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二)文言文阅读作者:beanfield一、“古代诗文阅读”考试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7)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段和名篇(见“古诗文背诵篇目”)二、真题感悟1. (2004 )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23 —26 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

永乐六年举人。

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

及长,专心性理。

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

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

”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事父按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之曰:“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

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

”父欣然从之。

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 wū 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年荒劝赈,存活甚众。

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其公廉乎? 公则民不敢谩,廉则吏不敢欺。

”晟拜受。

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

服阕,改蒲州学正。

霍蒲两邑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于官,年五十九。

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

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

及见端,退语诸生日:“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

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 ',诸生得人师矣。

”遂避席去。

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

2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父欣然从.之从:听从 B .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屏:除去C.毁淫.祠百余淫:淫乱D.童子皆流涕.涕:眼泪2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B )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我见相如,必辱之宣德九年卒于.官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即画地以.质之父属予作文以.记之霍州李德与.端同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2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曹端“学不厌”或“教不倦”的一组是( C )①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②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③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④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⑤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3.下列四个句子都是倒装句,但与其他三句不同的倒装句 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B.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C.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答案】D 【试题分析】 比较一下几个倒装句,A应该是“不欺余”,B应该是 “有何功”,C应该是“莫许之”,都是动宾倒装。D应该是“一片孤 帆”,是定中倒装句。D与其他三句不同,答案是D。
判断下列各句是何种文言句式:
1.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定语后置

2.古之人不余欺也。
( 宾语前置

3.其势弱于秦。
( 状语后置

4.何功之有?
( 宾语前置

5.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来自)6.卿欲何言?
( 宾语前置

7.唯才是举。
( 宾语前置

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被动句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定语后置
在2020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古代诗 文阅读题的第三点要求就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 用法。
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是:2018年主要考查的是被动句。也就 是说,我们在复习时,要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对应起“考试说 明”中“与现代汉语不同”这一点来看,这几年的题目是完全符 合“考试说明”要求的。
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D 【试题分析】 例句的“上使外将兵”是“上使扶苏外将兵”,省 略了兼语;备选项中只有D是省略了兼语的,所以答案是D。A应该是 “为之具言所闻”,省略了宾语;B应该是“成妻纳钱于案上”,省略 了介词;C应该是“与之坐谈”,省略了宾语。A、B、C这三句都跟例 句不一样。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一词多义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一词多义

有壬遇国家大事,无不尽言。当权臣恣睢之时,稍忤意,辄诛窜随之。有壬
绝不为巧避计,事有不便,明辨力诤,不知有死生利害,君子多之。有壬善笔札,
工辞章,欧阳玄序其文。
(选自《元史·许有壬传》,有删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卒获无虞
虞:忧患
B.同列让曰 让:责备
C.或懵不能识丁矣 懵:欺诈 D.有壬捕而遣之
【例题3】 (2016年广东高职高考题)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 “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 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 磨墨沈①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 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 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 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 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炫璞而市鼠腊②, 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 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以终年, 视彼沽者泚然。”客闻之曰:“隐者也。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 不能以实德弸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也,遂书以为传。翁姓沈,名继孙。然世 罕知之,唯呼为墨翁云。 【注】 ①墨沈:墨汁。②炫璞而市鼠腊:比喻有名无实。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⑥ 夹杂;掺杂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曹刿论战》 ⑦ 参与 焉?”
项伯许诺,谓沛公

广东省历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广东省历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2004年】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12分,每小题3分)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

虽然,其马将必侠。

”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

”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侠,两骖曳两服入于厩。

”公闻之,越席而起,出驾召颜回。

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何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

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

吾于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

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危者也。

”公悦,遂以告孔子。

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

岂足多哉!”(选自《孔子家语·颜回》)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固有诬人也固:原来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巧:灵巧C.是以舜无佚民是:此;这D.岂足多哉多:称赞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勾践说于国人曰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善则善矣此则国人之罪也D.舜不穷其民力樊哙侧其盾一撞1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二)一词多义(共21张PPT)

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二)一词多义(共21张PPT)

【同类比较】
梅晓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侍读学士询从子①也,工为诗,以深远古 淡为意,间出奇巧,初未为人所知。用询荫为河南主簿,钱惟演留守 西京,特嗟赏之,为忘年交,引与酬唱,一府尽倾。欧阳修与为诗友,自 以为不及。尧臣益刻厉,精思苦学,由知名于时。宋兴,以诗名家为 世所传如尧臣者盖少也。尝语人曰:“凡诗,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 道者,斯为善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 后为至也。”世以为知言。历②德兴县令,知建德,襄城县,监湖州 税,签书忠武,镇安判官,监永丰仓。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召试,赐进士 出身。 宝元、嘉佑中,仁宗有事郊庙,尧臣预祭,辄献歌诗,又尝上书言兵。 注《孙子》十三篇,撰《唐载记》二十六卷,《毛诗小传》二十卷, 《宛陵集》四十卷。 尧臣家贫,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时载酒过门,善谈笑,与物无忤, 诙嘲刺讥托于诗,晚益工。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织文乃尧臣诗 也。名重于时如此。 【注】 ①从子:侄子。②历:历任。
字 词
例句
出处
解释
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 屏人间语曰。
《信陵君窃符 救赵》

秘密,暗中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鸿门宴》 ② 从小路,悄悄地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 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促织》
③ 一会儿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 纳谏》

间或,断断续续
得间奔真州。
《<指南录>后 序》

泛指缝隙;空隙; 机会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鬻此,足以资读书 鬻:做
B.殊伟
殊:甚,很
C.客有诮之曰
诮:讥讽
D.吾窃耻焉
窃:私下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三)古今异义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三)古今异义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 不识其面,朝廷每欲舁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赴是职,闻者莫不 喜悦。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好读书,善属文 B.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 C.风俗日以衰败 D.患在不知法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此题B项中的“故事”是古今异义词,这里 可译成“先例”之意。而现在是指有情节、有人物的一些事 件。A、C、D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在一致。
【对点训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
另提一事)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心腹;今:指与公家相对的
个人) C.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 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不正常;今:程度副词,十分,极)
故事 旧事,前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
其实 那实际情形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六国论》
亲戚
父母兄弟等家里 的亲属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颜色 容颜,脸色
暮去朝来颜色故。
《孟子二章》 《琵琶行》
因为 因此作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
老大 年纪大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 商人妇。
【答案】A 【试题分析】 A项的“前进”的古义应该解释为“走上去奉献”。
6.完成下面的表格
词语 常见古义
例句
出处
除 任命,授予官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可以 可以用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带译文)

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带译文)

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一章文言文《荀子》——劝学篇(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通假字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通假字

②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③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
论》④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赤壁之战》
⑤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伐檀》
⑥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孔雀东南飞》
⑦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
《吕氏春秋·察今》
⑦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
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A.①③⑤⑧ B.①③⑤⑦ C.③⑤⑥⑦ D.③⑤⑦⑧
【答案】D
8.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
①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知识梳理】
根据对考纲的理解,我们对通假字的复习要将精力集 中在常见的通假字的记忆学习上。但复习通假字,千万不 要离开课文去死记硬背,而要把它们放在句子当中去记忆, 并将有关通假字加以整理,反复温习,这样得来的记忆才 牢靠。本章节后面附有中学课本常见通假字的总表,同学 们可以据此安排自己的复习,最好能找回原文,加以对照 理解。
(6)成语推断法 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 义,看迁入是否顺畅。——老话都是有学问在的,不然它也 老不了。
(一)通假字
【考情分析】
在近几年的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中,只有2013年出现了 对通假字的专项考查,而且难度并不大,其他年份都是结合其 他知识点一起考查。但在教育部关于对中职学校加强传统文 化教育的文件下达之后,对此的考查会不会加大难度,还是个 未知数。而且由于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中,几乎每篇文言文 都有通假字,如不注意,很容易理解错误,因此,哪怕只是为了 读懂原文,一定量的通假字知识储备还是要有的。

广东高考语文专题之文言文阅读

广东高考语文专题之文言文阅读
0
1
根据最新高考评价体系语文科评价精神,古代诗文阅读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独特 内容设置,显示了积淀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 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对古代诗文阅读能力的要求有:熟悉掌握常用文言 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准确理解文意,正 确标点古代诗文,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地翻译成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 “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 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名、庙号、谥号及 重要的典籍名称。对于这些词语,在阅读时不必细加揣摩,更不必拆开硬译。但古 代传记还有一套用来描述“管理官吏”或“官吏管理”的词语,这些在理解文意时 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如:
9
害:嫉妒。 闻 : 听 说 , 听 见 ; 使 知 道 , 报 告 给 …… 知 道 。 对 于 “ 使 知 道 , 报 告 给 …… 知 道”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没死以闻”“齐 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折:指斥,指责,驳斥。 让:责备,责怪;谦让,辞让。 党:偏袒,伙同,包庇。 矫:假托,假传。 质:作人质;抵押。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
任务群一 文言文阅读
认识史传文——了解文体特点,掌握阅读技巧
3
一 史传文的三大特点 1.选文特点 (1)注重人物出处和优秀品格。高考文言文一般选“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史记》《后汉书》《晋书》《旧唐书》《宋史》《明史》等是近年“选人”的热 点。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 走卒等。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一般记载 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 (2)注重浅易特点和故事的完整性。选文多为六百字左右的浅易文言文,以叙事 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抒情。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 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高中语文高职高考总复习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公

高中语文高职高考总复习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公
4.指出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B.崛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C.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D.约从离衡。(《过秦论》)
【答案】 D (D.“从”通“纵”,“衡”通“横”。)
5.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金就砺则利。(《劝学》)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C.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原毁》) D.君子生非异也。(《劝学》)
20.指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崤之战》)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C.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D.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答案】 B (A.“乡”通“向”;C.“取”通“娶”;D.“信”
___遭__受____ _动__词__
③妆成每被秋娘妒。
__表__被__动___ _介__词__
④如被冰雪。
___覆__盖____ _动__词__
3.倍: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__倍__数___ _量__词__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_通__“__背__”__,_违__背__ _名__词__
【答案】 D (A.“见”通“现”;B.“食”通“饲”,“材”通 “才”;C.“邪”通“耶”。)
9.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 ) A.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B.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C.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D.舟尾横卧一楫。(《核舟记》)
【答案】 D (A.“诎”通“曲”; B.“有”通“又”;C.“衡” 通“横”。)
【答案】 D (A.“取”通“娶”;B.“被”通“披”;C.“唱” 通“倡”。)

202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馈赠/ 溃败惩罚/星辰经纶/羽扇纶巾B.诫勉/机械觊觎/阿谀薄饼/ 薄利多销C.蓦然/招募吝啬/萧瑟拓本/开疆拓土D.伺候/ 饲养肺腑/ 诽谤圈养/可圈可点正确答案:D解析:A.kuì,chéng/chén,lún/guān;B.jiè/xiè,yú,báo/bó;C.mò/mù,sè,tà/tuò;D.cì/sì,fèi/fěi,juàn/q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宵禁立竿见影英雄辈出不假思索B.凑合变本加砺幕天席地破涕为笑C.国萃汗流浃背调虎离山至理名言D.喝彩出奇不意漫不经心一诺千金正确答案:A解析:B.砺一厉,C.萃—粹,D.奇—其。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本来是自然的一分子,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从自然——鸟、花、树等人类的朋友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启示。

B.赵昌平是中国诗会的知名专家,著有《唐诗三百首全解》《孟子:匡世的真言》《赵昌平自选集》等著作。

C.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余光中先生自谓:“右手为诗,左手为文”,还说诗歌是他文学的“轻工业”,散文是“重工业”。

D.为什么称他为著名作家?因为他写出了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

为什么又认为他是伟大作家?因为他写出了能够影响全人类的伟大作品。

正确答案:C解析:自谓后面的冒号要去掉,一方面是因为冒号不能管到句尾,另一方面这里可以不停顿。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项目验收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研究团队作出的结论还不完善,有些观点值得______。

②他并不赞同激进主义的做法,因为无论多么热烈和激进,都无法迅速地______传统文化中长期积累的弊端。

2021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二)一词多义

2021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二)一词多义
太守杜宣命育为主簿。俄而宣左迁万年令,杜令王攸诣宣,宣不迎之, 攸怒曰:“卿往为二千石,吾所敬也。今吾侪耳,何故不见迎?欲以小雀 遇我,使我畏死鹞乎?”育执刀叱攸曰:“君辱臣死,自昔而然。我府君 以非罪黜降,如日月之蚀耳,小县令敢轻辱吾君!汝谓吾刀钝邪,敢如是 乎!”前将杀之。宣惧,跣下抱育,乃止。自此知名。
(二)一词多义
【考情分析】
在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中,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每年都至少有一道考查实词意义的 题目,所以说,这是必考的知识点,同学们绝对不可以掉以轻 心。
【考纲解读】
在2020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古 代诗文阅读”具体要求中的第一点即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而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就高职 高考文言文阅读而言,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疏通文意,把 握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是大有裨 益的。对于一词多义的掌握要立足课本,注重归纳、积累。
《过秦论》
② 逃跑的军队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 亡 族矣!
《过秦论》
③ 使……灭亡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列廉传颇》蔺相如 ④ 逃亡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 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同“无”
亡 丧何失国其变资,略宁尽南,死贫。困敬如亭故。《柳敬亭传》 ⑥ 同“无”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
《廉颇蔺相如 列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⑥ 夹杂;掺杂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曹刿论战》 ⑦ 参与 焉?”
项伯许诺,谓沛公
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 《鸿门宴》 ① 道歉,谢罪
谢项王。”
则 立与而斗饮卮之酒。。哙拜谢,起,《鸿门宴》 ② 感谢 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③ 告诉,告诫

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带译文)

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带译文)

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一章文言文《荀子》——劝学篇(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课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共29张)

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课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共29张)

四、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
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 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例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
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 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切不可以今义 当古义。
下面几例翻译都是不妥的。 1.例如: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例如: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情分析】
这是古代诗文阅读的必考题,除了2016年,主观题是一道 翻译题,一道问答题,各4分,2012年到2018年均为翻译题, 分值由7分增加到8分。是分值仅次于大小作文的重要题目, 而且近几年题目难度均不小,一般同学都难以做到字字落实。 同学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考纲解读】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 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时: 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
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
言文翻译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
直译后语句不顺畅,还应该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子
(2)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
【答案】 (1)这个孩子的才能,是其他学生都比不上的, 他最终一定会有很大的作为。(2)(祖莹)讲完,孝怡觉得这事 太神奇了,就告诉了博士,整个学堂的人都非常惊讶。

2019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2019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一章文言文《荀子》——劝学篇(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二)文言文阅读作者:beanfield一、“古代诗文阅读”考试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7)默写常见的名句、名段和名篇(见“古诗文背诵篇目”)二、真题感悟1.(2004)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23—26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

永乐六年举人。

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

及长,专心性理。

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

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

”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事父按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之曰:“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

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

”父欣然从之。

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wū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年荒劝赈,存活甚众。

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谩,廉则吏不敢欺。

”晟拜受。

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

服阕,改蒲州学正。

霍蒲两邑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于官,年五十九。

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

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

及见端,退语诸生日:“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

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

”遂避席去。

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父欣然从.之从:听从B.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屏:除去C.毁淫.祠百余淫:淫乱D.童子皆流涕.涕:眼泪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B )A 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我见相如,必辱之.B 宣德九年卒于.官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 即画地以.质之父属予作文以.记之D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2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曹端“学不厌”或“教不倦”的一组是( C )①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②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③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④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⑤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诸生服从其教。

⑥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⑤⑥D.③④⑥2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A.曹端五岁的时候,见到《河图》、《洛书》这些古籍,就在地上作画,向父亲请教。

B.曹端反对迷信思想,看重儒教的作用,亲自设坛讲学,教化百姓。

C.曹端向知府郭晟提出:公和廉是为政的根本,这在现今还有一定的意义。

D.李德原来也在家乡讲学,等他见到曹端,认为学生们得到了“人师”,就回避离开了。

四、(12分)27.联系第一部分的文言文文段,把下列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译文:学生们心悦诚服听从他的教诲,郡里的人都被他感化,把争执、诉讼当作可耻的事。

(2)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

译文:曹端也把李德的品行和道义视为很高尚(或:曹端也认为李德的品行和道义很高尚),指示学生们一定要聘请到他。

2.(200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3~26题。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

祖梦奇,户部侍郎。

父龟图,起居郎。

蒙正,太平兴国二年擢①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蒙正阳④为不闻而过之。

同列不能平,诘其姓名,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为愈也。

”时皆服其量。

❖朝士有藏古镜者,自言能照二百里,欲献之蒙正以求知。

蒙正笑日:“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闻者叹服。

❖尝灯夕设宴,蒙正侍,上语之曰:“五代之际,生灵凋丧,周太祖自邺南归,士庶皆罹剽掠,下则火灾,上则彗孛bèi ,观者恐惧,当时谓无复太平之日矣。

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贶kuàng ③,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

”蒙正避席曰:“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

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

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

”上变色不言,蒙正侃然④复位,同列多其直谅。

❖蒙正初为相时,张绅知蔡州,坐赃免。

或言于上曰:“绅家富,不至此,特蒙正贫时勾索不如意,今报之尔。

”上命即复绅官,蒙正不辨。

后考课院得绅实状,复黜为绛州团练副使。

及蒙正再入相,太宗谓曰:“张绅果有脏。

”蒙正不辨亦不谢。

❖[注] :①擢(zhuó):选拨。

②阳:同“佯”,假装。

③贶(kuàng):赐,赏赐。

④侃然.刚毅正直的样子。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若一知其姓名若:如果B.尝灯夕设宴尝:曾经C.或言于上曰或:或者D.及蒙正再入相及:到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B )A 时皆服其量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 乃知理乱在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 欲献之蒙正以求知乘彼垢垣,以望复关D 及蒙正再入相再拜献大王足下2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吕蒙正刚直大度的一组是( A )①同列不能平,诘其姓名②蒙正遽止之③闻者叹服④上变色不言,蒙正侃然复位⑤特蒙正贫时勾索不如意,今报之尔⑥蒙正不辨亦不谢A.②④⑥B.①⑤⑥C.①②③D.③④⑤2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A.对公然蔑视自己的人,吕蒙正不想知道他的名字,认为知道了,会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为好。

B.一位京官要送给吕蒙正一面能照二百里的古镜,吕蒙正认为自己的脸面才碟子大,派不上用场,所以没要。

C.正当太宗洋洋自得,夸耀自己治理下的社会一派繁荣的时候,吕蒙正却说亲眼看见京城外不远处就有很多人饥寒而死。

D.在处理贪官张绅的问题上,吕蒙正先是受到误解,后来才得以澄清,但他始终不予辩解,也不谢恩。

四、(12分)27.联系第一部分的文言文文段,把下列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蒙正阳为不闻而过之。

译文:吕蒙正假装作没听见而从他面前走过去。

(2)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

译文:希望陛下看到近处以至于想到远处,这是百姓的幸运啊。

!3.(200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五代史·冯道传》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

故夫予之论士曰:“行已有耻。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②,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顷读《颜氏家训》③,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日:‘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④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顾炎武《廉耻》)❖注:①《五代史》,指宋·欧阳修撰的《新五代史》;②三代,此指夏、商、周三朝;③《颜氏家训》,是北齐颜之推为训诫自己的子弟而写的著作;④《小宛》,《涛经·小雅》中的一篇。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善乎,管生之能言也善:好B.四者之中,耻尤为要要:切要C.若由此业,自致卿相致:达至D.吾时俯而不答时:时常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耻之于人大矣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B.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C.治人之大法异哉,此人之教子也D.不廉则无所不取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2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不是作者本人原话的一组是( A )①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②廉耻,立人之大节③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④四维不张,国乃灭亡⑤行己有耻A.②④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25.下列对原文的转述和理解,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C )A.礼、义、廉、耻是四种维系国家稳定的道德力量。

B.人不廉洁,贪得无厌,这样的行为根源于没有羞耻之心。

C.颜之推为了下一代有良好的教育,鼓励自己的子弟学习鲜卑语。

D.颜之推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希望自己的子弟懂得大是大非。

❖26.联系第一部分的文言文段,把下列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呜不已于风雨。

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答:我看夏、商、周三代以后,世道衰微,不讲礼义,丢掉廉耻,这样的风气(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不过。

松柏经得起岁寒的考验,雄鸡不惧风雨、依时鸣叫;在那种昏暗、迷乱的日子里,也示尝没有头脑清醒(不从流俗)的人。

4.(200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一日,新安贾①合两部②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③,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

两肆皆奏《鸣凤》……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日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

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④,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葡匐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

然无以易李伶。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

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⑤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言语,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节选自明代侯方域《马伶传》)❖注释:①新安:即徽州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