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写清六要素,让故事更完整

合集下载

叙述事情的六要素

叙述事情的六要素

叙述事情的六要素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能完整看记叙好一件事,是一项基本功。

练好这个基本功,对以后写好几件事的记叙文就有了扎实的基础。

那么,怎样完整地记好一件事呢?(1)要写清楚事情的六个要素。

事情的六个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任务、起因、经过和结果。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无论大小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环境(地点)里,还有一定的人物参加,并且有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要写好一件事,就必须写清楚这六个要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条理地告诉读者,让读者的脑子里留下一件事的完整印象。

不然的话,读者就会对文章所写的事情不甚了解,对中心的理解也就受到影响。

【例文】下面这篇文章对六个要素交代得很清楚。

一个雨后的清晨,学校的操场上沾满了被雨水打下来的落叶。

我们五二班的少先队员们来到学校,方好书包,就拿起扫帚开始打扫操场。

女孩子们,挽起袖管,挥动扫帚,一片片落叶给清除了;男孩们,手捧簸箕,来回跑着,一堆堆垃圾给消灭了。

(劳动过程,略)这时,太阳升起来了,万道光芒撒在干干净净的操场上,像给操场镀上了一层金。

微风吹动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称赞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陆续进学校的小同学,在操场上开始了早锻炼,那欢快的笑声回荡在校园里。

校园的早晨真美!这可是我们用劳动的汗水创造的呀!小作者在开头交代了事情的时间:雨后的清晨,地点:学校操场上,人物:五二班同学,事情起因:雨后操场上沾满了落叶,接着又写经过:打扫操场,结果:操场打扫干净了。

这样写,六个要素写得清清楚楚,整篇文章就显得非常有条理,读者也容易接受,由于小作者把事情写完整了,结尾的感情抒发也就有了基础,读来亲切自然。

当然,事情的六个要素在文章里没有统一的表述格式,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

时间、地点有时也可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间接地表示出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叙事要完整作文(加表达技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叙事要完整作文(加表达技巧)
• 小学时,望着老师手中的红笔在那试卷上打上钩或者是叉,一种 想要操笔阅卷的念头油然而生。那时的想法十分幼稚:一支红笔在手, 生杀大权尽在手中。有人喜,有人忧,尽在我的掌控之中。想亲自阅 卷的想法,让我在自己的日记中发誓,将来一定要当老师,享受一下 阅卷的快感。 • 现在我升入了中学,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为了锻炼我们,让我 和另一位同学帮助老师阅卷。当时,我的心中无比激动,不知道小学 时的理想,是否就要实现了。但老师毕竟是老师,将一切的一切,包 括我那错误的想法都考虑在前。当我们来到办公室时,老师说:“阅 卷时,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要埋没一个‘状元’,也不能出现一个漏 洞……”我被老师的话打动了,但又不想让老师看不起。只是二十几 张试卷,再说还有答案,用不了50分钟,我就可以搞定。但事情没有 我想像的那么顺利,比如:“冒出来了”的“冒”字,经常有人,喜 欢写成黑团;有些同学在做题时,写了划,划了写,写了再划,满篇 地找答案,终于找到了,却是错的,早知道直接打叉就好了;有的实 在拿不准,还要请教老师……二十几张试卷改完之后,我同学那还堆 着七八张。怎么办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又顺手拿来了三张,一 看,妈呀!竟然是班里“前三名”的卷子,悲惨呀!……总算改完了, 我的头都大了。抬头一看表,都过去两个小时了,时间怎么过的这么 快?
叙事要完整
——写作训练指导
写作指导:
• 叙述事情要完整,为什么要完整?怎样才 能称之为完整呢? • 记叙文的六要素指哪几个要素?其中哪个 要素最关键呢? • 要想达到叙事完整,必须注意哪几个方面 的因素呢? • 能否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来分析 一下上面提到的几个要素呢?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
• • • • 叙事要完整,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叙事,要写清事情的“六要素”。 二,叙事,要把事情的经过交代具体清楚。 三,叙事,要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来行 文。 • 除此之外,还需要 要做到叙事完整,必须注意哪两个方面? 一,特别要注意叙事的顺序。 二,还要注意安排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所以,完整的叙事要做到开头、中间、结 局以及叙述的顺序,古人称之为“凤头、 猪肚、豹尾”。离开了这三个方面,叙事 就不够完整,就是缺陷美了。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六要素解析【写作指导】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可编辑)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六要素解析【写作指导】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可编辑)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六要素解析【写作指导】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可编辑)七年级语文记叙文六要素解析【写作指导】课件人教新课标版记叙文六要素解析【写作指导】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有了“记叙文六要素”的说法。

这六要素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要素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才能完整、具体。

初中《语文》第一册《一面》一文,记叙了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同鲁迅先生的一次会面,表现了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爱护。

文章的六要素是:时间:一九三二年秋天的一天中午。

地点:内山书店。

人物:“我”―上海英商汽车公司的售票员。

起因:等着接班,到书店躲雨。

经过:与鲁迅先生会面、交谈及“我”买书的过程。

结果:接受了鲁迅先生的赠书,永远牢记鲁迅的精神。

此文六要素交代得明明白白,不仅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而且使读者对故事发生的时代、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更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六个要素当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与结果应交代得简洁明确,而对事情经过的叙述,则应尽可能细致具体、生动。

《一面》中,出于作者不同的心情和观察条件,三次写到鲁迅先生的外貌,这三次描写各有不同,又特点突出,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形象与性格。

文中写“我”想买书又钱不够时,写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和心情,极为细腻生动地刻画出“我”的急切、窘迫、羞愧、感激等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以上我们谈到了写记叙文时交代六要素的必要性,那么,是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对六要素逐一交代呢,这要视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

初中第二册《我的老师》一文,记叙了作者记忆中女教师蔡芸芝的平凡琐事,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位温柔、热情、公正、慈爱的年青女教师形象。

文中没有记述某一完整事件,而是通过多件小事或事情的片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一类文章就不必对每件小事都交代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免得使文章内容繁琐、芜杂。

巧妙交代六要素,生动完成记叙文_初中写作指导

巧妙交代六要素,生动完成记叙文_初中写作指导

巧妙交代六要素,生动完成记叙文_初中写作指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对于七年级同学来说,能写故事完整、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的记叙文是最基本的要求。

可在现实中,很多同学会把故事写得平平淡淡,把记叙文写成了流水帐。

之所以如此,除开文章选材和立意的因素来说,主要还在于同学们在交代记叙文六要素上缺乏技巧。

大部分同学应该知道,记叙文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要把故事写完整,就要把这六要素交代清楚;把记叙文写生动,也可以从交代这六要素入手。

一、不落俗套交代时间。

准确交代时间,一般有两种方法:直陈和暗示。

直陈就是直接交代时间。

直陈看似简单,其实也应注意。

你可以简单明了,但切不可落入俗套。

如很多同学动辄:“记得那是XX年前……”同样也是直陈,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这样交代的:“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

”如果我们把它改成:“记得那是五十七年前七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很明显,改文就不能像原文一样体现事情对“我”的深刻影响了。

当然,直陈时间你也可以使用一些运用了修辞的语言,如课文《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作者就是通过重复和拟人来交代时间的。

运用修辞句子交代时间,要求同学们能放飞思维,大胆创新。

高明的作家,往往不是直接用表示时间的词语点明时间,而是着力于对特定事物的精心描绘,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巧妙地寓于生动逼真的景物描写之中,这就是通过暗示交代时间的方法。

如课文《山中访友》:“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即使没有后文:“早晨,好清爽!”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写的时间是清晨,也不难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心里的感觉好清爽!”又如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作者就通过描绘春夏百草园的景物来暗示时间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写作指导《作文要写清记叙六要素》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写作指导《作文要写清记叙六要素》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作文要写清记叙六要素》训练目标:通过本次训练使较低年级中学生作文要素清楚,内容充实,贴近生活。

训练步骤:l、交流原始生活资料,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

2、使学生懂得写事文章需交代清楚的几个记叙要素。

3 、学会围绕中心清楚写好一件事的记叙方法。

训练重点:1.在原有生活的基础上,清楚地交代记叙的要素。

2.记叙的“经过”要具体。

训练难点:各要素在文章中的综合运用。

训练题目:《你看,多美》(要求学生能完整清楚地叙述事件。

)课前准备:以“你看,多美”为主题,细心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乐事好事,以及你觉得有闪光意义的事,把它记录下来,我们共同交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生活中缺少美吗?(生答:生活中并不缺少美),那缺少的是什么呢?(生答:是缺少发现)——让我们共同行动,使生活中不缺少美,也不缺少发现吧!二、回顾课前要求,共同交流所收集的资料。

请同学把你看到的故事浓缩成简单精辟的语言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小结:(首先对同学们的发现给予肯定)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老师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把它变成文字,形成文章之后总显得枯燥乏味,甚至语焉不详。

如何真正的把我们知道的故事写清写好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病例分析:同学们,我们学校要进行歌咏比赛,班委会发出了这样一则通知,请问,你会去吗?通知我班决定加紧练习,请准时参加,不得有误!班委会10月9日也许大家都不会去,原来问题出在这份通知上。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家没来参加集体练习的原因吗?明确:因为通知上没有交代清楚练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内容。

四、明确目标:一则小小的通知尚且如此,那么要叙述一个故事,或者要写一篇“记叙文”又何尝不需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些关键的因素呢?记叙要素交代的好,中心思想才更加突出。

今天我们进一步来探讨如何才能清楚并合理地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让我们打开今天的知识宝盒,看看里面装了什么。

)五、知识宝盒:1.(知要素)了解记叙的要素:记叙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物发展的过程交代出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写作·叙事要完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写作·叙事要完整

写作·叙事要完整1在阅读中读出叙事诸要素,理清叙事线索。

2.观察出事件的全过程,并对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

3.在阅读中初步体会事件的意义。

●重点:在阅读中读出叙事诸要素,理清叙事线索,初步体会事件的意义。

1.请你说说叙事的六个“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要想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的先后、场景的变化、情感的发展等。

(2)是否有一些前后连贯的情节,这些情节是不是按照适当的顺序安排的。

(3)对重要的情节是否作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4)对涉及的人物是否作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3.以《王几何》一文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的。

(1)线索:第一节几何课。

(2)顺序:按时间顺序来写,如王老师出场、反手画图形、写名字、说明自己的绰号、请同学上讲台画圆、说明画圆的用意。

(3)详细描写:王老师出场、说明自己的绰号、请同学上讲台画圆。

(4)刻画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

4.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从前,小镇上住着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开了一家伞店,成了伞店老板;小女儿开了一家洗衣店,成了洗衣店的老板。

可是,老太太却天天忧心忡忡地过日子。

逢下雨天,她担心小女儿洗衣店的衣服晾不干;逢晴天,她又担心大女儿伞店的伞卖不出去。

因此,她天天为女儿们的生计担忧,日子过得很不开心。

邻居有个叫“智囊精”的人,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脑筋转弯快,灵活,特别会开导人。

他得知老人的心事,就来到老人的家里,兴冲冲地对老人说:“老太太,您真是好福气!下雨天,您大女儿的店里生意兴隆;大晴天,小女儿的店里顾客盈门,您天天都有好消息啊!”老太太一听,乐了,从此整天笑呵呵的。

(1)这事发生的时间是从前,地点在小镇,人物有老太太、大女儿、小女儿、邻居(或“智囊精”);事情的起因是老太太雨天为小女儿洗衣店的衣服晾不干而担心,晴天为大女儿伞店的伞卖不出去而担心,所以整天忧心忡忡地过日子;经过是邻居劝她下雨天要为大女儿的店里生意兴隆而高兴,大晴天要为小女儿的店里顾客盈门而高兴;结果是她乐了,终日笑呵呵的。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写清六要素,让故事更完整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写清六要素,让故事更完整

《写清六要素,让故事更完整》教学设计龙十一中刘晓莉教学目的:1、让学生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

2、引导学生在写作记叙文的时候有意识地交代六要素,让故事更完整。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交代六要素,合理安排材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构建写作的思维,明确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其实老师更喜欢听故事,今天我们就换一个方式来讲故事,你们讲,老师听,可以吗?二、初步感知,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

1、师展示故事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明确学生任务:30秒的时间看看故事原文,用自己的话给老师讲这个故事。

2、学生读文章,展示。

3、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故事进行比较,归纳出记叙文的六要素。

(师根据学生的体会板书,明确将一个故事写得完整的方法)4、小结,进行方法指导。

三、活学活用,完成作文构思单。

(一)师提供一个故事场景,让学生完成构思,进一步体会六要素在写作中的作用,探究如何组织材料,把故事写得更精彩。

我今天假装生病去向班主任老师请假,因为我最喜欢的李敏镐到龙泉来了,我要去看他!结果,我的小伎俩被老师识破了,我只好乖乖地待在了教室。

附:作文构思单我今天要写的事件是:这件事发生的时间:这件事发生的地点:有哪些人物:事情的起因是: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我想采用什么顺序来写作:我写这篇文章是想表达:我想重点写的内容是:根据上面的想法列出以下提纲:1.2.3.4.5.……(二)学生思考,完成作文构思(三)学生展示,师生共评。

四、小结总结学生的收获,提醒学生因注意的方面五、布置作业完善构思,写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叙事要完整精彩开篇词记叙文记事六要素,大家千万要记住。

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住处。

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写人物是糊涂,第四要素是原因,为何发生找原因;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结局别含糊。

学习目标1.立足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加强作文的过程指导。

2.懂得写事文章需交代清楚的几个记叙要素。

3.学会完整地记叙一件事情,情节处理恰当。

文题展示同学们,伴随着你们的成长,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有开心,有失望,有催人奋进的,有令人醒悟的,有小事,有憾事,也有趣事……请用你的慧眼撷取一件你最想诉说的,以“一件____________事”或“第一次___________”为题,用你流畅的文笔清楚地告诉大家吧。

要求;(1)在空格处可填词语或词组等,注意题目的完整通顺。

(2)清楚并灵活地交代记叙的要素(3)记叙的“经过”要具体生动以记事为主。

(4)不少于500字。

(可参照课本43页的提示)写作导航一、叙事要完整: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叙事要连贯:写人记事要有线索,思路清晰三、叙事的结构:1.顺叙、倒叙和插叙;2、蒙太奇组合;3、过渡照应巧妙自然四、叙事详略得当,中心突出五、记叙要生动,适当运用修辞,议论、抒情画龙点睛六、叙事中写人,关注各种细节描写七、运用联想和想象叙事完整条理清晰【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要点归纳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要点归纳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要点归纳汇总本文档总结了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写作要点,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一、写作的基本要求1. 清楚、连贯:写作内容要有逻辑,条理清晰,句子之间要有明确的衔接关系。

2. 简洁、准确: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具体的意思,避免冗长和模糊。

3. 生动、形象:使用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语言,使作文更加有趣、有感染力。

4. 观点明确:在辩论性或议论性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有据可依。

二、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要点1. 记叙文- 选择一个恰当的故事情节,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 描述人物形象,塑造鲜明个性。

- 运用描写手法,烘托氛围和环境。

- 结构合理,明确故事的起承转合,突出和结尾。

2. 描写文- 选择具体的对象、事物或场景进行描写,注重细节的描述。

- 运用五官的感觉和感情的表达,使描写更加生动。

- 根据描写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如逐一描写、逐步揭示等。

3. 说明文- 突出主题,明确要说明的事物或问题。

- 结构清晰,按照问题的重要性和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 采用主题句、分述句或分条叙述等方式进行说明。

- 适当使用图表、例证等来增加论述的可信度。

4. 应用文- 文体规范,符合应用文的格式要求,如书信、邀请函、告示等。

- 内容完整,包含应用文所需的必要信息。

- 语言得当,用恰当的语气和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 结构严谨,按照应用文的写作顺序来组织内容。

5. 议论文- 明确立场,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 事实有据,用具体的事实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 反驳对方,针对可能的反对意见提出有力的反驳。

- 结构严密,按照论点的重要性和逻辑顺序来组织内容。

三、常用的写作技巧1. 比喻和拟人: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2. 排比和倒装:运用排比和倒装结构,增强表达的力度。

3. 修辞和揭示:使用修辞和揭示手法,增加文章的艺术效果。

4. 引用和段落:适当引用名言警句或相关论述,增加文章的权威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叙事要完整(终极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叙事要完整(终极版)

22

艰难地行进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岔路
口,张哲和叶尔文要走左边的路,而周天昊和陶建宇
则坚持要走右边。他们的目光都落在了我的身上。我
思考了一下,觉得左边的路可能越走越远,而右边的
路偏向下山的方向,应该可以回去。经过了一番热烈
的争论,大家一起选择走右边。

渐渐地,路平坦了起来,光线也有些亮了。再往
低,枝叶全都伸到了小道上。小道的路面若隐若
现,如草蛇灰线,很是神秘。起先,路很平坦,
大家都有说有笑的。张哲和叶尔文有时还装神弄
鬼,突然尖叫:“啊!救命啊!”可渐渐地,大
家都认真起来了。因为路越来越陡,越来越难走,
稍稍不注意,就会滑跤或被树枝刮破手脚。

小路时高时低,时平时陡。渐渐地,我们感到
有些迷茫,不知小路通向何方。周围静悄悄的,
小时候都敢一个人睡,我也一样。
• (小作者起笔便自豪地宣称是“男子汉”,可全文记叙的却是 “男子汉”成长过程中不怎么勇敢的一件糗事——第一次独自 艰难入睡的经历。 )

那年我七岁。一天晚上,妈妈突然告诉我:“你是个大
孩子了,你该自己睡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美滋滋地
拥抱妈妈一下,然后三步并作两步蹿进自己的房间,三下五除
敢出,久久不能入睡。

2021/6/7
31

狼走了吗?我从被窝里悄悄探出头来,天哪,狼
还在那里!于是我大叫着从床上跳起来,光着脚跑去找
顺叙的好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得很清楚; 条理很清晰;层次分明。
B、倒叙(经过→ 起因→ 结果)
1→7→6→2→4→3→5
倒叙的好处: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2排021/序6/7 三:(2 → 1 → 7 → 6 → 4 → 3 → 5)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清六要素,让故事更完整》教学设计
龙十一中刘晓莉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

2、引导学生在写作记叙文的时候有意识地交代六要素,让故事更完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交代六要素,合理安排材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构建写作的思维,明确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其实老师更喜欢听故事,今天我们就换一个方式来讲故事,你们讲,老师听,可以吗?
二、初步感知,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

1、师展示故事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明确学生任务:30秒的时间看看故事原文,用自己的话给老师讲这个故事。

2、学生读文章,展示。

3、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故事进行比较,归纳出记叙文的六要素。

(师根据学生的体会板书,明确将一个故事写得完整的方法)
4、小结,进行方法指导。

三、活学活用,完成作文构思单。

(一)师提供一个故事场景,让学生完成构思,进一步体会六要素在写作中的作用,探究如何组织材料,把故事写得更精彩。

我今天假装生病去向班主任老师请假,因为我最喜欢的李敏镐到龙泉来了,我要去看他!结果,我的小伎俩被老师识破了,我只好乖乖地待在了教室。

附:
作文构思单
我今天要写的事件是: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
这件事发生的地点:
有哪些人物:
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我想采用什么顺序来写作:
我写这篇文章是想表达:
我想重点写的内容是:
根据上面的想法列出以下提纲:
1.
2.
3.
4.
5.
……
(二)学生思考,完成作文构思
(三)学生展示,师生共评。

四、小结
总结学生的收获,提醒学生因注意的方面五、布置作业
完善构思,写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