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1924:一所军校,一群学生和一个国家

合集下载

黄埔军校介绍

黄埔军校介绍

黄埔军校介绍(军事学校)
狭义上讲黄埔军校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广义上讲黄埔军校即是1924年以后,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

黄埔军校,全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

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第六期有武汉分校),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政府迁台时迁至台湾高雄凤山。

著名抗日将领孙元良简介

著名抗日将领孙元良简介

著名抗日将领孙元良简介“飞将军”孙元良是我国著名抗日将领,台湾著名影星秦汉就是他的儿子。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孙元良人物简介“飞将军”孙元良是我国著名抗日将领,台湾著名影星秦汉就是他的儿子。

孙元良出生于四川,却是个不会吃辣的四川人,他毕业于黄埔一期,担任过国民军第5绥靖区司令官等职位,参加过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淮海战役等,获得青天白日勋章荣誉,1949年以后去了台湾。

晚年参与录制了大型抗战纪录片《国殇》,于2007年去世。

孙元良人物生平学习经历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华阳县;早年在私塾就学;1922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附中、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附中,1952年改为南师附中);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连长、营长,后任第一团团长,参加东征、北伐。

勤奋读书孙元良父亲孙廷荣是晚清的一名知县,67岁才生下孙元良。

孙元良年少时,父亲便去世,但他一心秉承祖训,勤奋读书,成绩优异。

队伍情况1926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炮兵科,不久辍学回国,1932年,任第二五九旅旅长,参加一·二八淞沪战役,在庙行镇击退日军,此役被当时国际间评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以此役获宝鼎勋章,擢升为第八十八师师长。

军旅生涯1924年初,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黄埔军校在全国各地招生,正在北大读预科的孙元良闻讯后马上报名投考。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招考非常严格,必须要有人引荐。

孙元良的推荐人便是李大钊。

1924年6月,在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以后,孙元良成为了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与关麟征、陈赓、杜聿明、侯镜如等人一同被编在学生三队一区队。

自此,不满20周岁的孙元良开始了军旅生涯。

颇得器重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孙元良作为仪仗队队员,有幸在大门口迎接名誉校长孙中山;在黄埔一期学生中,孙元良文化程度较高,加之仪表堂堂、风度翩翩,颇得校长蒋介石的器重。

黄埔军校 对联

黄埔军校 对联

黄埔军校对联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黄埔军校的简介
2.黄埔军校对联的背景和意义
3.黄埔军校对联的内容及解读
4.黄埔军校对联的历史价值和影响
正文
黄埔军校,全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位于广州黄埔岛,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

该校创建于 1924 年,由孙中山先生发起,旨在培养革命军事人才,为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而努力。

黄埔军校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如蒋介石、周恩来等。

黄埔军校对联,是黄埔军校校训和精神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对联的背景源于 1924 年,当时正值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时期,黄埔军校应运而生,以培养革命军事人才为己任。

黄埔军校对联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理念,强调忠诚、团结、奋斗和牺牲精神,对于激励黄埔学子为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埔军校对联的内容为:“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此联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上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意味着来到黄埔军校的学子,应该抱有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信念,而非追求个人名利。

下联“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强调了军人要有敢于担当、英勇无畏的精神,为实现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黄埔军校对联的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又融入了现代民主革命理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力。

总之,黄埔军校对联作为该校校训和精神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试论黄埔军校爱国教育对当前公安院校的启示

试论黄埔军校爱国教育对当前公安院校的启示

试论黄埔军校爱国教育对当前公安院校的启示摘要:当前公安院校爱国教育不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质的飞跃。

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有之,具备良好的教育传统和教育资源。

笔者通过研究历史上黄埔军校成功的爱国教育内容与方法,从一个侧面为当今公安院校的爱国教育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黄埔军校;爱国教育;当前公安院校一、引言1924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及苏联的帮助下于广州长洲岛创办新型陆军军官学校,世称“黄埔军校”。

军阀林立、外敌入侵,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黄埔军校师生秉持“挽救中国危亡”之精神,挥戈北伐除军阀,参加抗日驱倭寇,为国家之统一,领土之完整,中国之崛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黄埔军校凭借先进的爱国教育加之从严的军事训练,不仅出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也昂首挺进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行列。

今日,我们研究黄埔军校的爱国教育,正是基于对当前公安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思考与探究。

笔者试图通过提炼黄埔军校爱国教育的精华,分析黄埔军校所处时局,结合当前建设形势,进行横向比较,运用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归纳出黄埔治校中的爱国教育经验对当前公安院校爱国教育的启示。

二、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黄埔军校的思想教育内容丰富,包括爱国教育,忠诚教育,纪律教育,抗挫教育等。

其中,爱国教育是黄埔思想教育的首义。

黄埔军校爱国教育的功能在于端正从军态度,培养大局观,形成良好的军人作风与革命的意识,锻造综合素质高、政治立场坚定、服务国家的职业革命军人。

黄埔军校的校训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亲爱精诚”,宗旨是:“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

建校之初,开宗明义,爱国对于军人而言,就是通过正义的战争驱逐外敌,平定叛乱,实现国家领土的完整与统一。

正是这样的共同理想铸就了黄埔对祖国的大爱之情。

故而才有无数革命战士前赴后继,东征北伐,抵抗日寇。

爱国既是一个抽象概念,也是一个具体概念。

抽象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统一,具体是一种形式的展现。

“挽救中国危亡”是黄埔爱国意识形态的统一,周恩来提出的“合群救国”就是爱国具体形式的展现。

黄埔军校为我军培养了多少将帅

黄埔军校为我军培养了多少将帅

黄埔军校为我军培养了多少将帅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名的陆军军官学校,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

黄埔军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事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以及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将领中,担任正军职以上领导职务的黄埔师生就超过了四十人;而建国后担任中央政府部长、副部长以及地方党政要职的则达数百人以上。

在我国开国将帅中更是有许多黄埔军校师生的身影,但是我军究竟有多少开国将帅是出自黄埔军校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33人:即元帅5人(林彪、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大将3人(陈赓、罗瑞卿、许光达),上将8人(周士第、陈明仁、陈奇涵、张宗逊、杨至诚、宋时轮、陈伯钧、郭天民),中将9人(阎揆要、彭明治、常乾坤、唐天际、曾泽生、倪志亮、郭化若、谭希林、王诤),少将8人(袁也烈、曹广化、李逸民、方之中、洪水、廖运周、张开荆、周文在),然而笔者经过最新考证认为应该有53人。

五位元帅依次为:林彪、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三位大将:陈赓、罗瑞卿、许光达一黄埔军校同学会是1984年6月在北京发起成立的。

它是团结、联络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纽带和桥梁。

其宗旨为:发扬黄埔精神,联系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

黄埔军校同学会对黄埔军校同学的身份是这样认定的"第一:1924年后在黄埔成立的陆军军官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及其分校的学生;第二:在大陆办的1至23期的中央军校学生;第三:在台湾办的24期以后各期中央军校学生;第四:冠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各种训练班的学生。

"根据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规,符合上述条件的才是黄埔同学,才能通过自愿申请、经理事会同意等方式,登记成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员。

普遍的33人说法中,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教官)、陈毅(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文书、中共党支部书记)、陈奇涵(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队中队长)、曾泽生(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队区队长)、袁也烈(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第四期入伍生队连指导员)六人是黄埔军校的教职员,其中曾泽生于1927年进入高级班学习,其余五人并非黄埔军校在校学习的学生。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1924 年,在国共两党第一次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长洲岛,史称黄埔军校。

现在主要谈一下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它是孙中山先生在前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与帮助下,为建立革命军队,以挽救当时处于危亡之中的中国而创办的。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长洲岛位于珠江中央,四面环水,环境幽静。

岛内筑有多处炮台,与鱼珠炮台、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能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难攻,便于学习与练武;由于当时滇、桂军阀盘踞广州,为避开军阀的控制和干扰,需选择交通不便,远离市区的地方;还有岛上有清陆军小学堂的校舍,略加修葺,即可使用,还可节省人力和资金。

因此孙中山决定把军校设在长洲岛上,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以后的革命将领的培养有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黄埔军校建立时,门口一幅对联曰: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这一对联字幅已经很好地阐释了黄埔军校的办学目的,“革命者来”就是说学校就是为吸纳一些有志向的,为革命英勇奋斗的有为青年。

这不是避难的地方,也不是发财的地方,而是为了革命不怕一切的勇士。

学校要求学生坚持不说谎,不欺骗,不偷窃的荣誉信条,也不纵容他人违反,立志成为允文允武,术德兼备的军事领导人才。

具备领导管理、解决问题、语文沟通、及持续学习四大能力和信守国家,责任,荣誉,牺牲,团结,勇气,自信的核心价值,发挥亲爱精诚校训。

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这些都是未来的革命将领,所以必须要从一开始就严格对待。

党员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

党员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

参观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 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肩负的特殊使命. 步入校门,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

校本部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 式一致,且相互对称。

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

我们参观黄埔军校,是为了学习”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

“黄埔精神”的内涵实质,即是“亲爱精诚,英勇向前,血洒中华”。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人是“党军”,这支军队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支军阀部队,是一支有政治抱负的军队,“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

军校师生具有的“黄埔精神”不仅在大革命年代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直到今天仍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

黄埔军校一期645名学员名单,这十名国共将领最为有名

黄埔军校一期645名学员名单,这十名国共将领最为有名

黄埔军校一期645名学员名单,这十名国共将领最为有名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事干部。

学校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工制度。

蒋介石任校长,廖任党代表,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

军校分为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宪兵、政治等科目。

1924年3月27日,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5月入学499人。

成立学生总队,邓演达(后来严重接任)为总队长,分为4个队,均为步兵科。

后来,由湘军讲武学堂合并到军校的158人,四川送来20余人,也归入第一期。

据统计,这批学生中,最低的是初中学历,大学毕业18人,大专毕业63人,大专毕业26人,师范院校毕业59人。

可以说他们在当时是一群很有文化的人。

1924年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结束,共有645名学生毕业。

除部分军事院校外,大部分被分配到新成立的训练兵团,其余被派往海军、空军、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队。

在接下来的20年里,黄埔一期可以说是群星璀璨,辅导员潮涌。

除了早期去世的,以下10位国共将军最有名,按年龄排序:1、胡宗南1896年生,浙江镇海人。

1915年中学毕业后,担任小学教师,教授任国文、历史和地理。

1922年到1924年间,任《孝丰日报》总编辑。

1924年,前往浙江湖州参加别动队,与王亚樵结拜为金兰兄弟。

投考黄埔军校时,因身高不足1.6米,年龄又偏大,体格检查时被淘汰,经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特许才被录取。

他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如同坐着火箭般升迁,1931年1月,已经是中将师长,开始建立自己的军事体系。

此后,职务不断高升,任职战区司令,最高掌握50万大军。

但军事能力一般,坐镇西北,没有取得像样的胜利。

2、周士第1900年生,广东省音协(今海南琼海)人。

1925年毕业后,参与组建铁甲车队,任副队长、队长。

1926年北伐中,协助叶挺在安仁首战告捷,参与指挥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攻打武昌城。

南昌起义时任25师师长,后参加黄埔革命同学会6年。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首任校长:蒋介石现任校长:全子瑞原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现地址:中国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维武路1号现面积:173公顷黄埔军校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

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1]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尔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1946年行宪之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至今。

孙中山手书黄埔军校训词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

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

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

黄埔军校小故事

黄埔军校小故事

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建立的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有一次,孙中山在军校演讲时问:“你们为什么来这里?”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人说为了国家,有人说为了理想。

而有一个同学则直接回答说:“为了吃饭。

”这个同学的回答显然不符合黄埔军校的精神。

孙中山听后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告诉他:“不对,革命者是为了吃饭而革命,不是为了吃饭而生存。


这个小故事虽然简单,却展现了黄埔军校的教育理念。

黄埔军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同时也强调了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提升。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对于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关注,这也正是黄埔军校所追求的教育目标。

1924至1927年黄埔军校与国民党的党军关系

1924至1927年黄埔军校与国民党的党军关系

一、1924—1927年国民党党军关系发展脉络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经历了一系列艰苦的革命斗争后,认识到旧军阀军队是不可靠的。在苏联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孙中山认识到建立新式军队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军校及组建革命军的主张。孙中山认为,只有建立革命军,革命事业才能成功。他说:为什么“我们在十三年前推翻满清,但是在这十三年之内不能成立真正民国,大原因就是在推翻满清之后,没有革命军继续革命党的志愿。所以从前的破坏成功,建设还不能成功。以后要建设成功,便要有革命军发生。如果没有革命军发生,就是再过十三年,真正民国还是不能建设成功。”[1]孙中山希望这支军队是信仰三民主义的、与革命党共同奋斗的革命军。“奋斗精神是从主义而生”,“兵士要发生精神,便先要有主义;先有了革命主义,才有革命目标;有了革命目标,才发生奋斗精神。”[2]为了培养革命军人,遂酝酿建立黄埔军校,仿照苏联红军的组织机制及训练方法。
然而,武汉政府提高党权的运动虽然在政治宣传上有所成效,但军事实力不足,不免声势大、实效小。一些北伐将领如唐生智、张发奎、程潜、朱培德等,表面上赞同提高党权运动、拥护武汉政府,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拥护党权。言论上的虚与委蛇乃基于各自利益,是在不甚明了的局势下一种自我保护的举措。一旦形势有变,则很难保证他们还会效忠于武汉政府。他们更加关心的是扩充自己的部队,拥护党权只是他们试图取悦党中央、增强自身军事力量的借口。由于这一时期中共和苏联对武汉政权仍有积极影响,因此各军为获取武器和政己力量的做法,试图通过提高党权运动抑制蒋的独裁而得以保存和扩大自身的实力。唐生智等将领打的都是如此这般的个人算盘。蒋介石则先后取得了李济深、李福林、陈铭枢、李宗仁等军事势力的支持,又通过外交手段获得了日、美、英等列强的支持,对南京、上海等长江中下游主要城市的占领,又使他拥有比武汉政府更雄厚的财政实力。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这边这是军校的泳池,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北方,不习水性。恰好苏联顾问巴甫洛夫到东江视察前线时,落水牺牲。军校深感军队不习水性会影响战斗力,所以决心修建泳池,以适应在南方水网地区作战的需要。
没错,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墓园,是东征阵亡烈士的墓地。1925年动工,次年建成,又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相似,故有“小黄花岗”之称。墓中长眠着516名烈士,其中一位是著名的团长——刘尧辰烈士。
自从发动国民革命以来,由于没有一支忠于革命的军队,致使二十多年间屡遭失败。尤其是1922年,曾被视作亲信的陈炯明的叛变,致使孙中山先生得出一个历史的结论:“如果没有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他要效仿苏俄,以新的建军思想,建军原则和制度,培养军事骨干,“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二门原是清末陆军小学的大门,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校本部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跟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整座建筑宁静幽雅,自成一体。
楼底层当时称大花厅,办校初期用作礼堂,师生集会常常在此举行。天井设有两座荷花池,每年花开季节,芳香飘逸。课余时,不少同学在池边观赏荷花,畅叙友情。当年池水可直通珠江,潮涨潮退,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庭院正中是座两层洋房,原为清末海关楼,是中西结合的建筑,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字样。1952年维修时,把木楼梯从西侧改到室内。楼内有展览《小楼昨日》和《孙梅轶史》。在这里大家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到军校昔日的风采,还有孙中山和他的日本游客梅屋庄吉的故事。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是孙总理纪念碑,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耸立天穹。铜像和碑身是“文”字的一点,两边阶梯交叉而上构成“文”字的一撇一捺。孙中山名文,号逸仙,碑上的“文”字则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碑座底下7级,上层5级,中间有较长的平台。7级代表军校在此地办了7期,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参加了5次战役且屡战屡胜。另外这座纪念碑坐南朝北,其中隐含孙中山先生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国共将领

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国共将领

1947年8月,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将十一师包围在山东南麻,志在将其一口吞掉。战斗打响后,却突降大雨,华野将士苦战四天,最终只能撤出战斗。
一年后,胡琏与黄维率由十一师扩编的十二兵团参加淮海战役,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胡琏爬上坦克逃生。中途遇到大队解放军人马,竟无人注意这辆逆行的坦克。黄维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同样是乘坐坦克,却因坦克抛锚而被俘。
戴安澜:远征缅甸屡建战功
与老资格的第一期、群星荟萃的第四期相比,黄埔三期显得多少有些寂寥,不过,依然走出了不少震动一时的著名将领,比如戴安澜将军。
戴安澜是安徽无为县人,曾经就读南京安徽公学,深受陶行知先生的影响。1924年初,戴安澜响应时任广东粤军第四师团长的远方叔祖父戴端甫的号召,报考黄埔军校一期,却因身材瘦弱被淘汰。戴安澜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参加国民革命军,当了二等兵。在部队里,戴勤奋锻炼,身体情况很快好转。
这时候,在旁边一间屋的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被惊动了,他出来后对胡宗南说,“这位同学,我批准你参加考试”。当即写了一张纸条交给胡,上书“国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绩好,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也是应该录取的。”
凭着廖仲恺的纸条,胡宗南参加了文化考试,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的一员。当然,那时候的廖仲恺没有想到,这个差点被淘汰的小个子,日后会成为国民党最著名的将领之一。
1925年秋天,刘志丹南下广州,成功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习步科。刘志丹是北方人,在广州水土不服,入校没多久就染上重病,一度昏迷不醒。医生以为他死了,准备送往太平间。同乡请求医生再观察一天。医生说,再观察一天可以,但不能放在宿舍里,以免传染。
也是刘志丹命不该绝,在同乡的悉心照料下,他闯过了“鬼门关”,逐渐康复——否则的话,中国工农红军就少了一位杰出的领导人。

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成果

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成果

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成果2011年07月14日08: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们在黄埔军校大门口7月12日,广州黄埔军校旧址,放暑假的学生三五成群,老人带着孙辈,游人络绎不绝。

展览室里,一幅幅油画讲述着历史的风云激荡……黄埔军校曾遭炸毁两岸记者“重走辛亥路”从广州始发,黄埔军校当然是必经之站。

在中国近代史中,没有第二所学校像黄埔一样,在短短数年内走出众多对中国影响巨大的人物。

这里,一共走出了5位共和国元帅、3位大将、8位上将,187名中国国民党将领。

1924年,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亲手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据说,孙中山自省“革命13年皆失败,就是因为只有革命党,而没有革命军”,因而黄埔军校成立的初衷,便是为中国革命培养骨干。

由此,多少豪杰俊彦脱颖而出,中国的命运之弦为之拨动。

黄埔军校面积并不大,只是长宽约百米的一座四合院落,但回廊高阔,厅可走马,简简单单的白墙黑椽,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副馆长冯惠对记者说,校舍房屋并非原物,1938年,校舍主体被日本轰炸机炸毁,1996年,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黄埔军校才被完整重建,重现昔日风貌。

军校内门的墙上,挂着两副对联,一副是“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另一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创校者与师生们一心为公、为国为民的慷慨豪情展露无遗。

校舍二楼,孙中山、蒋中正、廖仲恺的办公室以及周恩来的政治部办公室,都按照片资料一一恢复旧观。

学生集体寝室里,床铺排成队列,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仿佛还带着主人的体温。

黄埔精神永不过时在军校史迹展展室,当年黄埔学生的课本吸引了两岸记者的目光:《革命军》《黄埔潮》《政治学概论》《俄国共产党之建设》……冯惠说,黄埔军校以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完成国民革命为目的,所以学校里既推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又传播马克思主义。

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1924年6月,孙中山在黄埔设立陆军军官学校,即众所周知的黄埔军校。

进而东征、北伐,统一全国,以及使中国获得对日抗战的最后胜利。

黄埔军校的建立,堪称中国国民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

黄埔军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而正确的开展。

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积极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都效果,积累了丰富都经验,也对新形势下我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有益启迪。

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开学演讲训词1924年6月16日,军校举行开学典礼仪式,孙中山致演讲词。

演说总结近40年的经验,阐明国民党以俄为师建军救国的理想,指出党与军结合奋斗的革命路线,肯定政治认识与精神教育为未来军队成败利钝的关键。

演说基本思想是鼓励学生践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为救国救民而当兵,为救国救民而打仗。

演讲结束后,全体集合操场,先后向党旗、校旗、总理行三鞠躬礼。

行礼表达了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师生对党、校、领袖的崇敬之意。

行礼还是严肃的身份确认,使学生明了自己革命党员的身份,约束学生接受党、校和总理的领导,实践三民主义。

行礼结束,胡汉民宣读总理训词。

训词按照严格的古文四字体模式,单从文字的表象来看,即给视听者以隆重的心理感受。

训词规定了国民党建军宗旨,体现了军校灵魂,是对后来形成的黄埔精神的高度概括。

训词随后被编成校歌在黄埔传唱,随后扩大至军营,类同军歌,名曰三民主义歌。

演讲、训词集中体现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师生必修必备的读物。

演讲和训词是军校师生投身国民革命最初的思想基石,学员最为重要的政治学习任务,就是反复学习孙中山先生的演讲稿和训词。

演讲稿、训词是军校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军校领导讲话开学初期,政治工作没有成规可以依循。

军校短时间无法排定政治课程。

校长蒋介石决定因势利导,用讲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精神教育,灌输基本政治观念。

自1924年5月11日到1925年1月3日止,学校校长前后对学生及教导团官兵共作49次讲话。

黄埔军校训词

黄埔军校训词

黄埔军校训词黄埔军校的校训是“亲爱精诚”,它谱入校歌飘扬在校园上空,写成大标语贴在校门口墙壁上,烫金描红印在毕业证书上。

这校训在当时的军校随处可见可闻,从讲台上到各队值星官的早晚点名呼叫中,都深刻持久地印入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里,由此形成的革命气氛影响着他们的终生,随时感受到校训的存在。

许多黄埔老人多年后回忆军校生活,仍然是心潮澎湃,心驰神往。

(1)以“亲爱精诚”为校训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

这天,校总理孙中山亲笔手书《黄埔军官学校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此训词由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4人撰文。

1929年1月10日定为国民党党歌,1930年3月24日暂定为中华民国国歌,1937年6月21日由国民政府正式公布为国歌。

孙中山的这个训词墨迹广为流传,1930年落成的黄埔岛孙总理铜像碑座上有此训词。

但是,这个训词并非校训。

定为校训的“亲爱精诚”,有文章讲是在黄埔军校成立时由蒋介石拟定及选写,并由孙中山在开学典礼时核定宣布的。

查阅文献资料可见,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经后来整理有7400余字的讲话。

这个讲话最早收录在1926年2月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的《孙中山先生演说集》中,题目为《革命军的基础在高深的学问》,1956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孙中山选集》收录此讲演,题目改为《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其中均未见“亲爱精诚”的表述。

但有历史照片为证,在孙中山站立着发表这篇演说的主席台正中央,高悬着“亲爱精诚”4个大字,字体并非蒋介石手书,却也说明这无疑是最早展示的由孙中山钦定的黄埔军校校训。

1925年9月6日,军校公告的第二期毕业生誓词有“谨遵校训,亲爱精诚”;1926年1月7日,第三期毕业生誓词有“遵守总理共同奋斗之遗嘱,本校亲爱精诚之校训”;1926年10月4日,第四期毕业生誓词有“亲爱精诚,遵守遗嘱”。

黄埔军校简介

黄埔军校简介

黄埔军校简介1921年(辛酉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决议建立军官学校选址于广州黄埔。

关于校长人选,最初决定为程潜,而以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

但是蒋介石不愿在程潜之下,跑到上海消极对抗。

并派张静江找孙中山说情,孙中山才在5月3日任命蒋介石为校长。

在此过程中,蒋介石曾辞去军校筹备委员长一职。

对其原因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除众所公认的财政问题外,蒋介石辞职的深层次原因是对广东政局的现状,尤其是对自己在国民党改组以后未能得到相当的地位和权力强烈不满。

“蒋对一些革命的根本问题,如联俄、联共等,思想上有保留,又不宜公开说出,便在行动上采取消极态度。

”蒋介石辞职“有不满意职位低微的原因,也有玩弄‘以退为进’的政治权术的意味。

军校成立后,以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

随后,任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后为周恩来)、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

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1924年5月,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

5月5日开始入学。

6月16日,举行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孙中山到会场给青年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孙中山还宣布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此训词其后成为国民党党歌及官校校歌,并由陈祖康谱曲,该校歌从黄埔五期开始传唱至今。

1925年1月25日,黄埔军校成立“青年军人社”廖仲恺任社长,2月1日该社刊物《青年军人》第一期出版。

黄埔军校最初有许多从苏联来的教员,但在北伐战争期间蒋中正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破裂,所以这些苏联教员离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埔军校1924:一所军校,一群学生和一个国家2014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成立90周年的纪念日。

1922年6月16日的广州,陆军总长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前往上海。

两年后,孙中山把那次兵变总结为“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

1924年,他亲自创立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后者正是为给革命军提供薪火。

“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 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在那年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对来自全国的教官和学生共500余人致开学词,希望他们心怀革命精神,能为民族未来而奋斗,“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诸君都到这个学校内来求学,我要求诸君,便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种责任。

”黄埔生,自此成为了一个影响中国风云激荡几十年的群体。

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一处,因革命理想并肩作战,因驱除外辱同仇敌忾,也因信仰不同兵戎相见。

在20世纪上半叶,他们主演的一幕幕悲喜剧,塑造了今天中国历史的沧桑面貌。

无论是彪炳史册的名将,还是饱经风霜的老兵,在他们身上,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民族所有过的苦难与彷徨,失落与梦想,绝望与希望。

“凡是想抗日就要进黄埔军校”96岁的张访朋身上,依然可以见到年轻时的军旅生涯留下的痕迹。

虽然年岁已高,但他依旧习惯保持标准的军人坐姿——脚同肩宽,手放膝上,面目端正,目视前方。

他的衬衫洗得洁白,笔直地扎进西装裤里,像是一座挺立的丰碑,记录着历史的刻度。

这位黄埔16期学生,家里的摆设时刻提示着人们那所军校曾经的追求——“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的志愿;“亲爱精诚”,这是黄埔军校的校训。

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打响了一年。

此前一年,历经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在12月13日,南京失陷,已从广州迁到南京10年的黄埔军校,也正式迁到了成都。

张访朋还在揭西县,这一年正好20岁,血气方刚,眼见山河破碎,心绪难平。

离揭西县不远的兴宁县传来一个消息,黄埔军校正在当地招生。

“黄埔军校那是很出名的,我们的很多军官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凡是想抗日就要进黄埔军校。

”张访朋和同乡的一些好友,一起前去报了名,不久就被录取。

他别了父母,一路西行,到了广西桂林的一所分校,成为一名步兵。

黄埔军校在大陆按本校驻地划分,有三个主要时期,分别为1924年至1928年的广州时期,1928年至1938年的南京时期,以及1938年至1949年的成都时期。

这25年期间,除校本部所在地,全国各地也兴办了多所分校,以适应不断增加的对军事人才的需求。

在抗战时期,一共成立了九所分校。

张访朋所在的分校,原是在南宁,几经变动,1938年迁到桂林,全称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主任冯璜。

据1984年台湾《中央军事院校校友会会刊》记载,学校“将校部及步兵队,先移桂林李家村,开始建筑校舍,其地依山带水,有甚多天然防空岩洞。

”另外一个值得提及的是,这个校址也曾是蔡锷将军的训兵营。

蔡锷曾在辛亥革命时期云南起义,并在袁世凯称帝后参加护国战争,为实现共和体制戎马一生,于中华民国建立战功赫赫,校址选此亦是为了“纪念革命先烈”。

三年后,19岁的何季元也来到了桂林。

这个考入黄埔军校17期的年轻人,来自孙中山的故乡中山县,读书时就是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后,中山成了敌后。

还在读中学的何季元组织同学游行,宣传抗日。

1939年,战火烧到了中山,时有日军飞机进行轰炸,何季元一家取道开平,北上躲避战乱。

在韶关时,恰逢黄埔军校招生,何季元与两位同乡何廷禄、蓝炳璠前去报考,并同时被录取。

1941年1月,何季元到了军校,学的是炮兵。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时开设的科目只有步兵,到了第二期,才出现了炮兵、工兵等多兵种。

革命军的火种,逐渐在长洲岛上薪火燎原。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理念最早可追溯至他28岁时那封著名的《上李鸿章书》:“为文官者,其途必由仕学院;为武官者,其途必由武学堂”。

1984年6月,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收下了这篇8000多字的上书,但李鸿章却没有召见那个年轻的医生。

1924年,58岁的孙中山终于将当年的理想一一变为现实——国立广东大学和陆军军官学校先后建立。

陆军军官学校以后几经更名,但一直俗称“黄埔军校”,校址由原广东陆军小学堂基础上改建,地处黄埔,面朝珠江,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

建校不久,大门彩楼两侧悬挂了一副著名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这副对联也成了黄埔军校的一个标志,往后亦在各地分校门口出现。

它正是孙中山开学讲话的精髓所在——革命要有不怕死的精神。

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国民革命。

建立于这一时期的黄埔军校,也可以从其中看出国共两党那段时间的亲密。

军校成立后,国共双方均在黄埔军校共事,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来先后担任过政治部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

东征陈炯明,北伐北洋军,黄埔军校一步步实现了国民革命的目标。

直到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告终。

黄埔军校的学生,也因此分化出了信仰不同的两派。

分道扬镳,日后分别成了国共两军的重要统帅。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蒋介石积极筹备军校迁往南京的工作。

直到1928年3月16日,新的军校在南京正式成立,定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国家风雨飘摇,军校一路西迁1939年的6月16日,是黄埔军校成立15周年的纪念日。

当日,在成都北校场举行的校庆活动里,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以及宋氏三姐妹的宋霭龄、宋庆龄在检阅台上参加盛典。

四川省政界、军政界要员及各大学校长均前来道贺。

从南京到成都,时值抗战,军校也随着国家一起命途多舛,四处颠沛。

黄埔军校第一次被动迁校还要追溯到1938年8月15日。

那是个星期天,在拂晓时分,当时还在南京的黄埔军校响起了紧急集合号声,全校师生集合出太平门向紫金山麓金大农场树林中疏散。

下午3时,日军飞机轰炸了南京城区,黄埔军校部分校舍被毁。

当日,校部宣布学校将西迁九江。

8月中旬,战火逼近南京,军校师生陆续离校西迁,先是前往安徽辗转,后经江西、湖南、湖北进入四川。

8月28日,留校的第11期第1总队605名学生在南京举行了毕业典礼,随后便奔赴了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

9月下旬,第2总队与学校西迁途中,在江西九江遭遇激烈战事,前线急需补充下级军官。

军校命令学生提前毕业,周日不休,加紧完成学业。

部分学生驻留九江,于毕业后分赴前线。

1938年1月6日,黄埔军校师生乘船转赴武汉,校本部驻武昌老武备学堂。

1月26日,军校师生乘火车至长沙,稍事休整,前往常德。

6月军校迁到了重庆附近的铜梁县。

1939年初,军校迁至成都市区时,已是经历了2000余公里的行军,国民政府的行政中心也从南京、武汉到了重庆。

黄埔军校在这一时期在教育纲领上进行了多方面改革,校长蒋介石尤为重视自动自发革命教育,小部队指挥实战教育以及协同作战等,为的是适应日益变化的实战需要。

抗战在这一时间进入了僵持阶段,1938年10月25日武汉会战后,虽然日军取得了胜利,但却极度损耗了国力,直至1944年豫湘桂大会战前,日军再没有发动与武汉会战规格相同的大型作战。

惨烈衡阳会战,黄埔生共同杀敌衡阳会战是1944年中日豫湘桂大会战的高潮,日军攻陷长沙之后,南下衡阳,总兵力近10万人,欲进行包围。

何季元随部队赶赴衡阳,在外围做策应。

他在1942年秋天毕业后,分派到了粤北前线的第62军,时任炮兵连观测通讯排长,所在151师师长林伟俦,是黄埔4期毕业,曾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

守衡阳的是第10军,军长方先觉是黄埔3期毕业。

从6月22日到8月8日陷落,衡阳守军1.76万人坚守47天,最终成了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

何季元在惨烈的战斗后活了下来,不过与他一同分配到62军的黄埔同学却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70年后,何季元依然清楚记得那个同学——何冠雄,来自阳江,是31式60毫米迫击炮的排长。

1945年的8月,何季元随62军在广西与日军相持不下时,日军投降的消息传了来,抗战结束了。

62军先后前往越南、台湾接受日本投降,之后又返回大陆。

那时大概没有人会想到,台湾会在日后成为国民党败逃大陆后的停留地,两岸隔海相望,雨打风吹去,时间已过了65年。

亲爱精诚用何季元的话说,自己此后的幸运源于一场疾病。

内战开始之后,由于肺部疾病,他被安置到了天津住院。

其后驻守华北的傅作义要求62军调一个师前往北平,何季元随157师到了北平。

傅作义起义之后,157师又被编入了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成为独立24师。

四野一路南下,指挥的林彪正是黄埔4期的学生。

他打败的陈诚、杜聿明等也都是出自黄埔军校。

内战期间,国民党的主要将领大多为“黄埔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季元被安排至广州军警大学学习,1955年转业至广州市政府参事室做研究员。

由于是部队起义,何季元并没有在历年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

其他黄埔生则没有这般运气。

国共内战开始后,已是中校军衔的张访朋主动要求调往上海,远离内战。

他曾在1949年去台湾住了几个月,但因为大陆的妻子手续办理出现问题,他又返回了。

不料,此时大陆已经解放,张访朋没能再回台湾。

他留在了广州,在一所民办中学——曙光中学任职校长。

1956年,学校合并成立三十七中,张访朋成为了一名教师。

到了1959年的反右派斗争中,张访朋因为历史问题,被发放至白云山农场,直到1977年才返回到了教师岗位。

和他同是黄埔毕业的表哥蔡仲芳,在50年代因阶级斗争激烈,忍痛割断了家庭纽带,与妻子离婚各奔东西。

1984年6月16日大陆重新成立的黄埔军校同学会,黄埔生徐向前元帅在贺词写道:“切记中山先生教导,发扬黄埔精神,惟发展国家统一、民族强盛为己任,抛嫌释怨,携手合作,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余力,为中国革命和自己的历史增光添彩”。

同学会的成立,对一批黄埔生来说都是好消息。

何季元从同学会成立起就参与其中,他记得,当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黄埔生的历史问题一直没有平反,“差不多有300个同学要我们帮他们平反”,那些学生有的工作降了级,有的被送回乡下,还有的房子被没收。

作为校训,“亲爱精诚”保证了黄埔军校同学间的感情。

早在1924年5月8日,蒋介石就对黄埔一期学生训话时,解释校训寄语道:“我所盼望于诸位同志的重要点,就是大家相亲相爱,和衷共济,如同手足一个样子。

”在官方层面,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后的最主要作用,在于方便开展对台工作,并将其宗旨定为:“发扬黄埔精神,联系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