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二次考试试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题试题卷及答案解析(2022-2023年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题试题卷及答案解析(2022-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安徽名句名篇默写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2)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4)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5)《关雎》中最能表现主人公求而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岳阳楼记》中含蓄表达作者以治国安邦为己任的政治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留取丹心照汗青(2)云横秦岭家何在(3)芳草萋萋鹦鹉洲(4)夜吟应觉月光寒(5)求之不得寤寐思服(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本题中“汗青、萋萋、鹦鹉洲、吟、寤寐、生”等字词容易写错。
名著阅读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①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
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
②“你放心好了,小姑娘。
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
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
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
咱们还是走着瞧吧。
③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九年级语文二诊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二诊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施耐庵D. 罗贯中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诗句对仗?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4.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出自哪位文学家?A. 朱熹B. 王阳明C. 梁启超D. 鲁迅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破釜沉舟B. 背水一战C. 指鹿为马D. 望梅止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杜甫。
()3. 成语“掩耳盗铃”出自《庄子》。
()4.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5.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2. “青青子______,悠悠我心。
”3. “______水寒,非一日之______。
”4. “不以______喜,不以己悲”出自《论语》。
5. “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
3.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如何成为梁山好汉的领袖的。
4.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5. 请简述《论语》中的“仁”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写出一副对联。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3. 请举例说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如何展现其政治智慧的。
4.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5. 请解释《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形象特点及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2022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学科 (答案)

2022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引言:世间万物,皆有所美。
自然之美,泽雨露而扶疏,汲寰宇之精华;文字之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
让我们开启一段精彩纷呈的寻美之旅吧!一、积累·寻找身边之美(共24分)(一)观家乡之美漫步邕城,家乡的绿意,明媚在眼眸,荡yàn g①在心湖。
凤岭木菠萝的凝绿,西乡塘小叶榕的苍绿,江南扁桃的青绿,南湖水的澄.②绿,构成了多层次的南宁绿。
来往的人们,面对如此美景,又焉能不为大自然的 A 惊叹呢!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
”春日,民族大道旁的紫荆花盛放, B 的市民和车辆仿佛沐浴在花海中;夏夜,偶有几个少年在街边跳着劲舞,更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动感。
1.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汉字或拼音。
(2分)① 荡yà② 澄.绿2.根据语境,选择两个恰当的成语分别填入横线A和B中。
(2分)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川流不息摩肩接踵A: B:(二)赏节令之美翻开日历,那古老的历史经卷中,二十四节气如时光的经纬,岁月的链扣,莹莹烁烁,璀璨无比。
文学社策划了以“夏之韵”为主题的板报,请完成以下任务。
3.下面是小语同学的来稿,其中有一处语病,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挑选出来并改正。
(4分)①每逢夏至,岭南的山野间挂满了一串串硕大鲜红的荔枝。
②若细细品味,每株树上的荔枝也是有区别的,有的清甜,有的微酸。
③于是乎,我们窜走岭间,目的是只为了把村里村外的荔枝尝个遍。
④走得累了、吃得胀了,我们便三三两两地躺在荔枝树下。
⑤那种感觉无比惬意,阳光洒在荔枝叶上,我闭眼轻嗅,不禁感叹:“这就是夏天的气息啊!”(1)有语病的句子是(填序号),应改为:(2)标点使用不当的句子是(填序号),修改意见:4.请你从下列句子中,选出符合板报主题的一副对联,誊抄在横线上。
(2分)①四野绿阴夏方盛②枫寄相思情正浓③一秀青苗节节高④春雷乍动万物苏⑤月动游尘消积雪⑥半池娇荷香已浓上联:下联:(三)品山水之美5.根据内容理解,在横线上准确地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2024年济南历城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语文试题(2024.5).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
学校要组织"探寻汉字前世今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寻访汉字之源汉字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冲破时间、空间的,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内核和精髓.。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李斯《仓颉篇》曰:"仓颉作书,以教后诣.。
"汉字记录了中国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与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禁锢suíyì相辅相承B.禁锢suǐyì相辅相成C.禁固suǐzhǐ相辅相成D.禁固suí zhǐ相辅相承任务二:鉴赏汉字之美汉字形美如画,意美如诗:一撇一捺、扭转提按,行云流水....,无不直见风骨,扬显气韵。
汉字那么美,一笔一画都有故事,和人们的生活休戚与共....的汉字便这样滋养着每....。
浩如烟海一个中国人。
闲暇之余,让我们拿起笔,沉淀自己的内心,去感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的美不胜收....吧!2.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行云流水B.休戚与共C.浩如烟海D.美不胜收任务三:感悟汉字之魂①最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一定归汉字莫属。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训练(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4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2分)1.“跟着语文课本去旅行”,你能默出自选古诗文中一句完整的话(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尽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就可以享受到相关景点门票费用减免的服务。
(10分) 旅行地古诗文语句默写北固山西湖赤壁黄鹤楼雁门关3月28日消息(记者小徐)3月27日上午,神州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在经过隔离恢复、疗养恢复以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徐州沛县,前往初高中母校看望师生。
在初中母校的社团中心,音乐社团的同学们齐声高唱《我相信》,歌声缭亮激昂,让现场每一个人【甲】()。
科技社团的蔡同学从小就喜爱看星空,她把朱杨柱视为自己的偶像,她说:“。
”朱杨柱寄语学弟学妹,要( ),( ),( ),珍惜青春,不负绍华,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上披荆斩棘,用智慧描绘星辰大海,为祖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在高中母校,朱杨柱为师生们分享了一段从校园到太空的非凡旅程。
最后,他以曾经的语文老师孙老师的赠语“六心”来勉励学弟学妹们:“诚心爱心责任心,雄心信心平常心。
六心皆有之时,便是你我成功之时。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以朱杨柱学长为榜样,脚踏实地,锤炼本领,甘愿为祖国【乙】(),无私奉献!(1)小徐忘记拟写标题了,请你帮他拟写出来吧,注意要简洁。
(2分)小徐的稿件出现了两个错别字,请你帮他订正过来吧。
①把改为②把改为(3)小徐在【甲】【乙】两处的用词上有所犹豫,请你选出恰当的一项吧。
(2分)【甲】A.心旌摇荡 B.心潮澎湃()【乙】A.殚精竭虑 B.处心积虑()(4)小徐将蔡同学给朱杨柱说的话抄漏了,你能结合蔡同学的兴趣和理想,想象拟写她可能说的话吗?(2分)(5)小徐将朱杨柱寄语原话顺序弄乱了,请你帮他排出正确的顺序吧。
( )(2分)①勤于圆梦②心中有梦③勇于追梦A.①③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6)小徐稿件中的划横线句有语病,请你将正确的句子抄在下面吧。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实在不能嗔(zhēn)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dàn)不经。
B.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mài)幽悄(qiāo),意味应是深长的。
C.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sù)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nì)迹。
D.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rǒnɡ)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mù)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B.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C.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地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溶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D.我不敢冒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们不停不歇,一反既往地保持着速度,疾驰向前,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
B.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
C.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D.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前后,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而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2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回收。
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5分)①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②我们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绿色成为生态文明的“底色”。
③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4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让“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保护者、受益者”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我们___________要做生活环境的保护者,更要做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1)信步江南,采莲女的歌声能否让你轻声吟sòng()《诗经·关雎》中那句“□□□□,君子好逑”;(2)行至塞北,当你看到漫天的飞雪,能否想起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3)泛舟海上,文天祥《过零丁洋》中“□□□□□□□,□□□□□□□”那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能否激荡在你的心胸;(4)走过古战场,能否与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这两句一起感慨世事变迁,朝代更迭。
让绿色成为生态文明的底色,让历史文化可以跨越千年再现。
保护环境,传承文化。
让我们可以与古人共赏一样的山水,共同吟唱一样的壮美景色。
(节选自李非燃《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底色》,有删改)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1)吟sòng()(2)更迭()2.材料第一段中有一句标点符号有错误,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分)第_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虽然B.不仅C.尽管D.如果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生态环境B.美丽中国C.传承文化D.豪迈气概5.补全材料第二段中的名句,使文段更优美通畅。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第I卷48分,第Ⅱ卷102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xiāo),都要费许多笔墨。
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xǔ)栩如生。
B.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jīn)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cán)头。
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zhǒng),络绎.(yì)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D.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áo)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shà)那。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已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B.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惶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C.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迥迥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烈烈作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B.恐惧伴随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
C.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D.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事无成....,跌落到另一番境地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分数15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注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恹恹(yān)虬枝(qiú)干涸(h uó)揠苗助长(yà)B、淅沥(xī)阔绰(chuò)脱臼(jiù)惴惴不安(zhuì)C、狡黠(xiá)漫骂(màn)谄媚(chǎn)锲而不舍(qiâ)D、霹雳(pī)呵斥(hē)校正(xiào)虎视眈眈(dān)答案 B2、、下面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纵横决荡浅滋暗长妙手偶得婆娑B、坦荡如砥无可耐何直截了当惋惜C、震聋发聩走头无路涣然一新禀赋D、顾名思义光彩熠熠彬彬有理挑剔答案 C3、下列句子中的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古今中外的智者先贤,以高山仰止的深邃思维和广阔视野,抚慰着我们躁动的心灵。
B、九年级的老师在用揠苗助长的方法提高我们的成绩。
C、每当遥想过去,我就会浮想联翩,往事犹在眼前D、小明做了错事,吓得战战兢兢不敢看老师的眼睛。
答案B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2014年12月13日,中国迎来首个国家公祭日。
为纪念曾经发生的重大民族灾难而制度性国家公祭日的做法,既有对历史记忆的传承、判断,也有基于现实的。
不忘记历史苦难,不是要仇恨,而是要使大国公民具备应有的历史价值观和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捍卫民族尊严并圆梦动力。
A 设立考量培养凝聚B 设定考证培养会聚C 设定考证培植凝聚D 设立考量培植会聚答案 A5排列六个句子的顺序,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只写序号)①任何时候,批评家和作家之间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距离和警觉。
②他们能够永远站在自由和批判的立场上,不断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
③它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批评家。
④批评是心灵的事业。
⑤创作因此会受到伤害,批评也随之走向没落。
⑥否则,相互之间就会出现过于客气、盲目吹捧和妄加赞美的不良现象。
答:答案④③②①⑥⑤6、下列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如毕淑敏的《一厘米》,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是小说。
B.《秋水》这则神话故事,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见闻而骄傲自大。
C.《捕蛇者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近似现代的杂文,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叙议结合,核心是议。
该文选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D. 《囚绿记》作者陆蠡,当代散文家,文章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答案 6、C7、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划线句子句式相同、语义连贯的句子。
(2分)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我却偏爱冬季。
没有冬的肃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出春的温柔妩媚;,。
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
冬,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虽苦却芳香撩人,让人留恋。
8、名著阅读(6分)(1)A 在左面的石墙上反复探索,终于找到了一处条石接缝较宽的地方,那是在靠近墙角的角落。
他用手指在接缝间用力挖了一下,湿润的石灰粉屑掉下了一点。
新的发现,给他很大的启示,他拿定了主意。
许多日子过去了,A的手指早已磨破,滴着鲜血,但他没有停止过挖掘。
石灰的接缝,愈挖得深,他的进度愈慢。
脚镣手铐妨碍着他的动作,那狭窄的接缝也使他难于伸手进去。
困难,但是困难不能使他停止这场特殊的战斗。
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1)A的名字是(2),此时A是在(3),这里是国民党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集中营。
选文中“他拿定了主意”是指A 这一想法。
(2)“看看醉猫似的爸爸,看看自己,看看两个饿得像老鼠似的弟弟,小福子只剩了哭。
”这段文字名著《》,作者是。
9、按要求填空(10分)(1)《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
”《<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2)<<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的句子是,(3)它的皮,微微泛出淡青色(4)蓬山此去无多路,。
(5),初闻涕泪满衣裳。
(6)有约不来过夜半,。
(7)青山遮不住,。
(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二、阅读理解(60分)鱼我所欲也》(14分)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得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5、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行道之人弗受A、人皆有之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吾欲之南海,何如D、醉翁之意不在酒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①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此之谓失其本心③向.为身死④是亦不可以已.乎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②向为身死而不受。
译:18、文中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2分)19、文中“舍生取义”的“义”与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2分)答:。
20、古今中外有许多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举出两位,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
(2分)答:。
15、D 16、何加:什么好处本心:天性,天良。
向:从前。
已:停止。
17译:①先前(有人)宁死也不肯接受。
②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18、舍生取义。
作者用“鱼”与“熊掌”做比喻引出论点。
19、只要能区分文中的“义”是孟子观点的羞恶之心和正义之心,善良之心而社会上的哥们“义”多半是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是不可取的就可以。
(言之有理就可以)20、文天祥宁死不降元。
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21、略二.阅读理解(满分15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臵之。
厓山破,军中臵酒大会。
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①弘范:元军元帅。
②扞(hàn):保卫。
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
④捄:同“救”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故患有所不避.也避:(2)天祥泫然出涕.涕: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19、文中“舍生取义”的“义”与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2分)答:13、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二)、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牙。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做飞花。
1、这首小诗一、二句中的“都”“惊”二字分别透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2、这首小诗的三、四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把初春的冷落幻化成仲春的场景。
(三)阅读下面一篇散文。
完成问题。
(11分)凝望一棵开花的树王长敏(1)我在杂乱的、破旧的村庄,寂寞地走过漫长的雨季。
将我年少时的眼光,从晦暗的日子里打捞出来的是一棵棵开花的树,它们以一串串卓然不俗的花擦亮了我的眼睛,也洗净了我的灵魂。
(2)整个春天我仰望着天空,看一棵棵沉默不语的树正吐露芳香,我常在一棵树下站定,想探访一棵会开花的树的秘密,我惊奇..一棵会开花的树:洋槐树的树皮,被四季的风雨雕刻成皱巴巴的脸,在这随处丛生,其貌不扬的树上,当一串串白白的、黄黄的、亮闪闪的花儿挂满枝头的时候,一个杂乱无章的村庄因此而变得诗意葱茏。
那一串串的花朵上浅下暗,像盛满香料的杯子,清清的花香在春风里一次次掠过纯净,宽广的天空,让一个没有风景的村庄香飘四方。
我蓦然发现一棵棵开花的树才是村庄的灵魂,一串串,一朵朵花才是树的灵魂。
一棵开花的树多么遵守季节的秩序,每一个春天的到来,就把洁白的灵魂挂在树梢上,它们之所以选择了那样的高度,是为逃避一双肮脏的手掌,或低俗或恶俗的攻击?(3)和一个村庄一样卑微的洋槐树、苦楝树、椿树、石榴树、梨树,它们和乡村的房屋,农舍,田野的庄稼一样保持着永久的沉默。
但它们用芳醇的花香,或苦味的花香,向尘世表达出很智慧,很超脱的喜悦,我在整个春天被这浓郁的香气迷住了。
我看见了生活里的大美和大雅。
(4)我在书本垒砌的阶梯上爬行,一棵棵开花树站立成我精神的守望者,我是五月出生,和石榴花同期,我自信在我的生命里流淌着有志者事竟成的力量。
也许被那时的贫穷,闭塞,落后,愚昧的乡村生活所苦。
或被满地烂泥堆积的土路,破旧不堪的屋舍等杂乱无章的凄凉风景所伤,我逃跑般离开了村庄,一去再也没有回头,仿佛心有余悸对那个村庄再作回忆,我向往富足,自由,浪漫的城市生活。
我在一本本书里寻找出路,在一门门学问中学下去,我掌握着先进实用的技术。
我从一个单位调换到另一个单位,我认识许多该认识和不该认识的人,我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东西,我认识了被物质欲望燃烧得忘却灵魂存在的男人和女人,看清了争名夺利者的丑陋灵魂,我被虚情假意的友情爱情蒙骗着。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看见了自己多么孤独的灵魂,心头涌动着无限抑郁的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