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6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0.13•【字号】黑政办发〔2016〕116号•【施行日期】2016.10.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黑政办发〔2016〕116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0月13日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效率和可及性,增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经过长期发展建设,我省已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市政和企业(森工、农垦、煤炭、油田)分别建有一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241个,其中医院100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725个、公共卫生机构1453个、其他机构58个;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开放床位202225张,其中医院172463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9762张;全省医疗卫生人员212469人,基本建立了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4年,全省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28张、卫生技术人员5.54人。
全省共有执业(助理)医师81419人,注册护士77807名,公共卫生人员25821人。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2011年-2016年)
宁洱县人民医院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挑战。
我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必须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实施重点专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为此,特制定我院三年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重点专科建设的现状(一)重点专科建设取得较大成效我院积极进行重点学科的申报,申请建立1个市级重点专科(麻醉科)。
通过加大对重点专科政策倾斜、设立独立病区、合理的科室布局、设置专项资金、购置医疗设备、培养人才等,在人、财、物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兑现对重点特色专科的奖励,我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医疗技术整体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学术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我院学术队伍建设正向规范化、制度化的之路发展。
在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和管理、选聘等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初步建立了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机制,在重点专科范围遴选、推荐了一批学术带头人,根据不同的学科层次和类别赋予相应的权限和职责;(2)实施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培养和稳定现有人才;积极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重点专科现有带头人1人、各类骨干30人的医院人才“金字塔”构架。
二、专科科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坚持把专科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办院理念,遵循医学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把“科研兴院、人才强院”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将宁洱县人民医院办成以医疗服务为主,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名符其实的二甲级医院,使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省内领先,跨入市级有较高知名度较强实力的先进行列。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菏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12.05•【字号】菏政发〔2016〕43号•【施行日期】2016.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菏政发〔2016〕4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企业,各大中专院校:《菏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已经2016年12月5日第57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菏泽市人民政府2016年12月5日菏泽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根据《关于印发山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的通知》(鲁政办发〔2016〕33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菏办发〔2016〕50号)等文件,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指导各县区科学合理编制实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基本市情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总面积12238.6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2月,菏泽辖4区7县,下设31个街道办事处、121个镇、16个乡。
2015年,总人口达到1003万人,人口密度为820人/平方公里,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8350元。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6元,人均消费支出9726元。
第二节卫生现状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经过长期发展,我市已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48家,其中医院15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0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85家,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家,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卫生计生监督机构10家,妇幼保健机构10家。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重庆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6.04.29•【字号】渝卫人发〔2016〕25号•【施行日期】2016.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人力资源其他规定正文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卫人发〔2016〕25号各区县(自治县)卫生计生委、两江新区社发局、万盛经开区卫生计生局,各委属(代管)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各附属医院、解放军324医院、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大型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现将《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4月29日(信息公开形式:依申请公开)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市委四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加强全市医学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全市医学学术技术快速发展,根据《重庆市人才队伍建设“六百三万”计划实施方案》、《重庆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0-2020)》和《重庆市高端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55221”行动计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施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选拔培养,旨在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能够推动学术技术创新发展、带领本学科冲刺西部一流的医学领军人才。
第三条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的推荐、选拔、管理工作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实施,日常工作由人事处牵头负责。
第四条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的推荐选拔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注重实际、行业公认的原则,每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40名,力争2020年达200名。
第二章选拔范围和条件第五条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的推荐选拔范围为全市医疗、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等领域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黔东南府发〔2016〕35号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正文:----------------------------------------------------------------------------------------------------------------------------------------------------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黔东南府发〔2016〕35号各县(市)人民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3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5〕18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函〔2015〕165号)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36号)和《中央编办关于印发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3号)要求,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围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目标,坚持服务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坚持积极稳妥推进,坚持强化监督管理,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方式,破解当前有限事业编制资源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束缚,建立起管理科学、运转高效、有利于吸引医疗人才和稳定医疗队伍的人员编制管理方式,为黔东南州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017年,岑巩县、雷山县作为试点县先行启动实施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改革。
视试点实施改革情况,适时在全州逐步全面推广。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报2016·12- 28 -一、规划背景“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计生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底,我国卫生计生人员总量达到1069.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00.7万人。
人才结构得到优化,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由2010年24.9%提高到2015年30.6%,医护比由1:0.85提高到1:1.07。
人才效能稳步提高,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人次由2010年7.5提高到2015年8.4,日均负担住院床日数由1.6提高到1.9。
同时,卫生计生人才发展的一些结构性、制度性矛盾仍然突出,人才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基层人才、公共卫生人才以及健康服务人才短缺,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还有待完善,需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人才活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卫生计生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任务。
一是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的变化,对公共卫生与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
二是随着老龄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康复、老年护理、妇幼保健等相关服务需求更为迫切。
三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释放。
四是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水平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五是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妇幼健康、儿科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这些变化对卫生计生人才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十分迫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卫人发〔2016〕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我委制定了《“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发布
《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发布根据《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改革后,深圳市公立医院将彻底打破医生的“铁饭碗”,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实行全员合同制管理。
在未来3年内,深圳将有近3万医生与编制脱钩。
>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深府办函〔2015〕8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5月28日> 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质量和效率,满足市民更高质量、更多层次的医疗健康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以及广东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要求,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路径。
按照改革联动、分类指导和探索创新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本原则,结合深圳实际,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深入推动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改革。
1.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强化公立医院保基本的功能定位,推动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推动医保支付、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财政补助机制,遏制公立医院逐利行为。
2.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合理界定政府、社会、患者的责权利关系。
推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岗位聘用、薪酬分配、绩效考核和人才评价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3.25•【字号】京政办发〔2016〕19号•【施行日期】2016.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6〕1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北京市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3月25日北京市关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本市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13号)有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本方案所指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为承担村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所、站)等医疗卫生机构。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明确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要求,建立乡村医生岗位管理制度,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力量参与,推进机构建设,强化运行保障,改善乡村医生岗位人员执业条件,改革服务模式和完善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缺失及乡村医生队伍老化、待遇偏低等问题,筑牢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切实提高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主要目标到2016年底,全面实行乡村医生岗位管理,建立乡村医生岗位人员培养、聘用和退出机制,探索建立政府补助稳定增长机制;着手实施847个“空白村”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及岗位人员配置。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0.17•【字号】成办函〔2016〕153号•【施行日期】2016.1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办函〔2016〕153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0月17日成都市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开展医联体建设,建立有成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4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
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在一定区域内,以城市三级医院为核心,联合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组成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的联合体,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在市域范围内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科学合理的就医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2016年内,总结推广2015年试点工作经验,实现纵向性、紧密型、互通式医联体基层全覆盖,县域内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参加医联体,医联体内基本实现人通、医通、财通。
对经基层和家庭医生预约或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务院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2月22日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
为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本形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
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
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不够;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医药可持续发展;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等规定,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指导原则》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医疗机构设置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医疗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有效提升。
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含义《规划》是以区域内居民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依据,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可及地向全体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为目的,将各级各类、不同隶属关系、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统一规划、设置和布局。
有利于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率和效益,建立结构合理、覆盖城乡,适应我国国情、人口政策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医疗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一)公平可及原则。
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形成全覆盖医疗服务网络,布局合理。
从实际医疗服务需求出发,面向城乡居民,注重科学性与协调性、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保障全体居民公平、可及地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统筹规划原则。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符合属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局部服从全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益。
(三)科学布局原则。
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和任务,实行“中心控制、周边发展”,即严格控制医疗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区的公立医院数量,新增医疗机构鼓励在中心城区周边居民集中居住区,以及交通不便利、诊疗需求比较突出的地区设置。
(四)协调发展原则。
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坚持公立医院为主体,明确政府办医范围和数量,合理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
姑苏卫生人才计划实施细则
姑卫生人才计划实施细则为深入推进人才强市和科教强卫战略,加快医学专家团队引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委发〔2016〕28号)精神,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姑卫生人才计划分为人才引进和分层培养两大类实施。
第二条姑卫生人才计划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实施。
5年在全市各级各类卫生计生单位,引进200名卫生特聘人才,分层次培养10名卫生领军人才、100名卫生重点人才、300名卫生青年拔尖人才。
第二章人才引进第三条人才引进指从大市围以外引进,分临床医学专家团队引进、卫生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和特聘人才全职引进。
第四条实施临床医学专家团队引进计划。
鼓励医院从境外引进临床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能熟练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医疗技术和临床实践效果获同行认可的顶级临床医学专家团队,快速提升临床技术水平。
实施办法由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第五条卫生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
鼓励各类卫生计生单位在不改变人才与原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以契约管理为基础,以临床指导、科研合作、培训咨询等形式柔性引进人才。
柔性引进的人才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一)三甲医院或省级以上公共卫生单位工作的省级以上重点学(专)科带头人,或担任省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以上职务;(二)在国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任相当于教授(国外可放宽到副教授级)职务,国外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应有所在国医师执照。
用人单位须与人才签订以提升人才与学科建设为主、目标任务可量化、易考核的协议,且人才每年在工作时间不少于30个工作日。
按用人单位根据协议实际支付劳动报酬的30%对用人单位予以奖励,单个人才不超过10万元,同一单位每年资助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已享受临床医学专家团队计划资助的人才不列入资助围。
第六条特聘人才全职引进。
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
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2016年-2018年)一、学术队伍建设1、人才培养计划科室人才培养,为使神经内科工作不断取得好成绩,科室内涵建设呈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培养人才,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特提出今后三年人才培养计划。
关于住院医师培养:成立以科主任、主治医师以上技术医疗人员组成的培训领导小组,定时拟定培养计划。
分阶段培养:⑴第一阶段(毕业1~2年)①基本理论知识培训:要求全面精读《神经病学》各章节,尤其是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和基本解剖知识,并做出学习笔记。
还要结合专著学习有关国内外杂志,如:《中华神经科杂志》、《BROKE》等,作出读书文摘卡。
加强神经内科基础理论的学习。
②工作能力培养:轮转全院各相关科室,每科室轮转2~3个月,包括心内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以拓宽业务面,轮转结束时由轮转所在科室主任,予以业务水平考核及工作能力判定,指明差距和努力方向。
③神经内科基本功训练:包括神经内科专科病历书写,神经内科疾病定位诊断、定性诊断,认真规范神经内科专科查体,病程记录和各种医疗文字记录,要求达到甲级病历标准。
要求掌握腰椎穿刺术和基本的头颅CT、MRI、MRA等阅读能力。
⑵第二阶段(毕业3~5年及以后的高年资住院医师)①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定期阅读国内外有关神经病学杂志有关文章,如:《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②进一步扎实神经内科基本功训练和工作能力培养;③④在科主任领导下,结合国内外神经内科发展情况,不断开展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人才引进计划:神经内科还需引进5-7名的医生(如住院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电生理检查技师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充实到神经内科队伍中来。
神经内科拟进一步开展卒中单元,开展针灸、康复治疗、睡眠监测及脑电图、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脑干及视觉诱发电位等神经电生理检查,以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成因与改善策略
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成因与改善策略关键词: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成因;改善手段优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大部分的医院来说,拥有优秀的医护人员决定着整个医院的水平[1]。
作为公立医院的管理者,要分析当下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知晓其中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改善,这样才能建设出优秀的医疗人才队伍,才能提升医院的实力。
一、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未能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招引人才大部分的人民群众都会选择公立医院就诊,这就导致公立医院的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量十分庞大,所以经常出现人员不足、科室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若是光靠医院现有的医护人员很难满足所有群众的医疗需求的。
所以这就需要医院不断招人,但是医院在招人的过程中会忽略医院实际发展情况,招揽来的人才往往都缺乏相应的经验,而对于一个工作量十分巨大的医院来说,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培训这些新的医护人员是很费事的。
尤其是医院一些十分缺乏人才的岗位,经常会出现空缺的情况,这也是没有按照医院实际发展情况建设人才队伍。
(二)人才结构分配不合理绝大多数的医院都喜欢招聘更加高端的人才,很多医院都认为这部分人群具备更加丰富的医学知识,并且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对医院的发展很有帮助。
但是很多医院都忽略了这部分人群晋升的欲望比较弱,不太愿意长时间待在同一所医院,这与整个医院强调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除此以外,医院招揽的一些年轻的人才,必须要医院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培训,但是培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见到效果。
正因为这两种原因,医院的人才结构分配显得有些不合理。
(三)难以吸收高素质人才对医疗行业来说,一般学历越高、经验越丰富的人是整个行业都比较青睐的高素质人才[2]。
但是对公立医院来说,可能因为环境问题和薪资待遇问题,很多高素质人才都会选择私立医院从事医务工作,这就导致很多公立医院难以招收到整个行业中的佼佼者。
二、公立医院建设人才队伍的有效策略(一)从医院需求出发建设人才队伍公立医院建设的人才队伍是要为整个医院服务的,所以在建设队伍时就要全面充分地考虑到医院的需求,要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建设人才队伍[3]。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社会办医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青政办发〔2016〕12号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社会办医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6.04.11施行日期2016.04.11文号青政办发〔2016〕12号主题类别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关于加快社会办医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为加快社会办医和健康服务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15〕45号)等相关规定,经市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放宽准入条件(一)实行“非禁即入”原则。
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社会办医和健康服务业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
社会资本可依法自主选择医疗服务投资领域,自主选择举办医疗机构的类别。
凡符合法定准入条件的,不得限制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诊疗科目、床位设置、技术准入等。
允许社会资本在申请举办医疗机构的同时,申请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凡符合配置标准和使用资质的不得限制配置。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计生委)(二)公开医疗资源规划情况。
定期公开区域内医疗机构数量、布局以及床位、大型设备等资源配置情况,并将社会办医纳入相关规划。
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的要求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
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数量和地点限制。
未公开规划的,不得以规划为由限制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或配置医疗设备。
(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三)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除国家、省有明确规定外,健康服务业新兴业态一律不设审批,非政府投资项目一律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实行备案制。
心内科重点专科科室发展规划
内四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
(2016年--2018年)
一、学术队伍建设
1、人才培养计划
目前心血管内科有高级职称人员1名,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需每年至少送1名医师至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并每年至少参与2-3次短期专科培训班每年至少2次参加全国或区内年会,了解心血管专业最新动态。
3年内每年培养至少2-3名介入医生。
2、人才引进计划
目前科内人员仍紧张。
初步规划3年中至少引进高级职称介入医生1名,初级职称医师3名,需医院支持。
二、专科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专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
争取3年内心血管内科在XX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能够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建设成为集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满洲里市的心血管中心。
2、专科建设发展的具体任务
实现心血管发展的总体目标:需要分三步走:1、需要引进人才,培养自己特色人才。
2、需借助上级医院的力量开展
介入技术。
3、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能独立解决心血管的急重症。
建成XX市绝对的心血管中心。
三、科研工作及业务创新
3年内以心血管介入技术作为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引进及独立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添补XX市心血管技术的空白。
四、需要医院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
1、需要医院资金、设备的投入;
2、需要医院协调引进心血管专业的专科人员;
3、需要医院加大培养自己的心血管专业的专科技术人员。
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的解读
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的解读按照《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方案》(鲁卫基层发〔2016〕7号)要求,为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现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总体要求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创示范、提能力”的思路,加大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加强设施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主要工作(一)合理规划基层服务网络。
各区市结合卫生计生资源、服务半径、服务人口数量、城镇化发展水平、人口结构、人口变动等因素,合理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划分服务区域,完善以区市级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及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二)推进房屋设施标准化。
以房屋建筑面积、功能用房面积、平面布局和五通(通水、通电、通暖、通路、通电话、通网络)为主要内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房屋设施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达标率100%。
(三)推进设备配置标准化。
依据相关配置标准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和公共卫生服务设备配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设备空缺的尽快给予补齐、陈旧落后的及时给予更新,到2020年实现达标率100%。
(四)推进人员配备标准化。
按照县域和每个机构卫生专业人员总量、结构双达标的原则,通过采取适当降低招聘岗位招考比例、落实全科医生特岗计划、鼓励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中级职称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等措施,对机构人员总数低于标准的,尽快配足配齐;人才队伍结构不合规、不合理的,逐步调整到位;乡村医生以定向培养和社会招聘执业(助理)医师为主,建立乡村医生“区市管镇聘村用”模式。
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5人以上,基本实现每万居民配备至少2名以上全科医生。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6年_2020年]2016年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精神,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指导各地科学、合理地制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现状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截至2013年底,我国有医疗卫生机构97.44万个,其中医院2.4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54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2万个;卫生人员979万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21万名;床位618万张。
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55张、执业(助理)医师2.06名、注册护士2.05名。
2004—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由每年39.91亿人次增加到73.14亿人次,年均增长6.96%,住院人数由每年6657万人增加到1.91亿人,年均增长12.42%。
但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碎片化、部分公立医院单体规模不合理扩张等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有待提高。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相对较低。
执业(助理)医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仅为45%;注册护士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仅为10%。
二是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与效率。
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质量较低。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利用效率不高。
中西医发展不协调,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下同)特色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相对滞后。
公立医疗机构所占比重过大,床位占比近90%。
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1. 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着重引进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医生和护士,同时加强对高层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2.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培训,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3.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持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4. 加强对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 加强医院内部交流机制和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 不断优化医院人才结构,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和人才储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医院
人才队伍培养及引进计划
医院的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人才,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医院必须进一步规范人才梯队的建设规划,培养和引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不断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现对我院队伍的建设做如下规划。
一、医院人才队伍的现状:
医院目前人才资源的数量与结构:
1、人才极为缺乏。
在我院现有的252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没有博士学位人才,硕士学位10人(在读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本科学历90人,占36%。
区级拔尖人才1名。
临床科全院中级职称70人,副高级职称以上11人,大部分科室没有没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2、人才断层现象。
我院临床住院医师比例较少,住院科室基本为年龄在30—40岁的中级职称人员,有条件申报副高人员较少。
3、人才分不平衡。
我院的区级重点专科骨科副高以上职称的才1名,内、外、妇产科科室细化分科后,一般的科室没有副高职称人员;其他科室的执业医生数量仅仅维持科室的正常运行。
从以上数字分析来看,我院人才的极度匮乏,这必将严重制约医院今后的发展,如果不能在3-5年内有所改观,今后医院发展成为二级甲等医院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因此,规范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提高卫生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将是我院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的艰巨任务,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和途径
医院领导务必要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良好的、可操作性强的人才管理政策,充分调动和发挥我院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培养与引进并重,激励与压力并重,努力打造一支梯队相对合理、素质较高、稳定的人才队伍。
(一)人才队伍目标
1、扩大人才队伍结构的主要预期目标:五年内全院临床医疗人员本科学历占80%以上,硕士研究生学历占10%,大专及以下学历占得比例不超10%;10年内,临床医师本科学历占70%,硕士研究生学历占20%,博士研究生学历占5%,大专学历占得比例不超5%。
2、高级人才数量及分布预期目标:五年内副高以上的职称的临床、医技人才20名以上。
10年内副高以上的职称的临床、医技人才30名以上。
高级人才在各专业分布趋于合理。
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
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相对合理。
3、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预期目标:在加强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
部分学科的高层次人才与学科带头人的竞争力达到苏州地区较高的水平。
(二)人才队伍建设途径
从基础抓起,本院培养和引进并重,稳步推进医院人才培养建设。
1、认真执行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订的政策,从培养合格的住院医生做起,为培养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2、努力培养本院的高级人才。
⑴、要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
看学历更要重能力,重实绩。
努力营造年轻人脱颖而出的氛围。
有能力的业务人员要给予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给有能力的业务人员给职务、压担子、压科研任务。
为突出诊疗医院特色,临床科室于2015年前,提拔培养一批擅长中医药应用的人才担任副主任职务来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和中医药理论的学习,提升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效果。
⑵、要大胆启用优秀的高学历人才。
高学历人才基础素质好,理论功夫扎实,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优秀的高学历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军,能实现人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⑶、根据医院的业务重点发展规划,有计划地推进重点学科人才建设。
坚持每年对骨科医生进行骨伤技术和中医中药知识的培训。
微创治疗是外科发展方向,医院逐步培养在脊柱、关节、四肢微创操作方面的人才;逐步培养并储备显微外科、康复科、颈肩腰腿痛中医、疑难杂症中医、小儿骨科和老年骨科方面的人才。
⑷、2013年起每年引进或培养硕士研究生至少2名。
到2015年全院引进或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
⑸、要积极鼓励业务人员争取晋级到高职称。
到2015年医院至少有5名自行培养的副高职称。
2015年底前引进副高以上职称骨科专家2名,力争引进2名其他专业的副高以上专家。
2015年医院培养10-15名副高职称人才,到2015年全院副高以上的人才不少于30名;
三、加强领导,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医院高层领导要加强人才培养规划的领导和实施,制订相关的计划和机制。
各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和稳定人才的问题,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职务上给予竞争的机会。
制定中基层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结合任期考核,打破中基层领导职务终身制,形成人员职务能者上庸者下的激
励竞争机制,敢于启用有领导潜能的年轻人。
(2)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完善骨干考核和评定机制。
业务骨干按等级享受住房分配、技术津贴。
优先进行学习、培训、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和进修。
(3)建立“医院科研人才奖励基金”用于我院人才接受继续教育、技术创新项目、课题研究、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的费用和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奖励。
加大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奖励力度。
(4)设立晋升高级职称奖。
在我院晋升的副高以上职称的本院专业人员,增加年薪和技术津贴。
(5)制定引进人才优惠措施。
对引进的医院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不受名额计划的限制;医院提供优厚的待遇和科研启动经费;努力改善高级的居住条件和工作条件,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和年幼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
**镇人民医院
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