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世系图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世系表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世系表中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第六代姬句望第七代姬桥牛第八代姬瞽叟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第2任姒启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第8任姒少康第9任姒杼第10任姒槐第11任姒芒第12任姒泄第13任姒不降第14任姒扃第15任姒廑第16任姒孔甲第17任姒皋第18任姒发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第6任子沃丁第7任子太庚第8任子小甲第9任子雍己第10任子太戊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第12任子外壬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第15任子祖辛第16任子沃甲第17任子祖丁第18任子南庚第19任子阳甲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第21任子小辛第22任子小乙第23任子武丁第24任子祖庚第25任子祖甲第26任子廪辛第27任子康丁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第29任子太丁(文丁)第30任子帝乙第31任纣帝子受辛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第3任康王姬钊第4任昭王姬瑕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第6任共王姬翳扈第7任懿王姬囏第8任孝王姬辟方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公共和执政党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第11任宣王姬静BC827—BC782年在位46年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夏氏世系
30世 祠祚 李氏,子三:瑞良、瑞忠、瑞孝。
31世 瑞孝 龙氏,子一:后琦。
32世 后琦 伊氏,子三:信道、先、信忠。
33世 信忠 秦氏,子一:仁孝。
34世 仁孝 岳氏,子四:芳流、芳云、芳泰、芳 康。
9 世 帝泄 娶巴氏,生子:帝不降、不隆、不金, 扃。在位二十一年
10世 帝不降 娶巴氏,生子:帝孔甲、孔锟,丁甲、佩甲。在位五十九年。
11 世 扃 娶丁氏,生子:廑。在位二十一年。
帝孔甲 娶巴氏,生帝皇,娶曹氏生帝皋、 帝叔。在位三十一年。
40世 报富 朱氏,子二:笑积、笑泽。
41世 笑泽 刘氏,子二:为德、为靖。
42世 为靖 朱氏,子一:琼林。
43世 琼林 沈氏,子二:浅文、浅武。
44世 浅文 李氏,子一:斟登。
45世 斟登 朱氏,子五:龙文、龙虎、龙相、龙 应。
46世 龙应 秦氏,子三:水高、水云、水太。
47世 水太 李氏,子二:调发、调利。
48世 调发 王氏,子一:随光。
49世 随光 李氏,子一:鱼龙。
50世 鱼龙 李氏,子二:飞明、飞有。
51世 飞明 王氏,生:成刚、成剑、成金。
52世 成刚 王氏,生:万文、万仙。
成剑 李氏,生:万龙、万虎。
成金 曹氏,生:万宝、万有、万太。
夏朝世系表
昏君;被逐[太康失国]
3
2
仲康
[太康弟]
前2160~前2147
14
4
3
相
仲康子
前2147~前2145
3
被杀;后羿、寒浞先后窃国数十年
5
4
少康
相子
前2079~前2058
22
[少康中兴]
6
5
予(杼)
少康子
前2058~前2041
18
7
6
槐(芬)
予子
前2041~前2015
27
8
7
芒(荒)
槐子
前2015~前1997
夏朝:前2070~前1600,共470年(柏杨推算前2198~前1766,共440年),传13代16王,姒姓,都阳城(河南登封)等,亡于商
任数
代数
类型
谥号(简化)
庙号
名
世系
在位时间(柏杨推算)
在位年数(柏杨推算)
启
禹子
前2198~前2189
10
开始世袭制
2
2
(下同)
太康
启子
前2189~前2160
19
9
8
泄(世)
芒子
前1997~前1981
17
10
9
不降
泄子
前1981~前1922
60
让位于弟(年龄?)
11
9
扃(局、禺)
[不降弟]
前1922~前1901
22
12
10
廑(胤甲)
扃子
前1901~前1880
22
国势渐衰
13
10
孔甲
[不降子]
02夏朝君主世系(资料丰富,内容详尽;已仔细校对,无错误)
夏朝君主简介夏朝君主世系图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
依据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皆为封建王朝,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封建王朝。
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
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始终无法被证实。
但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目前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厘清。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
夏朝共传14代17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
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夏朝的国君姓姒。
传说中国上古帝舜时,鲧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儿,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
因此禹治水成功后,舜便赐姒姓(“姒”、“苡”同音)于禹。
夏朝君主:大禹→启→太康→仲康→相→(羿→寒浞)→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1.大禹(详见“三皇五帝”介绍)2.启启,大禹的儿子,母亲是涂山氏族的女子。
夏朝第二任君主。
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78岁驾崩。
相传禹本来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皋陶,皋陶早亡,就决定传给皋陶子伯益。
史籍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震撼!夏朝帝王世系大全
震撼!夏朝帝王世系大全大禹治水本文内容较多,但用时较短,逻辑性和系统性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我个人研究时,经常发现资料支离破碎,不利于形成客观正确的理解,因此本文也简要谈了一些我多年来研究的相关成果,目的是让读者通过本文对夏朝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一、综述夏朝共经历十三世、十七帝,他们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桀,前后约四百七十一年,其中太康和仲康、不降和扃、胤甲和孔甲,发和桀是兄弟关系,个人认为鲧对于夏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文加入对鲧的介绍,以及“阳城”、“夏邑”、“西河”等简介。
鲧为崇伯,治水没有成功,始作城,不满尧禅让于舜而作乱,被流放于羽山。
大禹治水,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建立夏朝,其时有《侯人兮猗》,为南音之始。
启建立世袭制,伐有扈氏而四海咸服,兴祭祀和礼乐。
太康娱于耽乐、不循民事而失国。
夷羿临朝,立仲康为帝,仲康有夺回大权之志,派胤侯征伐羲和,羿被亲信寒浞所杀,寒浞自立为王。
相被迫迁都至帝丘,先后讨伐淮夷、风夷、黄夷等部落,于夷等朝见于相,后被寒浞杀害。
少康中兴,杀寒浞,灭浇、过、戈等,“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回到了夏人的大本营,方夷等部落宾服。
帝宁即位,参与了很多复国的战争,并征于东海及王寿,发明了甲和矛,“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
”是夏朝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之一。
后芬即位,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九夷来朝,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
芒即位,开始盛行沉祭仪式。
泄即位,正式赐封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爵位。
不降即位,平定九苑(嵩山一带)叛乱。
扃即位,是一位守成之君,在位时,国力昌盛。
胤甲即位,“天有妖孽,十日并出”说明其在位时出现了严重的干旱。
孔甲即位,田于东阳萯山,作《破斧》之歌,为东音之始,“好方鬼神”,用典刑。
皋即位,使豕韦氏复国,被葬于崤山,根据夏人的埋葬习俗,皋应是战死在崤山一带。
中国历代王朝世系表夏世系表
西晋世系表 (公元265---316年,司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匈奴族所灭)
东晋世系表 (公元317---420年, 司马姓)
东晋十六国简表
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
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
西周世系表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 姬姓)
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涅)
(二) 齐(公元479---520年,萧姓) 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 梁(公元502---557年,萧姓) 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
(一) 魏国(公元220—265年,曹姓) 武帝(太祖,操)—文帝(世祖,丕)—明帝(烈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
(二) 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 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
(三) 吴国(公元222---280年, 孙姓) 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帝(皓,为西晋所灭)
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涅)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世系表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世系表中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第六代姬句望第七代姬桥牛第八代姬瞽叟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第2任姒启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第8任姒少康第9任姒杼第10任姒槐第11任姒芒第12任姒泄第13任姒不降第14任姒扃第15任姒廑第16任姒孔甲第17任姒皋第18任姒发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第5任子太甲第6任子沃丁第7任子太庚第8任子小甲第9任子雍己第10任子太戊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第12任子外壬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第15任子祖辛第16任子沃甲第17任子祖丁第18任子南庚第19任子阳甲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第21任子小辛第22任子小乙第23任子武丁第24任子祖庚第25任子祖甲第26任子廪辛第27任子康丁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第29任子太丁(文丁)第30任子帝乙第31任纣帝子受辛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第3任康王姬钊第4任昭王姬瑕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第6任共王姬翳扈第7任懿王姬囏第8任孝王姬辟方第9任夷王姬燮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公共和执政党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第11任宣王姬静BC827—BC782年在位46年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中国古代史第二章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的总称,礼乐、刑法、军政等典章制度无所不包,②甚至可 以说是某种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 ③也可以说是一种规定、用法,如行政制度、值日制度、中 药的用法,也可称为制度。《西厢记》三本四折中红娘云: “用着几般儿生药,各有制度,我说与你。” ④制作、规 模、样式。 • 社会,也是包罗甚广的词。①古代社日、里社举行的赛会, 可以称是社会,亦称庙会,后泛指节日演艺集会。《东京梦 华录》八《秋社》载:“八月秋社……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 作社会。……看社重年、重九,亦是如此”。②有时指信仰 相同,志趣相投者结合的团体,也称为社会。如《醒世恒 言·郑使节乞功神臂弓》中有:“原来大张员外在日,起这个 社会,朋友十人,近来死了一两人,不成社会。” ③更多 的时候,将人类社会形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 建筑等的综合所构成的形态,称之为社会。如果从社会发展 史的角度来看,制度、社会有时相重合为一,如奴隶制度、 奴隶社会,有时也可以分离,如奴隶制度可以存在于奴隶社 会,也可以存在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美国的黑奴 制)。
第二节 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
•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取 妃契《
. ……
• 1、玄鸟生商——商族的兴起
而 ,史 吞 母记
• •
商人的起源:书中认为是河南孟诸泽地 之
区。金景芳认为在北方辽河流域。徐中 舒认为起于东方,黄河中下游的齐鲁地
, 因 孕
区是商人的活动中心。生Fra bibliotek契玄鸟生商:说明①商族曾经以鸟作为氏 。 族的图腾,少昊以鸟名官,也就是图腾,’
82皇王部引《竹书纪年》。也有“继世十七王,四 百三十二岁”之说,见《汉书·律历志下》。又有 “夏代凡四百八十有三岁”之说,见《绎史·后记》 13等等,一般在公元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中叶之间。
中国各朝代王朝世系表格模板
中国各朝代王朝世系表夏世系表(约公元前21—16世纪,姒姓)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 -孔甲-皋-发-桀(履癸)商世系表(约公元前16—11世纪,子姓)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中宗)小辛—小乙—武丁(高宗)辛(纣)西周世系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姬姓)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燮)—孝王(东周世系表(一平王(宜臼)阆)—襄王(郑)—顷王(壬臣)(贵)—敬王东周世系表(二元王(仁))—考王(嵬)—威烈王(午))—赧王(延)—考王( 嵬)—桓公(揭,封于河南)—威公—惠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东周惠公(封于巩)秦世系表(公元前221---207年,赢姓)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婴西汉世系表(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刘姓)高帝(太祖,邦)—惠帝(盈)—吕后雉—文帝(太宗,桓)—景帝(启)—武帝(世宗,彻)—昭帝(弗陵)—宣帝(中宗,询)—元帝(高宗)—成帝—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8—23年)东汉世系表(公元25---220年,刘姓)光武帝(世祖,秀)—明帝(显宗,庄)—章帝(肃宗)—和帝(肇)—殇帝(隆)—安帝( 恭宗,祜)—顺帝(保)—冲帝(炳)—质帝(缵)—桓帝(志)—灵帝(宏)—少帝(弘农王,辩)—献帝(协,禅位于曹丕)三国世系表(公元220---280年)(一)魏国(公元220—265年,曹姓)武帝(太祖,操)—文帝(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二)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昭烈帝(备)---后主(禅(三)吴国(公元222---280年,孙姓)大帝(权)—会稽王(亮)帝(皓,为西晋所灭)西晋世系表(武帝(世祖,炎)(晏)—愍帝(邺,为匈奴族所灭)东晋世系表(元帝(中宗,睿))—穆帝(孝宗,聃) —哀帝(丕)(曜)—安帝(德宗) —恭帝(德文,禅于刘裕)南朝世系表(公元420---589年)(一)宋(公元420---479年,刘姓)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于萧道成)(二)齐(公元479---520年,萧姓)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梁(公元502---557年,萧姓)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 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四)陈(公元557---589年,陈姓)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北魏世系表(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高祖成帝什翼犍—拓跋实—道武帝(珪,太祖)—明元帝(世祖,焘)—景穆帝(见)—文成帝(高宗,睿)—献文帝(显祖,元宏)—宣武帝(世宗,恪)—孝明帝(肃宗,诩)—孝庄帝()—安定王(朗)—孝武帝(修).)-废帝(钦)-恭帝(廓,禅于北周)北齐世系表(公元550--557年,鲜卑族,高姓)唐世系表(公元618--906年,李姓)高祖(渊)-太宗(世民)-高宗(治)-中宗(显)-睿宗(旦)-武则天(称制,即帝位改国号为“周”晚年去位。
夏朝君主世系图,共传14代17王(根据《史记》整理,脉络清晰)
夏朝君主世系图,共传14代17王(根据《史记》整理,脉络清晰)夏朝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中央王朝。
其君主为姒姓,所统领的夏族曾是黄河中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始部落,世代与黄河打交道,夏族的首领鲧gǔn曾因治河不成被舜处死。
后来鲧的儿子禹继承其父遗志,在对各地山川道路进行测绘的基础上采用疏导之法消除了水患,禹因此被舜确立为继承人。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灭掉了依靠禅让制度被确立为首领的益。
这样,“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就被王位传子的世袭制取代,作为一个王朝,夏在启确立了新兴的传子制度后应该才算真正建立。
夏代文字目前还未发现,但在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刻划符号,刻划符号虽然是独立发挥作用的纪事符号,但其与早期文字颇有渊源,且紧随夏之后的商朝已有相当成熟的文字,所以夏代已有文字是完全有可能的。
根据《史记·夏本纪》、《竹书纪年》等古籍文献的记载,可清晰勾勒出夏王朝的君主世系和其发展脉络。
夏朝早期的历史是极其混乱的,经历了失国、对立和复国等一系列血腥复杂的争斗。
太康是夏启之子,与其父同属只知纵情享乐而不恤民事的昏聩之君,终落了个被后羿驱逐身死的凄凉下场。
后羿是有穷氏首领,尤善射箭,其在赶走太康后,“因夏民以代夏政”。
此举表明虽然夏王朝确立了新兴的传子制度,但古老的民主传统仍有其强大势力和影响力。
后羿代夏政后,不仅终日沉湎于狩猎娱乐,而且将政事尽皆委任给谄媚之徒寒浞zhuó。
寒浞以伪装善变为能事,将后羿杀而烹之后又霸占其妻室。
正当有穷氏上层发生激烈的权位更迭之际,太康之侄姒相联合同姓诸侯斟寻,开始恢复家族势力。
如此,立志重夺国政的夏后氏遭到了野心勃勃的寒浞的残酷镇压,姒相身死,而与之结盟的斟寻、斟灌两氏亦被剿灭。
寒浞似乎已经独掌天下,但隐患已然生根发芽。
夏后氏的姒相身死时,其身怀六甲的妻子缗从墙洞逃脱,并诞下少康。
少康身居有虞氏的纶地,以“一成田地(方圆三十里)和一旅民众(五百人)”广施德义,并积极谋划复国。
夏氏世系
夏氏世系1世大禹、5世少康(夏朝)、6世无余(夏朝)、37世东楼(周朝杞侯)、53世育(战国)、77世无且(秦朝)、82世宽(汉朝)、89世恭(东汉)、93世馥(东汉)、104世统(晋朝)、124世竦(北宋)第三章夏禹王至夏原吉1世祖:夏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父鲧,母女志。
唐尧时,鲧奉命治水,他用“堕高堙庳”之法,治九年无成,击于羽山。
舜即位,命禹为司空,继父治水。
禹聪明能干,办事周密勤谨,仁爱可亲,通达守信。
禹治水十三年,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降服水患。
大禹治水,有功于民,德授舜禅,选举为王,建立夏朝,故称夏禹,其后裔遂以国而姓夏,千秋不改,禹即为夏姓始祖。
禹即位后,平三苗之乱,四方归之,辟土以王。
“禹会诸候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铸九鼎以象九州。
禹在位四十五年,建都阳翟,东巡狩于会稽而薨,葬于会稽山。
禹娶涂山氏,生子:长启、次峰(宰、辛)、三罕(壬、空)、四明高(癸)、五林太(甲)、六庶余。
2世:夏启:禹之子。
禹原定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改以伯益继之。
禹死后,启夺回政权,继天子之位。
启举行“钧台(今河南禹县)大会",召集各贵族首领大摆宴会。
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开创了世袭制。
启在位二十九年。
建都阳翟,后迁安邑。
启娶有仍氏,生子:长太康、次仲康;娶有扈氏生子,柯太、珠风、株康、武观。
3世:太康:娶尹祁氏,生子:杼良,迁都斟郡(今河南晏师),在位二十九年。
太康接位后,生活荒淫,放松朝政,常外出打猎数月不归,被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夺权,太康失国。
由于夏禹治水威望高,各诸候国拥仲康为夏王。
后羿之亲信寒浞收买羿的家奴杀羿自立。
仲康仍无能恢复夏国规模。
仲康死后,子相继位为夏王,得到诸侯国的拥护,夏王室势力有所发展,迁都帝丘。
寒浞有两子一名浇(傲ao),一名猹(意yi),两子攻打斟灌氏,又猛攻帝丘,帝相被杀。
相之妻有/f73氏后婚危急中从城墙小洞爬出逃到后家,生下相之遗腹子少康。
夏王朝历史简介
夏王朝历史简介鲧夏王朝是上古帝王黄帝的第四代孙,颛顼帝的曾孙,尧帝时水官鲧的儿子禹建立的。
夏王朝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第一个有完整帝王世系记录的奴隶制国家,禹是原始社会末期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颛顼禹大禹姓姒,名文命,号高密。
公元前2166年农历6月6日出生在今四川省绵阳北川县禹里羌族自治乡境内的九龙山(石纽山)禹穴沟侉儿坪。
母亲是有莘氏(今山东曹县)之女,名叫女嬉。
据文献《中国姓氏起源》的记载:黄帝七十七年(公元前2355年)封其次子昌意于若水为侯(今四川雅砻江)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子颛顼,后因自然和生存条件,昌意携全家北迁到中原,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北建昌意城定居。
其子颛顼继其伯父少昊成为部落首领。
颛顼的孙子鲧在帝挚时为臣,帝挚是帝喾的长子,帝喾死后,商挚继位。
帝挚为人昏庸,政绩微弱,在位九年,让位于同父异母的弟弟尧。
当时,帝挚封鲧于崇(今河南洛阳嵩县),赐姓姒,故鲧又称重伯鲧。
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因为夏部落居住在黄河流域一带,时常受到洪水的侵扰,鲧在带领人民同洪水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
因为治水,鲧发明了城郭(即在堵水长堤的基础上加高堤坝,将部落围起来,这样,一可了防止敌人入侵,二可防水)。
但鲧生性耿直,为人恃才自负,独断专行,与其它部落首领关系处理的不好,因此,其它部落首领常指责他品德不好。
他还与黄帝的一个后代混沌;少昊的一个后代穷奇;黄帝大臣的一个后代饕餮结成一伙,不服从命令,专做坏事,与尧为敌,被人们叫做“四凶”。
好在鲧有自知之明,以后借故离开了尧帝。
但他并没有回到崇国的封地,而是带着妻子女嬉回了老家石纽(今四川北川石纽山),鲧在石纽修心养性,不问世事。
儿子文命出生以后,潜心教养儿子。
禹是以治理洪水成功而闻名天下的。
尧晚舜初,尧在位六十一年的时候,黄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冲毁房屋,人民流离失所。
为此,尧召集大臣们商议寻找治理洪水的人,由于鲧在黄河流域居住,又有治水经验,所以大臣们推荐了鲧。
夏朝世系及介绍
夏朝世系及介绍【夏朝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近五百年左右,政治中心在河南偃师禹州登封一带,从禹建国到夏桀被商汤所灭,共传十四世十七王。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扃---廑--孔甲---皋----发--履癸(桀)【一】夏禹在位45年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
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
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
后继舜为帝。
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
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二】启在位29年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
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
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
这次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
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
【三】太康在位29年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
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
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四】仲康在位13年仲康,太康的弟弟。
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
寒浞自立为王【五】相相,仲康的儿子。
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六】少康在位21年少康,相的遗腹子。
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逃到了有虞氏,当了有虞氏庖正(厨官)。
舜的后人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少康才站住了脚。
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他收抚逃散人众,整顿队伍。
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七】杼少康子。
少康病死后继位。
在位17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夏朝帝王世系谱,夏家人必看!
夏朝帝王世系谱,夏家人必看!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
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
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癸(桀)禹(文命,前2070年~前2061年)在位10年。
姓姒,名文命,鲧的儿子。
是黄帝的玄孙。
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
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
后继舜为帝。
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
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姒启(前2057年~前2019年)在位39年。
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太康(前2018年~前1990年)在位29年。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
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
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前1989年~前1977年)在位13年。
仲康,太康的弟弟。
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
相(前1976年~前1949年)在位28年。
姒相,仲康的儿子。
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后来的40年间为后羿等篡权。
后羿有穷氏,是为暴君兼昏君。
他和杀他的寒浞为历史上少见的几位改姓未改朝代的篡权者,当时夏后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
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
但后羿只顾四处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所杀。
寒浞姓寒(又作韩),单名一个浞字,又名漪。
夏王朝-君主世系简要
夏王朝-君主世系简要夏王朝是上古帝王黄帝的第四代孙,颛顼帝的曾孙,尧帝时水官鲧的儿子禹建立的。
夏王朝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第一个有完整帝王世系记录的奴隶制国家,禹是原始社会末期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禹姓姒,名文命,号高密,公元前2242(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2166年)农历6月6日出生在今四川省绵阳北川县禹里羌族自治乡境内的九龙山(石纽山)禹穴沟侉儿坪。
母亲是有莘氏(今山东曹县)之女女嬉。
据文献《中国姓氏起源》记载:黄帝七十七年(公元前2620年,一说公元前2355年),黄帝封其次子昌意于若水为侯(今四川雅砻江),他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子颛顼,后因自然和生存条件,昌意携全家北迁到中原,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北建昌意城定居。
其子颛顼继其伯父少昊成为部落首领。
颛顼的孙子鲧在帝挚时为臣,帝挚是帝喾的长子,帝喾死后,商挚继位。
帝挚为人昏庸,政绩微弱,在位九年,让位于同父异母的弟弟尧。
当时,帝挚封鲧于崇(今河南洛阳嵩县),赐姓姒,故鲧又称重伯鲧。
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因为夏部落居住在黄河流域一带,时常受到洪水的侵扰,鲧在带领人民同洪水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
因为治水,鲧发明了城郭(即在堵水长堤的基础上加高堤坝,将部落围起来,这样,一可了防止敌人入侵,二可防水)。
但鲧生性耿直,为人恃才自负,独断专行,与其它部落首领关系处理的不好,因此,其它部落首领常指责他品德不好。
他还与黄帝的一个后代混沌;少昊的一个后代穷奇;黄帝大臣的一个后代饕餮结成一伙,不服从命令,专做坏事,与尧为敌,被人们叫做“四凶”。
好在鲧有自知之明,以后借故离开了尧帝。
但他并没有回到崇国的封地,而是带着妻子女嬉回了老家石纽(今四川北川石纽山),鲧在石纽修心养性,不问世事。
儿子文命出生以后,潜心教养儿子。
禹是以治理洪水成功而闻名天下的。
尧晚舜初,尧在位六十一年的时候,黄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冲毁房屋,人民流离失所。
为此,尧召集大臣们商议寻找治理洪水的人,由于鲧在黄河流域居住,又有治水经验,所以大臣们推荐了鲧。
夏朝帝纪之世系图
夏朝帝纪之世系图任寿食黍之子,娶少昊之裔孙女修为妻,生子骆明。
骆明任寿之子,居陕西秦岭之骆谷。
生子二,长子白马、次子骆格。
其子孙以骆为氏,奉骆明为骆姓始祖。
白马骆明长子,名氐,号白马氐,娶有易氏之女,居于崇,因长于帝,生子故名崇伯鲧,纵瓷顽,世无俦匹,时比之梼杌忧之。
骆明之子,字熙,随父号白马,尧时洪水泛滥,治水徒劳无功,被殛死于羽山,化为黄龙。
娶白马羌之女,复娶有辛氏之女修己(女喜),见有流星贯昴梦接而意感有孕,十四月,又吞神诛薏苡,至岁二月,生夏禹于石纽乡。
修已胸坼而文成命字,是号文命。
夏禹崇伯鲧之子,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号大禹,夏朝建立者。
生于唐尧五十五年戊戌六月初六日,在位十年,百零六岁而终。
娶涂山氏女娇为妃,生子二,怀孕十八月,生长子夏启、时启周年,在家呱呱而泣。
司空治水为急,三过家门而不入。
少子夏罕封于余庆王。
夏启夏禹长子,夏朝第二任国王。
生于唐尧在位六十六年庚戌二月,九十五岁八月即位。
禹晚年曾举东夷族伯益做继承人,但暗中却为传子着想,竭力培养。
禹死后,他赖以发兵夺权,攻杀伯益。
生子七,长子太康、次子仲康、三子叔能、四子季祭、五子五观、六子幼弘、七子少观,分封于卫。
夏启次子,生于虞舜在位三十七年癸亥,在位十三年,患心腹之疾,于乙未冬腊月崩,寿七十一岁。
长兄太康昏庸无道,不理朝政,沉湎于打猎,臣民怨声载道,被后羿赶跑,立仲康为王,为夏朝第四任国君。
娶妫氏,生子二,长子夏相、次子夏林,为邓姓始祖。
夏相夏仲康次子,名姒相,夏朝第五任国君。
后羿认为相无能,自立为王,羿虽武艺超群,但处理国事不擅,将国事交亲信寒浞,寒浞阴险,曾唆神箭手吴贺与后羿比试箭,害其无果,后又买通天下第一位射手逢蒙,将后羿射死。
后来相也被寒浞杀死。
娶有仍氏之女缗,生子夏少康。
夏相之子,夏朝第八任国君。
生于癸卯年,曾为有虞氏庖正,并在虞成家。
在位廿年,寿六十岁而崩。
娶虞国国君虞思二女为妻,是为二姚,封于纶,生子九,长子伯传、次子仲原、三子夏杼、四子无余、五子窦龙、六子曲烈、七子龙留、八子季杆、九子咸怨。
中国夏朝历代君主脉系关系图谱(高清大图)
中国夏朝历代君主脉系关系图谱(高清大图)夏朝开创:姒[sì]文命(夏禹);时间范围:公元前2146年 - 前1675年;性质:中国第一个奴隶制世袭制朝代;夏朝作为中国正统历史的第一个朝代,国祚共持续约471年,传14代17后(帝);重要历史事件讨伐三苗、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少康中兴、孔甲乱政、鸣条之战;重要历史人物杜康:夏朝第六任君主,因善酿酒,后世将其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就来源于此;历代君主夏禹:姓姒[sì],名文命,妻涂山氏,受舜禅让继承帝位,第一次将中国版图划分为九州,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世袭制出现,夏朝第一代君主;帝启:夏启,姒启,夏禹之子,首位世袭帝位的君主,夏朝第二代君主;太康:帝启长子,太康失国,夏朝第三任君主;仲康:帝启四子,夏朝第四任君主;姒相:仲康之子,夏朝第五任君主;“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出现,导致夏后代无王时间42年。
姒少康:又名杜康,姒相之子,夏朝第六任君主,通过少康复国之战,重建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帝予:姒杼,亦作予,少康之子,发明了甲和矛,夏朝第七任君主;帝槐:姒槐,姒杼之子,夏朝第八位帝王;帝芒:姒芒,姒槐之子,夏朝第九任君主;帝泄:姒泄,姒芒之子,夏朝第十任君主;帝不降:姒不降,姒泄长子,夏朝第十一任君主;帝扃:姒扃,姒泄次子,夏朝第十二任君主;帝廑[jǐn]:姒廑[jǐn],又名胤甲,姒扃之子,夏朝第十三任君主;帝孔甲:姒孔甲,姒不降之子,孔甲乱政,夏朝第十四任君主;帝皋:姒皋,姒孔甲之子,夏朝第十五任君主;帝发:姒发,姒皋之子,夏朝第十六任君主;帝桀:帝履癸,姒发之子,史称夏桀,夏朝第十七任君主,也是最后一位,鸣条之战后,夏亡商起。
君主脉系关系图谱下图中,详细绘制出了夏朝君王及其子孙后代脉系关系图谱,由于移动端限制,无法上传完整版高清大图,如需,请留言,公诸同好。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起止时间
都城
阳城
(商)汤
(商)纣
(夏)桀 公元前2070 年—公元前 1600年 (商)纣 公元前1600 年—公元前 1046年 周厉王 公元前1046 年—公元前 771年
亳 殷 镐
(镐京)
西周 周武王
周幽王
西周等级示意图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此 图 反 分 映 封 了 制 西 周 实 行 什 么 制 度 ?
夏商西周开国君主末代君主暴君起止时间都城夏禹夏桀夏桀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阳城商商汤商纣商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亳西周周武王周幽王周厉王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镐镐京殷西周等级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此图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
夏、商、西周
开国君 主 夏 商
禹
末代君主 暴君
周初形势图
此 图 反分 映 封 了 西制 周 实 行 什 么 制 度 ?
春秋形势图
燕齐晋秦源自楚阅读右图中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齐桓公任用管仲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2)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民到于今受其赐”的意思是什么? 人民从管仲改革和齐桓公称霸获得了安定 的生活环境和实惠的生活条件。
战国形势图
燕
魏 秦 楚 韩
赵
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夏王朝世系图
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封建王朝,后人常以“华夏”、“诸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
夏代共传十四朝,十七王(不含羿与寒浞),
鲧作为夏部族的首领被封在崇,当时河水泛滥,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部落联盟,鲧被四岳推选领导治水,历时九年而最终失败,被殛死于东方黄海海滨的羽山。
禹:鲧子,鲧死后,禹受舜命继任治水的工作。
禹疏导河流,团结族人,将洪水治平。
由于禹治水有功和促进农业生产,夏部族势力增强。
随后舜又派禹去讨伐三苗。
禹屡次击败三苗,将三苗驱赶到丹江与汉水流域,巩固了君权。
禹在治水与讨伐三苗胜利后,夏部族已成为部族联盟首领。
舜把帝位禅让给禹,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
禹曾推举东方颇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然而皋陶没有等及禅让,比禹早逝。
禹又命东夷首领益为继承人,然而有很多部落都不拥戴,反而拥戴禹的儿子启。
启:禹死后,益没有得到权位,反而在民众的拥护下,启得到了权位。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称,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另一说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之后益率领着东夷联盟讨伐启。
经过几年的斗争后,启确立了他在部族联盟中的首领地位。
随后不少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质疑启的权位,甘之战正值夏朝建立初期,有扈氏、夏后启均不具备如此长途作战的条件,战前启称他的权位是“恭行天”的。
启拥有中原民众的赞同,在人数方面占有绝大优势,最终击败有扈氏,罚贬做牧奴。
这两次胜利代表中原地区的主流社会观念已从原始的禅让制度转向了世袭制度。
启能歌善舞,常常举行盛宴。
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钧台,此即钧台之享,还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
启统治期间,其子武观时常作乱,最终被诛杀。
除了夏氏族内部的纠纷,为争夺部落联盟的权威,亦常常与东夷作战。
太康: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
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部落趁机西进。
东夷部落有穷氏一位善射的首领羿。
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
中康: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
随之太康投奔斟的斟氏。
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
但事实上国事全由羿来治理。
此举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满。
其中主持天象活动的和氏与羲氏公开反对。
羿说他们废时乱日,派胤率兵讨伐羲和二氏,战前作誓师辞《胤征》,在战中取胜。
相: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
随后投奔与夏同姓的斟、斟灌二氏。
从此,羿独承王位。
羿好射猎,不善治理,得权后,他像太康一样,好狩猎而荒废国事。
他废弃武罗、伯
困、龙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不孝子弟寒浞。
寒浞:年少时因造谣惑众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后被有穷氏首领羿收养,成为有穷氏的一员,得到重用。
寒浞势力日益强大,后来趁羿在外射猎的机会将羿及其家人杀掉,霸其权、夺其妻,生下豷、浇二子。
寒浞把戈封给了他的儿子豷,把过封给了他的另一个儿子浇。
浇受父命率兵先后灭掉亲夏的斟灌氏与斟氏,杀了在斟躲避的相。
相的妻子缗当时已怀下相的儿子,她从墙洞逃走至其母亲有仍氏家里避难,不久生下遗腹子少康。
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
浇闻讯后,派人追杀有仍氏,少康无奈投奔有虞氏(舜之后裔),作了庖正。
有虞氏首领虞思膝下无子,仅有二女。
他将二女许配少康,赐给他田一成、众一旅,并把纶邑交由少康管理。
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组织余下的夏族民众,设官分职。
派女艾到浇廷中密探,准备恢复夏室。
此时,躲避在有鬲氏的夏室遗臣靡得知少康准备夺回政权,亲自带领斟灌、斟氏的残余民众与少康会师,联合击败了寒浞。
复立少康为夏后。
而后少康灭浇于过,又派他的儿子杼灭豷于戈。
至此,控制中原三代四后近百年的东夷有穷氏覆灭,结束了四十载的“无王”时期。
夏由此复国,后世称“少康中兴”,少康统治时期,少康将其子无余封于会稽山,即后来的越国。
通过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这段叙史可以看到夏后氏平定中原方国部落(尤其是东夷部落)的历程。
杼:少康之子杼继承后位。
他了解东夷对夏王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从原东迁至老丘。
他重视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
文献中常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说法。
他还派人讨伐东南沿海地区的东夷(今山东南部、安徽东部、江苏一带)。
传说其获取了吉祥物九尾狐。
夏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今黄海)之滨。
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
夏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
《国语·鲁语》说道“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
槐: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部落与华夏部落开始和平共处。
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
芒:槐逝后,其子芒继位。
泄:芒逝后,其子泄继位。
这期间东夷部落与华夏部落逐渐同化。
泄在位期间东夷部落已基本同化,于是他开始向西方发展。
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
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
不降:泄逝后,其子不降继位。
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
扃:不降年迈时,内禅于其弟扃。
廑:扃逝,其子廑继位。
孔甲:廑继位后不久便病死,其堂兄不降之子孔甲继位。
他改变夏礼中祭祀祖宗的传统,开始祭祀天帝。
《史记·夏本纪》记述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
不少方国部落开始对夏室不满,但华夏部落与东夷部落的关系仍然友好。
夏后氏自孔甲开始日趋衰落。
皋:孔甲逝,其子皋继位。
发:皋逝,其子发继位。
这段期间,方国部落与夏室的关系恶化,氏族内部的纠纷也激烈化。
从孔甲经皋与发,至履癸(别名夏桀)内乱不止。
履癸:发逝后,其子履癸继。
桀善武,《史记·律书》记载:桀“手搏豺狼,足追四马”。
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
给夏上贡的部落不断减少。
桀因此常常讨伐不顺从的部落。
古文献中说桀贪色,他在击败某个部落后会从部落中挑选出钟爱的女子作为妃子。
《国语·晋语》提到的有施氏,《竹书纪年》提到的岷山氏、末喜氏均遭此下场。
其中末喜氏的妃子妺喜早已与伊尹结好,桀却在洛把她夺走,伊尹愤怒中投奔商汤。
桀的屡次征伐也惹怒了不少较有权威的部族。
有缗氏因不服从桀而被灭。
活动于今山东省西南部的子姓商部族正在这夏乱期间兴旺了起来。
桀又因商不服的借口讨伐商首领汤并败之。
汤被囚禁于夏台,随后获释。
除了夏室对外关系恶化外,文献中还提到桀在廷内用人失当。
桀只顾享乐不顾民间疾苦。
传说夏民诅咒桀早日归天,桀听闻笑说自己是天上的太阳,太阳不死,他也死不了,夏民便指着太阳,责问太阳何时破灭,情愿与之同归于尽。
大约在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初,商部族首领汤,利用夏民恨桀的心理,联盟方国部落讨伐桀。
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与桀开战。
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且战且逃,最终战败于有娀氏旧址。
桀逃至鸣条,汤追之,展开了大战。
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跑到了南巢之山,并死于该处。
《淮南子·修务训》所载稍有不同,说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
在后世的传说中,夏后桀被描写成一代暴君,后人常将夏后桀与商纣王、周厉王和周幽王四个祸国殃民的暴君并称,但在较早的文献中关于桀的记载甚为简略。
《尚书·汤誓》记载商汤伐桀时举说桀的罪状只是“率遏众力,率割夏邑”。
鸣条之战,夏室被推翻,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汤在亳称“王”,建立商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朝代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