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艺术理论论文36454 浅析卡尔·斯塔米兹《单簧管第三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艺术特色
浅谈卡尔.玛利亚.冯.韦伯与他的单簧管作品
90
音乐鉴赏
时也体现了浪漫派民间音乐的情感。而第一协奏曲的开头 相较于第二协奏曲的开头更加得哀伤、低沉,甚至是—— 悲痛。
图3 图为第二协奏曲单簧管solo部分的开头,我们能够看 到,韦伯在开头便采用了跨越三个八度的两个音作为开 场,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最后又结束在同样 的跨越三个八度的两个音上。开场给人极为强烈的冲击 感,而且在一开始的力度便采用ff,毫无疑问在乐曲的一开 始就已经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赋予音乐。
音乐鉴赏
浅谈卡尔.玛利亚.冯.韦伯 与他的单簧管作品
【摘 要】卡尔.玛利亚.冯.韦伯作为19世纪著名的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其在歌剧领域的成就令人惊叹。但其在单簧管领域的成就, 单论对单簧管的影响力度并不亚于其歌剧对后世的影响。本文通过韦伯与单簧管演奏家贝尔曼的相遇以及音乐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单簧管作 品创作的必然性,同时对其第一协奏曲进行分析,展现出韦伯音乐所富含的丰富浪漫主义色彩。 【关 键 词】韦伯 贝尔曼 单簧管
二、从创作心理学角度分析韦伯的单簧管作品创作 音乐的创作动机的产生与人的创造需要,情感能量的 积蓄与释放,以及对外在刺激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它的形 成又需要有多种因素与条件。 首先,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是,在十九世纪最初的十年 中,韦伯出于一个四处流浪的状态。虽然他的生活似乎在 金钱上一直出于还不算太坏的状态,但是,其精神状态, 特别是因为拿破仑的战争而被迫前往斯图加特的日子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韦伯的内心并不会是一个快乐幸福的 状态。而在这种环境和心理状态下,韦伯通过创作宣泄内 心情感的倾向日渐明显。而音乐创作动机的形成的两个条
单簧管作品的作曲与演奏--以《单簧管协奏曲》为例
单簧管又称“黑管”、“竖笛”,为18世纪木管乐器制造者约翰·克里斯托夫·登(Johann·Christoph·Denner)所发明。
单簧管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低音哀愁,中音柔弱,高音纯净。
自古典时期以来,单簧管历经多种流派、风格的变迁,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批流传广泛的经典曲目,而《单簧管协奏曲》的创作数量到19世纪早期,达到一个巅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后,曲目逐渐减少。
提到单簧管协奏曲,从斯塔米茨、莫扎特、尼尔森、科瑞里亚诺、林德伯格等,到中国的张梧、胡璧精、郑振玉等等。
《单簧管协奏曲》作为单簧管的必备曲目,在不同时代的艺术家笔下,其曲调都呈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演奏层次分析,演奏过程体现着演奏家对曲目的理解、个人的解读、艺术修养和对作曲家的致敬等多个层面。
一、《单簧管协奏曲》的艺术创作背景与作曲研究提到单簧管的发展,来自德国的约翰·斯塔米茨家族不可跨越,甚至可以说整个曼海姆乐派的音乐就是一部单簧管的发展史。
这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为约翰·斯塔米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创作的《降B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以及其子卡尔·斯塔米茨(Karl Stamitz,1745年-1801)创作的《第三协奏曲》。
《降B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全世界第一首为降B调单簧管曲目,其演奏难度可想而知;《第三协奏曲》是诠释及最为广泛演奏的单簧管作品之一,也经常作为舞会/音乐会和比赛曲目之一,曲风古典,演奏华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斯塔米茨家族是交响乐发展史上的奠基石,他的创作为海顿和莫扎特发展交响乐奠定了坚实基础。
“音乐神童”——沃尔夫冈·阿玛德乌兹·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在他35岁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六百多部作品,其中《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单簧管协奏曲。
卡巴列夫斯基《D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作品分析与演奏技巧研究
卡巴列夫斯基《D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作品分析与演
奏技巧研究
卡巴列夫斯基是20世纪前苏联最为出名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音乐活动家和音乐教育家。
他的教育理念与音乐创作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D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就是他将“三个支柱”的教育理念融于乐曲创作中的一首协奏曲,也是他专门为青少年而创作的协奏曲。
这首协奏曲充满着热情洋溢的青春气息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从演奏者的视角,对卡巴列夫斯基《D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巧进行阐述说明,以探究和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并提出具体地学习建议及演奏心得。
希望对于演奏者理解与演绎该作品上具有一定的帮助。
浅谈曼海姆乐派中斯塔米茨家族对单
MUSICLIFE2023年第1期浅谈曼海姆乐派中斯塔米茨家族对单簧管发展的贡献王逸轩郭玉曼海姆乐派处于由后巴洛克音乐时期向古典主义音乐时期过渡的阶段,其领军人物斯塔米茨家族为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其为单簧管所进行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不仅提高了单簧管在当时管弦乐队中的地位,更开创了单簧管古典主义协奏曲之先河。
一、曼海姆乐派的形成与确立18世纪的欧洲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单一的帝国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民族为主体的国家。
此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架起了后巴洛克时期通向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桥梁”。
此外,在创作风格特征上俨然反映出其受到当时社会政治、艺术以及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这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时代,在这时期内极少有成为自由音乐家身份的作曲家,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音乐家,依然生活在各大王侯的宫廷中进行音乐的创作,以此来服务于贵族王侯的娱乐消遣生活。
曼海姆是位于德国西南部地区的一座城市,1720年,查尔斯三世·菲利普(Charles III Philip)将他的宫殿由海德堡迁至曼海姆,在此大兴土木,不仅设立了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等大型建筑,还重金聘请来自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地的音乐家,组成了当时规模最大的宫廷管弦乐团,一时间名声大噪,且音乐家们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及特征,成为18世纪最受瞩目的宫廷管弦乐团,曼海姆乐派便由此诞生。
1742年,曼海姆在音乐领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他们不仅拥有完整的管弦乐队,且在弦乐与管乐二者的声部之间可以做到均衡分配;废除了通奏低音,采用明确记谱法以及总谱来进行创作。
《音乐美学概论》中曾记载了德国作曲家舒巴特关于曼海姆乐团的形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乐团在演出方面可以超越曼海姆乐团!它的音量轰如雷鸣,渐强时似泉水飞瀑,减弱时像是朝远方缓缓流淌的小溪,小声时又像春光中漫天弥漫的花香。
”[1]曼海姆乐派在创作手法上采用的一些大幅度的渐强、渐弱力度记号,增加了音乐的张力,使得音乐具有强烈的对比性与戏剧性,因此也被称为“曼海姆火箭”。
《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心得
《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心得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他最为重要的作品就是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创作了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史上被誉为“新约圣经”。
成为每一个钢琴演奏者的必弹曲目。
这32首奏鸣曲几乎贯穿了这位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带有一定的自传意义,并成为贝多芬全部作品的重心所在。
这些奏鸣曲随着贝多芬失聪的加剧而被后人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1794-1800年。
体现了他作品中的“英雄性”,风格轻快流畅;第二时期是1801-1814年,他成熟期的创作,体现出充分发展的戏剧性,成为他创新阶段的钢琴作品;第三时期1816-1822年,这时期的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复杂,充满矛盾,同时出现了浪漫主义因素。
而这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写于1795年,是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里的第三首,属于贝多芬早期作品,作品编号为OP.2。
(OP.2中共有三首作品,此首是OP.2之三)。
这首奏鸣曲在OP.2的三首乐曲中规模最为宏大,技巧也最为华丽,充分把当时贝多芬称心得意的气概描绘出来,自始自终充满了愉快的欢乐,它显露了贝多芬创作上非常大的进步。
贝多芬在这首奏鸣曲里有意采用的许多克列门蒂的技巧手法,如双音、短琶音组成的经过句等等,在技巧性的华彩部分引入了音乐的进行,创造了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这在贝多芬其他奏鸣曲中是很少见的。
由于是1795年是贝多芬最为雄心勃勃、勤奋自强的时期,所以这首奏鸣曲的性质是朝气蓬勃的、刚毅的、严峻的,几乎没有抒情温柔成分,辉煌的托卡塔因素卓越的体现了其艺术构思的精神。
全曲虽然转用了旧作的几个主题,但由其组成的艺术构思却是庞大的。
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规模也变大,副主题明显的由两个曲思构成,主题的展开部明确。
贝多芬在此曲中极其自由的使用了大胆的写作手法,使钢琴的表现力扩大化了,也使贝多芬大师的风范猛增,充分叙述出这时期贝多芬的力量、内在的精神表现。
论卡巴列夫斯基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音乐形象与演奏诠释
文化发展研究Research on Cultural Development一、曲式分析《F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在F大调上进行,主题素材以音阶为主,第四小节的和声发生变化,短暂地进行离调,再转到C大调,不断重复。
第二主题也在C大调上进行,其中包含大小调音阶的两种情绪,令人感受到一丝惆怅愤慨,与第一主题的欢快形成鲜明对比。
副部与主部主题明亮欢快的性格相反,其曲调自然,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缓。
大小调交替穿插,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形成明暗交替的和声色彩。
随后旋律高低声部不断徘徊,伴随着低音声部半音阶旋律线条级进向下与高音声部主旋律构成了奇妙的和声效果,具有卡巴列夫斯基独特的创作风格。
结束部则采用了对答的形式,高低声部一问一答,是一个织体的反复出现。
展开部的风格变化显著,转为进行曲风格,具有极强的律动感。
采用副部的素材变化发展而来,和声别具一格。
第二主题采用了呈示部中结束部的材料发展而来,力度从sub.p逐渐进行至piu.f,力度逐渐增强至全曲的最高峰。
从204小节开始为全曲的高潮点,由主部主题素材进行动力变化发展而来,主旋律为最高音声部,中间穿插着三和弦,烘托出热烈的和声效果,具有强烈的音乐风格。
整个高潮部分和声丰富,旋律紧张刺激,是全曲最精彩的部分。
再现部为动力再现,主题回归至最初的情绪,其中部分音乐动机发生变化,副部采用了呈示部中结束部的素材,由此变化发展而成,逐渐过渡至副部第三主题,力度逐渐减弱,最后以pp落至主音F,结束整个乐章。
二、《F 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形象(一)积极乐观的音乐情绪作品开头的旋律明亮欢快,充满希望,像是一位青春阳光的少年形象,生动描绘了人民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谱例1)。
第一小节的动机在之后的乐章中也有出现,为整首奏鸣曲的感情基调埋下伏笔,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俄罗斯民族喜好和平、热爱生活。
论卡巴列夫斯基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音乐形象与演奏诠释□ 林克舜摘 要: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例如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等,都创作了关于战争的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在广泛流传。
卡尔·斯塔米茨《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曲式与演奏分析
卡尔·斯塔米茨《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曲式与演奏分析作者:何楠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卡尔·斯塔米茨Karl stamitz(1745-1801年)是德国曼海姆市著名的中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他创作的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是世界音乐表演舞台上至今流传最为广泛、深受听众喜爱的古典音乐曲目之一。
这首协奏曲无论从旋律、和声、节奏等作曲手法上,或在展现中提琴的演奏技巧方面,都具有这一时代明显的特征。
由于乐曲在中提琴演奏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多年来已经成为音乐院校教学及交响乐队中,中提琴乐队考试的必考曲目之一。
他是检验中提琴演奏者的表演基本功和掌握古典音乐风格与能力的试金石。
也可以说,这首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是中提琴演奏者学习及掌握古典主义音乐演奏方法和技巧的最佳指南。
关键词:古典音乐;中提琴演奏技巧;旋律;“和声”节奏一、作曲家介绍卡尔·斯塔米茨Karl stamitz(1745-1801年)出生于德国曼海姆市。
他是波西米亚著名作曲家约翰·斯塔米茨(1717-1757年)的儿子。
约翰·斯塔米茨是曼海姆有名的作曲家,他曾与当地多位作曲家一起为剧院、教堂创作音乐。
约翰·斯塔米茨在音乐方面取得的光辉成就,使曼海姆音乐发展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曼海姆式”音乐,并使曼海姆管弦乐团进入一个鼎盛的黄金时代。
约翰·斯塔米茨的儿子卡尔·斯塔米茨,更是后来者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曾经跟随他的父亲以及曼海姆其他德高望重的音乐家学习音乐,随后便成为曼海姆管弦乐团中第二小提琴演奏员。
由于他青年时期不断勤奋努力的学习,和成年时期游学演奏的经历,成为曼海姆管弦乐团的第二代最重要的作曲家,并扩大了曼海姆音乐风格的影响范围,使之成为欧洲众多音乐流派之一的“曼海姆乐派”的代表人物。
作为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卡尔·斯塔米茨尤其偏爱协奏曲的创作,他创作了多首协奏曲。
单簧管毕业论文
单簧管毕业论文单簧管毕业论文引言:单簧管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乐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力。
本篇毕业论文将探讨单簧管的起源、演变以及其在音乐领域的重要性。
通过对单簧管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乐器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部分:单簧管的起源与发展1.1 单簧管的起源单簧管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法国,它是由法国乐器制造师约翰-克里斯托弗·德尼斯(Jean-Christophe Denner)在1700年左右发明的。
他通过改进已有的木管乐器,将嘴口部分加上了一个单簧片,从而创造了单簧管这一新的乐器。
1.2 单簧管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簧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管乐器。
18世纪末,德国乐器制造师伊伯特(Heinrich Grenser)对单簧管进行了改进,使其音域更广,并增加了键盘系统,使得演奏更加灵活。
19世纪初,法国乐器制造师卢卡斯(Jean-Louis Buffet)进一步改进了单簧管的音色和音质,使其成为一种更加优雅和多样化的乐器。
第二部分:单簧管在音乐领域的重要性2.1 单簧管的音色特点单簧管具有独特的音色特点,既能够表达出悲伤和浪漫的情感,又能够展现出欢快和活泼的节奏。
其柔和而温暖的音色使其成为交响乐队和室内乐团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2.2 单簧管在古典音乐中的应用单簧管在古典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和布拉姆斯等都将单簧管作为他们作品中的关键乐器。
例如,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和贝多芬的《F大调单簧管奏鸣曲》都是单簧管音乐的经典之作。
2.3 单簧管在爵士乐中的应用除了古典音乐,单簧管也在爵士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爵士单簧管手如奥利维尔·尼尔森(Olivier Nelson)和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等人通过单簧管的演奏,赋予了爵士乐更加自由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第三部分:单簧管的演奏技巧与挑战3.1 单簧管的演奏技巧单簧管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技术。
音乐论文探寻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摘要:单簧管是一种木管乐器,有黑管或克拉管之称。
单簧管产生在17世纪末,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
近代传入我国之时,单簧管艺术在国外的发展无论是从乐器的造型结构还是演奏的理论教学体系,二者都已经非常成熟。
在此论文中,笔者将以百年来单簧管发展中的代表人物为主要线索,通过对各个人物艺术成就的阐述来探寻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单簧管管乐艺术单簧管演奏家传播与发展若要追寻单簧管艺术,还不得不从它百年发展的历史中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家们的身影中去追随。
人常说:任何人类历史都是由一个个人物去构成的,而这百年的单簧管艺术也是一样的,由他们的艺术成就中,我们后人可探寻到单簧管传入中国的脚印,也就是说,我们可把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看作是一部人物的历史。
一、单簧管是一种木管乐器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在台湾又称为竖笛(英语称Clarinet,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西班牙语为Clarinete,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在西洋管弦乐队中有演说家之称,另外在木管乐器组中又有戏剧女高音的美誉,它的高音区清脆明亮:中音区表情丰富,音色干净,没有一点瑕疵,犹如清澈优美的泉水一般:低音区低闷,有着浑厚的厚重感,被认为是木管乐器家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乐器之一。
单簧管为西洋乐器管乐器中木管乐器组的一种,一般常用非洲的黑木作为基本材料制造,也有用木制、硬橡胶或金属制成的,它的形制是类似于一个乌嘴形的吹口加圆形的空心,木管本身由可装拆的五节均等管体组成,圆筒形状管体,有着开放喇叭口的下端。
另外,在吹口处还固定着一个簧片,气流是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间的空气形成的,以下唇给予簧片适当的压力而产生振动,由此而发声,音色柔美动听,单簧管的这种发声原理可追溯到西方古代的号角与风笛,经过学者研究它是从一种单簧片乐器芦笛发展而来而来的管乐器。
二、单簧管艺术的中国化之路(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单簧管艺术单簧管是一件西洋乐器,17世纪末叶产生于西方国家,它最初源于欧洲的古希腊,后在近代以来传入我国。
研究论文:艺术理论论文36454 浅析卡尔·斯塔米兹《单簧管第三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艺术特色
艺术理论论文浅析卡尔·斯塔米兹《单簧管第三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艺术特色本文从斯塔米兹《单簧管第三协奏曲》第一乐章入手,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征进行研究,进而剖析单簧管的演奏技法,为后人更好地学习单簧管提供帮助。
一、第一乐章A段的曲式及演奏技法分析斯塔米兹《单簧管第三协奏曲》第一乐章C大调44拍,引子以钢琴的一个温柔轻缓的主题开始。
在这一乐章中斯塔米兹以同一调性来呈现。
在进入单簧管solo时,木管特有的音质与弦乐伴奏巧妙融合,连续跳跃的音符和节奏呈现出热烈且富激情的旋律。
在这一段落,我们最主要能听到的是连吐,连吐是单簧管中较难的一项技巧。
吐音的方法各种各样,最常用的两种是:1. 用舌尖去碰哨片的顶部。
2. 把舌尖贴到下牙,然后用舌头拱起去碰哨片。
然而不管哪种方法都必须有几条共同的原则:1. 下巴和喉部保持不动,2. 口腔和口型保持不动,3. 保持不断的气流和气压。
在符合三种原则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正确的吹奏吐音。
连吐时间和小节数相对较长,对于气息薄弱、舌尖力度小的演奏者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而且它牵涉到两个音域,音区跨度大对于演奏者的呼吸要求很高。
主题在经过部后,渐渐回到进入高潮部分,节奏快速且激昂,从而推出主奏单簧管的旋律。
在单簧管进入新主题时,这一主题进行了二十二小节,主题旋律重复变换发展,这一段落充分展示了单簧管高难度的片段,以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连吐和变奏,都以及其精彩的方式呈现。
手指技巧是单簧管技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衡量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演奏时我们需要注意几点:1.手型:手型呈半圆弧形,用指肚来按音孔,每个手指均可独立运动。
左手大拇指要竖起来一点,这样可以保证其他手指的灵活运用。
2. 手指与乐器的距离:抬指时不可离音孔太远,这样有利于在连吐和华彩部分时手指的快速运转。
3. 运指:在演奏密集音符或复杂的节奏型时,应保持每个手指的运行速度均衡。
在本片段中出现了西洋管乐中具有代表性的颤音,颤音是本音与其上方二度音急速交替反复而构成的一种音型。
单簧管的音乐表现之我见——浅析《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单簧管的音乐表现之我见——浅析《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2007年第3期第9卷(总第43期)淮南师范学院JOURNALOFHUMNANTEACHERSC01J.~GENo.3,2007GeneralNo.43,V o1.9单簧管的音乐表现之我见浅析《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帖玲(淮南师范学院音ft.系,安徽淮南232001)『摘要1一切器乐的艺术表现都离不开特定的手段,在单簧管演奏中,表现手段不外乎特有的演奏法,指法,音色,节奏,速度等方面的细微处理和变化.现代教学中,在保证演奏手段得到良好训练的基础上.广泛引入具体作品进行教学,已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练习作品来掌握单簧管演奏技术有时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关键词1单簧管演奏;《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音色;清晰发音;呼吸;内心听觉r中图分类号]J64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o9—9530(2007)03-0025-03 一切器乐的艺术表现都离不开特定的手段.在单簧管演奏中.表现手段不外乎特有的演奏法,指法,音色,节奏,速度等方面的细微处理和变化.现代教学中.在保证演奏手段得到良好训练的基础上.广泛引入具体作品进行教学,已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练习作品来掌握单簧管演奏技术有时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根据莫扎特所谱的唯一的一首单簧管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为例进行分析,从中能够更好地体验单簧管的音乐表现和特点.这首协奏曲的第一乐章起初不是为单簧管而谱的.是将巴松管协奏曲改编而成的.在G大调原曲上另加大管声部,然后再把整个移成A大调,第一乐章便是如此改编而成的.至于第二与第三乐章则完全重新谱写.只要把巴松管主奏声部原曲草稿与改编版相比较便知道,其内容几乎没有变, 仅仅将如同中音单簧管或比普通单簧管低了五度的巴松管的乐句.移成了适合A调单簧管的音域, 而引起的若干不适部分予以更动而已.莫扎特可能喜爱如今已淘汰的巴松管那种阴暗柔和的音色,因而自1780年之后,偶尔把它用在室内乐或歌剧里.单簧管如于双簧管的音色均匀.它的魅力即在于低,中,高各音域音色迥异.并且表现得幅度大.当时在管弦乐队上未成为编制内乐器的这种新乐器,莫扎特已有先见之明,尽量利用其最低音的音域.与高音域对比而产生巧妙的效果.因此有人说莫扎特在这方面是浪漫派音乐诗人韦伯的先驱.虽然主奏声部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灿烂的技巧, 但音乐表现的实质不仅是单簧管.而是主奏与协奏彼此呼应.乐队也对整个作品的艺术框架负有同等的责任.甚至主奏也担任起伴奏的任务.莫扎特采用单簧管当主角的两首作品(另一首为《单簧管五重奏》).都没有采用降B调单簧管而采用A 调单簧管,A大调一向与g小调一样,是适合莫扎特的音乐资质的调性.并且常常藉此漂散着能够孕育出相当生气蓬勃的气氛.这种情调在这首协奏曲里.糅合于莫扎特的晚年创作上具有的那种平静澄澈的音响里,显得优美无比.全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全曲长度超过莫扎特多数的交响曲.有359小节之多.可是没有安排华彩乐段.此曲沿袭协奏曲的固有形态.先由乐队呈示主题开始.第一主题(谱例1)先由弦乐器.接着由管乐器尽情地奏出之后,本来应该呈示第二主题的,这里却被省略掉,改由主奏单簧管呈示第一主题,管乐器休止.只有弦乐器支持之下,奏出了8小调插句式的主题(谱例2).不久管乐器再度参与而以f划分段落,然后异于第一主题成对比的绵延的第二主题(谱例3) 才以属调呈现.在延长音上告一段落之后.由主奏单簧管与小提琴之间交替.根据每一主题开头的模仿.乐曲经主奏乐器为主体的经过部分,乐队呈示部的音形成小尾声发展部是以第一主题为主轴,也插入谱例2的小调主题的片段.乐曲用频繁的转调而扬起.并未停留在靠主奏乐器快速的音群或跳跃,转为的罗列,再现部是照原来的样子进行.谱例1Allegro——^(cI.so,【收稿日~]2oo6-o6-]3【作者简介】帖玲(198O一),女,安徽淮南人,淮南师范学院音乐系助教,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26淮南师范学院第9卷谱例2谱例3第二乐章:慢板.D大调.3/4拍子.三段体.在弦乐器伴奏之下.单簧管平静地奏出了主旋律(谱例4).这个徐缓乐章与其说是协奏曲,不如说是一种室内乐.主要由主奏乐器来独白,第一段丰满的主题尾部.由乐队予以微弱地回应之中,转成了属调而进入第二段.担当新旋律(谱例5)的依然是主奏乐器.曲调略为活泼.展开了几个技巧化的音群之后.导引至属和弦上的延长记号,乐曲恢复为D大调而再现第一段.后半部的终结由单簧管细腻地装饰之后.悄悄地打住.此乐章质朴又意味深长的旋律线.是相当扣人心弦的.谱例4谱例5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形式.这个乐章虽然轻松有趣.以音域或节奏的对比造成几分幽默的气氛.可是不知不觉地流露出了忧愁的影子.虽然是回旋曲.可是适时地做自由处理首先由主奏乐器带出附有断音的欢快节奏之回旋曲主题(谱例6),乐队全体重复一次,接着插入一段由单簧管吹奏流畅圆滑的快速音群与乐队追逐的部分,迈往第一副主题.这里并未摆脱原调.主奏乐器以A大调奏出第一副主题(潜例7).进入小调的转调乐节.主奏乐器上上下下吹奏音阶来接上主题再现其后的第二副主题部f小调(谱例8)不久变成D大调.主奏乐器与乐队密切地呼应.接着是回旋曲主题(谱例5)片段运用,第一副主题再现.然后主部第三次复现.此后插入一种相当于终结部的第三副主题.单簧管以凌厉的分解和弦(谱例9)与乐队对峙.再度把回旋曲主题片段作经过方式来处理.而使得回旋曲主部第四次复现,其间没有华彩乐段,以f的力度直截了当地结束全曲.谱例6/—,谱例7谱例8■\.一—■\..—,谱例9我们每听完一首乐曲.真正受感动的是演奏家们对音乐的处理.也就是"表现手段"的体现.这些"表现手段"至少包括音响处理(涵盖音色,音准,力度,颤音等方面因素)和演奏处理(涵盖节奏,拍子,速率,乐句衔接与细微处理等方面的因素)两方面的内容.先从单簧管的音色说起.上述所提及的诸方面的因素.音色尤其应该是单簧管演奏者作为音乐表现的主要手段.通常单簧管的发音非常华丽丰富,清朗纯洁.有遥望晴空时的感觉.它的各音区的色调有显着的不同两种不同调的单簧管的音色也稍有差别:降B调单簧管富有表情.发音华丽.音色明朗辉煌;A调单簧管的音色柔和,优雅, 不如降B调单簧管那么明朗华丽.单簧管最好的音区是低音区与高音区.即被称为有表情的区域. 单簧管的低音区非常有特色.音色圆润丰满.有一定的戏剧性与紧张性.但真正富于特点的是最低的一些音.从力度来看.它的强弱表现幅度非常大,可以从最弱直至最强,气息消耗也少,尤其在同一音上的强弱变化效果非常出色.单簧管低音区发音与音色的特点及表现能力是其他木管乐器所没有的中音区音色缺少表情,音响迟钝而没有个性.单簧管的高音区具有另一种特色,它与低音区正好相反.以它的明朗化,女性化的音色,富有表现力的个性被作曲家所重视.尽管如此,演奏者在完美的掌握"演奏手段"所需的各项基本训练之后.如能使整个乐器的音域的声音统一起来才算掌握了控制音色的技术.在音色的把握中,演奏者第3期帖玲:单簧管的音乐表现之我见个人所具备的音色鉴赏力和音乐听觉能力.是构成其对音乐艺术理解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它们去赋予乐器的音响应有的音色的本领.莫扎特写作《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这首作品时.才接触单簧管这种新式乐器不久,据文献记载.正是由于单簧管的最低音附近的音域十分响亮,并且用高音区进行对比反差极大,其效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表现趋向产生这一想法在莫扎特所处的时代看来无疑是超前的.他大概是看到了单簧管低音区的独特音色.即使在浓厚的乐队音响中也能清楚地听到它的声音.后来的许多作曲家都意识到了单簧管表现上的这一特点.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西班牙随想曲》第二乐章.开始不久出现的单簧管(A大调)最低两个音——#c—d.特别有表现力,似乎给人一种不详的感觉.实际上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效果.经过他的深思熟虑,作品不仅在调性上具有适度的活力,还洋溢着波澜壮阔的气氛.接着.清晰的发音不仅让我们听到了优美的音乐.还可以影响音乐表现的性质.这里所说的清晰发音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将某种演奏方法尽量清晰,准确地发挥出来.一如我们唱歌或说话时要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准确.其次在实际演奏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演奏手法去表现音乐,使音乐的性质能够清晰地表现出来.这些在谱面上不一定都有所标记.这就给演奏者在处理这些作品时留下了一定的自由度.但无论如何,一定要遵守音乐的逻辑发展.使得自己在演奏中所创作的音响合乎音乐的基本性质at~J'b.谈到正确地运用呼吸在单簧管演奏者来看,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但是它作为音乐表现手段的重要性却始终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早在1984年.瑞典着名单簧管演奏家汗斯?鲁道尔夫-什塔尔达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就曾表示过:"比起在一秒钟内能吹出二十个音来.我认为不如二十秒里能吹出一个好音的人更为优秀".从他这话中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申出.竭力把一口气吹得尽量长一些决不是真正的优点,注意音乐分句的特点.才是使演奏具备美感的一个前提条件.譬如.在演奏第三乐章时.音乐的要求是在音域和节奏上形成对比.单簧管的走向十分圆滑和流畅,同乐队之间的应答紧密贯穿在一起.单簧管奏出的回旋主题(见谱例6)是带有断音的节奏.且是有形成断句的连线处理虽然这个主题音区上并无大的变化.但断音和连线的交替.对于呼吸的处理倘若做得不好的话.往往会给音乐的基本发展造成破坏.at~J,b,如果演奏分解和弦(尤其在乐队的背景支持下)的第三插部主题时(见谱例9), 每一次呼吸后的发音处理柔和也是求得美好音色的关键所在最后.具备良好的内心听觉对一个演奏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内心听觉是一种潜意识的听觉, 是人的一种敏感而微妙的能力.如想充分调动它, 需靠演奏者意识上的准备.换言之.演奏者在演奏时要进入一种"倾听"的状态.如何调动和激发自身潜意识的听觉.使其更趋敏锐.我觉得要从几个方面努力:1.在演奏或者在听音乐作品时,首先主观意识上要想到倾听.内心要松静.是自己处于一种谛听状态;2.多听一些优秀作品,听的同时,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用心去倾听,默唱.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3.长期坚持室内乐的排练和演出通过乐队成员长期的排练合作.互相倾听,使彼此得到充分了解和沟通,达到高度默契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每个人的内心听觉.而且还能弥补管乐演奏者长期在乐器上演奏单旋律而对多声部.和声和弦接触不多的缺陷;4.不要就音乐学音乐,还应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中汲取营养.比如读一些优秀的诗歌,散文.可从其中潜心揣摩作品的意境,韵律.这同样可以触动自身的潜意识听觉;5.还可以从视觉上去倾听.很多事物,虽按其性质分门别类,看似千差万别,细想却有共通之处.比如一副好的书法或油画,它们同样能表现出节奏对比.层次渐递,映衬呼应,色调浓淡,也有厚重与纤细的力度变化及线条.总之.作为一个演奏者.除了掌握乐器的一般演奏技能技巧以外.培养自身的内心听觉.是提高演奏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在单簧管演奏中.我们始终如一的学习演奏中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加强单簧管技术训练方面.但最终真正要关心的仍是音乐和技术的完美统一.在充分展现音乐作品的同时.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融入每个音符.赋予乐曲更加丰富的内涵与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参考文献[1】陈建华.管乐器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席伟泷.音乐表现手段在单簧管演奏中的重要性【J].交响,2000,19(4):60—62。
浅析韦伯《第一单簧管协奏曲》演奏技巧
196作者简介:孟甲子(1984— ),男,汉族,辽宁沈阳人。
主要研究方向:单簧管演奏。
Carl Maria von Webber卡尔·玛丽亚·韦伯——音乐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对于单簧管音乐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创作了单簧管协奏曲2部、单簧管小协奏曲、大二重奏曲和变奏曲各1部,都堪称单簧管曲目中的精品。
韦伯《第一单簧管协奏曲》创作于1813年,当时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等相互对立的社会混乱,产生了与启蒙主义相对立的浪漫主义。
该曲描写了知识分子面对当时社会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朝复辟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在探索追求理想社会时产生的激情和怀疑。
一、音色及音乐表现力韦伯所创作的单簧管协奏曲继承了他在歌剧方面的创作风格,乐曲中的音乐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恰如歌剧中的咏叹调或喧叙调。
如何把握乐曲的风格表现出来,一直是演奏者永不休止的话题。
音色,既音的色彩,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每个人的演奏都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每个人都在追求他内心中的理想音色。
科学并熟练的掌握发音要领并拥有自己的音色,也是诠释韦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因此笔者建议每天练琴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要练习长音,找到适合自己的最理想的演奏机理。
吹奏单簧管首先要拥有合理的口型,科学的气息,甚至运指都决定着音色的好坏,笔者对口型、口腔控制提出以下建议:①上牙咬住笛头作为支撑点(上唇要放松,但不要漏气),下唇自然内收含住笛头(不可过多,应能看见红色的嘴唇部分),使哨片自由而充分的震动。
②从腹腔“顶”出的气从主观上并不是直接进入笛头,而是吹向上颚,喉头部要放松不要向后缩。
③嘴唇周边肌肉群在保持力量固定口型的基础上,尽量放松。
二、吐音技巧吐音基本为单吐音,最基本的方法是用舌尖去触碰哨片的顶部使哨片停止震动,舌头收回使哨片回复震动,两个动作连续做一次就完成了一个吐音动作。
我认为关于吐音中舌头接触哨片的位置并没有教条的规定,只要遵循吐音的基本要领,并且声音达到了审美的要求,我认为既是合格的吐音演奏。
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演奏分析
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演奏分析【摘要】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是一首富有挑战性的经典作品。
本文通过演奏分析来深入解读这首乐曲。
通过分析乐曲结构和旋律特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节奏和速度的解读将帮助演奏者掌握演奏的节奏感和动态变化。
技术要求和挑战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演奏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巧来应对其中的各种难度。
在表现要点和演绎技巧方面,演奏者还需注重音乐的细节和情感表达,使演奏更具说服力。
通过深入的演奏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乐曲并达到更高水平的演奏效果。
展望未来,希望演奏者能够持续练习和探索,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演绎效果。
建议演奏者在演奏中注重细节把握,同时注重情感表达,以实现更好的演奏效果。
【关键词】莫扎特,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演奏分析, 乐曲结构, 旋律特点, 节奏, 速度, 技术要求, 挑战, 表现要点, 演绎技巧, 总结, 展望, 建议, 音乐, 小提琴, 音乐表演, 音乐技巧.1. 引言1.1 介绍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经典作品之一,第一乐章是这部作品中最为知名和重要的部分之一。
这一乐章以其优美的旋律、精致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莫扎特在这首作品中展示了他卓越的作曲才华和对小提琴的深刻理解。
第一乐章的开头即吸引人的注意,以弦线清晰的快速音符营造出活泼而充满活力的氛围。
随后是柔和而典雅的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和管弦乐团交替呈现,展现出莫扎特对旋律编织的巧妙运用。
接着是快速、充满挑战性的第二主题,要求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技巧和表现力。
这一乐章的音乐结构紧凑而精致,旋律优美动人,节奏变化多样,速度快慢相间,要求演奏者具备出色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技术实力。
演奏者需要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和动态变化,同时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是一部充满挑战和机会的作品,演奏者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和反复练习,才能完美地诠释出这部杰作的魅力。
《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的艺术魅力(doc 9页)
《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的艺术魅力(doc 9页)此资料来自:.(....)联系电话:020-.值班手机:提供50万份管理资料下载3万集企业管理资料下载1300GB高清管理讲座硬盘拷贝一、作者生平和作品的创作背景韦伯(Weber ,Carl Maria Ernst Von 1786~1826)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
生于德国奥伊廷城。
从小随剧团去各地演出,受到音乐、戏剧的熏陶,并广泛接触各地民间风俗和乡土音乐。
10岁学钢琴,12岁从米夏埃尔·海顿(海顿之弟)学音乐理论、作曲。
14岁开始创作音乐作品,写出歌剧《森林少女》、《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等。
1803年移居维也纳后又从福格勒深修作曲。
1804年任布雷斯劳剧院指挥。
并曾以钢琴家身份赴欧洲各地演出。
1813—1816年任布拉格剧院指挥,1817年迁至德雷斯顿,任德意志歌剧院指挥。
最后10年是他创作的成熟期,写出了许多成名之作。
半音化和声,偏爱使用色彩性更强的重属七和弦、副属七和弦等,追求和声色彩变化,增加音乐的色彩性。
又如在调性布局方面,用远关系的转调,增加调性的对比。
再如在曲式结构方面,对奏鸣曲式的自由运用等,如主题的倒装的再现,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把表达情绪放在首位,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
(二)结构魅力1、乐曲的曲式结构《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结构,中等速度的快板,3/4拍。
引子中采用了不均衡、不对称的结构,充分体现了一切从表达情绪出发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
此外,独奏单簧管在演奏展开部的结束部分时,乐队已经开始了引向再现部的间奏,这种结构上的叠置,使乐曲结构更加紧凑,情绪更加饱满。
这种对奏鸣曲式的自由运用使乐曲的情绪得到充分的发展。
2、主题动机与主题材料的分析引子部分的主题是十分重要的,它贯穿整个乐章,前后共出现8次,起着统一全曲的作用,并且为整个乐章奠定了情绪的基调。
乐曲从很弱的力度开始,引子部分的主题由低音声部轻轻奏出。
布列兹《第一钢琴奏鸣曲》与《第三钢琴 奏鸣曲》作曲技法研究
布列兹《第一钢琴奏鸣曲》与《第三钢琴奏鸣曲》作曲技法研究本文研究的两部钢琴曲,分别为贝多芬第1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3号钢琴奏鸣曲,均属于贝多芬古典时期作品,他们共同处于古典音乐曲目中的重要位置,并且影响着现代的钢琴技巧和技术。
本文的目的在于比较这两部曲子的作曲技法,以更加深入地探究贝多芬古典时期作品的特点。
贝多芬第1钢琴奏鸣曲由三个乐章组成,分别为快板、慢板和小调。
其中前两个乐章以独奏形式演奏,而小调乐章则以对唱形式出现,这是贝多芬作曲时期最为普遍的作曲技法之一。
第一钢琴奏鸣曲里所使用的和弦主要有四和弦、六和弦和三和弦,而每次和弦变换时也会使用小调和弦,更加复杂的和弦组合也在其中使用。
除此之外,第一钢琴奏鸣曲还经常使用主音音阶和外音音阶,以及回调,使得钢琴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以朗诵形式出现,而第三乐章则以双主旋律形式演奏。
这部曲子中使用了大量和弦变换,以及大量小调和弦,使得整个曲子具有较高的表现力。
第三钢琴奏鸣曲还经常使用大调和弦来表现主题,当和弦变换时,会使用和谐和弦,使得曲子更加有重复性,也更加容易让人记住。
从上面两部曲子的介绍来看,可以清楚的看出贝多芬的古典作品在作曲技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之中,第一钢琴奏鸣曲更多的使用宋体和弦和大调和弦,而第三钢琴奏鸣曲则更多地使用小调和弦,以及变换着色的和谐和弦。
而他们俩之中最为重要的共通点则是,都在向观众传达同样的抒情,让观众感受到贝多芬的无限魅力。
本文所介绍的作曲技法,也被传承到了现代钢琴技巧和技术当中,包括使用主音音阶、外音音阶和和谐和弦等技巧。
而贝多芬作品的精妙之处,也在现代的钢琴曲目中得到了再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钢琴曲子,去深入探讨钢琴技巧,去明确音乐中的新概念,一探贝多芬古典时期作品最精妙的技巧与细节。
音乐学毕业论文关于浅析奏鸣曲式的音乐表达形态论文
关于浅析奏鸣曲式的音乐表达形态论文奏鸣曲式是众多曲式结构中,被经常用于创作的大型曲式结构。
从18世纪发展至今,对于奏鸣曲式的发展成熟当首推海顿。
他把原有的古奏鸣曲式的连接部和展开部进行了扩充和发展,规模增大也就成为了必然。
那么这种音乐以动机为核心的乐思发展,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一些结论:(1)奏鸣曲式在海顿的手里得到了内在的充实,在原来曼海姆乐派的注重结构创作的基础上赋予了血肉的丰满。
(2)奏鸣曲式开始承载更多的音乐内容,表达更加戏剧化,情感化,冲突化,矛盾化。
(3)展开部和连接部的拓展,说明了作曲家更加注重个人内心和情感的表达,创作上摆脱了束缚,并且在严谨稳定的结构下有着细腻多样的变化。
音乐的内动力和动机的发展更加充分。
连接部的拓展可以说明作曲家更追求结构内部的合理性,衔接过渡的自然美感加强,逻辑性更合理,首尾呼应承上启下。
可以说现在的奏鸣曲式是不失严谨的结构,同时兼具灵活的思想变化和哲思。
我们看到目前发展起来的典型的奏鸣曲式基本上由三个大的部分来构成,即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组成。
这个典型的大结构框架,实际上代表了事物发展和人类情感或情绪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Op.2 No.1的第一乐章,在这部作品中呈示部的音乐材料,在展开部可以找到形式近似的或者说是与展开部在音高和节奏上有类似模进关系的开头,节奏型相同且音高向上相差一个小三度,其实就是运用了主部主题的材料在展开部做了一个引入,并且在调性关系上是平行关系的,呈示部的主调是f小调,而展开部的调性是降A大调,虽说是主音和调式结构不同,但同为关系大小调,属于进关系调,与呈示部的结束部的调性相同。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首钢琴奏鸣曲的再现部的材料与呈示部的基本相同,关键是再现部的副部主题的调性和主部主题的调性相同,也就是同呈示部的主部调性相同。
通过这个典型的作品我们可看出在奏鸣曲的结构中承载的音乐表达的形态规律:音乐以一个或多个主题为基础,在呈示部做基本陈述,之后事物的发展部分由展开部进行承载,甚至有的奏鸣曲式只有两个部分,第二部分兼有展开与再现的作用如果用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实际上就能体现出人类普遍对事物的开端和结尾的注重,也就是开端与结尾的在大脑意识中印象最深刻的思维规律,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发展性,本身就有不稳定性,所以中间展开部的结构相对自由或是省略都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理论论文
浅析卡尔·斯塔米兹《单簧管第三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艺术特色
本文从斯塔米兹《单簧管第三协奏曲》第一乐章入手,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征进行研究,进而剖析单簧管的演奏技法,为后人更好地学习单簧管提供帮助。
一、第一乐章A段的曲式及演奏技法分析
斯塔米兹《单簧管第三协奏曲》第一乐章C大调44拍,引子以钢琴的一个温柔轻缓的主题开始。
在这一乐章中斯塔米兹以同一调性来呈现。
在进入单簧管solo时,木管特有的音质与弦乐伴奏巧妙融合,连续跳跃的音符和节奏呈现出热烈且富激情的旋律。
在这一段落,我们最主要能听到的是连吐,连吐是单簧管中较难的一项技巧。
吐音的方法各种各样,最常用的两种是:
1. 用舌尖去碰哨片的顶部。
2. 把舌尖贴到下牙,然后用舌头拱起去碰哨片。
然而不管哪种方法都必须有几条共同的原则:
1. 下巴和喉部保持不动,
2. 口腔和口型保持不动,
3. 保持不断的气流和气压。
在符合三种原则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正确的吹奏吐音。
连吐时间和小节数相对较长,对于气息薄弱、舌尖力度小的演奏者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而且它牵涉到两个音域,音区跨度大对于演奏者的呼吸要求很高。
主题在经过部后,渐渐回到进入高潮部分,节奏快速且激昂,从而推出主奏单簧管的旋律。
在单簧管进入新主题时,这一主题进行了二十二小节,主题旋律重复变换发展,这一段落充分展示了单簧管高难度的片段,以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连吐和变奏,都以及其精彩的方式呈现。
手指技巧是单簧管技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衡量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演奏时我们需要注意几点:
1.手型:手型呈半圆弧形,用指肚来按音孔,每个手指均可独立运动。
左手大拇指要竖起来一点,这样可以保证其他手指的灵活运用。
2. 手指与乐器的距离:抬指时不可离音孔太远,这样有利于在连吐和华彩部分时手指的快速运转。
3. 运指:在演奏密集音符或复杂的节奏型时,应保持每个手指的运行速度均衡。
在本片段中出现了西洋管乐中具有代表性的颤音,颤音是本音与其上方二度音急速交替反复而构成的一种音型。
在演奏颤音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手指要平均而松弛,不要抽动,更不要使用胳膊来颤动
2. 右手颤指时,让左手拿住乐器使右手放松,使出来的音更为均衡,明亮。
3. 左手颤指时,左手向前微倾这样左右手均可微放松。
这里颤音使用得非常巧妙,短时值的连续颤音要求即饱满又快速,加入重音的强调,使其更为突出。
在第一乐章A段结束后,B段很短小,为钢琴solo部分,仅有三小节,重复前面第一部分引子中的一小部分,贯穿前后。
二、第一乐章C段的旋律特征和演奏特色
C段为单簧管solo,独奏单簧管在钢琴等伴奏下,吹奏出歌曲般美妙的主题,与A段结尾时的快速明亮形成对比,节奏型相对较平缓,没有过多的大跳和连吐,感觉有点像舞曲。
本部分为C段的主题部分,其主体部分以A段的主题进行改变、展开,在C段中连续出现两次,但后面部分进行修改。
它的旋律线条从很小的音程开始慢慢扩大并逐步往上攀升,勾勒出绵密且具有延展性的旋律线条,使整个旋律便如回音般的朦胧惆怅。
本段落有个重点演奏部分为连线内软吐音,吐音是管乐演奏技巧中其他任何器乐所无法代替的功能,就是演奏者在演奏时科学的利用个舌头做出断音的处理,使乐曲更加抑扬顿挫。
吐音共有三种类型:
1. 连线与吐音的交换
2. 连线内软吐音
3. 连续吐音
连线内软吐音是介于吐音和连音之间的一种似断非断的吹奏方式。
吹奏时不能像处理一般吐音时那样短促而用力,因为软吐音往往是在较慢的片段中表现出来的,是为了让真个旋律富有歌唱性同时又具有清晰的颗粒性。
所以在练习时要特别注意舌头的动作要稍缓慢、柔和,以便于保持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胸腔内的气流也不要过强,只要做到气息随乐曲的强弱变化而改变即可。
第二主题结束以后,在这里再次使用与第一段完全相同的段落进行连接,作为C段与D段的连接。
D段重复的是A段的主体部分,演奏技巧和段落均未改变,这个主题发展回到最初的主题旋律。
在进行到D段21小节时,主题风格突然改变,主题要演奏的果敢,热情,坚毅,并保持在f的力度,进入到E 段,也是本乐章的高潮段落。
E段的音乐风格和D段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处理这一段落时,主旋律的节奏型较为密集,由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节奏要演奏准确且速度要保持在100左右,这一演奏手法展现了单簧管欢快的特点。
快板在结构
上还是遵守着古典主义的协奏曲式,单簧管以连吐的方式将力度推向最高点,并以颤音结束。
中间辗转由f-p-mf,最终以强收尾。
这个乐段主要的演奏技巧是连续吐音,这种演奏方式使用舌头的动作作为气流的开关加上手指的配合所发出的一连串断奏音。
单吐训练时要做到气的运用和舌的动作密切配合,使气流始终保持。
当舌头回收的同时,气流应饱满充足,胸腔气流要加强。
这段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的情绪将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一改前面平缓的感觉,显得轻松而流畅,在表达换了光彩的同时,又含有一丝淡淡的哀怨。
三、华彩部分的艺术特色
F段是第一乐章的最后一段华彩乐段(Cadenza)。
华彩乐段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末尾处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
后来在协奏曲乐章的末尾处也常用此种段落,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巧和乐器性能。
这部分的演奏较自由,难度也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
华彩乐段最初由独奏者即兴创作,后来作曲者也开始写作。
在本曲中华彩部分不多,但是给本曲做到了点睛之笔。
这个乐章中,可以说斯塔米兹把单簧管的技巧发挥
的淋漓尽致。
(作者单位:1.江西师范大学;2.江西省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