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第【1】篇〗知识目标:1、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1、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悟品味诗中表达的意境。

教具准备:《望天门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诗人,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诗人李白吗?你会背诵他的哪些诗呢?(指名背诵)2、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李白。

那你对他有多少了解呢?(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回答),师出示课件1。

3、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他写的一首诗歌:《望天门山》》。

当年25岁的诗人李白朝气蓬勃,乘舟沿江而下,欣赏到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诗性大发,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跟随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游览长江,欣赏天门山那美丽的景色吧!(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播放朗读课件,听诗歌朗读。

2、多媒体显示自学要求(齐读):(1)把诗读正确、流利。

(2)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3)提出自己的疑问。

3、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小组里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5、展示学习成果。

(1)谁来读读这首诗?(2)说说你在刚才的学习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教师通过点拨、提示、借助课件等方式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三、朗读古诗,品味诗境,体会诗情师: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我们怎样去有感情的朗读呢?(生自由发言)师归纳:这首诗应该用高昂、奔放的情感去读,才能读出天门山的豪迈气势。

(播放《望天门山》朗读课件)师: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

生: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模仿古人诵读古诗)—→配乐朗读师:这么美的古诗,你们能背一背吗?(学生背诵古诗)四、课时小结,课外拓展1、诗配画: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人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人教版
2.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古诗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一,需要教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通过实例分析、互动问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古诗中的画面。
-学生在表达古诗意境时,往往词不达意,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6.情感教育,渗透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古诗中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一首轻松愉快的古诗朗诵《望天门山》作为导入,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接着,我会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随后,我会简要介绍诗人李白以及他的创作背景,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3.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解析古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4.创新表达,展示成果。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如绘画、表演、写作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表达能力。
5.课后拓展,提升素养。
-教师可推荐相关古诗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课后自主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5.在情感态度上,学生可能对古诗产生距离感,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体验古诗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
-学生在理解古诗时,往往难以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意境,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如情境创设、对比分析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背后的内涵。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

(2)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的结构,了解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度。

(2)体味诗人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难点:(1)分析诗的结构,了解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

(2)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苏轼的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为学生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感受诗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分析:(1)解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意境。

(2)分析诗的结构,讲解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

5. 欣赏与拓展:(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

(2)推荐相关诗词,进行拓展学习。

6.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2)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 写一篇关于《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赏析文章。

3. 选择一首苏轼的诗词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文本材料,包括原文、注释和译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今天,老师把西湖请进了咱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动人的西湖》)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异,四时不同。

这儿夏天的荷花很有名。

雪后的西湖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几分诗意!西湖美吗?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

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

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饮酒,开始是天晴,后来下雨了。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苏轼)你了解苏轼吗?(生答。

师补充:苏轼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当通判,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当杭州市的市长。

他在此为官期间,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

苏轼曾无数次在西湖漫步,他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一同去领略西湖的美景吧!)二、初读感知:1 、自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检查读书效果。

3 、师范读古诗。

4 、根据出示的诗歌朗读节奏提示,生齐读诗歌。

5、针对诗歌,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1、学习诗歌的第一句。

(课件出示第一句)(1)诗句中哪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晴”)(2)诗人告诉我们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样的?(“水光潋滟”)(板书:水光潋滟)(3)课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图片。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两首》课后反思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两首》课后反思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两首)课后反思我对古诗词的学习,记忆中有父亲的熏陶,有自己后来求学产生的喜欢。

虽然文学底子很浅,但是对古诗词的热爱,却一直不曾消减。

2022年,跟随校长做课题,用了整整三个月多的时间,,动手编辑了三本学生(课外经典诵读)小册子,那一阵,几乎把自己浸泡在了唐诗、宋词中,连跟朋友发信息,甚至做梦,都是诗词的味道。

或许那时,才让我真正看到了自己从没有看到过,从没有读到过的一些诗词。

同类题材的,同一个人的,同一时期的,全部这些,在大脑里渐渐累积起来。

2022年末,省里面进行有效教学的展示课,我有幸参加,当时凭直觉,报了一节古诗课。

可是怎么上,心里依旧没有谱。

只了解要把文本“读厚〞,传统的解词析句,一节课干巴巴走到底,就学习那28个字,好似跟“有效〞差了点。

那年头,杜郎口风云已经席卷全国,自己作为“课改人〞,当然要对教学进行创新。

于是,反复修改,与师傅屡次商讨,将一首(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步骤定为:读准诗句,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感情,读出故事,读成一首曲。

因为自己笃信唐诗是用来吟唱的,甚至提出要把自己的古筝搬进教室,与学生吟唱。

结果被教研组同事毫不留情的批判“不要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

后来,静下心来研读王崧舟的古诗词教学,凭借着模仿来的一招半式,上完了这节课。

课后,大家说了很多赞美的话。

我了解,不管是师傅,还是专家,都是保护我的。

但是,我不能宽恕自己浅薄和稚嫩。

因为课后回想起来,依旧能感觉到整节课“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得法〞,“一首诗还是显得薄弱了些。

〞我一直无法释怀。

从那时起,古诗词教学就逐渐走进我的心里。

喜欢特意买一些古诗词书籍来阅读,找一些古诗词课例来研究。

或许是老天的偏爱,2022年,学校的教学节,教研室安排我上一节“特色课〞,关校长的建议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上古诗词课。

那一段选课的日子,也是充满诱惑与困难的抉择。

因为苏教版古诗词相对于人教版少了一些,浅了一些,加上我自己特别喜欢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于是最后决定突破教材的界限,用人教版的(古诗词三首),给一直受苏教版教材熏陶的孩子们上。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亦、抹、宜”等生字,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欣赏古诗意境,领会“西湖比西子”这一千古妙喻,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题。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

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饮酒赏景,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北宋大文学家、大诗人苏轼所作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齐读诗题。

(指导读对节奏)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预设:生1: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生2: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的船上;生3:我知道了诗人在饮酒。

)3、师归纳小结:是呀,苏轼和他的朋友在西湖上喝着酒,赏着美景,起初天气是晴的,后来下起了雨。

那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诗中,走近西湖去看看吧!二、走近西湖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认读诗中的生字新词。

小组接力读,再齐读。

潋滟亦淡妆浓抹相宜3、词语读好了,相信诗也会读得好,谁来试试?学生读诗,教师相机指导评价。

4、全班齐读。

三、晴雨西湖(一)晴天西湖1、我们先来欣赏晴天西湖的美景吧!出示晴天西湖的景色图片。

2、理解“潋滟”。

请仔细观察“潋滟”这个词,猜猜它可能跟什么有关?(水,都是三点水的字。

)3、出示水光潋滟的图片。

瞧,天晴的时候,阳光洒在水面上,水波一荡一荡的,闪闪发光,“潋滟”指的就是——生接:波光闪动的样子。

4、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波光粼粼、水光潋滟的画面?5、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闪动,你觉得这水面像什么?(预设:像明晃晃的镜子。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设计说明《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古诗两首》的第二首。

这首诗是苏轼任职杭州期间游览西湖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晴雨浓淡相宜的美景的喜爱之情。

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通过设置诗意化的情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和想象中理解和感受晴雨西湖的美妙之处,再由晴雨西湖的美联系到生态城的美,从而升华主题,鼓励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保护美甚至创造美。

二、教学目标1.能够背诵、默写全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晴雨西湖变化的美。

3.联系生活,发现晴雨生态城不同的美。

三、教学重点1.朗诵古诗,读出情感,读出韵味;2.能够背诵诗句,体会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感受西湖晴雨浓淡相宜的变化之美。

五、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读中求悟法。

六、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安排学生预习,上网查找与西湖有关的诗句和资料。

七、教学环节1.复习导入同学们,在一二年级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风景的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谁来为我们背一背?(生背诵)我们的祖国江山秀丽,风景优美,有奇丽的庐山瀑布,有壮观的黄河落日,有塞北的辽阔,也有江南的秀美。

今天,老师邀请大家随我一起泛舟西湖,去看看西湖有着怎样令人心动的美景。

我们来学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解读标题读诗先读题,从题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作者在西湖饮酒,开始是晴天,后来下起了雨。

)苏轼与友人西湖小聚,饮酒正尽兴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然后,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读诗吧!3.诵读节奏读诗首先要读通诗句,读准字音,谁愿意第一个为大家朗读?(点名朗读,教师做点评)读诗不但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节奏,大家认真听老师朗读,看看能不能听出来老师读的节奏。

(示范朗读)谁来说说老师读的是什么节奏?(2-2-1-2)你们也来读一读,读出这种节奏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第【1】篇〗《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

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在教学时,由于缺少经验和技巧,再加上本人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成功的地方少,而不足的地方是太多了,下面反思如下:因为所教的对象是农村的孩子,见识不广,所以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十景风光,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

接着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理解题意。

然后我还花了较长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出诗的韵律,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

随后通过多种方式指导,让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

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空濛”这个词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和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并发现它美,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中的画面,再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最后,引导学生在理解单个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诗句的意思。

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本堂课中,因为在对学生理解诗意的引导不够好,导致在我**时积极回答问题的人太少,课堂死气沉沉,一点也不活跃,用一个词来概括——沉闷。

总之这堂课有太多的不足,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第【2】篇〗*是一个诗的**,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

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2篇)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2篇)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2篇)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

读百遍,意自现。

课堂上留足时间让学生读诗,使他们在和文本的直接对话中理解诗歌意思。

2、口诵心为。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诗词中的画面,在意境中浮想联翩,获得读诗的愉悦。

3、诗画相融。

能端正抄写诗歌,并配上相应的插图。

教学重点:紧扣“总相宜”想象西施的“淡妆浓抹”和西湖的“潋滟”“空蒙”,通过意象和意景的重叠,感受西湖特有的神韵。

教学难点:从文字中读出画面,实现诗情画意的融合。

课前准备:将两诗以墨迹形式呈现于课堂上。

《望天门山》书以魏碑风格,线条遒劲刚硬;《饮湖上初晴后雨》则书以禇体,风格清丽,线条柔美。

精装裱,悬于黑板前。

教学流程:一、承接中引发期待1、师:《望天门山》让我们感受到了山的挺拔险峻,水的湍急汹涌,更让我们感受到25岁的李白那血气方刚的满腔豪情。

谁愿意为大家再现一番。

指名读。

全班读。

2、师引:我们姑且告别这雄壮的天门,随着宋朝诗人苏轼去领略杭州西湖的景致。

二、初读中略有所感1、自由读。

特别注意“潋滟”“空蒙”两词的发音。

2、指名反馈读。

指导断题。

3、齐读师:感觉这山、水和天门山一带一样吗?【设计意图】〔“怎样的山,怎样的水?”这一问题贯穿课堂始终。

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们逐渐展开属于自己的山水画卷。

此处一问不要求做具体回答。

〕4、再读这又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呢?我们继续感受诗句。

自个儿含在嘴里轻轻地多念几次,想象着那山,那水……【设计意图】〔“含在嘴里轻声地念”,此举旨在让学生潜心会诗,潜心首先需要静场。

〕三、细品中清晰画面1、看具象画打开书,看着插图,再将诗句读几次,读不懂的地方看看注释。

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设计意图】〔诗句传递的画面是万千的,插图只是其中一幅。

在插图和注释的辅助下读诗,能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由具象画面引领学生走近诗句意景,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想象之窗。

〕2、听音乐(平湖秋月)闭上眼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能够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2.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1.默写《望天门山》。

2.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课件。

2.学生准备笔、纸以及工具书(如字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学习: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非常著名的古诗,请同学们看课题,一首是《望天门山》,一首是《饮湖上初晴后雨》。

2.教师出示《望天门山》的课件,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进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学习。

二、学习《望天门山》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望天门山》,并指名几个学生分别朗读整首诗。

2.教师出示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

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并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5.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6.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7.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默写练习。

三、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1.教师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课件,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进入诗句的学习。

3.教师出示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4.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

5.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并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6.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

2.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诗意与意境,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3.通过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并能理解诗意与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难点)一、释题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

(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2.师:谁能说说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什么意思?[“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初晴后雨”词序调整应该是“雨后初晴”,“饮湖上”应为“湖上饮”,诗题应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诗人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正音:潋(liàn)滟(yàn)(教师指导读准多音字“抹”)3.听老师范读,划分节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指导读出节奏。

5.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同桌交流→班级汇报→教师归纳。

(2)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

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

相宜:适合;适宜。

(3)诗意:西湖在天气晴朗时,湖水波光粼粼,显得景色迷人,在山色迷茫的烟雨中更显奇丽。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美丽。

三、品读感悟,感受意境1.感受西湖晴天和下雨时不同形态的美。

(1)诗人是如何描写西湖晴时和雨时的变化的?(提示:“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课件出示,结合课件理解“潋滟”。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2)理解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录音。

2.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准备诗歌分析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湖光山色,引起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

2. 朗读诗歌:(1)教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解析诗歌:(1)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式。

4.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人的情感。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诗人的情感态度。

5. 诗歌创作:(1)学生模仿诗歌的句式和意象,创作自己的诗歌。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和欣赏。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

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文章。

反思: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其他描写湖光山色的诗歌,如《钱塘湖春行》等。

(2)学生对比《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其他诗歌,分析它们的异同。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2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其中一首。

教学重点: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多媒体,PPT幻灯片。

2.收集李白、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望天门山》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古典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你会哪几首李白的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大家对诗作者李白有哪些了解呢?3. 了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二、学习生字,品读古诗。

(一)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学生齐声朗读古诗。

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3.检查交流,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2)教师强调字音:“妆”是翘舌音,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女一一妆”。

“亦”整体认读音节,要注意读准。

(3)教师强调字形:“断” “孤”“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的匀称与紧密。

“孤”字的右边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学生注意。

“楚”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些。

(4)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二)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投影出示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明白下面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天门、楚江、中断(中间断开)、开(通)、至此回(在这里拐弯),通过理解这些重点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3.反馈自学情况,讲解古诗意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读了“亦、抹、宜家”三个生字。

会写“饮、初”两个字,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多方式合作,合作探究,逐步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奇妙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

感受西湖之美。

2、培养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的意境。

2、培养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由景入诗。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你去过杭州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吧。

(课件播放西湖的美丽图片)2、观赏了西湖的美景,请说说西湖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有什么感受?3、导入课题:是呀,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美丽的故事。

宋代诗人苏轼在杭州为官时,除了造福百姓,也被西湖的美景深深地陶醉,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

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他写的描写西湖的经典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

这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4、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懂了题目的意思再读题目。

二、自主读诗,领会诗意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生字卡片,生自主交流识记生字“亦、妆”。

3、同桌互相读,要认真听别人读,若读错了要当小老师教读。

4、师检测读书情况,抽生读并评价。

5、请学生试着用以前读诗的方法自由读出诗的韵味。

6、古人读诗,摇头晃脑,非常有韵味,一起来读出诗的节奏美。

(出示课件)7、咱们以前学过很多古诗,相信你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理解诗意思的方法。

请介绍一下(借助注释、查阅资料、查字典、问同学等)8、学习小组合作,用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弄懂诗句的意思。

师随机点拨。

三、品读诗句1、感受晴天西湖的秀美。

(1)诗中哪一句写出了晴天西湖的美景?(课件出示句子)(2)读诗想象画面:水光潋滟是什么样子的?(欣赏课件)生说画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望天门山》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释题: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

二、范读诗歌三、自读诗歌,提出疑问。

四、试讲诗歌大意1.同座对讲。

2.指名试讲。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五、指导朗读这首诗热情赞颂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气势十分雄伟。

从中充分展现了诗人自己那开阔的胸襟和热情豪放的性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六、动手做根据这首诗的诗意,参考书上的插图,请你用彩笔画一幅图。

图上要有青山、江水、孤帆、太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3、能借助关键词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借助学习本诗,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

5、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借助关键词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比较准确地说出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课前围绕旅游进行谈话,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并解题1、用回答以前学过李白的诗篇名称的谈话方法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2、解题“天门山”、“望”,“望天门山”让学生参看课文注释并回答,教师指点。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第21课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3、掌握古诗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4、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及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个字,会写4个生字,背诵默写《望天门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讲授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背诵《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学法指导:在读中思索,在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老师也非常喜欢,因为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优美诗作就浩如烟海。

据我了解,最近你们又收集了不少古诗,愿意与大家分享分享吗?同学们收集的古诗真不可少,看来你们非常善于积累。

XXX先生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是啊,研究古诗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呢!老师利用工作闲暇也收集了一些古诗名句,想与你们分享分享,你们喜欢吗?【课件出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XXX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XXX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XXX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XXX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XXX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XXX】自己读读。

读完了吗?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同学们,读完这些古诗名句,长江在你们眼里是怎样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首与长江有关的古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XXX所作。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复习学过的赞美长江的古诗。

通过自由背、指名背创设情境。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望天门山》1、屏幕显示长江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1)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2)教师解答归纳。

5、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1)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让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可在小组内交流)(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6、指导背诵(1)自由背(2)小组内轮流背课时备课古诗两首新授课【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与反思第2篇】《望天门山》【教材分析】《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情绪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三、四写行船的感受。

学习《望天门山》一是让学生感受天门山的雄奇壮丽,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二是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凌云壮志、逸兴满怀和积极向上。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朗读和想象中,说说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进而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流露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天门山风光图片及资料,海浪拍击岩石声音的录音。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前我认真研读了这两首古诗,也查找了些资料,总感到自己在照本宣科,没自己的的东西。

说真话,古诗对于我说也的确显得有些空白。

这些古人的喜、怒、衰、乐、自由洒脱、惆怅感怀等感情,我是真无法去感受,但这两首诗写得很美。

《望天门》是一首水诗,描绘了天门的壮丽美景,表达诗人对大好河的情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了晴天和雨天西湖绮丽优美的湖光色,诗人以浓烈的情感赞叹了西湖的天然之美,表达了自己对西湖,对祖国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我在教学本时,没有去揭示题,而是将学生带出教室。

在我们校园里有一棵柳树,这棵柳树从我在这里上小学时就有,是具有一段历史了。

现在已是秋天,柳叶开始落了,我随手抓住一片又一片的柳叶,情不自禁地说:“这仿佛给人以生命的感叹!”这时学生也跟着我都去抓柳叶,有孩子说,可惜呀,这么美的柳叶全会落光的;有孩子插嘴说:“它是新尘代泻,秋天了,必须落,等到明年春夏时,柳树叶又绿了。

”这时有个女孩说:“到了明年春夏,贺之的诗又出现了。

”我很高兴孩子们的感悟,全班孩子都会背诵贺之的《咏柳》诗。

我笑了,说:“孩子们都成诗人了,是啊,生活中无处不是一首美丽的诗,连绵起伏的丘陵,辽阔的田野、澎湃的江水、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只要你说它美,那美就在眼前。

”于是,我又说:”孩子们,这么美的柳树,这么美丽的校园,我们何必不做个游戏呢?孩子们尽情地围着柳树追逐嘻戏,自由地玩着。

回到教室,我给足时间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玩的感受。

学生表现很好,有的孩子说:“看着柳叶纷飞,总感到时间很快,晃眼秋天又过了,一片片的柳叶在秋风中挣扎着,它们不息牺牲自己又迎了冬日的阳光。

”有的孩子说:“只要想到春天,就感觉自己是诗人,一句句的小诗唤醒了沉睡的柳芽,一声声感叹感动了柳树的心,它们伸开双肩,抖抖精神,把自己刚洗过的头发披在肩上……”有个男孩子说:“看着柳树,我就感到了浓郁的夏天,和几个小伙伴到树下做游戏,折下柳枝做个帽子,戴在头上,像八路军叔叔一样打野战……”这些感悟真可贵,足以充满了诗意,这给学习古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引入:过渡语:上节课,我们从李白的诗句中领略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景色。

这节课让我们在苏轼的妙笔下欣赏风景如画的西湖。

师:大家知道西湖吗?(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西湖风光)教师配音: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因湖在城西,而得名“西湖”。

西湖景色宜人。

以“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南屏晚钟”、“雷峰夕照”等“西湖十景”著称于世。

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过渡语:从古至尽,许多名人志士都曾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过它。

北宋苏轼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七言佳句“饮湖上初晴后鱼”。

(师范读诗句)二、读诗:过渡语:请同学们自渎古诗,读准字音。

1、检查学生自渎。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生:读诗。

(2人)师:谁来说说读的怎么样?生:评价。

(1~2人)师:评价。

2、纠正字音。

过渡语:你们读的很正确,诗中有几个生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师: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潋滟、空蒙、亦、妆),指名读、齐读。

注:“妆”读并组词生:读。

师:我们再来读一下古诗。

生:齐读古诗。

三、学古诗。

1、小组学习。

过渡语:师:读了这首诗,你想知道什么?生:答想知道……师:我把大家的想法归纳了以下几点:(出示课件)(1)、解诗题;(2)、知诗人;(3)、明诗意;(4)、悟诗情;(5)、感情读;师:下面同学们就按照以上步骤分小组学习古诗。

生:小组学习古诗。

2、小组汇报。

(1)、解诗题;师:哪个小组汇报解诗题;生:汇报(在西湖饮酒,起初天气晴朗,后来下起了雨所看到的景色。

)师:指导读诗题。

(2)、知诗人。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诗人苏轼?生:介绍。

(课件出示诗人简介)(3)、明诗意,(4)、悟诗情,(5)、感情读。

师:结合书下注释说一说前两句诗句的意思?生:汇报前两句诗意。

(小组成员及其它小组成员补充2~3人)诗意: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其中一首。

教学重点: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多媒体,PPT幻灯片。

2.收集李白、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望天门山》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古典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你会哪几首李白的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大家对诗作者李白有哪些了解呢?3.了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二、学习生字,品读古诗。

(一)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学生齐声朗读古诗。

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3.检查交流,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2)教师强调字音:“妆”是翘舌音,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女——妆”。

“亦”整体认读音节,要注意读准。

(3)教师强调字形:“断”“孤”“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的匀称与紧密。

“孤”字的右边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学生注意。

“楚”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些。

(4)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

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二)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投影出示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明白下面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天门、楚江、中断(中间断开)、开(通)、至此回(在这里拐弯),通过理解这些重点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3.反馈自学情况,讲解古诗意境。

(1)诗的一、二句:奔腾的长江把天门山冲断,形成东西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在这里激起回旋。

(2)诗的三、四句:两岸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落山的地方飞速漂来。

4.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也可以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简单画出来,在交流时结合画面叙述。

(教师在交流中应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不要强求学生叙述得太一致,将大概诗意叙述清楚即可。

)(三)结合字词,体味情感。

1.如何理解“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出”字?“出”是突出的意思。

这里“出”字的运用使山富有了生命和动感。

好像山正迎面向诗人走来。

既描绘出诗人是坐船行驶在江面上的状态,也表现出船上人见此景致而发出的新鲜、喜悦之感。

2.默读这首诗,想想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描绘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豪情。

3.学生自由交流讨论读后感。

(四)欣赏古诗,背诵古诗。

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诗歌所描写的雄伟的景象,体会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先自由读,再请学生读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2.背诵这首诗。

三、拓展阅读。

交流课前搜集的李白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将课前的搜集与课内的学习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李白歌颂祖国名山胜水的诗歌佳作之一。

全诗以奇异的想象和鲜明的色彩为同学们展现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册。

动静的结合、意境的壮美显出祖国山水的美,及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请同学们再有感情地将全诗朗读一遍。

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另一首古诗。

【第二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游览一个水的世界。

(出示挂图介绍:这是浙江省的杭州西湖。

)2.教师:西湖美吗?面对西湖的美丽景色,我们的小朋友往往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可古代有一位诗人却只用了寥寥数语就把西湖的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板书课题)3.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

二、学习字词,指导写法。

1.自学生字,注意读音和字的写法。

2.自学后找同学把生字写在黑板上。

潋滟(liàn yàn)亦(yì)奇淡妆(zhuānɡ)浓抹(mǒ)(提示:“潋”中间部分最后一笔是一提,不是“一”,“亦”的第三笔是“丿”不是“丨”;“抹”字第四笔长第五笔短,应写成“末”不是“未”。

)3.理解词语意思: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喝酒。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

方:正,恰恰。

空蒙:形容山峦迷蒙的样子。

亦:也。

欲:想要。

相宜:适合。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古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致?晴天时,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

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2.在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后,作者又联想到了什么?在诗中作者是如何描写的?作者又想到了美女西施。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美丽多娇。

过渡:刚才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这首古诗,并且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3.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4.教师提出建议。

(诗歌审美三法: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5.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6.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诗中的韵律美。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朗读古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学生汇报:通过想象,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

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的不同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体会“浓妆”与“淡妆”两种不同风格的美。

同时,教师要渗透正确的审美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呢?(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不难答出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

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四、补充资料,拓展延伸。

1.关于描写西湖的古诗有很多,老师课外搜集了两首(出示补充资料《望湖楼醉书》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背背。

2.组织齐读这两首诗。

3.看着这两首诗,我们回想起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让我们再来轻轻地背一遍。

五、课堂小结。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语句优美,描写生动。

第一、二句是诗人的实写,从初晴、雨后两个角度描写了西湖美好的景色。

第三、四句是诗人的联想,他把西湖比作春秋美女西施,形象地写出了西湖的婀娜多姿之态,刻画出了西湖的风采神韵。

因此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吟咏西湖最出色的诗篇。

也正因为本诗的出名,西湖也得了“西子湖”的美誉。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我注重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苏轼的资料;课后搜集相关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打破常规,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改变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

而安排自学时间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汇报“读懂了什么”。

然后,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其次,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学能力。

再次,主导作用发挥得当,让学生把古诗画成一幅画。

最后,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