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教研,打造“全、足、好”课程
校本报告——立足校本教研
立足校本教研规范教学行为狠抓课堂质量推动科学发展——二十二中学校本教研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兄弟学校的各位同仁们:大家好!几年来,我校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从实际出发,针对校本教研做了大胆的尝试,具体汇报如下:截至2007年,我校整体环境及管理日臻完善,基本完成了本届班子2003年提出的“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打造品牌,创造名校”目标的第一步。
学校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入第二步的“内强素质”阶段。
可以说,我校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瓶颈阶段。
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已成为校领导和全体教师亟待解决的第一要务。
它决定着我校未来的发展。
在这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针对课堂教学不够完善的现状,学校主要领导决定以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一、重视教学工作研讨,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联合家长搞好教学管理1.第一届教学工作研讨会2009年5月,在于丽娜校长的组织下,我校召开了首届“教学工作研讨会”。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散到各教研组参与研讨,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
研讨会自始至终在民主、平等、热烈、紧张而有序的气氛下进行。
本次研讨会主要有三个议题:(1)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此次质量分析的收获主要有两点:一是变只分析师生的成绩为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学生;二是运用了图表分析法。
(2)教学模式的探究早在期中考试时,大家就开始对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细致的探索研究。
语文教研组形成了“预习新知——交流所得——整体感知——局部揣摩——整体深化——总结质疑——延伸积累”的模式;数学组形成了“设疑引学——分析探究——合作交流——拓展深化——检测反思”的模式;英语组形成了“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强化训练,能力拓展——检测反馈,归纳反思”的模式。
这些模式的初步形成,饱含了一线教师们的经验和智慧,为我校的课堂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稍后,王丽萍主任将仔细介绍我校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3)教学中的困惑与建议研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语文组提出了“需要固定黑板”、“减少办事环节”等十四条建议;数学组提出了“如何处理好练习册”、“教案和教学脱节”等十八条意见和建议;英语组提出了“应敦促教师把握《课标》、把握好作业量”、“加强对青年教师基本功的训练”等十条建议。
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精品课程
立足校本教研打造精品课程作者:赖胜荣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4年第02期摘要:立足校本教研,打造精品课程,有利于解决培训中理论与教研实践相脱节的矛盾,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本身的文化修养,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校本;教育;精品;课程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6-0016-032009年高考,福建省龙岩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省普教室的领导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龙岩无弱校”;但2010年高考很快又到了,龙岩高考开始全线溃败。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龙岩市高考成绩都不理想,这引发了诸众多的舆论,也引发了众多有识之士痛苦和深入的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普遍认为原因很多,如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步子迈得不大,思想解放不够,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新一轮课改实践中,我们的教育方式确实落伍了。
一、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性笔者参考了很多文献,不同研究者对课程的概念都给出自己的定义或界定。
国内学者对课程概念的描述主要有:①课程是教学科目;②课程是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总和;③课程是学校的教学内容;④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⑤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⑥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等等。
西方发达国家,课程概念的表述更多,如:①研制进行学习所需的产品、书籍和材料的一系列指南;②活动的教学大纲、学程设置、单元、课程和内容的编目;③由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④决定教什么的过程;⑤学习者在学校里实际学习的东西;⑥为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学者认为,课程术语的运用实际上存在如下三种形式:第一,课程是叙述学校制定的教育工作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
最理想的是它包括:①说明用这个文件作为指导规划教学策略的意图;②说明为学校提出的目的以及为此目的而设计的课程;③为实现这个目的可能需要的一批文化内容;④说明测定课程和课程体系的价值及效果的评价方案。
立足反思性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效课堂
立足反思性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效课堂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来源,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
初识教学反思还是在八年前。
那时,新课程呼唤教学新思维,呼唤教学新视野,倡导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然而我们却不知道为什么反思、反思什么、怎样反思。
带着困惑我们开始了学习与探索。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公式给我们启示,“思之不缜,行而失当。
故曰,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群体亦然。
”等等专家学者的论述让我们明晰,反思是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专业水平提高的最有效途径。
于是我们奏响了“走出请进更新理念,专题讲座掌握方法,范例培训模仿起步,相互交流学习借鉴,阶段回顾总结提升”五步曲。
走过了培训-实践-总结-再培训-再实践-再总结的螺旋式提升的过程。
在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中,教师的反思意识提升了,反思习惯养成了,反思方法掌握了,为开展反思性校本教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我们实施反思性校本教研的首要途径——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反思方法的“培训途径”。
基础打好了,如何将反思引向深入呢?我们把目光放到了备课制度改革上,落实集体备课,实施主备制,将备课内容分为必备、精备和略备三部分。
必备内容是每册教材的编排内容、设计思想、总体目标、每个单元整体教材分析以及学情分析;精备内容则为每册一到两个单元,其他单元为略备内容。
再通过集体备课由精备者说课,全组交流研讨,共同改进完善教学设计。
这样备课方式由单一转向多元、由个人转向集体,做到了四个结合,即:个人备课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精备与略备相结合,共性化的认识与个性化的设计相结合,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相结合。
我们把对教学反思这一“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的评价作为评价备课的重要指标,通过反思看备课,通过反思看教学,通过反思促教研。
备课制度的改革使反思从个体走向了群体。
立足学校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立足学校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么,就应当引领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学校要创设、营造出这样的氛围,让教师想研究、会研究,从研究中受益,从研究中体验到乐趣与幸福。
因此,校本教研就成为了一项有力的抓手,校本教研一般由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构成。
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成为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校本教研的优势校本教研与其他教师成长的路径相比,具有灵活方便、针对性强等优点。
(一)灵活方便,易操作校本教研更加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苛求按部就班,可以依据学校具体工作的变动而灵活调整,在具体执行时间上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在学校可结合各学科教研时间灵活安排,较好解决了工学矛盾,让教师可全身心投入。
(二)针对性强校本教研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困难,既可以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又可以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的形成。
校本教研充分体现了差异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内容,使教研从校外、课堂外回归到校内、课堂内,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能力的提高真正落到实处。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校本教研可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要进行分类培训,主要的形式有集智备课、教研活动、业务培训、经验交流、专题研究、案例分析、青蓝工程、课题研究等。
每项校本教研均在具体方向上有所侧重,教师通过各项校本教研可形成合力,切实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四)目标指向性校本教研的目标直接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指向学校实际,校本教研以学校为主阵地,基于学校并促进学校发展;二是直接指向全体教师,着力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
校本教研突出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群体和个人的发展为宗旨,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为出发点,展开培训,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
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要打造高效课堂,夯实校本教研是至关重要的。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研究单位,以教师的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教学实践为基础,积极开展系统、持续、深入和全面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夯实校本教研的方法和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探讨如何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
一、校本教研的重要性1.1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教学经验,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和成功做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1.2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校本教研,可以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促进学校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校本教研可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1.3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校本教研所研究的课题和问题是直接与学校教学实践相关的,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二、夯实校本教研的方法2.1 建立教研平台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研平台,提供专门的场所和设备,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教研组织机制,设立专门的教研岗位,通过内部选拔和公开竞争,选拔一批教研骨干,组建教研团队,推动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成果的转化。
2.2 确定教研课题学校应该根据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确定具体的教研课题,明确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鼓励教师利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课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
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教育是国家的基础,而教研则是教育事业的支柱。
校本教研不仅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和目标。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从理论到实践,分析校本教研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方法。
一、校本教研的意义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单位,以解决学校教学中实际问题为目标,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校本教研可以让教师围绕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学问题,加强教学设计和实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校本教研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增强学校办学特色。
校本教研可以让学校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通过教师共同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学校的独特教育文化和品牌形象,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声誉。
4.推动教育教学改进。
校本教研可以通过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和共同成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互助机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改进的动力。
校本教研的意义在于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改进教学为核心,真正实现了教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校本教研与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
而校本教研恰恰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1.校本教研是高效课堂的理论支撑。
校本教研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地深化对课程、学生和教学资源的认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改进教学方案,从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导。
立足校本教研,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
立足校本教研提升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规划和实施。
以下是对上述措施的详细论述:1.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设立专门的教研部门,明确教研工作的职责和目标,确保教研活动与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相一致。
同时,建立教研活动的定期评估机制,确保教研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 创新教研内容和方式:校本教研应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针对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形式,鼓励教师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形成教研的共同体。
3. 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提供持续的在职培训,包括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名师引领、师徒结对等方式,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4. 建立教研员考核评价体系: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教研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包括教研活动的组织能力、教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贡献等。
通过评价结果激励教研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质量。
5.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课堂教学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学生中心、能力培养转变。
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6. 加强教学成果培育与推广:通过校内外的教研活动,如教学比赛、教学研讨会等,选拔和培育优秀的教学案例。
将这些成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7. 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智能教学平台、在线资源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为教学提供个性化支持,实现精准教学。
8. 强化教研专业引领:建立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支持。
鼓励教研员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实际,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9. 优化作业设计与评价:改革作业设计,减少机械重复性作业,增加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
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一、教研概述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这个具体的教学环境下进行的以改进教学质量为目标的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在校本教研中,教师以学校所在地域、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和归宿地,通过对教学实践的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实践的提高。
高效课堂是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具体表现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合作学习,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故而,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校本教研必不可少。
二、校本教研的意义1.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 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校本教研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
3. 增进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校本教研可以促进学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增强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来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
4. 建立学习型组织校本教研可以促进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学习型组织,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校本教研与高效课堂的关系1. 校本教研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支撑校本教研能够促使教师对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使教师更加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具备应对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校本教研的目标和落脚点,通过校本教研,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
校本教研和高效课堂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校本教研可以为高效课堂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而高效课堂的实践效果也能够反过来验证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1. 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导和培训,使教师认识到校本教研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性,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2. 搭建教研平台,推动教研活动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研机构和平台,明确教研的组织架构和活动流程,指导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开展实际研究和实践活动,推动教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高效课堂
科 技 教 育147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1 立足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转变教学理念,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生活动的数学”2013年3月,我们几个数学教师参加了新教材培训,收益匪浅,充分认识到新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也应该包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等,而不是以往的“师教生学,师问生答,师写生抄”的完全被动式的学习。
根据这些认识,我们几位老师商议,在新学期开学的的每一节课上,不急于进行新课的教学,而是利用每一节课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给学生。
如举一些生活中的数学例子,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
向他们介绍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模式,告诉他们今后的数学课要用到一些学具材料,动手操作的时间很多。
许多结论由同学们自己亲身经验或与同伴交流合作得出自己的结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趋于多样化,不再单纯地以考试分数定终身。
第一节课下来,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新理念为指导,多方向多渠道地开展我们的课堂,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是活动的数学”。
3 转换教学方式,用活教材要实现新课标对数学教育的目标,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传授型或灌输型的教学方式,不再单一的依赖于教材、教参,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引出学习内容,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
比如我们在处理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内容时商议,利用“外校老师到我校参观应先干什么”和“在电影院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课堂,并且充分利用校门厅前的“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平面中点的位置。
立足校本教研__聚焦课堂教学__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全市教研工作会上的发言
立足校本聚焦课堂全面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在全市教研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同志们:今天咱们召开全市教研工作会议,主若是总结近几年来我市教研工作的体会,分析我市教研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当前教育科研工作的形势和重点,对2021年和尔后几年的教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一、近几年来教研工作简要回忆近几年来,我市教研工作围绕全市教育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各时期的工作重点,大力强化“科研兴教”意识,以有效效劳教育决策、改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不俗的成绩,为实施素养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不懈的尽力。
一是教研网络初步形成。
目前,市教研室已改制为XX 市教科所,全市完全中学和县(区)直中小学均成立教科室,有专兼职教研员99人。
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乡(镇)、学校四级教研网络。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1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设学科主持人22名,成员220名;成立31个学科教研工作室,涉及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艺术,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学前教育等学科。
成员达308名。
二是踊跃推动基础教育和一般高中新课程改革。
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一般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效劳指导及体会总结推行工作,针对各县(区)、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了对薄弱县、校进行新课程教材教法的培训指导工作。
三是踊跃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制定了“十二五”课题研究目标和课题研究指南,“十二五”以来,全市共立项省级课题21项,市级课题610项,县(区)级课题198项,校级课题299项;结题省级课题9项,市级课题208项,校级课题142项。
四是踊跃推动校本教研工作。
下发《XX市教育局关于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施意见》、《XX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一般高中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工作的通知》,校本教研气氛慢慢形成。
五是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印发了《XX市十二五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列入对县(区)、直属学校的年度教育目标考评,强化方法,整体推动,打造了一批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涌现了一批治理好、质量高、有特色的教学改革示范学校,有效增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
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在当今的教育领域,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何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学校和教师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从校本教研和高效课堂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如何通过校本教研的方式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一、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为目的,通过教师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探究、研究和实践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
校本教研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校本教研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和提升的过程,通过参与校本教研,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教学能力。
2. 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校本教研可以让学校更加了解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 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校本教研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通过教师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1. 建立校本教研组织。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校本教研组织,明确教研组织的功能和任务,制定教研计划,组织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2.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
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应给予校本教研足够的支持和条件,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确保校本教研顺利进行。
3. 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
校本教研需要有良好的教师交流和合作机制,学校可以利用定期的教研活动、讨论会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建立评价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校本教研的成果进行评价,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三、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高效课堂是指能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下功夫,以下是一些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1. 注重课堂设计。
立足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立足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校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场所,是教师成长的摇篮。
学校理应为教师的自我实现、专业发展而服务。
根据教师的教学实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下面结合我校的实践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学校领导的本质定位,我认为应当成为引领者、指导者。
为此,我们要以个人的学习态度,影响教师;以个人的学术魅力吸引教师。
在新课程中和老师们共同成长。
作为领导深入第一线,不仅仅去听课,还要上研讨课。
我和学校的教学主任也在教研活动中做课。
和老师们共同交流和反思教学的得与失。
为了培养教师善于动笔,善于反思并能记录的好习惯。
我们鼓励教师写随笔,写教学论文,学教育叙事、写案例分析。
不对字数和篇数做硬性的规定,而重在突出教师的自我感悟,自我反思。
希望教师能把教学中的精彩案例和教学反思等记录下来。
在研讨交流中大家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收获。
二、专业引领、快速成长:1、建立校内互助联动机制:一是建立名师带徒机制,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学校的教学能手、业务骨干与年轻教师结对子,实行双向选择,要求骨干教师对年轻教师跟踪指导,确立阶段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二是成立学校学科指导组,教学校长,学科骨干任学科指导组组长,全面负责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并和学校的骨干教师为老师的备课和上课及反思提供支持。
经常把大家在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作为学校校本研究的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全校教师展开行动研究。
努力为教师营造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2、建立专家、教师研究共同体:建立了专家支持机制,重点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我们多次请教育专家来我校作学术交流,并与多位教育专家建立长久联系。
请进来的同时我们还走出去开拓视野。
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
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锻炼的舞台,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等。
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
夯实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夯实校本教研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
而建设高效课堂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夯实校本教研和打造高效课堂两个方面,阐述这两个关键的教育议题。
夯实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内开展基于实际情况的研究活动,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为目标。
夯实校本教研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夯实校本教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参与校本教研,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研究探讨,教师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夯实校本教研有助于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通过校本教研,学校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校本教研还能够促使学校形成一个专业化的合作团队,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夯实校本教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校本教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打造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
以下几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需要发现学生的优势,引导他们发展特长,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需要注重互动。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测试、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如何立足校本,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立足校本教研,打造高效课堂清水塘第二小学唐灿对于“校本教研”一词,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释,纵观各个专家的说法,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校本教研必须立足于学校,从广大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使“教、学、研、训”四者一体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把教研扎根于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去。
只有这样,校本教研才会有实效,才会能够全力为教育教学服务。
我们开福区清水塘第二小学是一所成立不久的新学校,从2007年9月成立至今仅四年时间,学校从481名学生9个教学班快速扩展到现在的2866名学生49个教学班,教师从建校初的30人增加至142人。
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每个学期都有几十甚至几百学生转入,每个学期需要想方设法调入或聘请新教师来补充教学岗位。
生源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减负提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现实问题也随之呈现出来:一、这么多新教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她们的业务水平和各自的教学特色,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安排中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二、对于一部分业务能力薄弱的教师,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其掌握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保证最基本的课堂教学需要?三、这么多新学生,如何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学校的新环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四、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人员日益增多,怎样的管理才是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这一系列问题急待解决,也必须解决,所以,针对以上情况,学校行政专门召开了提质减负专题会议,并制定了学校提质减负三年规划,明确了以发展教师专业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紧密结合我校实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教研组为依托,在落实常规教研的同时,建立了由校长——主管教科研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校本教研网络体系。
精心构建了以个人反思为基础,以同伴互助为核心,以专业引领为保证的校本教研模式,有效促进了我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力推进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也使提质减负在短期内落到了实处,成效初现。
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高效课堂
立足校本教研 打造高效课堂白音察干第二小学白音察干第二小学位于文卫路友谊街,始创建于1971年,学校占地面积17160平方米,建筑面积4091平方米。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在校生1546人,教职工100人,专任教师88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
在高效课堂推进过程中,以“以标定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扎实有效”为指导,以课时导学案为载体,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为重点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的职能作用,严格要求,积极探索教学的新经验,新方法,以精心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形成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创新管理制度——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保障1.学校方面学校制定《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方案》,还制定《白二小教学常规管理细则》《集体备课制度》《教师教学奖惩制度》等制度,并完善了备课、讲课、教研等一系列推动课改的活动制度。
2.教师方面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标准以及新的评教评学评分标准,完善了教师考核细则以及绩效发放细则,将课改的态度、力度、进度纳入教师评价,成为评优、晋级的条件之一,鼓励教师放开手脚,大胆改革。
3.学生层面高效课堂主张小组合作学习为有效载体,为了保证小组学习的积极、高效,学校围绕科学运用及管理小组先后出台《关于小组建设的实施意见》《白二小班级小组活动评分细则》。
并要求各年级根据学校的指导意见划分小组,制定小组评分标准。
学校确定了课堂操作程序、操作基本要求和具体策略。
制度的制定进一步约束和规范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的行为,提出了备课“五步”法,即“一备二研三改四用五反思”。
以保证研修活动正常而有效地展开。
在研究中,我们欣慰地发现,这些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出来的各项创新制度,在执行中,教师们由不适应到习惯,进而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最终成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保障,在无形中彰显着制度文化的魅力,收到了预期效果。
二、学导结合,自主探究——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1.认真研读课标、教材。
如何立足校本教研促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如何立足校本教研促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管理。
在学习管理上实现两有一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每学期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
2.增强教师团体协作的意识。
校本教研活动中,每一位教师在总结交流、反思每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的教学内容;听完观摩课后进行评议时,无论是主讲教师,还是普通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
这些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教研活动,不仅能增加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共同分享成功经验的机会,还强化了合作意识。
教师之间形成团结协作、互相学习、优势互补的氛围,这为教师以后的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3、教学问题积累制度。
我们认为,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实施教学问题积累制度,有利于发掘教师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教师要结合教材、教法与学法实际,每天至少提出一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或提出一个具有见解性的问题进行积累;每周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通过“问题悬挂”、“问题招标”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师先自身阅读相关资料再一起讨论解决。
4.强化教师的业务培训,拓宽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
每学期学校进行两次面对全校教师的业务讲座,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备课组要进行教学反思;利用互联网采集前沿性信息等各种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5.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
通过校本教研,克服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
教师应该要挤时间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和文章,把写作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经验论文、读书体会等看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
教师有机会对自己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探索、调整和改进,从而成为主动研究的主体。
二、抓好学校教学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立足校本教研 提高教育实效
立足校本教研提高教育实效【摘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校本教研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研工作者所认同和重视,但是想要扎实抓好校本教研工作,让校本教研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还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讨。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问题,对校本教研的现状和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深刻的反思,并就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创新与实践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以期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研工作质量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创新;实践一、前言校本教研工作主要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它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依靠学校自身具备的资源优势与地方特色来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校本教研活动,能够结合学校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促进教师的教研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们可以把校本教研细分为各个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其中数学教研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随意选择教学素材、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运用不当等逐步显现。
小学数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关键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对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是广大教育研究者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二、校本教研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一)缺少教研的灵魂研究是什么,通常所指的研究主要是对某一种特定的现象或者问题进行的调查、分析、讨论与思考,最后对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讨论而得出最终的结论。
“问题”是研究工作的灵魂与基础,脱离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学研究活动就无法顺利开展。
某些学校虽然开展了很多教研活动,但是在实际的教研活动中根本没有解决任何具体的教学问题,也没有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这样就让教研工作流于形式,缺乏研究的内涵。
(二)缺少教研的动力过去的教研活动通常是将教师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的学习,比较重视对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讨论,注重研究如何提(1)如果小英一家6月30日从杭州出发,选乘车次为()的列车,最早可在()月()日()时()分到达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校本教研,打造“全、足、好”课程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落实校本教研,开全、开足、上好课程的具体工作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请大家不吝指导!
开足开全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的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但这些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理想的方向发展,开展结果并不乐观。
某些课程只在课程表上开设,并未真正走进课堂;某些课程只是被简单的口头复述,并未被深入挖掘;某些课程被语数英等主课代替。
课程的开设成了一纸空文,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不利于专业老师的充分发挥,造成了学校器材的闲置,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
如何开全、开足、上好课程,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的功效,一直是我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针对目前的情况,立足校本教研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校本教研,推动全面高效课程的开展
(一)集思广益,集体备课
根据街道教办的统一安排,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一小时,校长负责组织协调,进行集体备课,教师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以前,老师对音体美等课程的备课不够重视,或者不备课,或者简单备课,只了解教材的皮毛,并未掌握教材的精华。
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将自己的思想与想法公开,深入分析教材,重点探讨开设途径与方法,争取将课程开展的绘声绘色。
同时借助网络材料,吸取成功课程开展的经验,将本校课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二)落实校长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
校长经常深入教研活动,重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的听课,多与授课老师进行反馈交流,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更有效地掌控和指导集体教研。
以前,在活动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教师不会有效地学习与总结经验,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听多于思、被动多于主动。
所以我们要求每位被听课的教师在评课交流后,要及时写出自我反思,重点是在交流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既使教师能及时学习了他人的新鲜经验、更使教师逐步学会有效地自我反思的方法。
(三)以发展为本,优化教师队伍
1、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专业知识不精,是体音美教师上课的主要顾忌。
教师是学校办学力量的主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学校开全开足上好课程的关键所在,而校本培训是教师培训的首要方式。
为此我校创新校本培训,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全员培训,以“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实验”为具体切入点。
做到人人有计划,个个都参与。
重点学习音、体、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重点训练信息技术和普通话等教师基本功,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开课质量。
同时要加强教师读书学习,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学校建立教师读书学习制度,规定所有教师每周必须一个下午教研时(周三一小时)来读书学习,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读完一本名著或教学理论著作,教师都建立了学习笔记,每周必须记一次笔记,每周写一篇学习心得,教导处每周抽查常规时,学习笔记为必查内容,以此督促教师的读书学习。
同时学校每学期评出两名读书优秀教师,奖励名著一套,以此来激励教师的读书热情。
2、优化教师结构
我校教师比较紧缺,尤其是音体美等专业教师不足,而且教师老龄化严重,高学历的年轻教师稀缺,导致在课程开全的情况下不能达到高质量的效果。
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向街道教办提出申请,要求充实高学历的年轻专业教师,进一步创新音体美等课程。
新教师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以生为本,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创造
开展全开足课程体现了以生为本,体现了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的理念。
教师全面、正确地把握这一理念,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在教学初始,教师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中鼓励引导,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创作的快乐;在评价时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孩子以关照和鼓励,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和相互欣赏。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快乐、宽松的气氛中学习、创作、交流。
第二,突出实践,增加学生过程性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把交流的思想贯穿到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运用解决自己身边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突出实践性。
这一方面是迎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过程性体验,让学生在经历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个性化体验,促进对课程的理解,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教学中要避免实践的异化,一种是将所有的步骤
直接呈现,让学生按图索骥亦步亦趋地“操练”。
另一种是将过程步骤完全略去不谈,留下过多的操作性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摸索。
要正确认识引导过程和鼓励探索两个方面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追求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平衡。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习得高层次的能力和素养。
二、狠抓落实校本教研,促进“全、足、好”课程的开设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安排来开展课程,每周两节音乐课,两节美术课,两节体育课,一节信息技术课。
并充分利用校内器材、学校自然环境来开展课程。
尤其是综合实践课,每次开展都提前联系实践基地,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地地进行。
比如在敬老院,有的同学帮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叠被,有的唱歌,跳舞,还有的主动购买了水果等送给老人……在活动中,学生们用爱心温暖了老人们的心,用歌声笑声传递了深情,知道了尊老敬老的重要意义,同时看到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是老人们的笑容,激发了同学们心中奉献社会的那份激情。
除此之外,我校利用周围温室大棚多得有利条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学生进入温室大棚观察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既增长了知识,又丰富了生活。
利用种种有利条件,我们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创新的教学活动中学会搜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学会交流、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多元开放活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和创造,发现学生的特长,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的激励中得到发展。
总之,开全、开足、上好课程任重而道远,我们还在努力与探索中,立足校本教研,打造“全、足、好”课程更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大量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去学习、借鉴、探索,如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自觉性有待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学校相应的激励机制也有待完善,我们将在摸索中前进,在探索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自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