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摘要:目前,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问题。
一旦遭到病毒的攻击,会给计算机系统和用户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对计算机病毒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掌握一些防毒方法,我们完全可以远离计算机病毒,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范一、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什么是计算机病毒1983年11月3日,弗雷德·科恩博士研制出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复制自身的破坏性程序。
伦·艾德勒曼将这种破坏性程序命名为计算机病毒,这是人们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存在。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为:“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代码。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
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的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当染毒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该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除复制能力外,某些计算机病毒还有其他一些共同特性:一个被感染的程序是能够传播病毒的载体。
当你看到病毒似乎仅表现在文字和图像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损坏了文件、格式化了你的硬盘或引起了其他类型的灾害。
若病毒并不寄生于一个感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储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计算机的性能。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传染性这是病毒的基本特征,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的特征,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传染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
2.破坏性任何计算机病毒感染了系统后,都会对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发作时轻则占用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降低计算机工作效率,使用户不能正常使用计算机;重则破坏用户计算机的数据,甚至破坏计算机硬件,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介绍
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介绍计算机病毒是一种针对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进行破坏、传播和控制的恶意软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威胁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 杀毒软件杀毒软件是一种能够及时发现、隔离和消除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工具。
它通过不断更新恶意代码库来识别和清除各类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杀毒软件通常具有实时监控功能,能够及时检测病毒的入侵行为,并进行自动拦截和处理。
2. 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位于计算机系统和外部网络之间的安全设备,可以监控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与外部网络之间的数据流量。
防火墙能够根据预设的安全策略,对数据进行过滤和检测,防止恶意软件通过网络传播到计算机系统中。
通过设置防火墙规则,可以限制指定的IP地址或端口访问计算机系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 安全补丁安全补丁是由软件厂商发布的修复程序,用于修复已知的系统漏洞和安全隐患。
计算机病毒往往利用系统漏洞来进行攻击和传播,因此及时安装、更新安全补丁是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的关键措施。
操作系统、浏览器、办公软件等常用软件都会推出安全补丁,用户应及时更新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 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强密码是一种由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组成的长密码,足够复杂以防止被破解。
使用强密码可以有效防止计算机病毒通过猜测密码的方式入侵系统。
多因素认证是一种在输入密码之外,还需提供其他验证因素的登录方式,如手机验证码、指纹识别等。
多因素认证可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登录和账户被盗。
5.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数据是一种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系统数据造成永久损失的重要手段。
当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攻击时,备份数据可以帮助恢复系统和文件。
用户可以选择将重要数据备份到外部存储设备或云存储平台,在系统受到损坏或数据丢失时恢复数据。
综上所述,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技术是多方面的。
综合使用杀毒软件、防火墙、安全补丁、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计算机安全病毒的防治技术
病毒的防治技术总是在与病毒的较量中得到发展的。
总的来讲,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技术分成四个方面,即检测、清除、免疫和防御。
除了免疫技术因目前找不到通用的免疫方法而进展不大之外,其他三项技术都有相当的进展。
图6-1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一、病毒预防技术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系统进行传染和破坏,实际上它是一种特征判定技术,也可能是一种行为规则的判定技术。
也就是说,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是根据病毒程序的特征对病毒进行分类处理,而后在程序运行中凡有类似的特征点出现则认定是计算机病毒。
具体来说,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是通过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系统内存或阻止计算机病毒对磁盘的操作尤其是写操作,以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技术主要包括磁盘引导区保护、加密可执行程序、读写控制技术和系统监控技术等。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应该包括两个部分:对已知病毒的预防和对未来病毒的预防。
目前,对已知病毒预防可以采用特征判定技术或静态判定技术,对未知病毒的预防则是一种行为规则的判定技术即动态判定技术。
二、病毒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判定出计算机病毒的一种技术。
计算机病毒进行传染,必然会留下痕迹。
检测计算机病毒,就是要到病毒寄生场所去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而验明“正身”,确认计算机病毒的存在。
病毒静态时存储于磁盘中,激活时驻留在内存中。
因此对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分为对内存的检测和对磁盘的检测。
图6-13计算机病毒的检测病毒检测的原理主要是基于下列几种方法:利用病毒特征代码串的特征代码法、利用文件内容校验的校验和法、利用病毒特有行为特征的行为监测法、用软件虚拟分析的软件模拟法、比较被检测对象与原始备份的比较法、利用病毒特性进行检测的感染实验法以及运用反汇编技术分析被检测对象确认是否为病毒的分析法。
1、特征代码法特征代码法被认为是用来检测已知病毒的最简单、开销最小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所有病毒的病毒码加以剖析,并且将这些病毒独有的特征搜集在一个病毒码资料库中,简称“病毒库”,检测时,以扫描的方式将待检测程序与病毒库中的病毒特征码进行一一对比,如果发现有相同的代码,则可判定该程序已遭病毒感染。
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介绍
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病毒成为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恶意软件,它会侵入计算机系统,破坏正常的操作和功能。
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人们开发了各种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
1. 防病毒软件防病毒软件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之一。
它通过扫描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程序,识别和删除潜在的病毒。
防病毒软件通常具有病毒数据库,其中包含了已知病毒的特征信息。
当扫描程序发现与数据库中的特征匹配的文件时,它将标记为病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病毒软件还可以在实时监控模式下持续监测系统中的活动,以及向用户提供强大的实时保护。
2. 防火墙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中保护主机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的关键组件。
它可以通过检查传入和传出的网络流量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防火墙可配置为允许或阻止特定类型的确切网络流量。
这样,它可以有效防止病毒通过网络进入并攻击计算机系统。
防火墙还可以监视网络流量,并对可疑的活动进行警告或拦截。
3. 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计算机系统和常用软件的更新也是防治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开发者经常发布更新和补丁,以修复已知漏洞和安全问题。
这些漏洞往往是病毒利用的入口。
通过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可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为了自动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可以激活自动更新功能。
4. 定期备份数据数据备份是防治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方法之一。
计算机病毒可能导致数据损坏、删除或加密。
定期备份数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并提供了一种恢复已受损数据的方法。
备份数据应保存在安全、脱机的位置,以防止病毒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5. 用户教育和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最后,用户教育和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是预防计算机病毒的重要环节。
许多计算机病毒是通过欺骗用户或利用他们的疏忽而传播的。
通过进行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提高用户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和了解,教育用户如何判断和避免潜在的威胁。
第6章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
安全从病毒入手
传播
5月第1周,微软德国 总部热线电话由每周 400个猛增到3.5万个 5月8日9时到10时, 瑞星公司接到用户求 助电话2815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
安全从病毒入手
出现系统错误对 话框 被攻击的用户, 如果病毒攻击失 败,则用户的电 脑会出现 LSA Sh ell 服务异常框, 接着出现一分钟 后重启计算机的 “系统关机”框”
直接发送传播 利用电子邮件 利用网页启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
感染计算机病毒后的症状
计算机病毒发作前的症状
计算机病毒发作前阶段,是指从计算机 病毒感染计算机系统,潜伏在系统内开 始,直到激发条件满足,计算机病毒发 作之前 在这个阶段,计算机病毒的行为主要是 以潜伏、传播为主
攻击微型计算机 攻击小型计算机 攻击工作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
计算机病毒概述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攻击的系统 攻击的机型 链接的方式 破坏的情况 寄生的方式 传播的媒介
源码型 嵌入型 外壳型 操作系统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
计算机病毒概述
网络安全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郑小玲
zhengxl_807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
安全从病毒入手
时间、地点和人物
时间:2004年4月29日 地点:德国北部罗滕 堡镇沃芬森小村,人 口为920 人物:斯文-雅尚,母 亲维洛妮卡经营着一 个电脑服务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
常见计算机病毒防护技巧
常见计算机病毒防护技巧第一章:常见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与传播方式计算机病毒是指潜藏在计算机系统内的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功能的恶意软件。
根据病毒的特点以及传播方式的不同,计算机病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蠕虫病毒、木马病毒、间谍病毒等。
蠕虫病毒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木马病毒通过在被感染计算机上建立后门进行攻击,而间谍病毒则用于窃取用户隐私信息。
了解不同种类的计算机病毒以及它们的传播方式,是有效保护计算机的第一步。
第二章:更新操作系统与软件经常性地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是防护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随着计算机病毒不断进化和演变,软件和操作系统厂商会不断修复漏洞和提供安全更新来防范病毒攻击。
因此,用户及时安装这些更新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计算机系统始终具备最新的安全性能。
第三章: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密码的强度直接关系用户账户的安全性。
使用组合各种字符(包括字母、数字和符号)的密码,并尽量避免使用常见、容易被猜测的密码,可以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同时,多因素认证可以有效增强账户的防护能力。
用户可以将密码与指纹、硬件密钥等其他因素结合,从而保护账户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的威胁。
第四章:谨慎打开附件和下载文件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即时通讯等渠道,常被黑客用于传播病毒。
因此,用户应当谨慎打开附件和下载文件,特别是来自陌生或不可信来源的邮件。
在打开附件之前,可以通过杀毒软件进行检查,并在下载文件之前使用可信的资源和官方网站验证其来源和完整性。
第五章: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是保护计算机免受病毒攻击的重要工具。
杀毒软件可以扫描和检测潜在的威胁,并及时删除或隔离病毒。
防火墙可以监控网络流量,阻止未授权的访问,从而有效防止恶意软件入侵。
用户应当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并保持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开启状态。
第六章:备份重要数据与文件及时备份重要数据和文件是应对计算机病毒攻击的有效手段。
如果系统被病毒感染或受到攻击,备份的数据可以被恢复,避免数据丢失和损坏。
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一、网络安全概述1.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数据和应用程序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泄露、破坏和丢失的技术和措施。
2.网络安全的目标:确保网络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3.网络安全威胁:恶意攻击、病毒感染、木马程序、钓鱼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
4.网络安全策略:防范为主,防治结合。
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构建安全防护体系。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复制、传播和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寄生性、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可激发性。
3.病毒防范原则:预防为主,全面防护。
4.病毒防范措施:a.安装杀毒软件:实时检测和清除病毒。
b.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修复安全漏洞,提高系统安全性。
c.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d.不打开未知邮件附件:防止病毒通过邮件传播。
e.不浏览不良网站:防止下载恶意软件。
f.谨慎下载和安装软件:选择正规渠道,避免下载病毒携带的软件。
g.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降低病毒攻击的风险。
h.提高安全意识:了解网络安全知识,防范潜在威胁。
三、网络攻防技术1.攻击手段:a.黑客攻击:利用系统漏洞进行非法访问、窃取数据等。
b.钓鱼攻击:通过伪造页面诱骗用户输入账号密码。
c.拒绝服务攻击(DDoS):占用网络资源,使目标服务器无法正常服务。
d.木马攻击: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窃取用户信息。
e.蠕虫攻击:自我复制,通过网络传播,造成系统瘫痪。
2.防御措施:a.防火墙:过滤非法访问和恶意流量。
b.IDS/IPS:实时监控和防御网络攻击。
c.安全审计:对网络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
d.访问控制:限制用户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
e.数据加密:保护传输过程中和存储的数据安全。
四、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1.相关法律法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
信息安全技术第四章
本章主要内容
1 2 3 4 5
病毒的分类、特点和特征、运行机制 反病毒涉及的主要技术 病毒的检测和防治技术、措施 防病毒软件的性能特点、选购指标、工 作原理 构筑防毒体系的基本原则
6.1
计算机病毒概述
6.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最早是由美国计算机病毒研究专 家F.Cohen博士提出的。“病毒”一词来源于生 物学,因为通过分析研究,人们发现计算机病毒 在很多方面与生物病毒有着相似之处。“计算机 病毒”有很多种定义,国外最流行的定义为:计 算机病毒,是一段附着在其他程序上的可以实现 自我繁殖的程序代码。
6.2
网络计算机病毒
网络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一种情况是,网络计算机病毒专指在网络上 传播、并对网络进行破坏的病毒;另一种情 况是指HTML病毒、E-mail病毒、Java病毒等 与Internet有关的病毒。
6.2.1
网络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在网络环境中,计算机病毒具有如下一些新的特 点: (1)感染方式多 (2)感染速度快 (3)清除难度大 (4)破坏性强 (5)可激发性 (6)潜在性
病毒的运行机制(2)
第二阶段-----潜伏 病毒一般通过隐蔽或自我变异等方法潜伏下来, 以躲避用户和防毒软件的侦查。 第三阶段------繁殖 病毒通过电子邮件、外部载体、下载等方式进 行繁殖传播。最典型的例子:梅莉莎病毒和 UNIX蠕虫病毒
6.1.5
病毒的运行机制(3)
第四阶段------发作 病毒的破坏行为、主要破坏目标和破坏程度取决于 病毒制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其技术能力。不同的病毒, 其破坏行为各不相同,现归纳如下: (1)攻击系统数据区 (2)攻击文件 (3)攻击内存 (4)干扰系统运行,使运行速度下降 (5)干扰键盘、喇叭或屏幕 (6)攻击CMOS (7)干扰打印机 (8)网络病毒破坏网络系统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可以自我复制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上,从而破坏、篡改或者删除被感染计算机上的数据。
病毒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漏洞以及用户的不注意来传播和感染。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以及预防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自我复制:病毒通过感染其他可执行文件或文档来自我复制,以便传播到更多的计算机上。
2. 伪装性:病毒会伪装成合法的文件、程序或链接以骗取用户的点击和运行,从而感染计算机。
3. 隐蔽性:病毒会试图隐藏自己的存在,以免被发现并移除。
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范技术:
1.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并进行系统全盘扫描,以便及时发现和清除病毒。
2. 谨慎打开附件和链接:不要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附件,尤其是.exe、.bat、.vbs等可执行文件,也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3. 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全补丁,以修补已知的漏洞,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4. 使用强密码:使用复杂、包含大小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以增加病毒感染的难度。
5. 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不随意分享个人信息,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6.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配置有效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监控和阻止病毒的入侵。
综上所述,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计算机安全,避免病毒感染。
计算机病毒防范
计算机病毒防范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也日益猖獗,给我们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计算机病毒不仅会破坏我们的文件和数据,还可能导致系统瘫痪,甚至泄露个人隐私和重要的商业机密。
因此,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传播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的程序或代码。
它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网络下载、电子邮件附件、移动存储设备等。
一旦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如系统运行缓慢、频繁死机、文件丢失或损坏、网络连接异常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呢?首先,保持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及时更新是非常重要的。
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开发者会不断发现并修复其中的漏洞,而这些漏洞往往是计算机病毒入侵的入口。
因此,我们应该定期检查系统更新,并及时安装补丁程序,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其次,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也是必不可少的。
杀毒软件可以实时监测和清除计算机中的病毒和恶意软件,而防火墙则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从而降低病毒入侵的风险。
在选择杀毒软件时,我们应该选择知名品牌,并定期更新病毒库,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识别和清除最新的病毒。
另外,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在浏览网页时,要避免访问不明来源的网站,尤其是那些包含色情、赌博等不良内容的网站。
这些网站往往是病毒的重灾区,很容易导致计算机感染病毒。
同时,不要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和下载未知的文件,特别是那些需要运行脚本或安装插件的文件。
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时也需要格外小心。
在将移动存储设备插入计算机之前,最好先进行病毒扫描。
此外,不要在未经信任的计算机上使用自己的移动存储设备,以免感染病毒。
对于电子邮件,我们要保持警惕。
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发来的邮件附件,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可疑的文件,如扩展名为exe、bat、scr 等的可执行文件。
如果不确定邮件的来源和内容是否可靠,可以先与发件人进行核实。
计算机病毒防御技术
计算机病毒防御技术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特点和分类(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被明确定义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而在一般教科书及通用资料中被定义为:利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缺陷,由被感染机内部发出的破坏计算机数据并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历史上,计算机病毒最早出现在70年代Davidgerrold科幻小说whenH.A.r.l.i.e.wasone.最早科学定义出现在1983:在Fredcohen(南加大)的博士论文“计算机病毒实验”“一种能把自己(或经演变)注入其它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启动区病毒,宏(macro)病毒,脚本(script)病毒也是相同概念传播机制同生物病毒类似.生物病毒是把自己注入细胞之中。
其实,和其他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
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
在生物界,病毒通过传染从一个生物体扩散到另一个生物体。
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可得到大量繁殖,并使被感染的生物体表现出病症甚至死亡。
同样,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段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第2版)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第2版)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以危害电脑或数字系统安全为目的的计算机程序。
在现代计算机中,病毒能够传染给其他的计算机,引起舆论关注。
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染,尤其是带有恶意的攻击程序的计算机病毒,理
应采用一些有效的防范技术。
首先,应该采用严格的安全措施,避免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一般
来说,如果使用完善的安全软件,可以有效防止恶意程序病毒的侵害。
安装安全软件,定期扫描整个硬盘,及时将发现的病毒清除,从而防
止病毒的传播;同时,要定期更新病毒库。
这些安全措施可以帮助用
户有效防止病毒。
其次,要采取主动防护措施,增强使用计算机时的安全意识。
不
要下载不安全的程序,或者从可疑的网站安装软件。
还应注意安装可
靠的防火墙程序,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来自外部攻击。
减少计算机系
统联网时间,或者暂时关闭特定的端口,也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机系统
暴露在网络环境的风险。
最后,要注重普及计算机病毒防护的宣传,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因为现代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中,它们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所以,要
加强对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的宣传,让普通用户掌握病毒防护基本常
识和操作方法,以确保有效的防范病毒攻击。
第6章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6.2.8 PE病毒
第 6 章 计 算 机 病 毒 的 防 治
PE病毒,是指感染Windows PE 格式文件的病毒。 PE 病毒是目前影响 力极大的一类病毒。 PE 病毒同时也是 所有病毒中数量极多、破坏性极大、技 巧性最强的一类病毒。如 FunLove 、 “中国黑客”等病毒都属于这个范畴。
第 6 章 计 算 机 病 毒 的 防 治
6.2.1 引导型病毒的工作方式
6.2.2 文件型病毒的工作方式
6.2.3 混合型病毒的工作方式
6.2.4 宏病毒的工作方式
6.2.5 Java病毒
6.2.6 网络病毒
6.2.7 脚本病毒 6.2.8 PE病毒
6.2.1 引导型病毒的工作方式
(1)可执行性。 (2)传染性。 (3)潜伏性。 (4)隐蔽性。 (5)破坏性。
(6)不可预见性。
(7)夺取系统控制权
6.1.4 计算机病毒的组成
第 6 章 计 算 机 病 毒 的 防 治
计算机病毒程序一般由感染模块、触发模块、 破坏模块和主控模块组成,相应为感染机制、触 发机制和破坏机制三种。但有些病毒并不具备所 有的模块,例如巴基斯坦智囊病毒就没有破坏模 块。 1.感染模块 2.触发模块 3.破坏模块 4.主控模块
第 6 章 计 算 机 病 毒 的 防 治
2.DOS病毒阶段 3.Windows平台阶段 4.网络病毒阶段 5.病毒发展的未来趋势
(1)网络化 (2)隐蔽化 (3)多样化 (4)破坏性强 (5)简单化
6.1.3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第 6 章 计 算 机 病 毒 的 防 治
第六章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
病毒发展阶段
在病毒的发展史上,病毒的出现是有规律的,一般情况下一种新的病毒技术出现后, 病毒迅速发展,接着反病毒技术的发展会抑制其流传。同时,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时,病 毒也会调整为新的方式,产生新的病毒技术。总的说来,病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 段:
DOS引导阶段 1987年,电脑病毒主要是引导型病毒,具有代表性的是“小球”和“石头”病
变种阶段 1995年,在汇编语言中,一些数据的运算放在不同的通用寄存器中,可运
算出同样的结果,随机的插入一些空操作和无关命令,也不影响运算的结果。这样, 某些解码算法可以由生成器生成不同的变种。其代表作品─“病毒制造机”VCL, 它可以在瞬间制造出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病毒,查解时不能使用传统的特征识别法, 而需要在宏观上分析命令,解码后查解病毒,大大提高了复杂程度。
具有代表性的是“金蝉”病毒,它感染EXE文件的同时会生成一个和EXE同名的扩 展名为COM伴随体;它感染COM文件时,改为原来的COM文件为同名的EXE文件, 在产生一个原名的伴随体,文件扩展名为COM。这样,在DOS加载文件时,病毒会 取得控制权,优先执行自己的代码。该类病毒并不改变原来的文件内容,日期及属 性,解除病毒时只要将其伴随体删除即可,非常容易。其典型代表的是“海盗旗” 病毒,它在得到执行时,询问用户名称和口令,然后返回一个出错信息,将自身删 除。
这个病毒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后来一些有心人士以CBRAIN为蓝图,制作出一些变形的病毒。而其他新的病毒创作,也纷 纷出笼,不仅有个人创作,甚至出现不少创作集团(如 NuKE,Phalcon/Skism,VDV)。各类扫毒、防毒与杀毒软件以及专业公 司也纷纷出现。一时间,各种病毒创作与反病毒程序,不断推陈出新, 如同百家争鸣。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摘要:病毒是计算机的大敌,近年来它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而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因而我们才要对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机理、寄生特点、传播方式、危害表现、防治和对抗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求能更好的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这也是我们计算机病毒防范的最终目的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尼姆达病毒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也是日新月异,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也使得我们对其防范的难度越来越大,因而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去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各种特点、原理,这样才能从肯本上去防范它,所以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是个永无止尽的“战争”。
由于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一时也无法一一列举,我现在选择u盘病毒进行研究实验。
USB移动设备,以其方便、快捷、存储量大等优势,成为目前主流的存储工具之一,而使用USB接口的MP3、数码相机等数码,更是很多年轻人的最爱。
在移动运算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小小的U盘却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
一、u盘病毒感染机理:对于大多数U盘病毒来说他们都是通过系统的自动播放功能以及AUTORUN 文件实现打开U盘时自动运行病毒程序,从而将病毒传播到正常操作系统中。
所以说要想防范U盘病毒就首先要针对自动播放以及AUTORUN文件进行处理,将这两个传播途径封死。
二、关闭自动播放封杀病毒传播:一般来说当我们把光盘或者U盘插到员工计算机后系统会马上出现一个自动播放的对话框,让我们选择打开方式,这种自动播放功能很容易造成病毒的入侵,所以说首先我们要关闭系统的自动播放功能来封杀病毒传播途径。
第一步:通过系统左下角的“开始”,在搜索框中“输入gpedit.msc”,单击“确定”按钮,打开“组策略”窗口。
第二步:在左窗格的“本地计算机策略”下,展开“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系统”,然后在右窗格的“所有设置”标题下,双击“关闭自动播放”。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和手段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和手段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和手段
一、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要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技术。
安装杀毒软件并按时升级,及时查杀病毒、木马等存在恶意风险的软件,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前先查杀病毒,不随意下载与工作、学习、生活无关的软件。
二、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规范
要对计算机进行定期的病毒扫描和查杀;对来历不明的软件、邮件或附件等不要随意打开,最好是立即删除;不要访问不了解的网站及有诱惑力名称的网页;在需要安装相关软件时,一定要从可靠的渠道进行下载;对于移动存储设备,不要随意共享,使用前要及时查杀病毒;在进行网页上的广告,不要随意点击;在传送文件前后,都要对文件进行查杀病毒。
总之,养成良好的安全使用规范,是避免和杜绝计算机病毒的最好方法。
三、掌握必要的反病毒技术
现在的反病毒技术主要有实时监视技术、自动解压技术和全平台反病毒技术,成熟的反病毒技术已经可以对已知的病毒进行彻底防御和杀除。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性质的病毒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处理,如多数的病毒都是文件型的,在利用杀毒软件不能将文件清除干净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网络连接断开、DOS模式下进行病毒查杀,或者利用备份文件替换已感染病毒的文件。
具备了基本的、必要的反病毒技术,及时地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处理,保护计算机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恶意程序 恶意程序的分类,如图6.1所示。
逻 辑 炸 弹
特 洛 伊 木 马
病 毒
细 菌
蠕 虫
复制 图6.1 恶意程序的分类
1.陷门(Trap Doors) 2.逻辑炸弹 3.特洛伊木马 4.病毒 5.蠕虫 6.细菌
3.按破坏性分类 可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 4.按传染方式分类 可分为引导型病毒、系统程序型病毒和一般应 用程序型病毒。 5.按病毒宿主分类 可分为引导型、文件型和混合型病毒。
6.4 反病毒技术概述 1.病毒的预防 (1)访问控制 (2)进程监视 (3)校验信息的验证 (4)病毒扫描程序 (5)启发式扫描程序 (6)应用程序级扫描程序
(3)干扰系统运行 (4)干扰键盘、喇叭或屏幕 (5)干扰打印机 (6)攻击CMOS,攻击硬件 (7)攻击系统数据区 (8)攻击文件 (9)攻击内存 (10)间谍活动,劫取机密信息 (11)窃取核心控制权 (12)破坏网络系统
6.3 病毒的类型 1.按攻击对象分类 可分为DOS病毒、Windows病毒、Mac病毒、 UNIX病毒、Linux病毒和网络病毒等。 2.按连接方式分类 可分为源码型、入侵型、操作系统型和外壳型 病毒。
2.病毒的检查 (1)比较法 (2)搜索法 (3)特征字识别法 (4)分析法 (5)通用解密 (6)人工智能技术在反病毒中的应用
3.病毒的消除 (1)引导型病毒消除方法 (2)文件型病毒 (3)病毒交叉感染 4.杀毒软件的主要评价指标 (1)可靠性 (2)病毒检测能力 (3)实时监控能力 (4)查杀速度 (5)方便性
6.2 病毒的特点 1.传染性 (1)文件传染 (2)引导扇区复制 (3)网络复制 2.潜伏性 病毒的触发条件:时间、计算机内特定操作、 外部命令。
病毒的潜伏性是依靠其隐蔽机制实现的。 (1)短小精悍,占用空间小 (2)属性管理 (3)暗中活动 (4)欺骗 (5)加密 (6)多变性 3.表现性 (1)有益的服务 (2)占用CPU资源,使系统性能下降,或处理速度 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