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分布概况及运输途径

合集下载

煤炭的运输方式及其分析

煤炭的运输方式及其分析

煤炭的运输方式及其分析煤炭的运输方式及其分析煤炭是重要的能源之一,主要是用于工业或民用燃料及供给动力,也是冶金、化工等部门的重要原料。

煤经过高温或低温干馏加工,可生产出焦炭以及气体和液体燃料,还可提炼出几百种化工原料。

因此,煤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

在各大陆、大洋岛屿都有煤分布,但煤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各个国家煤的储量也很不相同。

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是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中国的煤炭资源在世界居于前列,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截至2011年,中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产量32.4亿吨,相当于18.004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比例高达48.3%;其次是美国,占世界产量比例为14.8%;排名第三的是澳大利亚,占世界产量比例为6.3%;印度和印尼则分别排名第四五,占世界产量比例分别是5.8%和5.0%。

在中国,主要煤城有河北省的开滦、峰峰;山西省的大同、阳泉、西山;辽宁省的阜新;黑龙江省的鸡西、鹤岗;江苏省的徐州;安徽省的淮北、淮南;河南省的平顶山;山东的兖州。

煤主要用于燃烧、炼焦、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

①燃烧。

煤炭是人类的重要能源资源,任何煤都可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

②炼焦。

把煤置于干馏炉中,隔绝空气加热,煤中有机质随温度升高逐渐被分解,其中挥发性物质以气态或蒸气状态逸出,成为焦炉煤气和煤焦油,而非挥发性固体剩留物即为焦炭。

焦炉煤气是一种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煤焦油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油漆、染料、医药、炸药等。

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铸造,也可用来制造氮肥、电石。

电石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化工产品。

③气化。

气化是指转变为可作为工业或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的煤气。

④低温干馏。

把煤或油页岩置于550℃左右的温度下低温干馏可制取低温焦油和低温焦炉煤气,低温焦油可用于制取高级液体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

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

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

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煤炭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不同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就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展开讨论。

一、煤炭资源的全球分布全球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亚洲地区是全球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其中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储量。

欧洲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而北美洲的煤炭资源则以美国为主。

此外,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地区的煤炭资源相对较少。

二、中国的煤炭资源与利用情况中国是全球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西南和内蒙古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的煤炭储量最为丰富,是中国最主要的煤炭产区之一。

然而,中国的煤炭资源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煤炭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导致了煤炭运输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三、煤炭资源的利用方式煤炭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分为燃烧利用和非燃烧利用两种。

燃烧利用是最常见的煤炭利用方式,通过煤炭的燃烧产生热能,用于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等。

然而,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煤炭的燃烧利用需要配套的环保设施和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非燃烧利用是指将煤炭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或化工产品。

例如,通过煤制气、煤制油等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和液体燃料,可以减少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此外,煤炭还可以用于生产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

四、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煤炭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需要加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通过引进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煤炭的采矿率和回收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煤炭资源的运输与物流管理

煤炭资源的运输与物流管理

煤炭资源的运输与物流管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煤炭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生产、钢铁冶炼、化工制造等众多领域。

煤炭资源的运输与物流管理对于保证煤炭供应、提高能源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煤炭资源的特点、运输方式、物流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1. 煤炭资源的特点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资源,具有密度大、燃点高、产能大等特点。

由于其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煤炭资源的运输与物流管理中,环保因素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2. 煤炭资源的运输方式煤炭资源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三种。

首先,铁路运输是煤炭资源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铁路具有承载能力大、运行稳定、运输效率高等优势,适用于远距离、大量运输。

然而,铁路运输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运输路线的局限性、运输时效性等。

其次,水路运输也被广泛应用于煤炭资源的运输。

航运能够承载大量的煤炭资源,且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但水路运输受水位、天气等因素制约,对于内陆地区而言,水路运输并不方便。

最后,公路运输则适用于煤炭资源的短程运输。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强、运输路线多样等优势。

然而,由于公路运输的承载量有限,且对交通拥堵等外界因素非常敏感,因此其运输效率较低。

3. 煤炭资源的物流管理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物流管理在煤炭资源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物流管理需要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的仓储管理。

通过建立煤炭资源的储存点,合理安排仓储设备和煤炭堆放工艺,以减少堆放面积和堆积高度,提高仓储效率,避免煤炭自燃、自爆等安全问题。

其次,物流管理需要进行合理的运输组织和调度。

通过优化运输路线、运输工具的选择,合理安排装卸时间,提高煤炭资源的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

此外,物流管理还需要对煤炭资源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煤炭资源的品质符合使用标准。

通过建立规范的质量检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排除质量问题,确保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双方利益。

煤炭运输实施方案

煤炭运输实施方案

煤炭运输实施方案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运输是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环节。

煤炭的运输实施方案需要考虑到煤炭的数量、质量、运输距离、运输方式等多个因素。

下面是一个煤炭运输的实施方案,供参考。

1.运输方式选择:-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煤炭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它具有运力大、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

在选择铁路运输时,需要考虑到煤炭产地、煤矿距离铁路站点的距离以及铁路运输的线路等因素。

-公路运输:对于生产规模较小、交通便利的煤矿,可以选择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强、运输适应性好等优势,适用于短途运输。

-水路运输:煤炭运输量较大、需求较远的地区可以选择水路运输,特别是对于煤炭集疏运输方案具有较大的优势。

需要选择适宜的船舶型号和航线。

2.港口选址和建设:-港口选址:港口选址应考虑到煤炭的产地和市场需求,选择在适宜的地理位置建设港口,以方便煤炭的集散、转运和销售。

此外,港口选址还应考虑到交通便利性、水深等因素。

-港口建设:港口的设施建设需要满足煤炭运输的需求,包括码头、储煤区、装卸设备、堆放设施等。

同时,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

3.保障煤炭质量:-储煤管理:煤炭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湿气、雨水等影响,需做好防护措施,合理规划储煤场地,选择合适的储煤方式。

同时,要定期检查储煤场地,及时清理落煤渣、积水等。

-质量监控:建立煤炭质量监控体系,对煤炭的产地、采样、检验等进行监控,确保煤炭质量符合运输要求。

-冷藏保鲜:对于特殊要求的煤炭,如低灰、高热等,可以考虑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冷藏保鲜,确保煤炭质量。

4.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建设:煤炭运输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防火、防爆、运输器材、车辆检测等设施,确保煤炭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安全培训和意识普及:对从事煤炭运输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的培训和普及。

-危险废物处理:煤炭运输过程中,需要对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清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运输方案

煤炭运输方案

煤炭运输方案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煤炭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煤炭的运输问题成为制约能源供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制定有效的煤炭运输方案对于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背景介绍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我国煤炭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而经济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多位于南方。

为了满足南方地区的煤炭需求,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输方案,以确保煤炭供应的稳定性。

二、运输方式选择1. 铁路运输铁路为运输大量煤炭提供了可靠的方式。

它具有运输能力大、运输速度快、运输成本低等优势。

另外,铁路运输还可以减少公路拥堵和环境污染。

通过改进铁路设施、加大运输运力等举措,可以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2. 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煤炭运输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由于我国水网发达,沿海和内河水运可以覆盖大部分煤炭消费地区。

水路运输不受道路交通拥堵等因素限制,运输能力较大,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通过改进港口设施、提高航运效率,可以进一步发挥水路运输的优势。

3. 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在煤炭运输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公路运输的特点是灵活性强,可以实现点对点的运输,同时也便于煤炭的配送和销售。

但是,公路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容易受到交通拥堵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制定煤炭运输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公路运输的优点和缺点。

三、煤炭集散地选择在制定煤炭运输方案时,选择合适的煤炭集散地也是非常重要的。

煤炭集散地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靠近煤炭产地,方便从产地输送煤炭。

2. 靠近消费地,方便向消费地供应煤炭。

3. 兼顾铁路、水路和公路等不同运输方式的需求。

4. 配套设施完善,包括储存、装卸、配送等设施,以提高运输效率。

四、风险管理煤炭运输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运输事故、自然灾害等。

为了降低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运输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等。

我国主要铁路运煤通道

我国主要铁路运煤通道

我国主要铁路运煤通道我国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分布与消费地分布极不协调,且资源局部地区分布也不均匀。

我国煤炭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而煤炭消费却大都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尤以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煤炭产需的逆向分布,形成了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格局,煤炭运输成为影响煤炭供需的关键因素。

长期以来,铁路以其运力大、速度快、成本低、能耗小等优势,一直是煤炭的主要运输方式。

在铁路主要干线的货运量中,煤炭占了很大比重,1998年我国铁路煤炭运量为6亿吨左右,到2012年已达到22.6亿吨,占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的58%。

其中,“三西”主要煤运通路所占比例高达90%。

“三西”及宁东地区一直是我国煤炭调出最主要和最集中的地区。

我国的主要铁路运煤通道,基本上都集中在“三西”煤外运通道、出关运煤通道和向华东地区调运煤炭的铁路运输通道。

“三西”外运通道主要有北通道、中通道和南通到之分。

其中北通道主要包括大秦线、丰沙大线、京原线、集通线、神朔黄线等;中通道主要包括石太线、邯长线等;南通道主要包括太焦线、侯月线、陇海线、西康线、宁西线等。

北通路以动力煤外运为主,主要运输晋北、陕北和神东煤炭生产基地至京津冀、东北、华东地区以及至秦皇岛、京唐、天津、黄骅等港口的煤炭,是“三西”煤炭外运的主要通路。

大秦铁路起于北同蒲线韩家岭站,迄于秦皇岛市柳村站,控制区段为茶坞到大石庄,全长653公里,是我国首条双线电气化煤运专线。

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I级,双线电气化,限坡4‰,SS3、SS4电力机车牵引,9个站到发线有效长1700米,其余为1050米,牵引质量为10000吨。

主要运输大同、平朔、准格尔和东胜等矿区的动力煤和无烟煤,2011年大秦线外运的4.4亿吨煤炭中,蒙西煤源约占45%,晋北占50%左右,其余少量为陕西煤源,除少量供应沿线大电厂和出关外,绝大部分在秦皇岛港下水,供应东北、华东和南沿电厂及出口。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煤炭铁路运输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煤炭铁路运输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货运铁路运输简介一、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总体情况1、煤炭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现探明煤炭储量7323亿吨,居全国第1位,远景预测煤炭储量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2位。

2、煤炭资源分布集中:煤炭资源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以鄂尔多斯市为主的低变质烟煤区域;二是蒙东地区的褐煤区域。

3、煤种以动力煤为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探明储量中,低变质烟煤占53%,褐煤占45%。

而炼焦煤仅占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桌子山煤田和乌达煤田。

4、全国尚未探明煤炭预测地质储量统计表:二、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分布及简介1、主要煤田的分布图2、主要煤田简介三、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简介1、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第一大产煤地区,面积86752平方公里,市域面积70%含煤,现已查明并在国家能源局备案的煤炭探明储量4300亿吨,约占全国的13%、内蒙古自治区的58%。

2、截止2012年底,鄂尔多斯市已建成矿井306座,核定生产能力48161万吨/年,在建30座,设计能力10990万吨/年。

3、“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从2005年的1.5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5.97亿吨,年均增长约7300万吨,全市煤炭平均外调率约为88%。

4、 2012年,据统计全市共销售煤炭5.9亿吨,煤炭工业发展呈现出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态势。

四、内蒙古西部(蒙西)铁路运输大通道1、通过京包铁路向西发运至东北以及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蒙西地区与京包线连接的铁路线路主要有:包神铁路(向北)、包西铁路(向北)、包兰铁路以及呼准铁路。

货物通过以上铁路线路集中至京包线,至集宁站通过集通线发至东北,在大同站通过大秦线发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还有部分通过京包铁路发送至河北、北京、天津等沿线地区。

2、通过大准线向西发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大准线西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站,与准东铁路(东胜-准格尔旗)连接,东部在大同东站接入大秦线,成为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的主要通道之一。

中国煤炭运输状况综述

中国煤炭运输状况综述

中国煤炭运输状况综述_田书华能源经济与金融_新浪博客2011-05-04 08:15:49|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中国煤炭运输状况综述我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富东贫,煤炭消费基地主要在东部地区,而煤炭的生产与供应基本在中、西部地区,并且今后煤炭的生产有向西北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这种错位布局导致我国煤炭运输基本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

中国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公路、沿海和内河水运。

煤炭的运输方式包括铁路、水路和公路,或单方式直达运输,或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各种运输方式煤炭运输格局与特征分析如下:1、铁路煤炭运输(1)铁路煤炭运输基本情况我国铁路煤运量一直占煤运总量的60%以上,煤炭运输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左右铁路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而煤炭历来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货物。

铁路的煤炭运量占全国煤炭运输量的70%以上,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方,而煤炭消费主要在东南方,从而形成若干从北向南、由西向东的运煤铁路大通道。

据统计,我国铁路煤运量一直占煤运总量的60%以上,煤炭运输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左右。

2007年,全国铁路运输煤炭15.4亿吨,而公路运煤仅2.2亿吨,内河运煤也仅2.44亿吨。

而煤炭更是占据了全国铁路货运的半壁江山——2007年,铁路煤炭运输占货运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41%上升至49%。

2007年跨省区的煤炭铁路运输总量为7.38亿吨。

2008年预计为7.85亿吨。

主要煤运铁路主要有:北通路大秦线京原线神朔黄线丰沙大线集通线中通路石太线邯长线南通路太焦线陇海线宁西线侯月线西康线铁路运输特点煤炭陆上铁路运输的核心共有9 个: 山西、内蒙古、河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

山西、内蒙古为具有全国意义的煤炭输出核心; 湖南接收山西、河南的煤炭转运到广东、福建、广西, 是区域性的煤炭中转中心; 河南本身是产煤大省, 又从山西、陕西接收到煤炭, 输往江苏、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和山东的煤炭, 是兼具中转与输出的区域核心;浙江是煤炭消费的核心, 陆上煤炭主要来源于安徽、山东、山西、江苏等8 个省份, 分布较均匀, 大宗的煤炭输入主要通过海路进行。

我国煤炭资源空间流动的基本格局与流输通道

我国煤炭资源空间流动的基本格局与流输通道

文章编号:1000-8462(2007)02-0196-05我国煤炭资源空间流动的基本格局与流输通道!赵媛,于鹏(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江苏南京210097)摘要:我国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的错位性分布,使其流动成为一种广域性、大规模的空间现象,煤炭流输通道成为煤炭供需平衡的关键所在。

文章首先将我国30个煤炭资源流动省(市、区)划分为三大系统:输出源地系统、输入汇地系统和后备资源储备系统,在分析我国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流输通道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在进一步完善煤炭铁路和公路流输通道的同时,大力提高水路煤炭运输能力,并从长远考虑重视发展管道运输系统。

关键词:煤炭资源;空间流动;基本格局;流输通道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分布广泛。

长期以来,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70%以上。

虽然国家正采取积极的政策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但煤炭的主导地位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据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需要煤炭20—26亿I,即使到2020年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将占到60%左右[1]。

但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总体格局是北富南贫,西多东少,煤炭的赋存量与经济发展呈逆向分布,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将长期存在。

因此,煤炭运销链环节中的流输通道成为煤炭供需平衡的关键所在。

1我国煤炭资源空间流动的基本格局据全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2],我国埋深在1000m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I。

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I,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而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4省份就占了全国资源总量的81.3%;以南的14个省份,煤炭地质储量仅占全国的6%左右,其中西部的云、贵、川三省又占了南方总储量的90%。

全国4个特大型煤田:鄂尔多斯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华北煤田,均位于西北部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煤炭铁路运输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煤炭铁路运输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煤炭铁路运输简介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货运铁路运输简介一、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总体情况1、煤炭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现探明煤炭储量7323亿吨,居全国第1位,远景预测煤炭储量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2位。

2、煤炭资源分布集中:煤炭资源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以鄂尔多斯市为主的低变质烟煤区域;二是蒙东地区的褐煤区域。

3、煤种以动力煤为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探明储量中,低变质烟煤占53%,褐煤占45%。

而炼焦煤仅占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桌子山煤田和乌达煤田。

4、全国尚未探明煤炭预测地质储量统计表:二、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分布及简介1、主要煤田的分布图2、主要煤田简介三、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简介1、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第一大产煤地区,面积86752平方公里,市域面积70%含煤,现已查明并在国家能源局备案的煤炭探明储量4300亿吨,约占全国的13%、内蒙古自治区的58%。

2、截止2012年底,鄂尔多斯市已建成矿井306座,核定生产能力48161万吨/年,在建30座,设计能力10990万吨/年。

3、“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从2005年的1.5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5.97亿吨,年均增长约7300万吨,全市煤炭平均外调率约为88%。

4、 2012年,据统计全市共销售煤炭5.9亿吨,煤炭工业发展呈现出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态势。

四、内蒙古西部(蒙西)铁路运输大通道1、通过京包铁路向西发运至东北以及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蒙西地区与京包线连接的铁路线路主要有:包神铁路(向北)、包西铁路(向北)、包兰铁路以及呼准铁路。

货物通过以上铁路线路集中至京包线,至集宁站通过集通线发至东北,在大同站通过大秦线发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还有部分通过京包铁路发送至河北、北京、天津等沿线地区。

2、通过大准线向西发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大准线西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站,与准东铁路(东胜-准格尔旗)连接,东部在大同东站接入大秦线,成为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的主要通道之一。

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煤炭资源分布概况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和生活用热等领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煤炭资源的分布格局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全球以及中国国内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并对其产量和储量进行简要分析。

一、全球煤炭资源分布全球煤炭资源分布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探明煤炭储量约为1,090亿吨。

亚洲是全球煤炭资源的主要集中区域,中国、印度等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产能和储量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其中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欧洲也是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国。

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也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其中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煤炭生产国。

二、中国煤炭资源分布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截至2019年底,探明煤炭储量为1987.43亿吨,居全球之首。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区,包括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等省份。

其中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长治煤田和潞安煤田。

陕西省的煤炭资源也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榆林煤田和神木煤田。

内蒙古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区,包括煤炭储量最大的伊泰煤田和鄂尔多斯煤田。

华中地区主要包括河南省和湖南省,煤炭资源相对较为分散,河南以焦煤为主,湖南以烟煤为主。

华南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贵港煤田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储量地区。

三、煤炭资源的产量和储量煤炭资源的产量和储量是评估一个国家煤炭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年产煤量在40亿吨左右,占全球煤炭产量的50%以上。

中国的煤炭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约18%,位居全球首位。

除了中国,其他重要的煤炭生产国还包括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和俄罗斯等。

煤炭运输方案

煤炭运输方案

煤炭运输方案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其运输是能源行业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煤炭运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制定了以下运输方案。

运输方式1.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煤炭长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

利用铁路运输煤炭具有运量大,运输速度快和安全性高等优势。

2. 公路运输:对于短距离或偏远地区的煤炭运输,可以采用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强的优势,可以适应不同的运输需求。

3. 水路运输:如果煤炭需要跨越水体运输,可以选择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可以利用河流、湖泊或海洋等水域进行煤炭的运输。

运输工具1. 铁路运输:可以使用煤炭专用列车进行运输,通过铁路线路将煤炭从矿区运往目的地。

煤炭专用列车具有装卸效率高和运输安全稳定等特点。

2. 公路运输:可以使用煤炭运输车辆进行运输,通过公路将煤炭送往目的地。

为确保运输安全,我们会选择合适的车辆类型,并遵守交通规则。

3. 水路运输:可以利用船舶进行水路运输,通过河运、海运或湖运等方式将煤炭运送到目的地。

根据运输距离和水域条件,选择合适的船舶进行运输。

运输管理为了确保煤炭运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将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 运输计划:制定详细的运输计划,安排运输时间和路线,确保煤炭按时送达目的地。

2. 装卸操作:进行专业的装卸操作,确保煤炭在装卸过程中不受损失,并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3. 交通管理:做好运输工具的维护保养工作,遵守交通规则,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 监控与追踪:采用现代化的监控技术,对煤炭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总结:通过采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结合煤炭专用列车、煤炭运输车辆和船舶等运输工具,以及采取运输计划、装卸操作、交通管理和监控追踪等管理措施,可以确保煤炭运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从而满足能源行业对煤炭的需求。

煤炭物流分析

煤炭物流分析
2007年,全国煤炭产量25.5亿吨,全国铁路运输煤炭15.4亿吨,而公路运煤 仁2.2亿吨,内河运煤也仁2.44亿吨,主要港口煤炭中转运量4.63亿吨。同时, 煤炭还占据了全国铁路货运的半壁江山——2007年,铁路煤炭运输占货运总 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41%上升至49%。2007年跨省匙的煤炭铁路运输总量 为7.38亿吨。
• 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物流费用构成中运输费用比例较高,而丏增长较 快。据对调查的煤炭采选企业统计,2006年运输费用合计占物流费用 比例为76.8%,不上年比例基本持平,所占比例高出巟业行业62.6% 的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物流费用比上年增长26个百分点。反映作 为重要消耗资源的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物流效率较低、物流需求旺盛 的特点。煤炭开采和洗选物流费用增长主要由物流管理费用、运输费 用增长带劢,2006年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物流管理费用、运输费用比 上年分别增长44.4和26.4个百分点,表现出行业物流运输费用比例较 高而丏增长较快的特点。
1.4.3、内河运输之长江航道
“铁海联运”也是我国煤炭物流的重要形式。内河煤炭运输通道主要包括长 江和京杭运河;主要是将来自晋、冀、豫、皖、鲁、苏及海迚江(河)的煤炭经 过长江戒运河的煤炭中转港戒主要支流港中转后,用轮驳船运往华东和沿江 (河)用户。由亍海运港口运输煤炭都采用万吨货轮,运输觃模大,极大地降低 了物流成本。 随着中国沿海港口及内河航道投资力度的加大,煤炭内河运输也随之增长。 在长江干线散货运输组织中,上水的矿石和下水的煤炭形成合理的对流货源。 其中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位亍山西、陕西、河南产煤匙的湖北、湖南、 江西缺煤匙之间,是煤炭运输分流的理想通道。由亍水运成本极低,再加上 煤炭南运中部京广和焦枝两条铁路运输紧张,汉江通道丌但能解决陕西煤炭 的外运问题,而丏可为两湖及华东地匙输送优质煤炭。 长江干线港口中的浦口、汉口、裕溪口和枝城,即“三口一枝”一直是长江 干线煤炭运输大港。

中国煤运通道分析

中国煤运通道分析

煤运通道总体状况煤炭是大宗散装货物,数量异常庞大,运输在煤炭流通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格局的错位,决定了煤炭运输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的运输特点。

煤炭运输主要有铁路、水运、公路等三种运输方式。

铁路以其运力大、速度快、成本低、能耗小等优势,一直是煤炭的主要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是影响煤炭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

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铁路煤炭运量占全国煤炭总运输量的70%以上,占铁路总货运量的60%以上。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运输受各种交通方式运力均相对紧张的制约,基本保持“限制型”的运输格局。

至“十二五”中期,由于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较大转变,煤炭需求增幅出现大幅度减缓,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铁路、公路、水运等运输方式的能力得到极大加强,煤炭运输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

目前,除个别局部地区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外,总体上运输紧张的局面基本缓解,有些地区还出现运输能力过剩现象。

表5为近30年来全国铁路煤炭运输完成情况。

表11980 —2015年全国铁路煤炭变化状况我国煤炭生产地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晋陕蒙地区,而煤炭消费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我煤炭生产和消费产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煤炭运输总体格局,即以“三西(山西、陕西和蒙西)”煤炭基地为核心,向东、向南呈扇形分布的煤炭运输网络格局(如图1所示)。

据统计,2015年“三西”地区煤炭生产量约占我国煤炭生产总量的60%而华东地区原煤调入量约占全国区际调运总量的55%r右。

我国南北向煤炭流约占75%其中南下煤炭流占53.5%;东西向煤炭流约占25%其中东向煤炭流占21.0%,西向煤炭流占4.0%。

1.综合运输通道从煤炭调运格局看,目前我国煤炭运输已形成“三西”外运通道、中南煤运通道、东北煤运通道、华东煤运通道、西北煤运通道、西南煤运通道及海上煤运通道等七大区域性煤炭运输主干道,承担全国各种运输方式的煤炭跨区域性调运任务。

我国煤炭生产和运输布局

我国煤炭生产和运输布局

我国煤炭的生产和运输布局煤炭是世界三大能源之一,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中国,煤炭的地位更为突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少数国家之一。

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并且随着原油产量比重的下降,原煤生产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产量比重逐年增大。

煤炭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一、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一)、我国煤炭品种齐全;(二)、我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三)、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质较好;(四)、从地域上看,我国煤炭资源相对比较集中,空间分布不均;(五)、开发条件良好;(六)、经济布局与煤炭资源不相适应。

二、我国煤炭的生产布局(一)、特点1. 分布广泛,地区布局逐渐趋向合理;2. 分布不均衡,产量相对集中,省区间差异较大;3. 国有重点煤矿江北多、江南少;4. “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格局依然存在。

(二)、工业布局1. 以山西为中心的北方煤炭区。

以山西为中心,包括内蒙、河北、河南、宁夏和陕西,是全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已探明储量达7000亿吨,占全国储量的70%。

储量在300亿吨以上的有山西大同、沁水、宁夏灵武、内蒙乌海、陕西神府4个特大型煤田。

山西素有“北方煤海”之称,已探明储量2035亿吨,占全国储量的21%。

内蒙古全区有190多个煤矿,煤藏分布在西部,主要供东北、华北两大电网发电,其中准格尔露天煤矿储量205亿吨。

河南省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75亿吨,储量大、品种全、开采条件好、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陕西省渭河北部,彬县、铜川、韩城煤田连绵不断,有“渭北黑腰带”之称‘神木、府谷煤田总储量782亿吨,为低灰、低硫低磷优质煤,是国家出口基地。

宁夏煤矿资源丰富,煤质优良,探明储量位308亿吨,煤炭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地区,汝箕山的无烟煤名扬中外,国际上称为太西煤。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煤炭工业也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复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满足了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对煤炭需求不断增加的需要。

一、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0》显示,2009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8260.01亿t,按目前的煤炭消费水平计算,可供开采150年左右。

世界各地的煤炭资源分布并不平衡,以两条巨大的聚煤带最为突出,一条横亘欧亚大陆,西起英国,向东经德国、波兰、原苏联,直到我国的华北地区;另一条呈东西向绵延于北美洲的中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煤田。

南半球的煤炭资源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比较丰富的有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

其中地质储量在5000亿吨以上的7个大煤田是苏联的勒拿、通古斯、泰梅尔、坎斯克——阿钦斯克和库兹巴斯,巴西的阿尔塔—亚马孙,美国的阿巴拉契亚。

此外,储量超过10亿吨的煤田尚有近200个。

各大洲相比,北半球的三大洲都比较丰富,现探明煤炭资源量中,亚太地区约占世界的31.4%;北美洲约占世界的29.8%;欧洲及欧亚大陆约占世界的33%。

从各国拥有煤炭资源来看,煤炭储量位居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2383.08亿t(占世界28.9%)、俄罗斯1570.10亿t(占19%)、中国1145.00亿t(占13.9%)、澳大利亚762.00亿t(占9.2%)、印度586.00亿t(占7.1%)。

2009年,全球煤炭产量为34.09亿t油当量(折合原煤约为69.41亿t),产量居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占45.6%)、美国(占15.8%)、澳大利亚(占6.7%)、印度(占6.2%)、印度尼西亚(占4.6%)。

从煤炭资源消费量看,世界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和炼钢,目前世界上64%的煤炭消费用于发电。

2009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为32.78亿t油当量(折合原煤约为66.74亿t),消费量居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占46.9%)、美国(占15.2%)、印度(占7.5%)、日本(占3.3%)、南非(占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性可磨性好、哈氏可磨指数多在80以上,晋城市煤炭质量得天独厚,
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固定炭高,发热量高,热稳定性高,低
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份、粘结性强,其中大同煤
田弱粘结煤以硫分和灰分低、发热量高而享誉中外,河东煤田离石
柳林、乡宁矿区的低硫低灰主焦煤被誉为煤中的“精粉”的水煤田,
晋城矿区的“兰花炭”更是闻名遐迩,省内各地煤炭特征:大同市
所产侏罗纪弱粘煤以“三低一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为主,质
量指标如干基全硫一般小于1.0%,干基灰份小于16%,干燥无灰基
煤炭市场分析报告
1、煤炭市场情况分析 2、各省市情况具体分析 3、各省市运输费用分析
2
据全国第二次煤炭预测资料,埋藏深度在1000M 以内的煤炭总资源,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 地区资源量占94%,而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省 份,就占了总资源量的81.3%,以南14个省份,煤炭 资源量反占全国的6%左右,其中云贵川三省又占了 14个省份总储量的90%,全国4个特大型煤田,鄂尔 多斯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华北煤 田,均位于西部和北部地区。
1.8%,全省含煤面积6.48万产方公理,约占全省国土面积40%。煤
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西山沁水,霍西方大煤田和
浑源,繁峙,五台垣曲,芮城,平陆等地,煤种齐全,有9大煤炭
品种,分别为:气煤、肥煤、焦煤、弱粘结煤、无烟煤、贫煤、长
焰煤、瘦煤、褐煤。全省煤炭煤质特征为“三低两高一强”,即:
挥发份在29-34%之间,低位发热量在25.09MJ/KG(6000大卡以上)。
13

阳泉市主要煤种有无烟煤、贫煤、瘦煤、贫瘦煤,其中70%为低
硫低灰高发热量,优质无烟煤。在煤炭洗选加工为易送煤,30%为高
变质煤是炼焦配煤和发电厂理想的选用煤种。长治市主要煤种有贫煤、
贫瘦煤、瘦煤、无烟煤,煤质特点:低灰、低硫、高发热量、高灰、
6
国内水路运输通道现状
“水煤南运“海运大通道: 装船港:秦皇岛港,唐山港,天津港,黄骅港,青
岛港,日照港,连云港,营口(营口鲅鱼圈)和锦州 港增长较快 华东接卸地-上海,江苏,浙江,福建 华南接卸地-广东,广西,沿海成帮接卸码头 长江煤炭运输通道:云、贵、川,重庆的下水煤炭 装船港-水富,泸州,重庆,万州,中游“三口枝” 的下水煤炭 装船港-浦口,裕溪口,汉口,枝城(浦口区:江苏南 京,裕溪口:安徽芜湖,汉口:湖北武汉,枝城:湖 北宜都) 海进江运输接卸港-张家港,江阴,南京
4
煤炭运输存在铁路、公路及水路三种方式。数据显示, 铁路运输占整个煤炭动量70%以上。公路运输只适合在400 公里以内运输范围。水路运输则需要更天然的水运条件。
5
我国煤炭水运包括海运和内河运输。海运首先通过 铁路或公路,将煤炭从生产基地集结到沿海中转港口, 由海轮运向渤海湾、华东和中南地区以及海外。内河煤 炭运输主要包括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主要是将来自山西、 陕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及海进江(河)的煤炭 经过长江或运河的煤炭中转港或主要支流港中转后,用 轮驳船运往华东和沿江(河)各地。“铁水“是北煤南 运的主要方式。因此海运能力在煤炭运输系统中仅次于 铁路的重要性。不过与捉襟见肘的铁路运输相比,由于 各地港口和运输船队建设已经实施市场化动作,我国煤 炭海运能力和港口建设增长迅猛,港口力较为平衡。
7
京杭运河煤炭运河通道:山东济宁,枣庄 两江煤炭运输通道; 装船港-有色,贵港(广西贵港)等 接卸地-广东广西等地区 云贵川煤炭通过铁路贵港,采用内河运输船舶运到 广西、广东等地区
8
公路煤炭运输:我国铁路运价为0.08-0.6元/吨公 里,公路运价根据山西省和内蒙鄂尔多斯地区统计数 据,政府指导性煤炭的运价在0.9元/吨公里,而实际 运价在0.45-0.6元/吨公里。虽然汽车运价略高,但短 距离运输总体成本可控,起运地煤炭价格低,中间环 节少,仍有运销优势,煤炭公路运输市场运价竞争激 烈。只用于区域内近距离煤炭生产基地、煤炭中转港 腹地的直达运输或集港运输等做为铁路、水运的补充 运输方式。随着着经济发展对煤炭需量大幅度增长, 铁路运力不断趋紧。公路运输在不断被拉长运距,运 量的增长幅度超过铁路。从成本核算角度,公路煤运 经济运距应在400公里以内。
10
回主页
11
各省市的分布情况
山西 陕西 内蒙古 河北 河南 山东 安徽 四川 贵州
回主页 12
山西省

山西省是我国第一产煤输出和出口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煤
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量优,易开采。
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全省2000米煤炭资源问题占全国16%,
炼焦用煤占全省资源的58.1%,非炼焦用煤占40.1%,其它煤种占
9
铁路煤通道情况:“三西“煤外运通道分为北路, 中路和南路三个主要通道。北路外运铁路包括丰沙、 大秦、神朔黄、京原和集通,主要运输大同、平朔、 准格尔、河北保定、神府、东胜、乌达、勃海湾等矿 区和宁夏的煤炭。中路外运铁路包括石太、邯长和太 焦线,主要运输西山阳泉,晋中和吕梁地区的炼焦煤、 无烟煤以及潞安、晋城和阳泉等矿区煤炭。南路外运 铁路包括南同蒲、陇海和候月,此外还通过西康,襄 渝外运少量的陕西煤。出关运煤通道包括京沈、京通 和京承三条线路。华东地区的煤炭运输铁路包括陇海、 石德、津浦进入新荷、湘赣、京龙、武九以及麻城。
3
Hale Waihona Puke 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富东贫,煤炭生产与供 应基本在中西部地区,而煤炭消费主要在东部地区, 这种错位性布局导致我国煤炭资源形成“水煤南运, 西煤东运”的格局,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稀,在短期内将难以消除,东部缺煤地区开采程度高, 资源逐渐枯竭,煤炭供应主要依赖西部地区的现象将 更加突出,随着能源发展战略和开发点西移和北移, 长距离大运量的煤炭运输将越来越繁重,煤炭运输格 局将长期存在。而煤炭产量中心西移,资源消费的中 东部地区拉长了煤炭运输线路。相对增加了运输里程。 外加运输瓶颈本身的存在,无疑将增加更多的运输成 本。但铁路运输有其运力大、速度快、成本相对低、 能耗小的优势,因此铁路运输仍将是煤炭运输的主要 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