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
D01:10.19392/ki.1671-7341.201904095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林娜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安新县分局河北安新071600摘要:近年来白洋淀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水量水质对白洋淀水环境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形式已十分严峻。
雄安新区设立 以来,为加快治理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制定白洋淀生态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本文全面分析导致白洋淀水污染的现状及成因,并提 出有关生态修复治理的对策和意义,希望全面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加快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
关键词:雄安新区;白洋淀治理;生态修复环境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技风2〇19年2月_、白洋淀概况白洋淀属于平原半封闭式浅水型湖泊,为华北平原最大的 淡水湖,在维系华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补充地下水源、调蓄洪 水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 缺的作用,淀区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大小淀泊143个,因独特 的湿地生态、宜人的荷乡风光闻名遐迩,享有“华北明珠”之 称。
[1]然而近年来,白洋淀流域水资源短缺、泥沙淤积、环境污 染、湿地功能下降,拯救和恢复白洋淀生态系统已迫在眉睫。
二、白洋淀污染现状(一) 存在的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脆弱。
白洋淀地处九河下梢,地势低洼,水土 流失情况严重,水体生物多样性遭到迫害。
生态环境承载力较 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且有逐年恶化的趋势,影响了白洋淀生 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2]人为因素的破坏以及大强度的开发利 用,致使自然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加剧了 生态环境的退化。
%2)水资源严重短缺。
由于工农业用水,持续干旱等原因,现在白洋淀水位已无法测量,基本处于干涸状态。
白洋淀上游 大修蓄水工程,加之调蓄不当的原因,加快了上游水环境的蜕 化速度,并人为截断=条人淀河流的汇人,导致了流人白洋淀 的水量大大降低。
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
. Al现l在R白i洋g淀h水ts位已R无es法e测r量v"e基d本. 处于干涸状态$ 白洋淀上游
保护白洋淀建议书
保护白洋淀建议书白洋淀,位于河北省境内,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和环境污染,白洋淀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为了保护白洋淀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望能够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白洋淀的生态环境,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白洋淀的保护力度。
通过加强立法和监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惩环境污染行为,确保白洋淀的水质得到改善。
同时,政府应该增加对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投入,加强对白洋淀的监测和治理,积极推动白洋淀的生态修复工作。
其次,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参与白洋淀的保护工作。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白洋淀的污染。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环保投入,推动绿色生产,减少工业废水排放,保护白洋淀的水质。
另外,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白洋淀的生态修复。
通过开展生态环境调查和监测,深入了解白洋淀的生态状况,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推动生态工程建设,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湿地植被覆盖,改善白洋淀的生态环境。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白洋淀的保护。
通过加强与国际环保组织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环保经验和技术,推动白洋淀的保护工作。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项目,争取国际环保资金支持,推动白洋淀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最后,加强公众监督,推动白洋淀的保护工作。
通过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加强对白洋淀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促使相关部门和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确保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总之,保护白洋淀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对白洋淀的保护力度,确保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的家园。
希望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白洋淀的保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白洋淀,共建美丽中国。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治理保护 ppt课件
白洋淀由堤防围护,淀内壕 沟纵横,河淀相通,田园交错, 水村掩映。淀上波光荡漾,水鸟 啁啾,芦苇婆娑,荷香暗送,构 成了一幅生态美景。素有华北明 珠之称、亦有“北国江南、北地 西湖”之誉。
白洋淀现状
1、白洋淀严重缺水现状
白洋淀像一个又大又浅的“盘子”,淀底海拔7—9米, 库容量小,且渗透和蒸发量大。它的水位观测点设在淀内 的十方院,当此地水位低于6.5米时,白洋淀大部分地方 已干涸见底,因此白洋淀的干淀水位是6.5米。汛限水位 是8.0—8.3米,高于这个水位时,防汛部门将视水情雨情 有计划地开闸放水。
2、白洋淀污染严重现状
白洋淀水质长期处于Ⅳ类以下,鱼类品种由1958年的54 种下降到了30种,据保定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去年6月白 洋淀8个常规国控监测点中,有4个是Ⅲ类水质、3个是Ⅳ类 水质、1个是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是COD、高锰酸盐、总磷、 氨氮。主要污染源:一是上游河流污染太重。二是淀区生产 生活功能太强。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 现状与治理保护
汇报人:李文星
目录
CONTENTS
1 白洋淀简介 2 白洋淀现状 3 白洋淀水环境恶化的原因 4 白洋淀的治理和保护
白洋淀简介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 平原,地处海河流域大清 河水系的九河下梢,接纳 从南、西、北三面流来的 潴龙河、唐河、府河等八 条河流的水汇集而成,是 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 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 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其中 以白洋淀较大,总称白洋 淀。
4.产业低端
淀内以水产养殖、水稻种植、小作坊生产和旅游 也为主,生产模式都比较粗放。为了提高渔业产量, 不惜以污染水体为代价,投入大量饵料。
淀外产业以羽绒加工和有色金属冶炼为主,耗水 多、耗能大,对水和空气有污染,处于产业链底端。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王倩的故事 故事一:王倩和她的“筷子树”
王倩看到人们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严 重,利用业余时间和同学们一起,花费一星期收集10 万支废弃方便筷,做成了“筷子树”。而这些筷子所 耗费的原材料恰恰是我国短缺的森林资源。他们组织 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王倩和她的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
1982 1989.12 1984、5、11 1985、1、1 1985、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8、6、1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9、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 1991、6、29
考一考: 环保法律法规知多少
1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是 环境保护法 。 宪法 2 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中以 为基础, 环境保护法 以 为主体。 3 在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法 律是 环境保护法 。
我们要为保护环境做贡献,首先要从何做起呢?
自己以前的环保意识怎
么样?今后在日常生活中
会怎么做?
故事二:王倩智救果子狸
一天,王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人偷偷往酒
店运送果子狸,她想到我们国家新近出台了《野生动物
保护法》,此人的行为一定不合法,于是便走上前去制 止,但不管怎么说都没能说服这个人。于是,聪明的王 倩悄悄拨打了举报电话,救出了果子狸,制裁了违法行 为。
故事三:王倩和她的绿色环保梦想
1、节约每一滴水,从家中做起,从校园做起,从 社会生活中做起。
2、发动全国中小学生加入到种树队伍中来,并实
现了自己的种树梦想,北京延庆县西梁山就有一片种着 2008棵树的“少年先锋林”。 3 、王 倩 的 环保计 划:开展 “节约用 纸活动 ” 、 “节能减排活动”、种植“中华青少年奥运林”等等。
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
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白洋淀景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白洋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中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创新性。
一、政府主导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以政府主导为核心,由保定市政府牵头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
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对景区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
二、生态保护为主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以生态保护为主要任务。
在景区内,设立了严格的保护区和核心区,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和破坏。
政府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力度,采取措施防止水污染和土地退化,保护白洋淀湿地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科学规划和建设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注重科学规划和建设。
政府组织专家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评估,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
在景区内,建设了一系列的生态观测站、研究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为科学研究和生态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社会参与和公众教育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鼓励社会参与和公众教育。
政府积极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共同参与景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同时,政府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公众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五、旅游开发和产业发展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兼顾旅游开发和产业发展。
政府注重提升景区的旅游服务水平,改善旅游设施和交通条件,推出一系列的旅游产品和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同时,政府鼓励和引导景区周边的农民和居民发展湿地农业、湿地渔业等相关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六、国际合作和交流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
政府积极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组织开展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政府鼓励景区内的科研机构和专家与国际同行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景区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以政府主导、生态保护为主、科学规划和建设、社会参与和公众教育、旅游开发和产业发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为主要特点。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建议
生态环境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建议胡亚卿,陈永明(河北省定州市生态环境局,河北 定州 073000)摘要: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文章分析了白洋淀环境污染现状,提出了治理和保护的建议,旨在逐步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的生态功能,从而实现城市与淀泊共融共生。
关键字:白洋淀 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3-0179-02DOI:10.16647/15-1369/X.2019.03.105Suggestions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 Baiyangdian lakeHu Yaqing,Chen Yongming(Ding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reau,Dingzhou Hebei 073000,China)Abstract: Baiyangdian lake is th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north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Baiyangdian lak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reatment and protection, so as to gradually restore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Baiyangdian “kidney of north China”, and realize the symbiosis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lake.Key words:Baiyangdi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对于补充周边地区的地下水、减轻气候干燥程度、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白洋淀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探索
三农论坛白洋淀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探索□文/霍捷1王卫平2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严重,水体中 有1/3氮磷污染物的来源是农药面源污染,白洋淀自2010 年后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白洋淀上游流域的农业面源 污染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来源之一。
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 划纲要》,明确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目标和任 务。
同年9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白洋淀流域治理实 施方案(2018-2020年)》,白洋淀上游流域治理工作随即启 动。
2019年,《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 2035年)》正式印发,进一步明确了到2020年、2022年及 2035年的总体规划及中远期任务目标。
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是着力改 善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服务保障雄安新区规划建 设,全面推进首都“两区”建设,促进生态强市、绿色发展的 重要举措。
为全面贯彻落实《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规划(2018—2035年)》,保定市自2018年起,深人开展白 洋淀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本文通过对保定市白洋淀上游流域农业农村基本情 况及白洋淀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 调研,综合分析了保定市白洋淀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 理工作现状,并对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进行了研究及探 讨,为白洋淀上游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白洋淀上游流域农业农村基本情况白洋淀上游流域内,保定市涉及22个县市区、285个 乡镇、5136个村、乡村人口数量462. 79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05. 5万亩,作物种类有小麦、玉米、红薯、土豆、花 生,养殖主要有猪、鸡、牛、羊等。
人淀河流流经区域涉及 159个乡镇、1167村、乡村人口 172万、耕地200万亩,作物 种类有小麦、玉米、红薯、土豆、花生,河流两岸1公里范围 内规模养殖场443个。
白洋淀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开展 情况节肥节药工程开展情况2018年以来,保定市通过深 人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推进有机 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 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统防统治等工作,提高农民科学 施肥意识和技能,提高农药利用率,推动化肥、农药施用量 零增长。
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
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白洋淀景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
为了保护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提升游客体验,景区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
一、生态保护为首要目标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以生态保护为首要目标。
景区管理部门制定了严格的保护规划和管理措施,限制了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
通过湿地生态修复、植被恢复、水质监测等手段,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同时,景区管理部门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宣传,引导游客爱护自然环境,不随意捕捞、破坏植被等行为,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管理理念。
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
景区管理部门根据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制定了合理的游览路线和设施布局,将游客引导到相对集中的区域游览,减少对湿地的踩踏和干扰。
同时,景区管理部门积极引进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巡视、智能监测设备等,实时监测景区的生态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湿地生态的稳定和健康。
三、多元化的旅游服务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注重提供多元化的旅游服务。
景区管理部门与周边农户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农家乐、特色民宿等旅游产品,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景区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冰雪节、湿地音乐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服务,景区管理部门增加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四、社会参与共治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注重社会参与和共治。
景区管理部门与当地政府、社区、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参与景区的管理和保护。
通过建立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志愿者队伍等形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景区的保护和管理中来。
同时,景区管理部门还积极倡导游客文明游览,引导游客遵守景区规定,共同维护好白洋淀的生态环境。
五、持续创新发展白洋淀景区的管理模式注重持续创新发展。
景区管理部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印发
中国•北京(2019年3月21-22日)第十四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印发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後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总体目标为有效整合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执法职责和队伍,科学合规设置执法机构,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体系和能力建设。
到2020年基本建立职责明确、边界清晰、行为规范、保障有力、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形成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相适应的行政执法职能体系。
北京市发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1月7日,北京市制订并发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612-2019)。
标准规定T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和排放浓度限值,污染物控制项目包括pH值、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动植物油八项。
针对不同规模、排入水体类别等因素分设不同浓度限值。
规模划分为500m7d以上、50m7d-500m7d.5m3/d-50m3/d5m3/d以下四档;排入水体类别划分为IT类、皿类功能水体和其他水体两类。
同时,在管理要求中提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宜因地制宜,优先选用生态处理工艺,鼓励回用,在重点地区可执行更严格的排放限值。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印发河北省委、省政府近日下发饶于印发<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明确治理目标,到2022年,白洋淀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进展,生态系统质量初步恢复;到2035年,白洋淀综合治理全面完成,淀区生态环境根本改善,良性生态系统基本恢复;到本世纪中叶,淀区水质功能稳定达标,淀区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健全,白洋淀生态修复全面完成。
将白洋淀水质逐步恢复到III-IV类。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治理保护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治理保护白洋淀,位于中国河北省和北京市交界处,是北方重要的淡水湿地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白洋淀成为了许多水生生物和候鸟的天堂。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白洋淀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一系列的破坏和污染。
本文将探讨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保护对策。
1.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白洋淀的水资源是维系其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引水工程的建设,导致了水资源的极度紧张。
湖泊水位下降、湿地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严重影响到了湖泊的生态平衡。
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排放也直接导致了白洋淀水质的恶化,湖泊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除了水资源和水质问题,白洋淀周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成为了生态环境的一大隐患。
大量的湿地草地被开垦用于农田和建设项目,导致湿地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同时,过度的土地利用也带来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2. 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白洋淀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着诸多的保护挑战。
首先,多个行政区划的重叠管理使得白洋淀的保护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
不同区域的法律法规、管理体制和责任划分不统一,导致了治理和保护的难度增加。
其次,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一方面,白洋淀的生态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同时,白洋淀周边的农业和旅游业等经济产业也需要发展和扩大,两者之间的平衡难以达到。
此外,公众对于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还有待提高。
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不合规的行为和习惯仍然存在。
例如,乱倒垃圾、乱捕乱猎等问题,给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进一步的破坏。
3.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对策要想有效地治理和保护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综合对策。
首先,加强跨区域协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不同行政区划的管理单位要加强协调,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确保治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保定市白洋淀上游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
保定市白洋淀上游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污水排放和化学品使用等原因,水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保定市白洋淀上游流域作为保定市的“母亲河”,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通过对保定市白洋淀上游流域水污染现状、污染源特征等进行分析,并以保定市南高村镇为实验区,运用大肠菌群监测和水质模型技术,对南高村镇农村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了其成因和治理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南高村镇存在农村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大肠菌群超标和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严重超标。
在治理方面,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在保证水资源供应的同时,实现水环境的良好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保定市白洋淀上游流域;南高村镇;大肠菌群;水质模型正文:一、引言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发展,带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水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水污染导致的健康和经济损失超过数十亿美元(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我国也不例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也不断凸显,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作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的白洋淀,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水资源补给和生态保护区之一。
然而,由于白洋淀周边工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白洋淀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保定市白洋淀上游流域作为白洋淀的“母亲河”,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保定市白洋淀上游流域的水污染治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本研究以保定市南高村镇为实验区,采用大肠菌群监测和水质模型技术,对南高村镇农村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成因和治理方法。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建议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建议白洋淀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淡水湿地,也是全球首个获得“湿地之王”荣誉的地区。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白洋淀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监管措施要想治理好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
政府应当加大对白洋淀的监管力度,加强河流和湖泊水质监测,定期进行水质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对于违法捕捞、乱砍滥伐、污染等行为,应当严厉打击,并依法进行处罚。
二、改善水质白洋淀的水质问题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难题。
为了改善水质,可以进行生态修复和水体净化。
对于湿地区域和岸边区域,可以采用植被造林和湿地建设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
同时,应当对进入白洋淀的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并禁止使用有害的化学品和农药。
三、控制开发为了保护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必须控制开发。
政府应当制定严格的开发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
特别是在白洋淀周边地区,要严格管控房地产业,控制开发强度,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只有了解白洋淀的生态状况,才能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和治理。
必须加大对白洋淀的科学研究力度,对湿地生态、水生生态、草地生态等方面进行研究,了解白洋淀的生态特征和演化方式,并针对问题进行对策制定。
同时,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及时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宣传白洋淀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政府应当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倡导保护环境的理念,引导公众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
可以通过组织参观、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等方式,让公众深入了解保护白洋淀的重要性。
总之,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
政府、市民和企业应当共同行动,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湿地。
2023年白洋淀治理 工作要点
2023年白洋淀治理工作要点白洋淀,位于我国河北省境内,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我国四大淡水湖泊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白洋淀水质持续恶化,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改善白洋淀的生态环境,自2018年以来,河北省开展了针对白洋淀的治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工作要点,并计划在2023年取得明显的成效。
白洋淀治理工作要点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水质治理、生态修复、人工湿地建设、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和全面考核督查。
首先是水质治理,白洋淀水质一直是治理的重点。
为了改善水质,相关部门将加强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严格限制排污口的设置和排放标准,加大水质监测和排查力度,确保水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是生态修复,白洋淀的水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工作。
相关部门将进行湿地植被的恢复和修复,采取生态补水措施,以及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重建,以期恢复白洋淀本来的生态环境。
另外,人工湿地建设也是白洋淀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白洋淀周边地区,相关部门将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湿地建设,提高湿地面积和水质净化能力,为白洋淀的水环境治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白洋淀的水资源是一项宝贵的资源,需要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
相关部门将加强对白洋淀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分配利用白洋淀的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政策法规制定方面,相关部门将针对白洋淀的治理工作,制定专门的政策法规,明确白洋淀的保护治理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为白洋淀的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最后是全面考核督查,相关部门将建立完善的考核督查机制,对白洋淀的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考核和督查,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白洋淀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2023年,白洋淀治理工作要点的实施将使得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质得到提升,生态系统得到修复,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
这对于改善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乃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白洋淀自然保护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研究
为突 出、当地群众 反映最 为强烈的村庄 ,使危害群 众健康 的环境污染得 到有效控制 ,环境监 管能力得 到加强 ,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 ̄ 2 1年环境 问题 突 J 10 5 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 的村镇要基本得 到治理。中 共 中央 、国务 院提 出 “ 工业 反哺农业 、城 市支持 农 村 ”的重要方针 ,要求打破城 乡二 元结构 ,加快农 村经济和社会 发展 ,改善农 村居民点生产 、生活条 件 ,改善生态环境 ,集约利 用土地 资源 。政府财政
白洋淀 自然保护 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研 究
王 印传 ,王 军 ,陈影
(_ 1河北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学院,河北 保定 0 10 ;2 70 1 .河北农业大学 商学院,河北 保定 0 10 ) 7 0 1
摘要 :文章在 实地调 查 、室内实验和 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从淀 内生活垃圾 、淀 内污水排放 、水产养殖业和 畜禽养
白洋淀 自然 保护区不 同与其 它 自然保护 区,其 有大量村 民居住,核心 区有北河 庄、东 田庄 、采 蒲
3 0 m / 。淀 内居 民生活污水 的排放会对淀 内的生 5 g L
台,东李庄 共4 村庄 ;缓冲 区有郭 里 口、邸庄 、 个 东李庄 、西 李庄 、大 田庄 、北 田庄 、东淀 头共 7 个
Ab t t Ont e b s ff l u v y e p rme ta d p r sn r a e lo a a t e p o lmso v s e t o n i n n a s r : a e o ed s r e , x e i n n eu i g a ge t a f t , h r b e n f e a p cs f vr me t l ac h i d d i e o p l t n i cu i g h u e o d g r a e s wa e d s h r e a u c l r , o l r e i g a d p si i e a d fri z ra p i ai n o l i , n l d n o s h l a b g , e g ic a g , q a u t e p u t b e d n n e t d n e t ie p l to , u o u y r c l c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治理保护
.
1 白洋淀的现状
白洋 淀属 于平原 半 封 闭式 浅 水型 湖 泊 , 华 北 是 平 原 中 部 、 清 河 中游 缓 洪 、 沥 、 水 兴 利 的 大 大 滞 蓄 (I) 型天 然 平 原 洼 淀 , 为 中外 瞩 目的旅 游胜 地 。 又 白 洋 淀 不 具 备 多 年 调 节 能 力 , 常 年 份 水 位 为 正 73~85 l淀 区平 均洼 底 高程 为 63 保 证 淀 区养 . .n, .m,
5 4
[ 文章编号 ]02 02 (08 1-05-0 10 - 6420 )0 04 3
东北水利水电
20 年第 1 期 ( 2 卷2 1 ) 08 0 第 6 9期
白洋淀 冯
( 保定市水利水 电勘测设计院 : 河北 保定 0 10 ) 7 00
潴龙河 、 唐河 、 府河等八条河流的水汇集而成 , 是华 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但 白洋淀 自上世纪 6 年 0 代 以来 , 却先后发生 l 多次干淀现象 , 0 现状只有拒 马河 、 府河常年有水进 入白洋淀 , 而府河又是保定
市 排放 污 水 的一 条 污水 河 。代 替 自然 河 流 的是 , 白 洋 淀周 围建造 了防洪 坝 , 为 了人 为 的储 存洪 水 和 成
【 要】 摘 白洋淀作为华北最大的淡水湖, 水域面积锐减, 随着最近几十年连续出现干淀现象及大量污水进入
白洋淀, 白洋淀生 态环境遭 到严重破坏 。2 0 年 , 0 5 河北省启动一项历 时 1 年 、 0 总投 资达8 0亿元的 白洋淀 生态 环境 治理计划 , 以恢 复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文章从 白洋淀的 生态环境 恶化 的原 因的角度 来分析 白洋淀 的现状
白洋淀上游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研究
白洋淀上游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生活垃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白洋淀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湿地,面积达13.3万公顷,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保护区之一,其上游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生态环保的重要难题。
本文将对白洋淀上游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
一、问题分析1.自然条件不利白洋淀上游农村地区位于河北省易洛魁河流域,地势平坦,水系纵横,是灌溉农田的重要水源地。
然而,由于区域内自然条件不利,土地资源有限,加之生产生活水平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生活垃圾的总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进而加重了当地的垃圾处理压力。
2.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淡薄白洋淀上游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淡薄,许多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方式等知之甚少,存在将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的问题。
一些合并的村庄甚至没有统一管理的垃圾箱,街道两旁河边等处经常出现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的情况。
3.缺乏垃圾处理设施白洋淀上游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垃圾处理设施,一些贫困村庄甚至没有垃圾处理设施。
在存在的垃圾处理设施中,部分设计不科学,处理技术落后,装备不完备,无法有效处理当地生活垃圾。
二、治理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开展针对白洋淀上游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习惯。
同时,对乱堆乱放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以加强行为约束。
2.狠抓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垃圾分类处理环节,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箱、分类收集站点和分类转运中心等设施,实现垃圾分类的全过程控制。
同时,通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创新和垃圾处理工艺改进等措施,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3.推进垃圾填埋场建设针对白洋淀上游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处理设施的现状,建设符合环保标准的垃圾处理设施,推进垃圾填埋场建设。
同时,对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切实保护好当地水源和生态环境。
4.完善管理机制完善白洋淀上游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管理机制,制定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转运规范和标准,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管理工作,促进垃圾分类处理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最新河北省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河北省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河北省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工作,防治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白洋淀淀区和周边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区域。
第三条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区域,按下列规定划分为三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白洋淀大堤(无堤部分为淀水水位七点六米黄海高程淹没线)以内的淀区。
二级保护区:以白洋淀大堤(无堤部分为淀水水位七点六米黄海高程淹没线)为起点,向周围延伸五公里以内的区域和入淀河流上溯十公里以内的河道。
三级保护区:入淀河流及其支流各流域除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区域。
第四条省白洋淀地区开发建设协调管理委员会负责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的协调管理工作。
省白洋淀地区开发建设协调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的具体管理工作。
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区域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水利、交通、渔业、旅游和林业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负责与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有关的工作。
第五条进行白洋淀的水体环境保护工作,应当遵循合理调度水位、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的方针,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白洋淀水体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污染和破坏白洋淀水体环境的行为。
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处,并按规定对检举、控告人予以奖励。
第七条在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区域的一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禁止新建对白洋淀水体环境有污染的企业。
(二)禁止向白洋淀排放有毒有害液体,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等废弃物。
(三)禁止在白洋淀水体中清洗装贮过油类、农药和其他有毒污染物的车辆、船只、容器等。
(四)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
(五)船舶的残油、废油不得排入白洋淀。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将于4月1日起施行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将于4月1日起施行佚名
【期刊名称】《水工业市场》
【年(卷),期】2021()1
【摘要】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全票通过《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并将于4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作为涉及雄安新区的第一部地方法规,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
据了解,《条例》共8章100条,从规划管控、污染治理、防洪排涝、修复保护、保障监督等方面对白洋淀及其流域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规范。
【总页数】1页(P59-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
【相关文献】
1.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
2.网络传播方式创新下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机制构建——以《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为例
3.网络传播方式创新下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机制构建——以《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为例
4.《绍兴黄酒保护和发展条例》将于10月正式施行
5.河北: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4月起施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保定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4.02•【字号】保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号•【施行日期】2019.07.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保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号《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保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18年12月12日通过,经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19年3月2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保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4月2日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12月12日保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19年3月27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保定市白洋淀上游,是指流入白洋淀的拒马河、白沟河、萍河、瀑河、漕河、府河、唐河、孝义河、潴龙河等河流流经的保定市区域。
第四条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涉及白洋淀上游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
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生态保护补偿专项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引导金融机构对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信贷支持。
鼓励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第七条市、县级、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公益宣传,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八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的义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权进行举报、投诉。
收到举报、投诉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举报人、投诉人。
第九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倡导和鼓励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第十条对保护和改善白洋淀上游生态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县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监督管理第十一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十二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生态环境管理智能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第十三条市、县级、乡(镇)、村建立河长制,分级分段分区组织领导本区域内河流、水库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等工作。
市、县级、乡(镇)河长负责组织对相应河流下一级河长实施考核。
第十四条对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不到位、污染防治任务完成严重滞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等,由上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约谈情况向社会公开。
第十五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制度,完善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确定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承载水平。
以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控制项目审批和建设,淘汰落后产能。
第十六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机制,完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突发环境事件防控体系。
第十七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第十九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清洁生产综合协调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清洁生产促进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从事生产和服务的单位做好清洁生产促进工作,推进生产和服务过程清洁化。
市、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农业生产者做好农业清洁生产促进工作,推进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
市、县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
第二十条市、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固定污染源实施全过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名录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在排放污染物前取得排污许可证。
第三章保护与治理第二十一条禁止下列污染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行为:(一)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二)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三)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四)向水体排放含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定和标准的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五)向水体排放未经消毒处理且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含病原体的污水;(六)向水体倾倒、排放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七)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八)在河流、渠道、淀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九)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十)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污染水体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沿河生态环境保护,在河流沿岸开展林带绿化。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林种优化等措施,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
第二十三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落实污染防治措施,保障供水安全。
第二十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各类湿地功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湿地应当进行整治和修复。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推动入淀湿地净化系统建设。
第二十五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下水保护和管理,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实现地下水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鼓励地下水利用单位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第二十六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推动建立农业节水机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施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
第二十七条市、县级、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对纳污坑塘和黑臭水体进行限期整治,水体和底泥应当分别达到水体和土壤功能区标准。
第二十八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镇发展规划配套建设污水管网和集中处理设施,完善城镇雨污分流设施。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应当执行国家或者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十九条市、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县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主管部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进行集中处理;未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鼓励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或者庭院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第三十条市人民政府负责领导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保护工作,相关县级人民政府负责保护工作的落实。
第三十一条市、县级人民政府野生动植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野生动植物种群及生息地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对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繁育地、保护地、迁徙通道等重点区域建立档案,对受到严重破坏的野生动植物,通过建立保护小区或者人工繁育基地等措施予以恢复。
第三十二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第三十三条市、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指导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设置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回收点,指导农药使用者妥善保管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并及时送交回收点。
市、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负责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加强农用薄膜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可降解材料。
第三十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建立土壤监测调查评估制度和污染风险管控制度,划定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和土壤环境功能区,进行农用地环境安全分类管理与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治理与修复,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防范污染地块风险。
第三十五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等措施,对种植业、养殖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市、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农户、秸秆利用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青贮饲用、秸秆收集储运服务体系建设、秸秆气化、固化成型等资源化利用。
市、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积极引导、指导养殖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改造,规范散养行为;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等设施的指导和服务,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市、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监测。
第三十六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第四章协同管控第三十七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制定与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三十八条鼓励环雄安新区区域内企业的排放标准逐步与雄安新区企业的排放标准接轨。
第三十九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建立白洋淀上下游协作联动机制和流域水环境协同管理机制。
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推进跨界水质断面监测,协同建立水环境保护信息共享平台和水污染事故应急联动机制。
第四十条市人民政府应当优化环雄安新区区域产业结构,逐步建立与雄安新区一体化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
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情节较轻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三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一)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二)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三)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