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污染一.实验方法
细胞常见污染情况分析报告

细胞培养常见污染的判别及应对措施2011-01-02 10:19:04| 分类:实验| 标签:污染无菌细胞培养基灭菌|字号大中小订阅一、避免细胞培养污染的措施:污染是细胞培养中一个大敌,一旦污染,前功尽弃!决定要进行细胞培养,首先一定要有强烈的无菌意识!操作中要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不要怕麻烦,越细心越好!注意以下几点,大部份的污染是可以避免的:1. 每次开始实验前,先用紫外照无菌台和实验室20分,用酒精擦手,台面和不消毒的器械(如移液枪等);实验中,如允许,尽量多过火,开起或盖盖都靠近火焰或在无菌台深处;使用无菌台后,再用酒精擦台面,紫外照20分!2. 滴管不要接触瓶口,吸取废液及加入新鲜培养基时都要注意不要滴在瓶口上等等。
3. 凡是接触瓶口后都要用酒精灯烧烧。
4. 提取组织时,往往头会距离组织很近,所以带口罩很重要!还要换无菌衣(紫外照过的白大褂)。
5. 注意配制完全培养基时不要发生污染,在使用前一定要做无菌培养,因为一般应用污染后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后,很快就会发生特别严重的污染。
6. 操作时一定按照实验室的要求,切忌粗心大意。
7. 使用完的东西尽快移出无菌台!另外无菌台上的器械,试剂摆放,也尽量遵循一定的顺序!依污染可能程度依次向外摆。
二、常见的细胞培养污染:下面是几种细胞培养过程中常见的污染:1. 支原体污染:传说中的黑焦虫,长得暴快。
24小时就满视野都是了。
污染源大多数情况下是培养用血清。
图1 支原体污染的光镜检测(圆圈所示,×10倍)图2 支原体污染的光镜检测(×20倍)图3 支原体污染的荧光检测图4 支原体污染的电镜检测(×30k,煎蛋状和其他形状)图5 支原体污染的电镜检测2. 念珠菌污染:似乎无处不在,而且顽固得很。
长得暴快(12h就能在细胞上面密布)。
培养液澄清。
低倍显微镜下像黑色的沙子铺在细胞上,高倍镜下呈树枝状或葡萄状。
图6 念珠菌污染的光镜检测(低倍镜)图7 念珠菌污染的光镜检测(高倍镜)图8 念珠菌污染的光镜检测(高倍镜)图9 念珠菌污染的检测(革兰氏染色阳性)这么大面积的污染,你可以看看是不是操作上出了问题,要不然就是培养基的问题。
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

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污染是细胞培养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每一种细胞有其独特的培养体系,因此污染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
某些污染的发生往往难以察觉和检测,而且污染源能长期共存于培养体系中,这类污染事实上大部分被人们忽视了。
培养的细胞作为一个生物体,会对培养环境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作出相应的反应,造成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而对实验结果造成潜在的威胁,而且随着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培养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都可能侵入培养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入侵的微生物在培养体系中不断增殖、代谢,因此生物性的污染对细胞的危害最大。
随着污染微生物的不断增殖,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
此外,微生物代谢消耗大量必需的养分,同时产生多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如酶、抗原及毒素等,进一步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因此,熟悉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及其危害性,建立细胞培养规范的操作方法及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染,保证实验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细胞培养基本技术为了减少污染对细胞培养的影响,必须建立细胞冻存库。
细胞冻存库应该分主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当需要做实验时从主细胞库中复苏细胞建立工作细胞库。
每一个冻存标本都应明确记录细胞的性质、代数及有无污染。
同时还应建立规范的检测程序进行菌检及细胞鉴定[1]。
为了保证培养细胞系的完整性,必须进行具体的实验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细胞系的种类及来源、有无污染、细胞代数和倍增时间、以及选择性突变。
具体的记录有利于对细胞的遗传及生理特性在常规传代培养中因突变、污染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改变进行分析。
经过连续传代培养的细胞与它较早代数的冻存细胞相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其生物特性已发生了改变。
培养的细胞由若干生长速度及活力各异的亚群组成。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生长速度快及活力高的细胞亚群逐渐占优势,这种选择性趋势会影响整个细胞群的生物特性。
应用不同代数的细胞连续进行实验则结果会发生偏差。
细胞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预防与处理

细胞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预防与处理细胞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往往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实验结果的无效化。
因此,预防和处理细胞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是细胞培养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首先,预防细胞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细胞培养实验中,无菌操作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在进行培养操作前,实验人员应该经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了解无菌操作的正确步骤和技巧。
例如,在实验操作前经常更换手套、使用经过有效消毒的培养器具和培养基等。
2. 经常清洁和消毒实验环境: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是预防微生物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实验室的工作台面、实验室衣物、培养箱、孵化器等都需要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微生物的存在和传播。
3. 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往往是细胞培养中的污染源之一。
为了降低空气污染带来的风险,实验室应该配备高效过滤器的实验室通风设备,定期更换过滤器。
此外,实验室应该设置限制进出实验室的措施,例如,安装空气帘或者设置冲洗区域。
4. 识别和处理污染源:在细胞培养中排查和识别潜在的污染源是很重要的。
实验人员应经常检查培养器具、培养基和试剂等是否存在污染,一旦发现污染,应及时处理。
处理污染源的方法包括更换受污染的培养器具、重新配制新的培养基或试剂等。
其次,当细胞培养中发生微生物污染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1. 立即停止受污染的实验:一旦发现细胞培养被污染,实验人员应立即停止受污染的实验,并将受污染的培养器具和培养基等隔离处理,以防止污染的进一步传播。
2. 进行污染源检查:在处理微生物污染的同时,必须找出污染源,并加以处理。
通过对培养器具、培养基和试剂等进行检查,可以找到导致污染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清洁和消毒工作环境:在处理污染源的同时,必须对实验室的工作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细胞培养是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然而,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污染、细胞凋亡、不适当的生长条件等。
本文将介绍细胞培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细胞污染细胞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可能是由细菌、真菌、酵母、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
污染会导致细胞生长受阻、实验结果的不可靠以及其他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操作培养细胞。
使用无菌操作条件,包括在无菌环境下穿戴手套、使用消毒液清洗操作台面和器具、对培养皿和培养物进行灭菌处理等。
- 经常检查细胞培养物的外观。
细胞培养物应呈现透明、均匀的状态。
如果有任何可疑的异常,请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
- 使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
对于某些细胞株来说,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可以阻止细菌等污染物的生长。
2.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正常细胞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过量的细胞凋亡会导致细胞数量的减少,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胞凋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减少细胞培养的过度处理。
频繁的细胞移植和传代会导致细胞凋亡增加。
适当延长传代周期,避免过多的细胞移植。
- 提供适当的细胞营养来源。
细胞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长。
不合适的培养基组分或者浓度可能会导致细胞凋亡。
确保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符合细胞的需求,并根据细胞株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 坚持细胞培养的无菌操作。
如前所述,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会导致细胞凋亡的增加。
通过无菌操作避免细胞污染,继而减少细胞凋亡。
3. pH值失调培养基的pH值是细胞培养中一个重要的生长条件。
pH值的不稳定性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和生长。
以下是一些解决pH值失调的建议:- 定期检测和调整培养基的pH值。
使用pH计或试纸进行测定,及时调整pH值,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 确保培养基的配制正确。
细胞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方中所指定的浓度和比例添加各种成分。
细胞培养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细菌污染状态: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预防和补救:1.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和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检查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现象!2.可在培养液或血清中加支原体预防剂。
3.若细胞一旦污染,建议加支原体清除剂,能清楚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
二、霉菌及真菌污染状态:肉眼观察培养基发现培养基颜色基本无变化,不浑浊,但是培养基中由絮状漂浮物,显微镜下观察,若感染真菌可看到分叉细丝状的结构(不同种类结构不同),若感染霉菌显微镜下可看到片状的结构,不透明,真菌及霉菌对影响细胞的生长影响不大。
预防和补救:1.保证细胞房的干净整洁,干燥的环境(潮湿的环境利于霉菌及真菌的生长)。
2.控制外来人员进出实验室。
3.对实验室及培养箱进行彻底消毒。
4.若细胞非常珍贵,且不易获得,可以对污染的细胞采取如下操作。
悬浮细胞:收集细胞并离心,用PBS漂洗,重复此操作数次。
贴壁细胞:用PBS轻轻冲洗细胞,丢弃,重复此操作数次。
三、支原体感染状态:镜下黑色,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国内血清很多没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
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预防和补救:预防:实验室新购买的血清及培养基需检测是否含有支原体,引进的新品种细胞需做支原体检测,向培养基中添加预防支原体的抗生素。
补救: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如氧氟沙星10 μg/ml、环丙沙星10 μg/ml、卡那霉素20~50 μg/ml、四环素10~50 μg/ml、庆大霉素200μg/ml等抗生素),或者向培养基中添加支原体清除剂清除支原体数天。
四、黑蛟虫状态: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镜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不浑浊,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可以用。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及处理@麦粒

常见细胞污染及其处理方法麦~粒(2012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摘要:细胞培养是生命科学实验及生物医药产业化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细胞污染问题一直是细胞培养中的大敌。
本文综述了细胞培养中污染的类型、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等,以期为实验室细胞培养中遇到的细胞污染的解决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胞培养,细胞污染,支原体污染细胞培养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实验技术,同时也是细胞工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细胞培养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否以及产品质量的合格与否。
在细胞培养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无菌操作,污染是细胞培养最致命的大敌,预防和避免污染是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之一。
特别是对于一些珍贵的细胞株,一旦污染对实验可能就是毁灭性的。
1 污染的类型细胞污染的类型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类。
其中化学、生物因素最为常见,物理因素最易被忽视。
1.1物理污染物理性污染通过影响细胞培养体系中的组分,从而影响了细胞的代谢。
最为常见的是温度和辐射(紫外线照射)。
过冷或过热的温度对细胞可引起细胞生理状态的改变,如从冰箱中取出的培养液直接加至37℃培养的细胞中可能会造成细胞应激,影响某些实验现象的观察。
在生物安全柜紫外灭菌时,应当遮蔽对紫外线敏感的试剂,同时普通操作中也要注意对见光易分解的物质进行避光处理。
对于需要使用同位素标记的某些实验,应当注意细胞、试剂周围不能放同位素。
除此之外,有时操作过程中偶尔有异物落入,极易造成污染。
一些小的颗粒状异物作为是微生物污染的载体进入培养液中造成细胞污染。
另外,实验过程中酒精棉球的棉絮、移液器枪头上的某些塑料碎屑等都有可能增加染菌的概率。
1.2化学污染细胞培养中的化学污染大多是由于实验准备或实验过程中造作不当造成的。
在实验准备阶段,细胞培养室中的器皿应做到专用,避免与常用器皿混用。
此外,细胞用器皿洗刷过程中要注意洗刷彻底,不可有洗涤剂等残留。
高压灭菌时应灭菌彻底,并在灭菌后的生物安全柜中打开使用。
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细胞培养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可以用于细胞增殖、分化、转染等研究。
然而,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细胞污染、细胞凋亡和细胞失活等。
本文将讨论细胞培养中的这些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细胞污染细胞污染是细胞培养中的一大难题。
它可以由细菌、真菌或其他细胞类型的污染引起。
细胞污染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可能导致细胞系的丢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经常检查细胞培养器具和培养基,确保其无菌;(2)使用抗生素或抗黴剂对培养基进行预处理,以减少污染的风险;(3)定期进行污染检测,例如细胞培养液和工作区的表面。
2.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正常细胞生命周期的一部分,但在细胞培养中,过多的细胞凋亡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为了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优化培养条件,包括温度、CO2浓度和培养基配方等;(2)定期检查细胞形态和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出现凋亡现象的细胞;(3)使用细胞凋亡检测工具,如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来评估细胞凋亡水平。
3. 细胞失活细胞失活现象在细胞培养中常常发生,可能是由于细胞老化、无营养补充或培养条件不佳等原因引起。
为了避免细胞失活的发生,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及时更换培养基,确保细胞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2)避免过度培养,及时传代细胞;(3)定期鉴定细胞的纯度和活力,并确保培养条件适当;(4)尝试使用细胞增殖激素或生长因子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并不局限于上述三个,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例如细胞出现突变、细胞凝固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寻找解决方法。
同时,注意维持实验室的清洁和规范操作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细胞培养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并解决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严谨的操作和科学的方法选择,我们可以克服这些问题,为细胞培养研究的进展做出贡献。
培育技术中常见的细胞污染处理方法

培育技术中常见的细胞污染处理方法细胞污染是培育技术过程中一个常见而严重的问题。
细胞污染指的是外源性的微生物、真菌、细菌或其他细胞种类在细胞培养中的存在。
细胞污染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甚至使实验失效。
因此,对于细胞污染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细胞培养中常见的细胞污染处理方法。
一、消毒剂处理消毒剂处理是最常见的细胞污染处理方法之一。
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微生物和其他细胞种类,以减少污染。
常见的消毒剂有乙醇、过氧化氢和氯化物等。
在使用消毒剂处理细胞污染时,应选择适当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并确保消毒剂不会对目标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二、培养基更换培养基更换是另一种常见的细胞污染处理方法。
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污染微生物的生长。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
更换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有效处理细胞污染。
三、细胞分离细胞分离是一种通过分离感染的细胞来处理细胞污染的方法。
这可以通过细胞离心、细胞分选或免疫磁珠分离等技术来实现。
通过分离感染的细胞,可以有效减少细胞污染,同时保留无污染的细胞进行后续实验。
四、细胞冻存细胞冻存是另一种有效处理细胞污染的方法。
将无污染的细胞分装入液氮等低温环境中冻存,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真菌和其他细胞种类的生长。
在需要时,可以从冻存样品中恢复细胞,以继续实验。
然而,细胞冻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细胞冻存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细胞损伤等问题需要注意。
五、污染原因的分析和改进污染原因的分析和改进是细胞污染处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析细胞污染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预防细胞污染的再次发生。
污染原因的分析可以包括对实验设备、试剂和操作流程等的检查和评估。
通过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可以有效提高细胞培养的纯度和可靠性。
细胞污染是培育技术中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为了有效处理细胞污染,研究并应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可能原因、解决方法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可能原因、解决方法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总结如下:常见的污染如下: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
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
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
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
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
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
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
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
,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
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
细胞污染后的挽救方法

细胞污染后的挽救方法以自建细胞系(laryngeal squamous carcinoma-1, LSC-1)第12代的某一被细菌污染的细胞株采取救治,比较效果并分析细胞生物学特性。
实验方法1)抗生素法:细菌培养:用无抗生素完全培养液培养细胞3 d,收集上清离心后将沉淀物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 35e培养。
所采用的抗生素包括临床常用的15种抗生素,抗生素最适抑菌浓度筛选:根据细菌药敏实验结果选出敏感抗生素,每种抗生素从最低抑菌浓度MIC到最高耐药浓度分别配制6个浓度梯度。
将LSC-1细胞按1*104/孔种96孔板,细胞贴壁后加入含敏感抗生素的完全培养液,24 h后换无抗生素培养液培养1 d,如此重复3次,连续7 d。
2)抗生素联合巨噬细胞吞噬法:将上述抗生素处理过的细胞再用小鼠的巨噬细胞处理。
巨噬细胞的制备:将灭菌的玻璃粉与0. 9%氯化钠注射液混和注入小鼠腹腔, 3 d后脱颈处死动物,无菌操作取小鼠腹腔液,离心收集巨噬细胞,与LSC-1细胞混合培养, 3 d后换液,弃去巨噬细胞。
间隔一周后再用巨噬细胞共培养一次。
3)裸鼠体内接种法:将LSC-1细胞按1*106个/mL接种裸鼠腋下皮下,连续观察,当肿物长至约1cm3后,脱颈处死动物,无菌操作取出肿物,采取组织块法做组织细胞培养。
效果鉴定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将上述3种方法处理的LSC-1细胞种植在直径为15 mm的无菌圆形盖玻片上,贴壁后做角蛋白AE1 /AE3免疫组化染色、HE染色细胞周期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碘化丙啶标记细胞的荧光强度,分析DNA含量。
测试3种方法处理的LSC-1细胞周期,并与该细胞建系初期的第3代细胞状况做比对。
抗生素撤离观察:用无抗生素的完全培养基培养3种方法处理的细胞,连续观察3周,取细胞上清做细菌培养。
细胞系的维持、冻存与复苏:将无抗生素培养3周的细胞按常规方法冻存,并于1个月后复苏,观察细胞生长状态。
结果自建人喉癌细胞系LSC-1传至第12代以后,细胞生长速度变慢,已贴壁细胞变圆、漂起、死亡,细胞间隙出现可运动的微小生物,但培养液依然清亮不浑浊,收取上清液离心,将沉淀物行常规血琼脂培养, 24 h结果为无菌生长,培养5~7 d后开始出现灰白色细小菌落,光滑湿润,有透明溶血环,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生化鉴定条检测为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该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细胞污染图片解析

白色念珠菌污染革兰氏染色阳性中间长梭型的是正在分裂的念珠菌生命经纬网友布兰卡的观点为:我个人感觉,操作之前酒精擦手消毒非常重要,因为环境再差,无菌台里一般是没问题的,但是,污染往往在这里操作时发生,因此,个人手的卫生非常重要,白色念珠菌是人体霉菌感染的常见霉菌种类(尽管我们有时感觉不到,但它就在你我的身边甚至身上存在着),我认为绝大多数污染是我们自己带进去的,因此,如果环境不是太差,那就找找自身的原因。
生命经纬网友dsh1205的观点为:灭菌水,是否有必要我也不太肯定。
其实这一点是很容易办到的,有总比没有好。
多注意一些可能的因素,对细胞总是有力的。
被污染总是很麻烦的,细胞长得不好不说,还影响实验进程。
我认为有两个环节很重要,操作台及温相。
我们操作前、后都要紫外杀菌30min,而且保持操作台通风设施正常。
我们的温相好像从来没有用酒精擦过,更没用紫外照射。
我们开温相时,先清洁剂洗手,在酒精擦手,范围与手术洗手差不多,时间一般在几秒内。
另外,我自己将瓶放回相中时,还对瓶体进行酒精擦洗。
当然还有给细胞换液也要注意了,吸管尽量不要深入瓶内,要深入瓶内的最好先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等等。
HepG2细胞,荧光染色检测支原体支原体污染检测在上面的支原体检测图片里没大片的针状点,但不敢肯定个别细胞核外的小点是不是支原体,可是要有也不应该就这么几个啊?(细胞一共培养了40小时)生命经纬网友bianmin8024认为:这么大面积的污染,你可以看看是不是做这批细胞时操作上出了问题,要不然就是培养基的问题。
其实我觉得在每次试验前,最好简略写一下操作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可以避免实验中的忙乱。
既然现在已经污染了,就全部更换你的器皿。
培养箱的水没有必要用无菌水,但最起码要是蒸馏水。
以上图片细胞系念珠菌污染处理办法:扔掉,善后办法,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的习惯,拿70%酒精擦手,擦超净台,擦培养瓶,擦培养基瓶,各种瓶子的口多拿火焰烧灼。
文档:细胞培养的污染及控制

1)污染的类型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不仅仅指微生物,而且还包括所有混入培养环境中的、对细胞生存有害或造成细胞不纯的物质,包括生物和化学物质。
一、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实验室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即使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了抗菌素(一般为预防剂量),也可能因为操作不慎而引起污染。
最常见的有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杆菌以及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又以白色葡萄球菌较常见。
培养细胞受细菌污染后,会出现培养液变混浊,pH改变。
也有的培养液肉眼观察无多少改变,只能在镜下发现菌体才知污染。
所以,每天应仔细观察。
污染后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胞内颗粒增多、增粗,最后变圆脱落死亡,造成试验失败和细胞株(系)丢失。
二、真菌污染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在霉雨季节进行细胞培养更易污染。
最常见的真菌有烟曲霉、黑曲菌、孔子霉、毛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
培养细胞受真菌污染后,可见培养液中漂浮着白色或浅黄色的小点,有的散在生长,培养液一般不发生混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丝状、管状或树枝状的菌丝纵横交错在细胞之间或培养基中,有的呈链状排列。
念珠菌和酵母菌呈卵圆形散在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
个体细小,有增多趋势。
镜下看时,要将培养瓶用酒精棉球擦干净,以防止与瓶外尤其瓶底外面生长的菌丝相混淆。
真菌污染后,细胞生长变慢,但最后由于营养耗尽及毒性作用而使细胞脱落死亡。
三、支原体污染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最小直径0.2μm,一般过滤除菌无法去除它,光镜下难以看清它的形态结构。
开始不易发现,能在偏碱条件(pH7.6~8.0)下生存,对青霉素有抗药性。
多吸附于细胞表面或散在于细胞之间。
电镜下可见其有三层结构,无细胞壁,中央有电子密度大的密集颗粒或丝状的中心囊。
培养细胞受支原体污染后,部分敏感细胞可见细胞生长增殖变慢,部分细胞变圆,从瓶壁脱落。
但多数细胞污染后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变化,若不及时处理,还会产生交叉污染。
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污染及污染处理

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污染及污染处理一、本文概述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
通过模拟细胞在体内生长的环境,细胞在体外得以繁殖、分化并维持其特定功能。
本文旨在概述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基的选择、细胞传代、细胞冻存与复苏等,同时探讨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包括细菌、真菌和支原体等微生物污染,以及污染的检测和处理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细胞培养的基本流程和污染防控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为实验操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用于模拟体内环境,研究细胞生长、分化和功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贴壁培养法:这是最常见的细胞培养方法。
细胞在培养瓶或培养板的表面上贴壁生长,形成单层细胞。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系。
悬浮培养法:某些细胞,如血液细胞、肿瘤细胞和某些干细胞,可以在液体培养基中悬浮生长。
这种方法不需要细胞贴壁,可以方便地扩大细胞数量。
微载体培养法:微载体是一种微小的、可以悬浮在培养基中的颗粒,通常用于大规模细胞培养。
细胞可以在微载体的表面上贴壁生长,从而增加细胞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提高细胞生长效率。
三维培养法:这种方法模拟体内组织的三维结构,使用支架或凝胶等基质支持细胞生长。
它有助于研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组织的形成。
共培养法:将不同类型的细胞放在同一个培养环境中进行培养,以模拟体内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将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共培养,可以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
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选择适合细胞类型和实验目的的培养方法,同时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值、营养成分等,以确保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三、细胞培养污染及其影响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污染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可能对细胞生长、实验结果和细胞治疗产生负面影响。
污染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
细胞污染原因及处理

细胞污染概述凡混入细胞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都应视为污染,细胞污染不能完全被消除,但能减少其发生的频率和后果的严重性。
细胞污染根据污染源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
一、物理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物理性污染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或被笼统地归为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通过影响细胞培养体系中的生化成分,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
培养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温度、放射线、振动、辐射(紫外线或荧光)会对细胞产生影响。
细胞、培养液或其它培养试剂暴露于放射线、辐射或过冷过热的温度中,可以引起细胞代谢发生改变,如细胞同步化、细胞生长受抑制甚至细胞死亡。
通过实验室的合理设计及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可以减少环境中物理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孵箱应放在温度较恒定的环境中,周围不能放置能引起机械振动的设备,如离心机。
培养液及培养试剂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为避免光照试剂不能放在玻璃门的冰箱中,试剂周围不能放同位素。
培养液从冰箱中取出后应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实验,以避免过冷的温度对细胞的影响。
二、化学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培养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都可以引起细胞的污染。
化学物质并不总是抑制细胞的生长,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就可促进细胞的生长。
不同细胞对化学物质污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未纯化的物质、试剂、水、血清、生长辅助因子及储存试剂的容器都可能成为化学性污染的来源。
细胞培养的必需养分,如氨基酸,若浓度超过了合适的范围,也会对细胞产生毒性。
同样,不同细胞系其最佳培养条件下对血清和缓冲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培养中应严格控制。
玻璃制品清洗过程中残留的变性剂或肥皂(通常残留在瓶盖的内表面)是最常见的化学性污染。
水是唯一一种在凝固时膨胀的化合物。
因此在选择冻存细胞的容器时应考虑到这个因素。
容器因水的膨胀而发生破裂是引起试剂污染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金属离子、有机分子、细胞内毒素等物质对水的污染,在配制液体,清洗容器时必须使用不含杂质的超纯水。
细胞污染的检测与去除

第二章 动物细胞培养第四节 细胞污染的检测与去除细胞培养最怕的就是细胞污染。
一旦细胞发生污染,轻的,导致实验无法正常进行,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细胞株的丢失。
细胞污染:是指细胞培养物中混入培养环境中的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或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
细胞污染的主要途径有:1)空气因素:空气是微生物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在超净工作台、细胞培养室工作时,不戴口罩,不带头套,面对操作间大声讲话、咳嗽等均可能造成细胞污染。
2)器材因素:主要是细胞培养用器材清洗消毒不彻底,致使污染物残留;培养箱没有定期消毒,易使细菌、霉菌孽生,形成污染。
3)操作因素:实验操作者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规范、甚至使用污染的器具等。
培养两种以上细胞时,交叉使用吸管或培养液瓶等导致细胞交叉污染。
4)血清或培养基:有些血清生产时已被支原体或病毒等污染,有的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已经污染,或者在培养基的存放过程中导致了污染。
5)组织样本:尤其在进行原代培养时,组织样本可能带菌,导致污染。
细胞污染的主要类型有(图1):图1 细胞污染的主要类型第一,细菌污染:细菌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污染。
细菌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可呈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因为细菌的繁殖速度快,被污染后,往往一天内即可通过肉眼观察发现,pH值也会突然降低,培养基的颜色也会很快变化,培养液会变浑浊。
轻微细菌污染的去除: 可使用5-10倍常用抗生素剂量的冲击法,加抗生素作用24-28 h,再换成常规培养液,有时可排除污染,但大部分细胞培养的细菌污染发现时就已经很严重了,无法挽救,最好直接丢弃,防止污染的扩大。
细胞培养细菌污染的主要检测方法有:肉眼观察法;培养检查法;显微镜观察法;PCR检测法等。
1)肉眼观察法:(图2),如图,这是正常生长细胞在不同时间的培养基的颜色,污染细胞培养基会变得浑浊,培养基会快速变黄(因大量细菌繁殖会导致pH 快速下降)。
刚传代细细胞培养中需要传代的细图2 正常生长细胞培养基的颜2)培养检查法:就是用细胞培养上清在无菌琼脂糖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培养,37℃培养箱中培养过夜,看是否有细菌菌落长出(图3)。
细胞培养技术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参考

细胞培养技术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参考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然而,在进行细胞培养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细胞培养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参考。
1. 细胞污染问题细胞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可能来源于细胞培养器皿、培养基、试剂、液体气氛等多个方面。
常见的细胞污染类型包括细菌、真菌、酵母菌、支原体、霉菌等。
遇到细胞污染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参考:- 严格的无菌操作:所有实验应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使用经过验收的培养器皿和无菌试剂。
- 经常检查和更换培养器皿、培养基:经常检查培养器皿和培养基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 预防细胞污染:定期进行表面消毒、培养器具灭菌和试剂消毒以预防其他污染来源。
2. 细胞生长问题细胞生长问题是细胞培养过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
主要表现为细胞无法黏附、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解决细胞生长问题的方法参考如下:- 增加培养物中的营养物:根据细胞类型和需求,调整培养基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的浓度。
- 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调整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参数,以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 检查细胞的健康状态:定期检查细胞的形态和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3. 细胞凋亡问题细胞凋亡在细胞培养中可能出现,特别是在长期培养过程中。
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收缩、核染色质浓缩、DNA断裂等特点。
以下是解决细胞凋亡问题的方法参考:- 优化培养条件:提供适宜的培养基、温度、CO2浓度、液面高度等环境因素。
- 增加细胞存活因子:添加适量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或激素等,以提高细胞存活率。
- 检查细胞状态和健康:及时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 细胞分化问题在一些特定细胞系中,细胞分化可能成为一个问题。
细胞分化表现为细胞形态、生长速率、分泌物或细胞功能的改变。
以下是解决细胞分化问题的方法参考:- 控制培养时间:在合适的时间段内收获细胞,以避免细胞进一步分化。
细胞培养中“黑胶虫”污染的检测及防治

6、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细胞培养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特别是在培养液 更换、细胞传代等关键环节上要格外留意。通过定期检查和记录细胞生长情况、 生化指标等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黑胶虫污染问题。
7、采用新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基因测序、生 物信息学分析等也可用于检测和防治黑胶虫污染。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可 以更早地发现污染源、追踪污染途径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4、建立应急预案:实验室应建立针对黑胶虫污染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 污染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5、加强学术交流与培训: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了解和学习 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提高对黑胶虫污染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同时,对实验室 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5、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可以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实验 器材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剂有75%酒精、紫外线、甲醛等。在使用 消毒剂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对细胞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内容三
引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塑料制品的使用日益普遍,由此引发的白色污染 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次演示将探讨白色污染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旨在引起 人们对白色污染问题的,共同呵护环境。
参考内容
一、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
细胞培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技术。细胞培养 是指将活细胞种植在适宜的基质中,通过提供适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使细胞在 体外繁殖和生长。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包括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
1、悬浮培养:悬浮培养是将细胞悬浮在培养液中,通过搅拌或振荡使细胞 均匀分布,并保持悬浮状态。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细胞,包括一些难以 贴壁的细胞。
不合格干细胞处理流程

不合格干细胞处理流程概述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干细胞的质量可能存在问题,称为不合格干细胞。
不合格干细胞处理流程是指对不合格干细胞进行鉴定、筛选和处理的一系列操作。
本文将详细描述不合格干细胞处理流程的步骤和流程。
流程步骤步骤一:鉴定不合格干细胞1.收集干细胞样品:从培养基或患者体内收集干细胞样品。
2.准备鉴定材料:准备用于鉴定的抗体、染料或其他试剂。
3.鉴定细胞表面标记:使用流式细胞术或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干细胞表面的特定标记物,如CD34、CD45等。
4.鉴定细胞内标记:使用荧光染料或荧光蛋白标记,观察干细胞内部的特定标记物,如Oct4、Sox2等。
5.分析鉴定结果:根据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判断干细胞是否合格。
步骤二:筛选不合格干细胞1.准备筛选材料:准备用于筛选的抗体、染料或其他试剂。
2.设计筛选实验:根据不合格干细胞的特点,设计合适的筛选实验,如细胞毒性筛选、细胞增殖筛选等。
3.进行筛选实验:按照筛选实验的要求,处理不合格干细胞样品,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和测量。
4.分析筛选结果:根据筛选实验的结果,判断不合格干细胞是否被筛选出来。
步骤三:处理不合格干细胞1.选择处理方法:根据不合格干细胞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细胞凋亡诱导、基因修饰等。
2.准备处理材料:准备用于处理的试剂和材料。
3.进行处理实验:按照处理方法的要求,处理不合格干细胞样品,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和测量。
4.分析处理结果:根据处理实验的结果,评估不合格干细胞的处理效果。
步骤四:质量控制1.设计质量控制实验:根据干细胞的质量标准,设计质量控制实验,如细胞活力检测、细胞分化能力评估等。
2.进行质量控制实验:按照质量控制实验的要求,处理不合格干细胞样品,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和测量。
3.分析质量控制结果:根据质量控制实验的结果,评估不合格干细胞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步骤五:记录和报告1.记录实验信息:详细记录每一步实验的操作过程、所用试剂和材料、结果数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污染
一.实验方法
1.降低上皮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2.微生物污染的排除实验
二.图片
1.细胞污染图片
2.细胞污染鉴别与图片
3.细胞培养中的污染(图)
4.细胞培养污染拯救及预防方法(图)
三.细胞污染FAQ
1.细胞污染原因
2.有关支原体污染的问答
3.细菌污染细胞是否会影响质粒的转染
4.细胞培养中霉菌污染问题
四.细胞污染的基本知识
1.细胞污染的一些总结和心得
2.细胞污染你知多少?细胞实验室污染的预防
3.挽救细胞污染效果评价:巨噬细胞法效果颇尴尬
4.哈?细胞又污染了?这里有一份祖传的鉴污宝典
5.细胞培养污染拯救及预防方法
6.细胞培养污染的思考
7.细胞培养污染之支原体污染检测
8.细胞培养中的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9.细胞培养的污染及控制
10.关于细胞培养中的污染
11.细胞培养中的黑胶虫污染
12.如何预防细胞培养的污染问题
13.细胞培养减少污染的小细节
14.细胞培养的微生物污染排除
15.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
16.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的特点及检验
17.怎么样才能减少污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