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读书笔记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045f4c158fb770bf78a55f5.png)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中国通史》1这几天,我一直在读《中国通史》这本书,里面的故事大多是关于古代著名人物的事迹,和著名的一些战役及我们中国从以前到现在的发展与变化。
现在,就让我来给大家简略的介绍一下吧!在这本书里,讲了三国时期、唐朝、晋代,其中我最喜欢三国时期的故事,里面有诸葛亮把司马懿险些烧死、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孔明借东风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孔明借东风,一次,曹操来犯东吴,大都督周瑜准备好了火船,想火烧曹军,可老天爷就像是在和周瑜作对,使周瑜的计划落空了,因为这个,周瑜生病了,他的下士鲁肃向诸葛亮求救,诸葛亮来到了周瑜的床旁边,答应可以向老天爷借三天东南风,周瑜听后大喜,病一下子全好了,过了几天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大败曹操。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心里面感慨万分,想说一些话:《中国通史》这本书,写得非常好。
里面的故事就像一座船,载着我们在知识的大海里畅游。
这本书还是一座楼梯,可以让我们更快的走向成功。
这本书更是一架崭新而又漂亮的飞机,载着我们在知识的蓝天中飞行。
这些用处极大的知识,这不正是我们这新一代的青少年所需要的吗?听了我的讲述,大家是不是心动了呢?那就快买来去看看吧!《中国通史》读书笔记2中国的兴衰成败,五千年沧桑流变。
自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勃兴,仡今已有五千年。
我们有过沉默,也有过辉煌;当然,也有过上百年的屈辱,沉默使我们奋进,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使我们清醒。
在我们古中国,有着无数的英雄。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这些事,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结果,都认为他是暴君,而在我们21世纪人的眼里,则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远古虽然已经逝去已久,而他们所创造的奇迹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都记在了人们的心里。
虽然他们可能当初并未意识到。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00字6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00字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be036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8.png)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00字6篇1.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先秦时期《中国通史》详细记录了先秦时期的历史,让人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得到了深刻的了解。
在先秦时期,诸侯争霸局面比较明显,国家仿佛还没有统一的概念,所以战争不可避免。
人们思想也比较发达,有子思、荀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出诸多理论。
经济方面,农业是当时的主要产业,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丰富多彩、有非常重要影响的时期。
2.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长时间段,派生了很多立国的理念和政治制度。
与先秦时期不同的是,在这个时期各国逐渐完成统一,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农业是主要产业,但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
文化方面,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家发表了很多影响颇深的文章。
封建制度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它影响到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思想、教育等多个方面。
3.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唐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拓展领域的时期,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唐朝经济的繁荣非常显著,既有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有商业、海外贸易的兴盛。
文化方面,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
在政治制度方面,唐朝注重普及教育,设置官府,提出了很多有启迪意义的制度。
4.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宋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改革开放的时期,不仅在政治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而且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宋代注重营商,商业发达,对外贸易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在文化方面,宋朝被誉为文化盛世,文学、哲学、绘画等方面都有很多重要的贡献。
宋朝的政治制度也很富有特色,注重官员绩效,构建了一套完备的简明分工制度。
5.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元代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机勃勃的时期,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00字6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00字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a803c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5.png)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00字6篇中国通史读后感1我记得有句谚语说“书中自有酸甜苦辣,书中自有悲欢离合,书中自有喜怒哀乐”,而我假期的喜怒哀乐全都来自那本书,《中国通史》。
这本书就是想让读者对中国历史加深了解,因为写的不同朝代的历史,讲述了当代历史研究中的细化和碎片化现象,使读者望而生畏,很难找到入门捷径,对中国历史的缺乏清晰认识,所以就有学者写下了中国通史。
这本书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现代诠释,让读者乘上捷径阅读之门。
所以这本书便叫《中国通史》。
本书写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分为华夏源头、中原争霸、九州统一、离析与交融、朝代变化和王朝更迭六大篇章,精彩扼要勾勒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的内容。
如果不是这本书我便不会知道:尧的简朴与仁慈、舜的孝顺以及慷慨、周幽王竟用性命来博得美人一笑,楚庄王的一鸣惊人,纸上谈兵的赵括,使用暴政的秦始皇、虞姬的忠心、吕后的狠毒,王昭君的正直。
读了这本书后,给我带了很多感受:面对风云变幻,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正好的把握现在,充实人生,创造未来;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充实人生;只有学会反思历史,才能更好的认清未来。
中国通史读后感2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他不但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用人。
他勇猛杀敌,武艺高强,有一次他带着500骑兵在阵地上巡视,被王世充带的一万多步兵骑兵突围上来,李世民杀了王世充的大将,和自己的一位将领又带着骑兵,转过身在敌人阵地来回冲杀,吓得敌人不敢阻挡。
李世民通过玄武之变,夺得帝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在唐代建国之初,全国民户少之又少,在几千里的土地上,人烟稀少,满目荒凉。
再加上灾荒不断,社会经济十分萧条。
李世民既亲身经历了打江山的残酷斗争,深知创业之难,又从隋朝时期悟出了守业更难的道理,这使他时刻保持清醒。
唐太宗充满了干劲,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使他兢兢业业的治理朝政,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400字(精选8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400字(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3da8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a.png)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400字(精选8篇)中国通史读书笔记400字篇1中国的兴衰成败,五千年沧桑流变。
自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勃兴,仡今已有五千年。
通史,就是贯通的历史;中国通史,就是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
书中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曾经令万人空巷,让我知道了许多中国历史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大事。
此书主要分十一个部分,分别是:史前神话传说、夏商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代、两宋时代、元朝时代、明朝时代、清朝时代与近现代。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隋唐时代的`《杨坚建立隋王朝》,因为文中的隋文帝勤俭节约,把国家治理的仅仅有条,当时他们储存的粮食一直到隋王朝灭亡20年还没有用完。
我也要学习他的这种勤俭节约精神,虽然不用像他一样功成名就,但是要努力不要花不必要的钱。
读完了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许多历史故事,如:《楚庄王一鸣惊人》、《秦始皇统一中国》、《昭君出塞》等。
知道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如:狄青、李清照和李自成。
也明白了许多道理,我非常喜爱这本书,希望大家也可以去读一读。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400字篇2《中国通史》这本书写的是从有人类到_年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事。
在古代,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古代就是这样,几个国家在中国分布着,过不了几十年总会有人统一中国,统一的那个国过了几十年几百年,又会有人造反,又会分成一块一块的。
在封建时期,有君与臣的博弈,忠与奸的对峙,更有公道自在人心的明辨是非。
当然,那时也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人,如周朝姜子牙,秦朝敢刺秦始皇的荆轲,汉朝大将韩信,三国时蜀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唐朝进谏名人魏征,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太多了。
再说革命吧,中国革命非常壮烈,很感人。
翻开革命史,会看到一个小战士拿着炸弹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一辆坦克。
还会看到那两万八千里的长征。
还看到了什么?那时不知牺牲了多少人。
我们怎么能忘了圆明园的漫天大火?怎么能忘了葡萄牙跟占领我们美丽的台湾?怎么能忘了南京大屠杀?忘不了!忘不了!永远忘不了!最后,让我祝福,中国的明天更美好!中国通史读书笔记400字篇3流逝的远古读《中国通史》读后感陆龙斌中国的兴衰成败,五千年沧桑流变.自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勃兴,仡今已有五千年.我们有过沉默,也有过辉煌;当然,也有过上百年的屈辱,沉默使我们奋进,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使我们清醒。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f7d2f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4.png)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中国通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通史读书笔记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中国通史》的书籍,这本书从远古时代一直叙述到现代中国的发展。
作者以客观、深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读者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及近代中国的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我对书中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描述和理解印象深刻。
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儒家思想等,以及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
此外,书中还对中国的地理、人口、民族、宗教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这些内容让我对中国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例如,书中提到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例如,书中提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以及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总的来说,《中国通史》是一本很好的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籍。
它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的过去,也可以为我们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篇2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在阅读《中国通史》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中国的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民族之伟大。
这本书从远古时代一直写到近代中国,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让人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在书中,我看到了中国历史的多样性。
从古代的封建社会到近代的民主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中国历史不断地在变革中发展进步。
而这种发展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充满了无数的曲折和磨难,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智慧。
我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儒释道三家出发,讲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从诗词书画中,看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从科举制度到现代教育,看到了中国人的知识获取途径;从饮食服饰到建筑艺术,看到了中国人的生活风貌。
读书笔记《中国通史》(7篇内容范文)
![读书笔记《中国通史》(7篇内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e0d25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f.png)
读书笔记《中国通史》(7篇内容范文)读书笔记《中国通史》篇1《中国通史》读书笔记我最近读了一本名为《中国通史》的书,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它从远古时代讲起,一直到清朝的灭亡,时间跨度非常大。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宋明的部分。
我对宋朝的历史一直很好奇,因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时期之一,而且我特别喜欢宋朝的诗词。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宋朝的科技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期的诗人词人也层出不穷,比如苏轼、辛弃疾等。
这些让我对宋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历史的思考方式。
我发现,历史并不是简单的过去事件的重现,而是人们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我还发现,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例如,明朝末期,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繁,但清朝的统治者却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社会逐渐稳定下来。
这说明,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
总之,《中国通史》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魅力和价值。
我相信,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也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读书笔记《中国通史》篇2中国通史读书笔记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中国通史》的书籍,这本书由吕思清撰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阅读这本书,我深感中国历史的丰富与复杂。
从古代的黄帝和炎帝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从秦汉的大一统到唐宋的繁荣昌盛,再到明清的盛世与衰落,最后到近代的革命与改革,中国的历史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700字(精品10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700字(精品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56ba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0.png)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700字(精品10篇)中国通史读书笔记700字篇1《中国通史吕思勉读书笔记》由陈品超编写,是一部系统了解中国通史的著作,不仅介绍了吕思勉对于中国通史的解读,而且包含了对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思考。
《中国通史吕思勉读书笔记》以吕思勉的《中国通史》为蓝本,分为政治、社会、文化、人物、杂说五个部分,共计18章。
其中,政治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六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社会部分包括第七章到第十二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传统;文化部分包括第十三章到第十六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和思想;人物部分包括第十七章到第十八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名人和他们的成就。
在这部作品中,陈品超对于吕思勉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他认为,吕思勉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强调历史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于历史事件的影响。
同时,他也指出了吕思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不足之处,如过于强调政治制度对于历史的影响,对于文化艺术的重视不够等。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吕思勉对于中国通史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革和演进的过程,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对于历史事件的影响至关重要。
同时,他也强调了文化艺术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它们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让我对于中国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总体来说,《中国通史吕思勉读书笔记》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著作。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吕思勉对于中国通史的解读,而且可以让我们深入思考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变革。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700字篇2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在阅读《中国通史》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让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也深刻领悟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f5fd50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78.png)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1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中国通史》,我很喜欢,因为我一向沉迷历史,钻进去就不出来了。
这套书有六本,书非常厚又重,封面是洋红色的,中间一条黑框闪闪发亮,又用金色绘出四个大字:“中国通史”!黑框上面和下面都用金线缝了,一看就很醒目。
我先把六本书扫了一遍,特别是秦二世如何夺取王位,他杀了兄弟扶苏太子,与赵高狼狈为奸,残害百姓;秦始皇在驾崩前,曾命李斯和赵高写信给扶苏太子,要他离开边疆赶到京城咸阳即位。
但是胡亥拉拢李斯和赵高密谋篡位,还逼扶苏自杀。
二世认为现在天下太平,不用忙于朝政,应该专心享乐,他从各地调来几万囚犯和农夫大规模修筑秦始皇的坟墓,先把铜铸(zhu)化了倒进去,再把水银灌下去,最后居然把所有造坟的工匠都埋在墓道里,不让一个人活着出来。
之后他花人力建造阿房宫,为了让自己住得更舒服、华丽,他不惜一切,搜刮民脂民膏,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所以秦末才爆发了烽火连天的农民起义。
秦始皇建立起来的秦朝江山可谓宏大,但是却因为二世的昏庸无道、荒淫无度而葬送在胡亥的手里。
这套书可谓是让我心中的疑问揭开了:秦朝为什么会失去江山呢?这就是因为朝廷大肆剥削压迫人民,导致百姓苦不堪言,农民起义纷发而使秦朝被灭亡?《中国通史》是一部完美的史书。
有一段我也很喜欢:唐太宗初期,有人告诉太宗,有个叫魏征的官员曾让太子杀了太宗。
太宗就问他:“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关系?”魏征答:“因为我那时是太子的部下,就要尽心尽力的为太子着想,可惜他没听,要不然也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
”太宗认为他很有才干,便被封为建议大夫。
后来魏征去世,唐太宗沉痛地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
如今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呀!”《中国通史》让人知晓历史、明白道理,我向你推荐她,开卷有益啊。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2翻开《中国通史》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前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d4207e8eefdc8d377ee3241.png)
Use ideals to achieve life, don't waste the year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1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中国通史》,我很喜欢,因为我一向沉迷历史,钻进去就不出来了。
这套书有六本,书非常厚又重,封面是洋红色的,中间一条黑框闪闪发亮,又用金色绘出四个大字:“中国通史”!黑框上面和下面都用金线缝了,一看就很醒目。
我先把六本书扫了一遍,特别是秦二世如何夺取王位,他杀了兄弟扶苏太子,与赵高狼狈为奸,残害百姓;秦始皇在驾崩前,曾命李斯和赵高写信给扶苏太子,要他离开边疆赶到京城咸阳即位。
但是胡亥拉拢李斯和赵高密谋篡位,还逼扶苏自杀。
二世认为现在天下太平,不用忙于朝政,应该专心享乐,他从各地调来几万囚犯和农夫大规模修筑秦始皇的坟墓,先把铜铸化了倒进去,再把水银灌下去,最后居然把所有造坟的工匠都埋在墓道里,不让一个人活着出来。
之后他花人力建造阿房宫,为了让自己住得更舒服、华丽,他不惜一切,搜刮民脂民膏,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所以秦末才爆发了烽火连天的农民起义。
秦始皇建立起来的秦朝江山可谓宏大,但是却因为二世的昏庸无道、荒淫无度而葬送在胡亥的手里。
这套书可谓是让我心中的疑问揭开了:秦朝为什么会失去江山呢?这就是因为朝廷大肆剥削压迫人民,导致百姓苦不堪言,农民起义纷发而使秦朝被灭亡。
……《中国通史》是一部完美的史书。
有一段我也很喜欢:唐太宗初期,有人告诉太宗,有个叫魏征的官员曾让太子杀了太宗。
太宗就问他:“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关系?”魏征答:“因为我那时是太子的部下,就要尽心尽力的为太子着想,可惜他没听,要不然也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
”太宗认为他很有才干,便被封为建议大夫。
后来魏征去世,唐太宗沉痛地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
如今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呀!”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2今年小女已上中学,中学已开设历史课程,小女很是喜欢,常在家中与我讨教历史问题,为了不至于尴尬,我又从新从书橱中翻出《中国通史》,粗略看了一遍。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600字(精品8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600字(精品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5738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a.png)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600字(精品8篇)中国通史读书笔记600字篇1《中国通史》读书笔记读完《中国通史》,我深感中国的历史之丰富与深刻。
这本书从远古时代一直叙述到现代,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清晰的逻辑结构,生动有力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被作者对历史的深入理解所吸引。
他不仅关注历史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也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的生活和奋斗。
他以公正、客观的视角处理每一个历史细节,使得整个历史叙事充满了生命力和真实感。
此外,我对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探讨深感敬佩。
作者不仅介绍了各种文化现象,也深入探讨了这些现象背后的思想根源。
这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让我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然而,我也意识到,尽管中国历史悠久,但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书中对近代中国的描述,尤其是对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让我深感历史的启示和教训的重要性。
这些事件让我们明白,历史不仅是回忆,更是指导和启示未来的力量。
总的来说,《中国通史》是一本很好的历史读物,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提供了深入的历史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感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更加理解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这本书,从中获得启示和鼓舞。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中国通史读书笔记600字篇2中国通史吕思勉读书笔记吕思勉,原名吕麟炳,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教育家,与顾颉刚、陈垣、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
读完《中国通史》,我最大的感触是,吕思勉对中国历史的理解非常深刻。
他的写作风格清晰、流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深入浅出,让人容易理解。
同时,他的研究方法也非常科学,注重史料实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也十分中肯。
在书中,吕思勉对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00字6篇范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00字6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3169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4.png)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00字6篇范文中国通史读后感1这个暑假,我带着对中华历史的敬意,阅读了《中国通史》一书,令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世界著名文学家塞万提斯说过:“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存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中国通史》是一本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史书。
它从华夏源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到战火纷飞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九州一统的秦汉;分分合合离析和交融的三国两晋;乾坤变幻的隋唐;宋元明清的王朝更迭……完整的勾勒出中华历史演进的发展历程,向我们描绘出一幅雄伟壮观璀璨精彩的历史画面,使我们从中睿见卓识。
细细品味《中国通史》,让我感觉它,犹如德高望重的老人,坐在它的膝下,聆听它那意味深长的话语,王朝更迭,历史动乱,盛世统一……其中,让我终生难忘的还是离析与交融的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
古话说得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个强盛的朝代,也会迎来毁灭的一天。
那时,正值朝代末年,皇帝昏庸无能,朝廷宦官当权,国家四处战乱……不少地方官员乡绅恶霸拥兵自立;许多外敌趁机侵略我们,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掠夺;土匪横行,四处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多少的无辜百姓因为这时代的动乱而家破人亡;多少的将士为了保卫祖国而丧失性命;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庄稼颗粒无收,贫民四处逃亡哀鸿遍野流离失所……但是它又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他们为中华统一,民族团结做出伟大贡献——祖逖中流击楫恒温北伐谢安东山再起……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安居乐业,没有战火的纷飞;没有硝烟的弥漫;没有时代的动乱,一切都能够得到保障。
这都是当年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他们和祖逖恒温谢安一样,为了中国的统一而无私奉献,付出代价,却没有一声抱怨。
看完《中国通史》这本书,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历史长河的奥秘。
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我们更应该像他们一样,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发奋图强,长大后报效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共13篇)
![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共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07f5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1.png)
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共13篇)篇1:《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中国的兴衰成败,五千年沧桑流变。
自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勃兴,仡今已有五千年。
我们有过沉默,也有过辉煌;当然,也有过上百年的屈辱,沉默使我们奋进,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使我们清醒。
在我们古中国,有着无数的英雄。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这些事,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结果,都认为他是暴君,而在我们21世纪人的眼里,则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远古虽然已经逝去已久,而他们所创造的奇迹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都记在了人们的心里。
虽然他们可能当初并未意识到。
篇2:《中国通史》读书笔记我今天看了《中国通史》一书,描写的是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最喜欢周朝前期和唐朝前期,因为周朝开国皇帝周文王是个人才,而且还有一帮忠诚辅佐,而且周朝前期力量还很雄厚,周朝后期很腐败,所以我不喜欢周朝后期,还有唐朝前期,李世民把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
可是到了唐朝晚期,皇帝只知道贪图享乐,大兴土木,搜刮人民的钱财。
所以我也不喜欢唐朝后期。
我们中国每个朝代的后期都很腐败,就说纣王吧,他叫人建“朝歌”花了数万银两。
杀了几百人。
而且荒唐无道,最后果然被周武王灭了。
最强大的就是元代,元代的开国皇帝是成吉思汗,他先统治了蒙古,然后竞把我们的中原占领了。
占领了中原后,又把俄罗斯的首都占领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蒙古帝国。
我最不喜欢的是秦朝,秦朝的秦始皇虽然建了万里长城。
而且还统一了钱币。
但是他把古时候记载的书全烧了,而且还杀了一些读书人,这叫“焚书坑儒”。
到了秦二世的时候,秦二世把秦始皇坏的一面他继承,好的一面他没继承,而且还派了一些人为秦始皇殉葬。
是他的作风使秦朝走向灭亡。
我感受到了古时候皇帝英明的时候,国家就发达,皇帝无能的时候国家就腐败。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87a03091711cc7931b716d9.png)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历史就像是一面镜子,它让人明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中国通史呢?那会怎么写读书笔记呢?本文是橙子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欢迎参考借鉴。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拥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
我为了进一步探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便翻开了《中国通史》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五千年历程的风风雨雨,上迄三皇五帝的荒古时期,下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史皆有史,一以贯之,详细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读者明白,中华民族这五千多年,是如何走过来的。
这本书与我国另外一本伟大的史书——《二十五史》不同的是,《二十五史》是以宗史着旧式的观念、晦涩的文字以及浩繁的卷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道与历史隔绝的鸿沟。
说句实在的,要想全看懂就要边看文字注解,边看《二十五史》。
而《中国通史》则突破了古典模式,叙述内容的重点已由王朝转向国家,在书中讲述的不仅仅是政治、制度,而且扩展至文化、经济、社会、宗教、美术。
《中国通史》叙述内容不再是单纯的褒贬人物、列举事状,而是逐级分编、分章、分节,有利于叙述内容自由剪裁、有机编织的灵活优势,较之传统分卷更容易表述作者的意向和内容叙述的内在逻辑联系。
在它的故事里我想起了那首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懂得中国的历史,才能使我们无愧为中国人,正所谓读史明智,其义同上。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但部分史书却未见其功,全间其过。
这些对他的评价正对应了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杨慎的那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读书笔记《中国通史》
![读书笔记《中国通史》](https://img.taocdn.com/s3/m/7391cc4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d.png)
读书笔记《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中国通史》篇1看完了中国通史,给我六下印象最深的3个朝代已说了2个,最后一个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朝代就是秦朝了。
清朝之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深,是因为秦朝是第一个统一全中国的朝代,秦始皇的脑子聪明的难以想象,竟然能统一全中国,可见他的头脑有多聪明。
可是,秦始皇也有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过于使用民力,做什么事情都要大量使用自己的人民,所以,秦朝还是没有度过被灭亡的厄运,可是,虽然秦朝灭亡了,但秦始皇陵是非常宏伟的,并且,秦朝还有世界上非常着名的秦兵马俑,可见当时秦朝的发达与鼎盛。
秦朝急政暴虐,从而导致了迅速的灭亡,着也让人感到有积分可惜。
不过,秦始皇统一中国着一汗马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如过我门没有统一,现在的我们就回是一盘散沙,俗话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我门在一起,才可一抵挡住外面的攻击。
着就是我读过中国通史的读后感,建议大家看完上下五千年后来看看中国通史,你就会对没个朝代更加的了解!读书笔记《中国通史》篇2我喜欢历史,书成了的了解历史的方法。
《中国通史》是我很喜欢看的一本书,它讲述了从史前文明到武昌起义__清朝,从仓颉造出了最原始的字到詹天佑开发了第一条铁路,从夏朝以前的禅让制到后来的世袭制……在中国历,大的有两个时期: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在汉文帝时期,那时国家富裕,人民安乐,没有贪污、腐败现象。
外国都不敢来侵略,只是偶尔小小地打扰一下我国的边界,他们是怕了我们这个强大的国家了,统统俯首称臣,而且还每年都送一些他们的特产进贡给我们的皇帝。
在汉朝时候的中国,可是已经达到了封建社会很发达的一个阶段,那时的外国还都是落后的奴隶社会呢!我非常喜欢《中国通史》这本书,它记载了中国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自古至今的智慧结晶,还把历史长河中一件件不起眼但奇妙的事也告诉了我,让我不能不去喜欢。
读书笔记《中国通史》篇3中国——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拥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读了《中国通史》,我深深感受到我美丽的祖国---中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深远与美丽,它让我感到了无比骄傲和自豪。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_读后感五篇范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_读后感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6c79f410a6f524cdbf8577.png)
Sometimes, inexplicably bad mood, I don't want to talk to anyone, I just want to be alone in a daz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中国通史》读书笔记_读后感五篇范文《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一)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是必将复兴的肯定,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
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我带着对中华历史的敬意,品读了《中国通史》。
顾名思义,《中国通史》讲的就是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华的兴衰,纵跨中华五千多年历史,上起先秦,下到澳门回归。
翻开第一页,沉重而缓慢。
凝视着它淡黄的书页,让那来自远古的风,把我的心吹得透彻、空灵、沉重,让那来自远古的长啸,震撼我的心灵。
前言一开始就说道:“悠悠岁月,渊源流长;华夏文明,万古相传。
古今风云,变化莫测;荤荤学子,笔耕不辍。
风雨历程,惊涛骇浪;思接千载,浪里淘沙。
茫茫史海,以古鉴今;昭示未来,留芳百世。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树上的叶子一样,尽不相同。
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青史留名,垂芳百世,而有的人只能悲历史的洪波湮没,甚至悲自己忘却?为什么有的人可死得重于泰山,而有的人只能死得轻于鸿毛?岳飞的人生因为“忠”而风波亭的点点残血未曾被洗去,项羽的人生因为“霸”而不朽,李白的人生因为“豪”而乌江前的悲壮未曾被江声湮没,鲁迅的人生因为“斗”而那冷竣的眼神未曾被遗忘。
沉重,是圆明园那残痕断壁中残留的血泪,是莫高窟中丢失的一卷卷经文,是七君子为革新而死的悲烈。
一个泱泱大国,有过蒙古铁骑的强悍,有过大唐盛世的辉煌,却被几个西方列强蹂躏着,践踏着,欺凌着。
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篇
![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e60b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1.png)
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篇以上几本书中,钱书写于1939年,由在西南联大授课的讲稿整理而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篇,欢迎借鉴参考。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一这个星期因为自己偷懒的缘故,只读了本书的第一二章,即《婚姻》《族制》二章。
关于古代婚姻和族制,之前读的其他读物已有涉及,吕先生的论述则更为完整。
当然,即使吕先生自述「叙述力求扼要,行文亦力求浅显」,但是读起来还是颇有些费力。
吕先生写作此书,文白夹杂,用字精准,使我读起来还得时不时停下来查查词典。
此书原为编写大学教材所作,这也显示出当年的大学生与今日大学生素质之差异。
婚姻、族制二章,我每章都读了不下两遍。
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这两章的主旨本身,而是吕先生的性别观与婚姻观。
吕先生是民国时期人,论岁数当比今日青壮年男子早出生近一百年。
其关于两性关系与婚姻家庭之见解,却比今日之男性(主流男性,当然也有部分女性)要先进得多。
最让我感叹的是关于离婚一节。
古代(以清律为例)虽然「夫妻不相和谐而两相愿离」可离婚,但婚姻内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地位导致男性不会轻易放手,而背夫私逃还要加罪。
因此,吕先生提到:「即使结婚之时,纯出两情爱慕,绝无别种作用掺杂其间,尚难保其永久,何况现在的婚姻,有别种作用掺杂的,且居多数呢?」要想解救痛苦的家庭,「与其审慎于结婚之时,不如宽大于离婚之际」。
通常男子谈论离婚问题,一般都难以跳出男权视角。
吕先生站在如此深明大义的高度为女子之自由辩护,读着读着,我都忍不住要怀疑吕先生是否真的是直男了。
瞬间联想到最近网上大火的「最美婚登员」,对前来办理离婚的夫妇谎称「打印机坏了」,迫使其无功而返。
如此举措,看似「挽救」了濒临破裂的家庭,然而除了满足婚登员个人的道德优越感之外,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人家夫妇本就不合,回去以后该吵的还得吵,岂是因为不能办理手续便可破镜重圆的?此类愚蠢的善人,其危害恐怕胜过理性的恶人。
至于结婚,吕先生则以「巴西的波洛洛人(Bororo)」为例,介绍其观点。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6866d4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5.png)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历史就像是一面镜子,它让人明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中国通史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国通史》读书笔记,欢迎参考借鉴。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拥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
我为了进一步探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便翻开了《中国通史》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五千年历程的风风雨雨,上迄三皇五帝的荒古时期,下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史皆有史,一以贯之,详细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读者明白,中华民族这五千多年,是如何走过来的。
这本书与我国另外一本伟大的史书——《二十五史》不同的是,《二十五史》是以宗史着旧式的观念、晦涩的文字以及浩繁的卷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道与历史隔绝的鸿沟。
说句实在的,要想全看懂就要边看文字注解,边看《二十五史》。
而《中国通史》则突破了古典模式,叙述内容的重点已由王朝转向国家,在书中讲述的不仅仅是政治、制度,而且扩展至文化、经济、社会、宗教、美术。
《中国通史》叙述内容不再是单纯的褒贬人物、列举事状,而是逐级分编、分章、分节,有利于叙述内容自由剪裁、有机编织的灵活优势,较之传统分卷更容易表述作者的意向和内容叙述的内在逻辑联系。
在它的故事里我想起了那首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懂得中国的历史,才能使我们无愧为中国人,正所谓读史明智,其义同上。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但部分史书却未见其功,全间其过。
这些对他的评价正对应了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杨慎的那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通用6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c9c24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4.png)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通用6篇)《中国通史》读书笔记(通用6篇)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通史》读书笔记(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1我记得有句谚语说“书中自有酸甜苦辣,书中自有悲欢离合,书中自有喜怒哀乐”,而我假期的喜怒哀乐全都来自那本书——《中国通史》。
这本书就是想让读者对中国历史加深了解,因为写的不同朝代的历史,讲述了当代历史研究中的细化和碎片化现象,使读者望而生畏,很难找到入门捷径,对中国历史的缺乏清晰认识,所以就有学者写下了中国通史。
这本书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现代诠释,让读者乘上捷径阅读之门。
所以这本书便叫《中国通史》。
本书写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分为华夏源头、中原争霸、九州统一、离析与交融、朝代变化和王朝更迭六大篇章,精彩扼要勾勒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的内容。
如果不是这本书我便不会知道:尧的简朴与仁慈、舜的孝顺以及慷慨、周幽王竟用性命来博得美人一笑,楚庄王的一鸣惊人,纸上谈兵的赵括,使用暴政的秦始皇、虞姬的忠心、吕后的狠毒,王昭君的正直。
读了这本书后,给我带了很多感受:面对风云变幻,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正好的把握现在,充实人生,创造未来;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充实人生;只有学会反思历史,才能更好的认清未来。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2这几天我读了《中国通史》,这本书是由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编著的。
在这本书中,吕思勉先生以丰富的史实记录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民国十一年期间的中华泱泱大国史,笔力酣畅,气势磅礴。
认真拜读这本书之后,我的内心有了许多感触。
这部《吕著中国通史》没有采用一般通史的体例。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分章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五篇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a42b9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2.png)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五篇《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1最近,我读了一本书,题目叫《中国通史》。
一打开《中国通史》这本书,就见到这么一段话: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
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之路。
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心灵有了极大的震撼,心想:在古时候,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鸿篇巨著,都等着我们后人去一一品读,把这文明传承下来,俗话说的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不可以把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了代呀!《中国通史》这本书主要讲了从华夏起源文明开始——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统一——三国乱争——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两朝的大概的历史过程。
我认为《中国通史》这本书很好,它帮助我们在先贤哲人的睿智和哲思中汲取智慧精华;它可以帮助我们探求无尽的知识宝藏;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从盘古开天辟地——明清两朝这段距离的整个历史过程;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总之一句话《中国通史》这本书是一个历史的汇演!《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2这个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中国通史》,这本书说的是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是秦始皇、刘备和曹操。
我喜欢秦始皇的原因是:他不但统一了中国,而且还修了长城、统一了货币、长度、重量和文字。
还有他修好了长城之后,他派了大部分的兵马去守长城,免得被匈奴侵略。
我喜欢刘备的原因是:他是一个爱民如子、除暴安良的好君主。
他身边有智勇双全的关云长和赵子龙;有出谋划策的孔明;还有英勇善战的张翼德和黄汉升。
很可惜,最终蜀国还是灭亡了。
我喜欢曹操的原因是:他智力超群,在动荡不安、群雄割据的汉朝末年,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他的努力之下,占据了中国长江以北的广袤地区。
我最不喜欢的人是秦始皇和曹操。
因为秦始皇修长城时暴力对付民众,搞得生灵涂炭,修完之后留下了无数的骨骸,让人触目惊心啊! 曹操是一个重军事,轻政治的人,搞得民间乱七八糟,民不聊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
《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政治、经济、民族、军事、学术文化各个方面。
下面给大家分享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欢迎借鉴!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1 我记得有句谚语说“书中自有酸甜苦辣,书中自有悲欢离合,书中自有喜怒哀乐”,而我假期的喜怒哀乐全都来自那本书——《中国通史》。
这本书就是想让读者对中国历史加深了解,因为写的不同朝代的历史,讲述了当代历史研究中的细化和碎片化现象,使读者望而生畏,很难找到入门捷径,对中国历史的缺乏清晰认识,所以就有学者写下了中国通史。
这本书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现代诠释,让读者乘上捷径阅读之门。
所以这本书便叫《中国通史》.
本书写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分为华夏源头、中原争霸、九州统一、离析与交融、朝代变化和王朝更迭六大篇章,精彩扼要勾勒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的内容。
、
如果不是这本书我便不会知道:尧的简朴与仁慈、舜的孝顺以及慷慨、周幽王竟用性命来博得美人一笑,楚庄王的一鸣惊人,纸上谈兵的赵括,使用暴政的秦始皇、虞姬的忠心、吕后的狠毒,王昭君的正直。
读了这本书后,给我带了很多感受:面对风云变幻,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正好的把握现在,充实人生,创造未来;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充实人生;只有学会反思历史,才能更好的认清未来。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2 这几天我看了《中国通史》,这本连环画版讲了中国整整五千年的历史,向我们介绍了大禹治水、周王伐纣、武丁求贤,及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等生动有趣的故事。
读了这些故事,我懂得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
统一的朝代过了不久还是要分裂,分裂的地区不久也要被统一起来。
例如,这就好比秦国统一了七国,过了十五年又分成了楚汉相争,不久又被刘邦统一,建立了汉朝。
我还在这本书里学习了不少知识,比如鸡鸣狗盗这个典故。
秦昭王想杀掉孟尝君。
孟尝君向秦昭王的宠妃求救,宠妃却说想要天下无双的白狐狸皮衣。
孟尝君的一个门客,最善于装狗偷东西,便帮他偷来了白狐狸皮衣,献给宠妃,孟尝君得救了。
可是,怎么才能在鸡叫之前让城门打开得以逃走呢?有个门客会装鸡鸣,鸡鸣声响后,守城的士兵以为日出了,便开了城门,孟尝君于是成功逃走了。
不过,我也发现这本《中国通史》里面有些错别字哦!
这本书很好看,你们要去看哦!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3 我本次读的书是《中国通史》。
这本书把中国有记录的历史,从盘古开天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全部记载在内。
看完这本书,我颇有感受。
必须说的一点,是我收获了很多很多知识。
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全部容纳进取的一本书,读完后能不收获知识吗?它记述了中国五千年来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状况,描绘了中国古代各国家的兴起、发展与衰落,记载了各种军事谋略,赞颂了古代各国的英雄好汉,咏唱了自古至今的那些非凡诗人用自己的灵魂所书写的诗歌,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或喜或悲的故事…这本书,无愧称为“人类历史比读经典”。
它把中华上下五千年,写的淋漓尽致。
当然,读完这本书后,我不止是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我还发现了,了解中国的历史,对于语文来说,是多么重要的。
先来说平时应用最广泛的成语吧。
中国文学里基本上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而这些故事,都是来自于古代的一些事情。
没有这些事情,也就没有现代丰富多彩的中文词汇。
我们要想充分了解一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就必须知道它背后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去哪里找呢?不用看别处,就在这本书里。
之后,再来谈谈对于背书的作用。
看完了这本书,了解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就能够把那些平时背起来能烦死人的“作家作品”像糖葫芦一样串起来。
其实背作家作品,从某一方面来说,就像吃糖葫芦一样。
零零散散的诗歌作品,就像裹着糖的山楂。
而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就像中间的那个棍。
单独吃糖裹山楂,的确挺好,但用棍子串起来,吃着就更方便了。
看完这本书,把糖葫芦串起来后,了解了作者写诗写文章的背景,就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他的感情,以及诗歌想表达的思想。
有些诗歌,写的是在那个时代能体会到,而现在我们无法体会到的一些感情,比如说对官场斗争的痛
恨,战争中士兵报国的忠心,和家人与外出者相互的思念。
不知道为什么写诗,诗理解起来就会困难许多。
中国的兴衰成败,五千年沧桑流变.自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勃兴,仡今已有五千年.我们有过沉默,也有过辉煌;当然,也有过上百年的屈辱,沉默使我们奋进,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使我们清醒。
在我们古中国,有着无数的英雄。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这些事,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结果,都认为他是暴君,而在我们21世纪人的眼里,则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远古虽然已经逝去已久,而他们所创造的奇迹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都记在了人们的心里。
虽然他们可能当初并未意识到。
最后,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看这篇文章的人,尤其是同学,因为它是在太经典,太值得读了。
看完了后,无论是谁,都一定会有收获的。
希望你喜欢它。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4 这几天我读了《中国通史》,这本书是由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编著的。
在这本书中,吕思勉先生以丰富的史实记录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民国十一年期间的中华泱泱大国史,笔力酣畅,气势磅礴。
认真拜读这本书之后,我的内心有了许多感触。
这部《吕著中国通史》没有采用一般通史的体例。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分章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
它对帮助读者初步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当时作者编写此书,不仅是为了大学教学上的需要,还有个明显的目标,就是想从中总结出一些历史的经验,用来指导我们今后的行动。
他说:“颇希望读了的人对于中国历史上重要文化现象,略有所知,因而知现状的所以然,对于前途可以预加推测,因而对于我们的行为可以有所启示。
”
这本书详细的解读了中国历史的点点滴滴。
在书中,我认识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有功,拯救黎民,开创夏朝,统一中国,是夏后氏族人的骄傲;战功赫赫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英勇善战,以一抵百,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打得匈奴闻风丧胆,解除了北部边境的威胁;直言敢谏的魏征,他不畏强权,敢于当众挑战权威,是唐朝贞观年间难能可贵的一个好官……这些英雄是中华人民的骄傲!
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伟大祖国!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 中国,她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国,从古至今,中国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虽然旧中国已过,但那些震撼中国的历史,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们,无法忘记。
——题记
《中国通史》这一本书,生动描写了旧中国的兴衰,以及新中国的成立。
我们就来说说清朝,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大清这200多年的统治中,也发生过许多大事。
旧中国过去了,新中国到来了,但是这新中国的一切,还是和历史有着大关系。
在一次散步中,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周末,我吃完晚饭,就去公园散步了。
在公园里,我边走边想:为什么会有新中国,为什么抗日会胜利?而清朝为什么会覆灭?我走着走着,在一棵树旁停了下来,并自言自语道:“为什么会有新中国?那是因为抗日战争胜利了;为什么抗日会胜利?那是因为我国有许多有气节、宁死不屈的人;而清朝又为什么会覆灭?那都是因为中国的黑历史,实在黑得可怕!”
那晚后,我有了深深的感悟:改变以前的历史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创造历史。
《中国通史》虽然只讲到了1949年,但在一百年后的《中国通史》中,我们一定能发现会有更多的人来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