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远距离红外测温仪的使用 测温仪操作规程

远距离红外测温仪的使用 测温仪操作规程

远距离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测温仪操作规程红外测温仪是一类可在较远距离非接触地测量小目标温度的便携式温度测量仪器,可广泛应用于电力、铁路系统,用于远距离测量输变电线路、变电站电器设备接头及接触红外测温仪是一类可在较远距离非接触地测量小目标温度的便携式温度测量仪器,可广泛应用于电力、铁路系统,用于远距离测量输变电线路、变电站电器设备接头及接触网的温度,同时也可用于其它行业非接触地测量各种物体表面的温度。

新功能产品中加装同轴指向激光,使该类产品在室内和昏暗的环境中使用更为便利;仪器紧要技术参数测温范围0℃~300℃测温辨别率1℃测温误差≤100℃时±5℃>100℃时±5%使用距离 5 ~ 35米距离系数 500:1最小目标φ35mm辐射率修正 0.40~1.00仪器功耗≤40mA仪器供电 2节9V叠层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组使用条件环境温度0℃~50℃外形尺寸500×175×70(mm)重量 1700g工作原理任何高于确定零度(—273.5℃)的物体都会辐射红外能量。

红外测温仪通过精密光学系统使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有选择的透过,并将透过的红外光能量会聚到探测器上,探测器将这一能量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再通过电子电路进行模数转换、线性化及辐射率补偿,最后将温度值以温标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

—专业分析仪器服务平台,试验室仪器设备交易网,仪器行业专业网络宣扬媒体。

相关热词:等离子清洗机,反应釜,旋转蒸发仪,高精度温湿度计,露点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价格,霉菌试验箱,跌落试验台,离子色谱仪价格,噪声计,高压灭菌器,集菌仪,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柱温箱,旋涡混合仪,电热套,场强仪万能材料试验机价格,洗瓶机,匀浆机,耐候试验箱,熔融指数仪,透射电子显微镜。

红外测温仪其实也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从0.78微米到1000微米。

为了讨论上的便利,红外测温仪被科学家划分为三个波段,近红外:波长为0.78微米红外测温仪其实也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从0.78微米到1000微米。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技术规范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技术规范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技术规范篇一:电气车间红外测温仪使用规定电气车间红外测温规定为全面掌握高低压母线、电缆接线、各发配电柜、电抗器等电气设备发热状况,通过发热状况判断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隐患及异常,确保电气设备可靠运行,特制定红外成像测温规定。

1、应该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的配电室有:四个单元厂房高低压配电室、网控楼10KV配电室、所用变室、电抗器室、公用变室、循环水变室、化水配电室、供热站变室、加压站变室、综合水泵房配电室。

2、测量部位主要有:电抗器本体、电抗器出线封闭母线槽盒、各高低压开关柜外壳,各高低压配电室封闭母线槽盒。

3、测量时间:每周三前夜班接班后第一次巡检(16:00—17:00)4、测量人员:电气车间管理人员(运行技术员)及运行值班员5、巡检路线:一单元高低压配电四单元高低压配电室综合水泵房配电室循环泵变配电室供热站变加压站变6、测量位置:使用红外测温仪按照巡检路线在各配电室依次对各变压器、开关盘柜后壳、封闭母线、电抗器及较大负荷配电开关等部位进行温度测量。

7、进行红外测温需在红外测温记录本上做好详细记录,并由测温人员进行签字。

8、在使用红外检测出设备存在缺陷后,要及时汇报车间,车间根据缺陷处理程序对设备缺陷进行处理,并在处理过后加强针对性监视。

9、红外测温仪使用后应交回车间保管并做好使用记录。

电气车间2015年9月30日篇二:红外规范定稿华东电网500kV输变电设备红外检测现场应用规范(试行)1 总则本规范规定了电气设备红外检测和诊断工作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要求及过热缺陷的判别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华东电网所属的500kV输变电设备的红外检测工作。

华东电网所属各电力公司、供电企业以及相关发电企业范围内的输变电设备红外检测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电压等级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刀闸、互感器、套管、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导线、绝缘子串、组合电器、低压电器及二次回路等。

红外测温仪企业技术标准规范

红外测温仪企业技术标准规范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SC021-201988系列红外测温仪(工作用辐射温度计)Infrared Thermometer2019-01-30发布2019-02-28实施发布目录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及含义 (1)4分类及命名 (1)5 要求 (2)6 试验方法 (3)7 检验规则 (5)8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6)9 包装、贮存、运输 (6)前言本标准代替了Q/HSC008-2013《88系列红外测温仪》。

本标准与Q/HSC008-2013《88系列红外测温仪》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基本要求及性能要求;本标准由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HSC008-2003。

--------- Q/HSC008-2010。

--------- Q/HSC008-2013。

88系列红外测温仪(工作用辐射温度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具有红外测温功能的仪表,常用专业术语及含义、产品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仪器的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一些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的红外测温仪(工作用辐射温度计)。

本标准不适用于医用临床温度测量仪器及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的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JJG 856-2015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3术语及含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黑体 blackbody在给定温度下,发射和吸收全部有效热辐射的理想的热辐射体(发射率为1)3.2发射率 ,ε emissivity, ε在给定温度下,一个物体的辐射亮度与处于相同温度下黑体的相应辐射亮度之比。

红外线体温计产品技术要求

红外线体温计产品技术要求

红外线体温计产品技术要求
首先,红外线体温计(耳温)需具备高精度的测量能力。

测量误差应保
持在±0.1℃以内,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仪器的测量数据应保持一致。

其次,产品应具备较快的测量速度。

快速的测量响应时间能够提高使
用效率,尤其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能够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红外线体温计(耳温)还需拥有易于操作的特点。

产品的按钮布
局应合理,操作简单明了,具备直观易懂的人机界面,使用户能够快速学
习和上手。

产品应具备自动关机功能,避免能耗浪费。

另外,产品的便携性也是需要考虑的技术要求之一、红外线体温计
(耳温)应轻便易携带,适合携带在身边,尤其在医生进行流动诊疗时,能
够方便快捷的进行测量。

除此之外,产品还需要具备各种安全保护措施。

红外线体温计(耳温)
在进行测量时,应具备辐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同时,在产品设计中应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产品的符合人体工学
原理,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最后,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技术要求。

耐用的外壳
材料、高质量的电子元件以及可靠的电路设计,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的使
用寿命,并且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总之,红外线体温计(耳温)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其技术要求应
包括精准度、测量速度、易操作性、便携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和满足,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产
品的市场竞争力。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目录1. 范围 (3)2. 引用标准 (3)3.基本要求 (3)4. 功能要求 (4)5. 技术参数 (4)6. 其它要求 (5)7. 验收与培训 (6)8. 售后服务 (6)9.供货范围 (7)1. 范围1.1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桂林供电局红外测温仪的订货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1.2 需求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GB/T 1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必须已经生产过30台以上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使用条件下持续使用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

提供的产品应有省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2. 引用标准GB 2900电工名词术语EN 61000-6-2: 2005通用抗扰度标准(第2部分):工业环境IEC 60-2:1994高电压试验技术GB/T 16927-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EN 50082-2: 1992散射标准(居民、商业、轻工业环境)IEC 1000电磁兼容性GB 4793-1984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GB/T 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3.基本要求3.1 仪器的铭牌应标明制造厂家、型号、仪器名称、出厂编号等。

红外测温仪技术要求

红外测温仪技术要求

红外测温仪技术要求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安全须知 (2)第三章:特性 (3)第四章:技术指标 (4)第五章:操作使用方法 (7)第六章:注意事项 (16)第七章:故障诊断 (16)第一章:概述DM300红外测温仪(以下简称“测温仪”)可以通过测量目标表面所辐射的红外能量来确定表面温度。

DM300红外测温仪采用超低功耗智能设计。

超低功耗设计确保产品能够更长时间的工作,为用户减少频繁更换电池及工作时欠电的烦恼。

智能设计帮助用户更方便测试、更快捷捕捉到被测物体的真实值,同时仪表能够智能选择电池或USB连接供电。

第二章:安全须知警告警告说明对用户可能造成危害状况的动作。

为避免触电或人身伤害,请遵循以下指南:➢请勿将激光直接对准眼睛或间接反射的表面上。

➢在使用测温仪之前,请检查机箱。

如果测温仪已经损坏,请勿使用。

查看是否有损坏或缺少塑胶件。

➢出现电池指示符“”时应尽快更换电池。

➢若测温仪工作失常,请勿使用。

仪表的保护措施可能已遭破坏。

若有疑问,应把测温仪送去维修。

➢切勿在爆炸性的气体、蒸汽或灰尘附近使用测温仪。

➢为了避免灼伤危险,请记住反射率高的物体通常会使温度测量值低于物体的实际温度。

➢如果未按照本手册规定的方式使用本设备,设备提供的保护可能会遭到破坏。

小心为避免损坏测温仪或被测设备,请保护它们免于下列伤害:➢来自包括电焊机、电感应加热器等的EMF(电磁场)。

➢静电。

➢热冲击(由较大或突然的环境温度变化所造成–使用前等待30分钟使测温仪稳定)。

➢不要让测温仪一直开着或靠近高温物体。

测温仪上和手册中的各种符号和安全标志。

(如图1所示)符号解释危害风险。

重要信息。

查看手册。

警告。

激光。

电池低电压警告图1 符号和安全标志第三章:特性测温仪组成部件如图 2所示。

其特性如下:1.单点激光瞄准。

2.智能USB供电。

3.二级白色背光显示屏(USB连接时,仪表自动开启此功能)。

4.当前温度加上 MIN(最小值)、MAX(最大值)、DIF(温差)、AVG(平均)温度显示屏。

(完整版)红外线体温仪测量标准2016.6

(完整版)红外线体温仪测量标准2016.6

铜梁区中医院红外线测温仪相关规范护理部2016.6一、红外线测温仪适用范围1。

不用于新入院患者、发热患者、严密监测体温的患者和体温波动较明显的患者。

2。

无特殊的患者可用红外线测温仪,但需定期校准.至少每月校准一次,必要时随时校准,请将校准结果记录在科室《设备仪器交接、使用管理登记本》中“备注栏”内,。

3.如红外线测温仪测出的发热患者须用传统体温计进行复核。

二、红外线测温仪校准方法为了得到稳定而可靠的测量数据,在使用前和使用中须定期按以下步骤进行检查:1。

使用传统体温计对某人进行测量,假设得到的是37.5℃。

2.使用本产品对同一个人测量,保持仪器和额头之间的距离1~3cm(注意要移开任何可能影响测量的障碍物,如头发,汗液等),如果测量到的同样的温度37。

5℃,则说明该测温仪设置正常且可以使用.3.如果得到的读数出现偏差,则需要校准后再使用。

(校准操作方法参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4。

红外线测温仪校准正确后再次与传统体温计进行对比检查。

三、测温注意事项1.测量体温时将体温计对准前额正中(眉心上方)并保持垂直,距离1~3厘米,按下开机/测量按键,温度立刻显示.建议每次测三次左右,以显示最多的一组数据为准。

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连续测量5次后请至少等待30秒。

2.测量前,确保没有头发、汗水、化妆品或帽子等覆盖。

3。

当体温计从与待测环境温度差异较大的地方取出使用时,应将温度计在新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后再测量.当被测人来自与测量环境温度差异较大的地方,应至少在测试环境中停留5分钟以上。

4.发烧病人额头冷敷、以及采取其他降温措施后会使测量数据偏低,应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测量。

被测人周围的环境温度要稳定,不能在风扇、空调的出风口等气流较大的地方测试。

不能在阳光强烈的地方使用本体温计。

本体温计只能在5~45℃之间使用。

5。

如果因某种原因致额头温度偏低,可以尝试对准耳后测量。

四、红外线测温仪保养1。

红外探测头部分是产品最精密的部分,请勿用手指或者其他物品触摸或者顶压,必须小心保护,否则会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办法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办法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办法概述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应用于无接触非接感温度测量领域的仪器设备,它可以通过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热辐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温度读数进行显示。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办法旨在为使用红外测温仪的人员提供一些关于其技术规范的指导,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技术规范测量范围和精度红外测温仪的测量范围和精度应当清晰明确,使用者在进行测量时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红外测温仪。

测量范围和精度应该在产品的技术规格书上明确标注,并且在测量的过程中应该符合生产商给出的规范要求。

环境适应性红外测温仪应当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正常工作。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高温环境下,仪器能够保持对温度信号的敏感性,准确地测量温度并展示结果。

此外,红外测温仪的防水、防尘能力也是使用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测量距离在使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测量时,应尽可能确保所选择的测量距离在可控范围之内,测量的距离和角度应符合生产商规范中的要求。

校准和灵敏度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红外测温仪应当有定期的校准计划。

校准过程应按照生产商提供的规范进行执行,并确保仪器输出正确且稳定。

此外,使用者还应当定期检查红外测温仪的灵敏度,并对其进行频繁检查和过检,以确保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兼容性和易用性红外测温仪应当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易用性。

其设计应当考虑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和人机交互的接口。

在使用过程中,应当能够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仪器的参数,具备更多的可编程功能,使得仪器可以适应更多的使用需求。

电池寿命和电源管理红外测温仪的电池寿命和电源管理应得到充分的考虑。

使用者应当在正确的情况下使用正确的电池,并按照生产商给出的电池寿命规范来进行维护。

如需替换电池,应当使用可靠的电池供应商提供的电池。

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维护要求,生产商应当提供详细的电源管理规范, 并提供适当的电池充电装置或缆线适配器。

总结本文主要针对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进行了讨论和简要介绍。

红外测温仪的使用及注意要点 测温仪操作规程

红外测温仪的使用及注意要点 测温仪操作规程

红外测温仪的使用及注意要点测温仪操作规程为了快速测温,将红外线测温仪对准要测的物体,按动测试开关,在仪器的LCD上读出温度数据,保证布置好被测物体的距离和红外线光斑尺寸之距离比。

使用红外测温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只测量表面温度,为了快速测温,将红外线测温仪对准要测的物体,按动测试开关,在仪器的LCD上读出温度数据,保证布置好被测物体的距离和红外线光斑尺寸之距离比。

使用红外测温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只测量表面温度,红外测温仪不能测量内部温度。

2、不能透过玻璃、水进行测温,玻璃有很特别的反射和穿透特性,不允许精准明确红外温度读数。

但可通过红外窗口测温。

红外测温仪可以不用于光亮的或抛光的金属表面的测温(不锈钢、铝等)。

3、定位热点,要发觉热点,仪器瞄准目标,然后在目标上作上下扫描运动,直至确定热点。

4、注意环境条件:蒸汽、尘土、烟雾等。

它阻拦仪器的光学系统而影响精准明确测温。

5、环境温度,假如测温仪蓦地暴露在环境温差为20度或更高的情况下,允许仪器在20分钟内调整到新的环境温度。

—专业分析仪器服务平台,试验室仪器设备交易网,仪器行业专业网络宣扬媒体。

相关热词:等离子清洗机,反应釜,旋转蒸发仪,高精度温湿度计,露点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价格,霉菌试验箱,跌落试验台,离子色谱仪价格,噪声计,高压灭菌器,集菌仪,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柱温箱,旋涡混合仪,电热套,场强仪万能材料试验机价格,洗瓶机,匀浆机,耐候试验箱,熔融指数仪,透射电子显微镜。

红外线测温仪的那些应用介绍红外线测温仪应用在汽车玻璃行业引导红外测温应用在汽车玻璃行业紧要是在了解汽车车灯的玻璃透镜后,比如汽车的另一类玻璃部件后挡风玻璃。

虽然这两类都是汽车玻璃,但红外测温对其的应用可是特别不同。

汽车后挡风玻璃很独特,它是一种经过钢化处理的高强度玻璃。

出于汽车行业对玻璃质量的要求,应用测温仪在汽车玻璃生产厂中需要对热弯炉出炉后的玻璃分别进行玻璃干净度检测、玻璃成形后弧度检测、电阻丝阻值检测和电阻丝断线检测。

医疗器械产品红外体温计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红外体温计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红外体温计技术要求红外体温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产品,用于非接触式地测量人体的体温。

在应对传染病流行、疫情防控以及个人健康管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红外体温计技术要求的探讨,主要从测量精度、测量范围、测量时间、可靠性和人机交互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测量精度:红外体温计测量精度是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指标。

高精度的红外体温计应该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测量出人体的体温,通常要求误差在±0.2℃范围内。

2.测量范围:红外体温计需要具备一定的测量范围,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测量需求。

常见的红外体温计适用范围为32℃-42.9℃,能够覆盖大多数常见体温范围。

3.测量时间:红外体温计测量时间应尽量缩短,以提高检测效率。

理想情况下,红外体温计应能够在1-2秒内完成一次测量,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4.可靠性:红外体温计作为医疗器械产品,其可靠性是必要的。

可靠性主要表现在稳定性、重复性和灵敏度等方面。

稳定性指红外体温计在不同环境和使用条件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重复性指同一测量点的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灵敏度指红外体温计对微小温差的反应。

高可靠性的红外体温计能够在不同环境中稳定、准确地测量人体温度。

5.人机交互:红外体温计的人机交互设计要简单易用。

用户只需要将红外体温计对准测量对象的额头,触发测量按钮即可完成测量,同时,红外体温计应该具备清晰的显示屏,能够直观地显示测量结果。

红外体温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产品,其在疾病监测和疫情防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保证红外体温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其技术要求必须严格把控。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红外体温计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创新,以提高测量精度、缩短测量时间,提高疫情防控和个人健康管理的效率。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目录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基本要求 (4)4. 功能要求 (5)5. 技术参数 (5)6. 其它要求 (6)7. 验收与培训 (7)8. 售后服务 (7)9.供货范围 (8)1. 范围1.1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桂林供电局红外测温仪的订货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1.2 需求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GB/T 1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必须已经生产过30台以上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使用条件下持续使用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

提供的产品应有省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2. 引用标准GB 2900电工名词术语EN 61000-6-2: 2005通用抗扰度标准(第2部分):工业环境IEC 60-2:1994高电压试验技术GB/T 16927-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EN 50082-2: 1992散射标准(居民、商业、轻工业环境)IEC 1000电磁兼容性GB 4793-1984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GB/T 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3.基本要求3.1 仪器的铭牌应标明制造厂家、型号、仪器名称、出厂编号等。

红外测温国标 2015

红外测温国标 2015

红外测温国标2015红外测温国标2015一、前言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基于物体发射的红外线进行测温的方法,具有非接触、快速、准确等优点。

为了规范和指导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于2015年发布了《红外测温国标》。

本标准规定了红外测温的术语、定义、原理、方法、设备要求、测量步骤和精度要求等,为我国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二、红外测温原理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一切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由于不停地发射红外线,因此都具有红外辐射特性。

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的波长和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通过测量物体发射的红外线的波长和强度,可以得到物体的温度。

红外测温技术利用这一原理,采用特定的探测器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线,通过测量和分析红外线的波长和强度,得到物体的温度值。

三、红外测温方法根据红外测温的原理和应用场景,红外测温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点测和广谱测温。

点测温是通过测量目标点的温度来反映整个物体的温度分布,适用于测量小范围的温度分布;广谱测温则是通过测量整个物体的温度分布来反映物体的温度情况,适用于测量大范围的温度分布。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

四、红外测温设备要求为了确保红外测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红外测温设备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首先,设备的探测器应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稳定性等特点;其次,设备的制冷系统应具有高效、稳定和低噪音等特点;此外,设备还应具有自动校准、自动跟踪和自动处理等功能,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红外测温步骤进行红外测温时,应遵循以下步骤:首先,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确定测温范围和测温点;其次,设置设备参数,包括探测器参数、制冷参数等;然后,进行测温操作,记录测量数据;最后,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最终的温度值。

在测温过程中,应确保环境条件稳定,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

六、精度要求为了确保红外测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对设备的精度提出一定的要求。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doc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doc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手持式)公司仪器型号性能参数技术要求及内容探测器探测器类型:非制冷焦平面微量热型探测器像素:≥160×120响应波长:不窄于8-14m图象、光学系统最小聚焦:不大于0.5m信号数字化分辨率:不低于12Bit镜头视角:6 -10、18 -22;空间分辨率请填报。

温度分辨率:不大于0.15℃(30℃时)帧频:≥50Hz 变焦功能:电子变焦或手动变焦激光指示器测温功能测量范围:-20℃~+250℃并可扩展至更宽的范围测温精度:±2℃或±2%测温方式:自动/点温最高温度跟踪、温度范围设定辐射率自动校正:自动/菜单设置校正背景温度修正温度单位设置:℃和F相互转换温度非均匀性校正:要求内置黑体图像显示功能视频输出:PAL/NTSC(可选)接口:S-Video、USB、RS232、取景器:内置真彩LCD黑白图象(灰度)伪彩色调色色板显示器:有防杂光干扰能力图像存储功能存储方式:闪存存储内容:红外热像图及各种参数储存卡容量:50幅文件格式:能转成通用格式有无语音记录功能:其它功能:环境要求工作环境温度:-10℃~50℃工作环境相对湿度10%~90%:存放环境温度:-20℃~70℃存放环境相对湿度:10%~90%结构要求仪器封装形式:一体化防护等级:IP54抗震性:符合IEC68-2-29抗冲击:符合IEC68-2-6抗电磁干扰能力:符合IEC-1000整机包装方式:高强度抗冲击的便携箱,现场使用便携式腰包电池系统可充电电池容量及数量:2块电池可持续工作时间:≮2小时电池充电时间:≤1.5h交流电源:220V 50Hz电池类型:可充电锂电池电池通用性:仪器外观外形尺寸:(含电池)仪器重量:1kg固定使用:有三脚架安装孔仪器启动:启动时间小于1分钟正常使用寿命保证(年)整机:≥10镜头:≥10探测器:≥10CPU:≥10电池:≥3控制分析功能操作方式:中文菜单,按键控制操作方便性:要求眼不离屏幕即可完成各项操作,操作键要少。

红外线测温仪操作规程

红外线测温仪操作规程

红外线测温仪操作规程一、安全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劳动服、劳动鞋等。

2.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红外线辐射对眼睛的伤害,避免直接照射人体。

3.操作前应确保测温仪的电源和设备完好。

4.操作人员保持清醒状态,不得在操作时饮酒或服用药物。

二、设备操作流程1.入场前,测温仪应处于待机状态。

2.打开电源开关,待仪器完成自检程序后,显示屏上将显示当前环境温度。

3.撤离测温仪到想要测量的目标物的较近位置,注意避免直接照射到人体。

4.在显示屏上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单位,并选择合适的测量距离。

5.瞄准目标物表面,按下测量按钮,仪器将显示目标物的表面温度。

6.操作完成后,关闭仪器电源开关。

三、仪器保养与维护1.操作人员在使用完毕后,应将仪器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和受热。

2.不得将测温仪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潮湿、腐蚀性气体等有害环境。

3.定期清洁仪器表面,可使用软布轻擦,禁止使用有机溶剂等化学物品清理。

4.避免仪器受到重击、摔落或挤压,以免影响测温准确性。

5.使用过程中,如仪器出现故障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设备管理人员报告。

四、注意事项1.测量时应注意目标物的表面是否有涂层或遮挡物,影响测温结果。

2.测量过程中应保证测温仪与目标物表面保持垂直,确保准确测量。

3.测量目标物的温度时,应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距离,避免距离过远、过近产生测量误差。

4.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时,应注意仪器的散热情况,避免出现过热现象。

5.红外线测温仪的使用和保养需由专业人员进行,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操作和维修。

五、事故应急处理1.发现测温仪存在问题或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处理。

2.如测温仪发生故障或意外损坏,应及时向设备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使用。

六、培训和考核1.操作人员在使用红外线测温仪之前,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2.新进操作人员应由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现场指导,并在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红外线测温仪检定规程

红外线测温仪检定规程

红外线测温仪检定规程
红外线测温仪检定规程一般包括:1.环境条件。

该检定必须在温度稳
定的机房内进行,机房内室温为20-25℃,湿度为35%-65%,检定员应遵
守安全生产规定;2.校准仪器准备。

被检定红外线测温仪需具备讯号输出
设备、校准和控制的相关设施;3.基准温度准备。

用于检定的稳定温度样品,应使用金属标准头和高精度热电偶;4.检定范围确定。

一般红外线测
温仪的检定范围为-50-1000℃,检定误差为±1℃;5.对照温度样品校准。

首先,将测温仪与稳定温度样品连接,将测温仪设定在非线性模式,然后
调节测温仪读数与稳定温度样品实际温度一致;6.检定记录。

测温仪每组
试验完成后,应记录其参数,例如读数值、温度偏差、温度范围等,以便
进行后续分析。

红外检测技术规范(2004)

红外检测技术规范(2004)

红外检测技术规范(2004)1. 引言红外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物体发射、反射、透射红外辐射的原理,利用红外探测器对目标进行无损检测、诊断和识别的技术。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红外检测技术在军事、航天、航空、电力、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规范红外检测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高红外检测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红外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包括红外热像仪、红外相机、红外测温仪、红外光谱仪等。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158351995 红外热像仪通用技术条件GB/T 67222002 红外相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19382002 红外测温仪通用技术条件GB/T 138241992 红外光谱仪通用技术条件4. 术语和定义4.1 红外检测技术:利用红外探测器对目标进行无损检测、诊断和识别的技术。

4.2 红外热像仪: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为热像图,显示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设备。

4.3 红外相机:通过接收物体反射或透射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为可见图像,显示物体表面特征的设备。

4.4 红外测温仪: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设备。

4.5 红外光谱仪:通过分析物体发射、反射或透射的红外辐射光谱,获取物体化学成分、结构等信息的设备。

5. 技术要求5.1 红外热像仪5.1.1 系统性能红外热像仪的系统性能应符合GB/T 158351995的规定。

5.1.2 分辨率红外热像仪的分辨率应不低于320×256,且在标准视场角下,空间分辨率应不大于0.1mrad。

5.1.3 灵敏度红外热像仪的灵敏度应满足以下要求:a) 在标准视场角下,对黑体目标的检测限应不大于0.1℃;b) 在非标准视场角下,对黑体目标的检测限应不大于0.2℃。

红外线体温计产品技术要求深圳市皓源电子

红外线体温计产品技术要求深圳市皓源电子

红外线体温计产品技术要求深圳市皓源电子1.测温准确性:红外线体温计的核心功能是测量人体温度,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医疗领域,测温误差应在±0.2℃以内;而对于工业与公共场所,测温误差范围可以适当放宽,但也不应超过±0.5℃。

2.测温速度:红外线体温计应能在瞬间完成测温,避免对待测人员造成不必要的等待。

因此,产品应能实现快速的响应时间,一般在1秒以内即可完成测温。

3.测温距离:红外线体温计属于非接触式测温设备,应能在较远的距离上实现准确的测温。

一般可设计为测温距离在5-10厘米之间,同时能实现准确的测温结果。

4.用户友好性:红外线体温计应设计简单易用,无需特殊操作技能即可完成测温。

产品应有明确的显示界面,能直观、清晰地显示测温结果,并可提供声音或光信号提示。

5.产品可靠性:红外线体温计在长期使用中应稳定可靠,避免出现故障或失灵。

产品应根据工作环境提供合适的防护,提高产品的抗干扰性和抗外界环境影响能力。

6.数据存储与导出功能:部分红外线体温计产品应具备数据存储与导出功能,能够保存测温记录,便于后期查阅与分析。

这对于医疗领域和公共场所的大数据统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7.绿色环保:红外线体温计产品应符合环保要求,如材料使用符合环保标准、能源消耗低、有节能功能等,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8.适应性与兼容性:红外线体温计产品应能适应不同环境的工作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产品应具备与其他设备或系统的兼容性,方便与现有系统的数据传输和整合。

总的来说,红外线体温计产品的技术要求包括测温准确性、测温速度、测温距离、用户友好性、产品可靠性、数据存储与导出功能、绿色环保以及适应性与兼容性。

深圳市皓源电子在开发红外线体温计产品时应考虑以上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红外测温仪操作规程

红外测温仪操作规程

1目的提供红外测温仪的正确操作方法,确保测量物体表面温度数据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红外测温仪的操作、保养及管理。

3职责质管部负责红外测温仪的管理工作,检验员实施具体操作。

4内容4.1红外测温仪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是利用光传感器接收测量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光谱,进行收集、聚焦。

再由其它的电路将信息转化为读书显示在机上。

4.2红外测温仪的技术参数4.3红外测温仪的各部件名称1测量开关:当扳动开关时显示温度值,“SCAN”同时显示,当松开开关转为“HOLD”及温度显示,自动保持数据,无操作20秒后自动关机。

2 镭射点开关3 摄氏与华氏温度转换开关4 背光灯开关:背光打开情况下,按键操作均有背光延迟10秒关闭功能。

5 显示屏6 电池门:需更换电池时,请握住电池门手指槽,并向外打开电池门。

AS530红外测温仪4.4声级计操作说明4.4.1使用本机测量温度时,将本机指向被测物体然后按键,此时要注意考虑距离与测量区域大小之间的比率,机上配备有激光灯用于瞄准被测物。

4.4.2物距比(D:S):指测量距离和被测物体表面积的比值。

当测温仪和被测物体的距离增大时,则要求被测物体的表面积更大。

4.4.3观测范围:一定要确保被测目标要大过本机的测量区域。

被测区域的最小直径需在1.5平方厘米以上。

推荐最佳测试距离为20cm(假设被测物体大小是10*10cm)。

4.4.4发射率:大多数有机材料及油漆或氧化材料的发射率为0.95(已预设在本机中),光滑或打磨的金属表面可能会导致测量值的不准,进行补偿时需在其表面罩上带子或黑色油漆,并等待使之与下面材料的温度一样,然后再进行温度的测量。

4.4.5按下电池门开关,正确装上电池,按动开关按钮开机,LCD显示电池符号,温度数值(如下图),数值保留时间约7秒。

显示屏符号:A:数据保持符号;B:读取数据符号;C:镭射点打开符号;D:背光打开符号;E:电池电量提示符号;F:温度测量单位符号;G:温度测量读数。

红外线测温仪操作规程

红外线测温仪操作规程

红外线测温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红外线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温度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安防等领域。

为确保红外线测温仪的正确使用和准确测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概述红外线测温仪由外壳、显示屏、红外线传感器、电池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将之转换为温度值并显示在显示屏上。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前请阅读本操作规程,并确保已经了解和理解所有安全注意事项。

2. 红外线测温仪仅适用于测量物体表面温度,不可用于人体或动物体温测量。

3. 在测量过程中,避免将红外线测温仪对准眼睛,以防伤害。

4. 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将红外线测温仪摔落或受到强烈撞击,以免损坏设备。

5. 不要将红外线测温仪存放在高温、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环境中,以免影响测量准确性和设备寿命。

6. 在更换电池时,请确保使用与设备规格相符的电池,并按照正确的极性安装。

四、操作步骤1. 打开红外线测温仪的电源开关。

2. 确认设备已处于工作状态,显示屏上显示正常。

3. 将红外线测温仪对准待测物体的表面,保持与物体的距离在设备规定的范围内。

4. 按下测量键,设备将发射红外线并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

5. 等待片刻,显示屏上将显示测量结果。

6. 如需连续测量多个物体,可重复步骤3至步骤5。

7. 使用完毕后,关闭红外线测温仪的电源开关。

五、测量误差及校准1. 红外线测温仪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物体表面反射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

2. 为确保测量准确性,建议定期对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校准。

具体的校准方法和周期可参考设备的说明书或联系厂家进行咨询。

3. 如发现红外线测温仪的测量结果与实际温度存在较大偏差,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校准或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六、维护保养1.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红外线测温仪的外壳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物质附着在设备上。

2. 如设备长时间不使用,请关闭电源开关,并将电池取出以防止电池漏液损坏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测温仪技术规范
目录
1. 范围 (3)
2. 引用标准 (3)
3.基本要求 (3)
4. 功能要求 (4)
5. 技术参数 (4)
6. 其它要求 (5)
7. 验收与培训 (6)
8. 售后服务 (6)
9.供货范围 (7)
1. 范围
1.1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桂林供电局红外测温仪的订货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1.2 需求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GB/T 1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必须已经生产过30台以上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使用条件下持续使用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

提供的产品应有省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2. 引用标准
GB 2900电工名词术语
EN 61000-6-2: 2005通用抗扰度标准(第2部分):工业环境
IEC 60-2:1994高电压试验技术
GB/T 16927-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EN 50082-2: 1992散射标准(居民、商业、轻工业环境)
IEC 1000电磁兼容性
GB 4793-1984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
GB/T 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3.基本要求
3.1 仪器的铭牌应标明制造厂家、型号、仪器名称、出厂编号等。

3.2 所有仪器应具备详细的中文说明书。

3.3 仪器必须保证测试准确度,仪器的工作电源必须保证测试过程的安全可靠。

3.4 仪器中的按钮等应有明显的功能标志。

3.5 屏幕显示和操作说明应采用国际标准名称。

3.6 选用性能优良的原材料及器件,保证产品优良的技术性能及良好的使用性。

3.7 仪器应有自动保护功能,防止如试验过程突然停电等意外情况对仪器造成损坏。

4. 功能要求
4.1 能够显示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
4.2 可通过USB2.0数据线方便实时数据传输
4.3 具备自动和手动调焦两种模式
4.4 在实时、冻结和存储的图像中都可以同时进行测温、分析
4.5 存储在SD卡和内置闪存卡中的图像可以再本机上回放
4.6 具备故障自动检测功能。

4.7 能够分辨最高温和最低温的信号差异。

4.8 持续工作时间≥3h。

4.9
5. 技术参数
5.1 便携式局放声电波检测仪技术参数
5.1 成像效果
探测器类型:非制冷焦平面(160x120像素,25μm)
工作波段: 8~14μm
现场:20.6°
调焦:手动、自动(红外及可见光)
焦距:11mm
温度分辨率:≤0.1(30°C)
图像显示:8套调色板,256级灰度,可调节亮度,对比度
内置可见光数字视频:1600X1200像素
5.2 图像显示
液晶屏:3.6〃TFT液晶屏
视频输出:PAN/NTSC
红外融合: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
5.3 测温功能
测温范围:-20°C~350°
精度:±2°或读数的±2%
测温模式:点分析功能,自动搜索最高和最低温
发射率:0.01至1.00可调
自动模式:根据距离,湿度,大气辐射及光学镜头自动调节校正光学传输校正:根据探测器信号自动校正
5.4 图像存储
存储卡类型:2GBMini SD卡
文件格式:JPG
语音注释:60秒
5.5 电源系统
电池类型:AA电池
充电方式:座充或直接本机充电
电池工作时间:4小时持续工作
外接电源:110/220VAC适配器,50/60/HZ
5.6 环境参数
工作温度:-10°C~60°C
存储温度:-20°C~60°C
湿度:非冷凝10%to95%
密封:IP54IEC529
冲击:25G,IEC68-2-29
振动:2G,IEC68-2-6
5.7 物理物性
尺寸:111mmx124mmx240mm
重量:0.73KG
6. 其它要求
6.1 供货方应按合同要求供货及相应随机附件,并提供货物清单。

6.2 装置的包装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在运输过程中供货方对设备应采取防震、防雨等措施。

6.3 供货方应给订货方计量技术部门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必要的情况下到供货方实地进行考察和技术培训。

6.4供货方应提供购置设备的完整的中文使用说明书及中文技术资料3份(包括电子文档)。

6.5当产品的软件更新时,供货方应及时提供相应的软件及技术培训或其它技术服务。

6.6资料提交的基本要求
6.6.1 供方应在投标阶段提供有关资料。

6.6.2 供方须及时提供设备的资料与图纸。

6.6.3 供方应提供满足合同设备性能检验/见证所需的全部技术资料。

6.6.4调试、安装、使用和维护检修所需的技术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6.6.4.1提供设备的说明书,以及组装、拆卸时所需用的技术资料。

6.6.4.2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所需的详尽图纸和技术文件,包括设备总图、部件总图、分图和必要的零件图、计算资料等。

6.6.4.3供方应提供备品、配件总清单和易损零件图。

6.6.5 供方须提供的其它技术资料,包括以下但不限于:
6.6.5.1 检验记录、试验报告及质量合格证等出厂报告。

6.6.6.6 供方提供在设计、制造时所遵循的规范、标准和规定清单。

6.6.5.3 设备和备品管理资料文件,包括设备和备品发运和装箱的详细资料(各种清单),设备和备品存放与保管技术要求。

6.6.5.4 详细的产品质量文件,包括材质、材质检验、焊接、热处理,加工质量,外形尺寸和性能检验等的证明。

7. 验收与培训
7.1在交货后一个月内订货方负责组织验收,验收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7.2供方负责对订货方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操作使用、故障判断方法、注意事项、保养维护等。

(交货后一个月内进行)
8. 售后服务
8.1 自验货之日起,提供不少于叁年质保期。

8.2 提供终生维修和技术支持,免费提供使用培训服务。

若需求方需要供方货对设备进行性
能检验时,供货方应免费提供设备全面性能检验服务,并提供检验报告。

8.3生产厂家(或代理商)负责产品的长期售后服务。

一旦产品出现故障,无论是保修期内还是保修期外,要求生产厂家在48小时内予以响应并将故障排除。

8.4供方应在投标书中作出设备质保期和保修期限的承诺。

9.供货范围
全部设备必须是全新的、持久耐用的。

即使在本标书中没有明显地提出,也应满足作为一个完整产品一般所能满足的全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