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的识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裂缝的识别

裂缝是指岩石的断裂,即岩石中因失去岩石内聚力而发生的各种破裂或断裂面,但岩石通常是那些两个未表现出相对移动的断裂面。其成因归纳为:(1)形成褶皱和断层的构造作用;(2)通过岩层弱面形成的反差作用;(3)页岩和泥质砂岩由于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4)火成岩在温度变化时的收缩。从FMI图像上,我们可以总结出裂缝的类型:(1)高角度缝:裂缝面与井轴的夹角为0~15度;(2)低角度缝:裂缝面与井轴的夹角为70~90度;(3)斜交缝:裂缝面与井轴的夹角为15~70度。在某些特定的地区,我们可以从FMI图像上观察出网状缝,弥合缝和一些小断层。

第一节地层真假裂缝的识别方法

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图FMI上,与裂缝相似的地质事件有许多,但它们与裂缝有本质的区别。

一、层界面与裂缝

前者常常表现为一组相互平行或接近平行的高电导率异常,且异常宽度窄而均匀;但裂缝由于总是与构造运动和溶蚀相伴生,因而高电导率异常一般既不平行,又不规则。

二、缝合线与裂缝

缝合线是压溶作用的结果,因而一般平行于层界面,但两侧有近垂直的细微的高电导率异常,通常它们不具有渗透性。裂缝主要受构造运动压溶作用的影响,因此与缝合线的形状不一样,并且与裂缝也不相关。

三、断层面与裂缝

断层面处总是有地层的错动,使裂缝易于鉴别。

四、泥质条带与裂缝

泥质条带的高电导率异常一般平行于层面且较规则,仅当构造运动强烈而发生柔性变形才出现剧烈弯曲,但宽窄变化仍不会很大;而裂缝则不然,其中总常有溶蚀孔洞串在一起,使电导率异常宽窄变化较大。

五、黄铁矿条带与裂缝

黄铁矿条带成像测井特征与泥质条带的特征混相似,但其密度明显增大,可作为鉴别特征。

总之,如图3—1所示,除断层面以外,其他地质现象基本平行于层理面,而裂缝的产状各异。无论怎样弯曲变形,相似的这些地质现象的导电截面的宽度却相对稳定,相反裂缝的宽度通常因岩溶与充填作用变化较大。

第二节地层中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的鉴别方法

要鉴别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就须搞清诱导缝产生的机理和相应的特征。在井下,从FMI图上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钻头振动形成的裂缝

钻井过程中由于钻具振动形成的裂缝十分微小且径向延伸很短,虽然在FMI图像上有高电导率的异常,但是在方位电导率成像(ARI)测井和探测较深的双侧向测井却无响应,因此很容易判断出它的无效性(如图3—2)。

二、重泥浆和地应力不平衡造成的裂缝

由这种原因成的裂缝,它们虽然径向延伸不远,但张开度和纵向延伸都可以较大,因而在FMI和ARI图像上都有异常,我们可以利用下列特征加以识别:(1)、在FMI 图像上,它们总是以180度或近于180度之差对称出现在井壁上;(2)、是以高角度缝为主,在两侧有羽毛状的微小裂缝。(3)、在双侧向测井曲线上出现特有的“双轨”现象,即深浅双侧向曲线表现为大段平直的正差异异常,其电阻率数值较高(如图3—3)。

值得注意的是,应力压裂裂缝与井壁椭圆形塌落图像的差别。他们都具有垂直裂缝特征,但后者两侧无羽毛状微细裂缝,且总是在最小主应力方向上,因而与压裂裂缝近似诚90度夹角关系。这类裂缝在脆性致密地层经常出现。不仅在重泥浆钻井井断可见,有时在泥浆密度虽不大,但水平主应力差别较大时也能看成诱导裂缝。

三、应力释放裂缝

在裂缝发育段,古构造应力多被释放,保存的应力很小,而且现代构造应力在充满流体的裂缝处也将剧烈衰减,因此裂缝段的构造应力是很小的,其应力的非平衡性也必须微弱;但在致密碳酸岩盐层段的古构造应力却未得到释放,加之现代构造应力在致密岩石中不容易衰减,因而其间存在巨大的地应力。这种地层被钻开,为其间的地应力释放提供了条件,随着地应力的释放,将产生一组与之相关的裂缝,这些裂缝即可以在岩心上出现,也可在井壁上出现,其特征可清楚的反映在FMI图像上(如图3—4),它们是一组接近个平行的裂缝,其裂缝的倾角与地下三轴向应力的相对大小有关。

1、当垂向应力为中间主应力和最大主应力时,裂缝为垂直缝和高角度缝。

2、当垂向应力为最小主应力时,裂缝为低角度缝。此外,裂缝面十分规则。在常规测井中,易误解为低孔高角度裂缝性储层。

归纳起来,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在形态上有以下几点主要差别:

A、诱导裂缝是就地应力作用下即时产生的裂缝,因此只与地应力有密切关系,故排列整齐,规律性强。天然裂缝常为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又遭地下水的溶蚀与沉淀作用的改造,因而分布极不规则。

B、天然裂缝因遭溶蚀和褶皱的作用,故裂缝面积总不太规则,且风宽有较大的变

化,而诱导裂缝的缝面形状较规则且缝宽变化较小。

C、诱导裂缝的延伸都不大,故RLLD曲线下降不很明显。

第二节裂缝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对裂缝有效性评价的实质是对三维空间非均质性的认识。目前主要是通过一维和二维方法结合来实现。井下天然裂缝有效与否,取决于它的张开程度及径向延伸和连通情况。因此裂缝有效性的评价就是对以下三个因素进行描述和评价。

一、从裂缝张开度来评价裂缝的有效性

对裂缝张开度的描述,原来主要用双侧向测井的差异和电阻率值,再根据图版或公式来求取张开度。但是该方法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如裂缝的产状及组合,储层的含流体性质,泥浆的侵入特征就很差。如FMI和ARI等成像图,从裂缝在井壁上的形态特征来评价裂缝张开度就要准确得多。下面谈谈是否为有效张开缝的判别:完全被充填的裂缝自然是无效缝,但张开缝也不完全是有效缝。

1、非渗透性的微细裂缝。这种裂缝被束缚水充满,不具有渗透性能。如石灰岩中

的簿曾状构造,其间就具有很多这种微细裂缝,它们主要被束缚水充满,故电阻率很低,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响应,自然伽马值又不高,因而被常规测井资料误判为渗透层,但在FMI图像上则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两种非均匀岩石聒噪的形态特征,从而加以排除。

2、人工诱导裂缝也有无效和有效之分。钻具振动形成的微细裂缝均为无效缝;出现

在致密岩层中的重泥浆压裂缝是无效缝,但出现在渗透性层则可能与天然裂缝相连同,成为有效缝。应力释放裂缝是井被钻开后才形成的裂缝,它们在地层被钻开前是闭合的,岩心中的这种裂缝内无泥浆或泥浆滤液痕迹就是证明,因此它们是无效缝。而且由于应力释放裂缝基本都发生在致密层段,所以也不可能对天然裂缝有任何好的连通作用。二、从裂缝的径向延伸来判断裂缝的有效性

1、用深浅双侧向测井响应来近似估计裂缝的向径延伸

由于浅双侧向测井的径向探测深度为30~50CM,而深双侧向和ARI测井的径向探测深度都为2~3M。因此对于向径延伸小于05M的无效高角度裂缝,ARI图像和深浅双侧向都因主要反映基岩的高电阻率,故而呈高电阻率特征,且电阻率差异也不大,其深浅双侧向值的比率小于5;当裂缝的径向延伸在05~2M时,浅双侧向就基本只受侵入带影响,而深侧向ARI还将受到基岩电阻率较大的影响,故浅侧向电阻率明显降低,而深侧向电阻率仅略有降低,所以出现大幅度的正差异,其比值可达5~11;对于向径延伸大于2~3M的有效高角度裂缝,以上三种测井参数都将受到裂缝的影响,故ARI 图像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