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及兴趣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
密级:
毕业论文
题目: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及兴趣的调查
研究
系别:体育系
专业年级:体育教育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20年05月23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试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学院。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学院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学院。

本人离校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学院。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摘要
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绵延数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国粹”、’“国宝”、“国之武魂”。

武术有着丰富的运动形式和锻炼方法,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集健体强身,休闲娱乐于一体。

“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着这种文化的人数。

”1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武术应该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中小学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同时也是中华武术的未来和希望。

为了让我们的国粹可以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至于流失,在中小学生中广泛普及和开展武术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在中小学广泛的开展武术教学活动,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播,不论是从战略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看,对于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术教育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2为了深入了解市玉湖区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开展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文章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程度及兴趣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认为: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程度较低,对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究其根源,为以后能够更好的在市玉湖区中小学开展武术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推进武术教学在市玉湖区中小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玉湖区;中小学生;武术;认知程度及兴趣
1吴靖龙: 《高等职业院校武术教育现状分析》, 《山西科技》2008年2期, P62—P63.
2张淑君: 《太仓市中小学生对武术认知度调查研究》,《搏击·武术科学》2015年7期,P71—P74。

Abstract
Martial arts is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which stretch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s the Chinese nation's fine cultural heritage, is honored as the"quintessence", '"national treasure", "national soul".Bush has a rich form of movement and training methods, it is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long life of struggle and practice gradually accumulated and developed, set of physical fitness,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in one. "The rise and fall of a culture, tend to rely on to have a number of this culture." as par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martial art should get better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the Chinese nation's future and hope, but also the future of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hope. In order to make the quintessence of our country can get bette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o the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 not as for the loss, in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ush is very necessary. And in a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o carry out extensive martial arts teaching activities, spreading of Bush culture, stand in strategic angle and the cultural angle of view, to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Martial arts education relationship with adolescent health and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to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Julian City Salish District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Bush teaching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e article uses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literature data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data statistics of Julian City Salish Distri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on Bush cognition degree and interest of research, the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Julian City Salish Distri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on Bush cognitive level is relatively low, resulting in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reason for the future to better in Julian Salish Distri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o carry out teaching martial art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ush education in Salish District of Gillian City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Key Words: Salish District;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Bush; Cognitive level and interest;
目录
1前言............................................................... - 3 - 1.1 选题依据 ........................................................ - 3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 3 - 1.3 相关概念的内涵 .................................................. - 3 - 1.3.1武术概念的内涵............................................. - 3 - 1.3.2 认知概念的内涵 ............................................ - 4 -
1.3.3 兴趣概念的内涵 ............................................ - 5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 5 -
2.1 研究对象: 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及兴趣................. - 5 -
2.2 研究方法..................................................... - 5 -
2.2.1 专家访谈法 ............................................ - 5 -
2.2.2 文献资料法 ............................................ - 5 -
2.2.3 观察法 ................................................. - 5 -
2.2.4 问卷调查法 ............................................ - 5 -
2.2.5 数据统计法 ............................................. - 6 -
3 结果与分析 ........................................................ - 6 -
3.1 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程度的统计与分析................. - 6 -
3.1.1 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途径的统计与分析 ................... - 6 -
3.1.2中小学生对武术内容的认知程度............................ - 6 -
3.2 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感兴趣的程度的统计与分析.............. - 7 -
3.2.1 中小学生感兴趣的武术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 - 7 -
3.2.2 中小学生对武术课感兴趣的程度的统计与分析 ............... - 7 -
4 结论与建议 ........................................................ - 7 -
4.1 结论......................................................... - 8 -
4.2 建议......................................................... - 8 - 参考文献 ........................................................... - 10 - 致谢 ............................................................. - 11 -
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附件 ............................................................. - 12 -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东方体育的明珠,经过几千年社会历史生活提炼和积累,有着丰富的运动形式和锻炼方法,集技击健身,强身,休闲娱乐于一体。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武术传递给国人的不仅是一种搏击与健身交流的工具,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灵魂。

在中小学普及武术不仅可以弘扬和继承中国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塑造健康的人格。

所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的武术理应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受到重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普及武术课程,加强武术运动的教育传承已经迫在眉睫,2004年4月2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小学生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刚要》,其中指出“体育课要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武术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符合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和培养目标。

苏文典在《中国武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中研究认为在中小学开展武术不但可以弥补学校武术教学存在的不足还可以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保证武术可持续发展。

同时蔡全坤在《传统武术在普通中小学推广的理性思考与可行性研究》中指出中国武术可以弥补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的不足,以此为普通中小学武术教学注入活力。

因此本课题通过对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及兴趣的调查研究分析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武术感兴趣的程度,为了今后能够更好的在市玉湖区中小学开展武术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推进武术教育在市玉湖区中小学的快速发展。

1.3 相关概念的内涵
1.3.1武术概念的内涵
概念是对某一事物的抽象的表达,它是抽象思维的起点,也是一种反应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许多个别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具有不同的属性。

相同属性的事物聚成一类,不同的属性聚成不同的分类。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通过感觉、知觉和印象,并借助于语言的抽象功能,形成能够反映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概念。

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对许多事物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

人们对武术的概念的认识也是对武术的各种属性进行分析,与其他的事物进行比较,而后综合,从武术的内容中抽象,概括其特有的属性,并借助于语言的描述逐步
的概括出来的。

武术概念是武术理论的基石,正确的认识武术的概念对于武术的教学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

“武术源于古代狩猎和战争,它是搏斗技术与经验的总结。

”3在早期,人类在与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了一些攻防技能,这些攻防技能为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武术”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南朝萧统所编《文选》中,但还不具有现在武术概念中所具有的含义,文中有诗句为“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南朝宋•朱颜年《皇太子释奠会》),其意指停止武战,发扬文治,没有反映现在武术的意义。

武术一词作为自卫强身健体的专门用语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得以运用的。

从武术的词义来看,武术可称为徒手或是手持武器用于搏杀格斗的方法或技艺。

4它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是攻防技击。

在武术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时代交错更替还是文化形态的变化,武术的攻防技击的属性却没有变化。

武术在古代源于攻战搏杀,它为军事服务。

武术与军事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
时武术也具备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

在古代军事训练中,武术可以提高士兵的身体
素质。

当冷兵器时期过后,武术为军事服务的功能衰退,体育功能成为武术的主要
的职能,强身健体成为了武术的重要功能,,并逐步发展出了娱乐、竞技的社会功能,这是当今武术的一个主概念。

在西方文化进入东方后,中西方文化交融,武术逐渐向学校体育教育转变,并
进入体育比赛中。

在武术向体育归宿后,它的健身与竞技功能得到了空前的施展。

与西方体育为中心的现代竞技体育相比,武术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

西方体育以
人体解剖学观点为基础加以分解,遵循人体运动原理,具有科学性;而武术从整体运
动观出发,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讲究“内三合”“外三合”,注重心、神、意、气与动作协调配合,更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竞技武术作为武术运动中的
一部分,正在逐步与奥林匹克运动接轨,做到既符合现代体育竞技一般原则,又保
留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方法。

武术不仅仅只是一个体育项目,而且还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一种十分
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不断汲取着多种传统文化和观念,理论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注重内外兼修,德艺兼备。

中国武术之所以能称为武术文化,不仅在于它的广博而
深刻的内涵、多元化的功用,还在于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

在几千年的历史
长河中武术依旧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没有消亡,没有同化,显示了它具有的文化
延续能力和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

综上所言,武术以攻防技击为本质特征,以强身健体,防身为主要功能,人体
运动形式表现的中国文化形态。

正确的认识武术的概念,理解武术的内涵,对于武
术的教学十分重要。

1.3.2 认知概念的内涵
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者是知识加工的过程。

人对外界事物认识的过程,也是对作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人们对武术的认知是人们获取武术知识的过程,对武术的认知和理解对武术的发展尤为的重要,如果漠视、模糊、肤浅的认知武术会导致武术文化的流失,认知武术的内涵不能只从表象还要能够深刻的认识武术的本质,从理性的角度去认识武术。

强化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为武术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1.3.3 兴趣概念的内涵
兴趣是人们对某事物或者是某项目感到需要,热心接触,观察,积极的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中的奥妙。

5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倾向的认知,它以认识和探索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推动一个人认识和探索事物,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最活跃的因素。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使中小学生热心的接触和积极的进行武术活动,将武术这一优秀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及兴趣
调查对象: 市玉湖区部分中学,小学的600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专家访谈法
走访市玉湖区中小学,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管理者对中小学武术课开展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2.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查阅近几年公开发表的大量有关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完成本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2.2.3 观察法
在自然情境中对玉湖区中小学进行课堂观察,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2月。

2.2.4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英杰中学、贺昌中学、朝阳小学、东关小学、精英小学、玉湖一中6所
学校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0份,有效问卷560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5.9%。

2.2.5 数据统计法
将资料和数据汇总后进行复核和整理,根据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到研究所需的相关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程度的统计与分析
3.1.1 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途径的统计与分析
表1 学生认知武术的途径调查表(%)n=560
武侠小说电视电影体育教师其他学段
36.4042.5017.10 4.00
小学
38.6035.8018.207.40
初中
40.2033.5020.70 5.60
高中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与武术的认知大多来自于电影电视,其次就是来自于武侠小说,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社会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说明了学校对于武术教育的宣传力度不足。

现在的大部分影视作品或着武侠小说中所宣扬的爱国主义、除恶扬善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具有积极的一面,但却对于学生正确认知武术有一定的误导作用,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武术观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从表一中还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对于学生认知武术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对于武术的宣传和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3.1.2中小学生对武术内容的认知程度
表2 中小学生对武术内容的认知程度的调查表(%) n=560 学段长拳太极拳散打跆拳道形意拳拳击其他小学20.40 31.70 15.20 9.30 13.50 7.10 2.80 初中21.50 32.20 16.30 8.40 11.70 7.60 2.30 高中22.30 33.10 14.50 7.80 12.10 7.30 2.90 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与武术的项目的内容的认知度的排序依次是太极拳、
长拳、散打、形意拳、跆拳道、拳击以及其他。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对于武术的内容还是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的,如太极拳、长拳、形意拳等。

但还是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误差,许多学生错误的认为跆拳道、拳击也属于武术的范畴,而且这种错误的观念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改善。

因此,从表2中反映出中小学生对于武术的具体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对于武术的一些常识的认知也是错误的,所以要完善武术教育,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内容的认知程度。

3.2 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感兴趣的程度的统计与分析
3.2.1 中小学生感兴趣的武术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表3 中小学生感兴趣的武术内容调查表(%)n=560
学段徒手套路器械套路散打功法其他
小学29.40 32.30 20.10 11.40 6.80 初中30.40 30.20 18.90 15.90 4.60 高中28.10 31.60 17.80 17.30 5.20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小学生感兴趣的武术内容主要是套路,这是因为套路的观赏性是最高的,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中小学生感兴趣的武术内容依次是散打、功法和其他。

从表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知道散打的人数还是不少的,可是表3中对于散打感兴趣的人数却不是很多,这是因为学生对于武术的功法不了解。

所以学校要加强武术教育,拓宽武术的教学范围,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武术的内容,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武术的兴趣更加广泛。

3.2.2 中小学生对武术课感兴趣的程度的统计与分析
表4 学生对武术课感兴趣的程度调查表(%)n=560
学段武术课其他体育课都喜欢都不喜欢
小学24.10 59.20 11.20 5.50
初中22.30 56.70 15.30 5.70
高中25.70 59.30 11.80 3.20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中小学生对于武术课的兴趣并不怎么高,而且更倾向于其他的体育课程,对于其他体育课感兴趣的程度要比武术课高,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点编写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武术教材,增加武术课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目前市玉湖区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度及感兴趣的程度总体水平较好,但是在对武术的认知成份和意向上存在着差异,说明中小学生对武术的总体态度不太稳定,而且不同学段的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态度及构成的成份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方面高于感兴趣的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可以说明中学生对武术的态度尚不稳定。

4.1.2市玉湖区中小学生武术课的开展程度低,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规定,武术被设为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

但是市玉湖区中小学很少有学校专门开设武术课,只是把武术作为体育课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学生虽然在体育课上接触过武术却不是系统的,并且武术并不作为考核内容不被学生所重视,存在着学后就忘的现象。

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一节课至少会安排两个内容来让学生进行练习,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武术不是考核的内容,所以教师为了保证考核项目能够通过必然压缩武术的练习时间,因此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练习武术。

所以武术在各个学校是名存实亡,没有扎根。

4.1.3在市玉湖区各个中小学中武术是编辑于体育的课本中的并没有成为独立的教材,近些年来体育的课本的其他内容都在不断的更新,但是武术内容变动却很小,而且武术的内容单一,相比较其他的内容很是落后。

市玉湖区中小学武术的教材是根据武术的套路编写的,没有反映出武术整个体系的内容和武术的本质特征,也没有激发学生对于武术的兴趣。

武术套路比较难学易忘,形式比较单一,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失去信心,久而久之使得学生无法对武术产生兴趣。

4.2 建议
4.2.1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在上课时教师向学生介绍武术的概念、特点,向学生讲述学习武术的目的与意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武术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动作,建立对动作的正确观念。

在武术的教学中结合武术的悠久的历史与强生健体的功效,使学生看到进行武术练习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2增加武术课的比重,将武术作为考核项目并与升学挂钩。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在学校的教学中应该增加武术课的比重,将武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同时将武术作为考核项目作为学习成绩与升学挂钩。

这样学生会积极的学习武术,对于武术的学习兴趣就会激发出来,增加对武术的认知。

4.2.3丰富和更新武术教材的内容。

当前武术教材编写的内容落后,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必须更新武术的教材的内容。

在武术教材的编写上要结合各个年龄段的特点,教材形式多样,既要遵循武术教学的规律又要满足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要求,强调
武术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对于武术的兴趣和认知。

4.2.4将武术段位制套路教学引入中小学生的课堂中,这也是贯彻和推广武术的有效方法。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国家体育总局是国家体委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体系,而特别制定的。

将武术段位制套路教学引入中小学生的课堂中,并且将武术段位制与武术的考核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武术能够从小抓起,从基础抓起,还完善了中小学的武术考核制度,更能够更好的调动中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邵伟德.学校体育学理论与教改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75-180.
[2]邱丕相,等.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81.
[4]陈怀刚,杨景元.论中学武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中华武术(研究).2013:42-46.
[5]房宜军.对新课标下中小学生武术兴趣培养途径与方法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06.
[6]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
[7]周玉芳,丛燕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
[8]曾于久.华中地区中小学武术教育研究报告[J].山东体育科技,2002(6).
[9]田芳兵.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130-131.
[10]黎桂华.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9,2:209-211.
[11]张淑君. 太仓市中小学生对武术认知度调查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15:71-74.
致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

不仅是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人处事的道理。

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

在此,谨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附件
学生问卷
市玉湖区中小学对武术的认知及兴趣的调查表
所在学校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年龄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您在体育课中学过武术吗?________ (没上过武术课的同学不用做带“*”的问题。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下列是对武术的认知及对武术的兴趣方面的一些描述,请您帮助回答这些问题。

您所回答的问题,不存在正确与否,也不存在好坏之分,问卷只作为科学研究,并采取不记名方式,不会对填写人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您真实的填写您的情况是对研究工作的最大支持,您的回答将给予本研究工作很大的帮助,对您的合作不胜感激!(填写说明:下列对武术的认知及对武术的兴趣方面的一些描述,共 10 个问题,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作为答案并在上面打√。


1.体育课中是否应该开设武术课?是□否□
2.练习武术是不是可以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是□否□
3.武术是是不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否□
4. 武术课上所学的武术套路是否太复杂?是□否□
5. 您是通过什么途径认知武术的?武侠小说□电视电影□体育教师□其他□
6.您认为武术的内容有哪些?长拳□太极拳□散打□跆拳道□形意拳□其他□
7. 您对那些武术内容比较感兴趣?徒手套路□器械套路□散打□功法□其他□
8. 您对哪种体育课比较感兴趣?武术课□其他体育课□
9.武术课和其他类的体育课您比较喜欢哪种?都喜欢□都不喜欢□
10.你想感兴趣的武术内容? 徒手套路□器械套路□散打□功法□其他□
3曹庆华郭照宇:《新疆地域优势对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意义》,《搏击·武术科学》,2020年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