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 张衡传练习题(130)教学提纲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节选自《苏武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康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节选自《张衡传》)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如引车避匿引:调转。
B.会论虞常论:判罪。
C.空以身膏草野膏:肥料D.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张衡传 练习题
张衡传练习题(正文开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学者为人们带来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张衡是一个备受推崇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
本文将从他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影响等方面介绍张衡的传记。
张衡,字盖衡,中国东汉末期时期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家。
他生于公元78年,卒于公元139年。
张衡早年以才华出众而闻名,很快成为当地朝廷的官员。
他不仅在政治方面有所建树,更是在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天文学领域,张衡致力于研究天体运行规律和天象变化。
他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真气,通过观察天体和研究大气现象,他提出了一套与当时传统观点不同的天文理论。
张衡经过多年的观测与实践,总结出了“河图”和“洛书”两种天文图谱。
这些图谱以其精准的测量和详尽的资料,为后来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地理学领域,张衡致力于描绘中国的地理形势和地形特征。
他崇尚实证主义,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他编制了一份名为《湖海经》的地图。
这份地图详细地记录了中国境内的江河湖海、山脉平原等地理要素,成为后来地理学发展的基石。
除了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外,张衡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被赋予了许多重要的使命。
他的忠诚和聪明才智为他赢得了朝廷和人民的尊重。
然而,在政治斗争中,他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痛苦,最终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
张衡的学术成就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他个人的生平。
他的天文理论和地理研究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研究思路。
他的地图和测量方法被广泛应用,并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理论和观点也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总而言之,张衡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贡献和学术成就使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为后来的科学家和学者树立了榜样。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名字,传承并弘扬他的科学精神,为推动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正文结束)以上就是关于张衡传的练习题的文章内容。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张衡传》课后练习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 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 志。
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图身之事:图谋自身安全的事。 吉凶倚伏:祸福相因。出《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幽微难明:幽深微妙,难以看清。 宣寄情志: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 党”“一时收擒”,都反映了他对当时的奢靡庸俗风尚的不 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些都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 品德 。
②张衡有那些可贵的品格? 二是无“骄尚之情”。 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 面发 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 实 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 品格,他才能全副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两次担 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之后,浑天 仪、《灵宪》、《算罔论》、候风地动仪才得以相 继问世。
他难施手脚,只好借《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
感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 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典宪:典章法制。 豪右: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 的右边,故称“豪右”。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治威严:治理严厉。 治,治理。 阴知:暗中查知。禽:通“擒” ,抓起来 政理:政治清明 (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王刘政的 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 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治理 严厉,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 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
张衡传重点学习的复习总结模板计划模板练练习习题.doc
《张衡传》练习题8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A.属文( zhǔ).B.逾侈( yú).C.合契( q ì).D.骸骨( hài ).不徙(xǐ).邓骘(zhì).陇西( l ǒng).肃然( sù).征辟(bì)璇玑(xuán)..算罔论( wǎng)篆文(zhuàn)..员径( j ìng)蟾蜍(chán chú)...收禽(qín)都柱(dōu)..B.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C.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后十五都予赵D.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9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3、 A. 游于三辅:游历、游学 B.连辟公府不就:征召..4、 C. 而无骄尚之情:骄傲自大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看、视察....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6、 A.中有都柱:大B.施关发机:枢纽、关键..7、 C.牙机巧制:发动机件的枢纽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讨..8、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用心思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C.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再一次D.遂乃研核阴阳:研究考验...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时国王骄奢:骄横奢侈B.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暗中...C.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担心D.治威严,整法度:治理..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出现错误的一组是()A.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典章法制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符合、相合....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豪族大户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形制、构造...C.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捉拿D.遂共谗之:诋毁..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怪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痛恨...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盒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酒器B.后数日驿.至:驿站C.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方向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全、都...A. 傍行八道 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C. 一时收禽D.使人遗赵王书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举孝廉不行B. 言甚详明....C.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1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 衡下车B.遂乃研核阴阳....C. 公车特征拜郎中D.伺者因此觉知....12、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单于壮其节B. 吾得兄事之..C. 妙尽璇机之正.D. 宁许以负秦曲.13、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名词作动词B. 剑斩虞常已名词作状语.C.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名词作动词D.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形容词使动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B.因入京师,观.太学公车特征拜尚书大王见臣列观..C.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D.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以精铜铸成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5、下列各组句子中关于“属”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衡少善属文B. 属予作文以记之.举酒属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C. 名属教坊第一部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吾属今为之虏矣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16、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游于三辅,因.入京师”A.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 .伺者因此觉知..C.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7、对“施”和“发”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施关发机③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使人发书至赵王..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8、对“制”和“辟”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③连辟公府不就..②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虽才高于世B.以精铜铸成..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验之以事,合契若神..C.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D.下有蟾蜍,张口承之.遂乃研核阴阳衡常思图身之事..20、下列各项中“之”字的意义与例句“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相同的一项是()A. 寡人之于国也B.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C. 张口承之D.士大夫之族..21、下列特殊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 未之有也D.验之以事22、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举孝廉不行”相同的一项是()A. 信义安所见乎B.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C. 连辟公府不就D.今君乃亡赵走燕23、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连辟公府不就②何以汝为见③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⑤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⑥举孝廉不行⑦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⑧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⑨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A.①∕②④∕③⑧∕⑥∕⑤⑦⑨B.①⑥∕②④⑤∕③⑧∕⑦⑨B. C.①⑥∕②④∕③⑧∕⑤⑦⑨D.①②∕③⑧∕④⑥∕⑤⑦⑨24、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A.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C.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D. 连辟公府不就25、下列各句的解释出现不正确的一项()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第一篇:《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大全)《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一、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设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并能分析课文结构,在此基础上抓住课文重点,进而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答:⑴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①第一部分(第1段)写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②第二部分(第2-4段)写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③第三部分(第5段)写张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
⑵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
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二、翻译下列各句。
设题意图:积累常见重点实词,区别他们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常用义的不同。
⒈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结交。
⒉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
⒊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⒋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译: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认为它没有应验这很奇怪。
⒌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译: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
三、郭沫若曾评价张衡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课外搜集资料,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设题意图:旨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课文所记载的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略)第二篇:张衡传答案张衡传【考题体验】【考题体验】1.乃,副词,才2.C.意动用法【知识梳理】 1.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3﹚傍行八道(“傍”通“旁”)(4)形似酒尊(“尊”通“樽”)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苏武传》课后作业及答案教学提纲
苏武传【A组】◆基础过关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单(chán)于扶辇(niǎn)旄(máo)节B.弋(yì)射纺缴(zhuó)驽(nú)怯C.熅(yūn)火牧羝(dī)廪(lǐn)食D.啮(niè)雪自分(fēn)马畜(xǜ)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谋)B.(虞常)私.候胜曰(拜见)C.而收系.张胜(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定罪、治罪)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状语武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③欲因.此时降武④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女为人臣子,不顾思义B.自分已死久矣C.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D.武闻之,南乡号哭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B.单于壮其节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D.其一人夜亡6.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A.以状语.武B.惠等哭,舆.归营C.天雨.雪,武卧啮雪D.杖.汉节牧羊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汉亦留之以相当..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C.武等实在..D.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8.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C.见犯乃死,重负国D.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E.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F.收族陵家,为世大戮9.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乃谴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子卿尚复谁为乎?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D.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10.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身战七十余战。
(完整版)张衡传课后练习
《张衡传》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一)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标注拼音属( )文辟( )公府逾侈()璇( )机累( )召五载()乞骸( )骨篆( )文辄( )积年不徙( ) 蟾( )蜍()帷( )幄()骄奢()都( )柱邓骘()合契()陇西()肃然()收禽()范晔()卷帙()河间相()(二)解释重要字词1、衡少善属文。
少:()善:()属文:()2、游于三辅。
游:()于:()3、因入京师,观太学。
因:()3、遂通五经,贯六艺。
遂:()通:()4、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于:()尚:()虽……而……:()5、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从容:()好:()交接:()6、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举:()不行:()7、连辟公府不就。
连:()辟:()不就:()8、时天下承平日久。
承:()时:()9、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莫:()逾侈:()10、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乃:()拟:()因:()以:()11、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乃:()1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奇:()累召:()应:()13、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巧:()致:()于:()1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15、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郎中:()16、再迁为太史令。
再迁:()17、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
遂乃:()正:()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以()员径:()隆:()尊:()19、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饰:()以:()之:()20、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都:()傍:()。
21、张口承之。
承:()之:()22、覆盖周密无际。
际:()23、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则:()24、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而:()2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方面:()乃:()26、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验:()以:()27、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练习题
《廉颇》参照答案1B 2C 3A 4D 5A 6C 7A 8D 9C 10B 11B 12C 14B13、奉通捧,捧着;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案通按,审察,察看;孰同熟,仔细15、推断句:①⑦被动句:②⑥⑧宾语前置:③⑤状语后置:④⑨16、B 17、A 18、D 19、B20.①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②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③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
④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⑤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⑥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苏武传》答案1.厩〔jiù〕且〔jū〕鞮dī〕侯单〔chán〕于缑(gōu)王昆〔hún〕邪〔yé〕浞〔zhuō〕野侯阏氏〔yānzhī〕左伊秩訾〔zī〕旃〔zhàn〕羝〔dī 〕去〔jǔ〕辇〔niǎn〕雍〔棫yù〕阳宫劾〔hé〕大不敬斧钺〔yuè〕汤镬〔huò〕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引〔1〕拔出〔2〕招出,供出以1〕因为2〕来3〕把4〕把5〕不译6〕以至7〕从8〕把9〕凭10〕来11〕把使〔1〕使臣〔2〕使臣〔3〕派,使臣〔4〕使臣〔5〕使臣〔6〕派〔7〕出使因〔1〕通过〔2〕趁此〔3〕于是〔4〕趁候〔1〕问候〔2〕拜访〔3〕侦察兵当〔1〕论处,判处〔2〕理当乃1于是就2就3就4才为1做,担任2〕做担任3〕为了4〕被5〕为〔6〕呢3.指出并写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1〕汝〔2〕叛〔3〕毡〔4〕弆〔5〕无〔6〕现〔7〕祀〔8〕无〔9〕无〔10〕无〔11〕欢〔12〕诀〔13〕强4.A5. C6. D7.B《张衡传》答案:1-5 CDCBB 6-8CCB9:①于,介词。
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方面;②因,介词。
《张衡传》文言知识训练
《张衡传》文言知识训练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教材梳理:《张衡传》文言知识训练(教师版)一、课内文言知识梳理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连缀)文,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于三辅,因(因而顺便)入京师,观(学习。
【联系今“观摩”】)太学,遂通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虽(虽然)才高于世,而(却)无骄尚(骄傲自大)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被举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连辟(bi屡次被征召)公府不就(就职就任)。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过度奢侈)。
衡乃(于是)拟(仿照)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就)以(用)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才)成。
大将军邓骘奇(以……为奇)其才,累(屡次多次)召(聘请)不应(应召)。
衡善机巧,尤致思(用心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素常)闻衡善术学,公车特(特地)征(征召)拜(任命,授给官职)郎中,再迁(两次升迁)为太史令。
遂乃(于是就)研核阴阳,妙(精妙地研究。
形容词作动词,研究)尽璇机之正(规律道理。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羡慕趋附)当世(权臣大官),所居之官辄(就)积年不徙(迁升提拔)。
自去(离任卸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用)精铜铸成,员(通“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篆文和花纹)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大)柱,傍行八道,施关(枢纽关键)发(拨动)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形制、构造),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边际,此为空隙)。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方位朝向),乃(就)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用)事,合契(符合相合)若神。
高二上册《张衡传》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含答案)
高二上册《张衡传》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十五)《张衡传》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 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员径八尺通,(2)形似酒尊通,(3)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游于三辅(2)遂通五经(3)公车特征拜郎中(4)再迁为太史令(5)又多豪右(6)视事三年(7)上书乞骸骨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征①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______________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____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______________④旁征博引______________⑤公车特征拜郎中______________(2)观①观太学______________②大王见臣列观______________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_5.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2)衡少善属文(3)妙尽璇机之正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6.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以①自王侯以下②以精铜铸成③验之以事④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2)于①游于三辅②虽才高于世③权移于下(3)因①因入京师②因以讽谏③伺者因此觉知④衡因上疏陈事(4)乃①十年乃成②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四、重要语句翻译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练习题(word版 有答案)
2019级《张衡传》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辟邪/开辟叨扰/絮叨奔赴/精思傅会B.篆文/编撰骸骨/惊骇连累/累召不应C.磅秤/磅礴积攒/攒动脉动/一脉相承D.蹊跷/蹊径绮丽/倚伏便利/大腹便便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属文:写文章。
B.精思傅会傅会:文章的经营构思。
C.其牙机巧制牙机:枢纽和机件。
D.称为政理政理:政治管理。
5.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大王必欲急臣B.时天下承平日久杖汉节牧羊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妙尽璇机之正D.皆共目之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11.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张衡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张衡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及时地完成课后练习是检测高中语文学习成果的方法,那么在学完《张衡传》这一课后你想做一下相关的课后练习吗?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张衡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练习。
《张衡传》练习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 )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iè)陇西(lóng)D.骸骨(hái)帷幄(wéiwò)蟾蜍(chánchú)2.指出下面句子中词语活用有意动用法的几项( )A.大邓骘奇其才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4.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没有同形异义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B.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E.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F。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5.下面复句的内部关系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B.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D.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诚甘乐之。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7.下面是根据范晔的《后汉书》、西晋司马彪《续汉书》、东晋袁宏《后汉纪》,综合整理出来的一段文字,阅读后,请回答问题:阳嘉元年,秋七月,史官张衡始作(候风)地动铜仪。
《苏武传》《张衡传》练习
解释下列加点词
• A、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幸蒙其赏赐 大 王亦幸赦臣
• B、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汉使张胜谋杀单 于近臣,当死 汉亦留之以相当
• C、引佩刀自刺 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匕 首提秦王
• D、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须发尽白 恐前 语发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是
• A、若知我不降
合契若神
明• B、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掘野
解释下列句中的活用的词类:
• 1、单于壮其节,壮:意动用法,认为…壮 • 2、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使动用法,使…归 • 3、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 4、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 5、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 6、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 • 降7、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鼠去草实而食之
• C、君因我降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D、虽才高于 世阳历算
尤致思于天文阴
解释“以”字
• ①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②以货物 与常
• ③以状语武 ④以精铜铸成 • ⑤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⑥因以讽谏 • ⑦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 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
者
解释“乃”字
• 翻译:(等到)被(匈 奴)侮辱以后才死,更
加对不起国家
附:课后研讨练习二答案
课文中的 现代汉语中的
意思
常见意思
例字
例句
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
百余人俱
假
临时充任 虚假
稍 稍迁至栘中厩监 渐渐
当
抵押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稍微,些许
正在(某时某地)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 1、稍迁至栘中厩监: 2、因厚赂单
2016《苏武传》《张衡传》复习
之
苏武传、张衡传
复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储备内容
1、了解班固《汉书》,掌握文 中涉及的文言文知识。 2、 整理文中的语法知识;提高
翻译能力。
文学常识史书体例
史书形式----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 (左丘明)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 (刘向编订) 纪传体:采用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 。 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十四史》都是用纪传体写成。
《张衡传》重点语句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 贯六艺。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5)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 共谗之。 (7)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 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引佩 刀自刺。
重点语句
(1) 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 丈人行也。 (2)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3)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 汉者,因厚遗单于。 (4)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5)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 (6)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7)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8)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完整版)高二上册《张衡传》配套练习(含参考答案)
高二上册:13 张衡传【问题发掘】一、师者所供问题(一)重要知识点文言通假1.员径八尺2.形似酒尊3.一时收禽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2.举孝廉不行3.公车特征拜郎中4.覆盖周密无际5.振声激扬6.寻其方面7.衡下车,治威严词类活用大将军邓鸷奇其才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特殊句式1.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宾语前置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3.状语后置①果地震(于)陇西②讽议(于)左右4.被动句①举孝廉不行②连辟(被)公府不就③兵(被)挫地(被)削5.省略句(省略介词“于”)①果地震(于)陇西②讽议(于)左右关于官职任命、调动的词语。
1举:推荐。
(被)举荐任官。
2行:去应荐。
3 辟:征召,召来授官。
(被)召。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
8 迁:调动官职。
左迁,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
10徙:调动官职。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14除:拜官。
除去旧职任新职。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二)探究性问题1、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2、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二、学者个性问题1、2、3、4、【固基训练】一、填空题1.《后汉书》是体东汉史,作者,是我国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他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编写成历史名著《后汉书》。
《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的《汉书》、的《三国志》合称,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本文体裁是,按照顺序介绍人物。
全文以记叙为主,但在写候风地动仪时,又以为主,辅以记叙。
文章重点详写了张衡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文学和政治方面则略写,详略安排得宜,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二、选择题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苏武张衡练习解析
《苏武传》、《张衡传》文言练习2009-6-23第一部分课内基础知识积累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稍.迁至栘中厩监:()2、因厚赂.单于()3、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4、单于使卫律治.其事()5、单于使使晓.武()6、如惠语以让.单于()7、扶辇下除.()8、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9、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10、武留匈奴凡.十九岁()11、衡少善属.文()12、连辟.公府不就()13、再迁..为太史令()14、衡下车..,治威严()15、上书乞骸骨...()16、武复穷.厄()二、选择题:1、下列词语全部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①汉天子我丈人..之..行也②常能为汉伏弩射杀③朝夕遣人候问....武④欲令两国相攻⑤寻其方面..与常..⑥以货物A.①④⑤B.②③④C. ②③⑥D. ①③⑥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幸.蒙大恩,赐号称王幸.蒙其赏赐大王亦幸.赦臣B、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汉亦留之以相当.C、引.佩刀自刺引.赵使者蔺相如引.匕首提秦王D、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须发.尽白怒发.上冲冠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若.知我不降明合契若.神B、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C、君因.我降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4、下列对“以”字的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②以货物与常③以状语武④以精铜铸成⑤虽生何面目以归汉⑥因以讽谏⑦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A. ①⑥/②⑧/③⑤/⑦/④B. ①②/③⑤⑦/④/⑥⑧C. ①⑤⑥/②③/④/⑦/⑧D.①②⑦/③⑤/⑥/④⑧5、下列对“乃”字的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见犯乃死②衡乃诡对而出③羝乳乃得归④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⑤乃知震之所在⑥十年乃成⑦今君乃亡赵走燕A. ①②/③⑤/④⑦/⑥B. ①②/③⑤⑦/④/⑥C. ①⑥/②/③⑤/⑦/④D.①③⑥/②④⑤/⑦6、下列“为”字的解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A、何以汝为见B、为武置酒设乐C、阉竖恐终为其患D、共为不轨7、选出对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①宜皆降.之②单于壮.其节③羝乳.乃得归④空以身膏.草野⑤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⑥皆共目.之⑦朝夕..遣人候问武⑧武能网.纺缴,檠弓弩A、①④/②⑤/③⑥⑧/⑦B、①④⑤/②③/⑥⑦/⑧C、①④/②⑤⑥/③⑧/⑦D、①④⑤/②③⑥/⑦⑧8、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为降虏于蛮夷②子卿尚复谁为乎③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④何久自苦如此⑤皆为陛下所成就⑥举孝廉不行⑦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⑧求人可使报秦者⑨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⑩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A. ①⑩/②④⑥/③⑤⑦/ ⑧⑨B. ①⑩/②④⑨/③⑤⑥/⑦⑧C. ①⑩/②④⑥/③⑤⑧/⑦⑨D.①⑩/②④⑨/⑤⑥⑦/③⑧第二部分课外人物传记阅读(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苏武传》《张衡传》同步练习(答案)2012.9
《苏武传》《张衡传》同步练习(答案)2012.9《苏武传》参考答案一、实词1.引:(1)虞常果引张胜(牵引,供出)(2)引佩刀自刺(拿.举)(3)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
(带领)2.节:(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节杖,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气节)(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季节)(4)常恐秋节至(节气)(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节操)(6)守节情不移(贞节)3.会:(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恰逢)(2)会论虞常(共同)(3)单于召会武官属(会合)(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应当)(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应当,表推测)4.使:(1)数通使相窥观(使者)(2)故使陵来说足下(派遣)(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据秦。
(假使)(4)使得奋大辱之积志(让)(5)单于使使晓武(派遣使者)5.当:(1)汉亦留之以相当(抵偿)(2)副有罪,当相坐。
(判处)(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掌握)二、虚词1.益:(1)单于益骄(更加副词)(2)武益愈(逐渐副词)2.相:(1)数通使相窥观(互相副词)(2)副有罪,当相坐(偏指一方,你,代词)3.即:(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连词,假使)(2)昭帝即位数年(上)(3)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就在(某时)/当(时)4.以:(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介词,因为)(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介词,在)(3)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通“已”,已经)三、词类活用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使……回去)2.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语,n-v,告诉)3.宜皆降之(使动,使……投降)4.欲因此时降武(使动,使……投降)5.空以身膏草野(n-v,滋润,作肥料)6.天雨雪(n-v,下)7.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n-v,校正)8.杖汉节牧羊(n-v,拄着,手里拿着)9.单于壮其节(意动,认为……壮)10.剑斩虞常已(名-状,用剑)11.反欲斗两主(使动,使……争斗)12.使牧羝,羝乳乃得归(n-v,生育)13.言太守以下皆白服(n-v,穿白衣服)14.得夜见汉使(名-状,在夜晚)15.收族陵家(n-v,灭族)16.惠等哭,舆归营。
河北省石家庄瀚德实验中学高三语文:苏武传 复习提纲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通“________”)
2.与旃毛并咽之(通“________”,________)
3.去草实而食之(通“________”,________)
4.空自苦亡人之地/法令亡常/武父子亡功德
(通“________”)
5.信义安所见乎(通“________”)
6.请毕今日之(通“________”)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儿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5.对去世的委婉说法6.栽,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 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永远的苏武。
课海拾贝/
反思纠错
课海拾贝/
反思纠错
(二)试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翻译句子的规范。
要求:(1)划出采分点;(2)字字落实,连缀成句;(3)工整书写。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3、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苏武传 张衡传练习题(130)
《苏武传》练习1、班固,东汉着名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体____________史,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____________”为“志”,取消“世家”并入“____________”,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着。
班固又是东汉最着名的辞赋家,____________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且()鞮()侯单()于缑()王昆()邪()浞()野侯阏氏()()左伊秩訾()旃()羝()去()辇()雍()棫()阳宫劾()大不敬斧钺()汤镬()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因厚赂单于()()(2)幸蒙其赏赐()(3)以货物与常()(4)蹈其背,以出血()(5)汉亦留之以相当( )(6)皆为陛下所成就( )(7)我丈人行也( )(8)独有女弟二人( )(9)虞常果引张胜?( )(10)恐前语发(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3)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5)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6)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
()5、选出与例句“何久自苦如此!”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A.单于壮其节B.空以身膏草野C.反欲斗两主D.单于愈益欲降之6、选出与例句“惠等哭,舆归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A.天雨雪B.杖汉节牧羊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羝乳乃得归7、选出与例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句式不同的一句()A.见犯乃死,重负国B.皆为陛下所成就C.武留匈奴凡十九岁D.为降虏于蛮夷8、选出与例句“何以女为见?”句式相同的一句()A.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B.子卿尚复谁为乎?C.非汉所望也D.皆为陛下所成就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C.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D.单于视左右而惊1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11、选出与例句“蹈其背以出血” 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A.空以身膏草野B.以状语武C.如惠语以让单于 D.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12、选出与例句“ 臣乃敢献璧”中的“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羝乳乃得归C.乃幽武,置大窖中D.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13、选出与例句“欲因此时降武”中的“因”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C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君因我降14、将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传》练习1、班固,东汉著名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体____________史,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____________”为“志”,取消“世家”并入“____________”,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
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____________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且()鞮()侯单()于缑()王昆()邪()浞()野侯阏氏()()左伊秩訾()旃()羝()去()辇()雍()棫()阳宫劾()大不敬斧钺()汤镬()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因厚赂单于()() (2)幸蒙其赏赐()(3)以货物与常() (4)蹈其背,以出血()(5)汉亦留之以相当( ) (6)皆为陛下所成就( )(7)我丈人行也( )(8)独有女弟二人( )(9)虞常果引张胜 ( ) (10)恐前语发(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3)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5)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6)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
()5、选出与例句“何久自苦如此!”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A.单于壮其节B.空以身膏草野C.反欲斗两主D.单于愈益欲降之6、选出与例句“惠等哭,舆归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A.天雨雪B.杖汉节牧羊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羝乳乃得归7、选出与例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句式不同的一句()A.见犯乃死,重负国B.皆为陛下所成就C.武留匈奴凡十九岁D.为降虏于蛮夷8、选出与例句“何以女为见?”句式相同的一句()A.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B.子卿尚复谁为乎?C.非汉所望也D.皆为陛下所成就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C.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D.单于视左右而惊1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11、选出与例句“蹈其背以出血” 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A.空以身膏草野B.以状语武C.如惠语以让单于D.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12、选出与例句“ 臣乃敢献璧”中的“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羝乳乃得归C.乃幽武,置大窖中D.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13、选出与例句“欲因此时降武”中的“因”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C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君因我降14、将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2)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3)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4)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5)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6)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7)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8)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子卿尚复谁为乎?《张衡传》练习《张衡传》作者,字,时期历史学家。
是(史书名)的作者。
该书是一部记载时期历史的史书(体例),主要记述了从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间共195年的史事。
“二十四史”之一。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衡少善属文()2、游于三辅()3、观太学()4、而无骄尚之情()5、连辟公府不就()6、大将军邓骘奇其才()7、衡善机巧()8、安帝雅闻衡善术学()9、遂乃研核()10、妙尽璇机之正()1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12、衡下车()13、称为政理()14、视事三年()15、上书乞骸骨()二、解释下列各组中的一词多义。
因入京师()十年乃成()因以讽谏()衡乃诡对而出()伺者因此觉知()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三、通假字。
员径八尺()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傍行八道()形似酒尊()四、翻译下列句子。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5、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6、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7、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9、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10、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1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12、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1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1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5、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廉颇蔺相如列传》关键字词测试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遗:书:易:2、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徒:见:3、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窃:走:4、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幸于:结:5、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束:6、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质:幸:脱: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均:许:负:曲:8、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必:奉:9、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完:10、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示:美人:左右:11、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前:瑕:指示:12、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因:却:倚:上:13、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负:空言:1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布衣之交:15、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故:逆:16、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修敬:17、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列观:倨:以:18、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睨:1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谢:固:案:20、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度:特:佯:21、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舍:传:2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衣褐:怀:径道:2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坚明约束:2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诚:见欺:间:25、臣请就汤镬。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就:唯:孰:26、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嘻:引:27、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因:厚:28、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卒:归:29、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使使:30、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望:31、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书:32、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因:33、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刃:靡:34、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怿:35、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顾:36、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寿:37、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竟:加:38、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盛:39、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以:40、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徒:上:41、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素:羞:42、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辱:43、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列:44、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已而引:45、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去:所以:徒:高义:4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且:47、臣等不肖,请辞去。
不肖:48、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孰与:49、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廷:叱:50、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5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顾:念:以:5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后:5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练习一、《望海潮》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
”二、《雨霖铃》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