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_表格总结

合集下载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精选3篇)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精选3篇)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精选3篇)充实的工作生活一不留神就过去了,回顾这段时间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成绩呢?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

可是怎样写工作总结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1春季气候干燥,是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各类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近日,市教育局采取六项措施做好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要求学校各个部门、班级增强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坚决摒弃侥幸麻痹心理,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机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专人具体负责制,明确责任分工,层层落实,确保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是做好爱卫工作。

积极做好校园及周边国卫巩固提升工作,清扫消毒全校各个场所,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重点场所的卫生整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三是加强预警预测。

严格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制度,认真做好晨午检、住宿生晚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工作,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及时上报信息。

四是做好预防接种查验。

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新生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对于未及时接种或无预防接种证的儿童要督促家长或监护人落实好补种补证工作。

学校在发生流感等可预防传染病后,要配合卫生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开展疫苗应急接种,防止流感等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流行。

五是加强健康教育。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以传染病防控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使师生了解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使其能够科学识别、预防传染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卫生防范意识。

六是营造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呼吁家长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配合学校做好患病学生的管理工作,积极营造关注学生健康的社会氛围。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2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

半年传染病工作总结5篇

半年传染病工作总结5篇

半年传染病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半年传染病工作总结近半年来,全球范围内爆发了多起传染病疫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本地区的传染病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工作的展望。

亮点:1. 及时响应疫情。

当疫情爆发时,我地区政府和卫生部门迅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控制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保障了公众的生命安全。

2.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和社区宣传,提高了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增加了自我防护意识,有效减少了感染传播风险。

3. 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报告机制。

建立了定期监测传染病疫情的系统,并及时报告发现的病例,加强了疫情的监测和诊断能力。

4. 加强医疗救治。

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建立了传染病专家组,提高了医疗救治水平,有效降低了病死率。

不足之处:1. 防控意识不强。

部分公众对传染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存在防护意识淡漠的情况,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能力。

2. 应急响应不够及时。

在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时,存在部分部门协调不畅或反应速度不够快的情况,需要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培训。

3. 信息共享不畅。

部分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传染病监测和诊断存在一定障碍,需要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化系统。

未来展望:1. 提高防控工作水平。

加强传染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防控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2. 加强队伍建设。

培训更多的传染病防控专家,提高医护人员的传染病诊断和救治水平,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 加强国际合作。

面对全球性的传染病威胁,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传染病挑战,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传染病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任务,需要政府、卫生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控传染病疫情,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更加紧密合作,共同应对传染病挑战,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此为虚构内容,与实际情况无关】。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样本(2篇)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样本(2篇)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样本____年,全球范围内仍面临许多传染病的挑战。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重点关注____冠状病毒病(COVID-19)和埃博拉病毒病(Ebola)两个重要的传染病,并讨论它们对全球卫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COVID-19疫情在____年的发展情况。

自____年疫情爆发以来,COVID-19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威胁。

____年,虽然全球疫苗接种率已大幅提高,但COVID-19仍然存在。

新的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给全球抗疫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此外,由于一些国家的疫苗接种进度较慢,全球范围内的疫苗不平等现象仍普遍存在,这加剧了疫情的传播和危害。

在____年,新兴技术在COVID-19抗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快速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COVID-19的检测更加便捷和高效。

同时,全球各国也加强了疫情信息的共享和协调,以更好地应对疫情。

然而,尽管取得一些进展,全球范围内的卫生系统仍然面临巨大压力,医疗资源的不足和医护人员的疲劳仍然是抗疫的严重问题。

其次,让我们转向另一个重要的传染病,埃博拉病毒病。

自1976年首次发现以来,埃博拉病毒病已多次发生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在过去的几年里,尤其是在____年,埃博拉病毒病再次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焦点关注。

虽然与COVID-19相比,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播范围较小,但它的病情更为严重,死亡率更高。

在____年,埃博拉病毒病在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爆发。

由于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和经验,这些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

国际社会积极响应,提供了医疗援助和支持。

然而,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播依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例如社区的公共卫生意识和治疗措施的质量。

除了COVID-19和埃博拉病毒病外,其他一些传染病在____年也仍然存在和发生。

例如,艾滋病、结核病和流感等疾病仍然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挑战。

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付出了大量努力,但这些疾病仍然对全球卫生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模板(三篇)

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模板(三篇)

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模板一、工作概述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之一。

今年,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各项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着力完善我国传染病防治体系,加强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有效应对了各类传染病威胁。

二、工作亮点(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防控措施今年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针对新发传染病,我们及时调整和优化防控策略,加强对疫情的监测、预警和溯源工作,及时发布防控指南,全面提高了防控效果。

(二)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工作能力为了提高各级防控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专业培训。

通过专家指导、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等形式,增强了防控人员的技能和意识,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意识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制作宣传材料、举办专题讲座和开展社区宣传等方式,向广大民众普及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提高了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和意识。

(四)加强国际合作,落实国际防控标准我国已成为全球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我们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深入参与国际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治疗工作,共同应对全球传染病挑战,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形象。

三、存在问题(一)传染病监测网络建设不完善目前,我国的传染病监测网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监测能力较弱。

这给传染病的预防和应对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大投入,提升监测网络的覆盖率和精准度。

(二)应急处置能力还需提高尽管我们在防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突发传染病事件,我们的应急处置能力仍有不足。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宣传教育工作还需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离不开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宣传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通用5篇)

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通用5篇)

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通用5篇)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我们又将迎来了新的一年,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中我们通过努力的工作,也有了一点收获,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年终总结了。

年终总结不仅是给领导一个交代,更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复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120xx年传染病防治工作在上级领导的的正确领导下,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为工作重心,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出发点,真抓实干,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法规,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在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20xx年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认识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各项专项防治领导小组和相应的机动队等组织。

建立健全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自查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制度、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职责。

二、加强传染病登记与报告首诊医生能够按照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填写传染病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按流程报告、网络直报人员立即进行网络报告。

每月深入各个科室进行传染病督导工作及自查工作。

并将针对出现问题进行立即处理和整改措施,认真完成传染病管理自查工作。

各班级传染病做到单独登记、登记和网络信息一致。

三、落实传染病奖惩制度对违反相关条例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处理,并通报全校。

全年度传染病疫情报告、死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做得好的班级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资和精神奖励。

四、定期组织培训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意识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开展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通过对全体医护人员的培训,大家对传染病防治得到高度重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五、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染病防治知识,定期举办传染病防治知识专栏,根据传染病特点和季节性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知识能力。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参考(2篇)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参考(2篇)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参考____年传染病重点总结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传染病频发,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____年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年份,不仅因为COVID-19大流行的结束,也因为人们对传染病的关注和预防意识进一步增强。

本文将重点总结____年传染病的发展态势、控制措施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为未来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一、传染病发展态势____年,全球范围内传染病的发展态势与之前的年份相比有所改善。

COVID-19大流行逐渐得到控制,疫苗的普及和全球合作下的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一些传染病,如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等,仍然存在,但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稳定。

然而,新的传染病威胁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或新的病毒株可能引发局部的传播暴发,需要及时的应对和采取措施防止扩散。

此外,一些经常性的传染病暴发事件,如麻疹和流感等,仍然存在挑战,需要持续加强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防控措施____年,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防控措施的总结:1. 疫苗普及:全球范围内的疫苗生产和供应能力得到提升,疫苗的普及促使全球范围内的疾病控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大了对疫苗研发和生产的支持力度,以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和充足供应。

2. 早期发现和监测:加强全球传染病监测网络,提升早期发现的能力。

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能够实时监测和预警传染病的爆发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药物研发和治疗:加强传染病药物研发与临床实践,提高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通过使用新的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等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4.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合作程度进一步加大。

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等,在疫情爆发和传染病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医院传染病工作总结

医院传染病工作总结

医院传染病工作总结医院传染病工作总结1县疾控中心按照上级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坚持以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为重点,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并在全体职工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1、传染病发病与疫情报告情况:20年112月,全县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报告乙类及丙类传染病12种,计163例(具体发病情况见附表),总发病率为292.99/10万,无死亡。

各医疗卫生单位基本能较好地执行传染病报告和登记制度,及时上报各类传染病。

2、进一步加强了疫情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完善了工作制度,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基本做到专室专人专机专用,为及时上传疫情信息发挥了积极作用。

3、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今年一年无突发疫情和突发事件发生。

4、开展以霍乱、伤寒防治为主的肠道病管理和监测工作,开设了肠道门诊,并做好肠道传染病的登记与报告。

10年全县无零乱及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生。

5、加强了对呼吸道、虫媒传染病的防治,主要以各乡镇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为重点开展乙肝、乙脑、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同时注意加强对散在发生的相关病例进行有效的个案调查与处理,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重点传染病在集中人群中的传播。

6、加强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管理,今年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我中心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工作措施或方案;组建防治技术小组和疫情控制机动队,配备消毒药品和消毒、防护设备。

7、组织开展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传染病管理及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督导,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漏报调查,经调查,未发现有漏报情况发生。

8、尽管在今年的防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自查中仍发现有一些簿弱环节如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在少数单位仍不够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

医院传染病工作总结3半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全院职工及全乡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使我乡的传染病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1秋季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当前在非洲等国家埃博拉病毒正在传播,而我省由于蚊子叮咬正在传播登革热疾病,感染人数正在增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做好秋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根据《福建省爱卫会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控秋冬季传染病的通知》的通知(榕爱卫会【2014】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安排,认真贯彻落实执行,现将防控工作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校医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积极将我校传染病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加强了对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检查。

二、认真开展环境整治。

1. 认真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教室和卫生区进行每天两次清扫,组织全体师生加大对教室、包干区的清洁,垃圾池、下水沟的卫生打扫,大力发动教职工清除卫生死角、捡拾白色垃圾、疏通下水道淤泥,不定期对厕所、下水道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劝导队加强卫生检查,教室每节课间进行通风换气。

每周五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大扫除活动,清理整顿校园卫生环境。

2.加强食品监督,防治病从口入。

由分管领导牵头组织人员对饮水源进行检查,严把饮水质量关,管好水源,严格水质消毒程序,确保师生的饮水安全。

3.加大除“四害”力度,强化病媒生物防制。

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认真履行“五统一”、“四不漏”原则,彻底清除四害孳生场所;派组织开展蚊、蝇、蟑螂消杀活动,消除“四害”滋生场所,做好灭鼠和环境消杀活动,防止病菌的孽生和传播,切实保护了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

年度传染病上报总结(3篇)

年度传染病上报总结(3篇)

第1篇2023年度,在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现将本年度传染病上报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背景2023年,全球传染病疫情依然严峻,特别是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使得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各级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传染病监测、报告、防控等工作。

二、工作内容1. 传染病监测本年度,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严格按照国家传染病监测方案,对各类传染病进行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传染病病例报告、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等。

通过监测,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传染病报告本年度,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严格落实传染病报告制度。

对发现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病例,及时上报至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同时,加强对传染病报告数据的审核、分析和反馈,确保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传染病防控本年度,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传染病疫情特点,积极开展防控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落实防控措施:针对不同传染病,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落实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源头,切断传播途径。

(4)加强医疗救治: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三、工作成效1. 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准确性显著提高:本年度,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2. 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各项防控措施,本年度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大规模传染病流行。

3. 公众防控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宣传教育,公众对传染病防控的认识和意识得到显著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地区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医疗机构报告不及时、不准确。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5篇(精选12篇)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5篇(精选12篇)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5篇(精选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5篇(精选12篇)报告是一种通过对事实、情况、问题等内容进行分析和描述,向相关人员提供信息或建议的一种书面材料。

执业医师考试 传染病与性病 超级总结大表格

执业医师考试 传染病与性病 超级总结大表格

出Hale Waihona Puke 热汉坦病毒鼠呼吸 粪口 接触 垂直
普遍易感
①发热期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 红(颜颈胸潮红提示cap受损)三点 (腋下软腭胸背出血点抓搔痕)②低 血压休克期③少尿期④多尿期 (>2000ml)
异性淋巴细胞 大量尿蛋白 特异性IgM1:20和IgG1:40
发病早期即卧床 三红三 痛两反常 三项化验可定 性 IgM可确诊 (两反常 看到低血压休克就选补 指反常性蛋白尿及体温 充血容量 降低反而病情加重 三项 化验指血常规尿常规免 疫学)
流脑
脑膜炎奈瑟 菌,属G-双 球菌,A群 为主,近年 B、C有增多 趋势
患者+带菌者, ①普通型(90%)前驱期1-2d 上感症 隐性感染率 状;败血症期1-2d 寒战高热头痛皮 50%,感染后细 普遍易感,<5岁尤 肤黏膜瘀点(四肢软腭眼结膜);脑 菌常寄生于鼻 呼吸 密触 其6个月-2岁,冬春 膜炎期2-5d 颅压↑3主征+脑膜刺激 咽部→带菌者 季 征;恢复期1-3周 ②暴发型:分暴发 成为重要的传 型休克型 暴发型脑膜炎型 混合型3 染源 种 ③轻型 ④慢性型
防鼠灭鼠,疫苗
乙脑
乙型脑炎病 毒
猪 尤其仔猪
①初期1-3d高热头痛嗜睡②极期4脑脊液透明/微浊压力↑ 蚊虫叮咬 普遍易感 隐性多见 10d高热抽搐呼吸衰竭(脑实质受损 WBC50-500早期N为主随后L↑ 夏秋季 10岁以下儿童多见 表现)呼衰为主要死因③恢复期④后 蛋白轻度↑ 遗症期
严格季节性 临床表现 脑脊液结果 特异性IgM 控制高热抽搐呼衰物理 隔离和治疗病人 防蚊灭蝇 有助于早期诊断(3-4d 降温脱水治疗 疫苗 出现)
病原学 甲肝 hav
传染源
传播疾病

传染病护理学总结

传染病护理学总结

传染病护理学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2、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变化,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

3、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4、病原携带状态: 是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但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

5、复发: 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明显。

6、再燃:有些患者在恢复期,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在发热时。

7、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传染其他个体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8、传染源包括: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9、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0、传染患者管理"五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1、染病分为三类: 甲类: 鼠疫和霍乱乙类: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按甲类管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12、发热: 1)稽留热:体温持续升高达39.0-40.0℃左右,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伤,链球菌肺炎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

常见干疟疾等。

4)回归热13、发热患者: 降温措施: ①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②对高热、烦躁、四肢肢端灼热的患者,可用25%~50%的酒精擦浴。

传染病-表格总结

传染病-表格总结
①病变主要在乙状结肠、直肠
②并发症:志贺菌败血症、关节炎
后遗症:脑型→耳聋、失语
③肠粘膜病理特点
急性菌痢: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浅表溃疡
慢性菌痢:肠粘膜水肿、增厚、充血,溃疡形成-修复→凹陷性疤痕,肠腺黏膜囊肿,肠息肉
伤寒
Typhoid fever
伤寒杆菌/沙门菌

病理基础: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以回肠末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滤泡病变为重
传染病-表格总结(总5页)
病原/流病
流病
临表
诊断
治疗
预防/鉴别
备注
流行性出血热
EHF/HFRS
肾综合症出血热
EpidemicHemor-
rhagic fever/
Hemorrhagic feverwith
renal syndrome
汉坦V
①啮齿类(鼠)
②呼吸道(主)/消化道/接触
③普易,后较强免疫力
1.典型:突发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脾大(反复发作造成大量红C破坏)
寒战发热期(2-6h)→大汗期(1-2h)→间歇期(间日/卵形疟48h、三日疟72h,恶性疟36-48h无规律)
2.脑型疟(恶性疟的严重临床类型、间日疟偶见)
临表:剧烈头痛、发热、意识障碍、肾损害→昏迷、死亡
3.输血后疟疾、母婴传播的疟疾:不复发
③败血症休克型与其他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后者可有原发灶,无季节性,血培养致病菌
[预防]
①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密切接触者观察7天
②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室内通风
③提高人群免疫力:疫苗、药物(复方磺胺甲口恶唑)
①本病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率居首位
②华-佛综合症: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总论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4.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症,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这种情况称为机会性感染。

5.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6.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7.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者。

8.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9.传抱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熏染后免疫。

10.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11.再燃是指当传抱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整规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埋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育,使体温再次降低,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景遇。

12.复发是指当患者进入规复期后,已不乱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育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景遇。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2.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学分类: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

3.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黄疸前期、黄疸期、规复期。

(体力、消化道、黄染)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

定量办法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

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总结

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总结

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总结20**年,我县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坚持以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为重点,狠抓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培训和指导工作,通过全县医疗机构共同努圆满完成年初目标任务。

现将20**年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应呈报传染病20**年我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病例2671例,乙类传染病12种,报告病例1712例,丙类传染病6种,报告病例959例。

二、加强传染病报告和管理(一)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工作质量。

我中心认真贯彻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卫生部关于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提高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质量与时效。

疾控中心积极建立和完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各项规章制度,对网络直报人员通过下乡督导、面对面指导等形式开展培训3轮次,培训近300余人次,基层网报人员的业务水平普遍提高,年网络报告率达100%,保证了我县疫情信息畅通和疫情信息的及时上传。

今年10月,为了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细化我县网络直报管理流程,加强系统安全管理,更好地做好系统管理和服务工作,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及权限管理规范(20**)的通知》精神,对同级用户进行了梳理,实行实名用户注册管理,杜绝一人多账户注册;同时,对应用系统业务管理员的现有角色进行了重组,以规范用户的再授权管理。

(二)及时撰写和报送疫情简报、风险评估、预测预报与专题总结。

我中心疫情管理员将各级医疗机构每天输入的传染病数据按月统计,每月及时发布疫情简报,全年共计12期,风险评估5期,及时将疫情信息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

同时根据我县传染病的发病特点,结合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及人群免疫状况及时写出了“县20**年夏秋季传染病预测预报”、“20**年冬季~20**年春季传染病预测预报”暨重点传染病的专题分析报告2期。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_5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_5

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1办公室是起一个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一个部门,分管的工作也比较繁锁,但同志们能各尽其责,分工不分家,在工作中相互支持、配合,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行政管理工作1、协助中心领导完善了规章制度。

今年对单位相关规章制度重新进行了认真梳理,及时修订完善了《区疾控中心考勤和休假管理规定》、《区疾控中心绩效工资发放问题的通知》等规章制度,并经过职代会表决通过,于8月正式实施。

协助中心党支部开展了三好一满意及政风行风民主评议、纪律教育月活动,并及时上交了工作方案及总结。

2、认真撰写了各项工作总结。

一到年底、年中,各项工作总结都需要撰写。

由于报送的总结关系到整个单位的水平,这项工作就由文字水平高的一位同事负责。

从局里发通知到提交的总结也只有6天的时间,经过各科室的配合,他考虑到了咱们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咱们单位的报送总结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3、认真做好办公室的文件整理工作。

今年下半年,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把小李同志调入办公室来加强文件收发管理工作。

该同志能认真做好相关文件的收、发、登记、分发、文件的督办等工作,保证了文件的时效性。

4、公费医疗的管理情况。

小李同志比较坚持原则,能严格控制公费单并对返回的联单费用情况进行登记并建立台账,这样掌握了单位人员的病情用药品种、数量及费用情况。

5、考勤情况。

今年由小孙同志负责单位的考勤工作,该同志能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使单位的考勤管理走向了正规。

二、业务管理工作1、绩效考核工作。

根据工作安排,赵同志对负责全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

在这项工作中,能克服种种困难,与各相关单位科室密切配合、精心准备,积极做好摸底调查、数据填报、资料收集等评估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域绩效指标和机构绩效指标的工作任务。

2、卫生应急工作。

办公室负责汇总各科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风险评估,每月编写《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月报小结》,总结上月的发生和处置情况,分析和评估下个月的风险可能,提交区卫生局汇总报区政府应急办,每季度还进行季度分析和风险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患者(2-4w传染性max)
带菌者(暂时性/慢性)
②粪-口(消化道,主)
密切接触传播
③普易,后持久免疫力,伤寒/副伤寒无交叉免疫
④夏秋季
⑤全世界(热带/亚热带)
⑥儿童、青少年
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腹痛、玫瑰疹、肝脾肿大、白C减少等,有时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潜伏期:7-14d(区别于败血症)
伯氨喹→抗复发 青蒿素→耐氯喹者
②对症治疗:纠正低血糖、补液等
.黑热尿(溶血尿毒综合征):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起病,寒战,高热,腰痛,酱油样尿(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鉴别] 败血症、伤寒、钩体病、泌尿系感染、脑炎
[预防]
控制传染源:口服乙胺嘧啶联合伯氨喹→根治
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用药(氯喹)
典型(4期,病程4-5w):↓
初期(1w):起病缓慢,发热(首发症状),畏寒,无寒战,体温阶梯样↑
极期(2-3w):伤寒特征性临表
①持续发热(稽留热/弛张热,>2周)
②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耳鸣、听力下降,严重(谵妄、颈项强直、昏迷),儿童(抽搐)
③相对缓脉/重脉
④消化系统症状:右下腹/弥漫性隐痛,便秘主,腹泻少
1.典型:突发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脾大(反复发作造成大量红C破坏)
寒战发热期(2-6h)→大汗期(1-2h)→间歇期(间日/卵形疟48h、三日疟72h,恶性疟36-48h无规律)
2.脑型疟(恶性疟的严重临床类型、间日疟偶见)
临表:剧烈头痛、发热、意识障碍、肾损害→昏迷、死亡
3.输血后疟疾、母婴传播的疟疾:不复发
①病变主要在乙状结肠、直肠
②并发症:志贺菌败血症、关节炎
后遗症:脑型→耳聋、失语
③肠粘膜病理特点
急性菌痢: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浅表溃疡
慢性菌痢:肠粘膜水肿、增厚、充血,溃疡形成-修复→凹陷性疤痕,肠腺黏膜囊肿,肠息肉
伤寒
Typhoid fever
伤寒杆菌/沙门菌

病理基础: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以回肠末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滤泡病变为重
⑤肝脾肿大
⑥玫瑰疹:7-14d出现,淡红色充血性稍隆起,2-4mm,压之褪色,10个↓,胸腹、肩背部,2-4d暗淡消失,可分批出现。
⑦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常见并发症)
缓解期(4w)
恢复期(5w)
不典型(4型):轻型、暴发型、迁延型、逍遥型
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之表现,病死率最高。
2.慢性菌痢(←B型):急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未愈
急性发作型、慢性迁延型、慢性隐匿型
①夏秋季,不洁饮食/病人接触史
②急性菌痢: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左下腹明显压痛
慢性菌痢:急性菌痢史,病程>2月
中毒性菌痢:儿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腹泻
③诊断 直肠拭子/盐水灌肠→便镜检→多数白/脓C、红C
③辅助 血RT:血液浓缩(红/白/Hb↑ PLT↓)
尿:蛋白(+++),膜状物
确诊 血清/ 血细胞/尿→病毒抗原
血清→IgM抗体
IgG双份血清效价↑4倍以上
早期/非典型患者诊断 RT-PCR→RNA
三早一就:早发现/休息/治疗,就近处理
①期:抗v(利巴韦林)、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忌强发汗退烧药)、预防DIC
回顾性诊断→补体结合抗体(IgG抗体)
流行病学调查→血凝抑制抗体
病毒分离、RT-PCR→RNA
及时处理,把好三关←抢救关键
①一般治疗:吸痰、拍背、翻身
②对症治疗:把好“三关”
高热:物降主、药物辅、亚冬眠
抽搐:去除病因、镇静止痉
呼衰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④抗菌治疗
⑤恢复期及后遗症治疗
[鉴别]
①中毒性菌痢
切断传播途径:灭蚊防蚊
①再燃(recrudescence):由血液中残存的疟原虫引起,多见于病愈后1-4周,可多次出现。
复发(relapse):由寄生于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引起,只见于间日/卵形疟,多见于病愈后3-6个月。
②病解:溶血、脏器微血管阻塞损害
细菌性痢疾
(菌痢)
Bacillary dysentery
①一般治疗:隔离、护理、对症
②病原治疗:尽早足量,青霉素G(氯霉素、头孢菌素、磺胺嘧啶)
③对症治疗:降温、降颅压
暴发型:
①休克型:及早应用抗生素
治疗休克
酌情使用激素
治疗DIC
②脑膜炎型:尽早使用抗生素
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
激素
呼衰治疗
[鉴别]
①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细菌学证实
②流行性乙型脑炎:夏秋季,脑实质损伤为主的临表,脑脊液呈浆液性,特异性IgM抗体
④致死主因:呼衰
⑤并发症:支气管肺炎(max)
⑥抽搐病因:高热、脑水肿、呼吸道阻塞致脑组织缺氧、脑实质病变
⑦猪是主要传染源的原因:猪感染率高,感染后血中病毒数量多,病毒血症期长,而人的病毒血症仅5天,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
⑧脑膜刺激征:克氏征、布氏征、颈项强直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日本乙型脑炎
Epidemicencephalitis B
②期:积极补容、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血管活性药/糖皮质激素)
③期+④期(移行期/多尿早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透析
④期(多尿晚期):维持水电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①疫情监测
②防/灭鼠
③做好食品/个人卫生
④疫苗
⑤期: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乙脑备注]
①人畜共患
②乙类传染病
③乙脑极期严重表现:高热、抽搐、呼衰
病原/流病
流病
临表
诊断
治疗
预防/鉴别
备注
流行性出血热
EHF/HFRS
肾综合症出血热
EpidemicHemor-
rhagic fever/
Hemorrhagic feverwith
renal syndrome
汉坦V
①啮齿类(鼠)
②呼吸道(主)/消化道/接触
③普易,后较强免疫力
④亚欧(我国普遍高发)
⑤四季(冬春主)
④急性肠套叠:小儿,腹痛啼哭数小时后血黏液便,镜检红C主
⑤急性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青少年,发热、腹痛、腹泻、血便、毒血症重、短期出现休克,全腹压痛、严重腹胀,便培养无菌
2.中毒性菌痢
①乙脑-脑型中毒性菌痢
②中毒性休克(金葡/G-杆菌败血症引起):有原发灶,血培养阳性,后期X线见血源性金葡菌肺炎
3.慢性菌痢:直肠癌/结肠癌、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乙脑V
①猪(主)
②蚊媒传播(三带喙库蚊)
③普易,多隐性感染,后较强免疫力
④亚洲(我国普遍)
⑤夏秋季(7/8/9月)
⑥10岁以下儿童
高热、意识障碍、抽出、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重者常有后遗症
潜伏期:10-14d
四期:
①初期
②极期:脑实质受损表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衰(中枢性主)、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脑膜刺激征)、循环衰竭(少)
确诊 细菌学→涂片(瘀点斑、脑脊液)
细菌培养(血、脑脊液)
脑脊液:化脓性(浑浊),压力↑
免疫学检测:特异性抗原/抗体
RIA法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检测、预后判断
.患者迅速出现脑实质损害/感染性休克→提示爆发型
c混合型
③轻型
④慢性败血症型(罕见):成人,发热、皮疹、关节炎
普通型:
①疫区、蚊虫叮咬、近期输血史
②典型临表: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汗,贫血、脾大
特殊表现:
脑型疟疾→发作数次后神志不清、抽搐、昏迷
溶血尿毒综合征→贫血、黄疸、肾衰
脑型疟:典表+神志不清、抽搐、昏迷
③辅助 血RT:多次发作后,红C/Hb↓
确诊血/骨髓涂片:疟原虫
血斑点杂交、荧光染色、PCR
①抗疟原虫治疗:氯喹→杀虫
确诊粪便培养→痢疾杆菌
[治疗]
1.急性菌痢:一般、对症、抗菌治疗
2.中毒性菌痢:综合急救、早期治疗
①抗菌:静脉给药,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
②休克型:扩容纠酸、改善微循环(山莨菪碱)、强心升压(西地兰/多巴胺)
③脑型:脱水、止痉、防呼衰
④对症:降温、镇静
3.慢性菌痢:综合治疗
[预防]
①管理传染源:彻底隔离
潜伏期:1-2d
分型:
1.急性菌痢(3型←按毒血症、肠道症状轻重)
①普通型(典型←A型):急起畏寒高热,腹痛腹泻(稀水样→脓血便),里急后重,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日便10-20次↑,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1-2周自限,少迁延慢性。
②轻型(非典型←D型):急性腹泻,日10次↓,2-7d,余无/微(对比典型)。
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
Neisseria meningitidis,Nm
①带菌者(主)、患者
②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2米以内)密切接触(2岁↓)
③普易,多隐性感染,后持久免疫力
④冬春季(3/4月)
周期性:通常3-5年一次小流行,8-10年一次大流行
流行期间A群主
非流行期间B/C群主
⑤世界性分布,我国A群主
⑥男青壮年农民/工人
发热、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衰
潜伏期:7-14d
五期:
①发热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三痛:头/眼眶/腰痛)、毛细血管损伤(三红:脸部/颈胸部/结膜)、肾损害
②低血压休克期
③少尿期
④多尿期
⑤恢复期
①冬春、病前两月进疫区、鼠类接触
②五期经过+早期临表(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体征、肾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