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三大文化思潮东西文明观比较研究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与国内政治混乱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历史被称为近代史。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众多文化反思思潮,这些思潮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试图为中国寻找新的文化出路。
最早的文化反思思潮可以追溯到“百日维新”时期,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知识分子倡导改革开放,试图在中国引入西方文化和知识。
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主要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进行对比,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而不堪,并认为应该放弃传统文化,引进西方文化和知识。
“五四”时期,中国面临更加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愈发深刻。
这个时期出现了更为激进的文化反思思潮,代表人物有鲁迅、胡适、陈独秀等。
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认为,西方文化虽然比中国文化更为先进,但是西方文化同样存在着问题,需要进行精神解放,推动中国现代化,倡导“民主、科学、自由”等价值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进入到了全面的动员状态,民族自尊心高涨,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以爱国主义为主旨,强调“保护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提倡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
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制度下,文化反思思潮转向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反思,代表人物有胡风、魏巍等。
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既尊重传统文化,又分清传统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界限,进行真正的文化革命。
总体来说,近代中国文化反思思潮的主要特点是批判性、桥梁性和启迪性。
批判性表现为思潮者对传统和现代文化现象的深入反思,对这些文化因素的利与弊、优与劣的客观批评,旨在隔绝陈旧思想和文化。
桥梁性表现为吸收和传达有利于发展中国的外来文化思想和实践。
启发性表现为通过文化反思思潮推动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进程,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思思潮是一个与中国现代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历史现象,它们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特征紧密联系、相互启迪,体现了中国近代文化反思思潮的时代性和人文气质。
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
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古论今用吴永亮摘要——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发生了“文化本位主义”与“全盘西化”派的论战,以陈序经、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提出“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全盘接受西化”。
什么是全盘西化:晚清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屡遭棒杀。
一些有西方留学背景的知识分子认为是传统中国文化造成了这种局面,因此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其字面意思就是完全般照西方文化,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又有一说‘西化’指的是‘近代化’)而目的就在于摆脱晚清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政治、经济、军事皆受制于人的社会现状。
全盘西化思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中国知识界发生了“文化本位主义”与“全盘西化”派的论战。
以陈序经、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提出“我们的唯一办法,是全盘接受西化”,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时代背景:1930年代国民党的“尊孔读经”运动;①、1934年2月,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目的是“一般国民衣食住行能整齐、简单、朴素,过一种合乎礼义廉耻的生活”;②1934年国民党通过决议,规定8月27日为“先师孔子诞辰纪念日”,各校须举行纪念大典;③1934年10月,国民党要员戴季陶、陈立夫发表讲话,从理论上证明“尊孔读经”的合理性。
戴季陶:“经书为我国一切文明之胚胎,其政治哲学较之现在一般新学说均为充实。
”陈立夫:传统文化“光芒万丈,无与伦比”。
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何炳松等十教授《中国本位文化宣言》;提出“根据此时此地的需要”,建设以中国为本位的文化。
其主要观点有二:其一,文化建设要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的需要,对旧文化去其渣滓,存其精英,对西方文化取长舍短,择善而从,建设中国的本位文化。
其二,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吸收欧美的文化是必要而且应该,但须吸收其所当吸收,而不应以全盘承受的态度,连渣滓都吸收过来。
也就是存其所当存,吸收其所当吸收。
西方现代性背景下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比较-精品文档资料
西方现代性背景下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比较提要:20世纪30-40年代,世界现代性遭遇全面危机,以毛泽东、卢卡奇、马尔库塞为代表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解救现代性危机同时发出以主体性文化复兴为核心理论的呐喊。
本文通过比较三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这一时期的文化观,分析三者在文化创造主体、过程和成果方面的理论差异,发现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化主体性建设理论具有重大的超越性和全面的重建性,对当代中国现代性文化重建也同样具有范式价值。
20世纪30-40年代是世界现代性迅速发展并遭遇-全面危机的时代。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20世纪30-40年代那样展现出戕害甚至灭绝人性的恐怖场景:一方面,法西斯主义以罪恶的战争和集体式屠杀将对人的践踏推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演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惨痛的悲剧;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借助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构造出丰富的物化生活与强大的消费意识形态,它不但疯狂地掠夺和摧毁着原本和谐状态的自然环境,更解构着人的主体性意识,使人在工具性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中醉生梦死。
作为时代精神的文化观念也随之出现忽视理性价值的全球性态势,人类面临理性走到了尽头、人性被无情摧残、自由遭到禁闭、民主被深深地毒害的严重困境中。
正是这种现代性生死抉择的历史时期,以生活在美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尔库塞、生活在前苏联的东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和正在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毛泽东为代表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发出了以主体性文化复兴为理论视点,反法西斯、拯救现代性和人自身的呐喊。
本文以这三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为例,比较分析三者在文化创造主体、过程和成果方面的理论差异,重点研究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等重要论著中关于文化构建问题超越当时一切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权威见解的重大意义,及其对当下现代性文化重建的范式价值。
最新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精品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文学思潮史中占据独特的位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的,欢迎阅读查看。
现代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它广泛运用各种超现实的手法,诸如象征、反讽、暗示、颠覆、戏仿等手法,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己、荒诞感受和存在意识。
19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普遍走向垄断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日渐壮阔,西方一批中小资产阶级人既对苦难的现实不能接受,又对前途捉摸不透,一种普遍性的毁灭情绪沉入他们痛苦的心灵深处,以至许多文人创造出审美的意象世界来寄托忧思。
表现在文学中就呈现出一种荒诞、变异、晦涩、以丑为美的创造风格。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上一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某种社会病在人们内心的反应。
在困惑不宁、变迁骚动的时代,就容易崇尚主观和象征,这可以说是中外艺术审美史上的一个共同特征。
一、2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由高潮开始退落,尤其在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人们面对复杂多变、惨淡沉痛的现实社会感到茫然失措,普遍陷入一种彷徨、不安的状态。
孤独、痛苦、惶惑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心理情绪特点,这一阶段的中国社会心理与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社会有某些相似,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所表现出的孤独感、痛苦感、迷惘感、焦虑感与此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不谋而合。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的社会现实一经结合,就具有了中国特色,呈现出中国的民族特征。
有学者认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其次,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在希望中感到绝望,但更在绝望中追寻希望。
最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不仅破坏旧传统而且创造新的传统。
从作家方面来看,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20年代中国文人创作情绪和创作心理的结晶。
其中,李金发的《微雨》、向培良的《沉闷的戏剧》、鲁迅的《野草》等都有着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这一系列作品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崛起。
论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文化思潮及其启示
论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文化思潮及其启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鸦片战争以降,中国进人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历程。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与西方先发展国家的时代落差、中国自身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以及西方国家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卜的渗透和影响等诸多因素,使得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极具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卜,还体现在愈演愈烈的文化思潮。
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三十年代读经讨论,到五十年代抽象继承法争论,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思潮在激荡起伏的时代浪潮中奔流涌动。
然而,古今中西文化问题并没有随着争论的不断延展而逐渐明晰,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愈加复杂。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般说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广义卜指的是“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
严格说来,“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在规模、性质、影响等多方面都有实质不同,是两场不同的运动。
然而,“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并非是完全的,两者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和历史脉络。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两场“运动”的出场方式和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却是同一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同一社会主体的现实活动,在文化主张、价值信念、历史影响等诸多方面高度契合。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先导,而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高潮。
在这个意义卜,将“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合二为一,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来指称发生在“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是较为妥帖的。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看法。
狭义的时间节点是从1917年到1921年。
广义的时间节点是从1915年到1923年。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起止时间卜的分歧,并未影响人们对这场运动的实质内容和历史影响的理解。
从历史背景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和文化根源。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在根本层面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仍处于封建军阀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20世纪30年代是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倾向主要在于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互交织。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外国侵略者的抵制和反对几乎是全民行动,而对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则有着不同的意见,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了两种不同的倾向。
在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主义思潮中,人们认为唯有政治和经济的独立才能保障民族安全和尊严。
这一思潮的核心是保卫国家和国民利益,而对于如何保卫利益的问题则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经过多年的列强割据,受到了严重的民族压迫,中国人不再愿意看到国家经济和文化的资源流失,于是开始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运动。
把中国复兴提上议事日程,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目标。
而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潮中,人们认为中国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传统无法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必须有一个更为集中和规范的政权来领导和改造国家。
这一时期的中国,由于外来侵略的打击和国家内部问题的累积,尤其是经济的贫困和社会的不稳定,民主自由起步缓慢而且如履薄冰。
社会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改良和改革,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公正的社会,改变富人和贫民之间的矛盾,通过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改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在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倾向中,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交织,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倾向的目标有所不同。
在实践中,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往往发生冲突,不少民族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思潮的提倡者过于激进,影响了中国的稳定和发展,而社会主义者则认为民族主义的支持者缺乏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理解,缺乏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综上所述,20世纪30年代是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政治倾向多元化的时期。
虽然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都面临着如何实现中国复兴的问题。
在今天,我们也需要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汲取力量,以更为开放理性的态度思考和处理民族和社会问题。
中国近代史的各种思潮与文化理念的比较研究
中国近代史的各种思潮与文化理念的比较研究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从1840年起开始,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革,同时也涌现了许多与这些事件和变革相关的思潮和文化理念。
本文将着重比较分析这些思潮和文化理念,从而探究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对中国近代史带来的影响。
思潮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承,这些价值观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等。
自19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传统文化逐渐受到质疑和挑战。
在这个时期,有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是阻碍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呼吁推崇西方文化、思想和制度。
这些人认为,现代社会的基础是科学和民主,这二者在西方文化中有很好的实践和表现,而儒家思想和其他传统文化只是阻碍进步和自由的累赘。
然而也有一批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应该坚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和智慧。
这些人强调,传统文化虽然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它包含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智慧和文化根基,应该被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坚实基础。
思潮二:改良主义和革命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主义和革命主义的思想都有许多的支持者。
改良主义的主张是政治改良和社会进步的实现,主要包括倡导宪政制度、提倡废除科举制度、支持民族工业和提高国民素质等。
改良主义者认为,通过社会各阶层的合作和努力,可以逐步解决中国的种种问题,而不需要通过彻底的革命来实现社会变革。
革命主义则认为,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必须通过彻底的革命来推翻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以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模式。
革命主义者通常主张民族解放和平等、反对帝国主义、支持工农联盟和土地革命等。
思潮三: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在中国文化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
总体上,这些运动强调创造力、人性、自由和现代性,反对旧的文化模式和观念。
20世纪30年代全盘西化思潮评析
全面吸收西方文化 。 陈序经认为文化是一个不 “ 盘西化 ” 词是胡 适 在 12 提 出来 的。 适 出东方 , 全 一 99年 胡 它 如果 一 用英文写了篇《 中国今 E的文化冲突》 发表在《 t , 中国基 可分割 的整 体 , 的各个 方 面都有 紧 密 的联 系 ,
那 所 督教 年鉴 》 。 文 中 , 上 在 胡适 明确 反对 变相 的折 衷论 , 主 方面发 生变 更 , 么其他 方 面必然 会受 到影 响 。 “ 以
张 “ h lsl w s ri t n 和 “ h l ea dm dri — 我们要 格 外努 力去 采纳 西洋 的文 化 ,诚 心诚 意 的全盘 w o a et nz i ” w oe a e o enz e e e ao h a
因为 他 自己本 身上 是 一 种 系统 , 而他 的趋 势 , t n 。社 会学 教 授潘 光旦 认 为前一 个 可译成 “ i” o 全盘 西 接受 他 ,
・
谚 2 1 喜・0 ・ 14
C N SN A GA G
当时 社会 思潮 的 主流 。
囊旗
西化派 的一个 重要主张是 “ 现代化等 于西化 ” 。 12 99年胡适 在《 中国今 日的文 化冲突》 文 中, 一 就把 “ 全盘西化” 全力现代化” 一心一意的现代化” “ 与“ 相提 并论 , 以表达同一意思。 陈序经在为 自己全盘西化主张
作辩 护 时 , 再 三 强 调 :在 本 质 上 , 根 本 上 , 谓趋 也 “ 在 所
二 、 盘 西 化 思 潮 评 析 全
1 盘 西 化 思 潮 的 理 论 不 可行 。 . 全
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 ,都是一定 于世界化 的文化与所谓代表现代的文化 ,无非就是西 故 西化 ’ 这个名词 , 不但包括了前两者 , 而 时代 的产物 。 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 l, 生 新文化的建设离 洋的文化 , ‘ 较易理解 。”全盘西化派关于“ 阁 现代化等 不 开对 旧有 文化 的继 承 和 吸收 。全 盘西 化 者错误 地 认 且较为具体 , 的认识也是片面和错误的。 西化是与传统决然 为西方 国家 的发展道路是普世的 ,忽略了文化的民族 于西化” 而现代化并不一定要反传统 , 那些不违反现代 性和时代性 。 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生活 , 这是全盘西化 对立 的, 派主张西化的理论前提 。陈序经就曾指出 :一般 自命 化的传统资源还可能有利于现代化。现代化虽然起始 “ 是伴 随着西 方 文 明的演 化 而产 生 的 , 者在 内 两 为 提 倡 保存 ‘ 固有 ’ 的文 化 的人 们 , 每每 忘 记 了他 们 今 于西方 , 科学化 、 民主化 、 城市化 , 这些 日所 提 倡 的 ‘ 固有 ’ 化 , 了为外 人 所 利 用 以压 我 民 容上有许多重合 。譬如 , 文 除 众, 或为好奇心理而 当做古董欣赏的文化以外 , 对于国 都 是现代 化 的 重要 内容 ,也 是 近代 西方 文 明 的重要 特 但是 , 现代化并不就是西化 , 或者说不等于西化 。 因 家 人 民 , 有过 丝毫 的 帮助 。 ‘ 没 固有 ’ 的文 化 , 方 面不 征 。 一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文化变革和反思,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形成了不少思潮,其中文化反思思潮是十分重要的一类。
文化反思思潮是指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针对中国近代文化传承及其发展方向所产生的一系列反思和重新审视,其目的是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进步。
本文将针对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开展分析。
1.启蒙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启蒙思潮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中国。
其核心观点是以科学和自由主义来取代传统的迷信和保守的道德观念。
启蒙思潮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比较大,在这个时期里,不少新文化运动和思想家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进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他们认为,中国近代文化的落后与体制落后、技术水平低下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他们提出“民族精神前进”的口号,强调了挽救国家、文化危局的意义。
2.文化自觉思潮20世纪初,文化自觉思潮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
这个时期,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基础上,新文化掀起了一波强烈的文化自觉运动。
这个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发表了一些受到公众追捧的文章和论文,反对旧时代的文化思想,倡导“民主、科学、自由、和平”的概念。
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20世纪中期,中国开始了一场愈加激烈的文化复兴运动,目的是让中国的文化正常化、革新化、现代化。
这个时期,中国的作家、学者、文化精英们重新审视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旨在寻找新的方向和出路,以便能够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
同时,他们也尝试寻找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源,并将其强化。
4.后现代思潮到了20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传统文化进行的反思和分析,已经不再局限于复兴和革新,反而开展了更加深刻和宽泛的反思和探索。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运动逐渐倾向于后现代思想,不少文化评论家、学者开始重视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后现代思潮领导人以胡士洪为代表,强调“文化多元性”,提出各种文化不存在优劣性这一看法,主张重新审视文化本质、标准等问题。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20世纪30年代,中国处在国家危机和民族危机之中,各种思潮纷至沓来。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股思潮就是中华民族复兴思潮,这股思潮主张振兴中华民族,强调民族自尊和自信,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意识觉醒的又一次高峰。
这股思潮的政治倾向在当时十分复杂,其中既有左翼激进主义者,也有右翼保守主义者,还有从各种角度展开思考的中间派。
首先,许多左翼激进主义者对于中华民族复兴思潮怀有高度的热情和信仰。
他们认为,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才能使中华民族真正地复兴起来。
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反感,认为这些文化所蕴含的封建思想和制度是阻碍中国复兴的主要障碍。
因此,这些激进主义者提出了大量的政治主张,包括建立工人农民政权、推翻统治阶级、制定新的文化和教育政策等等。
其次,右翼保守主义者也在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热潮中崛起。
这些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
他们批评西方文化的入侵对于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他们呼吁恢复传统文化,并强调了中国的独立和自主权利。
这些保守主义者通常持有较为反动的政治观点,甚至追求实行专制。
除了左右翼的极端政治派别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中间派对中华民族复兴思潮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这些中间派认为,中国应该钟爱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但是也应该采取开放合作的态度去接受外来文化,拓展中国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于,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培养人才,改革和升级教育体系等等,这些是中途派所主张的改革和发展措施。
综上所述,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是复杂多样的。
虽然左右翼极端政治派别分别持有不同的政治观点,但是它们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国需要革新和变革。
而中间派则主张既要重视传统文化,同时要倡导开放合作,实施改革和升级。
这些思想都对于中国近代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股思潮也成为了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之一。
30、40年代文学思潮[整理版]
30年代的文学思潮和文艺运动一、30年代文学特征——尽管由“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但仍获得繁荣:中国文学发展到20年代后期,已基本上完成了现代化转型。
文学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1928年,以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发生“突变”,率先举起“革命文学”的旗帜为标志,以“文学革命”为主旨的第一个十年结束了。
从此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以“革命文学”为标志的第二个十年。
也即文学史上的30年代的文学。
30年代是中国的社会政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的一个年代,其风云动荡的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前一个十年。
从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突出恶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不安,战争持续不断,文学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创作,都涌现了一批代表性作家和作品,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
如在小说方面,出现了矛盾、老舍、巴金、沈从文、丁玲、李劫人等长篇小说大家,萧红、萧军、端木蕻良、张天翼、柔石、叶紫、沙汀、艾芜等文学新人;在诗歌方面,出现了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艾青也崭露头角;在戏剧方面,出现了将话剧民族化、本土化的戏剧大师曹禺;在散文方面,出现了林语堂与他的幽默闲适小品,何其芳、李广田等新秀;在流派社团方面,出现了“京派小说”、“海派小说” 、“新感觉派小说” 、“左翼小说”以及“现代派诗歌” 、“中国诗歌会”等。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在斗争与论争中,一步步走向了它的成熟期和丰收期,获得了巨大的繁荣。
如果我们将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的文学作一下比较的话,可以说,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是思想启蒙的文学,个性解放的文学,人的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学是现实斗争的文学,反压迫反剥削的文学,民族解放的文学,阶级的文学。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主题集中而单纯,第二个十年则呈现出了显著的多元化现象,既有革命的左翼文学,又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个人民主主义文学。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思想与思潮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思想与思潮思想与思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们既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要,也推动了文明演进的进程。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思想与思潮产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人类历史上的十大思想与思潮,探讨它们的起源、内涵和影响。
思想与思潮一: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革命,它呼吁人们摆脱宗教与传统束缚,通过理性思维推动社会进步。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等,他们主张普及教育、言论自由与科学研究,为现代社会奠定了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的基石。
思想与思潮二:社会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是19世纪兴起的一场关注社会公正与平等的思想运动。
其核心主张是消除社会阶级对立,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公有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改革与革命,为劳动者争取权益,推动社会进步。
思想与思潮三:民族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是19世纪及20世纪初兴起的一场以民族自决权为核心的思想运动。
它强调民族独立与民族自豪感,主张各民族自主管理自身事务。
民族主义思潮在欧洲解体殖民体系和世界两次大战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对殖民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思想与思潮四:存在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思潮是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一场以个体自由与责任为核心的思想运动。
它强调每个个体的存在与自由选择,主张人应对自身的存在状态与价值负起责任。
代表人物有萨特、加缪和海德格尔等,他们的著作引领了20世纪的思想潮流,对后来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想与思潮五:女权主义思潮女权主义思潮是20世纪末起兴起的一场反对性别不平等的思想运动。
它强调男女平等与女性权益,主张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争取女性在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平等权利。
女权主义者的努力促使女性地位的提升,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与变革。
思想与思潮六:文化多元主义思潮文化多元主义思潮是20世纪以来兴起的一场倡导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思想运动。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自20世纪初以来在中国文坛上出现并对文学创作和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系列文学思潮。
通常被归纳为“新文化运动”、“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它们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三大重要思潮。
1.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是一场对传统文化体制和封建思想进行彻底改革的激进运动。
它提倡科学、民主和个人自由,主张用现代化的思想和方式来改造中国社会与文化。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学形式和内容进行了颠覆和挑战,推动了白话文的兴起,提倡现实主义和社会批判。
代表作家有鲁迅、胡适等。
2. 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中国出现了一股新的文学思潮,被称为“现代主义文学”。
这一思潮主张突破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探索个人内心、意识流和非线性叙事等新的艺术手法。
它对真实性问题提出了质疑,并倾向于表现痛苦、迷茫和异化的现代人。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徐志摩等。
3. 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发展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对前两者进行反思和超越的文学思潮。
现代派文学强调个体和内心体验的独特性,注重语言和形式的实验,并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
它既追求现实表达,又注重文学的内在美和独立价值。
代表作家有余华、莫言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分类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和研究,并不能完全涵盖多元的中国现代文学。
此外,每个思潮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和个别作家的个性化表达。
因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认知还可以从更深入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讨论。
除了上面提到的新文化运动、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还涌现出其他一些重要的文学思潮。
以下是其中几个值得一提的新论:1. 抗战文学:抗战文学是指中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1937年-1945年)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表达了抗战的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抵抗。
代表作家有巴金、老舍等。
2. 格局派文学:格局派文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间涌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
最新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精品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文学思潮史中占据独特的位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的,欢迎阅读查看。
现代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它广泛运用各种超现实的手法,诸如象征、反讽、暗示、颠覆、戏仿等手法,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己、荒诞感受和存在意识。
19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普遍走向垄断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日渐壮阔,西方一批中小资产阶级人既对苦难的现实不能接受,又对前途捉摸不透,一种普遍性的毁灭情绪沉入他们痛苦的心灵深处,以至许多文人创造出审美的意象世界来寄托忧思。
表现在文学中就呈现出一种荒诞、变异、晦涩、以丑为美的创造风格。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上一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某种社会病在人们内心的反应。
在困惑不宁、变迁骚动的时代,就容易崇尚主观和象征,这可以说是中外艺术审美史上的一个共同特征。
一、2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由高潮开始退落,尤其在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人们面对复杂多变、惨淡沉痛的现实社会感到茫然失措,普遍陷入一种彷徨、不安的状态。
孤独、痛苦、惶惑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心理情绪特点,这一阶段的中国社会心理与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社会有某些相似,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所表现出的孤独感、痛苦感、迷惘感、焦虑感与此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不谋而合。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的社会现实一经结合,就具有了中国特色,呈现出中国的民族特征。
有学者认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其次,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在希望中感到绝望,但更在绝望中追寻希望。
最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不仅破坏旧传统而且创造新的传统。
从作家方面来看,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20年代中国文人创作情绪和创作心理的结晶。
其中,李金发的《微雨》、向培良的《沉闷的戏剧》、鲁迅的《野草》等都有着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这一系列作品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崛起。
浅议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民族主义
浅议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民族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五千年来所铸造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下成为文化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在动因。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西化思潮流派逐渐分化,转而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民族主义随之兴起。
标签:传统文化;文化民族主义;民族复兴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核纽带,五千年来历史文化传承,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内涵,还孕育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危机下浓烈的民族主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知识分子逐渐改变西化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实现救亡图存中的作用,文化民族主义由此兴起和发展。
20世纪3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的盛行,是传统文化自身对外来文化的自觉反抗,对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20世纪3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内涵近代以来,在中西文化碰撞中,随着西学的广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更多被认为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渐而被排斥,新文化运动期间,“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潮流,西化思潮占据了社会思想发展的主导,传统文化遭受猛烈批判和打击。
然而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从中华文化谋求自身救亡成为另一种选择,“民主”“科学”“西化”等词语逐渐减少,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提倡日渐突显。
从文化发展派别来看,近代以来,文化派别众多,不仅存在着主张维护传统文化的文化保守派,还存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西化派,也存在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间派别。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反对日本侵略的需要,文化民族主义兴起并逐渐兴盛,即使全盘西化论者也有些向此转变。
文化民族主义大力提倡复兴中国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中国复兴。
其内涵主要体现如下两点。
(一)民族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民族主义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要复兴中华民族文化,认为民族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和前提。
三十年代的苏联社会及文化思潮研究
三十年代的苏联社会及文化思潮研究【摘要】三十年代的苏联是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社会和文化思潮也随之不断变化。
在政治背景下,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文化思潮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成为主流,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创作和社会观念。
在大众文化崛起的女性地位也经历了重要的变迁,开始在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三十年代的苏联社会和文化思潮是一个多元并存、矛盾交织的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变化,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三十年代、苏联、社会、文化思潮、政治背景、社会变革、文化兴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大众文化、女性地位、总结1. 引言1.1 三十年代的苏联社会及文化思潮研究简介三十年代的苏联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涌现的时期。
在斯大林的统治下,苏联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时期,政治背景下的社会变革是不可忽视的,斯大林的集权统治和政策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与政治背景下的社会变革相伴随的是文化思潮的兴起。
在这一时期,苏联文化界涌现出许多颇具影响力的作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他们探讨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大众文化的崛起以及女性地位的变迁等重要议题,推动了苏联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在这样一个时代,苏联社会及文化思潮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思想潮流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文化表现,揭示其中的规律和意义,为今日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政治背景下的社会变革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政治背景下的社会变革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旨在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
其中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是农业集体化运动,通过将农村地区的农民集体化,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集中管理和计划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三大文化思潮东西文明观比较研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三大文化思潮东西文明观比较研究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东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著名的东西文化论战就产生于该时期,各大文化思潮的东西文明观也成为当时激烈论战的焦点。
选取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文化思潮,分别以其代表人物梁漱溟、胡适和李大钊为研究对象,从三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东西方文化观两个方面对三者的东西文明观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当时三大文化思潮的东西文明观以及对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看法。
关键词:东西文明观;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74-02一、三大思潮代表人物之东西文明观1.梁漱溟的东西文明观梁漱溟先生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他的东西文明观是“东方精神文明、西方物质文明”,认为中国文明在根本上高于西方文明,中国缺少的是物质文明,应效仿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但中国在精神方面则远胜于西方,要保存和发扬中国的精神文明。
在他看来,西方文化的成就是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中国文化的成就则在于解决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上。
他认为西方文明在精神上存在很大缺陷,它的文明仅限于物质的文明。
虽然西方人的理智活动很旺盛,开创了科学哲学,掌握的知识、思想数量以及深奥、精细的程度都远超于其他民族,但过度的追求使他们“精神上也因此受了伤,生活上吃了苦”[1]。
2.胡适的东西文明观胡适先生作为自由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指摘东方文明,颂扬西方文明,认为东西文化的区别是人力车与摩托车文明的不同,而非精神与物质的不同。
他认为东方文明建立在人力上,而西方文明则建立在机械上,人力车代表东方文明,摩托车代表西方文明,东西方文明的界线只是人力车文明与摩托车文明的界线。
摩托车代表人类的思想智慧和西方精神文明的发达,从而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先进,并为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他由物质文明的差距,揭示了东方文化的落后,并推及了精神方面,强调了物质差距所隐含的精神方面的差别,实际上也暗指了东西方精神文明的差距。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张太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潮1933年11月,胡适在《独立评论》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谈到,维新变法时期,中国人对于西洋文明的认识并没有“多大的疑义”,“那时代的中国智识界的理想的西洋文明,只是所谓维多利亚时代的西欧文明:精神是爱自由的个人主义,生产方法是私人资本主义,政治组织是英国遗风的代议政治”。
但是,“欧战以后,苏俄的共产党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人的视听;最近十年中苏俄建设的成绩更引起了全世界人的注意。
于是马克思列宁一派的思想就成了世间最新鲜动人的思潮,其结果就成了‘一切价值的重新估定’:个人主义的光芒远不如社会主义的光耀动人了;个人财产神圣的理论远不如共产及计划经济的时髦了;世界企羡的英国议会政治也被诋毁为资本主义的副产制度了。
凡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夸耀的西欧文明,在这种新估计里,都变成了犯罪的,带血腥的玷污了。
”“不上十五年,中国青年人的议论就几乎全倾向于抹杀一九一七年以前的西洋文明了……无论如何,中国人经过了这十五年的思想上的大变化,文化评判上的大翻案,再也不会回到新民丛报时代那样无疑义的歌颂维多利亚时代的西洋文明了”。
[1]对这种“文化评判上的大翻案”,胡适显然十分感慨,似乎很不认同,但又无可奈何。
20世纪30年代,在自由知识人的视野中,“马克思列宁一派的思想就成了世间最新鲜动人的思潮”;而在革命家的眼中则是“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大的发展”[2],“文化革命”得以“深入”[3]。
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同一历史现象,但是同一种历史现象又隐含着不同的历史内容:一是知识界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二是中共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
对这两个问题,以往的学术界都分别有所研究[4]。
与此前不同的是,本文试图在一些新的史料基础上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考察。
一、“一般知识界之主潮”社会主义的流行源于五四时期,当时,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两种危机,一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向来为士人安身立命的儒家思想体系崩溃了,人们失去了传统的精神支柱;二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所向往的西方文明也“破产了”,人们又失去了并未根深蒂固的精神寄托。
东西文化论争与中国现代化道路之探索——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考察中心
he Debat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Researches for Path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From 1920s to 1930s 作者: 周文玖
作者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4-50页
主题词: 东西文化论争 现代化道路 西化 中国化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西文化论争看起来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拯救中国、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而进行的。
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孔化和西化的辩论。
1920年代,又有西化与俄化的不同主张。
1930年代,东西文化论争主要表现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和全盘西化的争论,逐步提出了“现代化”、“中国化”等概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论争,偏执之论时而出现,各种观点交锋激烈,但学术讨论中的自由、民主风气值得称道。
三十年代的苏联社会及文化思潮研究
三十年代的苏联社会及文化思潮研究
三十年代是苏联社会和文化思潮发生变革的十分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在世界历史上
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但是苏联在其中却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在政治方面,三十年代是斯大林独裁统治的时期。
国家的领导者通过集权统治,打击
异己,建立了庞大的监狱系统和秘密警察机构,实行了一些极端的政策。
这些政策导
致了苏联社会的严峻分裂和对异己的残酷迫害。
在经济方面,三十年代是苏联工业化的时期。
斯大林通过实行集体化和工业化政策,
迅速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虽然这些政策建立在大量牺牲和剥削的基础上。
在文化和艺术方面,三十年代是苏联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巨大转变期。
这个时期的苏联
文化主张反对西方文化和艺术形式,强调俄罗斯民间艺术和文化的特色和价值。
但是,只有符合政府意愿的艺术家和作品才能得到认可,这种审查和教条化的态度使得很多
艺术家和作家受到了压制和清洗。
总的来说,三十年代是苏联社会和文化的剧变期。
这个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文化
和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但是也展现了苏
联在其中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特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三大文化思潮东西文明观比较研究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东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著名的东西文化论战就产生于该时期,各大文化思潮的东西文明观也成为当时激烈论战的焦点。
选取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文化思潮,分别以其代表人物梁漱溟、胡适和李大钊为研究对象,从三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东西方文化观两个方面对三者的东西文明观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当时三大文化思潮的东西文明观以及对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看法。
关键词:东西文明观;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74-02一、三大思潮代表人物之东西文明观1.梁漱溟的东西文明观梁漱溟先生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他的东西文明观是“东方精神文明、西方物质文明”,认为中国文明在根本上高于西方文明,中国缺少的是物质文明,应效仿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但中国在精神方面则远胜于西方,要保存和发扬中国的精神文明。
在他看来,西方文化的成就是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中国文化的成就则在于解决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上。
他认为西方文明在精神上存在很大缺陷,它的文明仅限于物质的文明。
虽然西方人的理智活动很旺盛,开创了科学哲学,掌握的知识、思想数量以及深奥、精细的程度都远超于其他民族,但过度的追求使他们“精神上也因此受了伤,生活上吃了苦”[1]。
2.胡适的东西文明观胡适先生作为自由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指摘东方文明,颂扬西方文明,认为东西文化的区别是人力车与摩托车文明的不同,而非精神与物质的不同。
他认为东方文明建立在人力上,而西方文明则建立在机械上,人力车代表东方文明,摩托车代表西方文明,东西方文明的界线只是人力车文明与摩托车文明的界线。
摩托车代表人类的思想智慧和西方精神文明的发达,从而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先进,并为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他由物质文明的差距,揭示了东方文化的落后,并推及了精神方面,强调了物质差距所隐含的精神方面的差别,实际上也暗指了东西方精神文明的差距。
同时,又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了形成东西方物质文明差距的原因,即西方近代文明充分承认物质享受的重要性与合理性,所以开发和奖励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艺术之高雅、社会之安定、政治之清明等。
相反,东方人则轻视人类的基本欲望,提倡”乐天”、“安命”、“安贫”、“知足”的人生理念,从而“必至于养成懒惰的社会,多数人不肯努力以求人生基本欲望的满足,也就不肯进一步以求心灵上与精神上的发展了。
”[2]因此,在胡先生眼中,西洋近代文明不是唯物的,是精神的、理想主义的。
3.李大钊的东西文明观李大钊先生是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
“东方文明之特质,全为静的;西方文明之特质,全为动的。
”[3]针对东西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差异的表现,认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溯诸人类生活史,而求其原因,殆可谓基于自然之影响”[4]。
他认为东西方文明的区别是自然的与人为的、消极的与积极的、依赖的与独立的、安息的与战争的、苟安的与突进的。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分析,认为东方的南道民族与西方的北道民族是定住与移住的区别。
生产方式进而影响社会组织形式的不同,它们共同构成了东西文明的差异,即静的东方文明与动的西方文明。
在他看来,东西方文明各具优势,既不过度颂扬,也不强烈抨击,而是提出第三文明观即社会主义文明观。
目的是洋为中用,即通过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引用西方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二、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东西文明观比较1.基于人生观、世界观的东西文明观比较人生观的不同决定三人西方文化观的差异。
梁漱溟先生站在人类和社会的高度上,是一种文化的人生观。
他从意欲出发,根据意欲的不同取向,将中国、西方、印度文化分为代表人类文化三种“路向”的文化类型。
认为东方文化是意欲调和、持中的精神,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的精神,印度文化是意欲反身向后的精神。
同梁先生站在人类和社会高度上的人生观相比,胡适先生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认为只有努力现在,发展个人,追求真理与科学,摆脱宗教的束缚,才能真正建立物质和精神兼备的优秀的东方文明。
他推崇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主张“往西去”,强烈地反对国粹派、东方文化派,强调中国要向西方学习。
同时,针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强调中国应该以西方资本主义为学习目标。
相对于梁漱溟先生的宏观的、文化的、社会的人生观和胡适先生反对束缚、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人生观,李大钊先生的人生观更加积极乐观,是一种努力奋斗的、自强不息的、没烦忧和恐怖的人生观,又叫“青春的人生观”和“今的人生观”。
在东西文明的比较中,李大钊先生全面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揭示了东洋文明的各种弊端,如惰性太重、厌世、不尊重人权等。
从客观辩证的角度指出东方文明的弊端,并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肯定,指出中国古代文明曾对于世界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应对世界做出第二次贡献,即“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3] 梁漱溟先生和胡适先生在东西方文明的选择上都偏向一方,一个站在文化人生观的角度,崇尚中国传统文化,坚持“往东走”。
而另外一个则受个人主义人生观的影响,颂扬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主张“往西去”。
与二人相比,李大钊先生的人生观更加积极乐观,从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角度分析东西方文明,指出二者各自的优势与缺陷,提出第三文明观,即以当时俄罗斯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观,运用西方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2.基于东西方文化观的比较三大文化思潮在东西文化路向的选择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为代表的梁漱溟先生,其东西文明观来源于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针对中国文化路向的选择问题,他果断地站在了东方文化的行列里,拥护中国文明、世代相传的礼教以及伦理和思想,坚持“往东走”。
而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熏陶的自由主义思潮代表人物胡适先生则义无反顾地站在西方文化的行列中,高度颂扬西方文化,抨击东方文化。
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李大钊的东西方文化观与二人各不相同,提出了“第三文明观”,肯定东方文化的价值,指出西方文化的不完美,选择站在社会主义文明观的队伍中。
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充满了自信与热情,坚持东方文化且承认其存在的不足,肯定西方文化在政治民主和自然科学中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学习西方的重点应该在于弥补没有完成的文化路向的学问,中国未来文化的发展势必要解决人对物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习西方的制度。
但同时也必须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转向第二问题的处境和要求,因此必须协调和改变能够决定文化因素的人生观,将人生观由西方式转为中国式。
重点指出中国文化的根本出路不全在于学习西方文化,而应该吸收自身传统文化的精神,走适合自己境遇的人生道路。
在他看来,儒家的生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西方文明过于物质化,只有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儒家的生命文化,才能发展东方文明。
胡适先生颂扬西方文化,抨击东方文化。
认为东方文化不如西方文化,因此才导致东西方“人力车与摩托车”的文明程度的差距,主张“向西走”,学习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
但他却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因为他一边全面抨击传统文化,一边又赞扬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其真正的意图实质上在于肯定和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好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大力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借鉴西方的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李大钊认为东方文化总体上落后于西方文化,但东西文化都各有所长。
针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问题,认为有全面输入西洋文明的必要,应大力汲取西洋文明的特长。
但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认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都是推动世界进步的机轴,世界未来文明应当是东西文明的融合体。
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他指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第三文明观”,即以当时俄罗斯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观。
三、三大思潮代表人物东西文明观的共性尽管三人对东西文明的认识都各执己见,互不退让,但他们在东西文明的态度上有一个共性,即都承认东方文明在某些方面落后于西方文明,肯定西方文化在自然科学和政治民主领域取得的成功,肯定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肯定和坚持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优秀成果来发展和优化东方文明,并致力于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李大钊先生对东西文明的认识同梁漱溟先生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承认西方文明的物质化。
梁漱溟先生认为东方文明是精神的,西方文明是物质的,李大钊先生则说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
胡适先生虽然不赞成梁漱溟先生的文化主张,但是在某些根本问题上,又与其有着类似的思想。
例如针对东西文化差异本质问题,二人都列举东西文明的种种差别,东方人鄙视物质享受、西方人追求物质享受,东方人懒于求知、西方人热心探求真理等等。
一战后,李大钊先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的“堕落”,将希望寄托于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胡适先生主张“往西去”,推崇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但对苏联的政治表示过好感,称赞其是一个“有理想、有计划、有方法的大政治试验”。
由此可见,尽管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各有信仰,对东西文明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差异很大。
但都有一个共性,即都致力于发展东方文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寻找一个更好的出路,使中国在近现代化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胡适.胡适文存[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3]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j].言治季刊,1918,(3). (责任编辑: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