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认知力的一些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信息化认知力的一些体会
提升各类人员信息化认知力是战胜信息化建设困难的
源头,只有文化相同,上下一心,才能“其利断金”,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策支持智能化、商务运营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信息化认知力的价值笔者将信息化认知力定义为政府、行业协会、咨询服务商、开发商等机构和企业的各级高管与中层、信息化从业人员、业务管理人员、终端用户等各类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价值认同、知识复合和知行合一的能力,是各类机构和人员能够清晰定位自身在信息化建设中责任义务、边界关系、协同方式和行为准则的能力,良好的认知是各方协同推进的高度默契,是正确决策、降低内耗、防控风险、同心合力推动信息化快速前行的核心动力。合理的信息化认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各类机构正确定位自身职能,消除内耗,协同发挥最大价值。信息化建设需要多类机构共同努力协作,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边界关系和矛盾,各方认知到位,可降低内耗,共同梳理,寻找突破,协同发挥最大价值。政府和行业协会能够深入社会调研,掌握行业动态,能够正确引导行业信息化建设大方向,搭平台、做服务,切实防止脱离实际的行政举措,避免以政策性刺激方式误导行业行为。
科研机构能跟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科研成果向实用产品的转化。咨询商和开发商能冷静分析市场需求,做好客户和产品定位,公司资源与客户需求相匹配,避免透支体力和市场以及低品质、低价格抢单,提供持续优质服务;能正确引导和培训客户,深入理解客户需求,与客户共赢,实现良性发展。建筑企业能结合公司战略和信息化基础,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不跟风、不盲从,科学发展、合理投入,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业务管理机构能目标明确,主导做好业务数据编码标准制订,完成适应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优化工作,提交清晰的业务需求;信息化主管机构能做好信息化统筹管理、策划、风险控制和落地工作,全方位做好信息化常识性、规律性的全员知识培训,引导全员信息化认知力的提升,协同信息化建设各相关方,支撑和引领企业管理提升、技术创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员能以同种语境交流,减少理解错误,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是系统工程,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战略与管理命题。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需要信息化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配套、资金设入、基础设施及软硬件投入、人才队伍投入、技术积累、编码标准和信息安全保障、企业管理流程优化基础。多系统建设必须遵循先后顺序,需与先进对标,开展市场调研,要进行信息化顶层设计和数据资源规划,要考虑系统集成与接口标准、多组织协同等;单系统建设需要经历组织策划、需求调研、需求分
析、原型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原型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编码标准及用户权限初始化、系统试点、全面推进、系统验收等一系列重大环节。这些基本常识与可能存在的风险,应以各种方式让各类人员充分知晓,特别是高层领导要有正确的认知,相关方交流要有共同语言,大家各司其职、各有侧重、通力合作,将信息法规与标准、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人才全方位地协同起来,促进建筑业信息化高质高效发展。企业高、中层领导要具备信息化领导力、决策力,具备在战略与顶层设计层面指明方向、范围和目标的认知力,在建立体系、打造文化、总体规划、推进实施和风险管控上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业务管理人员要具有项目建设业务主导能力,了解信息化需求的构成及各重大环节的责任义务,即:需求提交、业务分类标准组织编制、项目过程参与、功能验收和应用推进的执行能力。信息化管理人员要具备管控力和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能充分学习和理解业务,有能力实现业务需求向优质、易用、利于推进的信息化系统功能的转化。员工要具有执行力,理解信息化价值与意义,明白自身责任与义务,具有学习和应用执行的自觉行为。信息化认知问题的分析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近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很多企业也走过弯路、存在误区,各种失败案例不少,体现在领导力不足、推动力不足、支撑力不足和执行力不足,归根结
底是各机构、各类人员信息化的认知力不足,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信息化价值定位失准引发风险。一是过度拔高信息化作用。很多机构和领导看到国内外信息化先进典型兴奋不已,政府主动干预,企业无视行业特点、脱离管理实际、不顾原始积累,期望信息化一夜之间能解决企业各种痼疾、引领管理变革,将信息化建设全面铺开、贪大求全,结果多半会因业务流程错综复杂,标准编码千头万绪,系统功能分析不清、资金投入压力、人才队伍不足、技术支撑不力、整体管控失效等原因失败;二是信息化无用论。企业领导认为信息化投入产出比不对称,特别是经历过失败的企业和领导,感觉信息化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中看不中用,信息化因外力应景存在,不重视信息化,自然难有成效。三是信息化改变了传统模式,打破了利益格局,冲淡了人治特权优越感,对显而易见的好东西视而不见。信息化建设职责认知盲区导致风险。认知盲区的突出表现是:或各方责任淡化,职责留有盲区、覆盖不全,互相指责推诿;或过于强势,不顾规律不可为而强为之;或浮于表面,叶公好龙,职责不落地。企业中高层领导深知信息化价值,但缺乏举措,领导理解的重视就是发文和讲话,引导和决策能力弱,实质性参与少,将希望寄托在下属和合作方身上,这种认知很难形成信息化领导力。业务部门对信息化宏观需求很大,但微观需求提不出,且将信息化工作看成是信息技术工作,认为具体
工作应由信息化部门主导,实行交钥匙工程,不明白信息化建设需要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作基础,业务部门不牵头、不参与、不思考,提不出详细的建设目标、适用范围、核心需求和数据分类方法;最典型的还有口号喊得震天响,什么落地想法也没有,典型的叶公好龙型。信息化部门认为业务机构才是最终受益者,信息化部门只是技术实现,业务部门不主导则寸步难行;末端用户认为信息化就是为上级管理者和领导服务的,信息化冲击了原有习惯,需要再学习,增加了工作负担。信息化知识不足导致风险。企业中高层领导作为决策者缺乏信息化常识,不了解信息化建设规律和必备条件,将信息化看成简单的技术问题,常用行政命令和结果导向方式,不顾现实随性决策,存在高标准、大跃进、喊口号、施高压、少投入、缺配套的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管理机制等现象;业务人员不懂信息化建设知识,只站在小团体和个人利益上提需求,不知信息源头和内在关联,强行要求实现不合理需求,缺乏大局观和系统性理念等;信息化人员不关注企业战略规划、不懂企业管理、不能统领顶层设计、思维定势偏重技术、不善协调沟通技巧等;开发商自认是专业机构,不顾企业特点,不关注用户感受,重产品轻定制、重功能轻友好、重开发轻运维等。各类人员缺少高层挂帅,各方因知识的局限性,各持己见,如盲人摸象,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冲突不断,怨声重重,过程风险缺乏管控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