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其二其三及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其二其三及赏析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其一】原文: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⑹,数骑渔阳探使回⑺。
霓裳一曲千峰上⑻,舞破中原始下来⑼。
【其三】万国笙歌醉太平⑽,倚天楼殿月分明⑾。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⑿。
译文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注释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
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
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⑵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
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⑶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次第:依次。
⑷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
妃子:指杨贵妃。
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
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
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
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
《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⑸知是:一作“知道”。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
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
“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赏析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如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华清宫外景和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前两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以全景式的视角,展现了华清宫所处的宏伟和壮丽。
华清宫位于骊山之巅,宫门层层叠叠,展现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气氛。
诗人通过描绘华清宫的全貌,为下文的历史事件做了铺垫。
第三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则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历史场景。
诗人通过“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为博得妃子一笑,不惜劳民伤财运送荔枝的场景。
这种描绘方式,既展现了古代帝王为满足一己私欲而无视百姓疾苦的荒淫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批判和讽刺。
最后一句“无人知是荔枝来”,则揭示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尽管运送荔枝只为博得妃子一笑,但无人知道这背后的真相,这既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荒诞和虚伪,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无奈和悲叹。
整首诗以景起兴,以情作结,通过描绘华清宫的美景和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
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再现,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高中语文 课件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一切有责任感、有忧患意识的文人们在看待历史时,无不以 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写景、抒情同怀古咏 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史 感慨。)
4、写作技巧?
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 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 者荒淫骄奢的生活的讽刺。表达含 蓄、精深。诗人没有明确说出玄宗 的荒淫好色,杨贵妃的恃宠而娇, 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和“妃子 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比直 抒己见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诗歌大意:
从长安回望骊山的景色如锦 绣一般,山顶上,华清宫的门一 扇接一扇地打开 ,一名官差骑着 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 后扬起一团团红尘,把荔枝送到 黄帝和贵妃避暑的华清宫。嗜食 荔枝的杨贵妃 尝着鲜美清凉的 荔枝,嫣然而笑。可外人谁能想 到,那奔驰的驿马是为了进呈荔 枝而来。
山长 顶安 千回 门望 次绣 第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堆 。,
这是首咏史七绝。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 事,讽刺唐玄宗取悦杨贵妃,荒淫误国,形 象地揭示了建筑在剥削和奴役人民的基础上 的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生活的残酷本质。
阅读《华清宫绝句》
1.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2.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3.诗人写作的目的?
借古讽今。这首诗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寄寓自己对历 史兴亡的感慨表达对唐玄宗和杨贵妃骄奢淫逸生活的批判。 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
过华清宫
杜牧
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写作背景: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讲解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讲解
华清宫绝句
清泉明澈透碧石,
远山静默抚松风。
欲问宫中一片古,
琴声犹在尘封中。
解析:
这首绝句描绘了华清宫的景色和氛围。
第一句“清泉明澈透碧石”描述了华清宫内一泓清泉,泉水清澈见底,石头呈现出蓝绿色。
第二句“远山静默抚松风”描绘了华清宫周围的山脉静谧无声,松风在其中轻轻拂动。
第三句“欲问宫中一片古”表达了对宫殿的渴望和好奇,想要了解宫中的古迹和历史。
最后一句“琴声犹在尘封中”暗示了华清宫曾有过的音乐和文化底蕴,虽然已经历年月尘封,但音乐的美妙仍然回荡在其中。
全诗通过景物描写凸显了华清宫的清幽和庄重,展示了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翻译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翻译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原文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翻译
其一: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其二: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
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其三: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
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译文及鉴赏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译文及鉴赏《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是由杜牧所创作的,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唐代: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译文从长安回望,骊山景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华清宫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注释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
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
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
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次第:依次。
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
妃子:指杨贵妃。
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
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
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
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
《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知是:一作“知道”。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赏析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唐诗注释翻译赏析《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组诗作品。
这三首诗借古讽今,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应荔枝、唐玄宗轻信谎言而长期醉生梦死、安禄山为唐玄宗和杨贵妃作胡旋舞等典型事件、场景,加以艺术概括,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作品原文过华清宫绝句三首⑴【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⑵,山顶千门次第开⑶。
一骑红尘妃子笑⑷,无人知是荔枝来⑸。
【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⑹,数骑渔阳探使回⑺。
霓裳一曲千峰上⑻,舞破中原始下来⑼。
【其三】万国笙歌醉太平⑽,倚天楼殿月分明⑾。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⑿。
词句注释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
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
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⑵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
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⑶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次第:依次。
⑷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
妃子:指杨贵妃。
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
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
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
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
《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⑸知是:一作“知道”。
⑹新丰:唐设新丰县,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
黄埃:马队奔驰踏起的尘土。
⑺渔阳探使:《全唐诗》此句下注:“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
一骑红尘 出自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一骑红尘出自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出自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出自《过华清宫三首·其一》一、译文: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二、赏析: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
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
《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诗咏华清宫,却以“长安回望”领起,由望中景色的展开,导引读者渐入深境。
首句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华清全景,“回望”二字既是实写,又启下。
“绣成堆”语意双关,既点明骊山被两旁的东绣岭和西绣岭所簇拥,佳木葱茏,花繁叶茂,又是描绘有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宛如一堆锦绣,暗隐开元繁华如花团锦簇。
由此,诗人蓦地升腾起一种回顾历史、反省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
正是“山顶千门次第开”以下三句,承上而来,回顾历史。
第二句将镜头推进集中于“绣堆”的顶端,露出了那深宫重苑,从中可见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并给读者设下疑窦:殿门森重,那“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第三句前四字“一骑红尘”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又将读者的视点移向了山路:黄土飞扬,一骑如飞。
人们不禁因这两幅跳跃的景象再生悬念:禁门连开,快马驿传,难道有什么军国大事?然而“妃子笑”三字忽作转折,使人虽然松了口气,却越加不解,甚至因神秘的气氛憋得非要马上知道结果,诗人这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这是首咏史七绝。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 事,讽刺唐玄宗取悦杨贵妃,荒淫误国,形 象地揭示了建筑在剥削和奴役人民的基础上 的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生活的残酷本质。
诗歌大意:
从长安回望骊山的景色如锦 绣一般,山顶上,华清宫的门一 扇接一扇地打开 ,一名官差骑着 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 后扬起一团团红尘,把荔枝送到 黄帝和贵妃避暑的华清宫。嗜食 荔枝的杨贵妃 尝着鲜美清凉的 荔枝,嫣然而笑。可外人谁能想 到,那奔驰的驿马是为了进呈荔 枝而来。
山长 顶安 千回 门望 次绣 第成 开堆 。,
无一 人骑 知红 是尘 荔妃 枝子 与想象从总体上勾勒出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所在的骊山美的形象特征
山顶千门次第开。 写出骊山之上一派辉煌景象 一是在尘土中流血汗飞驰而来的使者; 一是深居宫闱,望见使者到来笑逐颜 一骑红尘妃子笑, 开的杨贵妃。两相对照,具有一种含 蓄辛辣的讽刺力量 揭露皇帝为宠爱妃子而无所不为的 无人知是荔枝来。 荒唐,鞭挞了唐朝统治者骄奢淫逸 的生活。
过华清宫
杜牧
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写作背景: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 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 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治汤 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 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官,长 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 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 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课后反思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课后反思《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华清宫的美丽景色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杜牧的才华,还可以对我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课后反思。
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以华清宫为背景,通过描绘宫中的景色和人物,展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诗中“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四句诗,通过对华清宫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奢华、繁荣的氛围。
二、对诗歌技巧的分析1.意象丰富:杜牧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绣成堆”、“山顶千门”、“一骑红尘”等,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华清宫的美丽与奢华。
2.对比手法:诗中“一骑红尘妃子笑”与“无人知是荔枝来”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杨贵妃的娇宠地位以及宫中生活的荒诞。
3.寓意深刻:通过描绘华清宫的景色和人物,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风气败坏的忧虑。
三、课后反思1.理解诗歌背景: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2.体会诗人情感: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和忧虑,从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3.提高鉴赏能力:学习这首诗,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
4.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总之,《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也让我们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反思历史,启迪心灵。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其二其三及赏析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 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 鲜果来。
注释
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 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 以祀神也。”
⑵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 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 ”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 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 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 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 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当我们读到这 里时,不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吗?“无人知”三 字也发人深思。 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 至少“妃子”知, “一骑”知, 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 这样写, 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 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
读者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无人知”三字也发
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
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这样写,意 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 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 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牧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本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
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
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
“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接着,镜头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
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
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
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
“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
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
”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
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
咏史 说理诗
咏史说理诗《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衍生注释:- “华清宫”:唐代帝王游幸的别宫,位于今陕西临潼骊山北麓。
- “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
山岭花木繁盛如同锦绣堆积成的一般。
- “次第开”:依次打开。
- “一骑(jì)”:一人一马的合称。
“红尘”:扬起的尘土。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透过描述华清宫的场景,批判了唐玄宗和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从情感来看,字里行间有着诗人对统治阶层荒淫误国的谴责与讽刺。
在表现手法上十分精妙,前两句描绘出华清宫宏伟壮丽的景象,骊山上重重宫门依次打开,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则峰回路转,“一骑红尘”本来是一件比较紧张的事情,驿马疾驰而来扬起灰尘,但只是因为“妃子笑”,原来是为了给杨贵妃运送荔枝,一个“笑”字与“无人知”形成强烈对比,以小见大,将统治者的腐败生活揭露无遗,含蓄深刻,意味深长。
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杜牧生于官宦世家,他目睹了晚唐社会的种种弊病,忧心国运,人生志向得不到充分舒展。
但他才华横溢,笔下作品多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次历史课讨论古代君主统治弊端的课堂上,小明站起来说:“这就像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里写的那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为了满足杨贵妃爱吃荔枝,耗费人力物力运送,君主这种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生活方式,就是王朝开始走向衰败的一个征兆啊。
”例子二:公司开会探讨项目失败的原因,项目负责人痛心疾首地说:“这次项目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把重点放在实质的内容上,却过度关注一些华而不实的细节,就如同杜牧笔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毫无意义的奢侈耗费精力,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全诗意思及赏析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全诗意思及赏析【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通过对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生活的描写,讽刺了唐玄宗的穷奢极欲,并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安史之乱的祸根。
全诗如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诗人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葱茏,花团锦簇,宛如一堆锦绣。
然后又向远处的骊山望去,只见无数的宫门依次打开。
这两句诗描绘了华清宫周围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奢侈生活。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通过对一个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逸。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诗人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之间的戏剧性冲突,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以小见大:这首诗通过对一个细节的描写,反映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主题,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2. 对比鲜明:诗中通过“一骑红尘”与“妃子笑”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和人民的痛苦。
3. 语言简洁明快: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这首《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它通过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生活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分析写法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
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 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 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 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 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 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
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 等。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 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 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 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 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 法来表达的。
一、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
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 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 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 钥匙。慨盛衰无常 B、感慨国运衰微 C、抒发爱国情怀 D、评价历史是非 E、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F、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鉴赏咏史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作者“怀” 什么“古” ②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作者为 什么怀古; ③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归结作者 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④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对比、自 比)
人:唐玄宗、杨贵妃 地:华清宫 事:杨贵妃吃荔枝一事
2、诗人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 看出来?
观点:讽刺统治者 语句: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3、诗人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语含讽刺
4、鉴赏写作技巧?
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 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的荒淫骄奢的 生活的讽刺。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写作背景简介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 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 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 “治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 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 清官,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 里寻欢作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 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 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
(1)从这首七绝的内容看,它们 都属于( 咏史 )诗。
咏史诗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
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 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 歌。
朗读全诗,思考:
1、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人、地、 事?
题华清宫 (宋)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向长杨作雨声。 [注] ①朝元阁:唐朝宫殿。②长杨:指长杨 宫,汉代宫殿
1.诗人吟咏了哪段历史?——人、地、事? 2诗人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3.诗人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4.鉴赏写作技巧?
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甲 诗是通过描述( 送荔枝一事 ),讽刺了 ( 唐玄宗,杨贵妃的淫逸误国 );乙诗是 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 对历代王朝( 兴衰/或兴亡、更替 )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