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7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点及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涉及面非常广泛。

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

着重叙述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

第二,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世界的影响教具学具准备: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有人曾戏言“马克思没看过电视,列宁没用过电脑,毛泽东没打过手机”的确,与生活在50年前的人们相比,今天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是由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体现在哪些领域呢?(由此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欲望,提高学习动机,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二)合作探究师:检查《同步》的探究过程,以小组为单位核对答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有其他组合作完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使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贡献。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学生应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国际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学生还应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学会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畅谈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以强化学生对科技革命的感受和体会,或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让学生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气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这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技术群。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诸多领域。

第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如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第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构成了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如生物工程这一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兴起。

第四,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进步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说课稿

第三次科技革命说课稿

《第三次科技革命》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我叫缪思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我将从说教材、学情、说教法、学法以及说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把握。

一、说教材: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梳理: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七课,主要包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和影响两个子目的内容。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以及结合教材的分析,我主要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的背景和核心,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谈话、动脑筋问题探究等环节,运用谈话法、讲述法、图示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观点。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勇于创新。

3、重点、难点:在三维目标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设计本课的重难点为: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及特点;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因为影响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二、学情分析本课是授课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学习能力和方法但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性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学法:教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法:阅读教材法、自主归纳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克隆羊、第一颗原子弹、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向他们提问“知道这些是什么样的科技发明?又发生在什么时候?”由此而导入课题。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了解信息技术,基因工程,核能利用的发展及其对人类历史进程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进程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教学难点: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的科学词汇。

学:《强化学习》67讲:讲授新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节假日你如果去美丽的城市海南旅行,你会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到了海南你会采用哪种通讯方式给家人报平安?你又会采用什么方式把旅行的见闻给远方的朋友交流?这一切成果都要归功于科技革命,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完成《助学》中的预习笔记(疑难问题可以小组合作解决)检查预习情况:①你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时间吗?②前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③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有何规律?出示“想一想”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科学技术为什么迅速发展?出示“想一想”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向大家介绍你了解的成就。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并播放神舟七号发射影像资料。

在这一系列科技成果中,大家比较熟悉、感受较深的首推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你是怎样利用这一成果的?并指导学生适度上网。

除了互联网技术之外,生物工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型跨学科技术。

引申到克隆技术。

提问:①你对克隆技术有哪些了解?出示“小知识”补充克隆技术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出示“动脑筋”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教师过渡,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找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师高度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并要求学生根据概括词识记。

出示材料一: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

材料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等。

17、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

17、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课题
17、第三次科技革命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国际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
它是美国对哪个国家主权的粗暴干涉?
8、科索沃战争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9、科索沃战争说明了什么?
10、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怎样形成的
11、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如何?
13、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于哪一年?
二、新课学习
三、合作探究
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有哪些?
四、课堂小结
感悟
反思
一、复习提问(15分钟)
1、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3、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4、中国为顺应这一趋势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5、当今世界形成的“一超多强”局面是指什么?
6、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中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7、科索沃战争发生于哪一年?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2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2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影响。

知识经济。

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原因的分析,从而归纳出科学技术革命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的结论。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和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学生正确的国际意识。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含义,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现代科技革命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一:走进科技小调查:(1)我们的生产、生活离得开科技吗?你能列举出知道或用过的科技新产品吗?人类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几次科技革命?(2)动脑筋:你知道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吗?二、展示学习目标三、新课教学活动二:自学导航请你阅读P102——P105内容(包括导入框和小字材料),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标志、?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有重大突破?核心是什么?3、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4、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活动三:知识问答与小讨论A、试一试说一说结合p102小字材料试说说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

B、第一轮知识抢答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6、生物工程的核心是什么?7、2000年,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的山羊在哪里诞生?C、第二轮知识抢答题:1.是谁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2、谁被誉为“发明大王”,而且还发明了电灯?3、是谁发明了火车?4、是谁发明了轮船?5、谁被称为“汽车之父”,我们中国人根据他的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6、美国的一对兄弟通过研制、并试制飞机成功,他们是谁?(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活动四:自学检查与材料分析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七课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七课导学案
B.使机器生产完全取代了手工操作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缩短
D.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3.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原子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直接结果
B.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C.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
D.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分工越来越细,联系越来越密切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一、老师点拨,释疑解惑。
1、自主学习点拨: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并加以讲解;对各学习小组总结的知识网络结构进行重审,并进行表扬肯定。
2、探讨学习点拨:在学生展示交流成果后,老师对学生的探讨结论进行点拨评价,肯定学生得出的有价值的成果,同时还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正确的思路和观点。
2、全班归纳总结探讨成果。
学习小组组长展示本学习小组的探讨成果后,全班学生再次进行讨论交流,有班长总结整理讨论结果。
归纳总结
【点拨升华】
(10分钟)
【自主学习反馈纠错释疑】略
【师生交流、探讨点拨】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地点:美国。发生的领域: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核心:电子计算机。标志:信息时代。科技成果:互联网、宇宙飞船(宇宙卫星)、克隆技术。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航天技术B电子计算机C原子能技术D生物工程
4.生物工程是在下列哪几个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①分子生物学②遗传学③细胞学④微生物学
A.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1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科技成就。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之间相互渗透。

二、课程标准二、课程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进步与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进步与发展。

四、学习重点、难点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难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

难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

五、教学流程五、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神舟五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展示:神舟五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学生:看图片,说出宇航员的名称学生:看图片,说出宇航员的名称学生: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就是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的学生: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就是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的学生:神七宇航员翟志刚迈进太空的第一步,神七宇航员翟志刚迈进太空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全新的开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课件
科技推动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材料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生
产总值和总人口比重中下降。特别是农业经济下降,而第三
产业则发展起来。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材料二: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 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 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
科学技术
生产力
材料1: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 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
材料2: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卫星种类不断增多, 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 电子、喷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算机、 遥感遥控、激光和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 相互渗透 ,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 好几项技术 的革命。
原子能、计算机、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 美国
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 展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
6、生物工程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克隆技术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发明了电话、内燃机、电子 计算机、载人飞船等。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因特 网把整个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 材料二: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在 20 世纪,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 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胁… … 以 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 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_31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_31

教学设计《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人教2002年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任教年级:初三级作者:作者单位:特点:案例分析、云课室合作学习公民素质教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一、教材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领域、特点和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加快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速度,并引发多个领域的革命,同时也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但同时科技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挑战。

二、设计理念:当今时代是呼唤科技创新的时代,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强化创新引领,新动能快速成长”。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给现代人的生活及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并树立“爱国、诚信、法治”的价值观念。

珠海市中学生对信息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不陌生,但缺乏对科技发展的理性认识。

信息化社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和进步,同时也在催生很多社会问题,对学生的素质提出要求,需要对学生加强“爱国、诚信、法治”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本课通过云课室资源共享、观看微课、感动中国人物潘建伟事迹的视频,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互动探究。

三、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目标:(1)能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的时间、领域和核心;通过阅读史料、观看视频、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代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探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学会逐步养成诚信、守法的价值观念来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诱惑和挑战,以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潘建伟献身科技、报效国家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代特点。

(二)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设计

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设计

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中的一课。

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突出地表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它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空前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因此,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和了解第17课的内容。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为主,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比较法、讲述法。

【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国际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学习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1杨利伟和神舟五号的图片2载人航天技术属于第几次技革命的成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回答图片反映的内容。

(从而形象直观地切入科技革命的正题,水到渠成的导入新课。

)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板书课题)【学习过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将基本知识在书上勾画出来,并试着解决以下问题,教师巡视做指导。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兴起1.20世纪年代以来,人类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的到来。

2. 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的社会。

3.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其中的尤为引人注目。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_2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三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_2

2017年中考专题复习课:《三次工业革命》一、复习内容:(2017中考历史考试纲要复习考点)1、珍妮机与“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

(识记)2、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理解)3、电力的广泛使用的史实,爱迪生的发明。

(识记)4、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理解)5、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理解)二、复习方法:以《考纲》中考点为载体、以教师梳理考点为切入点、辅以适量练习为突破点。

适当地整合,适度挖掘复习内容。

三、复习目标:通过本节课复习、让学生熟悉所学的考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关注考点动向,并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考点知识去分析、概括、归纳、解决历史问题。

四、课时:1课时复习流程设计:【复习衔接】PPT展示(生读)▪19世纪末,一个法国人乘火车环球旅行一周,花费了43天的时间。

▪20世纪50年代,一架B-50轰炸机,经过四次漂亮的空中加油,仅用了94个小时,绕地球一周。

▪超音速飞机问世之后,人们飞得更高更快。

1979年,英国人只用了14个小时零6分钟,还不到一天就环绕地球一周。

时至今日,人类环球飞行的时间越来越短了,我们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视频等,与世界各地的保持密切联系。

我们不得不感慨——世界实在太奇妙。

地球村已成现实。

·同学们,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神奇呢?(齐答:科技)我们已经学习过几次科技革命呢?(齐答:三次)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三次科技革命”。

(板书:三次工业革命)先看:【考点扫描】(2017年“考试纲要”涉及“三次工业革命”考点知识)(齐读)1、珍妮机与“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

(识记)2、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理解)3、电力的广泛使用的史实,爱迪生的发明。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问题情景导入】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通过拨号上网,发出了一封内容为“越过长城,通向世界”的电子。

这封电子从经意大利到达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

别小看了这一封电子,它可是我国的第一电子呢!它因此成为我国Internet的开山之笔,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Internet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你想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何时开始的吗?它有什么特点?除了Internet外,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重要成果?这些都将在本课中得到解答,那让我们开始这一课的学习吧!【教材内容全解】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重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信息化社会的到来:⑴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⑵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种类数据的通信媒介。

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3、生物工程:⑴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它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部分发展新工艺或新产品,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⑵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例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十世纪A.二三十年代B.四五十年代C.六七十年代D. 八九十年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与再现。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等成果都在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而取得的,因此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答案】B【例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航天技术B.电子计算机C.原子能技术D.生物工程【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括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有“尤里卡计划”外,还有 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 国的“863 计划”等。 作
业 完成同步练习



课三

堂科

技 革
结命
兴起
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领域):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克隆技术
课 第 17 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题 1.知识目标
课型 课时
新授课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 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 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
学 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
目 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 标 史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 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 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 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新材料以及火箭技术→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
→计算机更新换代。 C.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0 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三次科技革命与世博会专题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三次科技革命与世博会专题复习教案

三次科技革命与世博会专题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原因、特点以及影响的进一步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及世博会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本课重点: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条件、特点及其影响。

本课难点: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及世博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列表对比法知识迁移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①环境污染问题、交通拥挤问题、城市人口膨胀问题;②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微波对人脑的轻微辐射;③电冰箱和空调器中的氟利昂不断泄露,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受到严重的破坏;④核灾难的威胁;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

3、练习(1).下列人物中,不可能坐火车旅行的是()A.达芬奇B.恩格斯C.马克思D.列宁(2).每次技术革命中,都出现了一些新名词。

下列名词的出现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直接有关的是()A.坦克B.工厂 C .无线电 D.互联网(3).假如你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汽车交通事故B.纽约街头的电灯C.航天飞机升空D.邻居乘火车去旅游4、与世博会联系知识板块一:回顾世博,历史钩沉翻开世博会 159年的档案,从相机到电视;从电话到手机;从汽车到飞行器;从可乐到方便面……一个半世纪以来,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通过世博会而传遍世界,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有人说,“每一届世博会都成为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驿站。

”提出问题一: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

在博览会期间,有 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 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 1)概述 1851年英国能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条件(从政治、科技、经济三方面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
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
产生的重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三次科技革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
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
历史史实、概括历史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认识到“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竞争已经是各国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历史责
任感。

教学重点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
板书设计: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
用李克强答记者问的话,引出网络对今天的影响,网络购物、网络通讯已经成为了平常事,而这些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讲授新课: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起源国和核心科技,展示原子能技术的发展情况,从军事领域原子弹的研发到和平应用原子能的核电站,展示航天技术的发展,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到登上月球,同时联系中国的航天技术的发展,展示生物工程的发展,分析克隆技术发展会带来的问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析互联网的发展情况,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网页分析互联网给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用表格方式,让学生对比三次科技革命,同时引导学生从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科技在生活中的作用来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展示三则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分析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同时补充福岛核电站泄漏和沉迷网络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科技革命的影响。

结合三次科技革命分析三次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前两次科技革命后西方都强大起来,我们要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投入到科技建设中。

四、课堂小结: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要刻苦学习、发奋图强,迎接挑战,为祖国的明天作出贡献,同时,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应趋利避害,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
四、课堂练习:略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效果追忆: 从时事新闻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兴趣。

结合中国史的内容进行知识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