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类情绪的一些化学物质
分离焦虑 名词解释

分离焦虑名词解释
分离焦虑是一种情感体验,通常发生在人们与重要的人(如伴侣、亲人、朋友等)分离时。
这种焦虑通常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和恐惧,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情绪、行为和生活质量。
分离焦虑通常是由人类进化的遗传基因和大脑化学物质引起的。
当人们与重要的人分离时,大脑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当人们感到焦虑和紧张时,这些化学物质的分泌就会增加,导致人们对分离的过度反应。
分离焦虑可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它可能会导致人们感到疲惫、无助、失落和孤独。
它也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社交关系、工作表现和生活质量。
因此,及早识别和处理分离焦虑是很重要的。
一些应对分离焦虑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焦虑和缓解分离焦虑的影响。
这些方法包括冥想、深呼吸、放松练习、社交支持和寻求专业帮助等。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情感、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和寻找适当的应对策略来减轻分离焦虑的影响。
分离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感体验,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
人们可以通过识别和处理分离焦虑、寻求适当的应对方法来减轻其影响。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1

第七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依赖(dependence)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表明个体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
导致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躯体依赖(physical dependence)是指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或物质所造成的一种躯体的适应状态,中断用药后产生一种强烈的躯体方面的损害,即戒断综合征,表现为出现一系列特有的躯体和精神症状,使个体非常痛苦,甚至危及其生命心理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是指用药后产生一种愉快满足或欣快的感觉,并在心理上驱使用药者具有一种要周期性地或连续性地用药的欲望,从而产生强迫性的用药行为,以便获得满足或避免不适感。
心理依赖构成药物或物质滥用和依赖的主要特征耐受(tolerance)耐受性是一种状态,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或使用原来的剂量则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
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指长期反复高剂量地使用某种物质后绝对或相对戒断时出现一组不同表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1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酒精、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氯胺酮(K粉)、阿片类(海洛因、吗啡、阿片、美沙酮)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咖啡因、苯丙胺、可卡因3、致幻剂麦角酸二乙酰胺,大麻4、挥发性溶剂丙酮5、烟草诊断与鉴别诊断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2、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
精神活性物质(试题)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试题一、名词解释:1. 精神活性物质:答案:【是指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使的心理、生理状态。
】2. 戒断综合症:答案:【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后出现的特殊心理症候群,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物质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
】3.依赖综合症答案:【依赖是指带有强制性的渴求、追求、与不间断的使用某种药物,以取得特定的心理效应,并借以避免断药时的戒断综合征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
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
】二、判断题:1.酒精不属于精神活性物质。
(╳)2. 长期大量饮酒者如突然断酒,震颤谵妄常出现在戒酒的第24小时。
(╳)3.大麻的主要成分是Δ9四氢大麻酚。
(√)4. “冰毒”是指甲基苯丙胺,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5. 耐受性是指停止使用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
(╳)6. 戒断症状是指增加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7. 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替代治疗是指利用与毒品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来替代毒品,以减轻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使病人能较好的耐受。
(√)8. 药物滥用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
(╳)9. 镇静催眠药中毒时可出现共济失调、言语不清。
(√)10. 海洛因是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一种。
(╳)三、单项选择题1、药物依赖是指【A】A、对药物强烈的渴求B、对药物的需要C、躯体依赖D、精神依赖E、服药后获得的特殊快感2、在引起药瘾的因素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E】A、药物的可获得性B、遗传素质C、人格的易感性D、社会文化因素E、人主观因素3、药物依赖形成的机制中哪项是不可能的【C】A、代谢耐药性和细胞耐药性B、受体学说C、脑敏感学说D、戒断综合征的废用性增敏假说E、生物胺学说4、下列哪项不是吗啡镇痛药成瘾的精神症状【B】A、情结果低落、消沉、易激惹B、痴呆C、用成瘾药后情绪高涨、活跃D、记忆力下降E、人格改变5、关于戒断综合征一般的表现哪项是错误的【C】A、情绪改变B、幻觉或错觉C、判断力增强D、人格改变E、失眠6、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指以下哪种【D】A、杜冷丁B、速可眠C、眠尔通D、苯丙胺E、可卡因7、急性酒中毒不包括以下哪个类型【A】A、酒中毒性脑病B、单纯醉酒C、病理性醉酒D、复杂性醉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E、普通醉酒状态8、慢性酒中毒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B】A、依赖综合征B、病理性醉酒C、酒中毒性幻觉症D、酒中毒性妄想症E、酒中毒性痴呆9、慢性酒中毒治疗多采用以下哪种方法【B】A、戒酒B、综合性疗法C、对下治疗D、支持治疗E、心理治疗10、导致精神障碍的药物中毒中哪项不是非依赖性药物【D】A、强地松B、阿托品C、雷米封D、杜冷丁E、颠茄11、导致精神障碍的药物中毒中哪项不是非依赖性药物【D】A.强地松B.阿托品C.雷米封D.杜冷丁E.颠茄12、慢性酒精中毒的震顿谵妄的临床表现是【A】A.停酒后出现的急性精神症状群B.长期饮酒过程中出现的慢性精神症状群C.停酒后缓慢出现的记忆障碍D.长期饮酒过程中出现的记忆障碍E.长期饮酒过程中出现的行为改变13、关于戒酒综合征,错误的说法是【B】A.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B.症状初发于突然停酒后48~96小时内C.可有情绪障碍、思维障碍、意识障碍等表现D.为慢性酒精中毒的表现形式之一E.可导致患者死亡14、急性酒中毒不包括以下哪个类型【A】A.酒中毒性脑病B.单纯醉酒C.病理性醉酒D.复杂性醉酒E.普通醉酒状态15、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指以下哪种【D】A.杜冷丁B.速可眠C.眠尔通D.苯丙胺E.可卡因16、关于戒断综合征一般的表现哪项是错误的【C】A.情绪改变B.幻觉或错觉C.判断力增强D.人格改变E.失眠17、下列哪项不是吗啡镇痛药成瘾的精神症状【B】A.情绪低落、消沉、易激惹B.痴呆C.用成瘾药后情绪高涨、活跃D.记忆力下降E.人格改变18、药物依赖形成的机制中哪项是不可能的【C】A.代谢耐药性和细胞耐药性B.受体学说C.脑敏感学说D.戒断综合征的废用性增敏假说E.生物胺学说19. 我国的毒品不包括【E】A.阿片类B.可卡因C.大麻D.兴奋剂E.酒精20. 下列各项都是精神活性物质除了【C】A.氯丙嗪B.可卡因C.烟碱D.咖啡因E.吗啡21. 吗啡和海洛因等短效药物的戒断反应的极期常出现于停药后【B】A.8-12小时B.48-72小时C.4-7天D.8-10天E.12-24小时22-23共用题干:某年轻女性,平时很少喝酒,即使喝酒每次量也很少。
影响人类情绪的一些化学物质教学文案

影响人类情绪的一些化学物质影响人类情绪的一些化学物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压力日益增加,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的严重。
通过大量文献阅读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到压抑、焦虑、烦躁、紧张不仅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和体内一些化学物质有关,这些化学物质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类的情绪。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或服用药物来调节其在人体内的含量,达到改善情绪,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物质情绪心理健康Some Of The Chemical Substances Effect Human Emo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with the increasingly of competitive and pressure,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 of people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After reading a lot of documents and study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I learned the some of human emotion,including depressive,anxiety,irritability,nervous,not only come from the problems of mental health but also relate to some chemical substances in our body. The level of chemical substances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emotions of humans.Therefore,we can adjust the diet or take drugs to control contents of the chemical substances so that we can improve mood and mental health.Keywords:the chemical substances, human emotion,mental health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体验着各种情绪变化,愉快,苦闷,兴奋,紧张,生气,愤怒等。
情绪与大脑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

情绪与大脑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情绪是人类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被描述为愉快、悲伤、愤怒或恐惧等。
我们的情绪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生理活动。
然而,我们可能不知道情绪与大脑中神经递质的释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神经递质是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它们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对情绪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大脑中神经递质的释放被认为是情绪产生和调节的关键因素之一。
主要的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和γ-氨基丁酸(GABA)等。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节愉悦感和奖励系统。
多巴胺的释放可导致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快乐和满足感。
当我们经历愉悦的活动或愉快的事情时,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会增加,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
血清素是另一种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
它被认为是大脑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控制情绪变化以及情绪稳定。
血清素水平的低下与抑郁症和焦虑症等情绪障碍有关。
抗抑郁药物通常通过增加脑中的血清素水平来缓解症状。
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在情绪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GABA的释放可以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放松和平静。
情绪的产生通常涉及多个脑区和神经回路的相互作用。
例如,情绪的调节与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层密切相关。
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和扣带回,它们参与情绪的加工和记忆。
前额叶皮层负责情绪的调节和决策制定。
此外,情绪的产生还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激活有关。
HPA轴是身体对压力和应激的应对系统。
当我们经历压力或情绪激动时,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H),刺激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应激激素,如皮质醇。
这些应激激素可以影响大脑中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除了神经递质,情绪还与其他化学物质和激素有关。
例如,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参与情绪的调节和痛的处理。
催产素是一种被称为“亲社会激素”的化学物质,它与情绪调节和社交行为有关。
总结而言,情绪的产生和调节与大脑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密切相关。
人类荷尔蒙调节情绪和行为原理

人类荷尔蒙调节情绪和行为原理人类的情绪和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荷尔蒙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因素。
荷尔蒙是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在人体内起着调节器官和组织功能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类荷尔蒙如何调节情绪和行为,以及其背后的原理。
第一部分:情绪调节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体验。
人类荷尔蒙在情绪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荷尔蒙对情绪的影响。
1. 压力激素:压力激素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是在应激情况下分泌的,它们能够调节人体对应激的反应。
当我们面临压力和威胁时,分泌这些激素能够提醒我们的身体做好应对准备。
然而,长期的压力激素过量释放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2. 快乐激素:快乐激素如多巴胺、内啡肽和催产素等能够提高我们的情绪状态。
当我们经历愉快的事情时,荷尔蒙的分泌会增加,让我们感受到快乐、满足和幸福。
这些荷尔蒙的分泌还与社交行为和亲密关系有密切关联。
3. 睡眠激素:睡眠激素如褪黑激素在调节睡眠和觉醒周期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睡眠不仅对我们的体能恢复至关重要,也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褪黑激素的分泌会受到环境光线的调节,它在夜晚分泌增加,促进睡眠的到来。
第二部分:行为调节除了情绪,荷尔蒙也对我们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例子:1. 性激素:性激素如睾酮和雌激素等在性别特征发育和性行为方面发挥作用。
男性激素睾酮与男性的行为特征如攀比、竞争和领导力有关。
女性激素则对女性的情绪、社交行为和乳腺发育等产生影响。
2. 饥饿激素:饥饿激素如胰岛素和胃激素能够影响我们的饮食行为。
胰岛素的分泌与血糖稳定有关,当血糖低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能量摄入。
而胃激素则能够增加我们的食欲和饱腹感。
3.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增长,调节代谢进程。
这些生理变化也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促进认知发展。
芬多精名词解释

芬多精名词解释
芬多精(phendropsin)是一种化学物质,通常被称为“森林的芬多精”。
它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植物释放到空气中,在林间散发出一种清新的芳香气味。
芬多精的释放通常与植物的生长、新鲜空气和自然环境相关。
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心情,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
芬多精是一种能够直接影响人类情绪和健康的物质。
据研究发现,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呼吸芬多精时,可以感到更加放松和愉悦。
这一现象被称为“森林浴效应”,即在自然环境中呼吸芬多精有助于降低压力、焦虑和抑郁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
有关芬多精的研究还表明,它对人体的生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
芬多精能够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净化空气,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芬多精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增强免疫系统。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减少,导致芬多精的摄入量降低。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开展户外活动、参与绿化环保行动,或者在家中使用芬多精类产品,如芬多精扩香剂、芬多精香薰等,来增加芬多精的摄入量,改善身心健康。
总之,芬多精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益的物质。
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情绪和幸福感,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预防疾病。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芬多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享受芬多精带来的益处。
什么是精神活性物质

什么是精神活性物质?有哪些种类?精神活性物质指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精神活性物质又称成瘾物质或药物,而毒品则是社会学概念,它指具有很强成瘾性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我国的毒品主要指阿片类、可卡因、大麻、兴奋剂等药物。
根据精种活性物质的药理特性,可将精种活性物质分为以下种类: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如巴比妥类、苯二氮草类、酒精等。
②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如咖啡因、苯丙胺、可卡因等。
③大麻:大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名的致幻剂,适量吸入或食用可使人欣快,增加剂量可使人进入梦幻,陷人深沉而爽快的睡眠之中,主要成分为△9一四氢大麻酚。
《圣》致幻剂:能改变意识状态或感知觉,如麦角酸二乙酷胺、仙人掌毒素等。
⑤阿片类:包括天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阿片类物质,如海洛因、吗啡、鸦片、美沙酮、二氢唉托啡、杜冷丁、丁丙诺啡等。
⑥挥发性溶剂:如丙酮、苯环已呱睫等。
⑦烟草。
什么是依赖和滥用?依赖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使用者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
自我用药导致了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
强制性觅药行为是指使用者冲动性使用药物,不顾一切后果,是自我失去控制的表现,不一定是人们常常理解的意志薄弱、道德败坏的问题。
传统上将依赖分为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
躯体依赖也称生理依赖,它是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病理性适应状态,主要表现为耐受性增加和戒断症状。
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它使吸食者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或欣快的感觉,驱使使用者为寻求这种感觉而反复使用药物,表现所谓的渴求状态。
滥用也称为有害使用,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如不能完成重要的T-作、学业,损害了躯体、心理健康,导致法律上的问题等。
滥用强调的是不良后果,滥用者没有明显的耐受性增加或戒断症状,反之就是依赖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人类情绪的一些化学物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压力日益增加,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的严重。
通过大量文献阅读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到压抑、焦虑、烦躁、紧张不仅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和体内一些化学物质有关,这些化学物质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类的情绪。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或服用药物来调节其在人体内的含量,达到改善情绪,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物质情绪心理健康Some Of The Chemical Substances Effect Human Emo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with the increasingly of competitive and pressure,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 of people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After reading a lot of documents and study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I learned the some of human emotion,including depressive,anxiety,irritability,nervous,not only come from the problems of mental health but also relate to some chemical substances in our body. The level of chemical substances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emotions of humans.Therefore,we can adjust the diet or take drugs to control contents of the chemical substances so that we can improve mood and mental health.Keywords:the chemical substances, human emotion,mental health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体验着各种情绪变化,愉快,苦闷,兴奋,紧张,生气,愤怒等。
人们多半将这些情绪变化归因为心理变化。
最新研究表明,我们的情绪变化不仅仅是心理变化引起,还与生理因素有关.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的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我们人类的情绪。
下面我讲给大家介绍一些与我们情绪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一、多巴胺—让人快乐、与爱情有关的物质多巴胺(Dopamine) (C6H3(OH)2-CH2-CH2-NH2) 由脑内分泌,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乙胺基)苯-1,2-二酚,简称「DA」。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
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中脑的神经原物质多巴胺(Dopamine),则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
从理论上来看,增加这种物质,就能让人兴奋,但是它会令人上瘾。
多巴胺在前脑和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出现,基底神经节负责处理恐惧的情绪,但由于多巴胺的缘故,取代了恐惧的感觉,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瘾行为,都是因多巴胺而起的。
多巴胺的作用是把亢奋和欢愉的信息传递,人们对一些事物「上瘾」主要是由于它。
多巴胺还与爱情有关,男女第一次渴望对方的时候,性荷尔蒙会分泌出睾酮和雌激素,这种渴望持续下去,到了陷入爱情阶段,就会分泌多巴胺和血清胺,多巴胺是在爱情中最重要的物质,能让人一时处于疯狂的状态,会让你无法意识到对方的缺点,会挡住你的视线。
到了下一阶段,男女会持续双方的关系,并希望得到更密切的结合,就会发展到sex或者是结婚,这时就会分泌催产素或者加压素。
而这些激素大概就能维持两年时间,最多也就三四年。
一般来说,如果男人和女人认识超过两年,内心就再也不分泌能感受爱情的荷尔蒙,爱情就会冷却。
所以别太恨那个人,那个人只是忠心地按照自身的化学反应而采取行动而已。
人们总是贪恋爱情美好的感觉,多巴胺带来的兴奋的确可以使人上瘾。
多巴胺的强烈分泌,会使人的大脑产生疲倦感,所以大脑只好让那些化学成分自然新陈代谢,这样的过程可能很快,也可能持续到三四年的时间。
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不再,后果或者爱情归于平淡,或者干脆分道扬镳。
借用一句严谨的表达,“当多巴胺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们狂热地爱与被爱着,尽情享受爱的甜蜜;当多巴胺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坦然处之,仍然为爱奉献与努力,不离不弃。
”二、内啡肽—让人幸福、减少痛苦的物质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
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
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有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镇痛剂,利用药物可增加脑内啡的分泌效果。
内啡肽是体内自己产生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类似吗啡作用肽类物质。
这类肽具有很强的生理功能。
向动物脑室中注射内啡肽,可引起全身深度失去痛觉,体温下降,行为变得木僵。
再施以吗啡拮抗剂纳洛酮(naloxone),不再有上述失痛感觉。
内啡肽诱导出的行为表明,这些肽可能参与感情应答的调节作用。
从垂体中分离出的内啡肽,其代表为β-内啡肽及镇痛作用更强的强啡肽。
它们都属于内源性阿片肽,是机体抗痛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生理意义。
当机体有伤痛刺激时,内源性阿片肽被释放出来以对抗疼痛。
在内腓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免疫系统实力得以强化,并能顺利入梦,消除失眠症。
内腓肽也被称之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意味这种荷尔蒙可以帮助人保持年轻快乐的状态。
三、梅拉多宁—让人心烦意乱的物质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好端端的,突然就会感到一阵心烦意乱、躁动不安。
这种看似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精神状况,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实际上,这是人体内一种被称为“梅拉多宁”的物质在作怪。
梅拉多宁是人体内的一种激素,在每个人的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分泌和积聚,如果它在人体内积聚过多时,就会作用到人的大脑中主管情绪的区域,导致人的情绪发生变化,如烦躁、沮丧等,甚至精神忧郁、乱发脾气。
所以,当你既不是因为工作,也不是因为家庭琐事而突如其来地感到烦闷时,你就应该想到,是不是可恶的梅拉多宁又在兴风作浪了?一般情况下,梅拉多宁所导致的情绪不良通常比较短暂,短则十几分钟,多则几个小时,对身体和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也就不必太介意。
但是,如果梅拉多宁分泌过于异常,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加以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这种影响。
最好的方法是,清晨早点起床,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因为梅拉多宁激素在夜间产生较多,而清晨时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有助于消除梅拉多宁物质,这样就可使人变得轻松、愉快,不良情绪逐渐消失。
四、钴胺素—让人轻生的物质钻胺素又叫维生素B1。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钴胺素的缺乏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会出现肝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疲劳、记忆力衰退、抵抗力降低、发生造血障碍、贫血、皮肤粗糙和皮炎等。
一般人是怎么也不会把自杀行为与钴胺素的缺乏联系起来的。
但实际上,新的研究表明,钻胺素缺乏不仅能引起纯生理上的不良反应,而且还会造成抑郁症等精神上的疾病,这在医学上也是很早以前就有定论的。
只不过,钴胺素严重缺乏时甚至会导致厌世自杀,却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因为医学研究人员在对部分不明原因的自杀者的尸体做病理切片分析时发现,他们体内都有一个共同的奇怪现象,那就是严重缺乏钴胺素。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一些自己也说不出什么理由,莫名其妙地就产生轻生念头的自杀未遂者做了类似的研究分析,结果也证实了他们身上都严重缺乏钴胺素。
并且,通过对这些人进行服用一定量的钴胺素实验之后,他们头脑中的悲观绝望念头果然由此淡漠甚至完全消除,进而会对自己当初为什么会产生那些奇怪和极端的念头而感到可笑和不解。
所以,认为钴胺素缺乏能导致人自杀行为的说法并非凭空杜撰。
至于为什么缺乏钻胺素会导致人的消极悲观情绪,甚至最终绝望自杀,还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地研究分析。
但对于人类来说,发现这种因果关系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全世界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这些轻生者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自杀动机不明的。
如果清楚他们自杀的原因是缺乏钴胺素,就可以对症下药,让他们多食用富含钻胺素的动物肝、肾、鱼、牛奶,或者是服用适当剂量的维生素B。
:药物,就可以打消他们那种可怕的弃世念头,使他们重新变得积极乐观,热爱和珍惜生命。
作为一种具有高等智慧和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人的心理健康除了会受到体内这些微量化学物质的影响外,还与他人、社会、周围环境等外界多种因素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平时就可以通过一些事物调节体内与情绪有关的化学物质,从而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其情绪,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生活、学习。
参考文献:[1]刘晓瀛.人体内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化学物质.2011.09(3)[2]任奋兰,周天泽.人体中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些内源性化学物质.2009.30(9)[3]洪达聪,主宰人类情绪的化学物质.2006.8[4]萧洋.影响情绪的化学物质.2005.5(A)[5]姚永和.化学情绪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2007(27)[6]潘正英.化学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共赢.2012(6)[7]周天泽.心灵困惑的科学解读.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