1.3.2信息的基本特征
(2)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 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手机等工具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事情。
1.3.2信息的基本特征
(3)共享性。信息作为-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个体或群体间共享。信息交道与实物交流有本质上的不同:实物交流,一方有所得, 另-方必有所失。因此,人们悟出以下道理:分享,沟通与行动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关键。
实物交流
信息交流
1.3.2信息的基本特征
(4)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图像, 文字。声音等符号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井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
(1)普遍性
(2)传递性
(3)共享性
(4)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7)价值相对性
数据的定义
数据的基本特征
信息的定义
信息的基本特征
各小组根据项目选题,采用幻灯片的方式制作与呈现成果,并展示与交流。
项目成果呈现与评价
1.3.2信息的基本特征
(6)真伪性。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不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伤性。 产生伪信息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出于某种目的,被人故意采用窜改、捏造、欺骗、夸大等手段人为制造的:有些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或表达能力不足导致的:有些则是传道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因而,对信息的真伪性需要加以整别。
1.3.2信息的基本特征
(7)价值相对性。信息作为种特殊的资源,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但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1.3信息及其特征-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课件(共17张PPT)
问题:你会选择那三件物品?
请选择三样物品
最佳方案
钢刀 打火石 指南针
人类生存的三要素
钢刀是获取物质资源的工具 火石是获取能源的工具 指南针是获取信息的工具
物质、能源、信息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
各地发生的事情。
共享性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个体或者 群体间共享。
信息交流与实物交流的区别: 实物交流: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有所失。 信息交流:两人交换则都拥有了两份信息。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图像、文字、声音等符号 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 进行处理和存储。
图书馆中的书大家均可以借阅,体现了信息的哪个 特征?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体现了信息的那个特征?
答案:价值相对性; 共享性; 真伪性
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
1.3信息及其特征
野外生存训练
某部队要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 生存训练,你为此次训练的队员,具体要求如下:
1.每位队员除了身上的衣服以外,随身只能携带三件 物品,且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
2.队员都是由飞机空头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 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 息得到增值。
时效性
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 而变化。
如果信息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用 就会降低,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会失 去原有的效用,成为历史记录。
请选择三样物品
最佳方案
钢刀 打火石 指南针
人类生存的三要素
钢刀是获取物质资源的工具 火石是获取能源的工具 指南针是获取信息的工具
物质、能源、信息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
各地发生的事情。
共享性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个体或者 群体间共享。
信息交流与实物交流的区别: 实物交流: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有所失。 信息交流:两人交换则都拥有了两份信息。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图像、文字、声音等符号 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 进行处理和存储。
图书馆中的书大家均可以借阅,体现了信息的哪个 特征?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体现了信息的那个特征?
答案:价值相对性; 共享性; 真伪性
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
1.3信息及其特征
野外生存训练
某部队要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 生存训练,你为此次训练的队员,具体要求如下:
1.每位队员除了身上的衣服以外,随身只能携带三件 物品,且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
2.队员都是由飞机空头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 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 息得到增值。
时效性
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 而变化。
如果信息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用 就会降低,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会失 去原有的效用,成为历史记录。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课件 认识大数据
样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趋于总体、精确让位于模糊、相关性重于因果 。
(1)在大数据时代强调数据要全量而不是抽样, 即强调数据规模全量,而不是强调数量巨大;
(2)大数据时代研究的数据如此之多,追求的 不是精确性,而是模糊性;
(3)大数据时代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3. 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并行计算 从大数据存储与计算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具有两个特征:分
5.1 认识大数据
生活中的大数据
生活中的大数据
生活中的大数据
5.1.1 大数据
1. 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
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高效捕捉、管 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 式才能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 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 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的产生是与人类日益普及的网络行 为所伴生的;
(2)数据类型繁多;
(3)价值密度低;
(4)变化速度快;
2. 样本渐趋于总体、精确让位于模糊、相关性重于因果 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具有三个特征:样本渐趋
于总体、精确让位于模糊、相关性重于因果 。
5.1.2 大数据的特征
2. 样本渐趋于总体、精确让位于模糊、相关性重于因果 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具有三个特征:
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 数据;
大数据已成为人们提取信息、做出决策的重要 依据,是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5.1.2 大数据的特征
1. 4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 从互联网产生大数据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具有“4V”特征:
大量(Volume)、多样(Variety)、低价致密度(Value )、高速(Velocity) 。 (1)数据体量巨大;
(1)在大数据时代强调数据要全量而不是抽样, 即强调数据规模全量,而不是强调数量巨大;
(2)大数据时代研究的数据如此之多,追求的 不是精确性,而是模糊性;
(3)大数据时代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3. 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并行计算 从大数据存储与计算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具有两个特征:分
5.1 认识大数据
生活中的大数据
生活中的大数据
生活中的大数据
5.1.1 大数据
1. 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
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高效捕捉、管 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 式才能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 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 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的产生是与人类日益普及的网络行 为所伴生的;
(2)数据类型繁多;
(3)价值密度低;
(4)变化速度快;
2. 样本渐趋于总体、精确让位于模糊、相关性重于因果 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具有三个特征:样本渐趋
于总体、精确让位于模糊、相关性重于因果 。
5.1.2 大数据的特征
2. 样本渐趋于总体、精确让位于模糊、相关性重于因果 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具有三个特征:
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 数据;
大数据已成为人们提取信息、做出决策的重要 依据,是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5.1.2 大数据的特征
1. 4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 从互联网产生大数据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具有“4V”特征:
大量(Volume)、多样(Variety)、低价致密度(Value )、高速(Velocity) 。 (1)数据体量巨大;
数据及其特征(课件) 2022—2023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物体重量,120KM/h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体现数据具有(
)。
A. 二进制
B. 语义性
C. 分散性
D. 多样性和感知性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1 数据及其特征
随堂作业
3. 数据是分散的记录,分别记录不同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
)
A. √
B. ×
4. 计算机是基于二进制数进行运算,文字、图片等都无法被计算机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1.1 数据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对所有输入计算机 并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是 联系现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途径。
图形、图像、视频、 音频、文本
100011000111001
1.1 数据及其特征
计算机用二进制数表达客观事物 (如表情 的部分二进制代码)
文字、图形、 图像、声音、视频
粤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
信息技术 必修1
数据与计算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1 数据及其特征
1.1.1 数据 1.1.2 数据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1 数据及其特征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1 数据及其特征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1.1 数据
数据
奥运会
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 是信息的
是计算机加工的
识别。( )
A. √
B. ×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1 数据及其特征
随堂作业
5. 在计算机中,所有输入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
等数值性和非数值性的符号都会被转化成( )进行计算。
A. 十进制
B. 二进制
C. 八进制
D. 十六进制
计算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章 数据结构基础
内容提要
• 算法: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 •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图
形表示、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顺序存
储结构、插入运算、删除运算 • 栈和队列:栈及其基本运算、队列及其基本运算 • 线性链表: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循环链表及其基本运算 • 树与二叉树: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及其基本性质、 二
• 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 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 常见的线性结构有:线性表、栈与队列、线性 链表
• 非线性结构
– 如果一个数据结构不是线性结构 – 常见的非线性结构有:树、二叉树、图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3.1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 线性表:由n(n≥0)个相同类型数据元素构成的有 限序列:
1.1.2 算法复杂度
• n×n矩阵相乘算法:
• 时间复杂度为O(n3)。
1.1.2 算法复杂度
• 分析算法的工作量两种方法:
– 平均性态 – 最坏情况复杂性
1.1.2 算法复杂度
• 2.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 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的最大存储空间 – 存储量包括以下三部分
• 算法程序所占的空间 • 输入的初始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 • 算法执行过程中所要的额外空间
• 2.算法的基本要素 – 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 • 算术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 • 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等运算) • 关系运算:包括“大于”、“小于”、“等于”、“ 不等于”等) • 数据传输:包括赋值、输入、输出等操作
1.1.1 算法的基本概念
• 3.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 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 – 尽量节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占用的计算机存
储空间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1.数据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 数据的逻辑结构 – 数据的存储结构 – 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 2.研究数据结构目的
– 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 – 尽量节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占用的计算机存
储空间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4.数据的逻辑结构
– 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 – 只抽象地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与计
算机中的存储无关 – 两个要素:
• 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记为D; • 前后件关系,通常记为R
– 一个数据结构B可以表示为:
B=(D,R)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5.数据的存储结构
叉树的存储结构、二叉树的遍历 • 查找技术: 顺序查找、二分法查找 • 排序技术:交换类排序法、 插入类排序法、选择类排序
法
1.1 算法
1.1.1 算法的基本概念
• 算法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它不等于程序,也 不等计算方法。
• 1.算法的基本特征 – 可行性(effectiveness) – 确定性(definiteness) – 有穷性(finiteness) – 拥有足够的情报
– 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 ,它包括数据元素的存储方式和关系的存储方式 。
– 常用的存储结构:
• 顺序 • 链式 • 索引
– 一种数据结构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 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
1.2.2 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
• 数据结点:用方框表示
– 根结点、终端结点
• 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 数据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由序号决定,数据元素 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 对 ,于 它一 无个 前非 件空,线有性且表只,有有一且个只终有端一结个 点a根n,结它点无a1 后件,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 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1.1.2 算法复杂度
• 问题的规模函数
算法的工作量=f(n)
• 算法中基本操作重复执行的频率T(n),是问题规 模n的某个函数f(n),记作:
T(n)=O(f(n)) – 记号“O”读作“大O”。表示随问题规模n的增加,算法
执行时间的增长率和f(n)相应增加。
• 常见算法复杂度:
– O(1):常数阶 O(n):作线性阶 O(n2):平方阶 – O(n3):立方阶 O(logn):对数阶 O(2n):指数阶
– 列举法 – 归纳法 – 递推 – 递归 – 减半递推技术 – 回溯法
1.1.2 算法复杂度
• 算法复杂度: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 • 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 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 与下列因素有关:
• 书写算法的程序设计语言 • 编译产生的机器语言,代码质量 • 机器执行指令的速度 • 问题的规模
– 算法空间复杂度可定义为: S(n)=O(f(n))
– 原地工作(in place)的算法:记作O(1) – 压缩存储技术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1.数据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 数据的逻辑结构 – 数据的存储结构 – 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 2.研究数据结构目的
• n定义为线性表(a 的1 ,a 表2, 长,;a i, n=a 0n)时的线性表被称为空 表。称i为在线性表中的位序。
• 例如:
– 英文大写字母表
(A,B,C,D,E,F,…X,Y,Z)
– 同一花色的13张扑克牌
• (2,3,4,5,6,7,8,9,10,J,Q,K,A)
1.3.1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线性表
A.线性结构 栈
队 1.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 据 结
树形结构 B.非线性结构
构
图形结构
的
三 个
2、数据的存储结构 A 顺序存储
方 面
B 链式存储
3、数据的运算:检索、排序、插入、删除、修改等。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3.数据结构的定义 – 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 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前后件关系 来描述 – 一个数据结构应包含以下两方面信息: • 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 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 前后件关系:用有向线段表示
春
夏
秋
冬
父亲
• 基本运算:
– 插入运算
(a)一年四季数据结构
儿子
女儿
(b)家庭关系数据结构
– 删除运算
– 查找、分类、合并、分解、复制、修改、……
1.2.3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 空的数据结构:一个数据元素都没有 • 线性结构
– 如果一个非空数据结构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第一章 数据结构基础
内容提要
• 算法: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 •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图
形表示、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顺序存
储结构、插入运算、删除运算 • 栈和队列:栈及其基本运算、队列及其基本运算 • 线性链表: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循环链表及其基本运算 • 树与二叉树: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及其基本性质、 二
• 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 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 常见的线性结构有:线性表、栈与队列、线性 链表
• 非线性结构
– 如果一个数据结构不是线性结构 – 常见的非线性结构有:树、二叉树、图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3.1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 线性表:由n(n≥0)个相同类型数据元素构成的有 限序列:
1.1.2 算法复杂度
• n×n矩阵相乘算法:
• 时间复杂度为O(n3)。
1.1.2 算法复杂度
• 分析算法的工作量两种方法:
– 平均性态 – 最坏情况复杂性
1.1.2 算法复杂度
• 2.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 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的最大存储空间 – 存储量包括以下三部分
• 算法程序所占的空间 • 输入的初始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 • 算法执行过程中所要的额外空间
• 2.算法的基本要素 – 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 • 算术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 • 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等运算) • 关系运算:包括“大于”、“小于”、“等于”、“ 不等于”等) • 数据传输:包括赋值、输入、输出等操作
1.1.1 算法的基本概念
• 3.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 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 – 尽量节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占用的计算机存
储空间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1.数据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 数据的逻辑结构 – 数据的存储结构 – 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 2.研究数据结构目的
– 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 – 尽量节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占用的计算机存
储空间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4.数据的逻辑结构
– 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 – 只抽象地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与计
算机中的存储无关 – 两个要素:
• 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记为D; • 前后件关系,通常记为R
– 一个数据结构B可以表示为:
B=(D,R)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5.数据的存储结构
叉树的存储结构、二叉树的遍历 • 查找技术: 顺序查找、二分法查找 • 排序技术:交换类排序法、 插入类排序法、选择类排序
法
1.1 算法
1.1.1 算法的基本概念
• 算法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它不等于程序,也 不等计算方法。
• 1.算法的基本特征 – 可行性(effectiveness) – 确定性(definiteness) – 有穷性(finiteness) – 拥有足够的情报
– 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 ,它包括数据元素的存储方式和关系的存储方式 。
– 常用的存储结构:
• 顺序 • 链式 • 索引
– 一种数据结构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 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
1.2.2 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
• 数据结点:用方框表示
– 根结点、终端结点
• 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 数据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由序号决定,数据元素 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 对 ,于 它一 无个 前非 件空,线有性且表只,有有一且个只终有端一结个 点a根n,结它点无a1 后件,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 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1.1.2 算法复杂度
• 问题的规模函数
算法的工作量=f(n)
• 算法中基本操作重复执行的频率T(n),是问题规 模n的某个函数f(n),记作:
T(n)=O(f(n)) – 记号“O”读作“大O”。表示随问题规模n的增加,算法
执行时间的增长率和f(n)相应增加。
• 常见算法复杂度:
– O(1):常数阶 O(n):作线性阶 O(n2):平方阶 – O(n3):立方阶 O(logn):对数阶 O(2n):指数阶
– 列举法 – 归纳法 – 递推 – 递归 – 减半递推技术 – 回溯法
1.1.2 算法复杂度
• 算法复杂度: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 • 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 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 与下列因素有关:
• 书写算法的程序设计语言 • 编译产生的机器语言,代码质量 • 机器执行指令的速度 • 问题的规模
– 算法空间复杂度可定义为: S(n)=O(f(n))
– 原地工作(in place)的算法:记作O(1) – 压缩存储技术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1.数据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 数据的逻辑结构 – 数据的存储结构 – 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 2.研究数据结构目的
• n定义为线性表(a 的1 ,a 表2, 长,;a i, n=a 0n)时的线性表被称为空 表。称i为在线性表中的位序。
• 例如:
– 英文大写字母表
(A,B,C,D,E,F,…X,Y,Z)
– 同一花色的13张扑克牌
• (2,3,4,5,6,7,8,9,10,J,Q,K,A)
1.3.1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线性表
A.线性结构 栈
队 1.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 据 结
树形结构 B.非线性结构
构
图形结构
的
三 个
2、数据的存储结构 A 顺序存储
方 面
B 链式存储
3、数据的运算:检索、排序、插入、删除、修改等。
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
• 3.数据结构的定义 – 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 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前后件关系 来描述 – 一个数据结构应包含以下两方面信息: • 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 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 前后件关系:用有向线段表示
春
夏
秋
冬
父亲
• 基本运算:
– 插入运算
(a)一年四季数据结构
儿子
女儿
(b)家庭关系数据结构
– 删除运算
– 查找、分类、合并、分解、复制、修改、……
1.2.3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 空的数据结构:一个数据元素都没有 • 线性结构
– 如果一个非空数据结构满足下列两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