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归纳表
伤寒方证总结图表!(附送100条伤寒临证精华)
伤寒方证总结图表!(附送100条伤寒临证精华)伤寒方证总结图表!(附送100条伤寒临证精华)附:100条伤寒临证精华1.《伤寒论》之六经来自八纲,与《黄帝内经·热论》之六经不是一回事。
《伤寒论》之理论与《内经》之理论是两个不同体系,所以用《内经》的思想理论来解释《伤寒论》的条文是错误的。
2.《黄帝内经》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学习专研。
3.《伤寒论》之用药来之《神农本草经》,有后世的脏腑理论的用药思想来指导学习伤寒论用药是不行的。
4.学习伤寒论,必须是要背诵全部条文的,后来的有的老师划分的重点条文是个人的理解,是不全面不够的。
5.学习中医,必须要先学理论(这个理论主要是伤寒论的理论,因为黄帝内经是没有多少用药经验的),先学伤寒论。
没有理论的指导是学不好中医的,学什么方子治什么病是不行的,要方证结合。
6.现在有人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我看他们其实是不想要辨证论治,只想辨病论治。
这纯粹是害中医,每个病有每个病不同的反应和症状,能一样吗?就好象有人老嚷嚷中西医结合一样,能结合吗?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
7.第54条,关于定时发热,汗出热不减。
阴是邪气,阳是正气,正邪交战与体表,邪气大于正气就会发热。
因为有抵抗力,邪气不能全胜。
桂枝汤是甘温,健胃生津液,帮助正气驱邪。
就像汉武帝当年囤兵打匈奴,内部不强大就无法战胜敌人。
8.桂枝汤证是表阳证,为什么阳病不用辛凉解表而用辛温解表啊?冯世纶教授言:不是什么“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问题。
也有人说辛温解表伤津液,那辛凉解表也伤津液呢。
主要是要弄明白张仲景为什么要用桂枝汤的问题。
因为太阳中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此为表阳证,同时汗出表示人体津液伤了。
精气虚而汗出,汗出而邪不退,那怎么办?就像打鬼子,兵力不够打不过怎么办?桂枝、生姜辛散打啊,加白芍、大枣酸甘养阴液补充兵力啊。
服粥覆被就是后勤供给啊。
这就是发汗之中养胃气增津液,驱邪扶正,保胃气,存津液啊。
伤寒杂病论金匮经方剂汇总一览表excel版
泻心汤 麻黄汤 白虎汤 大柴胡汤 大承气汤 桂枝汤 调胃承气汤 小柴胡汤 小承气汤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 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 桂枝当归汤 乌梅丸 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
大青龙加附子汤
大青龙汤 当归附子汤 附子汤 猪苓汤 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 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 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 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 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 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 猪苓加黄连牡丹汤 大黄香蒲汤 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 茯苓白术甘草汤 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 白虎加地黄汤 半夏茯苓汤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 黄连阿胶汤 栀子汤 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 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 百合地黄加牡蛎汤 栝蒌茯苓汤 竹叶石膏汤 白虎加人参汤 一物瓜蒂汤 猪苓加人参汤 竹茹半夏汤
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白术四两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麻黄一两 杏仁二十枚(去皮尖) 薏苡一两 甘草一两(炙) 白术一两 附子一枚(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 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 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 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 葶苈栝蒌桔梗牡丹汤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 白散 文蛤散 小陷胸汤 半夏泻心汤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十枣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桂枝人参汤 旋覆代赭汤 瓜蒂散 黄连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汤 炙甘草汤 白蜜煎 蜜煎导 茵陈蒿汤 猪胆汁方 麻子仁丸 小半夏汤 大黄硝石 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栀子柏皮汤 栀子大黄汤 猪膏发煎 桂枝加黄芪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建中汤 附子粳米汤 厚朴七物汤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 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 厚朴四物汤 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1--16)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1--16)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1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2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3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4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5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6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7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8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9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10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11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12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13
伤寒论主要症治Βιβλιοθήκη 纳表14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15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16
《伤寒杂病论》方子归纳
《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子归纳一、《伤寒论》《金匮要略》一共多少方子?1.《伤寒论》总共有方112方,另一方禹余粮丸因为有方无药故不计。
基础用药76味。
不包括一些特别的煮药用品如:清酒,开水、清浆水、雨水等。
*********另一说,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2.《金匮要略》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
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3.《伤寒杂病论》有260首方剂由于《伤寒杂病论》成书不久,因战乱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伤寒杂病论》原本佚失,几经变迁,经王叔和等人编次整理,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这在统计方剂数目方面存在《伤寒论》统计《伤寒论》方剂,《金匮要略》统计《金匮要略》方面的方剂,加上当时在统计数字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统计两书的方剂数目善于借用前人统计数目,基本上不愿再亲自作大量繁琐而细致、详尽而统计工作,这样就导致至今对仲景所创方剂没有准确的数字。
《伤寒论》所载方剂数目并非是高保衡等人于《伤寒论序》文中所言“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亦非朱肱于《类证活人书》卷十二中所言:“张仲景伤寒方一百一十三首”,实际是115方,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
《金匮要略》所载方剂数目亦非高保衡等人于《金匮要略方论序》中所言:“除重复有二百六十二方”,更非五版中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所言:“共载方剂二百零五首”,实际是184方,缺杏子汤,葶苈丸,藜芦甘草汤药物组成。
查阅有关研究《金匮要略》书籍对方剂索引除了本人以外,均没有对葶苈丸进行索引。
关于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方剂数目的统计,邹澍于《本经疏注》中言:“《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
”这个统计数目虽接近仲景所创方剂数目,但也是不准确的。
究竟《伤寒杂病论》方剂数目有多少?这并不是把两书的方剂数目相加就等于其总和,事实是这样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相重复及异名方剂共39首,其中异名方剂如桂枝汤又名阳旦汤,理中丸又名人参汤,吴茱萸汤又名茱萸汤,桂枝去桂加白术汤又名白术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又名麻黄附子汤,就《金匮要略》异名方有肾气丸又名崔氏八味丸及八味肾气丸,对此要说明一点,异名的方,其药物组成及剂量调配都是完全一样的,仅仅是方名不同而已。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白话全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白话全解一、概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主要论述了伤寒和杂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二、六经辨证《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即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表现,将疾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厥阴病和少阴病六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通过辨析疾病的六经归属,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脉法《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论述了脉法的运用,包括脉象的分类、主病和鉴别等。
张仲景认为,脉象的变化是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程度,从而为治疗提供指导。
四、病治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张仲景认为,人体内部的正气与邪气相互作用,如果邪气胜过正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发汗、吐、下、和等四种方法,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五、方剂《伤寒杂病论》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方剂,如小柴胡汤、大承气汤、桂枝汤等。
这些方剂都是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的有效方剂,对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同时,《伤寒杂病论》中还详细介绍了方剂的组成、用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六、用药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药性平和”的用药原则。
张仲景认为,用药应当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使用过于峻猛的药物,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同时,药物的使用应当适度,不得过量或不足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此外,《伤寒杂病论》中还介绍了药物的炮制、配伍等方面的知识。
七、预防与养生《伤寒杂病论》中强调了预防和养生的重要性。
张仲景认为,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和保健,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伤寒杂病论》六经辩证法
《伤寒杂病论》六经辩证法伤寒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的系统性和系列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数百个伤寒的具体证候,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
六经又以同一的病因组成一个伤寒整体,即伤寒病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伤寒六经病理阶段过程中的若干具体证候之间纵的病理关系,形成了六经辩证的系统性。
所谓系列性,即数百个伤寒具体证候,以病理趋势的特殊性相区别,以病因的同一性而组成一个伤寒证候的系列,又以同一的病性而组成阴性证系列与阳性证系列,又以病位病性的同一性形成六经证系列性。
六经各证候之间的横的病理关系形成六经辩证法的系列性。
从其系列性说,伤寒过程依据器官功能盛衰分化为阴阳两类证候。
阴证类与阳证类又依据表、里、气机病位而分化为六经。
六经各经中又依据不同的病理趋势分为若干具体的证候。
从伤寒一病分六经,六经又各分为若干具体证候,都是以病因、病位、病性相联系,又以病位、病性相区分,形成一个辩证系统。
辩证之目的为治疗。
由于伤寒病为一种生物病原体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因而以“因势利导”为治疗的主导思想。
从这一治疗思想出发,对伤寒阳性过程以祛邪为治疗原则,对伤寒阴性过程以扶正为治疗原则。
在三阳病中,由于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祛邪法;在三阴病中,也因不同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扶正法。
如太阳为阳性表病而用汗法祛邪;阳明为阳性胃肠病而用吐法、清法、下法祛邪;少阳为阳性气机病而用和法;少阴病为阴性表病因而用助阳温经之扶正法;太阴病为阴性胃肠病而用助阳温里法扶正。
祛邪法分汗、吐、清、下、和诸法;扶正分助阳温经、助阳温里、回阳救逆诸法。
如此形成一个伤寒辩证治疗系统。
略如下列图表:上述是伤寒六经系统与治疗法则。
以下为六经辩证治疗系统的各经证治。
(一)太阳经证治系统在太阳病理阶段,由于是表病位的阳性过程,体表组织在抗御反应中表现着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体表组织因其功能特性而通过排汗的代谢机能以祛除病理物质,所以有发热自汗出与发热汗不出两种向外趋之势态。
《伤寒论》外感病的实用辨证图表与解读
《伤寒论》外感病的实用辨证图表与解读中医大道至简,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繁杂的千头万绪中,我们需要回到中医治外感病的源头 -----《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医的临床经典,是诊断和治疗外感病的准绳和金标准。
无论古今中外对外感病的认识和解读有多少种类和变化,都可以在《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中找到辨证的思路和理法依据。
下面,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辨证图表,把《伤寒论》中外感病的几个主要证型做了一些归纳。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在图表中找到自己属于哪一个证型,然后治疗的大方向就比较清楚了。
我在表格里列出了代表性的《伤寒论》经方方剂。
可惜,中国大陆还没有厂家可以成系列地生产高质量的、标准化的经方颗粒剂。
可悲的是,《伤寒论》的经方都被日本拿去,生产出高质量的经方颗粒剂,在国际上热卖呢。
中国大陆却没有专门生产系列经方颗粒的厂家,真是匪夷所思!因为大陆没有成系列的经方颗粒剂,市面上很难买到表中列出的经方中成药,比如麻黄汤,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
读者只好到药店按方子抓药。
不得已,我只能用一些时方的中成药来替代。
当然,时方中成药不可能完全代替经方,只能在方剂寒热的大方向上大概保持一致。
图表中,蓝色部分为寒证,红色部分为热证。
即后世医家所谓“风寒/寒性外感,风热/热性外感”。
请把这张图表与我前一篇文章奥密克戎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纯中医版)结合起来看。
现代语境解读太阳伤寒(麻黄汤方:麻黄,桂枝,甘草,杏仁)恶寒:身体体表受寒,导致毛孔闭合,血管收缩,微循环不畅,皮肤温度感受器把寒冷信号传递给大脑。
但病人身体整体能量充足,能够调动大量气血向皮肤体表聚集,与“寒邪“交战,企图打通体表微循环障碍,但毛孔不开,导致正邪相争,僵持状态。
所以,压力导致身体疼痛;无法散热,导致发烧。
治法:用麻黄打开毛孔,发汗解表、散热。
麻黄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善于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为辛温解表之峻剂。
现代药理分析发现麻黄有兴奋心脏的功能,鼓动气血向体表冲击。
六经辩证列表
六经辩证列表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辨证方法,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
以下是六经辨证的列表:1.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
•病理机制:邪袭太阳经,卫阳受遏,营卫失和。
•治则方药:辛温发汗,麻黄汤或桂枝汤等。
2.阳明病证治•临床表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
•病理机制:邪入阳明经,里热炽盛,伤津耗液。
•治则方药:清泻阳明,白虎汤或承气汤等。
3.少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脉弦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阳经,枢机不利,正邪相争。
•治则方药:和解少阳,小柴胡汤等。
4.太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脉缓弱等。
•病理机制:邪犯太阴经,脾胃受损,运化失职。
•治则方药:温中散寒,理中汤或四逆汤等。
5.少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脉微细、但欲寐、身热不恶寒、神疲欲寐、口干咽燥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阴经,心肾受损,阴阳失调。
•治则方药:扶阳救逆,真武汤或附子汤等。
6.厥阴病证治•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脉微欲绝等。
•病理机制:邪入厥阴经,阴阳错杂,气血逆乱。
•治则方药:温阳散寒,乌梅丸等。
请注意,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伤寒杂病论太阳篇
• 另外酒家(有喝酒嗜好旳人)湿热较重,不能发汗。
太 阳
• 太阳病伤寒是指感受寒邪,在太阳病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旳脉证上更
伤 寒
见无汗而喘,头疼、身疼、腰痛、骨 节疼痛脉紧等证”旳又一种太阳表实 症,称麻黄汤证。
证
• (按)太阳经证:
治
• a、感受风邪,汗出肌疏旳表虚证, 治当袪邪风解肌调和营卫,方用桂枝
麻黄汤加减证(三)
• 葛根汤证,太阳表实项背强痛证。
•
“46、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
汤主之”
•
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比较,后者是有汗而
经输不利表虚证,前者是无汗而经输不利旳表实证,虽
多一味麻黄治则完全不同。
方 葛根汤 名
桂枝葛根汤
主 太 阳 病 , 项 背 强 几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 若太阳中风经输不利严重时,可出现较重旳连及背部以 致俯仰受困旳项背强几几证状,此时就需用葛根汤治疗, 即桂枝汤加葛根12,桂枝汤解肌驱风,葛根疏通经脉。
桂枝汤兼证(一)
• C、“桂枝汤加附子汤证”,治太阳中风兼表阳虚证。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恶风小便难,四肢微 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治法:经证(表证)用汗法解表 ;腑证(里证)分为蓄水用利水、蓄血 用袪瘀。 太阳病根据其证候特点可分为经证和腑 证两大类。经证是指邪侵袭太阳经表而 未聚结于太阳之府所体现旳证候,因为 经与腑有表里之分,所以太阳经证就是 表证,太阳腑证就里证,太阳经证临床 上分为太阳中风表虚证、太阳伤寒表实 证二类。
• 太阳病以发汗为主,但汗之不当,因而汗漏不止,必致 表不解而阴阳俱伤,证见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而难以 屈伸等证,以桂枝汤解外加附子10以温经固表扶阳摄阴。
【《伤寒论》六病辨证纲要,经典总结】
【《伤寒论》六病辨证纲要,经典总结】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病。
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
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
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 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 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 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1) 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 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
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
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治则方药1.太阳经证治法(1) 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 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翕翕发热,可能是表邪入侵导致的。
邪气在肌表,营卫不和,导致头痛发热。
有时可能会出现发热汗出的情况,这是寒邪束表的表现。
如果表邪未解,可能会导致邪气怫郁,甚至进一步影响内部的水饮,导致内停水饮的表现。
风寒束表也会导致心下有水的情况。
如果阳虚感寒,表邪未解,水湿不化,邪热结胸,热入血室,热郁表里,就可能会出现热郁胸中的症状。
如果瘀热在里,身体就会发黄,伤寒身黄发热就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出现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等症状,可以使用调和营卫桂枝汤等中药进行治疗。
有些症状可能是因为身体内部出现了实证,比如大肠燥结导致的发热;有些则可能是因为身体内部出现了虚证,比如阳虚水泛、虚阳浮越等。
如果表热未解,可以使用清热解郁的中药进行治疗。
如果出现胃肠结热的情况,可以使用栀子豉汤等中药进行治疗。
如果出现发热谵语、日晡所发热等症状,可以使用消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
总之,不同的症状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使用中药治疗的时候,需要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选择,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可能是感冒或其他疾病的症状。
若伴随着微恶寒、热结在里、啬啬恶寒等症状,则表明表未解。
若症状类似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可能是热邪入侵。
此时,可以采用清下荡热、泻结清热、攻下泻热等方剂治疗。
若病情较重,可考虑使用真武汤等强效方剂。
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调和营卫,避免卫阳不足导致病情加重。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邪热入里,导致里有水饮、邪热结滞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小柴胡汤、大陷胸汤等方剂解表化饮、清下邪热。
若病情较重,也可以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等强效方剂。
若病情出现恶风寒、腠理疏松等症状,需注意防止XXX 外袭。
同时,也要注意调和营卫,避免阳虚阴脱等情况发生。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清热益气生津、敛汗温阳、回阳救逆等方剂治疗。
疏风解肌、温阳固表、温经去湿、发汗解表都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恶寒、虚证、表证、热证等病症时,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参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附子汤、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甘草附子汤、葛根汤、麻黄汤等方剂。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表(内容清晰)
发热表症邪在肌表营卫不和翕翕发热12调和营卫桂枝汤头痛发热13时发热自汗出54发热汗出95寒邪束表头痛发热35发汗解表麻黄汤无汗发热46表邪怫郁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3 解肌发汗桂枝麻黄各半汤表邪未解形似疟、一日再发25 解肌疏邪桂枝二麻黄一汤表邪未解郁热在里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7 解表清热桂枝二越婢一汤卫阳受遏内停水饮翕翕发热、无汗、心下微满痛28 和里化饮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风寒束表心下有水发热而咳40解表化饮小青龙汤发热不渴41风寒束表热汗烦躁38 解表发越大青龙汤邪郁肌表身热恶风99 解肌清热小柴胡汤表邪未解发热微恶寒146 解表散邪柴胡桂枝汤阳虚感寒反发热、脉沉者301 温阳解表麻黄细辛附子汤表邪未解水湿不化中风发热74化湿解表五苓散发热汗出244头痛发热386表邪未解邪热结胸头痛发热、心下因鞕134 泻结和表大陷胸汤发热里证热入血室续得寒热,发作有时144 清热化瘀小柴胡汤热郁表里呕而发热379 清热散邪表邪入里结滞中脘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165 泻热解表大柴胡汤热郁胸中烦热,胸中窒77 清热解郁栀子豉汤余热不清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228 清宣余热热郁胸膈身热不去,微烦者80 清热除烦栀子干姜汤湿热瘀蒸发热汗出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236 活瘀清热利湿茵陈蒿汤伤寒身黄发热261 消热利湿栀子柏皮汤血瘀在里发热七八日…有瘀血257 化瘀清热抵当汤水热内蓄若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223 滋阴清热利水猪苓汤热瘀下焦伤寒有热,少腹满126 下血退热抵当丸胃热炽盛主里俱热…欲饮水数升者168 清热生津白虎加人参汤此表有热176 辛寒清热发热实证胃肠结热不恶寒,但热者70清下荡热调胃承气汤蒸蒸发热者248邪结胃肠其后发热者209 泻结清热小承气汤大肠燥结但发热谵语者212攻下泻热大承气汤日晡所发热者240发热汗多者253发热虚证阳虚水泛虚阳浮越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82 温阳利水真武汤潮热表热未解里热化燥日晡所发潮热104 解表泻热先宜予小柴胡汤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里热化燥发潮热,脉滑而疾214 泻下清热小承气汤燥热成实谵语有潮热215攻下泻热大承气汤有潮热者208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209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220热郁在里发潮热…胸胁满不去者229小柴胡汤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231实热内结日晡所小有潮热137 泻下结热大陷胸汤往来寒热表邪未解邪热入里往来寒热,胸胁苦满96清解表里小柴胡汤往来寒热,休作有时97胁下鞕满……往来寒热266表邪未解里有水饮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147 解表化饮柴胡桂枝干姜汤邪热结滞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136 清下邪热大柴胡汤恶寒表证风寒束表啬啬恶寒12解肌散邪桂枝汤恶寒者,表未解也164表邪未解微恶寒者,表未解也234 调和营卫表邪怫郁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3 解肌疏邪桂枝麻黄各半汤表邪未解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7 解表清热桂枝二越婢一汤表邪未解形似疟,一日再发25 解肌疏邪桂枝二麻黄一汤风寒郁表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者38 解表清热大青龙汤表邪未解恶风寒……而胁下满痛,目及身黄98 清热解郁小柴胡汤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148 解表和胃邪尚在表发热微恶寒146 解肌和表柴胡桂枝汤卫阳不足而复恶寒汗出者155 温阳泻痞附子泻心汤表邪未解而反恶寒者……心下因鞕134 泻结和表大陷胸汤恶寒热证里热炽盛汗出表疏背微恶寒者169 清热益气生津白虎加人参汤恶寒虚证汗后阳虚反恶寒者,虚故也68 敛汗温阳芍药甘草附子汤寒盛阳虚其背恶寒者304 温阳散寒附子汤阴盛亡阳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353回阳救逆四逆汤阴盛阳浮发热恶寒……手足厥冷388阳虚阴脱恶寒,脉微数而复利385 回阳益阴四逆加人参汤恶风表证风邪外袭腠理疏松淅淅恶风12调和营卫桂枝汤汗出、恶风13风邪外袭经输不利项背强几几,反汗恶风者14 疏风解肌桂枝加葛根汤汗多阳虚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20 温阳固表桂枝加附子汤风湿郁表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175 温经去湿甘草附子汤风寒束表经输不利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31 发汗解肌葛根汤风寒束表恶风,无汗而喘者35 发汗解表麻黄汤恶风热证里热炽盛汗出表疏时时恶风,大渴168 清热益气生津白虎加人参汤汗出表证营卫不和阴弱者汗自出12调和营卫桂枝汤发热汗出,恶风13热汗出者……故使汗出95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234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4病常自汗出者53风邪在表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14 解肌和表桂枝加葛根汤表邪未解水停下焦伤寒,汗出而渴者73 化饮解表五苓散汗出热证邪热迫肺汗出而喘63宣肺清热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若汗出而喘163热邪外蒸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34 清热解表葛根黄芩黄连汤里热炽盛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26辛寒清热白虎汤三阳合病……若自汗出者219邪滞热蒸汗出不解,心下痞鞕165 泻下清热大柴胡汤燥结郁蒸阳明病其人多汗…胃中燥,大便必鞕213 攻下泻热小承气汤里热蒸腾阳明病,发热汗多者253攻下燥结大承气汤里热燥实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220汗出里证水邪外攻手足漐漐汗出……汗出不恶寒者152 逐水攻下十枣汤汗出虚证阴盛阳脱大汗出,热不去353回阳就逆四逆汤小便复利而大汗出……内寒外热389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354吐利汗出388真阳欲脱下利清谷,汗出而厥者370 温阳固脱通脉四逆汤阳脱阴竭汗出而厥,脉微欲绝390 回阳通脉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无汗表证风寒束表恶风,无汗而喘者35发汗解表麻黄汤脉浮紧,无汗发热46脉浮,无汗而喘者235邪郁肌表以其不得小汗出23 解发汗桂枝麻黄各半汤卫阳受遏水饮内停翕翕发热,无汗28 和里化饮桂枝去桂加茯白朮汤风寒束表太阳病……无汗恶风31 发汗解肌葛根汤无汗邪热内郁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231 清热解郁小柴胡汤无汗热证湿热内瘀但头汗,身无汗……身必发黄236 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头汗出水热郁蒸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136 泻下热结大陷胸汤湿热上蒸但头汗出……身必发黄236 清利湿热茵陈蒿汤郁热上蒸心中懊憹……但头汗出者228 清宣郁热栀子鼓汤郁热上蒸头汗出……今头汗出148 清解郁热小柴胡汤阳郁上迫但头汗出,往来寒热147 疏邪解郁柴胡桂枝干姜汤头痛表证风寒在表太阳病,头痛,发热13 疏风解表桂枝汤表热不解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56 解表清热风寒束表太阳病,头痛发热35 发汗解表麻黄汤表邪外束里阴寒盛病发热头痛,脉反沉……当救其里92 温里救表四逆汤表邪不解霍乱,头痛发热386 救里和表热多:五茯散寒多:理中汤头痛里证水饮上攻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152 逐水泻下十枣汤寒证浊阴上犯干呕,吐涎沫,头痛者378 温肝降浊吴茱萸汤脾虚脾虚水停仍头项强痛,小便利28 健脾利水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阳虚肾虚水泛心下悸,头眩82 温阳利水真武汤水停水气上犯起则头眩67 通阳行水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颈项强表证水停经输不利仍头项强痛28 和里化饮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邪闭经输项背强几几31 解表散邪葛根汤邪郁不解颈项强98疏解清热小柴胡汤颈项强99里证邪结郁阻结胸者,项亦强131 攻下结热大陷胸丸身痛表证寒邪束表头痛发热,身疼腰痛35辛温解表麻黄汤无汗,发热,身疼痛46表邪未解身疼痛者……后身疼痛91解肌去邪桂枝汤身体疼痛者372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387寒邪束表发热恶寒,身疼痛38 发汗解表大青龙汤霍乱表邪头痛发热,身疼痛386 温里和表五苓散、理中丸表邪未解里寒又急脉反沉……身体疼痛92 温阳救里四逆汤身痛虚证汗后营虚身体痛,脉沉迟者62 温养血脉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阳虚湿搏身体痛……脉沉者305 温阳除湿附子汤肢节疼痛表证寒邪束表太阳病……骨节疼痛35 解表散邪麻黄汤表邪外束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146 疏解表邪柴胡桂枝汤风湿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174 温经祛湿桂枝附子汤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175 温经散邪甘草附子汤寒湿凝滞骨节痛,脉沉者305 温经散寒附子汤虚证阳虚不布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353 回阳通脉四逆汤身重表证风寒在表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39 解表散邪大青龙汤热证热盛津伤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107 清热去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津液耗伤腹满身重,难于转测219 清热生津白虎汤邪热伤气不恶寒者,其身必重208 泻下热结大承气汤虚证阳虚水泛四肢沉重疼痛316 温阳利水真武汤。
《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
《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第一章——太阳病辨证论治1、桂枝加葛根汤证提要: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方药: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2、葛根汤证提要: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之邪束表,太阳经输不利。
主症:恶寒(风),发热,头痛,无汗,项背拘急不舒,脉浮紧。
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方药:葛根汤(桂枝汤减轻桂芍用量,加葛根、麻黄)3、桃核承气汤证提要:蓄血轻证的证治。
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
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甚,舌红苔黄或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泻下瘀热。
方药: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4、蓄水证证提要:蓄水证的证治。
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主症:少腹硬满,小便不利,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方药:五苓散(泽泻、桂枝、白术、猪苓、茯苓)5、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提要:里热协表邪下利的证治。
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不解。
主症:下利不止,肛门灼热、大便臭恶稠粘,小便黄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方药: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6、桂枝人参汤提要:脾虚下利而表邪不解的证治。
病机:脾阳不足,兼有表邪。
主症: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
治法:温中解表。
方药: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桂枝)7、大陷胸汤证提要:大结胸的证治。
病机:水热互结于心下胸胁。
主症:心下硬痛拒按,伴见心烦,潮热,口渴,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
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
方药: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8、小青龙汤证提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浮滑),或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一、伤寒六经的八纲辨证《伤寒论》六经病篇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其中并以阴阳为辨证总纲。
如太阳病篇指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第7条不冠以“太阳病”,而冠以“病有”二字,可见是泛指六经病而言。
柯韵伯《伤寒论注》列此条于《伤寒总论》之首作为总纲固然是对的,但他局限于太阳病来解释“发于阳”和“发于阴”之阴阳,是概括六经之三阴三阳而言。
所谓“发于阳”,即发于三阳,由于寒邪侵犯三阳,体内阳气亢进,正气抗邪有力,正阳亢进则发热,寒邪收引则恶寒,故“发热恶寒”。
属于太阳的多见头项背腰强痛,属于阳明的多见头额眉心连目眶胀痛,属于少阳的多见头角掣痛昏眩胸胁满痛。
所谓“发于阴”,即发于三阴,由于寒邪侵犯三阴,体内阳气衰退,正气抗邪无力,正阳衰退则无热,寒邪收引则恶寒,故“无热恶寒”。
属于太阴的多见腹满时痛吐利不渴食不下,属于少阴的多见脉微细但欲寐,属于厥阴的多见寒厥吐蛔或少腹痛引入阴筋或巅顶头痛。
柯氏把本条和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相提并论,认为“已发热”就是发热恶寒的发于阳,“未发热”就是无热恶寒的发于阴。
前者尚是,后者则非。
因为“未发热”的“未”字和“无热”的“无”字是不能等同的。
太阳伤寒发热的或“己”或“未”是迟早问题,终久必发热(由于正阳亢进之故);三阴伤寒的“无热”,则是始终不发热(由于正阳衰退之故)。
柯氏不仅认为第3条“未发热”是太阳病发于阴,而且认为第188条“不发热而恶寒者”是阳明病发于阴,第266条“伤寒脉弦细”是少阳病发于阴,并强调指出:“发阴,指阳证之阴,非指直中于阴”,这就未免求深反晦了。
至其所谓“三阴之反发热者,便是发于阳”,则恰自证其前言之非,因为这正能说明伤寒直中三阴本来是无热的;若三阴伤寒而反见发热,如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则是因为寒中少阴而又外伤太阳之故,由于寒邪直中少阴,故脉沉,由于寒邪外伤太阳,故发热。
伤寒杂病论经方辨证要点全列表
伤寒杂病论经方辨证要点全列表第一章·桂枝汤类方一、桂枝汤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
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
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多。
而微恶寒,表未解者。
5。
病下利而脉浮弱者。
6。
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二、桂枝加桂汤方【辨证要点】治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甚者。
三、桂枝加芍药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见腹拘急而满痛者。
四、桂枝加大黄汤方【辨证要点】桂枝加大黄汤证,即桂枝加芍药汤证又见里实拒按,或大便不通者。
五、桂枝加葛根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项背肌肉强急。
六、栝蒌桂枝汤方【辨证要点】病见桂枝汤证,又见痉挛拘急症状,口渴、脉沉者,可辨为本方证。
七、桂枝加黄芪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汗出恶风、不渴者,即表虚不固甚者宜用本方治之。
八、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汗出恶风、汗色黄粘、口渴者本方主之。
九、桂枝加附子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汗出恶风明显,小便难,脉沉细、四肢微急者。
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身疼明显,纳差、脉沉迟者可选用本方。
十一、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咳喘病人不论新久,见汗出恶风脉缓者宜用本方。
十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失精梦交、脉见虚象者多可与本方。
十三、小建中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腹中急痛,或见心悸而不呕者。
十四、当归建中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血虚明显者。
十五、黄芪建中汤方小建中汤证而有黄芪证者。
【辨证要点】里急腹痛,汗出恶风甚者宜本方主之。
十六、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辨证要点】肢体麻木不仁,脉虚弱,无实象者可选用本方。
十七、桂枝去芍药汤方【辨证要点】桂枝杨证又见寸脉浮关尺脉沉,症见胸满,或心悸头晕,或气上冲者可用本方治之。
十八、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又见脉沉细,症有恶寒者宜用本方。
十九、桂枝附子汤方【辨证要点】表虚寒,关节痛疼,脉浮虚而涩者;可用本方治之。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条文(全)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条文(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家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问对》: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全书以《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对于金、元以后的各种针灸学说则采取批判或否定的态度,并批判了某些不负责任的医疗作风。现存初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卷之上
新安祁门朴墅汪机省之编辑
同邑门生石墅陈桷惟宜较正
或曰:内经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纔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厥后方药之说肆行,而针灸之法,仅而获存者。何也?曰:内经上古书也,上古之人,其知道乎!劳不至倦,逸不至流,食不肥鲜,以戕其内,衣不蕴热,以伤其外。起居有常,寒暑知避,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生。虽有贼风虚邪,莫能深入,不过凑于皮肤,经滞气郁而已,以针行滞散郁,则病随已,何待于汤液醪醴耶,当今之世,道德已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纵欲以竭其精,多虑以散其真,不知持满,不解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寒暑不避,故病多从内生,外邪亦易中也。经曰:针刺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病既属内,非藉汤液之荡涤,岂能济乎?此和缓已后,方药盛行,而针灸罕用者,实由世不古若。人非昔比,病有深浅,治有内外,非针灸宜于古,而不宜于今,汤液宜于今,而不宜于古也。经曰:上古作汤液,为而弗服,中古之时,服之万全,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针灸治其外,虽形弊血尽而功不立。此之谓也。或曰:针灸宜于古,而不宜于今,吾已闻命矣。然今之病,亦有针灸而愈者。何也?经曰:病之始起者,可刺而已;又曰:邪之新客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写之,其病立已,盖病之初起,邪之新客,当此之时,元气未伤,邪气尚浅,以针除之,甚得其宜,学者察识于此,而于用针治病,亦可以知其大概矣。故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糗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或曰:九针之所主,皆外伤欤,抑亦有内伤欤。经曰:一日鑱针,头大末锐,令无得深入,主病在皮肤无常者;二曰员针,筩身员末,主无伤肉分,主病在分肉间者;三曰鍉针,大其身,员其末,主病在血糗,按糗取气,令邪出也。四曰锋针,筩其身,锋其末两三隅,主四时八风,客于经络为痼病者,令可以泄热出血而发痼病也。五曰铍针,末如剑锋,主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可以取大脓也。六曰员利针,令针如氂,且员且锐,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主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令可深内以取之也。七曰毫针,尖如蚊虻喙,长一寸六分,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主邪客经络,而为寒热痛痹者也。八曰长针,锋利身薄,主深邪远痹,八风内舍于骨解腰脊骨腠间也。九曰大针,大如梃尖,微员,主淫邪流溢于节解皮肤之间,以写机关之水也。九针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疾弗能移,病浅针深,内伤良肉,病深针浅,病气不写,病小针大,气写大甚,病大针小,气不泄泄,机按。今之针士,决痈用锋针铍针。其他诸病,无分皮肤肌肉血糗筋骨,皆用毫针,余者置而不用,甚有背于经旨矣。于此而知九针所主,多系外邪薄凑为病,用针施泻,深中病情,使今之人而有是病,针亦在所必用。若夫病邪大甚,元气已伤,决非针之所能济矣。假如痨瘵阴虚火动,法当滋阴降火,针能滋阴否乎,痿症肺热叶焦,法当清金补水,针能补水否乎?经曰: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是也。知此则病之可针不可针,亦可以类推矣。奈何世之专针科者,既不识糗,又不察形。但问何病,便针何穴,以致鬺针成痼疾者有矣。间有获效,亦偶中耳,因而夸其针之神妙,宁不为识者笑耶!或曰:针灸当明经络,可晓以否?曰:直行者,谓之经,经有十二。所以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厥阴,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注手太阴也。{此则荣气之行也,然卫气昼但行于阳,而不行于阴,夜但行于阴,而不行于阳,不与荣同道,不与息数同应。}又曰: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隧,潜道也。经糗行而不见,故谓之经隧,详见阳经外络内。阴经内络外条。}旁出者,谓之络。{经之横支,交接别经者。}十二经有十二络。{如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络肺之类。}兼阳蹻络,阴蹻络,脾之大络,为十五络也。皆从十二经之所始,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人迎也。又曰孙络。{小络也,经糗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又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糗之渗灌诸节者也。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非髀肉筋骨也。}
刻针灸问对叙
石山居士校集诸方书于朴墅精舍,南涧子过之,出示针灸问对一册,南涧子受读。作而言曰:嘻!余于斯集,重有感焉。是可刻也已,夫道仁也。夫医仁术也。术之神者,莫捷于针鬊.盖人受天地一气以生,本自流通充溢,阏注羸痼,斯病矣。是故轩,岐,仓,扁针鬊之说兴焉。方其心悟神遇,动会肯綮,游刃有间,而目牛无全。夫亦善通天地一气,非外铄也。是故其为书也。言赜而粹,辞微而则,旨邃而玄,后世学无根要,遂苦其奥,置而不讲,徒夸于手法取穴之末。若今之针鬊家者,扣其所以,瞠目无对,无惑乎施之靡效尔,斯集也。彙为问对,粹以赜章,则以微着,玄以邃通。俾夫神于昔者,神于今,完天和,溥仁术者,其斯取的无穷焉。又从而引伸触长,以仁夫身者仁其心,时其私翳而针鬊之,认得为己之中,将周流动荡,无一息之匪仁,圣门求仁功夫,岂待别易涂辙,则夫斯集也,进于技而几于道矣。若彼支离色取,曰求仁求仁者,其真为不知痛痒,乌足以语此。嘻!余于斯集,重有感焉,是可刻也已。居士姓汪氏,讳机,字省之,别号石山,夙业儒,医其余事,而他方书称是,已悉有刻云。
嘉靖壬辰年菊月南润程鐀子砺书
客有过余者,坐间语及针灸,盛称姑苏之凌汉章,六合之李千户者,皆能驰名两京,延誉数郡,舍此他无闻焉。余曰:休歙有商于彼者,亦尝从之游而授其业矣。因得闻其详焉。语凌则曰:熟于穴法,凡所点穴,不必揣按,虽隔衣针亦每中其穴也。语李则曰:用意精专,凡所用穴,必须折量,以墨点记,方敢始下针也。余尝论之,凌则尚乎简略,李则尚乎谨密,取穴之法,简略者终不及谨密者之的确也。但素,难所论针灸,必须察糗以审其病之在经在络。又须候气以察其邪之已至未来,不知二家之术,亦皆本于素,难否乎!客曰:皆非吾之所知也。余因有感,乃取灵枢,素难及诸家针灸之书,穷搜博览,遇有论及针灸者,日逐笔录,积之盈箧,不忍废弃,因复序次其说,设为问难以着明之,遂用装潢成帖,名曰针灸问对。以便老景之检阅焉,庶或亦有补于针灸之万一也。后之精于此者,尚惟改而正之,幸甚。嘉靖庚寅冬长至日祁门朴墅汪机省之序,
问曰:荣卫之气,亦有别乎?曰:荣者,水穀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糗也。故循糗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穀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糗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也。详见井荥俞经合註或曰:经糗与络糗异乎?曰:经糗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诸糗之浮而常见者,皆络糗也。诸络糗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糗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写其邪而去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糗,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鱼际络青,胃中寒,鱼际络赤,胃中热,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皆多血络,必间日一取,大血尽而止,乃调其血实。或曰:经病络病,治有异乎?经曰: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於络糗。{络糗,血糗也,非十五络之络,}留而不去,入舍於经糗,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糗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左刺右,右刺左,必中其经,非络糗也。}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即前血络,外不得出,内不得入故也。}而生奇病也。{病在血络谓奇邪}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故曰缪刺。{络病,其痛与经糗缪处也,亦宜左刺右,右刺左,虽与巨刺同,此刺络而彼刺经也。}或曰:十二经糗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糗,治之亦有法乎?曰:五藏得六府,相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糗,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无病,则缪刺之。{缪刺者,刺络糗,左痛刺右,右痛刺左,痛在于左,而右糗先病者,巨刺之。{巨刺者,刺经糗也,左痛刺右,右痛刺左,}必谨察其九候,针道毕矣。}或曰:经病亦有宜刺者乎?经曰:肝病,实则两胁痛引少腹,善怒;虚则目篦篦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非其络病,故取其经,取厥阴治肝气,少阳调气逆。}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胁中气满,独异于常,乃气逆之诊,随其左右,有则刺之。}心病,实则胸中痛,胁支满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与腰相引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本下血,其变病,刺鬌中血。{或呕变也,鬌在掌后,去腕半寸。}脾病,实则身重善飢,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肺病,实则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箜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乾,取其经,太阴,足太阳外,厥阴内血。{太阳外,厥阴内,则少阴也。视少阴足糗,左右有血满异常者,刺之。}肾病,实则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憎风,虚则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註云:凡刺之道,虚补实写,不虚不实,以经取之。是谓得道,经络有血,刺而去之。是谓守法,犹当揣形定气,先去血糗,而后乃调 有余不足也。}或曰:六府病形刺法何如?经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冬日重感于寒则泻,当脐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间热,若糗陷者,此其候也,取之巨虚下廉。三焦病者,腹胀,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为胀,取之委阳,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糗陷。及胫踝后足小指外廉皆热,取之委中。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中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介介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糗之陷下者。灸之,取阳陵泉。{凡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肉节,则皮肤痛,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补写反,则病益笃。}或曰:精气津液血糗,亦有别乎?经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穀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穀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糗。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糗空虚。或曰:病有在气分者,在血分者,不知针家亦分气与血否?曰:气分血分之病,针家亦所当知,病在气分,游行不定,病在血分,沉着不移,以积块言之,腹中或上或下,或有或无者,是气分也。或在两胁,或在心下,或在脐上下左右,一定不移,以渐而长者,是血分也。以病风言之,或左足移于右足,或右手移于左手,移动不常者,气分也,或常在左足,或偏在右手,着而不走者,血分也。凡病莫不皆然,须知在气分者,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在左取右,在右取左,在血分者,随其血之所在,应病取之,苟或血病写气,气病写血,是谓诛伐无过,咎将谁归。或曰:三阴三阳,气血多少之刺,可得闻乎?曰:经曰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手少阴心,足少阴肾,手太阴肺,足太阴脾六经,少血多气。手厥阴心包络,足厥阴肝,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四经,多血少气。故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阳,太阴,少阴,出气恶血。故曰:知藏府血气之多少,而用补写是也。或曰:形气病气,何以别之?经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写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阴阳俱有余也。急写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写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夫形气者,气谓口鼻中喘息也。形谓皮肉筋骨血糗也。形胜者,为有余,消瘦者,为不足,其气者,审口鼻中气,劳役如故,为气有余也。若喘息气促气短,或不足以息者,为不足。故曰:形气也,乃人之身形中气血也。当补当写,不在于此,只在病来潮作之时,病气精神增添者,是病气有余,乃邪气胜也。急当写之,病来潮作之时,精神困穷。语言无力及懒悟者,为病气不足,乃真气不足也。急当补之,若病人形气不足,病来潮作之时,病气亦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禁用针,宜补之以甘药,不已,脐下气海穴取之。}或曰:病有藏府阴阳内外高下,何别何治?愿详言焉。经曰: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以五藏为阴,六府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腧,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糗络。又曰: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经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藏乃病,藏伤形乃应,风伤筋糗,筋糗乃应,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治此者,病九日,三刺而已,病一月,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久痺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帝曰:内外之病,难易之治何如?伯高曰:形先病而未入藏者,刺之半其日,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经曰: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经曰: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痛者,阴也。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后治其阴。{病在上者,下取之,在下者,上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在腰者,取之膕,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经曰: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病始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足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或曰:经言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谓也?经曰: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假令心病由中风得之,为虚邪,木在火后,生火为母也。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土在火前,为子也。中湿得之,为贼邪,水克火也。伤寒得之,为微邪,火胜金也,伤暑得之,为正邪,火自病也。或曰: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针治亦当别乎?经曰: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此正经自病也。盖忧思喜怒,饮食动作之过,而致然也。风喜伤肝,暑喜伤心,饮食劳倦喜伤脾。{劳倦亦自外至}寒喜伤肺,湿喜伤肾,此五邪所伤也。盖邪由外至,所谓外伤也。凡阴阳藏府,经络之气,虚实相等,正也。偏实偏虚,失其正,则为邪矣。由偏实也。故内邪得而生,由偏虚也。故外邪得而入,机按。经言凡病皆当辨别邪正内外虚实,然后施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