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报告

合集下载

文献检索报告范例

文献检索报告范例

文献检索报告范例文献检索报告范例题目: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一、检索工具1. Web of Science2. CNKI(中国知网)3. Google 学术搜索二、检索过程1. Web of Science检索式:(urbanization OR city OR urban) AND (environment OR ecological OR climate) AND (impact OR effect OR influence)结果:共检索到 4626 篇文献,其中:- 发表时间从 1970 年至今;- 被引次数从 0 次至 439 次不等;- 文献类型涵盖了期刊论文、综述、会议论文等。

2. CNKI检索式:(城市化 OR 城市 OR 市区) AND (环境 OR 生态 OR 气候) AND (影响OR 效应 OR 影响因素)结果:共检索到 10705 篇文献,其中:- 发表时间从 1982 年至今;- 被引次数从 0 次至 3548 次不等;- 文献类型涵盖了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等。

3. Google 学术搜索检索式: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AND impact结果:共检索到 2,080,000 条结果,其中:- 被引次数从 0 次至 2142 次不等;- 涉及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综述、研究报告等。

三、文献分析1. Web of Science 检索结果分析通过Web of Science 检索到的文献数量较少,但大多数都被高引用。

可以看出,这些文章的研究结果可能更加有效、贴近实际,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有用的建议。

根据检索结果,我筛选选出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文献1:Wang, J., Feng, K., Hubacek, K., et al. (2016). Th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a review.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12, 1628-1638.该篇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文献检索过程总结汇报

文献检索过程总结汇报

文献检索过程总结汇报文献检索过程总结报告一、引言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可以获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归纳我在进行文献检索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工具和经验,以供后续科研工作参考和借鉴。

二、方法与工具在进行文献检索时,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和工具:1. 关键词检索:首先,我根据研究课题确定了一些与该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然后在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检索。

这一方法可以快速定位到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并且可以通过不断调整关键词的组合和替换来获取更全面的检索结果。

2. 学科分类检索:在进行文献检索时,我根据研究课题所属的学科领域,选择了对应的学科数据库进行检索。

这样做有助于减少无用资料的获取,提高检索效率。

3. 发表年限限制:为了获取更全面和最新的研究资料,我在进行文献检索时,通常将发表年限限制在近几年内,这样可以避免过时的研究成果对我的研究造成困扰。

4. 多数据库检索:除了常用的学术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和PubMed外,我还尝试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数据库,以获取更专业和深入的研究成果。

这一方法可以保证我获取到的文献来源更广泛,从而提高我对于课题的理解和把握。

5. 文献引用追踪:在获取到相关文献后,我会查看该文献被哪些其他文章所引用,以获取更多相关的研究成果。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对于课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三、经验与教训在进行文献检索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 时间规划:文献检索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在进行文献检索之前,我会合理安排时间,先制定一个明确的检索计划和目标,避免在检索过程中琐碎的事务或无关因素的干扰。

2. 结果筛选:获得大量的文献检索结果后,我会根据文章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等信息对结果进行筛选,筛选出与我的研究课题紧密相关的文献。

这样可以避免在检索结果中迷失,节省时间和精力。

文献检索报告范例

文献检索报告范例

文献检索报告范例一、研究背景二、检索策略1.确定关键词:通过对研究主题的深入理解,确定一组关键词,以便于进行文献检索。

2.选择数据库: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以获得最相关的研究文献。

3.检索语句:将关键词组合成逻辑检索语句,并根据具体的数据库的语法规则来编写。

4.筛选文献:根据检索结果的相关性,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三、检索结果分析在本次检索中,选择了XX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使用的关键词为XX。

共检索到XXX篇文献,经过筛选后,选取了XX篇文献进行深入分析。

1.检索的主题: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其中一特定主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2.文献分析:(1)文献分类:根据研究主题的不同方面,将文献分为不同的分类,以便于对文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主要发现:通过对选取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研究发现和趋势。

(3)研究问题:在文献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研究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4)研究限制: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了一些研究的限制和不足之处,这些限制可能会影响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文献检索,了解了其中一特定主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通过对选取的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研究发现和趋势。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研究问题和限制,这些问题和限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注重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断扩大和深入研究的领域。

[1]张三.文献检索与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李四,王五.文献检索方法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24。

文献检索的实验报告

文献检索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培养查找相关文献的能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3. 了解学术资源数据库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四、实验内容1. 确定检索主题: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检索主题。

2. 选择检索工具:使用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

3. 确定检索策略:采用关键词检索、主题词检索和分类检索相结合的方式。

五、实验步骤1. 打开中国知网(CNKI)官方网站,点击“高级检索”。

2. 在检索框中输入关键词“人工智能”、“医疗领域”。

3. 选择检索范围:全文、标题、关键词等。

4. 设置检索时间范围:2010年至今。

5. 选择文献类型: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6. 点击“检索”按钮,查看检索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检索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23篇,其中期刊论文89篇,学位论文20篇,会议论文14篇。

2. 文献分析:(1)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 辅助诊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准确率。

b. 辅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c. 医疗资源优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2)研究方法:a. 数据挖掘:通过对大量医疗数据的挖掘,发现疾病规律。

b. 深度学习: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医学图像的自动识别。

c. 自然语言处理: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医疗文本的自动分析。

(3)研究现状:a.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质量、算法精度等。

b.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提高了查找相关文献的能力,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了解了学术资源数据库的特点与使用方法,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1. 简介文献检索是研究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旨在对文献检索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检索方法、检索工具和技巧等。

2. 文献检索方法2.1 关键词检索法关键词检索法是最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之一。

研究者根据研究主题选择关键词,通过搜索引擎或在线数据库进行检索。

关键词的选择应准确反映研究内容,并避免使用模糊或广泛的词语。

2.2 主题词检索法主题词检索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检索方法,适用于特定学科领域。

研究者通过查询相应的主题词表或分类法来获得主题词,然后在相关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3 高级检索法高级检索法是一种更加灵活和精细的检索方法。

研究者可以使用布尔运算符(如AND、OR、NOT)进行组合检索,或者利用通配符和括号等符号进行模糊检索。

这种方法适合于复杂的研究主题或需要排除特定内容的情况。

3. 文献检索工具3.1 学术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是最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之一,如Google学术、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等。

这些工具通过抓取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资源,为研究者提供便捷的文献访问和下载服务。

3.2 在线数据库在线数据库是专门收录各类学术文献的平台,如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等。

这些数据库提供高质量的文献资源,并支持多种检索方式和高级检索功能,帮助研究者获取更准确的文献信息。

3.3 图书馆资源图书馆是研究者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图书馆提供各类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包括图书、期刊、专利和标准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并借阅所需的文献资料。

4. 文献检索技巧4.1 细化检索词在进行文献检索时,研究者应该逐步细化检索词,提高检索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添加限定词(如时间范围、文献类型)或者缩小检索范围来实现细化检索。

4.2 利用引文检索引文检索是通过查找文献中的引用文献来获取相关研究成果的方法。

文献检索综述报告

文献检索综述报告

文献检索综述报告
一、引言
文献检索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研究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料,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本报告将对文献检索的方法、技巧和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检索方法
直接检索法:直接通过关键词、作者、标题等关键信息在图书馆、数据库等资源库中查找文献。

引文追踪法:通过已知的文献,追踪其引用的文献,从而找到相关领域的核心文献。

综合检索法:结合以上两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查找文献,以获得更全面的资料。

三、文献检索技巧
使用关键词:关键词的选择对于检索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应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

筛选文献:在获取大量文献后,应仔细筛选,选择与主题相关、质量较高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引用。

使用高级检索功能:大多数数据库都提供高级检索功能,如限定时间范围、限定学科领域等,应充分利用这些功能提高检索效率。

四、文献检索工具
图书馆资源:图书馆是文献检索的重要场所,包括纸质书籍和电子资源。

网络资源:网络上也有许多免费的学术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作为补充。

学术搜索引擎:这些搜索引擎能够帮助研究者快速找到相关文献。

五、结论
文献检索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合理使用文献检索工具和资源,研究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资料,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研究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检索的方法和工具也将不断更新和改进,为研究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一)中文数据库信息检索实验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一)中文数据库信息检索实验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中文数据库信息检索实验姓名实验日期学号专业班级实验地点指导老师评分一.实验目的:1.熟悉与专业有关的中文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情况;2.熟悉相应中文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的浏览器使用;3.掌握常用中文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的检索方法以及检索结果的处理;4.掌握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连接到因特网的实验室局域网环境,并能通过学院图书馆入口访问以下数据库系统:1.万方数据资源系统2.维普信息资源系统3.中国知网数据库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5.超星数字图书馆6.试用数据库三.实验要求:先选检索课题:1.分析课题主题,写出课题所属领域、背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等相关技术内容。

(限200字左右)2.给出中外文检索词(包括主题词、关键词、同义词、缩写及全称等,限15个以上)及检索式,按要求检索数据库,写出检索过程,并按题录形式选择给出相关文献2-3篇。

3.中文数据库4种类型8个库:任选两个馆藏目录、联合目录、中文期刊数据库、事实与数值数据库进行检索。

4.外文数据库2个:5.学位论文库2个:万方学位论文库、中国知网。

6.会议论文库2个:万方学术会议库、中国知网。

7.标准、专利、注:结果页面截图:(用键盘Pr Scrn SysRq键截图,要求显示检索条件窗口)四.实验内容:1.从图书馆网站上安装CNKI阅览器和PDF格式全文阅览器。

从CNKI(即中国期刊网)的“进入总库平台”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2005年出版、EI来源期刊、篇名中包含“信息管理”的文献,任意下载一篇检索出的论文,分别下载CAJ格式和PDF格式,体验两种阅览器的各自功能。

2.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文献题名中包含“机群”的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

记录结果数,并记录其中一篇的论文题名、作者、导师姓名及学科专业名称。

3.利用读秀的“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今年内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新闻报道,共有记录多少条,记录时间最新一篇的新闻标题、刊登报纸、报纸日期、版号、分类号。

文献检索分析报告

文献检索分析报告

文献检索分析报告文献检索分析报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献检索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对于不同专业领域的人们来说,进行文献检索分析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以“文献检索分析报告”为主题,就该主题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文献检索分析报告?文献检索分析报告是指对指定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后所得到的文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再进行系统性地撰写出来。

这种报告通常被用于科研、课题、论文或研究报告等方面。

其目的是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某一特定领域内的研究背景、现状和最新进展。

二、文献检索分析报告的基本结构文献检索分析报告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可查询的文献目录(Bibliography)文献检索分析报告的第一步是查找并记录相关的文献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被收集在一份文献目录中,以便读者更方便地查询文献信息。

2、简介简介是文献检索分析报告的第二部分。

它通常涉及到所涉及的主题、研究目的、方法和所使用的分析技术。

3、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数据分析部分是文献检索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部分,研究者对所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调查结果,并提供更具体的细节。

4、结论完整的文献检索分析报告应该包括结论。

该部分描述了研究人员对调查结果的清晰总结,并对结果的实际应用提出建议,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整个报告的总体目标和价值。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编写文献检索分析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语言简洁明了尽管文献分析报告主要是用于科研和研究方面,但是它的语言应该是简单明了的。

不太需要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而应该使用易于理解的普通语言。

2、统计指标准确文献检索分析报告中包含的数据应该是准确的和可靠的。

如果数据或分析不准确的话,整个调查就会失去其可信度,其结果将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3、有意义的结论在整个文献检索分析报告中,结论部分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
一、检索课题: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
二、选择数据库
(一)数据库1:中国知网(CNKI)
检索途径:主题途径
检索标识:关于资产减值问题
检索结果:
1、著者:刘红霞刘智勤
题名: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思考
期刊名称:黑龙江对外经贸
ISSN:1002-2880;2005年第12期;83-84页
2、著者:戴德明; 毛新述; 邓璠
题名: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研究
期刊名称:财经研究
ISSN:1001-9952;2005年7月第31卷第7期;71-82页
3、著者:安建华张旋
题名: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几个问题
期刊名称: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ISSN:1007-4457;2002年第3期;61-62页
4、著者:李霞
题名: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与管理
期刊名称:经济师
ISSN:1004-4914;2011年第12期;157-158页
5、著者:毛英飞费连才
题名: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
期刊名称:交通财会
ISSN:1005-9016;2003年第10期;15-17页
(二)数据库2:Science Direct
检索途径:主题途径
检索标识:关于资产减值问题
检索结果:
1、著者:Ahmad Nawaf Obaidat Mohammad Eid Al-Hajaia
题名:The Reality of Implementing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36 “Impairment of Assets” in
Jordanian Industrial Companies Shareholders
期刊名称:Accepted Manuscript
ISSN:S2214-4625
2、著者:Ekaterini C. Laskaridoua, Vazakidis
Athanasios
题名:Detecting Asset Impairment Management: Some evidence from Food and Beverage listed Companies
期刊名称:Procedia Technology
Volume 8, 2013, Pages 493-497
3、著者:Richard Andrews
题名:Fair Value,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asset impairment: The impact of a change in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期刊名称: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ume 2, 2012, Pages 16–25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以企业会计制度理论为依据, 结合实际工作, 对固定资产减值准
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含义及在工作中具体应用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涵义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 “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 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 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 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 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这里的账面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提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这里的可收回金额是指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第四十二条规定: “在资产负债表中,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净值的减项反映。


上述规定表明,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净值的减值情况, 它是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 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 与账面价值不同) 与企业期末合理预计的固定资产可收回净值( 可收回金额或减值后的固定资产净值) 的差额。

该科目的运用使得期末固定资产按照可收回净值计入资产总额, 这样能更好地反映固定资产( 这项资源) 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的真实经济利益, 防止固定资产价值的虚增。

这也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固定资产折旧的关系
固定资产折旧是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情况的指标。

之所以要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是因为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发生损耗而使价值发生转移,这里的损耗就包括了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

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引起的服务潜能的降低,如房屋建筑物受风吹、雨打、日晒等的侵蚀而逐渐陈旧,机器设备因使用逐渐磨损以及外部事故破坏等原因所造成的减值;无形损耗则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原有固定资产的贬值,或者出现同类,但生产效率更高的固定资产,与原有的固定资产相竞争,从而使原有的固定资产受到实物磨损、自然磨损以外的价值损失。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由于固定资产的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造成固定资产的减值。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市价的持续下跌(贬值———无形损耗)、技术陈旧(无形损耗)、损坏等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计提减值准备的共同原因。

既然两者有这么多的共同原因,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呢?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之初,综合考虑影响折旧的各方面因素,确定在固定资产预计有效期使用年限内的折旧方法。

折旧方法一旦确定在预计使用年限内每年的折旧额也就相应确定了,而且《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所考虑的各方面影响折旧的因素都是预计,因此所确定的折旧额也是预计数。

当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超出预计的无形损耗(市价下跌力度超出预计或新设备出现比预想的快)或发生了非正常的损坏,这时所造成的固定资产减值超过正常所提的折旧额,但由于这种减值并不是经常性、系统性发生的,用计提折旧这种对固定资产历史成本进行系统性分配的方法,就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对这种超常的事先没有预计到的减值就采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由此可以看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际上是固定资产折旧的一个补充。

三、对减值准备工作的建议
1.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尽管我国有关法规明确要求,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变更对本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应予说明,但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对计提(转回)、不提(少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均未作详细披露。

因此,监管部门对披露信息不足的公司,应责令其披露导致资产减值发生的具体原因及其对资产减值服务能力的影响、资产的可收回价值、确认的减值损失依据、资产减值冲回的原因及金额、资产减值变更对本期利润的影响比例等。

2.加强对资产减值会计的规范
政府应尽快制订资产减值准则,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增强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

鉴于我国目前上市公司造假成风的实际情况,不妨在短时间内对资产减值进行硬性规定,即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具体化。

3.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引用“现金产出单元”估计
现金产出单元(cash generating unit),指从持续使用中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的可辨认资产组合,而该资产组合的持续使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往往以单项资产或资产类别为基础进行确定。

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某些局限性,在很多情
况下并不能认定某一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许多资产共同作用产生现金流入,不妨引入“现金产出单元”进行评估。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减值的发生是难免的。

计提资产减值既符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也符合财务会计报表的确认标准,因此企业应该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会计处理,使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资产更符合资产要素的定义,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

参考文献
1.安建华,张旋.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几个问题.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3)
2.毛英飞,费连才.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交通财会.2003,(10)
3.财政部会计司翻译.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J].会计研究,1999,(5)
4.朱炜.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统计分析[J].财会通讯.2003,(4)
5.刘红霞,刘智勤.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思考.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2)
6.王娟,张浩.资产减值准备与利润操纵[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