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存困境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生存的困境

【摘要】米兰昆德拉,捷克裔法国作家,代表作之一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在痛苦中挣扎的捷克人为蓝本,用轻与重来诠释存在的方式,追问人类存在的意义,探讨存在这一哲学命题,从人类“存在之轻”与“存在之重”的矛盾挣扎展开,唤醒读者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本文从书中人物无法逃离的“存在之轻重”入手进行分析,解读文本中轻重的二元对立,揭示人类无可奈何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存在存在之轻存在之重生存困境

一、存在主义

存在是什么?柏拉图曾说:“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亚里斯多德曾说存在是个自古以来就发问的问题,现在仍然要问的问题,将来永远要发问的问题,是我们永远不得安宁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解决存在的解释问题。“存在”是德国存在主义的概念。海德格尔承认:“‘存在’这个概念是不可定义的”。存在主义者萨特又提出“在”是第一位的,“存在先于本质”。米兰昆德拉立足于前人踏出的存在主义之路,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昆德拉不是从存在的本体论,而是从人类存在的现实境况出发来看待和思考存在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存在?就昆德拉的理解,存在不是既成的东西,它是“人类可能性的领域,使人可能成为的一切,使人可能做的一切”。“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

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人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够得。”

“人的存在”,或者说人的可能性是昆德拉所有小说的主题核心。存在是昆德拉小说的阵地,小说是存在的版图,他要在小说中揭示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存在之境况、存在之复杂性、存在之可能性。《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主题核心就是叩问存在。面对生存境遇中的轻与重,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以生命为代价所做出的选择,只是存在的一种可能性。

二、存在之轻重:

在小说中,托马斯、萨比娜和特蕾莎这三个人,形成了一个对人生拆解的坚固三角。昆德拉从托马斯开始,提出存在之轻重的议题。

主人公托马斯托马斯崇尚自由,婚姻对他来说是一种责任的束缚,阻碍了他体会生命的快感,离婚以后的托马斯是愉快自在的,他认为单身是自由的最好表达方式。他别出心裁地制定“性友谊“规则,在交往中拒绝爱,在无数的”性友谊“中,他获得了美好的生命之轻,并以此保证了自己生活的完整性和自在性。可是他的生命中出现了特蕾莎,他一直在爱恋特里莎和追求自由之间徘徊选择。对于托马斯来说,独居还是与特雷莎结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问题,而是关涉到他对存在的可能性的理解。一向轻松的他在六个偶然事件的推动下,选择了“非如此不可”。七年之后特雷莎的出走,将托马斯重又置于自由之身,使其身上的重负突然间释放,甚

至感到悲伤过后的美好,托马斯嗅到了温馨的生命之轻。可是,随之而来的沉重却将他彻底击倒,他已经学会了感受别人的痛苦,他终于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虚无缥缈的生命了。他回到了布拉格,追回了特雷莎,也追回了存在的重量。

托马斯的情人萨比娜是真正的“存在之轻”的代表,当托马斯在不断追求着从轻到重的过程中时,她却用背叛,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在她的眼中,美是一个被背弃的世界。背叛,就是脱离自己原来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在她看来,背叛是世界上更美妙的事情。在背叛中,她将生命的重的意义抛在脑后,但是在不断的背叛中萨比娜最终得到的也只是一种虚空,她的背叛旅途的终点只不过是虚无和茫然,最终她开始明白;“赋予我们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全然不知”到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没有任何意义。

与托马斯和萨比娜生活选择不同的是.特蕾莎选择了以一种“重”的存在方式。托马斯认为爱情与性爱没有直接的关联,甚至认为爱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来体现的”,而不是性。爱情与性是互不相干的,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交的欲望,却会引起同眠共枕的欲望。爱与性在托马斯身上是分离的着,他一边深爱着特丽莎,一边又和不同的女人做爱。对于托马斯来说性是了解一个人的手段,它帮助他认识到女人与女人之间那些最本质的差别,通过与不同情妇的交往,他窥视着她们的内心,找到她们身上与那百万分之一的不同只处。而这些在特蕾莎的眼里成为了一种巨大的背板,一

种对她灵魂的藐视。

特雷莎也尝试着去接受托马斯的“轻”存在哲学。她也曾渴望逃离沉重,获得轻松,但一次在肉体上背叛托马斯的尝试只给她带来了更深的痛苦,更重的负担,认真是特雷莎的行为方式,执着于对托马斯的爱让她陷入痛苦的绝境,她永远背负沉重的负担,最终还是选择了存在之重。

三、人类的生存困境

就好像莎士比亚笔下的“生存还是死亡毁灭”一样,“重”或“轻”也是一个经典的二元命题。在这部小说中,读者可以看到:放纵有失重之后难以承受的轻,而压抑又是不堪负荷的重。面对生存境遇中的轻与重,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以生命为代价所做出的选择,只是存在的一种可能性。轻与重,这组相对的概念,交织在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关系中。小说中的人物把自己流放到存在的困境之中,痛苦着,思索着。苏格拉底说:“未经过独立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昆德拉说:“只有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活。”有时候,面对生活中那些不得不做的选择,我们也会产生跟昆德拉笔下的托马斯一样的困惑,因为“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即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每个读者都可以在书中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轻重交织的生命的印痕。昆德拉以小说唤起了人类对自身生存境况的警醒,唤起了现代人的反躬自问。米兰昆德拉用他的哲思,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存在?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究竟是选择轻还是选择重,轻重选择的对立与两难,构成了人类的一个基本存在境况,昆德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也给不出答案,因为存在就是可能。他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给与了阐释。在无法重演的过去和无法预定的未来,我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光亮,在“存在之轻”与“存在之重”的选择中走过我们人生的路。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2】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3】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

【4】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5】米兰昆德拉:《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载《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