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味常用中药名释义——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 化痰、止咳、平喘药
药理作用
祛痰作用 镇咳作用 平喘作用
祛痰作用
桔梗、浙贝母、川贝母、天南星、前胡、紫菀、 款冬花有祛痰作用。
有效成分与作用机理: 皂甙类成分(桔梗、前胡、皂荚、天南星): 为恶心性祛痰药.刺激胃粘膜或咽喉粘膜,反射性的
引起轻度恶心,促使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稀 释痰液。
杜鹃素(杜鹃): 为粘痰溶解药. 使痰液中酸性粘多糖纤维减少,断
桔梗
功效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化学成分 桔梗皂甙、桔梗皂甙元、远志酸、桔梗酸A、 B、C、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桔梗聚 糖、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
祛痰、镇咳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 其他作用
祛痰镇咳作用
1.祛痰作用 作用:使呼吸道分泌液增多,效果与氯化 铵相同。
特点------有效成分为皂甙,为恶心性祛痰药
2.镇咳作用: 皂甙有镇咳作用,为末梢性镇 咳药(对机械刺激气管粘膜的咳嗽有效)
抗炎作用
作用: 对 ┌ 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 ┐
│ 棉球肉芽肿
├ 有显著抑制作用
└ 醋酸性肿胀
┘
佐剂性关节炎 ────→ 有抑制作用
机理: 1. 抑制前列腺素E2(炎症介质)和NO(扩血管)的释放 2. 兴奋肾上腺皮质
生半夏、姜半夏、明矾半夏明显的镇咳作 用
作用部位:咳嗽中枢。
成分:生物碱
镇吐、催吐作用
催吐作用(生半夏) 成分与机理:2、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苷, 苷元具强烈的刺激性,刺激粘膜产生呕吐。
镇吐作用(为炮制品的作用) 机理:抑制呕吐中枢 成分:生物碱、甲硫氨酸、甘氨酸等
保护胃粘膜
法半夏抗胃溃疡 抑制胃酸、胃蛋白酶活性;抗炎、镇痛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概念: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二、分类1.温化寒痰湿痰药。
主要用于寒痰、湿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证;以及痰湿阻关于经络所致的肢节酸痛、肢体麻木、眩晕、呕恶、阴疽流注,瘰疬等证。
第一节温化寒痰湿痰药半夏辛,温。
有毒。
①燥湿化痰:性温燥,为治湿痰之要药。
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②降逆止呕: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用于多种呕吐,主治寒饮呕吐。
③消痞散结: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用法: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
生半夏外用。
天南星苦、辛,温。
有毒。
①燥湿化痰:性温而燥,有较强的燥湿化痰之功。
顽痰咳嗽。
②祛风止痉:善祛风痰。
用于痰饮眩晕、半身不遂、癫痫、破伤风等。
③散结消肿: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用法: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宜制用,散结消肿宜生用。
白附子①燥湿化痰,息风止痉:中风痰壅,破伤风,惊风癫痫,偏正头痛。
②解毒散结:毒蛇咬伤,瘰疬痰核等。
附注: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又称“禹白附”。
历代本草中所用的白附子均为今之“关白附”。
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性热而毒性较大,当别。
芥子①温肺化痰:辛散利气豁痰,性温而化寒痰。
应用:寒痰喘咳。
悬饮胁痛②利气散结:搜剔内外痰结。
应用: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③通络止痛:通行甚锐,可除关节、经络之痰。
应用:痰滞经络肢体关节疼痛麻痹。
桔梗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治病证:1)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
2)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旋覆花①消痰行水: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饮蓄结之胸膈痞闷。
寒痰咳喘。
②降气止呕: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噫气等。
用法:包煎。
瓜蒌①清肺润燥化痰:稀释痰液。
用于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咳出。
②利气宽胸:胸痹、结胸。
③消肿散结:肺痈、肠痈、乳痈。
内科常用中成药--祛痰剂、止咳平喘剂
散
寒止Biblioteka 咳剂通宣理肺丸
解表散寒,
宣肺止咳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9
杏苏止咳颗粒
宣肺散寒,
止咳祛痰
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苦杏仁、陈皮、紫苏叶、桔梗、前胡、甘草。
10
15
强力枇杷露
清热化痰,
敛肺止咳
痰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经久不愈、痰少而黄或干咳无痰;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16
润
肺
止
咳
剂
养阴清肺膏
养阴润燥,
清肺利咽
阴虚燥咳,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
17
二母宁嗽丸
25
纳
气
平
喘
剂
苏子降气丸
降气化痰,
温肾纳气
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满闷
炒紫苏子、厚朴、前胡、甘草、姜半夏、陈皮、沉香、当归。
26
七味都气丸
补肾纳气,
涩精止遗
肾不纳气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醋五味子、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
27
固本咳喘片
19
发
表
化
饮
平
喘
剂
小青龙合剂
解表化饮,
止咳平喘
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温化寒痰药半夏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天南星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
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禹白附性味:味辛、甘,性温。
有毒。
归经:归胃、肝经。
功效:中药禹白附有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白芥子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经。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寒痰咳喘,胸胁胀满,阴疽流注,肢体麻木疼痛。
皂荚性味归经:辛,温。
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痰止咳,通窍开闭。
主治:用于咳喘胸闷,中风口噤,癫痫、喉痹。
旋覆花性味:味苦、辛、咸,性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
主治: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白前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肺经。
功效:降气,消痰,止咳。
主治: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二)清化热痰药桔梗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辛。
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主治:治疗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咽痛音哑、肺疽吐脓前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主治: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外感风热,降气化痰】川贝母归经:归肺、心经。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适合阴虚肺热燥咳】浙贝母性味归经:性寒,味苦。
归肺经、心经。
功效: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主治:用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等。
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指导: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指导:化痰
止咳平喘药
包括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与痰有关的如瘿瘤瘰疬等证。
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患。
温化寒痰药
1. 温化寒痰药的'功效和应用见表3-13。
表3-13 温化寒痰药的功效和应用
2.旋覆花的使用注意: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
又因本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3.半夏与天南星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半夏与天南星均具有燥湿化痰,消肿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寒痰、湿痰及痈疮肿毒、痰核肿痛等证,两者常相须为用。
清化热痰药
1.清化热痰药的功效和应用见表3-14。
表3-14 清化热痰药的功效和应用
止咳平喘药
1.止咳平喘药的功效和应用见表3-15 。
表3-15 止咳平喘药的功效和应用。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化痰止咳平喘药
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或痰饮喘息,或因痰所致的瘰疬瘿瘤、阴疽流注、癫痫惊厥等。
瘿瘤:指颈部结喉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或因水土失调,痰气搏结所致。
瘰疬:指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
多由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于颈部,或因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所致。
第一节化痰药半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1)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天南星【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1)顽痰咳嗽。
(2)风痰眩晕,中风口眼歪斜,癫痫,破伤风。
(3)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芥子【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1)寒痰咳喘,悬饮胁痛。
(2)痰阻经络之肢体关节疼痛,阴疽流注。
疽”为发于肌肉筋骨间之疮肿,其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阴疽”;“流注”指毒邪流走不定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种化脓性疾病。
比如骨髓炎,肛瘘,深部感染等等。
桔梗【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治病证】(1)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
(2)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旋覆花【功效】消痰行水,降气止呕。
【主治病证】(1)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饮蓄结之胸膈痞闷。
(2)噫气,呕吐。
噫气乃口反食气之病。
又名嗳气,为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而由口排出之气体。
瓜蒌孤闻寡陋【功效】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1)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咳出。
(2)胸痹,结胸。
(3)乳痈肿痛,肺痈,肠痈。
(4)肠燥便秘。
川贝母【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痈。
【主治病证】(1)肺热咳喘,外感咳嗽。
(2)肺燥咳嗽,肺虚久咳,阴虚劳嗽。
(3)痰热或火郁胸闷,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中药学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温化寒痰药1、半夏、旋覆花半夏找塘泥藕,削皮三节,外总统。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为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脏腑之湿痰+陈皮性温,有毒,反乌头旋覆花—降气化痰,降逆止呕性温,气逆呕恶,喘息+赭石2、天南星、禹白附南星与白附,澡堂去洁净同睹三姐夫,三姐总外行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散结性温,有毒顽痰阻肺,咳喘胸闷+半夏治风痰眩晕,中风及眼 斜禹白附—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3、白前、前胡前前讲坛胡风热白前—降气化痰多辛苦,少辛散,不燥热,专入肺前胡—降气化痰,疏散风热辛散苦泻,微寒清凉注:前胡属清化热痰药4、皂荚、白芥子、猫爪草灶家去玩痰桶,窍开闭,去蜂,杀虫皂荚—祛顽痰,通窍开鼻,祛风杀虫白芥子闻飞毯,立即上街铜锣敲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猫爪画檀扇,姐姐肚笑肿猫爪草—化痰散结诶,解毒消肿(二)清化热痰药1、川贝母、浙贝母、瓜蒌贝母瓜蒌清热痰穿背任课八中这被爸用瓜-宽胸蒌-篓-靶场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性微寒,清润之品肺燥咳嗽,肺虚久咳,劳嗽+知母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2、竹茹、竹沥、天竺黄三竹清热痰竹茹竹-清热化痰茹-吃饭只藕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性微寒,凉血止血善治肺胃胆经之热竹沥竹-清热豁痰沥-定立窍竹沥—清热豁痰,定惊利窍天竺黄竺-清热化痰黄-清心定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为治小儿痰热惊风之要药3、马兜铃、胖大海、罗汉果马兜铃、胖大海,清肺化痰马兜铃马-清肺化痰兜-止咳平喘铃-清场小纸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痔胖大海胖-清肺化痰大海-淹开音唱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清宣与润降并举—二向性罗汉大海咳罗汉果—清肺化痰,止咳,利咽,润肠通便注:马兜铃、罗汉果属止咳平喘药4、海蛤壳、海浮石海哥倾肺话,但愿见三姐,浮石林海蛤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海浮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5、昆布、海藻昆布海藻对,笑谈软件税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6、桔梗、黄药子、前胡姐跟选飞去谈燕龙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消脓黄药师贪霸小鹰死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为治瘿瘤要药,有毒,肝病患者忌服7、瓦楞子、礞石瓦楞小坛软煎鱼,爸直酸直痛瓦楞子—消痰软坚,化瘀散结,制酸止痛梦石坠潭下,气瓶杆震惊礞石—坠痰下气,平肝镇惊(三)止咳平喘药1、桑白皮、葶苈子、苦杏仁、紫苏子桑皮亭里写,飞船里睡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宣肺,有小毒,宜于咳喘兼便秘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善治痰壅咳喘2、百部、紫菀、款冬花百部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百部杀。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一)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一)1、下列药物中能用于治疗失音的是A、半夏B、竹茹C、桔梗D、前胡E、白芥子2、治疗风热咳嗽、痰热咳嗽均适宜的药组是A、前胡、浙贝母B、瓜蒌、天竺黄C、竹茹、桔梗D、白前、荆芥E、旋覆花、半夏3、既能清热化痰,又能除烦止呕的药物是A、生姜B、陈皮C、竹茹D、川贝母E、旋覆花4、治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常与全瓜蒌配伍的药物是A、丹参B、桔梗C、薤白D、前胡E、贝母5、用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之证,宜选的药物是A、浙贝母B、川贝母C、陈皮D、黄芩E、半夏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桔梗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失音。
故根据题干要求,此题的正确选项为C。
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浙贝母主治:风热、痰热咳嗽。
本品功似川贝母而偏于苦泄,归肺经,长于清肺,为治疗肺热咳嗽之常用药物,多与黄芩等配伍;若治风热咳嗽,则常配伍桑叶、前胡等。
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竹茹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
生姜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陈皮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旋覆花功效: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川贝母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瓜蒌主治:胸痹、结胸。
本品能利气散结宽胸。
治胸痹,常与薤白、半夏等同用,如瓜蒌薤白半夏汤。
5、【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川贝母主治: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本品苦寒能清热化痰,又味甘质润能润肺止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
化痰止咳平喘药细目一概述要点一化痰止咳平嘴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化痰药主治痰证。
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以痰的病证甚多:如痰阻于肺之咳喘痰多;痰蒙心窍之昏厥、癫痈;痰蒙清阳之眩晕;痰扰心神之睡眠不安;肝风夹痰之中风、惊厥;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火(气)互结之瘰疬、癭瘤;痰凝肌肉、流注骨节之阴疽流注等,皆可用化痰药治之。
常用中药图谱--化痰止咳平喘药
常用中药图谱--化痰止咳平喘药
主办: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云南省针灸学会、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
化痰止咳平喘药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或一般咳嗽每多挟痰,痰多亦每致咳嗽。
咳嗽、咯痰和喘息往往同时存在,并互为因果,在治疗时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常相互配伍。
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与痰有关的如瘿瘤瘰疬等证。
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患。
祖国医学所指的痰有两个涵义,一是咯出的痰,是狭义的,多由感受外邪,肺气壅滞,津液不布凝聚而成,或由于脾不健运,水湿凝聚而成,如慢性支气管炎、咽喉部炎症或慢性肺部疾患所引起的咳嗽等。
一是指稽留在体内各种各样的痰,这是广义的痰,它包括了许多具有某些特殊病症的痰证,如瘿瘤。
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国粹我们同努力!
•化痰止咳平喘药——昆布•化痰止咳平喘药——黄药子•化痰止咳平喘药——蛤壳•化痰止咳平喘药——川贝母•化痰止咳平喘药——天南星
化痰止咳平喘药——蛤壳
化痰止咳平喘药——川贝母
化痰止咳平喘药——天南星
化痰止咳平喘药——禹白附
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曲
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
化痰止咳平喘药——桔梗
化痰止咳平喘药——浙贝母
化痰止咳平喘药——前胡
化痰止咳平喘药——白芥子
化痰止咳平喘药——苦杏仁
化痰止咳平喘药——青礞石
化痰止咳平喘药——胖大海
化痰止咳平喘药——瓦楞子
化痰止咳平喘药——海浮石。
化痰止咳平喘、消食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概念:凡能祛痰或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特点:多辛,苦或甘味,性温热或寒凉,入肺经,主要用于咳嗽痰多或哮喘等证。
消食药
概念:凡以消食化积,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特点:多甘平,入脾胃经,能消食化积,健脾开胃,适用于饮食积滞证。
临床可见胃脘或腹部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大便泄泻或便秘等。
注意:本类药药效和缓,适用于饮食积滞不严重者,重者常配合理气药使用,使气行而积消。
因脾。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凡具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化痰药:温化寒痰药:性多温燥,具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主治寒痰、湿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证;以及痰湿阻关于经络所致的肢节酸痛、肢体麻木、眩晕、呕恶、阴疽流注,瘰疬等证。
清化热痰药:性多寒凉,具有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热痰咳喘,痰黄质稠或痰稠难咯,或伴唇舌干燥,舌红苔黄腻或薄黄,脉数或滑数。
亦可用于因痰热所致的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证。
止咳平喘药:主治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喘息之证。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燥,主入脾胃兼入肺,有毒而力较强,能行水湿、降逆气,最善祛脾胃湿痰。
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寒痰之要药。
外用能消肿散结,可治瘿瘤痰核及痈肿等证。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①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②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③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苦燥,善祛经络风痰,力强有毒。
既能燥湿化痰,治顽痰;又能祛风止痉,治风痰诸证及破伤风;还能散结消肿而止痛,治痈疽、瘰疬等。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①顽痰咳嗽。
②风痰眩晕,中风口眼歪斜,癫痫,破伤风。
③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通,气锐走窜,既温肺脏、豁寒痰、利气机,又通经络、散寒结、止疼痛。
长于祛除寒痰,在皮里膜外及经络者最宜。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病证】①寒痰咳喘,悬饮胁痛。
②痰阻经络之肢体关节疼痛,阴疽流注。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泄,药性平和,质轻上浮,专走肺经。
既善开宣肺气而祛痰利咽,又能排脓而疗肺痈。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治病证】①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
②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中药学- 化痰止咳平喘药(3)
使用注意:用量不宜过大,过量易致呕吐。
瓜蒌
类 药 别 植物 材 果实
处方用名
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
性味 甘、微苦、寒。 功效应用:
1.清热化痰——痰热咳嗽。
2. 宽胸散结——胸痹,结胸。肺痈,乳痈,肠痈等。
3.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反乌头
贝母与瓜蒌的功效比较
Hale Waihona Puke 功效应用:1.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肺热燥咳,虚劳咳嗽。本品能清泄肺热化痰,又 甘质润能润肺止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 2.散结消肿——瘰疬及肺痈,乳痈。 使用注意:反乌头
类 药
别 植物 材 鳞茎
浙贝母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应用: 1、清热化痰——外感风热、痰热咳嗽。本品功似川贝母。 2、散结消肿——瘰疬及肺痈,乳痈 使用注意:反乌头
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
川贝母
不同点
以甘味为主,性偏于润,肺热 燥咳、虚劳咳嗽尤为适宜
浙贝母
清热化痰、散 以苦味为主,性偏于泄,风热 结消肿 犯肺或痰热郁肺之咳嗽尤宜。 消肿散结之功强于川贝母。
桔梗
类
药
别 植物
材 根
处方用名
桔梗
性味 苦、辛、平。 功效应用: 1.宣肺,祛痰——肺气不宣之咳嗽痰多,胸闷不畅。无论寒热皆可应用。 2.利咽,排脓——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旋覆花
类 药 别 植物 材 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
旋复花
性味 辛、苦、咸、微温。
功效应用:
1、降气化痰——咳嗽痰多,胸膈痞满。 2、降逆止呕——噫气、呕吐。 用法用量 本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宜包煎。
中药学 化痰止咳平喘药
○天南星 《本经》
天南星 《本经》
[来源]为天南 星科植物异叶 天南星的块茎。
天南星 《本经》
【药性】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 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 外用散结消肿。
天南星
功效
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
散结消肿
主治
特点:治湿痰。 应用:顽痰咳嗽、胸膈胀闷。 特点:善祛风痰。 应用:治风痰眩晕,半身不遂,破伤风等。 外治用于痈疽,痰核。
化痰止咳平喘药
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 病因,它“随气升降,无处不 到”,所以痰的病证甚多.痰证寒痰、热痰、燥痰、湿痰
痰阻于肺--咳喘痰多 痰蒙心窍--昏厥、癫痫
痰蒙清阳--眩晕
肝风夹痰--中风、惊厥
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痰火互结--瘰疬、瘿瘤
概述
一、含 义: 凡能祛除痰涎,以治疗痰证为主的药物,称化痰
15 【使用注意】
本品甘寒而滑,脾虚便溏者及寒痰、湿痰证忌 用。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贝母与瓜蒌异同
均具清热化痰兼润肺散结的功效--痰热咳嗽
贝母 开郁解毒散结,又治痰火郁结诸病、疮肿 及乳痈、肺痈
瓜蒌 长于宽胸散结,润肠通便,又治胸痹、结胸 肺痈、肠痈、乳痈、肠燥便秘
○竹 茹 《本经》
竹茹《本草经集注》
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又每兼 化痰作用,且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故 将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合并一章介绍。
概述
二、性味归经
性味 苦、辛、甘
归经 肺、脾
三、功 用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化痰 使“痰”的性质或形态改变
中药学基础化痰止咳平喘药
力稍缓。
中药学基础化痰止咳平喘药
桔梗
【药性】苦、辛,平。入肺经
【功效】宣肺袪痰 ,利咽排脓
【应用】 1.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治咳嗽
痰多,不论肺寒、肺热,俱可用之)
2.用于咽喉肿痛,失音、音哑
3.用于肺痈吐脓
பைடு நூலகம்
中药学基础化痰止咳平喘药
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基础化痰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
【药性】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应用】 1.用于咳嗽气喘 2.用于肠燥便秘
川贝母
1.清热化痰 2.散结消肿
味甘质润,善润肺止咳,尤宜于 阴虚肺燥咳嗽,肺虚久咳,痰少 咽干等证。
浙贝母
1.肺热咳喘痰多证
2.瘰疠、瘿瘤、痰 核等证
偏苦寒泄热,清热散结,无润肺 之功,多用于肺热咳嗽痰稠及痰
火郁结之瘰疠、瘿瘤、疮疡等证。
中药学基础化痰止咳平喘药
瓜蒌
【药性】甘,微苦,寒。入肺、胃、大肠经
中药学基础化痰止咳平喘药
百部
【药性】甘、苦,微温。入肺经 【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应用】 1.用于新久咳嗽,百日咳及肺痨咳嗽 2.用于头虱及疥癣
中药学基础化痰止咳平喘药
枇杷叶
【药性】苦,微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肺止咳 ,降逆止呕 【应用】 1.用于肺热咳喘 2.用于胃热呕吐
中药学基础化痰止咳平喘药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7
中药学基础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基础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
中药学基础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
【药性】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应用】 1. 用于寒痰、湿痰 2. 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 用于心下痞,胸痹,结胸,梅核气 4.用于瘿瘤瘰疬、疮疡肿痛、毒蛇中药咬学基础伤化痰止咳平喘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品为动物的骨骼,因生于海中,体轻,入水浮而不沉,故名。
款冬花
“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本草纲目》),本品根据花开的时间而得名。
百部
本品药用其块根,因“其根多者百十连属,如部伍然,故以名之”(《本草纲目》)。主本品药用其叶片,以“其叶形似琵琶,故名”(《本草衍义》)。主要根据其叶的形状而得名。
210味常用中药名释义——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
《礼记·月令》云:“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提示半夏之块茎在仲夏成熟,此时夏季刚过一半,故名“半夏”。
贝母
本品因其“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本草经集注》)。
紫菀
本品药用其根及根茎,因“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本草纲目》)。主要根据其颜色和质地得名。
昆布
“昆,大也;形长如布,故名昆布”(《医学入门》)。
旋覆花
本品药用植物的头状花序,因其“花绿繁茂,圆而复下”(《本草衍义》),故名。
马兜铃
本品药用其果实,此物“蔓生附木而上,叶脱时,其实尚垂,状如马项之铃”(《本草衍义》),故名。主要根据果实的形状而得名。
桔梗
《本草纲目》云:“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
海蛤壳
“海蛤者,海中诸蛤烂壳之总称,不专指一蛤也”(《本草纲目》)。本品主要源于海中蛤壳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