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
中国历代服装史
中国历代服装史研究性学习·文字说明编者:郑思敏服装发展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侧影。
一部服饰史,可反映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体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中国的服饰史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博大的文化宝库,它反映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变迁。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力的提高,服装从最初的实用性之上给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
墨子曾说:“其为衣服,非为身体,皆为观好。
”也就是说衣服不完全是为身体服务的,它具有更深层的含义。
一、中国古代服饰起源的原因服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人的着装是根据社会形态、文化背景,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地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并形成诸多不同,错综复杂的服饰类别。
一般来说,形成中华民族服饰类别的主要因素,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1 自然因素不同国家、地域、气候、民族的服饰,都反映了其民俗文化的特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影响所及便发展出百花齐放的服饰。
在气候上说。
服饰类别的形成,首先要受到气候、风土条件的制约和支配。
如塞外地处中国北方,气候寒冷,服装多用动物皮毛制作,以抵御寒冷。
其服饰造型也显得粗犷、奔放、厚重,保暖功能好。
而江南水乡位于长江以南,风和日丽,气候宜人。
其服装多用棉、麻、丝绸制作,造型柔和,细腻潇洒、飘逸。
在地域上说。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东西南北中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的好坏,便给人们的生存条件带来了差异,也促使服饰形制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
西域、北方的服装要适应游牧民族流动的生活方式,要适合骑马、放牧、狩猎,所以裤装出现得比较早;服饰材料也因地制宜,多为动物的毛发。
中原地区及沿海地区以农耕劳作为主,人们的着装与劳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密切。
服饰以棉、麻、丝为原料,服装造型简洁,便于穿脱,便于在农田里耕作劳动。
2 社会因素服饰类别的非自然因素,即政治、战争、经济、宗教、文化、科学、民族等服饰文化所依托的整个社会因素。
(1)政治。
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程中,由于阶级的产生,以及国体、政体的不同,使得服装类别也因此不断地分化、组合、创新。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整范文(强烈推荐~~)
XXXX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古代女性传统服饰审美文化研究学生某某XXXX院系名称XX 学院专业名称 XXX班级 XXXX学号 XXX指导教师 XXX辩论时间X年 X 月 X日中国古代女性传统服饰审美文化研究学生某某:XX 指导教师:XX内容提要: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自其诞生以来, 就富浪漫色彩。
随着时代的开展, 服饰文化愈加意味无穷。
从古到今, 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 昭显着历代的印记, 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
中国的服饰艺术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局部,它经历了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服饰文化的这个X畴中,女性的服饰更显得丰富多彩,这和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几千年的朝代变迁,环境、地域、民族的不同,女子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有时代特色的服饰制度与服饰风俗。
本文从整合民族文化入手,主要分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旨在探寻服饰文化所反映出来的耐人寻味的文化轨迹,阐述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文化的表现。
关键词:传统女性服饰审美文化背景Aesthetic culture study of the ancient ChineseWomen’s traditional dressAbstract:Clothing,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been abundantwith romance since its birt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dress culture is more and more infinite. Chinese dress has e a long way throughout history, presenting the mark of dynasties, which reflects the profound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Weall know that China is "Headgear formal State". The art of its costum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epChinese humanistic tradition.It has gone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or even longer time of developmen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though thousands of years or even longer time of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of the dress culture, women’scostume is more colorful.This shows great relationship to their role in society. Meanwhile, the costume has formed its style and showed the times features of costume system and the costume custom because of dynasty changes,differences of environment, districtand nation.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ress, proceeding with the integrated national culture.And, it aims toresearch the thought-provoking cultural track with dress culture reflects, to elaborate the aesthetic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dress.Key Words:Traditional Women Clothingaesthetic Culture background目录引言1一、中国古代各朝女性传统服饰的特点概述1〔一〕秦汉时期1〔二〕唐宋时期1〔三〕明清时期1二、中国古代女性服饰总体审美特征2〔一〕政治性2〔二〕多民族性2〔三〕协调性2〔四〕稳固性2〔五〕抑女性2三、中国古代女性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2〔一〕中国古代女性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2〔二〕中国古代女性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3“情理美〞3“含蓄美〞3“个性美〞4“风格美〞4四、中国古代女性传统服饰文化审美的成因4〔一〕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4〔二〕一定经济根底上形成的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审美思想5〔三〕“等级性〞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对古人的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5五、完毕语5参考文献6中国古代女性传统服饰审美文化研究引言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开展与演变,是和民族的历史沿革息息相关的,只有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演变历程,才能使我们准确把握民族服饰文化,正确理解服饰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的关系,才能了解和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古装汉服的设计理念
古装汉服的设计理念古装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设计理念与时尚潮流相比独树一帜。
古装汉服的设计理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古装汉服注重体现中庸之美。
在设计上,古装汉服追求平衡和协调,追求整体的和谐统一。
这一理念源于古代中国的中庸思想,即追求适度和稳定的状态。
因此,古装汉服的设计注重在整体与细节之间达到平衡,既注重整体服饰的和谐性,同时也注重细节上的精致和工艺的独特性。
其次,古装汉服强调以优雅为主导的审美观。
古装汉服注重表现人的气质和韵味,强调服饰的优雅和典雅。
设计上追求舒适自然、整洁流畅、不拘束、不张扬,体现出对于人体和谐美的尊重。
整个服饰的线条和曲线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考虑的,既要体现人体的美感,又要具备实用性。
古装汉服的设计还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在服饰的图案和颜色上,古装汉服常常采用传统的织纹、刺绣等技法,图案多以传统的文化元素为主题,如龙凤、花鸟、云纹等等。
颜色上则常用传统的红、黄、青、白、黑等经典色彩,代表着吉祥、繁荣和稳定。
此外,古装汉服的设计还注重面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精湛。
古装汉服常采用丝绸等高质量的天然纤维作为面料,因其柔软透气、光泽度高而倍受青睐。
在工艺方面,古装汉服多采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如刺绣、绗缝、包缝等传统技法,通过巧妙的线条和精致的细节展现出古装汉服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古装汉服的设计理念强调中庸之美、优雅主导的审美观、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和面料工艺的精湛。
这些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古装汉服的设计,让人们在穿着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独特韵味。
而古装汉服的设计理念也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新的灵感和启发,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论文(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论文(一)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中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其中,传统服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服饰一直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观念。
本篇论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
一、色彩的审美中国传统服饰非常注重色彩的搭配。
在古代,尤其是宋元明清时期,服饰的主色调几乎都是深色系的。
黑色、白色、灰色、暗红色等暗调的颜色被认为是成熟、稳重、庄重的象征。
而在现代,随着时代的变迁,明亮鲜艳的颜色也被引入到传统服饰中。
亮黄色、绯红色、宝蓝色等颜色被广泛使用,使传统服饰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喜爱。
二、形态的审美在传统服饰的形态审美上,中国人非常注重“平衡、和谐、协调”的美学原则。
如汉族传统服饰——汉服,就以中轴线为基础,左右对称,上下统一,形态非常平衡。
而蒙古族传统服饰则以宽松、舒适为主,造型简洁,颜色以灰、白、蓝为主。
再如藏族的传统服饰——藏袍,就以其独特的裁剪、绣花、合身等特点,表现了藏族人民的深厚文化底蕴。
三、图案的审美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图案非常富有民族特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信仰。
如汉族传统服饰上的云纹、龙纹、莲花纹等,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文化象征;而彝族传统服饰的“八卦、四象、五行、十二生肖”,则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有其独特的特点,它是中国古代文化、民族风情和历史背景的集中体现。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传统服饰也逐渐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
通过了解和学习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内涵,还可以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更多的彩色和美丽。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沧桑变迁。
这些传统服饰不仅仅是衣物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文化符号的集中体现。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早期服饰的简约与朴素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的服饰以兽皮、树皮、草编等原始材料制作而成。
这些早期服饰基本上呈现出简约、朴素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和保护身体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服饰开始与农耕、手工业的兴起紧密相连。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也逐渐在服饰中体现出来。
例如,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开始采用皮革、毛皮等保暖材料制作服饰;南方地区则以纺织品为主,注重轻便舒适。
二、封建社会的服饰等级制度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服饰逐渐成为区分贵贱、等级分明的象征。
在封建时代,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每个阶层都有其独特的服饰。
皇族贵族的服饰华丽豪华,常采用丝绸、金边、龙纹等装饰,以彰显其独特的地位和尊贵的身份。
士人的服饰则正式而朴实,注重庄重与端庄。
农民和工人的服饰则力求舒适耐穿,更多地注重实用性。
三、民国时期的变革与融合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对传统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顺应现代化进程,中国人民的服饰逐渐西化,开始引入了西方的服饰元素。
男性开始穿着西装、长裤,女性则更多地选择穿着旗袍等西式服饰。
然而,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服饰的元素仍然得以保留和传承。
例如,在旗袍等服装中,设计师融合了传统绣花、刺绣等元素,将西方与东方的审美进行巧妙的融合。
四、当代中国的服饰创新与复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传统服饰也得到了重新发现与推崇。
许多设计师从传统服饰中寻找灵感,将其融入到现代时尚设计中,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服饰风格。
在当代的舞台、电影、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中国传统服饰的身影。
这些服饰不仅为表演艺术增添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也成为世界各地观众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窗口。
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与审美观念
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与审美观念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与审美观念始终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
通过对服饰的设计、材质的选择以及款式的独特性的追求,中国古代人民表达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尊严与美感。
本文将从服饰的种类、材质、设计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与审美观念展开探讨。
一、丰富多样的服饰种类中国古代的服饰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了衣、裳、冠、冕、履、袜等。
不同的服饰种类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地位和文化背景。
比如,皇帝的衣冠就体现了尊贵与权威,而一般百姓的服装则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
二、精细的服饰材质选择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作中,材质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服饰的整体质感和品质。
在早期,丝绸成为主要的服饰材料,因其柔软光滑的特性而备受青睐。
随着时代的发展,棉、麻、毛等材质逐渐被引入,丰富了服饰的材质选择。
材质的质地和颜色的搭配也成为了服饰设计的重要元素。
三、独特的服饰设计中国古代的服饰设计注重细节和独特性。
在古代,服饰的款式和剪裁经过精心的设计,以展现身份地位和美感。
如汉代的袍服的袖口,采用大袖设计,非常张扬。
而唐代的袍服则以腰部设计为亮点,突显女性的曲线美。
这些独特的设计元素为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独特魅力。
四、高雅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强调以中庸之道为核心,追求协调、谐美与均衡。
在服饰领域中,这一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色彩搭配上,中国古代人民崇尚色彩的调和与平衡,偏好淡雅、自然的色调。
另外,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还注重服饰与人的身形相互烘托,追求服饰的“穿出美感”。
总之,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与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独特的服饰种类、精细的材质选择、独特的设计以及高雅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服饰艺术。
这些文化与观念不仅赋予了服饰独特的价值,更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智慧。
我们应该传承并发扬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让世人共同感受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与审美观念的魅力。
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介绍
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介绍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丰富多彩,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
以下是对我国历代服饰的介绍:1.远古时期:特色:服饰的起源主要是出于实用,原始人类使用兽皮和树叶等来遮盖身体,保暖御寒。
来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逐渐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服装。
约5000年前,中国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人们开始用麻布做衣服。
2.先秦时期:特色:服饰开始有上衣下裳之分,同时出现了“深衣制”,即上衣下裳连接在一起的形式。
来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人们对服饰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实用,开始注重装饰和礼仪。
3.秦汉时期:特色:服饰日益讲究,着装华丽,尤其注重服饰的礼仪性。
来历:生产力的发展和统一国家的形成,使得服饰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创新。
4.魏晋南北朝时期:特色:传统的深衣制在妇女中间尚有人穿着,同时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
来历: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民族交融,使得服饰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5.隋唐时期:特色:无论官服还是民服,都表现出开放的思想和开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性。
来历: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这些都在服饰上得到了体现。
6.宋元时期:特色:宋朝的服饰质朴简洁,元朝则因民族矛盾尖锐,服饰风格有所改变,男子的袍服多为宽绰,女子的服饰则受到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来历:这两个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民族交融都对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
7.明清时期:特色:明朝的服饰继承了前代的特点并有所创新,清朝则因满族统治,服饰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女子的旗袍成为了标志性服饰。
来历:这两个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使得服饰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发展。
8.近代至现代:特色: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服饰开始与国际接轨,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感。
来历: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影响,都使得中国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的来说,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
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与时尚审美
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与时尚审美中国古代服饰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背景和独特时尚审美的话题。
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让中国古代服饰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各个时期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从整体的演变脉络和时尚审美两个方面来探究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
一、演变脉络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古代原始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两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明清以及现代时尚复古回归。
在古代原始时期,人们主要依靠兽皮、草编等天然材料制作服饰,此时的服饰更多地追求实用性,没有过多的装饰。
夏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衣着逐渐进化为以衣冠礼器为主的统一服饰,反映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要求。
在秦汉两代,服饰的变化更加多样化,裙襦、袄褶等成为主要穿着。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的风格多样,丝织品成为主导,出现了褶裙、袖领等独具一格的款式。
隋唐时期,服饰开始追求华丽、多变的风格。
大袖、宽袖、细袖等款式的流行,展示了服饰在审美方面的突破。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服饰达到了巅峰,细致繁复的织锦、刺绣成为时尚的代表。
尤其是明清时期,襦裙、对襟、前襟、袖领等服饰元素的运用达到了极致。
随着现代时尚的发展,中国古代服饰又开始在当代时尚中复兴。
现代中国的设计师团队通过对古代服饰的研究和借鉴,创造出适应现代审美的古装服饰,将古代元素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时尚审美1. 古代服饰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观念主要包括颜色、刺绣、服饰形制等方面。
在颜色方面,红、黄、绿、蓝等明亮的色彩是古代服饰中常见的配色方案。
这些色彩代表着吉祥、祥瑞和繁荣,传递积极的文化寓意。
在刺绣方面,古代服饰注重细节和精致,刺绣花纹常常以动植物、云水山石等图案为主题,表达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在服饰形制方面,中国古代服饰强调线条的曲直、对称和重叠,展现出古代审美对比中的和谐与平衡。
2. 现代复古与时尚创新时至今日,中国古代服饰在现代时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创新。
中国古代服饰设计的艺术思维与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服饰设计的艺术思维与审美趣味中国古代服饰设计源远流长,秉承着独特的艺术思维与审美趣味。
这种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贯穿于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不仅体现在服饰的形式和款式上,更体现在服饰所传达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表达上。
一、以自然为灵感的设计中国古代服饰设计常以自然景物为灵感,将大自然的美妙融入服饰之中。
举例来说,古代中国人常以花鸟、山水等自然元素为图案,将其绣于衣袍之上。
这些图案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古代中国人认为自然是最大的艺术家,通过服饰上的自然图案,他们试图将自然的美妙传递给人们,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二、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运用中国古代服饰设计十分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运用,追求色彩的和谐与平衡。
古代中国人认为色彩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意境的方式,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他们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比如,红色被视为吉祥和喜庆的象征,常被用于婚庆服饰;黑色则被视为庄重和神秘的象征,常被用于丧葬服饰。
这种对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是为了传达一种情感和文化的内涵。
三、注重细节的雕琢与装饰中国古代服饰设计注重细节的雕琢与装饰,追求精致和独特。
古代中国人认为服饰是人们的第二张皮肤,通过细节的雕琢和装饰,他们能够展现自己的品味和身份。
比如,古代女子的汉服常常采用褶皱和腰带的设计,通过这些细节的处理,能够展现女子的柔美和婀娜。
另外,古代中国人还善于利用各种材质和工艺进行装饰,如丝绸、金银、玉石等,使服饰更加华丽和富有质感。
四、强调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体现中国古代服饰设计强调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体现,通过服饰的款式和装饰来展示人们的身份和地位。
古代中国人认为服饰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通过服饰的选择和搭配,能够凸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比如,古代官员的服饰常常采用龙纹和云纹等图案,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高贵;而普通百姓的服饰则注重实用和朴素,以体现他们的朴素和普通。
五、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古代服饰设计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设计相结合。
中国古代的服饰与时尚文化
中国古代的服饰与时尚文化一、背景介绍中国古代拥有悠久的服饰历史,受到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和审美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尚文化。
本文将从服饰类型、设计特点以及时尚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的服饰与时尚文化。
二、服饰类型中国古代的服饰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型,其中包括:汉服、唐装、宋装、明装等。
每一种类型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时代背景,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1. 汉服汉服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服饰类型之一,流行于汉朝时期。
汉服注重尊重传统价值观念,注重体现身份和地位的差异。
男性汉服主要包括襦袢、褂、袍、裤等,而女性汉服则包括襦裙、袄、褙子、裙等。
2. 唐装唐装是中国古代盛行于唐朝时期的服饰类型,以其庄重典雅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唐装注重线条流畅、裁剪合身,给人以端庄大方的感觉。
男性唐装通常包括袍、褂、裤等,而女性则包括长裙、霞帔、襦裙等。
3. 宋装宋装流行于宋朝时期,以其柔和优雅的特点而备受赞誉。
宋装注重细节处理和色彩搭配,在设计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男性宋装主要包括袍、褂、裤等,女性则常穿着衣、裳、襦等。
4. 明装明装是中国古代明朝时期的服饰类型,秉承了唐、宋时期的一些设计特点,同时也有自己的创新。
明装注重色彩的丰富和装饰品的运用。
男性明装一般有直身衫、褂、裤等,女性则有对襟衫、襦裙、裙裤等。
三、设计特点中国古代服饰的设计特点在表现形式和审美上与现代有所不同。
具体特点包括:1. 勾勒身材中国古代服饰注重对身材的勾勒和展现,尤其是女性服饰更加注重突出曲线美。
通过裁剪和设计来突出身形曲线,使人在穿着时更加得体、端庄。
2. 着重色彩搭配中国古代服饰的色彩搭配非常讲究,通常采用颜色的对比和互补来表达审美情感。
不同的颜色搭配可以突出个人气质,体现时尚品味。
3. 丰富的装饰品中国古代服饰注重装饰的使用,通过各种绣花、刺绣、饰品等进行点缀,以突出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细致入微的装饰品不仅美观,还体现了服饰文化的独特价值。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阅读理解
一、我国古代服饰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我国古代服饰对于审美意识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古代的服饰在设计、颜色、图案等方面都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穿着得体的服饰不仅是为了满足实用性的需要,更是为了展示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二、古代服饰的审美追求古代我国人对服饰的审美追求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古代服饰对于身材和脸型的修饰非常讲究。
通过服饰的设计和搭配,可以使人体的比例更加协调,脸型更加立体,突出个人的魅力和美感。
古代服饰对于颜色和图案的选择也十分讲究,常常融入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和象征意义,凸显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文化的传承。
三、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在历史中的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比如在唐代,服饰的设计多以宽松、舒适为主,追求舒适与美观并重;在宋代,服饰注重色彩的搭配,主张淡雅清新的风格;在明清时期,服饰更加讲究对称和平衡感,注重细节和工艺的精湛。
四、我国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对当代时尚的影响我国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对当代时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服饰中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对于当代服装设计师有着巨大的启发作用,不少时装设计师将古代服饰元素融入到当代时尚设计中,赋予了时装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另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代人们的着装理念,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服饰的品质和文化内涵,对服饰的审美追求也越发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
五、总结我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表达。
古代服饰不仅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对当代时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参考。
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当代时尚的创新与发展。
六、中华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我国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不仅仅体现在服饰本身的设计和制作上,在整个中华民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深刻地体现了审美意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服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服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丰富,而传统服饰则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服装的魅力所在。
一、历史渊源中国传统服装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时期的古老时代。
在殷商时期,出现了自创的“华服”和“采服”,并在周朝时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而汉代时期,汉服成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
汉代民族服饰是中国服装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其文化成果相紧密相连。
毛笔画上的裾褶飘逸,唐诗宋曲上的绸缎锦绣,都彰显了汉族历史上的文化遗产。
而唐朝的衣冠、宋朝的制度式冠服,清朝的满族服饰也都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经典代表。
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服饰的款式、图案、色彩也在不断地调整、改进。
将中国传统服饰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和谐、壮美。
二、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服装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民族生活、文化、美学和哲学的集中体现。
具有传承中国文化底蕴、表现思想意蕴、体现审美特征、彰显文明之美等多重文化内涵。
首先,传承中国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服装通过不断的演变,茧化为今天的传统服饰,既考虑了穿着舒适合宜的需要,同时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
例如春节时的猜灯谜,成年之礼时的礼服,都是传统服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其次,表现思想意蕴。
中国传统服饰往往融合了许多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元素,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等。
比如,夏商时期的华服采用了“天子之服者民服也”这一儒家思想表现了君权至高的思想意蕴。
再者,体现审美特征。
中国传统服装在和谐美、节制美、精美、华美等方面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旗袍的小巧玲珑、唐装的宽袖飘逸、汉服的山石纹样等都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特征。
最后,彰显文明之美。
中国传统服饰废弃了硬朗的结构形式,以亲和、优美的造型和流畅温润的线条呈现出文明之美。
论析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论析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审美意蕴。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服饰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自然的崇尚和敬畏。
中国传统服饰采用了大量的天然材料,如棉花、蚕丝、麻布等。
这些材料都是由大自然提供的,代表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之情。
此外,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也充分融入了自然元素,如花鸟、山水等,使人们在穿着传统服饰时能够与自然相融合,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其次,中国传统服饰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审美品味和生活态度。
中国传统服饰注重整体形象的和谐统一,追求的是内在的美而非外在的华丽。
不论是男性的衣袍、裳襦,还是女性的旗袍、汉服,都强调线条的简洁和曲线的流畅,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朴素、内敛、含蓄的审美追求。
同时,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图案和色彩也十分精致和细腻,这些图案和色彩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寓意,象征着吉祥、富贵和幸福。
再次,中国传统服饰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家族和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观念和血缘关系非常重要,人们注重家族的延续和传统的传承。
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和制作都非常精细和复杂,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研究才能掌握。
穿着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为了展现个人的魅力,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对家族和传统的敬意和认同。
因此,中国传统服饰承载着人们对家族和传统的情感和认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最后,中国传统服饰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礼仪和文化传统的重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人们注重礼节和仪式的规范。
传统服饰在设计和制作上都严格遵循礼仪的要求,不论是礼服还是日常服饰都有其规范和规定。
此外,中国传统服饰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如龙凤、麒麟等,这些符号和象征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象征,使得传统服饰更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服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自然、审美、家族和传统的重视和尊重。
看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意义
看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意义中国传统服饰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并且在表达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穿着,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与变革。
本文将从华服的起源与发展、服饰的象征意义以及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华服的起源与发展华服,指的是中国传统服饰的统称,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在古代,社会等级分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着装规范。
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封建礼仪中的衣冠冠服,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汉唐服饰。
在汉代,国家进一步加强了礼仪制度的规范。
衣冠式样也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汉代封建官僚制度进一步完善,服饰的形制上的变化也开始多样化。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此时的服饰与汉代相比逐渐细致化,重要的特点就是颜色的繁复。
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穿着,更是标志着权力与地位,表达着尊贵与尊重。
二、服饰的象征意义传统服饰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服饰可以传达社会地位。
在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衣着的差异化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深深影响了人们的衣着方式。
上层社会人士通常选择华丽、色彩繁复的服饰,以显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其次,服饰也是地域文化的代表。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方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也有着差异。
如汉族的汉服、蒙古族的蒙古袍等,都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服饰。
这些服饰凝结着地方文化的精髓,代表着当地人民的身份和归属感。
此外,服饰也能够反映时代变迁。
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一直在不断变化与演变。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审美观念和时尚潮流。
例如,在近代时期的清朝,满族的服饰成为主流,而在现代,西式的服饰则逐渐普及。
这种变迁不仅仅是服饰的改变,更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变革的反映。
三、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很多人更加倾向于穿着西式的服饰。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蕴涵的传统文化理念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蕴涵的传统文化理念第一篇:中国古代的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
古代人们注重仪容仪表,服饰是展现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重要象征。
通过穿着不同的服饰,人们能够体现自己所属的群体和阶级,同时也传达出其所持有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首先,古代中国的服饰呈现出浓厚的儒家思想。
儒家注重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衣着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儒家伦理观念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争有所不争的原则深入人心。
古代服饰通过严格的规定和区分,体现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例如,男子的服饰有严谨的礼节要求,包括带有纽扣的襟襦、系带的衣衫,腰带的宽窄、色彩等都有规定。
这些细节都要求人们要恪守礼法,以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
其次,古代服饰还承载着道教文化的思想。
道教讲究无为而治,强调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服饰上,古代中国人民追求的是简洁自然的风格。
例如鹅黄色是一种常见的道教色彩,代表着无为、自然而来。
此外,一些以自然为主题的纹饰如云纹、水纹、松竹梅等,也经常在古代服饰上出现。
这些自然元素的运用,体现着人们对宇宙万物的敬畏和崇拜,以及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最后,古代服饰还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佛教、道教和儒教在古代中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力,对服饰的设计和使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服饰上常出现的“吉祥纹”就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希望通过服饰来祈求吉祥和平安。
佛教徒在披法衣时,需要拜师、剃度以及守戒,这些举动与服饰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儒教则强调家庭伦理和家族观念,服饰也承载着传统的家族责任和尊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服饰蕴涵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理念。
从儒家的社会秩序、道教的简洁自然到宗教信仰的影响,都在古代服饰中得以体现。
通过穿着特定的服饰,人们展示自己的身份认同、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传达着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观。
这些传统文化理念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为人们提供了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指引。
古代中国的服饰和饰品风格有哪些变迁
古代中国的服饰和饰品风格有哪些变迁一、古代中国服饰的起源和发展1.原始社会:以树叶、动物皮毛为主要材料,用以遮羞和保暖。
2.夏商周时期:出现了编织、织造等技术,服饰逐渐规范化。
3.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开始区分等级和身份,出现儒家、道家等学派服饰。
4.秦汉时期:统一度量衡,服饰制度逐渐完善,儒家思想对服饰影响深远。
5.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风格多元化,胡服骑射传入中原。
6.隋唐时期:服饰华丽、宽松,融合了胡服元素,出现了翘头履等特色饰品。
7.宋元时期:服饰注重实用性和简约,男女服饰有所区分。
8.明清时期:服饰回归保守,等级制度严格,出现补子、顶戴等标识身份的饰品。
二、古代中国饰品的种类和特点1.首饰:包括发簪、发钗、步摇、耳环、手镯等,材质有金、银、玉、石等。
2.佩饰:包括玉佩、香囊、扇坠等,具有装饰和实用功能。
3.腰带:以革带为主,附有玉佩、剑等饰品。
4.鞋履:包括布鞋、皮鞋、翘头履等,注重舒适和实用性。
5.帽子:如冠、巾、帽等,体现身份和职业特点。
6.配饰:如眼镜、鼻烟壶、扇子等,具有个性化和实用性。
三、古代中国服饰和饰品的变迁原因1.政治因素:统一政权、变革政策等影响服饰制度。
2.经济因素: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促进了服饰材料的丰富和多样化。
3.文化因素:儒家、道家等思想对服饰风格产生影响。
4.社会因素:战争、民族融合等导致服饰风格相互借鉴和融合。
5.个人因素: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等影响服饰选择和佩戴。
四、古代中国服饰和饰品的文化内涵1.象征意义:服饰和饰品代表地位、身份、婚姻等象征。
2.伦理道德:服饰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如服饰整洁象征品性端正。
3.审美观念:古代服饰注重线条、色彩、材质的和谐美。
4.礼仪制度:服饰是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冠礼、婚礼等。
5.民族特色:古代服饰融合了多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性。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服饰和饰品风格的变迁,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如此多样丰富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如此多样丰富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其多样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为了探究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如此多样丰富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地理条件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历史背景要了解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先回顾中国悠久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的演变过程中,各种朝代更迭,民族迁徙等因素为服饰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时尚潮流,这导致了不同朝代的服饰风格迥异。
例如,汉朝时期,礼制严谨,服饰平实大方;而唐朝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巅峰,服饰更加华丽多样。
这些历史背景使得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
二、地理条件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多样,不同地区的气候、地貌等差异也对服饰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南北气候相差巨大,北方干燥寒冷,南方湿润温暖,这种气候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服饰材质、款式和颜色上有所不同。
例如,北方人倾向于穿着较为厚重的绸缎或毛料,而南方人更喜欢轻薄透气的丝绸。
地理条件的多样性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三、社会文化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对服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不同社会阶层有不同的着装规范和潮流趋势。
例如,贵族阶层注重服饰的华丽和装饰性,而农民则更注重实用性。
另外,中国古代注重礼仪之邦,在社交场合中,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由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人们对服饰的需求也就多样化。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为服饰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契机。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各个国家之间进行了频繁的物资和文化交流。
这些交流不仅引入了外来服饰材料和工艺技术,也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多元融合提供了素材和创意。
例如,元代时期的袍服,融合了中亚和西亚的服饰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之所以如此多样丰富,与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密码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密码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多样性一部人类服饰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
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
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
这正应验了美国人类学家英菲的论断:“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
”要了解中国服饰那多样的款式、独特的风采、鲜明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首要的课题就应该浅知一点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饰文化发展轨迹,这样才能通过浏览,去着意开掘中华服饰文化的底蕴。
新中国建立后的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成就,已经把服饰文化的源流,科学地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阶段。
在此以前更遥远的时间,人类开始用捕猎所获的兽皮来掩盖保护身体和保暖。
夏天则拣取树叶遮掩阳光免受炎热。
这标志着人类刚脱离了动物境界,原始服饰出现的雏形。
而山顶洞人遗存中发现的利用缝纫加工为特征的服饰文化。
这时候的衣饰已不再是简单的利用自然材料,而演变成合乎人类生活需要的构造,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古代服饰的来历和特色
古代服饰的来历和特色古代服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古代服饰的来历和特色,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承,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一、古代服饰的来历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的人们开始使用动物皮毛来保护自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服饰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了人们身份、地位、性别、年龄等方面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服饰的种类和样式非常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族传统服饰。
汉族传统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的服装主要是衣、裳、衫、袍、褶裙、绸缎等。
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汉字文化的优美和精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二、古代服饰的特色1. 精致华美古代服饰的特色之一就是精致华美。
在古代社会,服饰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人们在制作服饰时非常注重细节和装饰。
服饰的细节包括领口、袖口、下摆、腰带等,而装饰则包括刺绣、织锦、镶花等。
2. 与季节相关古代服饰的特色之二是与季节相关。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季节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服饰的款式和材料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调整。
夏季人们穿轻薄的衣服,冬季则穿厚重的衣服,这种与季节相关的服饰设计,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适应能力。
3. 强调身份地位古代服饰的特色之三是强调身份地位。
在古代社会,人们的身份地位非常重要,因此服饰的款式、材料和颜色都会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
例如,皇帝的服饰非常华丽,而平民的服饰则相对简单。
4. 体现审美观念古代服饰的特色之四是体现审美观念。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美的追求非常强烈,因此服饰的款式、材料和颜色都会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
例如,唐朝时期的服饰以宽袖、长裙、斜领为主,颜色以红、绿、黄、蓝为主,这种款式和颜色的搭配被认为是当时的审美标准。
总之,古代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承,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
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
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
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才能见其原貌。
一、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产生了一个独特的设计观,即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的,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这种设计观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学著作《考工记》中就已记载,《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工匠就已意识到,任何工艺设计的生产都不是孤立的人的行为,而是在自然界这个大系统中各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天时乃季节气候条件,地气则指地理条件,材有美为工艺材料的性能条件,而工有巧,则指制作工艺条件。
对服装而言,则指服装的着装季节,着装环境,及衣料的质地和剪裁手法,只有这四者和谐
统一,才有精妙设计。
《周易》中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肯定了人与自然的交融性,即人不仅是自然产物,人的一切活动从道德修养到功利实践,都必须遵循自然的启示,受自然规律的制约,而且自然中也透着人的因素。
自然本身往往具有社会道德的启迪意义,在这里人与自然间往往不存在绝对隔离的鸿沟,二者互相影响渗透,人与自然遵循统一的法则,天地自然也具有人的社会属性,同时又包含了与人事有关的伦理道德,表现在审美情感上就是偏感性的。
在中国古代哲人看来,人是形和神的统一,即肉体与精神的统一,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不论道、儒都主张精神与肉体兼并,美与善合壁,而服装正是体现人和物之间的审美和谐和自然表现形式的外化,这种审美情感意识倾向外露于服装也是合乎“自然”之道的,“夫己外饰,盖自然”(《厚道》语)“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体性》语),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放荡不羁的形骸,重神理而遗形骸,所以表现在服装上往往不拘礼法,不论形迹,常常袒胸露脐衣着十分随便。
《世说新语任诞》载:“刘伶尝着袒服而乘鹿车,纵酒放荡”。
二、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审美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各自为政,造成了百家争鸣学术论战,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及墨、法等各学派,从而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
如儒家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食之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法
家韩非子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反对修饰。
《淮南子览冥训》载“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
”记录了当时论争纷纭,各国自治的特殊时期的真实情况。
魏晋时期是最富个性审美意识的朝代:“褒之博带”是魏晋南北朝时的普遍服饰,其中尤以文人雅士居多。
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最热情的年代。
文人意欲进贤又怯于官海沉浮,只得自我超脱,除沉迷于酒乐之外,便在服饰上寻找宣泄,以傲世为荣,故而宽衣大袖,袒胸露臂,魏晋时期,倡谈玄学之风,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强调返本归真,一任自然。
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还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
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
《魏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裸袒箕踞,谓之八达。
”《搜身记》写:晋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裸身之饮。
文人群效之尚清谈,不拘礼教,行为放荡,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人们都直接欣赏人格个性的美,尊重个人价值。
《世说新语》中关于“斐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己人”的记载,生动了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意识。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褒之博带”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是一种个性标准,厌华服,而重自然,而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重装饰,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为之惊叹不已,望尘莫及。
周诗:“惯束罗裙半
露胸”,即似描绘这种装束,这是中国古代装束中最为大胆的一种,足见唐人思想开放的程度。
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可见《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
”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竟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
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建立国度之多,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唐朝比以前任何朝代又增加了新的审美因素和色彩,唐代审美趣味由前期的重再现、客观,重神形转移到后期的重表现主观、意韵、阴柔之美,体现了魏晋六朝审美意识的沉淀。
唐代前期转向后期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原来那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激情,渐渐被老成持重,忧患重重的顾虑所取代,先前那种能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与感受渐渐地转变为被动的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感受与体验。
从而使审美中那种大刀阔斧,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朦胧的阴柔之韵”,(引自《六朝美学》)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和举国上下兴颂佛法这一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宋朝时,宋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焚金饰,简纹衣,以取纯朴淡雅之美,而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
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因此,明朝在
服装上盛行绣吉祥图案。
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东渐,留学生脱长袍马褂,换西装革履,也都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变化有密切联系。
三、“等级性”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对古人的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服装就如同一种符号,古代社会中服装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一个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就是“礼”的表现。
《礼记》中对衣着等级作为了明文规定:“天子龙衮,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候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以此人为责也。
”《周礼》中记载:“享先王则衮冕,表明祭礼,大礼时,帝王百官皆穿礼服。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服装的“礼”性功能亦有精辟见解。
如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其与其封建等级制度的捍卫者的形象密不可分的。
这种“礼”的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如孔子曾宣称“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因为朱是正色,紫是间色,他要人为地给正色和间色定各位,别尊卑,以巩固等级制度,历史上“白衣”、“苞头”、“皂
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丽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
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例如:《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
唐以官服色视阶官之品。
”“举子麻之通刺,称乡贡。
”唐贞观四年和上元元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
在清朝,官服除以蟒数区分官位以外,对于黄色亦有禁例。
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的。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敝体,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了解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也是大为有益的,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服装史》
《中国古代审美思想》
《现代美学体系》
《服装艺术造型设计》
《六朝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