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等中国古文在日语古典语法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合集下载

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与影响

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与影响

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与影响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而它的文化也影响了日本这片东方岛国。

自唐朝与日本开始正式交往以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就在相互影响中不断深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和彼此对文化的影响。

首先,从文学角度来看,唐朝的文学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诗歌的繁荣不仅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且进一步传播到了日本。

日本的万叶集就是受到唐代诗歌的启发而形成的。

这部诗集记录了日本古代诗人的作品和生活情感,展现了当时日本社会的风貌和文化风格。

同时,僧人鉴真自唐朝带回的佛教经典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日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唐朝的艺术也对日本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绘画艺术、雕塑技艺、音乐表演等方面都在唐朝达到了巅峰。

这些艺术形式在唐朝时期传入日本,为日本艺术提供了强大的借鉴和影响。

例如,日本的宫廷音乐源于唐代的宫廷音乐,而日本传统的歌舞伎表演也受到了唐代戏曲的影响。

同时,唐朝的绘画技法也在日本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吸收,成为日本绘画发展的重要奠基。

除了文学和艺术之外,唐朝的科技和思想也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科技成果都传入了日本,对日本的制造业和军事技术起到了促进作用。

同时,唐朝的儒家思想和佛教教义在日本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对日本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代的文化思潮和学术成果不仅扩宽了日本人的视野,也为日本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然而,文化的交流始终是相互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也逐渐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在唐朝末期,随着日本使团的频繁来往和文化交流的深化,日本的宫廷文化、建筑风格以及服饰等对唐朝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例如,唐朝的宫廷文化和礼仪对于日本的宫廷文化形成了重要的借鉴和影响,日本的宫廷制度和宫廷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唐朝的影响。

总结起来,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深远而广泛。

唐代的文学、艺术、科技和思想传入日本,为日本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元素。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本古代文学中,中国文化作为主要的文化源泉之一,起到了重要的借鉴和影响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进行浅析。

日本古代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题材和思想观念方面。

日本古代文学如歌谣、散文和戏曲中,不少作品都以中国文化为题材,如《万叶集》中的《琵琶行》、《六首歌》等,这些作品传达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和美学观念,使得日本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启发和影响。

在思想观念方面,中国文化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对于日本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日本文学具有了更加丰富和内涵的思想基础。

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还表现在词汇和语言结构的借鉴中。

由于日本的书面语是汉字文字,使得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词汇,这些汉字词汇的引入和使用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语言结构上的复杂性和礼貌性的体现也受到了中国文化中的语言文化的影响,例如在日本社交场合中的敬语使用、尊称与敬称的运用等,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礼仪有着紧密的联系。

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还反映在影视作品和文化产品的创作和表现上。

中国文化作为古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的影视作品和文化产品创作。

中国的传统戏剧和文学作品的改编,如京剧《牡丹亭》的日语版本《牡丹亭四夢》、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红楼梦》的日语翻译和研究等,都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的体现。

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在古代文学、词汇和语言结构以及现代影视作品创作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不仅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拓宽了中日两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中日两国关系的不断加深和发展,相信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日语语言文学中有许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元素,包括汉字、儒家思想、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等。

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日本的语言文学,也体现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本文将从汉字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传播和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等方面,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汉字是中国文化对日语语言的深远影响。

日本的书写系统包括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三种。

汉字是由中国引入日本的,起初被用来记录政治、宗教和学术方面的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被日本人所接受和使用,并融入到日语中。

在日语中,许多汉字是直接引用自中国的,比如“予”、“麦”、“熊”等等。

日语中的一些词语和成语也源自汉语,比如“风情万种”、“纸上谈兵”等等。

由此可见,汉字对日语的书写和表达具有深远的影响,体现了中国文化在日语语言中的独特地位。

儒家思想在日语文学中的传播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体系,强调平等、仁爱、孝道和礼节等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在古代中国深入影响了社会和文化,也传入了日本,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在日语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儒家思想的引用和体现。

比如在日本的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孝道的讴歌、对礼节的尊崇,以及对仁爱、忠诚等价值观念的强调。

这些元素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日本的文学作品,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在日本文学中的影响。

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也是日语语言文学中体现中国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日本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比如《孙子兵法》、《道德经》、《红楼梦》等。

这些作品被翻译成日语后,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了日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和价值观念等得以传播和交流,也为日语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通过这些作品的翻译和传播,日本读者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学的魅力和独特性,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丰富多彩,体现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

唐诗等中国古文在日语古典语法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唐诗等中国古文在日语古典语法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唐诗等中国古文在日语古典语法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唐诗等中国古文在日语古典语法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日语古典语法学习的重要性语法的学习在外语习得中起非常重要。

"引人注意和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无语法的教学,无论是以理解为基础的,还是以交际为基础的,只能导致蹩脚的,不合语法的洋泾浜式的外语。

"①日语的学习也是如此。

除现代日语语法之外还有日语古典语法。

他们都是日语语法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而前者更是在后者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在现代日语中有很多古典语法现象残留。

以《日语国际水平考试一级出题基准》来说,其中的「~と思いきや」中的「き」实际上为古语中的过去助动词,所以「~と思いきや」实际上相当于「~と思っていたが」。

「~んがため」中的「ん」不是否定助动词「ぬ」、而是意志助动词「む」的音便形式。

「なりに」、「たりとも」等分别是断定助动词「なり」「たり」的活用,意思相当于「である」。

而「ならでは」中的「で」是表示否定的接续助词,「ならでは」相当于「でなくては」的意思。

以上所举的这几个语法现象都很常见,但如果没有古典语法的基础是难体会的。

学习日语古典语法也是阅读、研究现代日语形成之前的日语古典文献资料所必须的工具。

二.我国高校日语古典语法教学的问题点在我国高校日语专业高年级中,一般都开设有日语古典语法课。

但遗憾的是,古典语法教学的难度非常大。

教师拼命教学,学生往往是"上课时似懂非懂,下课时马上不懂"。

究其原因,首先是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校教授日语古典语法往往只进行一个学期,这个只能教给学生一些皮毛性的东西。

试想,一个学期想让学生达到能阅读古文的地步,那怎么可能呢?其次,日语古典语法知识点较多,形态变化复杂。

如,光动词就分为上一段、下一段、上二段、ラ变等九种,用言一般都有未然形、连用形等多达六种的变化,短时期内识记相当困难。

再者,是中国学生缺少接触日语古典语法的文化环境,背了还会忘,再学一遍,还跟没学过一样。

唐宋诗词在日本文学中的影响

唐宋诗词在日本文学中的影响

唐宋诗词在日本文学中的影响1. 引言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繁盛的时代,其中诗词创作更是达到了巅峰。

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也对邻近国家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日本是最早接受和吸收唐宋文化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探讨唐宋诗词在日本文学中的影响,并讲述其重要性。

2. 日本对唐宋诗词的接触2.1 文化交流的背景介绍唐宋时期与日本发生联系的历史背景,包括外交、贸易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

解释为何日本在这个时期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大兴趣。

2.2 日本与中国文人交流介绍那些从中国来到日本的知名文人,并谈论他们如何将自己对唐宋诗词的研究和创作经验带给了日本。

具体例子可以包括僧侣诗人贞观大师、歌人李白等。

2.3 日本对唐宋文学的翻译与传播讨论日本在这一时期对中国文学进行翻译和传播的情况,包括对唐宋诗集的翻译以及如何在日本社会中广泛流传。

3. 唐宋诗词在日本文学中的影响3.1 破体诗与万叶集说明唐宋时期破体诗形式对万叶集及其他日本古典文学产生的影响。

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破体诗在感情表达方面的积极作用。

3.2 和歌与绝句探讨唐宋绝句对日本和歌创作的直接影响。

举例说明早期和歌中引入了许多借用自唐宋绝句风格和技巧的元素,并使其成为日本主流文学形式之一。

3.3 俳谐与唱片意境介绍唐宋时期俳谐(即俳句)对于后来发展成为现代日本俳号运动的贡献。

解释俳句如何从唐宋绝句中演化而来,并在语言艺术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4. 结论总结唐宋诗词在日本文学中的影响,并强调这种影响对于日本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至关重要。

还可以加入对将来可能产生的进一步影响进行预测,以及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认识提升与倡导。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日语语言文学中早期的中国文化影响非常显著,例如汉字被日本列岛的居民所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国文学作品也是日本文学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进行浅析。

汉字对日语语言文学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日语中,汉字被称为“Kanji”,它是日本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日本词汇都是直接从中国汉语中借用过来的,比如“学校”、“医院”、“电话”等等。

在日本的书写系统中,汉字与平假名和片假名结合使用,构成了独特的文字体系。

汉字的影响还体现在日本的书法艺术中,日本的书法一直受到中国书法传统的影响,而且中国的书法理论也对日本的书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书法通常都用中国书法术语来描述。

中国文学作品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在奈良时代,中国的诗歌、音乐与绘画就传入了日本,对日本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万叶集”中,不难找到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子,其中许多诗歌受到了中国诗歌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也被日本文学界所重视,比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都被翻译成日语,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学的思想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在日本有着深远的影响,日本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日本的文学中,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这主要体现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对孝道、礼仪和忠诚等传统价值观的强调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文学逐渐摆脱了对中国文学的依赖,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文学经历了一次现代化的变革,许多文学家开始关注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日本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不过,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依然存在,并且在某些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化在日语语言文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汉字、中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思想都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文学正是在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这种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对丰富了日本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日本是一个文化极其丰富的国家,这其中不乏对中国文化的借鉴和继承。

在日语语言文学中,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例如日本的汉字、文学、哲学、音乐、艺术以及华丽的建筑等等都有中国文化的影子。

首先,汉字是日本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由于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他们在学习汉字时非常努力。

日本的汉字和词语都是由中国文化传入的,所以非常相似,比如像“和服”“武士”这些口语中常用的词都是直接从汉语中借用的。

更进一步的,许多日本的文学作品都使用汉字文字,比如太宰治、三岛由纪夫等作家的作品,这些都反映了日语语言文学中汉字对日本文化的深厚影响。

另外,中国文化也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文化尤为崇尚美学,这在古代中国文化中也有体现,比如如瑟琴和笛子这两种古乐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都具有重要地位,而这两种乐器也在日本的音乐中广为流传。

此外,在东亚国际地位上,中国文化有时也能为日本文化增添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层次感,如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大陆独立性强烈,为了凸显日本独立性,一些日本学者甚至拒绝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不过绝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文化仍然抱有极度尊敬之态度。

此外,日本的建筑中也有许多元素是来源于中国文化,比如致色,它是众多外来文化元素中对中国建筑影响最深,致色是一种呈三角形的中国古代传统屋顶,它不仅兼顾了美学和功能,同时也可以不需要柱子就支撑整个建筑,这样的设计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非常常见。

此外,在日本所兴起的茶道和园林文化中,亦可看到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力。

总的来说,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体现了东亚文化的紧密联系,也展现了日本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力。

在今天的国际社会中,了解和发展中日文化充分交流,对于巩固中日友好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对于日本的发展和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古代诗歌、戏剧到现代小说、电影,中国文化在日本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逐一分析其中的演变过程。

古代日语文学中的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在诗歌方面。

在公元7世纪,日本首次接触到中国文化,开始学习和模仿中国的古典诗歌。

这个时期被称为“万叶时代”,后来发展成为日本最早的诗歌集,《万叶集》。

这本诗歌集主要收集了从5世纪到8世纪的约4500首诗歌,其中有很多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

这些诗歌中经常出现中国的山川、花草、村落等景物,也有一些以中国诗人为主题的作品。

古代日本的歌舞伎戏剧中也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歌舞伎是一种传统的日本戏剧形式,起源于17世纪。

在歌舞伎剧目中,经常出现扮演中国角色的演员,这些角色的装束和动作都受到了中国戏曲的影响。

有一部著名的歌舞伎剧目叫做《李香兰》。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国女子被日本商人买到日本的悲惨命运。

这个角色在戏剧中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观众,使得这个剧目一直在日本流传至今。

近代日本文学中,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对于日本的小说和电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部分原因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复兴运动,使得中国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在日本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对于日本的现代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药》和《阿Q正传》等作品引起了日本作家们对于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关注。

中国的影视作品也通过日本的电影院和电视台传播到日本,使得日本观众对于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日本文学中,中国文化成为了重要的素材和题材。

很多日本作家通过描写中国的历史、风景和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爱情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中国文化的元素也成为了日本小说和电影中常见的革新和变化的源泉。

著名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羅生門》就以中国古代的故事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宋朝的失控与猜疑的故事。

这个作品不仅在日本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唐宋诗词与日本古典文学的交流与影响

唐宋诗词与日本古典文学的交流与影响

唐宋诗词与日本古典文学的交流与影响1. 背景介绍唐宋时期,中国诗词达到了巅峰,许多优秀的作品被广泛传播。

同时,由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接触不断增加,唐宋诗词开始渗透到日本的文化领域中。

在这种交流中,唐宋诗词对日本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影响表现形式2.1 日本汉文学习在唐宋时期,许多日本人前往中国留学,并将中国的文化、思想带回日本。

他们翻译了不少唐宋时期的著名作品,使得这些作品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

其中包括一些著名诗人如杜牧、白居易等人的作品。

2.2 诗风影响唐宋时期有许多重要的诗人,他们以其独特风格和思想深度吸引了许多日本人。

许多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体现出了唐宋诗人的影响,例如《万叶集》中就可以看到不少借用了唐宋诗词的手法和主题。

2.3 艺术表现唐宋时期的书画艺术也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的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中融合了中国元素,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唐宋时期的艺术作品的影响。

3. 交流与互动3.1 文人交往唐宋时期中国文人的交际活动活跃,他们之间相互切磋、交流诗文。

在这种交际中,许多日本人也加入进来,并将得到启发带回日本,推动了日本古典文学的发展。

3.2 文化传承虽然存在语言和文化差异,但日本人通过吸收中国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美学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古典文学传统。

这种传承既是对中国文化的致敬,又是对唐宋时期诗人和文学成就的肯定。

4. 结论唐宋诗词与日本古典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影响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为日本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本古典文学的发展。

同时,这种交流也反过来影响了中国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和发扬。

(字数:305 个中文字)。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日语是一种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并且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因此在日语语言文学中可以看到许多中国文化的痕迹,如汉字、成语、文化习惯等等。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浅析在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一、汉字汉字是连接中日文化之桥梁。

在日语中,许多汉字被借用,并因此影响了日语的表达方式和语感。

特别是日语中大量的复合词和专业术语,几乎都涉及到汉字的使用。

例如,像「経済(经济)」、「情報(情报)」、「科学(科学)」、「転移(转移)」等等。

这些词汇深深地贴在了日语文化背景上,成为了日本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二、古典文学日本的古典文学中,汉文化对于日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日本,由中国传入的文学经典——如唐代诗歌、宋词等,一直以来都是文艺流派不可或缺的部分。

以日本四大名著为例,其中《源氏物语》便极受中日文化混合的影响,它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雅号、嬉联诗句等日本式的文学表达方式。

三、成语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用有意味的词汇来形容情感、表达愿望、描述事物等的语言工具。

在日语中,使用了大量的成语,如「八方美人(八面玲珑)」、「虎視眈々(盯梢)」、「要處女作(力作)」、「不毛地帯(荒地)」等等。

这些汉语成语已深入到日语语境中,尤其是在文化、历史和地理等方面。

四、文化习俗中国文化也通过日本的文化习俗来影响了日语语言文学。

例如,日本饮食中的使用筷子,和中国的文化一样,从古时开始在餐桌上广泛应用。

此外,日本的新年和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类似,比如:新年贺卡、春联、年夜饭,都是中日习俗中难以分割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中日文化之间的交流历史悠久,其中汉字、古典文化、成语、文化习俗等等都在日语语言文学中表现出他们的特有价值。

他们的互相影响和融合,并促进了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和文化交流。

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

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

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标签:分类:小魔同学原创滴源氏物语中国影子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浅谈《源氏物语》中的中国魅影摘要桑原武夫说过:“日本文化无疑是用中国文化的卤汁点成的。

”作为日本古典文学名著的《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吸收并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个方面,作品中的中国影子极为浓厚。

其中大量运用和借鉴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中国史实与典故及各种文学体裁,一些极具有中国风情的物品更是频繁出现在作品中。

除了作者自己的喜好和文化底蕴外,从另一方面看来这都无一不表现了日平安时期中国古代文化对其的深厚影响。

关键字日本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文化源氏物语中国影子引言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将之融入自己的文化加以创造性利用的民族。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日本的邻国,因此日本古代文明的兴起之路上,中国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源氏物语》正是在继承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成果而创造出来的。

一、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佛教传入日本后就对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日本人将它与本土宗教———神道教的思想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佛教观。

(一)、现世与来世的冲突佛教的中心思想是说人生极苦,涅磐极乐,经过修行,便可断绝烦恼而成佛,由极苦到达来世的极乐世界;而受原始神道现世本位理念的影响,日本人的生活态度则有着十分强烈的崇信现世利益色彩。

当佛教思想和理念逐渐传入日本后,这两种思想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冲突。

从《源氏物语》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当时的这种冲突。

作者紫式部塑造的源氏及有关人物均追求这这种现世的利益生活,而不太注重死后的世界。

在《源氏物语》中,佛教的来世观是作为一个对现世利益追求的补充与祈愿来完成它的使命的。

当现世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时,人们便会虔心祈愿,想以此来谋求现世生活的安稳。

在作品中,当源氏与众多女子产生一种宿命意识和罪意识的时候,他们便开始厌世:有的期盼来世的幸福,有的遁世,有的出家,以修来世。

唐诗对日本的影响

唐诗对日本的影响

唐诗对日本的影响是深远的。

从八世纪中叶开始,日本人就开始阅读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学,其中包括唐代诗歌。

在宋代,一些日本学者前往中国学习文化,并把许多作品带回日本。

随后出现了大量仿写、注释、解释、整理的作品,使得原来的作品在日本流传甚广。

此外,由于《诗经》、《毛詩》以及其他古代文学都是通过“五言”或“七言”格式表达
思想的方式而闻名于世界上(即五行或七行格式的诗歌形式);而大部分杰出的宋代作
家也是用这样一种方法来写作。

所以当日本人看到宋代诗人如李清照之流写出如此动人心
魄之作时便不胫耘不前地将其流传到了当地——尤其是昭武九年(1185) 向天皇奉呈《水
龙吟·雪夜船》一首之后便愈加显然——使得它成为一道风景独特耀眼的风光。

随后出版物如『水龙集』『竹叶海』『竹子庵』『竹子庵集』『竹子庵集·卷三』等都
对促进当地文化生态发枝散叶, 使得相声、小說、舞踊乃至武士道信念都能够通達到佳效, 是一大助益!。

白居易诗歌在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体现

白居易诗歌在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体现

白居易诗歌在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体现作者:张明铭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12期内容摘要: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

日本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进入唐朝以后,唐诗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表现形式盛行一时。

同期处于平安时代的日本在文学创作方面受到了中国唐诗的深刻影响。

日本作家清少纳言自幼唐朝文化熏陶,精通汉文学,对于唐诗运用自如。

清少纳言所写的随笔《枕草子》代表着日本古代随笔文学的巅峰。

《枕草子》的创作深受中国唐诗尤其是白居易诗歌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清少纳言枕草子白居易诗歌影响一.前言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

中国文学的发展对日本文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平安时代的日本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一时期,汉文学依旧是日本贵族的基本素养。

与此同时,中国唐诗传播到了日本,对于当时的日本贵族文学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

因为白居易的诗歌[1]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能够更为直接的表达出自我的情感,并且十分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所以白诗就在日本贵族阶层广泛地流传开了。

在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大都能找到唐诗,尤其是白诗的踪迹。

清少纳言出生官宦世家,从小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因其卓越的才华,得以在宫廷里担任女官,侍奉中宫藤原定子。

清少纳言在担任女官期间所写的《枕草子》后来成为了日本古代随笔的典范。

《枕草子》描写了作者在宫廷担任女官的所见所闻,切实记录了作者亲身的感受。

该书在再现当时宫廷生活的同时,展现了清少纳言细腻的感受性,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汉文学知识。

《枕草子》引用了大量的唐诗,其中白诗被引用得最多。

从《枕草子》中,读者可以看到作者对于的运用自如,有此也可以看出唐诗尤其是白诗对于作者创作的深刻印象。

二.白诗对《枕草子》的创作影响在中国唐代,因为白诗通俗易懂,所以上到统治阶级下到市井百姓,大家都耳熟能详。

白诗取材广泛,所描写的意象大多都是寻常百姓日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

因此人们能够更加确切的感受到白诗所要表达的深层思想。

论唐诗在日本传播的历程及文化意义

论唐诗在日本传播的历程及文化意义

论唐诗在日本传播的历程及文化意义
唐诗在日本背景下的传播及其文化意义,既可以追溯到日本古代文学传统,也可以追溯到日本古代西方学者传播的“唐诗之风”。

早在唐朝,就有来自中国唐朝及日本的学者在学习和研究中国的文学作品,经过多代滋养,反复繁衍,这些作品的内容早已在日本家喻户晓。

唐诗达到日本以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早在魏晋时期,就有一部受到唐诗影响的《太平国语》的出现。

到了唐朝,日本逐渐成为一个唐朝的文学传奇中心,日本古诗术到达了一个高峰,参照中国唐朝文学,日本文学型态有了很大的发展,像日本五采文,思想出自中国唐朝,把唐代文化的传统和审美影响到日本文化中。

另外,唐诗也在日本影响了很多艺术形式,如诗词抒情,舞蹈,乐曲等等,都受到唐诗精神的影响,使日本艺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为当时日本文学光辉的历史增添了一笔。

总的来说,唐诗在日本的传播,极大地影响着日本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深入到了日本的文化中,对日本的文学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开拓了当代日本文学的独特之路,并且今天仍然有很多文学作品和形式和唐代相
关。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日语语言文学中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文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论是在语言、文学题材和写作风格等方面,中国文化都在日本文学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以下将从汉字、文学题材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中国文化的影响。

汉字作为日本的文字之一,是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重要载体。

汉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也是日本最早引进的文字之一。

在日本,汉字被用来书写重要的文章、书籍、诗歌等。

而且,日语中的很多汉字都是从中国引进的,汉字不仅仅是日本文字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文化在日本文学中的重要载体。

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了许多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汉字,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深远。

中国文学的题材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传统之一,包含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和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想。

这些题材在日本文学中也有其独特的发展和演变。

《源氏物语》就是受到中国文学《红楼梦》的影响而创作的。

这部作品描绘了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的生活和爱情故事,其中融合了中国文学的爱情哲学和人文情怀。

中国的诗歌和戏剧等文学形式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日本很多古代诗歌作品都受到了中国诗歌的启发,这些作品中常常出现了中国的山水情怀和诗意境界。

中国文学的写作风格也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注重修辞和意境的表达,强调意境和写意,这种写作风格在日本文学中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例如日本的和歌诗中就融合了许多中国文学的写作技巧和意境表达。

中国文学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等方面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和叙事手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文学中的英雄题材和叙事方式。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对日语文学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诗歌和文言文。

在日语文学的早期阶段,日本诗歌在形式和题材上都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

《万叶集》中的许多作品直接模仿了《诗经》和《楚辞》等中国古代诗歌的风格,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中国文学的学习和借鉴。

在文言文方面,中国古代文言的经典著作如《孟子》、《论语》等被日本学者翻译成日文,成为日本文学界的重要学术资源。

这些文学作品的传入不仅丰富了日本人的文学修养,也为日语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中国哲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中国哲学在日本的传播始于古代,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对日本的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比如日本的国学与儒学传统,就是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在日本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佛家的超脱世俗的影子。

而在近现代,随着西方哲学的传入,中国哲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有所减弱,但是在日本文学中仍然能够看到中国传统哲学的痕迹。

中国历史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在日本文学中被广泛地加以描述和赞颂。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日本流传甚广,被改编成日本的传统文学作品。

在日本传统戏剧和小说中,也常出现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和历史事件的题材。

中国历史对日本文学的丰富多彩贡献着。

中国艺术对日本文学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尤其是中国的绘画和书法,对日本文学创作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对中国绘画和书法意境的表现,这些都是中国艺术对日本文学的重要影响。

中国文化在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历史和艺术等方面都对日本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日本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也将继续发展和壮大。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文化对日语语言文学的影响将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刻,为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友谊添上新的篇章。

中国诗词古文魅力难挡,日本中学课本大量收录

中国诗词古文魅力难挡,日本中学课本大量收录

中国诗词古文魅力难挡,日本中学课本大量收录日本中学课本中有相当多的中国古典文学,也就是文言文所谓经典就是能够通过时间的考验,才会千百年传颂不已。

事实上,中国文学不只经的起时间萃炼,还能跨过空间的距离,成为东亚各国共同学习的对象,其中日本与韩国更是对中国文学研究至今,直达中学教育。

在日本中学的语文课本,古典篇中有大量的汉文,其选文和中国的语文教育是一致的,可见好的文学不但经的起时间考验,也经的起空间考验。

事实上日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视,日本的国语教育分成现代文学和古典文学两个主要部分,在古典文学的部分,除了日本自己的古代文学,比如《平家物语》、《徒然草》、《万叶集》以外,还有一半的比例是汉文篇,当中的内容就取材自中国古代经典,包括《战国策》、《史记》、《论语》、《庄子》,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唐诗,以及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可见古典中国文学的份量。

事实上,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力极深,就连日本皇室的名字与年号都要取材自中国经典,诸如日本最早的年号“大化”就取自成公绥所著《乐歌正旦大会行礼歌十六章》中“神武鹰扬,大化咸熙。

廓开皇衢,用成帝基”。

江户时期的“享保”出自《周书》中“公其享兹大命,保有万国,可不慎欤”,而“天保”则出自《易经》中“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虽极力倡导脱亚入欧,全盘西化,但在年号的选取上仍沿用汉字,其出处皆源自中国古代典籍。

诸如明治天皇睦仁的年号出自《周易》说卦传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及《孔子家语》第五卷中帝德“长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名,度四方”。

而大正天皇嘉仁作为明治天皇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其即位后的年号则取自《易经》中“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1926年12月25日,裕仁天皇即位,改元为“昭和”。

其年号出自《尚书》尧典中“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裕仁逝世后,皇太子明仁即位,成为日本第125代天皇。

其年号“平成”则出自《史记》中“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1)内容提要本文对《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两部巨著从作者、主人公、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在书面文学的萌发和诞生、古代文学的体裁和创作技巧、文学风格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日本文学《红楼梦》《源氏物语》日本古代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全面而深刻。

这种影响,首先使日本人创造了一个体裁丰富、风格多样,随中国古代文学风格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汉文学系统。

所谓日本汉文学,就是指日本人直接用中文创作的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它与日本人用日文创作的文学共同构成了日本文学的两大支脉。

《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小说,气魄的布局,细腻的人物刻画,对社会无情揭露和深刻剖析,还有从作者到作品的很多不解之谜,都使得这部作品极为耐读、历久弥新。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成书比《红楼梦》还要早900年,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它刻画了以源氏家族为代表的贵族阶层的爱情生活。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从写作背景——所展示的场景均为本国的贵族阶层,及人物性格——两个主人公贾宝玉和源氏公子多情的性格以及对他们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

一位大师曾言道日本文化深义的特质是“苦涩”与“闲寂”,而从《红楼梦》开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四句诗中,读者是否也体会到这文字后面掩藏的苦涩呢?一、作者背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州贵族,祖父、父亲、叔父连续担任江宁织造四十四年。

康熙皇帝六次南游,五次就住在曹家,充分显示了曹家的财富和排场,曹雪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大概在曹雪芹二十岁左右,曹家因为贪污案发而破产,曹雪芹开始贫穷潦倒。

对一个从富贵中长大的人来说,从衣食无忧到衣食无着,这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巨变。

于是,他以过去的生活为蓝图,开始创作《红楼梦》。

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古代诗歌的影响

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古代诗歌的影响

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古代诗歌的影响
熊笃
【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17)001
【摘要】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了中国古代诗歌在体制、格律、意境、诗论等方面对日本诗歌的影响.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熊笃
【作者单位】重庆商学院,旅游系,重庆,4000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03
【相关文献】
1.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解读--2014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例谈 [J], 韩威
2.在联想和想象中加强体验——以《古代诗歌四首》为例谈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的入境策略 [J], 楚云;
3.论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俳句的影响 [J], 莫道才
4.日本学生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思维导向 [J], 陈台丽
5.中国古代诗歌对日本诗歌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J], 张晓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等中国古文在日语古典语法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中国古文作品在传入日本时,被日本人创作性地使用了一种独特的“汉文训读法”技巧进行了转换,这种转换的成果「書き下し文」之中包含了很多日语古典语法,完全可以作为语法入门阶段的学习。

如能科学地选取篇目,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掌握基础的日语古典语法。

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番简要的论证。

关键词:日语古典语法教学;汉文训读法;書き下し文
【中图分类号】g644
一.日语古典语法学习的重要性
语法的学习在外语习得中起非常重要。

“引人注意和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无语法的教学,无论是以理解为基础的,还是以交际为基础的,只能导致蹩脚的,不合语法的洋泾浜式的外语。

”①日语的学习也是如此。

除现代日语语法之外还有日语古典语法。

他们都是日语语法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而前者更是在后者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在现代日语中有很多古典语法现象残留。

以《日语国际水平考试一级出题基准》来说,其中的「~と思いきや」中的「き」实际上为古语中的过去助动词,所以「~と思いきや」实际上相当于「~と思っていたが」。

「~んがため」中的「ん」不是否定助动词「ぬ」、而是意志助动词「む」的音便形式。

「なりに」、「たりとも」等分别是断定助动词「なり」「たり」的活用,意思相当于「である」。

而「ならでは」中的「で」是表示否定的接续助词,「ならでは」
相当于「でなくては」的意思。

以上所举的这几个语法现象都很常见,但如果没有古典语法的基础是难体会的。

学习日语古典语法也是阅读、研究现代日语形成之前的日语古典文献资料所必须的工具。

二.我国高校日语古典语法教学的问题点
在我国高校日语专业高年级中,一般都开设有日语古典语法课。

但遗憾的是,古典语法教学的难度非常大。

教师拼命教学,学生往往是“上课时似懂非懂,下课时马上不懂”。

究其原因,首先是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校教授日语古典语法往往只进行一个学期,这个只能教给学生一些皮毛性的东西。

试想,一个学期想让学生达到能阅读古文的地步,那怎么可能呢?其次,日语古典语法知识点较多,形态变化复杂。

如,光动词就分为上一段、下一段、上二段、ラ变等九种,用言一般都有未然形、连用形等多达六种的变化,短时期内识记相当困难。

再者,是中国学生缺少接触日语古典语法的文化环境,背了还会忘,再学一遍,还跟没学过一样。

最后,我国国内目前出版的古典语法教材基本照搬日本的模式,其中的例句内容较深,表达篇幅亦长,往往一个句子中含有多项语法点,不太适合作为初学者的中国学生学习。

再加上其中包含的异国文化背景,自然对中国学生来说太难了。

三. 解决方案——中国古文的「書き下し文」
要让学生们真正掌握日语古典语法,就必须采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因材施教。

材是中国之材,自然应施与中国之教。

首先,教材的选择尤为重要。

“语法的研究性学习是专家学者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古文语法的基本规则,但不必花很大精力对古文语法进行专业性的学习。

古文语法的教学不能让学习者因为学习内容过于理论而失去兴趣。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要考虑到在介绍古典语法规则的时候,欣赏到日本古典作品的精彩有趣。

”②
什么样的教材才是浅显的、有趣的?笔者认为,以唐诗等古文作为切入口去进行古典语法教学,很有意义,很值得尝试。

(一)日语和中国古文的关系密切。

日语中的文字起源于汉字。

日本早期的文学作品《古事记》等就全是用汉字写就的。

虽然其中有“万叶假名”,但当时的中国人看日文典籍是没问题的。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中国古文的思维去认识它,学习日语是否可以借用我们古文的作为桥梁、媒介去进行呢?
(二)日语古典语法大致在平安时代步入成熟期。

那时正值中国的大唐盛世,最杰出的文学形式之一——唐诗极度烂熟之时,中国对日本的文化影响也达到了极致。

可以说,日语古典语法的成熟和完善是在对当时的中国文化的吸收、使用「漢文訓読法」对汉文典籍的解读和解构之中实现起来的。

在唐诗等作品的「書き下し文」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含量极其丰富的日语古典语法现象。

以唐诗《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書き下し文」为例,其中有一句「惟見る長江の天際に流るるを」。

我们至少可以学习以下语言现象:如,「流るる」的原形是什么?它是一个下二段动词,那么这
类动词有什么特征?如何变形?为什么它可以不带形式名词就可
以直接加宾语?等等。

又如,「子曰わく、学びて時にこれを習う、亦説ばしからずや。

朋有りて遠方より来たる、亦楽しからずや。

」通过《论语》的这一名句,我们至少可以学习到形容词的「カリ活用」、助动词「ず」和「や」等相关知识。

再如,韩愈的名篇《马说》。

「世に伯楽有りて、然る後に千里の馬有り。

千里の馬は常に有れども、伯楽は常には有らず。

故に名馬有りと雖ども、祇に奴隷人之手に辱づかしめられ、槽櫪の間に駢死し、千里を以て称せられざる也。

」用这段文字,我们至少可以用来作为学习「然る」「あり」「ども」「ず」「といえども」「しめる」「られる」「ざる」「なり」等动词或助动词的相关知识的手段。

以上通过几个例子中,包含了很多符合当时日语表达习惯的大量日语古典语法的知识,如果我们借用这些作为学习的素材,是可以满足教学要求的。

(三)选取唐诗等为代表的中国古文作为入门阶段的学习,符合“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学生们背得滚瓜烂熟的东西,试想,以这样的内容作为教学的素材,学生们怎么会不觉得浅显易懂,不充满好奇,兴致勃勃呢?唐诗等作品中反映的是中国的文化背景,理解例句的意思不会存在障碍,这种前提下,能够集中精神去关注语法现象本身,自然事半功倍。

以上仅是对我国古典日语语法教学问题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够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指导。

最后要说明的是,选取什么样的中国古文的「書き下し文」需要教师多下功夫去选择。

教学时确实应该由浅入深,选取最通俗易懂的作品。

这样才能满足“趣味性”“浅显”的要求。

使用唐诗等汉文的「書き下し文」进行教学最适于在入门时采用,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是要过渡到日语原文典籍的阅读才能提高的。

参考文献:
①胡壮麟《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外语教学》2004,4
②徐曙,《日语古典文法》上海交大出版社,2007,7
③陆晓光,《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的起源与形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4
④王彦花,郭翠英,《日语国际水平考试一级出题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作者简介:覃思远(1979-04-07),男,壮族,现工作单位于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助教,硕士,日本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