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玉米螟综合防治方法共36页文档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Z i x u n t a i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
是具有巨大危害潜力的世界性害虫,分布广泛,全国各地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除为害高粱、棉花、谷子、水稻等。
在玉米上,初龄幼虫蛀蚀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等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疏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
在我省玉米螟发生范围广,面积大,危害日趋严重。
据估计,玉米螟的危害常造成玉米减产10%—30%。
玉米螟可危害玉米地上的各个部位,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秆、根茬和穗轴里越冬,由于玉米螟钻蛀性比较强,玉米受害后降低籽粒质量及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单一的防治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贸易安全。
所以,在玉米螟的防治上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措施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
目前主要有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通过秋翻地进行机械灭茬、合理轮作,降低越冬虫源,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增肥地力、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抗性,选用抗虫品种,在玉米收获后将田间多余的秸秆烧掉,以减少越冬虫源。
2物理防治高压病汞灯防治玉米螟,是利用玉米螟趋光性,诱杀玉米螟成虫的一项有效、简便易行的物理防治措施。
每盏灯可控制玉米面积16hm2,防效在60%以上。
每盏灯之间的距离150m用400w内镇式汞灯,将其安装在玉米秸棵集中村屯内开阔的地方,大村屯5盏,小村屯3盏,灯间距离为160m。
灯安装在备好的三脚架上并将灯头固定,以防摇动。
三脚架下修一捕虫池,灯头距水面约半尺。
捕虫池的制作在灯头下修一直径1.2~1.5m,深0.3m的圆形捕虫池(也可用大锅代替),为防漏水将池底、壁铺上塑料布,有条件的地方可修水泥池,池中放2/3清水及50~100g洗衣粉,以增加粘着力,防治诱来的成虫爬出。
防虫期间3天换一次水,换水后要重新加洗衣粉。
玉米病害防治精品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玉米病虫草害的种类及发生情况
• 目前我省玉米病虫草害的种类有150多种。生产上造 成危害的主要有二点委夜蛾、玉米螟、蓟马、蚜虫、 粗缩病、叶斑病类、苗枯病、青枯病、锈病、瘤黑粉 病、纹枯病、地下害虫及杂草等。
• 玉米种子质量差发病重,自交系发病重于杂交种。
苗枯病
2.玉米粗缩病
• 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以6叶期以前最易感病,病株 叶色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 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叶片背面沿叶脉上产生蜡白色 隆起条纹,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节间粗缩,顶 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键株的1/2,病株根系少而 短,易从土中拔出,多数不能抽穗结实。
• 近年大面积推广的浚单20、郑单958、浚单 22、先玉335、先玉804,周单15号及甜玉 米等品种,对黑粉病、丝黑穗病抗性较差, 农大108、豫玉22、滑丰9号等品种,虽较抗 病,但面积小。
• 部分田块施氮肥较多,通风透光不良,玉米 组织柔嫩,有利于黑粉病菌侵染发病。
• 市场上虽多为包衣种子,但对黑穗病等不能 起到好的防治效果。
玉米病虫草害发生规律 与综合防治技术
河南省植保植检站 于思勤研究员 二0一二年五月
•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以占全国1/16 的土地,生产出占全国1/10以上的粮食,每年为国 家贡献商品粮200亿公斤,连续9年丰收后,再创高 产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病虫草的发生危害呈 加重趋势,已经得到控制的老病虫正在回升,新的 病虫不断出现,一些次要病虫正在上升为主要病虫, 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玉米螟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
采集玉米植株上的玉米螟卵块和幼 虫,进行室内饲养和观察,了解其 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
玉米螟的预报技术
数学模型预测
专家系统预测
利用历史数据和气象因子,建立玉米 螟发生数量的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发 生趋势。
利用专家系统技术,结合玉米螟生物 学特性和环境因子,建立预测模型, 提高预测准确率。
生物统计学预测
开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宣传培训
01
通过宣传培训活动,向农民普及玉米螟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提
高农民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引导农民参与
02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玉米螟的防治工作,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
围。
提供技术支持
03
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农民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和
技巧。
05
玉米螟的治疗技术
药物治疗技术
化学药剂
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进行玉米螟的 防治,可以有效杀死害虫,但需要注 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 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
化学防治
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 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和合理
使用剂量。
玉米螟防治的效果评估方法
调查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角 线取样法等,对玉米植 株进行抽样调查,了解 玉米螟的危害情况和防 治效果。
数据分析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计算防治效果和损 失率等指标,评估防治 效果。
评估标准
根据玉米螟的危害程度 和防治效果,制定相应 的评估标准,如防治效 果达到80%以上为优秀 。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源物质制备的农药,具有对 环境友好、对天敌安全等优点,可用 于玉米螟的防治。
生物治疗技术
天敌防治
玉米螟课件
三、综合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①
选育抗虫品种; ② 处理秸秆,压低虫口基数; ③ 改进耕作制度,缩小春播玉米,扩 大夏播玉米,切断第一代桥梁田。
(二) 生物防治:
在玉米螟产卵期,采用人工释放赤眼蜂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危害。每 667 m2施放赤眼蜂放 1 万一 3 万只,在始卵期施放,每天一次,共 3 次。
田间释放赤眼蜂
玉米螟卵
赤眼蜂卵寄生
赤眼蜂卵寄生
赤眼蜂
施用苏云金杆菌
施用苏云金杆菌在心叶末期前 3 一 5 天,每 667 m2 用 100 亿 活芽抱悬浮剂 100 - 150 mL , 加水 10 kg 或拌潮沙土 10 kg 灌 心叶,每 1 kg 灌 100 株,隔 10 天后进行第二次施药。
体长 20-30mm 体长 12 - 18mm
鱼鳞状排列 20-60粒
二、生活习性
世代数:玉米螟每年发生的世代数
自北向南有 1 - 7 代不等。湖南、江 西每年发生 4 代。
越冬
பைடு நூலகம்
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的秸秆、穗轴及根蔸中越冬
成虫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喜食甜物。
有趋向高大、嫩绿植物产卵的习性。卵 多产在叶背靠主脉处,每雌可产卵 300 一 600 粒。
注意事项:玉米穗期防治,在玉米收
获前 7 天停止使用。在施用丙硫克百威 药时土壤应有较大湿度,有利于发挥药 效。
小结: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习性 三、综合防治 作业: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谢
谢
(一)玉米的形态特征 成虫
1 .成虫体长 13 一15 mm ,翅展 25 一 35 mm ,体色黄褐,前翅中部有 2 条褐色波状纹,两横纹之间有 2 个褐斑;后翅灰黄色,也有 2 条褐色波状纹, 与前翅横纹相接。
亚洲玉米螟资料ppt
采取合理的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可降低虫源数量。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减少成虫产卵场所。
03
农业防治措施
02
01
天敌保护
保护和利用玉米螟的天敌,如赤眼蜂、瓢虫等,以控制害虫数量。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等,可有效防治玉米螟。
生物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与其他防治方案
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螟硫磷等,可在害虫发生高峰期进行防治。
研究成果与进展
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要点三
加强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的研发与推广
建议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如释放天敌昆虫等,来控制亚洲玉米螟的为害。
要点一
要点二
开展抗药性监测与治理研究
建议加强亚洲玉米螟抗药性的监测,并开展针对性的治理研究,延缓其抗性的发展。
深入开展预测预报研究
建议加强利用遥感技术和气象条件对亚洲玉米螟发生和为害的预测预报研究,提高预测准确性和应用效果。
分布范围
危害程度与影响
亚洲玉米螟以幼虫蛀食玉米植株,造成玉米减产、品质下降和田间损失。
亚洲玉米螟的危害可使玉米果穗发育不良、出现畸形,甚至导致玉米植株早衰,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由于亚洲玉米螟的危害,农民需要增加农药防治成本,同时也会增加人工成本,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亚洲玉米螟的天敌种类较少,生物防治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防治现状与问题
目前,针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主要是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农民往往存在用药不当、防治不及时等问题,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此外,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亚洲玉米螟的抗药性逐渐增强,给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05
亚洲玉米螟防治措施
选择种植抗螟性较强的玉米品种,降低受害风险。
玉米螟害防治的综合管理技术
玉米螟害防治的综合管理技术一、玉米螟害简介玉米螟害是指玉米作物上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害虫,主要以蛾虫形态为害,幼虫在玉米植株内进行破坏,给玉米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综合管理技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玉米螟害。
二、玉米螟害的监测与预测1.性成虫监测:使用性成虫监测器械,如性诱灯,每隔一段时间检查是否有性成虫出没,用以确定玉米螟害的发生与活跃程度。
2.幼虫监测:定期观察玉米植株叶片上是否有幼虫的存在,可通过目测或者使用显微镜等工具来确认幼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3.气象要素预测:结合气象数据和历年经验,通过分析降雨量、温度等因素,预测玉米螟害爆发的可能性和程度。
三、生物防治技术1.天敌引入:引入天敌如寄生蜂、蝇和捕食昆虫等,以增加天敌数量来控制玉米螟害的繁殖和发展。
2.微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如芽孢杆菌、线虫等,通过喷洒或土壤处理的方式,以侵染玉米螟害体内并杀死害虫。
四、物理防治技术1.早种植和晚收获:通过调整玉米的种植时间,使玉米避开玉米螟害虫的高峰期,以减轻玉米螟害的袭击。
2.黄板诱捕:在玉米田间设置黄色粘板,利用玉米螟害虫对黄色的吸引力,吸附玉米螟害虫并阻止其进一步危害玉米。
3.陷阱和屏障:在玉米田的周围设置粘虫板、除草带、蚂蚁带等,建立屏障以阻挡玉米螟害的入侵。
五、化学防治技术1.昆虫内吸剂:在玉米田里喷施能被玉米螟害幼虫摄食的内吸剂,使其中毒并死亡。
2.昆虫外用剂:在玉米植株表面喷洒杀虫剂,形成化学屏障,阻止玉米螟害的入侵。
3.熏蒸剂:使用熏蒸剂作为土壤处理剂,通过杀灭土壤中的玉米螟害虫及其卵,阻断其发育和繁殖。
六、综合技术防治综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如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可有效降低玉米螟害的发生和繁殖。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监测与预测结果,综合确定合适的防治措施,并且根据需要进行适时调整。
七、管理措施1.巡查田间:定期巡视田间,注意观察叶片、茎秆和玉米穗等部位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防治玉米螟方法
日期:CATALOGUE 目录•玉米螟概述•生物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措施玉米螟概述产量损失受害玉米籽粒不饱满,含水量增加,容易发霉变质,影响玉米品质。
品质下降传播病菌玉米螟的危害性繁殖方式成虫夜间交配产卵,卵多产于玉米叶片背面中脉两侧。
发生代数玉米螟一年可发生多代,以幼虫在玉米秸秆内越冬。
幼虫习性幼虫孵化后,先聚集在卵壳附近取食,后钻入茎秆内部危害。
幼虫有转移危害的习性,一生可转移危害多处。
玉米螟的生活习性玉米螟对玉米的影响生物防治方法寄生蜂防治保护天敌天敌种类利用天敌控制玉米螟1 2 3生物农药种类苏云金杆菌防治绿僵菌和白僵菌防治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玉米螟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与挑战优势挑战化学防治方法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030201常用化学农药种类使用时机剂量化学农药的使用时机和剂量注意事项•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避免农产品残留超标。
•施药时要穿戴防护服,避免农药接触皮肤和吸入农药气体。
•施药后要及时清洗施药器具,妥善处理农药包装物。
负面影响影响食品安全。
生态环境。
物理防治方法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灯光诱捕技术原理利用特定的黏胶和颜色吸引玉米螟,使其被黏住而无法逃脱。
操作方法在玉米植株上或附近悬挂黏虫板,定期检查和更换黏胶。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黏胶和颜色,避免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造成影响。
同时,定期清理黏虫板,保持其黏性。
黏虫板防治技术优点•环境友好:物理防治方法不涉及化学农药,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影响较小。
•长期有效:一旦实施,物理防治方法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
局部效果:物理防治方法通常只能针对特定区域或植株进行防治,对于大面积发生的玉米螟可能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虫品种轮作与间作生态调控制定综合防治策略03田园清洁01合理施肥02灌溉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玉米抗虫能力农民培训与意识提升知识普及技术指导意识提升感谢观看。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ppt课件
ppt精选版
6
2、传播和侵入:
当玉米播种后,在土壤、粪肥中或种子上越冬的病菌 从玉米幼芽、芽鞘、胚轴或幼根侵入。
侵入玉米的病菌很快蔓延到玉米的生长锥,以菌丝随 玉米生育而扩展,玉米雌雄穗分化时,病菌进入花芽和原 始穗造成系统侵染。病菌菌丝在雌、雄穗内形成大量的黑 粉。无再侵染。
ppt精选版
7
防治方法
ppt精选版
32
叶蝉的防治
叶蝉主要以刺吸的方式刺吸叶片汁液,并且传播病毒病。 防治措施:可喷施啶虫脒类(5%啶虫脒稀释倍数25003000倍,20%啶虫脒稀释倍数6000倍)药剂防治叶蝉。
ppt精选版
33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使用特杀螟掺沙进行灌心(禁止撒施),防治玉米 螟。具体做法:5公斤细纱加入50-80克特杀螟搅拌均匀,装入瓶盖戳有小眼 (用纳鞋底的锥子在瓶盖上戳2-3个眼,眼不能大,保证倒一下漏出的量在5 克左右)的矿泉水瓶中,两手各拿装有毒土的瓶子向玉米的喇叭口内倒,可同 时向两行玉米进行灌心,此法还可兼治棉铃虫(主要为二代、三代棉铃虫)。
实行与非玉米或高粱作物3年以上轮作。
ppt精选版
10
玉米黑粉病
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是玉米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减产程度因发病时期、病瘤大小及发病部位而异。发生早、 病瘤大,在植株中部及果穗发病时减产较大,减产高达15%以 上。
ppt精选版
11
ppt精选版
12
ppt精选版
13
ppt精选版
14
ppt精选版
效措施。
ppt精选版
3、杜绝和减少初侵菌源
(1)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
(2)进行高温堆肥,杜绝生肥下地;厩肥要认真调配,合理堆放, 高温发酵,杀死病菌后再用,以切断病菌传播途径。
玉米螟虫的防治方法.doc
玉米螟虫的防治方法
我们在种植玉米时经常见到的害虫就是玉米螟虫,有时我们盲目的喷洒农药来预防玉米螟虫的发生,结果导致玉米严重减产,今天小编就系统的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螟虫的防治方法。
一、玉米螟虫农业防治
1、处理秸秆,在玉米螟羽化前彻底处理遗留的玉米高粱越冬寄生的茎杆,消灭越冬虫源。
2、选育抗虫品种。
二、玉米螟虫生物防治
1、在玉米螟产卵的始盛、高峰、盛末三期放赤眼蜂杀卵。
2、于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颗粒剂施入心叶喇叭口杀幼虫。
3、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
三、玉米螟虫药剂防治
1、玉米心叶末期防治:2.5%敌百虫颗粒剂沾心叶,每公斤500-600珠,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混细土配成毒土,每株2克撒入心叶。
2、药夜灌注雄穗:用18%杀虫双水剂500倍,50%敌敌畏乳油8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这些药液均按每株10毫升的用量灌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
3、药液点花丝:将50%的敌敌畏乳剂800倍液,将药液装入大型注射器或壶内;于授粉结束而幼虫尚未集中花丝危害时,将药液滴几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熏杀幼虫。
玉米螟虫的防治方法一定要记住哦!种植玉米时在管理上对病虫害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正确、合理、科学的预防玉米螟虫才能使玉米增产增收。
希望小编的介绍能为大家带来帮助。
想要了解更多病虫害的信息,请关注火爆农资资讯。
防治玉米螟的综合技术措施
病害防治Bin g h a ifa n g z h i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田间玉米生产期危害较重的主要虫害。
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
可发危害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品质和产量。
1玉米螟形态1.1玉米螟卵。
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
1.2玉米螟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5mm 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
均为圆形,前大后小。
蛹长15~18mm ,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1.3玉米螟成虫。
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mm ,翅展20~30mm ,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2玉米螟防治方法2.1玉米螟越冬期。
处理越冬寄主秸杆,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
羽化前处理完毕。
2.2玉米抽雄前。
掌握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3玉米穗期防治。
花丝蔫须后,剪掉花丝,用90%的敌百虫0.5kg 、水150kg 、粘土250kg 配制成泥浆涂于剪口,效果良好;也可用50%或80%的敌敌畏乳剂600~800倍液,或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75%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效果亦佳。
3玉米螟生物防治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虫的寄生蝇、白僵菌、细菌、病毒等。
捕食性天敌有瓢虫、步行虫、草蜻蛉等,都对虫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3年第5期叶青海近几年来,随着玉米在我县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玉米螟虫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对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在一般发生年份造成减产7%—15%,大发生年份减产20%,个别感虫品种减产可达30%—40%,试验证明,单独采用一种防治措施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采用赤眼蜂、白僵菌、高压汞灯等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也就是说防治玉米螟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使我县粮食产量损失降低到最低,保证我县粮食生产的安全。
一、玉米螟的特征及发生规律1、玉米螟的特征: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箭杆虫。
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
它的寄生范围很广,危害玉米、高粱、谷子、糜子等。
玉米螟以幼虫钻蛀作物茎部,谷、糜受害后造成枯心苗,玉米、高粱受害后不但影响营养,水分的运输,而且易折雄、折穗、折茎,对产量影响很大。
2、发生规律:玉米螟成虫可在夜间羽化,羽化后第2天就开始产卵。
白天一般潜伏于杂草及矮秆作物田中,夜间到玉米田产卵。
成虫对产卵环境寄主生育状况以及株高等,都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长势好,叶色浓绿,小气候阴郁湿润的低洼地块,落卵最多。
每头雌蛾产卵10块-20块约300粒—600粒。
玉米螟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并有一定的迁飞能力。
据研究,玉米螟绝大多数迁移,距离在4公里范围内。
在玉米上,玉米螟卵于植株的上中部叶片背面的叶脉附近,卵期4-5天。
幼虫孵化后向四周爬行分散,吐丝下垂飘至邻近植株,在雄穗未抽出之前(心叶未期),幼虫向心叶内集中,取食尚未展开的叶肉,残留表皮,龄期稍大则直接穿孔蛀入内部取食幼穗。
所以玉米受害后,叶片可出现透明小孔和成排的连株状孔。
抽穗后,幼虫则向下转移分散在叶鞘苞叶等处,4-5龄则蛀入茎内,凡受害的茎秆极易风折。
二、综合防治措施采用田内与田外防治相结合、越冬时期与生长季节相结合、农药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重点防治与一般防治相结合,也就是说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玉米螟综合防治法
Z i x u n t a i1.玉米螟形态1.1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
1.2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
均为圆形,前大后小。
蛹长15~18毫米,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1.3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2.防治方法2.1越冬期处理越冬寄主秸杆,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
羽化前处理完毕。
2.2抽雄前掌握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3穗期防治花丝蔫须后,剪掉花丝,用90%的敌百虫0.5公斤、水150公斤、粘土250公斤配制成泥浆涂于剪口,效果良好;也可用50%或80%的敌敌畏乳剂600-800倍液,或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75%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效果亦佳。
3.生物防治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虫的寄生蝇、白僵菌、细菌、病毒等。
捕食性天敌有瓢虫、步行虫、草蜻蛉等,都对虫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1释放赤眼蜂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性昆虫天敌。
能寄生在多种农、林、果、菜害虫的卵和幼虫中。
用于防治玉米螟,安全、无毒、无公害、方法简单、效果好。
在玉米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选择晴天大面积连片放蜂。
放蜂量和次数根据螟蛾卵量确定。
一般每公顷释放15万~30万头,分两次释放,每公顷放45个点,在点上选择健壮玉米植株,在其中部一个叶面上,沿主脉撕成两半,取其中一半放上蜂卡,沿茎秆方向轻轻卷成筒状,叶片不要卷得太紧,将蜂卡用线、钉等钉牢。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作者:白杨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2期白杨一、危害特点玉米螟食性很杂,寄主植物有数十种,主要危害作物有玉米、高梁、谷子、棉、麻及豆类。
玉米螟一幼虫蛀茎为害。
玉米螟第一代幼虫蛀茎危害为主,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的玉米大喇叭口期。
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初龄幼虫在玉米心叶期取食叶肉或展开的心叶,叶片展开后可见一排排的取食孔,形成“花叶”3龄后蛀入茎秆,危害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籽粒干瘪、青枯早衰,掉穗。
造成空瘪粒而减产,如遇风折倒伏则损失更大。
幼虫也可在穗期直接蛀食雌穗,造成嫩粒缺损、霉烂。
幼虫危害穗部造成虫伤穗或穗柄折断,严重影响产量。
二、生活习性玉米螟发生世代,随纬度变化而异。
发生在北方越冬代成虫盛发,在春玉米或高粱上产卵。
一代幼虫7月上旬盛发为害,此时春治玉米正处于心叶期,是施用持效期长的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虫的好时期。
二代幼虫7月中下旬为害玉米果穗。
在玉米田中,于9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在玉米杆、根茬、果穗中越冬。
玉米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成虫将卵产在玉米叶背中脉附近,每块卵20-60余粒,每雌虫可产卵400-500粒,卵期3-5d,幼虫5龄,历期17-24d.初孵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并随风或爬行扩散,钻入新叶内啃食叶肉,只留表皮。
3龄后蛀入为害,雄穗、雌穗、叶鞘、叶舌均可受害。
老熟幼虫一般在被害部位化蛹,蛹期6-10d。
在玉米螟虫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第一代卵及幼虫密度高,一般发生危害就重。
温度在25-26℃,相对湿度90%左右,对产卵,孵化及幼虫成活极为有力,暴雨可增加初孵幼虫的死亡率。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也较多,在适宜条件下赤眼蜂的卵寄生率可达80%以上。
玉米品种的长势、叶色及生育期等不同,对玉米螟的发生数量表现出明显差异。
大庆地区一年发生1-2.5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秆根茬里越冬为主,其次是在玉米穗轴里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