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完美版)
心理学要点笔记(最全)
第二部分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 也研究人的心理, 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除此之外, 心理学还研究个体行为、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
心理学科的性质: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是一门中间(边缘)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 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1)认知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情绪情感过程: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个性心理: 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 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 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1)个性心理倾向性(最活跃), 包括需要, 动机, 兴趣, 爱好, 信念, 理想, 世界观等。
如有的人在物质需要方面追求强烈, 有的人更注重精神与成就的需要等。
(2)个性心理特征(最稳定)指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
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 气质有好动与喜静、暴躁与温和之别, 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等。
真题: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后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简答)理论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 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 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 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效的开展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第二节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1.描述: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和精确的观察和了解。
注:描述要客观,必须忠实于可观察到的信息2.解释:寻求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或行为。
注:解释要合理,谨慎地超越被观察到的现象。
3.预测:是对某种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或某种特定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4.控制: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或者影响它的形式、强度、发生率等。
二、心理学简史: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适应环境科学和技术寻求生存的意义哲学和宗教2.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3.当代心理学流派:结构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因果性原则●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其结论必须建立在依靠科学方法收集和处理的证据基础之上。
科学的方法包括一整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1、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发现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验法实验法是有目的、有方向地严格控制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特定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出现,从而研究心理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测验法⑴作业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质量对其特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
能力测验学绩测验⑵自陈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些自我评估的题目,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情况对其特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4、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既可以向被研究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研究者的人作调查。
四、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既研究人,也研究动物,但主要研究人。
心理学笔记20篇
心理学笔记20篇1.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时,出现了与自身价值观、信念或行为不一致的情况。
该理论探讨了认知失调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缓解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
2. 条件反射理论: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刺激引起特定反应的现象。
这一理论解释了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和原理,并提出了条件反射在研究和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3. 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和信心。
该理论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对个体行为、情绪和成就的影响,并提供了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4.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个体如何通过观察他人来研究和模仿行为。
该理论还探讨了人们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如何形成自我认知。
5. 情绪调节理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的管理和调整过程。
该理论研究了情绪调节的方式、影响因素以及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6. 研究理论:研究理论探讨了个体如何通过经验和观察来获得新知识和技能。
该理论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研究方式、记忆过程和研究动机。
7.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社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该理论研究了社会认同的形成和变化,以及社会认同对个体自我感知和行为的影响。
8. 情绪智力理论: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力。
该理论探讨了情绪智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并提供了提高情绪智力的方法。
9. 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研究了个体对自己行为的动机和意愿的产生过程。
该理论探讨了自我决定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自我决定能力。
10. 人格理论:人格理论研究了个体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
该理论探讨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格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
11. 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探讨了个体追求目标和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
该理论涉及到不同种类的动机和动机养成的方式。
12. 注意力理论:注意力理论研究了个体对特定刺激的关注和集中程度。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
张厚桀版《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概论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是硏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感觉。
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理论领域: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心理测量学5.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领会】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
(客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彩响;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卷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遽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要求适应群体)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心理学笔记
1879年,冯特(德国人)创立心理学。
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理想状态神经质精神疾病发展性问题性格障碍误解:(1)心理学家知道我在想什么(2)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3)心理学只研究变态的人(4)心理学家都会催眠(5)心理学就是梦的解析所有的记忆就是持久性的,只是有时我们找不到提取记忆的有效方法。
(错)对目击者实施催眠后,他们能完整的回忆起所看到的犯罪行为。
(错)压力总是使人感到痛苦。
(错)第一节心理与心理学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可以定义为心理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冯特在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贡献:1.心理学创始人2.收了大量弟子,将心理学发展广大3.弟子创造了构造心理学三.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个体行为:外显行为:可观察的行为和反映内隐行为:不可观察四. 1.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2.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3.意志过程: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个体心理:个性差异:1.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2.心理过程稳定特性:能力,气质,性格第二节心理学的源流一.流派1.构造心理学代表人物:W.冯特和EB铁钦纳研究对象:意识经验2.机能心理学:代表当时美国心理学的主流先驱人物:W詹姆斯3.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S----------R 公式刺激反应4. 格式塔心理学创立者:科勒5. 精神分析创立者:弗洛伊德人受本能欲望控制6.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主义,知觉。
创始人:马斯洛成功的心理治疗在于帮助患者明察事物,了解自身,认识现实,帮助患者,提高满足自己基本需要的能力。
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一.心理学研究的价值(1)描述和测量(是什么)(2)解释和说明(为什么)(3)预测和控制(怎么办)二.研究方法(1)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中观察行为表现珍妮.古道尔局限性:观察者效应,拟人化错误,观察者偏差(人都是主观的)(2)实验法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实验室实验:误差小现场实验法:误差大(3)调查法口头调查和书面调查(4)个案法:搜集单个被试各个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三.心理的主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a.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学笔记
1、心理学科性质:边缘中间学科。
皮层四叶:额顶枕颞2、心理现象的结构: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心理行为的动力系统,如需要动机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
3、心理学的独立: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4、心理学的实质:心里是人脑的技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5、两种信号系统:条件反射实质上就是信号反射条件反射系统就是大脑皮层的信号系)①第一信号:现实具体刺激物(如气味、颜色、声音)第一信号系统:现实具体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如“望梅止渴”。
②第二信号:语言中词汇第二信号系统:由于严重词汇组成刺激所形成条件反射系统如“谈梅生津”。
6、感知觉的异同点: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整体反映。
共同点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区别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联系:感觉是知觉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7、感知觉的种类:【感觉:外部感觉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
知觉:①物体知觉:空间知觉(反映物体的的大小、形状)、时间知觉(对客观现象延续性顺序性反映)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速度反映)②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听其言观其行知其人)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自我知觉人贵有自知之明8、感受性变化的规律:①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视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听味嗅肤觉适应感觉适应(无适应现象)②感觉对比(统一感受器官在不同刺激作用下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继时对比③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连觉: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官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到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连觉最常见形式是有颜色引起(红色-兴奋蓝色-镇静④时间与感受性变化: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性可通过练习提高。
9、知觉的特性及教学意义:【①知觉的选择性(从众多的刺激中选择少数刺激甲乙优先知觉的特性)。
心理学习笔记
心理学习笔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
通过研究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过程、情绪体验和行为模式。
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1.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思考。
- 到了19世纪,心理学开始以实验和科学方法为基础进行研究。
- 著名心理学家如威廉·詹姆斯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行为模式。
-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过程,研究记忆、研究和问题解决等认知功能。
-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变化,如婴儿、儿童和青少年期等。
-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人类的内在潜力。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通过实验、调查和观察等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
- 个案研究:深入探讨个别个体或群体的研究。
- 横断面研究:在特定时间点上收集和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数据。
- 纵向研究:在长时间内跟踪同一组个体或群体的变化。
4.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临床心理学:关注精神健康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 教育心理学:研究研究和教育过程,提供教育指导和咨询。
- 工业心理学:关注组织和职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工作满意度。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和行为。
心理学是一个广泛而有趣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
通过深入学习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我们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升我们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普通心理学新版笔记
普通心理学新版笔记一、心理学概述。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心理现象: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 个体心理与行为: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通过行为可以研究心理。
- 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是能觉察到的心理部分,无意识是不能觉察到但对行为有影响的部分。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优点是能直接获取资料,缺点是可能存在观察者偏差。
- 实验法: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的设置。
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优点是能揭示因果关系,缺点是实验环境可能影响结果的外部效度。
- 调查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优点是能快速收集大量数据,缺点是被试可能提供虚假信息。
- 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测量心理特征,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要注意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 个案法: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优点是能深入了解个体,缺点是结果难以推广。
3.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 哲学渊源: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灵魂、心理现象的思考。
-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 主要流派。
-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通过内省法。
- 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强调意识的功能,适应环境。
- 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实验法。
-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强调心理的整体性,反对元素主义。
-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重视潜意识和性本能对行为的影响,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
- 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关注人的自我实现和积极面,强调人的主观体验。
- 认知心理学:奈瑟尔,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研究认知过程。
二、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 神经元。
- 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
-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整合、传导信息。
- 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神经元内部是电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化学传导(通过突触)。
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精品10篇)
心理学读书笔记及心得篇1现代心理学是我很感兴趣的一门学科,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
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通过这两个学期的心理学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
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
我还学会帮助他人,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
例如,在我门国家,解决农民问题事关重要,而研究农民的心理特征和需要以及不同地区农民的心理差异,不仅能够因地制宜引导和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而且有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接受新科技的兴趣。
在家庭里面,要教育好子女,就得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倾向、兴趣喜好、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从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综合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
那么就要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能力兴趣、兴利除弊,开发潜能,激发天然创造力,解除烦恼,指导工作和生活。
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某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动机、需要、思维、思想等,分析某个地域人的素质和特征,就会深刻的认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就会减少误会和冲突,更好地协调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
但是,真正对心理学了解的却并不多,包括我与跟我一起来心理学的同学。
大家提到心理学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心理咨询,或是心理医生,脑子里可能会浮现出心理医生医治心理变态的场景,然后病人好了,心理医生自己却变态了。
心理学可以说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但大家都不是十分的了解。
心理学笔记整理
心理学笔记整理一、心理学简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心理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的学科。
它在解释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二、心理学的历史1. 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心灵、意识和理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2. 结构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威廉范特哈特等开创了结构主义心理学,倡导通过实验和观察,对心理过程进行分析和描述。
3. 功能主义心理学在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了功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过程的功能和目的,关注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
4. 心理动力学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动力学,认为人类行为和情感受到潜意识的支配,开创了心理治疗的领域。
5.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可见的行为,用条件反射等理论解释人类行为。
6. 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人的积极性,提倡人性的尊重。
7. 认知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认知心理学崛起,强调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对心理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三、心理学的分支1.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信息加工、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以及知觉和语言等方面。
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的发展变化,包括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发展。
3.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性格特征、心理机制以及人格发展的因素等。
4.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群体中的行为、态度和观念等。
5.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临床实践,主要关注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四、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控制,研究因果关系和心理过程。
2.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通过问卷、面谈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来了解心理现象和行为。
心理学笔记
《心理学笔记》1.自我求证心理:在他人提出的问题带有暗示或者语意不明的情况下,回答者往往会朝着自己思维认定的方向去推测、思考以及想象。
2.逆反心理: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3.旁观者效应:即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当其他目击者在场,人们的责任感就会削弱,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
4.责任分散心理:即在责任人数量增加的情况下,责任人的责任感就会相对降低。
5. 情绪冲动心理:当事人在周围环境的或好或坏的刺激下会产生一种非理性的行为,而且是由情绪的波动导致的直接结果。
6.既得优势心理:当某种群体普遍享有了某种优势,那么个体的行为就会收到影响,个体都会纷纷来占有这种优势,一旦占有就不愿放弃。
即使后来这种优势在群体的作用下并不突出,但是个体依旧不会放弃这种行为。
7.囚徒困境心理:它说明每个理智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倾向。
8.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成见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
它指人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产生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现象。
9.控制错觉定律:即人们对于非常偶然的事情的时候,通常都会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你离是可以支配的。
10.霍桑效应:是指人们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的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
11.青蛙效应:它强调了习惯对行为的束缚力,而这种束缚力的可怕在于它会对人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
12.权威效应(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地位高、威望大、受尊敬的人,所说的话以及所做的事容易引起别人的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
13.德西效应: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降低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和积极性。
14.詹森效应:詹森效应被视为一种浅层心理疾病,是将现有的困境无限放大的心理现象。
尤其是在关键的场合、紧张的气氛、无形的压力下,会不露痕迹的使自己的内心紧张,进而导致当事人表现发挥失常、错失良机。
心理学笔记(智能整理)
第一章导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
3、认识自己,这既是心理学的根源,也是心理学的目标。
4、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才的活动。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固有规律。
2、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精神活动的基本形式和机制,最初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灵魂,后来转为人的心灵,再隶属于哲学(心灵哲学)。
3、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标志着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现代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他们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现象,同时也考察人的行为,并且探讨心理现象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的关系。
一、人的心理1、人的心理分成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两个方面。
2、(两者关系)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体心理1、个体心理指个人所具有心理活动或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方面。
(三者关系)A、心理过程1、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①认知活动3、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4、感觉:5、知觉:6、记忆:7、想象:8、思维:9、②情绪活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10、情绪是11、③意志活动12、心理学把人自学确定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调节行为、并按主观意愿排除障碍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叫做意志。
B、心理状态1、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状况和相对稳定的性质。
2、注意作为一种比较紧张、积极的心理状态,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特征,能够对刺激、信息进行选择、整合、调节,是心理过程的必需前提和基本条件。
C、个性心理1、受遗传、教育、生活经历、职业活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的心理会形成各不相同的特点,这就是个性心理。
心理学学习笔记(精选多篇)
心理学学习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心理学学习笔记这两天听了xx学院xx教授的《学校管理心理学》讲座,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这里我很赞成他提出的做个正常生活的人、克服自己的情绪化倾向这个问题。
卞教授说,人生活在世界上,世事纷繁,扰人之至,作为生命的个体,很容易导致性格解体现象。
也就是说,你的性格解体为另外的一个很陌生的性格类型,甚至你自己都不认识的那种类型。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克服性格中的情绪化。
他说,要克服情绪化,就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是心理保健。
每个人要有自己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为一个人,要知道被人接纳、认同是很高的境界,同时在这种境界中还要做到让别人觉得不是被服从的感觉,这是最高的境界。
我理解,就是要和别人愉快良性共处,被别人认同,但是不是为了达到让对方屈从于自己的目的,也就是每个人都要有平等待人的良好心态。
二是学会缓解压力。
卞教授说,每个人最好能规定每周或者每天的专门时间,是自己反思、发泄的时间,作为自己认知自己、调解自己的一种方式。
我也觉得,当一个人心情不快时,到野外走走,胡乱的唱唱歌,和大树、小草说说话,也都是能宣泄从而平静的好的方法。
缓解的宗旨就是先反思再调节。
三是建立运用社会支持系统。
他说,每个人都要行善,要有真心的朋友。
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要有人来诉说和支持。
卞教授说,这个问题要重视,要说,不要不好意思说,把什么都闷在心里对人是很不好的。
记得昨天看到一个小文段,就是说一个人的真诚方面的。
四是学会休闲。
卞教授说,一个人在遇到困难和烦恼时,不要一味的去排除它,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可以去游玩、唱歌、钓鱼等,用这种方式去遗忘、淡化心里的烦闷。
五是科学用脑。
一个人不能无休止的用脑,大脑用多了,会造成心理的压迫和紧张感,这样对于人的心理影响就很大。
对于卞教授的说法,很多我是支持的。
作为一个人,在这滚滚的红尘中,很容易迷失、很容易消沉、很容易颓废,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有效解除烦恼的方法,个体就很容易情绪化,很容易走极端路线,很容易把事情做到成为不可调和得事情。
《心理学》经典笔记(超完整)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一)感觉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
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1、注意概述(1)什么是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2、注意的种类:种类目的性意志努力产生的条件或说规律无意注意无不需要主客观条件有意注意有需要目的、兴趣、组织和意志力有意后注意有不需要熟练和系统化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在一瞬间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心理学笔记
青少年心理学主要学习四大部分内容一、回眸青春——青少年期和青少年心理学二、理解青春——青少年的生理、认知、情绪的发展三、理解青春——青少年的社会发展四、把握青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指导引言:什么是心理学一、什么是心理、心理学二、心理现象的划分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四、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什么是心理、心理学(一)心理的概念也称心理现象,是个体通过活动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时产生的主观现象。
(二)心理学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心理现象的划分1、心理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是指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
具有瞬时性。
2、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所具有的特性是心理过程相对稳定的状态。
3、个性(人格)个性倾向性:是人们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客观事物的态度,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到定向作用,主导人的行为的活动方向和水平。
如: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等意识形态。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横向:应用心理学纵向: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学主干四、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第一部分回眸青春—青少年期和青少年心理第一章动荡年华: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期一、青少年期的概念1、年龄阶段一般在11-12岁到17-18岁2、主要标志生理上:性发育心理上: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3、定义二、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青少年心理学概念基本规律、年龄特征(二)基本内容1、基本规律2、年龄特征3、帮助和指导的方法三、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四、为什么学习青少年心理学第二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一)生物因素1、遗传2、先天素质3、生理成熟1、遗传是指亲代(父母)通过基因(DNA)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子女)的现象。
心理学课程笔记
心理学课程笔记笔记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思维过程的学科。
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的知觉、记忆、注意、推理、语言、思维策略等。
知觉是指人类的感官系统对外部刺激的接受和表征。
记忆是指人类对过去经历的一些事件和信息的储存和再现。
注意是指人类对特定信息的选择性关注和加工。
推理是指人类通过一系列思维过程,从已知信息中得出新的信息。
语言是人类用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符号系统。
思维策略是指人类应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去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实验和模型两个方面。
实验是指通过实验设计来研究人类思维和思维过程的规律。
模型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人类思维和思维过程的运作。
笔记二: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的群体心理、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等。
群体心理是指人类在群体中产生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和行为,如领导者与成员的交互、群体信念和团结等。
人际关系是指人类在一对一或多对多的交互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社会认知是指人类在社会中理解和判断关于自己、他人、事件的认知和态度。
社会影响是指人类在社会互动中受到的影响和产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实验和调查两个方面。
实验是指通过实验设计来研究社会心理学的规律。
调查是指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来了解人类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笔记三: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指通过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帮助人类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一种治疗方式。
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咨询疗法等。
认知行为疗法是指通过调整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来解决心理问题和障碍,包括认知重构、行为训练、强化技术等。
人本主义疗法是指通过理解和尊重人类的自我、自由和尊严来帮助人类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动力学疗法是指通过探讨和解析人类的内心冲突和防御机制来解决心理问题。
咨询疗法是指通过与咨询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和取得心理健康。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精选14篇)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精选14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学的读书笔记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的读书笔记篇1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知识的容量和面呈现出大爆炸的状态。
生物发展规律当中有着生物进化大爆炸现象,当生物量变到大爆炸,必然会出现新的物种和时代的到来。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读过程当中,我觉得作为信息化变革时代中做教师和班主任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皮亚杰说“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智慧或思维的本质,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上要不断积累与学生交流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智慧。
学生在跟随教师和班主任的学习和管理中也会形成自己的智慧,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这一智慧在不断增长。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成长和进步,是好的。
而我们的教师与班主任也要去快速成长与发展,才能去适应这一变化。
否则,就会出现“现在学生怎么越来越难管了?”这样的疑惑。
尤其我们看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可能更强,他们的思维也更激进,我们就要不断的去发现和适应,并与之交流,以达到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转化。
教育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心理学的支撑,我们在做好教学和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学生心理上去做精神引导。
这个的效果好不好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和管理效益,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我觉得维果斯基给我们的启迪是巨大的。
首先,确定每个学生的两种水平:一是他们能够独立而有效地完成作业的水平,二是他们在指导下能够有效地完成作业的水平。
这其实是对学情充分分析基础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就是和合高效课堂所倡导的的独学、群学基础上的精讲点拨,维果斯基把这一教学基本规律早已上升到理论水平了,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和理解,并加以运用。
其次,定期与每个学生一起探讨那些能提供“教学支架”(指学生试图解决超出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心理学笔记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1 什么是心理学2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流派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和构造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裂学派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识心理学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1心理学的理论领域2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测验法3实验法4调查法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1认识内外世界2调整和控制行为3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上第二章:意识与注意第一节意识的性质1什么是意识2意识的状态第二节:注意1什么是注意2注意与意识的关系3注意的种类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1生物节律2睡眠与失眠3梦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1催眠2心理触动药物的影响第三章:感觉与知觉第一节:感觉概述1感觉的一般概念2感觉的生理机制3感觉性与感觉或现第二节:视觉1视觉刺激2基本的视觉现象3视觉的机制1听觉刺激2基本的听觉现象3听觉的机制第四节:知觉——感觉的整合1知觉的一般概念2知觉的特性3几种复杂的直觉及其机制第五节:社会知觉1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2社会认知的过程第四章:记忆与学习第一节:记忆概述1记忆的概念2记忆的基本过程3记忆的类型第二节:记忆系统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第三节:遗忘1遗忘的进程和遗忘曲线2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3有意遗忘的作用4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第四节:学习1学习的定义2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3学习的分类4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第一节:思维及其基本特征1思维的概念和特征2思维的过程和种类第二节概念的形成过程1概念的心理学定义2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第三节:推理和问题解决1推理2问题解决的定义3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四节:想象和创造性培养1想象和创造思维2创造性的的测量和鉴别3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第六章智力第一节智力概述1智力的性质2智商与智力差异、3智力发展的特征第二节智力的理论1智力的因素论2多元智力理论3智力结构论4智力的认识理论第三节智力的测量1智力测量概述2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3经典智力测验4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第四节智力的影响因素:遗传与环境1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2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3学校环境对智力的影响4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第一节动机与行为1动机的定义2动机的产生3动机的种类4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第二节社会性动机1交往动机2成就动机3工作动机第三节动机理论1本能理论2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3认识与期待理论第四节情绪情感及其种类1情绪情感的定义2情绪情感的区别3情绪情感的种类4情绪情感的表达第五节情绪情感的功能1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2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3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4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第八章人格第一节人格性质1人格的界定2人格的结构第二节人格差异1认识方式差异2气质差异3性格差异第三节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说2人格类型说第四节人格成因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早期童年经验5自然物理因素第五节人格测量1测试法2投射法第九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1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2人际交往的理论第二节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1 人际沟通2人际吸引的条件3人际关系的测量4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5群体的一般特性6社会影响第十章心理健康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1科学的健康观念2什么是心理健康3心理健康的标准4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第二节心理健康与压力1压力及其来源2压力的身心反应3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第三节心理健康与挫折1挫折的概念2挫折的产生原因3挫折后的反应4挫折的应对策略第四节心理健康与焦虑1焦虑的概念2焦虑的主要类型和产生原因3焦虑的应对策略第十一章毕生发展第一节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1心理发展的实质2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3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4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节儿童期的身心发展1胎儿和新生儿的发展2婴幼儿的身心发展3儿童期认识和语言的发展4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三节青少年心理的发展1青少年时期的身体发展2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第四节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1成年初期2中年期3老年期。
心理学笔记(智能整理)
第一章导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
3、认识自己,这既是心理学的根源,也是心理学的目标。
4、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才的活动。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固有规律。
2、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精神活动的基本形式和机制,最初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灵魂,后来转为人的心灵,再隶属于哲学(心灵哲学)。
3、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标志着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现代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他们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现象,同时也考察人的行为,并且探讨心理现象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的关系。
一、人的心理1、人的心理分成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两个方面。
2、(两者关系)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体心理1、个体心理指个人所具有心理活动或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方面。
(三者关系)A、心理过程1、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①认知活动3、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4、感觉:5、知觉:6、记忆:7、想象:8、思维:9、②情绪活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10、情绪是11、③意志活动12、心理学把人自学确定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调节行为、并按主观意愿排除障碍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叫做意志。
B、心理状态1、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状况和相对稳定的性质。
2、注意作为一种比较紧张、积极的心理状态,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特征,能够对刺激、信息进行选择、整合、调节,是心理过程的必需前提和基本条件。
C、个性心理1、受遗传、教育、生活经历、职业活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的心理会形成各不相同的特点,这就是个性心理。
心理学基础知识笔记
心理学基础知识笔记
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埋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旗、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4基础的学科。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上述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
人的心理的本质:1.心理是脑的功能。
脑是乡心理活动的器官。
2.心埋1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埋的源泉和内容。
3.心埋是以活动的形式多存在的。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4,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网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1上第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厚桀版《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概论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感觉。
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理论领域: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心理测量学5.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领会】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
(客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要求适应群体)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
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条件限制)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
(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应用】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1.认识内外世界2.调整和控制行为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第二章意识与注意一、意识的概念【识记】意识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领会】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4)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
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示的状态。
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和随意后注意三种。
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
一般来说,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状态与注意的参与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
3.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很低,因此,它才不断变化,不会停留在一个问题上。
4.睡眠状态-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讲,这个时候,注意已经基本停止了活动,只有受到很强的刺激,才会引起注意,转入有意识的状态。
二、生物节律【识记】生物节律指生物的周期性变化。
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
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
人的日周期实际是25小时。
【领会】生物节律与睡眠睡与醒是受内部节律调节的,如果不顾生物钟,而是在非正常时间睡眠,最常出现的情况是睡眠质量受损,如飞行时差。
三、睡眠与失眠【领会】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第一阶段-过渡期-α波(持续1~7分钟;脑电波为α波(12cps),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第二阶段-轻睡期-θ波(持续10~25分钟;脑电波为θ波(4~7cps))第三、四阶段-沉睡期-δ波(脑电波以δ波(4cps以下)为主,而振幅极大)REM阶段-快速眼动睡眠(做梦;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轻睡期~REM循环约4~6次循环;第一次循环中,REM持续约10分钟,最后一次循环,REM可持续到一小时失眠的种类1.情境性失眠: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生活情境的改变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是暂时性失眠;2.假性失眠:心理上有失眠感;3.失律性失眠: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4.药物性失眠:咖啡因影响;对安眠药产生药物依赖。
梦的特征与研究弗洛伊德:梦是无意识泄露出来的途径,是欲望的满足。
霍尔:大多数梦具有一般世俗性质,可能是将家庭、朋友和同事等某些特征加以联系组成,因此有一些梦相当普遍。
梦的特征:1.梦境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到公共事务。
自我中心是梦的第一个重要特征;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重要特征;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四、催眠现象催眠的原理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
)催眠与睡眠的区别催眠是有意识的,睡眠无意识。
催眠的概念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1、感觉麻痹2、感觉扭曲和幻觉3、解除抑制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催眠理论:1、催眠是角色扮演由巴伯尔和斯潘诺斯提出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由希尔加德提出第三章感觉与知觉一、感觉概述【识记】感觉的基本概念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从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
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感觉是多种感觉的总称,通常人们讲五官,即视、听、味、嗅和皮肤五种感觉,也有人提出“第六感觉”或称超感知觉(ESP)。
人类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2)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皮肤觉(触觉、温度觉、痛觉)(3)内部感觉:机体觉、机动觉、平衡觉【领会】感受性与感觉阀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阈限分为:(1)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察觉的刺激量。
它是一个可变的模糊界限,需取平均值(2)差别感觉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
韦伯定律: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察觉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K)。
费希纳定律:由刺激引起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
即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
二、视觉系统【识记】视觉适应适应指定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
视觉适应现象最常见的有明适应(光适应)和暗适应。
颜色的特征色调、饱和度、亮度【领会】基本的视觉现象和机制、色觉理论基本的视觉现象:视觉适应、色觉。
视觉的机制:眼睛:角膜→瞳孔(由虹膜环绕)→水晶体→视网膜(真正的感光机构;有感光细胞、棒体细胞、锥体细胞)暗适应包含两种基本过程:瞳孔扩大,视网膜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恢复。
色觉理论:三原色说(杨–黑理论)由杨和黑尔姆兹二人提出;红、绿、蓝三原色;解释视觉感受器的活动拮抗理论(四色说)由黑林提出;红、绿、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三对;解释颜色对比、互补现象三、听觉系统【领会】基本的听觉现象1. 声音的属性感觉特性:音强、音高、音色2. 听觉的适应与疲劳听觉适应有选择性;听觉疲劳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3.声音的混合与掩蔽听觉机制1.听觉与耳人耳是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个组成部分。
2.听觉的理论音强:在最弱和最强之间,听觉系统对声音强度的编码是按线性方式进行的,声音的强度越大,相应的神经细胞激起越快音高:位置学说和频率匹配学说共同起作用位置学说(行波学说)贝克西;解释大多数声音的听觉现象频率匹配学说(排发说)解释极低频声音作用位置学说、频率匹配学说四、知觉感觉的整合【识记】知觉的概念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
具体说来,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知觉的产生不仅需要具体的客观对象,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经验知识的帮助。
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