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规划
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
![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https://img.taocdn.com/s3/m/c71c652487c24028915fc3bd.png)
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第一部分前景与目标1、项目概况 (1)2、上轮规划评估及实施情况 (2)3、目标与策略 (3)第二部分广佛一体打造湾区西部枢纽城市4、航空:与广州共建航空设施,形成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 (8)5、铁路:依托广佛铁路枢纽,形成服务于全国的铁路枢纽城市 (8)6、城际:形成服务于区域一体及广佛同城的城际轨道交通枢纽 (10)7、高速公路: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强化广佛一体融入湾区发展 (10)8、港口及货运:完善综合货运体系,强化与粤西及西江流域产业协作 (12)第三部分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塑城9、轨道:优化网络布局,支撑“强中心、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 (13)10、中运量:引入“1+2+5”的中心区,增强公交覆盖、提升品质 (15)11、TOD:围绕轨道站点推进用地建设,引导交通出行方式改变 (15)12、路网:优化网络、提升功能,适应区域融合及城市调整 (16)第四部分运营导向的公交行人优先13、体制:打破行业和行政壁垒的大TC,促进公交整合 (20)14、场站:采用“配建+挖潜”手段,加密核心片区场站设施 (21)15、廊道:加强公交路权优先保障,实现公交提速目标 (22)16、慢行:强化区域、廊道慢行设施建设,鼓励绿色出行 (23)第五部分侧重调节使用的交通管理17、需求管理:利用多元化、市场化手段,调节小汽车使用 (25)18、停车配建:基于轨道公交发达程度,差异供应配建泊位 (26)19、智慧交通:紧抓“互联网+”机遇,变革运输服务模式 (27)20、交通管理:通过公共政策调节空间关系,引导资源使用 (27)第六部分近期行动与保障21、近期行动 (29)22、保障措施 (30)第一部分前景与目标1、项目概况1.1规划背景珠三角向南沙、前海和横琴等湾区集聚发展,佛山成为珠三角湾区向粤西沿海辐射的门户枢纽;新城市总规明确“强中心、多组团”战略,中心城区“一老三新”快速崛起,顺德新城、西站枢纽新城、三水新城和西江新城等副中心及组团新城建设快速推进,外围城镇发展明确特色和重点镇街,打造示范街镇带动周边发展。
《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62035)》041019151003
![《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62035)》041019151003](https://img.taocdn.com/s3/m/483f9d792e3f5727a5e9623a.png)
《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6-2035)》征求意见稿一、规划背景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是指导我市城市更新推进及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上版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修编及动态调整项目(2012-2015)》已于2015年底到期,需要编制新一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指导我市城市更新工作。
同时,我市现状建设强度已高达38.2%,城市更新和减量规划是我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逐步搭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管理体系、政策体系,通过高品质的城市更新,实现城市形态提升、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公共配套完善,着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因此,我局组织制定了《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6-2035)》。
二、目标与基本原则1.远期目标:通过多元化的城市更新,逐步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用地高效利用,全面改善旧城镇、旧村居的人居环境,均衡化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城市更新项目,为把佛山建设成为“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提供空间保障。
2.近期目标:(1)2016至2020年间,全市应完成城市更新规模约为30km2,其中,拆除重建规模为15km2。
在拆除重建规模中应提供3km2的居住用地、5.25km2的工业用地、3km2的商业服务业用地、以及3.75km2的市政公用设施、道路广场、绿地等其他用地。
(2)2016至2020年间,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拆迁费用和直接投资)预计约2500亿元,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累计约4500亿元。
(3)全面启动中心城区旧村居改造;基本完成“1+2+5”组团内主要片区的旧村居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旧城镇生活环境质量提升,初步实现宜居城市建设目标。
(4)力争完成3-5个重点产业片区改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挪空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
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b8a1694d77232f60ddcca1e0.png)
南海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总则 .................................................................................................................2
一、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与原因 ....................................................................... 2 二、指导思想 ....................................................................................................... 4 三、规划调整完善的依据 ................................................................................... 5 四、规划调整完善的原则 ................................................................................... 7 五、规划调整完善的任务 ................................................................................... 8 六、规划范围 ....................................................................................................... 9 七、规划期限 ....................................................................................................... 9 第二章 南海区概况 ...................................................................................................10 一、区域概况 ..................................................................................................... 10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13 三、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 .................................................................................22 第三章 主要指标调整情况 .......................................................................................30 一、耕地保有量 ................................................................................................. 30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1 三、建设用地 ..................................................................................................... 31 四、其他指标 ..................................................................................................... 32 第四章 基本农田变化情况 .......................................................................................34 一、基本农田划入 .............................................................................................34 二、基本农田划出 .............................................................................................36 三、基本农田划定结果 .....................................................................................38 第五章 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 ...............................................................................41 一、建设用地调出情况 .....................................................................................41 二、建设用地调入情况 .....................................................................................41 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情况 ...................................................................46 一、允许建设区 ................................................................................................. 46 二、有条件建设区 .............................................................................................46 三、禁止建设区 ................................................................................................. 47 四、限制建设区 ................................................................................................. 47 第七章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48
《佛山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
![《佛山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8ce56d95d0d233d4b14e698a.png)
II
Hale Waihona Puke 佛山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 年) 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编制目的 为加强对近期城市建设的指导与统筹,实现“四个全面”“两个率先”战略 目标,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结合佛山市城市治理工作部署及市、区实际情 况,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指导思想 以“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和广东省城市工作会议精 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遵 循“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城市工作思路,以提质增效升级为发展导向,推动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市组团式发展和城市品质全面提 升,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全面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实现佛山市经济、社会、 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 规划依据 本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 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2014—2020 年)》《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近 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佛山市城市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十三五” 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粤建规函﹝2015﹞2159 号)等一系列法律、 法规、规范、政策文件以及市、区、各部门的“十三五”规划制定。 第四条 规划范围 本轮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分为佛山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 (1)市域:佛山市行政辖区,包括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 明区五个区,总面积 3797.72 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包括禅城区行政辖区、南海区桂城街道和狮山镇罗村社会
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https://img.taocdn.com/s3/m/fd64e343cf84b9d528ea7a81.png)
《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深村东片区调整一、项目概况1、调整背景为贯彻佛山市委、市政府关于“三旧”改造的方针政策,根据禅城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精品禅城、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的工作部署,禅城区计划于近期对石湾镇街道深村东片区实施旧城改造。
为进一步增强整体改造的可操作性,由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办事处向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提出规划调整申请。
2、调整范围此次控规调整的范围位于《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下文简称《北片控规》)的编制范围之内。
用地北至绿景路、东至文华中路、西至岭南大道、南至深宁路,总面积约58公顷。
二、调整目标和原则贯彻佛山市、禅城区政府关于“三旧”改造的工作计划,传承深村历史文化特色,将深村东片区整体改造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精品片区,同时实现物质形态景观与集体经济收入的双重提升,使深村东片区成为禅城区都市产业发展的良好承载空间之一,并将其打造成为禅城区三旧改造工作的又一亮点。
调整原则:合法、合乎规范原则、延续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文脉传承原则三、具体调整内容1、规划结构调整本次调整将深村东片区视作一个相对完整的社区对待,规划结构方面,总体呈现出一心、两轴、六组团的形态。
两轴:深村大道发展轴、港口路中央文化绿轴延续深村大道作为片区发展轴的功能,两侧利用底层商业设施承载主要的配套服务功能,并且向西与深村西片区进行衔接。
根据《北片控规》,港口路是连通文华公园与东平河的一条生活休闲的林荫大道,本次调整继续控制港口路作为片区的中央绿轴,结合现状祠堂以及具有景观价值的历史民居的迁建,向其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元素。
将片区内的港口路打造成融绿化景观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景观轴线。
一心:公共服务中心深村大道发展轴与港口路中央文化绿轴的交汇处,结合现状的自然山体,规划设置片区的公共服务中心。
六组团:一个公共建筑组团,五个居住组团商业文化办公用地主要继续沿岭南大道设置,形成片区的公共建筑组团,少量沿绿景路设置。
佛山市土地总体规划
![佛山市土地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2561da00029bd64783e2c83.png)
佛山市土地总体规划佛山市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南与中山接壤,东北与广州毗邻,西连肇庆,南达江门,邻近港澳,处于我国南大门的开放前沿。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境内交通便捷,已成为富有发展潜力的珠江三角洲西翼的重要城市之一。
根据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全市土地总面积3848.49平方公里(577.27万亩),耕地面积10.12万公顷,人均耕地0.032公顷。
1996年户籍人口316.12万人。
全市现辖城区、石湾区,代管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
佛山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有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水域,其中平原面积最多,丘陵台地次之。
佛山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21.7℃,年降雨量1646.9亳米。
西江、北江贯穿全境,地表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四季常青,盛产粮食、塘鱼、水果、蔬菜、花卉等作物,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是全国24个率先进入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
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37.44亿元(当年价,下同),接近全省总量的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3万元。
城镇建成区面积160平方公里,其中佛山市区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7.59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2.29平方米。
公路通车总里程2851.5公里,公路密度74.09公里/百平方公里,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5.5万门。
一、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根据1996年10月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汇总,全市土地总面积384849公顷,土地利用现状如下:1、农用地全市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等农用地面积28.90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75.09%。
其中:(1)耕地:包括灌溉水田、旱地、菜地等,面积10.1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29%。
《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35)》
![《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35)》](https://img.taocdn.com/s3/m/6e362dd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4e.png)
《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35)》《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XX-2035)》征求意见稿⼀、规划背景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是指导我市城市更新推进及项⽬建设的重要依据,上版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佛⼭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修编及动态调整项⽬(20XX-20XX)》已于20XX年底到期,需要编制新⼀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指导我市城市更新⼯作。
同时,我市现状建设强度已⾼达38。
2%,城市更新和减量规划是我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逐步搭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管理体系、政策体系,通过⾼品质的城市更新,实现城市形态提升、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居环境改善、公共配套完善,着⼒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因此,我局组织制定了《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XX-2035)》。
⼆、⽬标与基本原则1。
远期⽬标:通过多元化的城市更新,逐步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地⾼效利⽤,全⾯改善旧城镇、旧村居的⼈居环境,均衡化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批具有⽰范性的城市更新项⽬,为把佛⼭建设成为“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岭南⽂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提供空间保障。
2。
近期⽬标:(1)20XX⾄2020年间,全市应完成城市更新规模约为30km2,其中,拆除重建规模为15km2。
在拆除重建规模中应提供3km2的居住⽤地、5。
25km2的⼯业⽤地、3km2的商业服务业⽤地、以及3。
75km2的市政公⽤设施、道路⼴场、绿地等其他⽤地。
(2)20XX⾄2020年间,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拆迁费⽤和直接投资)预计约2500亿元,拉动国民⽣产总值累计约4500亿元。
(3)全⾯启动中⼼城区旧村居改造;基本完成“1+2+5”组团内主要⽚区的旧村居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旧城镇⽣活环境质量提升,初步实现宜居城市建设⽬标。
(4)⼒争完成3-5个重点产业⽚区改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挪空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园区产业竞争⼒。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193cd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5.png)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7.03.03
•【字号】佛府〔2017〕20号
•【施行日期】2017.03.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的通知
佛府〔2017〕20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机构: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业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国土规划局反映。
佛山市人民政府
2017年3月3日。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pdf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pdf](https://img.taocdn.com/s3/m/0cccb2c2af1ffc4fff47ac9b.png)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年)前言为指导佛山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
本次《总规》包括市域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规划范围如下:(1)市域:佛山市行政辖区,包括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五个区,总面积为3797.72平方公里。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
(2)中心城区:包括禅城区行政辖区、南海区桂城街道和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原罗村街道行政辖区、顺德区乐从镇行政辖区,总面积为361.66平方公里。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
本次《总规》的规划期限为20XX-2020年。
规划编制的依据如下:(1)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文件(2)上层次规划及相关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XX-2020)》《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XX-2020)》《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XX-2020)》《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XX-2020)》《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其他相关规划一、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佛山市515战略目标内容
![佛山市515战略目标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670b33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0.png)
佛山市515战略目标内容
佛山市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目标,以
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佛山市515战略目
标内容:
1. 经济发展目标:佛山市将力争到2025年,实现年均GDP增长率保持
在6%以上,进一步提升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型
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2. 环境保护目标:佛山市将大力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争到2025年,空气、水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建设“生态佛山”。
3. 人口和社会发展目标:佛山市将积极推动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
建设,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4. 城市建设目标:佛山市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更新和改造,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内涵。
5. 战略产业目标:佛山市将注重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高端装
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同时加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总之,佛山市515战略目标内容涵盖了经济、环境、人口、社会、城市
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佛山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
活水平。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1f7ffc90d0d233d4b04e6906.png)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前言为指导佛山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
本次《总规》包括市域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规划范围如下:(1)市域:佛山市行政辖区,包括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五个区,总面积为3797.72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包括禅城区行政辖区、南海区桂城街道和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原罗村街道行政辖区、顺德区乐从镇行政辖区,总面积为361.66平方公里。
本次《总规》的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规划编制的依据如下:(1)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文件(2)上层次规划及相关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其他相关规划一、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24167d24afe04a1b071de49.png)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规划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根据顺德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范围为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含大良街道办、容桂街道办、伦教街道办),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条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正文中字体如此标识的部分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原《顺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5-2010年)》等有关规划与本规划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规划期限本次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远期)为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为2005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规划。
规划指导思想1. 本规划依据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要求,从构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广佛都市区的角度出发,注重研究顺德与区域其它城市之间的协调统筹,尤其是顺德中心城区和广州的番禺、南沙以及中山、江门等之间的关系。
2. 本规划从建设、完善大佛山的角度出发,全面贯彻发展和建设多级格局组团城市(即“2+5”组团模式)的理念,特别是要着力将顺德中心城区(即大良容桂组团)打造为大佛山两个百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区之一。
3. 本规划从顺德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合理确定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发展空间和发展规模。
研究在不同阶段的顺德中心城区动态发展,确定规划远期与近期的城市合理规模和城市形态。
4. 本规划注重经济和产业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树立工业立区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合理调整现有中心城区内的各项产业布局,确定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为发展各项产业提供支持。
做好大良、容桂、伦教现有的空间形态的整合,做到优势互补,整体效益最优。
5. 本规划充分利用顺德中心城区的地理位置和山水环境等自然条件,突出城区特色和风貌,正确处理好城区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融城区于自然环境之中,建造具有优美的人居环境的滨水花园式城市。
佛山市高明区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
![佛山市高明区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f4fe28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6.png)
佛山市高明区都市规划管理实行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合理地制定都市规划,加强都市规划管理,保障都市规划旳顺利实行,增进经济、社会、环境旳全面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法》、《广东省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法〉措施》以及《佛山市都市规划管理暂行措施》(佛府[2023]14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区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行都市规划,进行各项建设,合用本细则。
第三条都市规划是进行都市建设和管理旳根据,在本区范围内土地运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都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第四条都市规划必须依法制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更改或者废止。
第五条都市规划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并实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核发《规划验收合格证》。
第六条区政府根据佛山市都市规划旳规定,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都市规划旳制定和实行。
第七条佛山市规划局高明分局(如下简称规划分局)是我区都市规划旳行政主管部门,受佛山市规划局和区政府双重领导,负责本辖区内旳都市规划工作。
第八条规划分局下设三个规划管理所,从属规划分局直接管理。
各规划管理所旳详细设置和管辖范围如下:(一)规划分局荷城管理所,负责荷城街道、西安街道、三洲街道和富湾镇旳都市规划管理工作;(二)规划分局明城管理所,负责明城镇、人和镇、杨梅镇旳都市规划管理工作;(三)规划分局更合管理所,负责更楼镇、合水镇旳都市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九条都市规划必须符合国家、省、市和本区旳实际状况,科学预测都市发展,对旳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旳关系。
都市规划应当符合都市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运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十条都市规划应当增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6085846f7ec4afe04a1dfd2.png)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规划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根据顺德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范围为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含大良街道办、容桂街道办、伦教街道办),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条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正文中字体如此标识的部分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原《顺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5-2010年)》等有关规划与本规划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规划期限本次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远期)为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为2005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规划。
规划指导思想1. 本规划依据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要求,从构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广佛都市区的角度出发,注重研究顺德与区域其它城市之间的协调统筹,尤其是顺德中心城区和广州的番禺、南沙以及中山、江门等之间的关系。
2. 本规划从建设、完善大佛山的角度出发,全面贯彻发展和建设多级格局组团城市(即“2+5”组团模式)的理念,特别是要着力将顺德中心城区(即大良容桂组团)打造为大佛山两个百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区之一。
3. 本规划从顺德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合理确定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发展空间和发展规模。
研究在不同阶段的顺德中心城区动态发展,确定规划远期与近期的城市合理规模和城市形态。
4. 本规划注重经济和产业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树立工业立区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合理调整现有中心城区内的各项产业布局,确定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为发展各项产业提供支持。
做好大良、容桂、伦教现有的空间形态的整合,做到优势互补,整体效益最优。
5. 本规划充分利用顺德中心城区的地理位置和山水环境等自然条件,突出城区特色和风貌,正确处理好城区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融城区于自然环境之中,建造具有优美的人居环境的滨水花园式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2.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3. 交通运输现状4.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第三章项目影响区经济现状及发展5.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5.1 佛山市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全境位于东经112°23'~113°23'、北纬220°38'~~230°34'之间、佛山东连广州、东莞,南靠中山、江门,北通花都、清远,西接肇庆。
距广州、中山、江门、珠海、肇庆、东莞、清远等工商业城市均在50km以内,离澳门、香港也在200km以内。
全年日照1800小时左右,无霜期350天以内,年平均降雨量1600~2000mm,年平均气温22. 1℃~S22.2℃。
佛山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武术之乡”、“田径之乡”、“美食之乡”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集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东西民间艺术之宫”—祖庙;有名人南海康有为故居、黄飞鸿狮艺武术馆:有南国园林艺术特点的广东“四大名园”之称的佛山梁园和顺德清晖园;有广东“三大名山”之一的南海西樵山:有南海南国桃园、三水森林公园、高明狩猎场等;佛山秋色艺术、石湾陶瓷、顺德龙舟、南海醒狮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岭南艺术和水乡风情,令人流连忘返;佛山盲公饼、柱候鸡、酝猪蹄、顺德大良炒牛奶、顶骨鳝,南海里水霸王鸭、西樵大饼,高明合水西瓜、杨梅山桔等风味小吃和土特产叫人回味无穷。
佛山市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华南褶皱带一部分。
加里东构造层广泛的分布于广州一佛山一九江一线以东,由各种麻岩、石英岩、片岩、浅变质砂岩等构成。
海西印之构造层主要分布于广州一佛山一九江一线以北地区,由砂页岩、石灰岩等构成。
顺德城区附近由砾岩、砂岩及火山碎屑岩体分布,属燕山构造层。
喜马拉雅复杂的构造作用和火山活动,形成以三水盆地为主的断陷盆地和零星分布在西樵山、大珠岗的粗面岩;走马营、王借岗一带的玄武岩以及华涌一带的凝灰岩等。
区内主要地质构造大体可分为五组:呈北北东向的三水禾生坑复式向斜;呈北东东向的高明复式向斜;近东西走向的三水断裂、朗石断裂、顺德容奇附近的东西向断裂;呈北东向的罗客断裂、盐步断裂、鹤城一金鸡断裂、雷岗断裂(广一从断裂):呈北西向的三洲一西樵山断裂、炭步一大沥断裂。
本区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
高明皂幕山主峰海拔805m,为市内最高点;三水大朗涡地势低洼,高程一1.7m,为全市最低点;西、北江在三水思贤窖连通,为西北江三角洲的顶点。
占全市总面积约2/3的是几经沧海桑田的西、北江三角洲平原及其支流的河谷冲积平原,几乎遍布顺德区和南海区南大部及高明东北部,三角洲自西北向东南推进,形成除零星残丘外均为地势平坦、河涌纵横的冲积平原,海拔多在0.7~2.5m之间,此外,区内星散分布的粗面岩山丘、玄武岩石柱群、石灰岩溶洞、砾岩切割而成的峰林以及因地壳抬升而成5000年前的古海岸线遗迹都构成独特的地貌景观。
本区低山丘陵多发育有红壤、赤红壤,少量有黄壤,平原则为水稻土、堆叠土。
以桑基果基、蔗基为主的基塘农业形成独具特色的人工生态系统。
2002年底,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原佛山辖区的城区、石湾区以及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5个区,这种调整,将更有利于佛山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广佛都市圈”的形成。
二十多年来,佛山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蓬勃发展,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内发展快、总量大、实力强的地区之一,目前,佛山的经济总量(GDP )己经突破了1000亿,在全国的排名已经进入20强。
2002年末,国务院批准了佛山市的行政区划调整,目的是希望佛山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一方面能带动珠三角西岸和粤西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佛山的做大做强能够增加珠三角的竞争能力,使珠三角经济区有更多有级别的城市能与长三角经济区竞争。
新的区划为:在原佛山城区和石湾区的基础上,并入原南海市的南庄镇,组建禅城区;在原四个县级市的基础上,分别成立南海区(不含原南庄镇)、顺德区、高明区与三水区,“新佛山市”总面积为3813.64平方公里。
据统计,佛山市2004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全市生产总值165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31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959.15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612.24亿元,增长11.9%。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5:58:37。
人均生产总值47500元、折5739美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14.5%。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5.96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其中,种植业55.15亿元,增长4.1%;林业0.30亿元,增长5.3%;畜牧业34.02亿元,增长4.7%;渔业65.62亿元,增长3.2%。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405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913.97亿元,增长2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口径相同)完成增加值812.64亿元,增长24.0%;完成工业总产值3331.31亿元,增长26.3%。
其中,轻工业产值1770.34亿元,增长23.0%;重工业产值1560.97亿元,增长30.3%。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171.55亿元,增长3.4%;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153.50亿元,增长6.2%;股份制企业工业总产值1352.35亿元,增长31.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1371.87亿元,增长27.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5.40亿元,比上年增长33.4%。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8.08亿元,增长83.4%;更新改造投资44.15亿元,增长13.0%;农村集体(单位)投资267.69亿元,增长37.4%;房地产开发投资96.40亿元,增长8.9%。
商品房销售额113.57亿元,增长10.8%。
交通运输生产保持增长。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63.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3%。
其中,公路53.63亿吨公里,增长10.7%;水路运输109.08亿吨公里,增长16.0%;铁路运输0.33亿吨公里,增长64.5%。
港口货物吞吐量0.38亿吨,增长23.4%。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42.43亿人公里,增长18.2%。
其中,公路运输40.80亿人公里,增长17.9%;水路运输1.33亿人公里,增长30.5%。
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值216.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7%。
其中,出口总值138.30亿美元,增长35.3%。
从类别看,一般贸易出口总值51.69亿美元,增长49.0%;加工贸易出口总值86.54亿美元,增长28.2%。
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9.40亿美元,增长28.9%;内资企业出口48.85亿美元,增长48.6%。
在内资企业出口中,国有企业出口13.32亿美元,增长14.1%;集体企业出口20.02亿美元,增长30.9%;民营企业出口15.51亿美元,增长162.7%。
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90.80亿美元,增长38.9%;高技术产品出口26.40亿美元,增长26.7%。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
全市接待游客1998.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
其中,接待过夜游客548.78万人次,增长12.8%;接待过夜国际游客 70.76万人次,增长22.2%。
实现旅游总收入89.56亿元,增长33.5 %。
创外汇收入2.69 亿美元,增长47.2%。
据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部总户数103.96万户,总人口350.89万人,比上年增加6.65万人,增长1.9%。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45.44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86元,增长7.2%。
全市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9562元,增长10.9%。
据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摩托车140辆、家用汽车7.5辆、洗衣机99台、电冰箱101台、彩色电视机168台、影碟机89.5台、家用电脑75台、组合音响65台、空调器182.5台、淋浴热水器104.5台、移动电话195.5部。
全国、广东省、佛山市经济发展横向对比(2003年)佛山市历年主要经济指标表注:1、表中工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其它经济指标均为当年价;2、资料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佛山统计年鉴》。
佛山市历年三大产业构成比较表6.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6.1 佛山市佛山市“十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十五”时期,是佛山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根据党的十六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对外开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六个新突破的要求,结合佛山市的实际,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6.1.1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统揽全局,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优化结构,改善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6.1.1.1 奋斗目标(1)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7.5%;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5%;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9%。
(2)经济结构得到提高优化。
至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6::46:48,公有制经济实现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57.5%。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
形成现代化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健全的法制体系。
(4)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出口年均递增5%;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利用外资的质量提高,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33亿元,年均6.6亿美元。
(5)科技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科技进步对工业和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20%以上;信息化综合指数61%。
(6)环境进一步优化。
至2005年,环境综合指数达到87分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法制管理社会各项事务,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