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1924:一所军校,一群学生和一个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埔军校1924:一所军校,一群学生和一个国家
2014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成立90周年的纪念日。
1922年6月16日的广州,陆军总长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前往上海。
两年后,孙中山把那次兵变总结为“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
1924年,他亲自创立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后者正是为给革命军提供薪火。
“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 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在那年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对来自全国的教官和学生共500余人致开学词,希望他们心怀革命精神,能为民族未来而奋斗,“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诸君都到这个学校内来求学,我要求诸君,便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种责任。
”
黄埔生,自此成为了一个影响中国风云激荡几十年的群体。
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一处,因革命理想并肩作战,因驱除外辱同仇敌忾,也因信仰不同兵戎相见。
在20世纪上半叶,他们主演的一幕幕悲喜剧,塑造了今天中国历史的沧桑面貌。
无论是彪炳史册的名将,还是饱经风霜的老兵,在他们身上,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民族所有过的苦难与彷徨,失落与梦想,
绝望与希望。
“凡是想抗日就要进黄埔军校”
96岁的张访朋身上,依然可以见到年轻时的军旅生涯留下的痕迹。
虽然年岁已高,但他依旧习惯保持标准的军人坐姿——脚同肩宽,手放膝上,面目端正,目视前方。
他的衬衫洗得洁白,笔直地扎进西装裤里,像是一座挺立的丰碑,记录着历史的刻度。
这位黄埔16期学生,家里的摆设时刻提示着人们那所军校曾经的追求——“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的志愿;“亲爱精诚”,这是黄埔军校的校训。
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打响了一年。
此前一年,历经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在12月13日,南京失陷,已从广州迁到南京10年的黄埔军校,也正式迁到了成都。
张访朋还在揭西县,这一年正好20岁,血气方刚,眼见山河破碎,心绪难平。
离揭西县不远的兴宁县传来一个消息,黄埔军校正在当地招生。
“黄埔军校那是很出名的,我们的很多军官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凡是想抗日就要进黄埔军校。
”张访朋和同乡的一些好友,一起前去报了名,不久就被录取。
他别了父母,一路西行,到了广西桂林的一所分校,成为一名步兵。
黄埔军校在大陆按本校驻地划分,有三个主要时期,分别为1924年至1928年的广州时期,1928年至1938年的南京时期,以及1938年至1949年的成都时期。
这25年期间,除校本部所在地,全国各地也兴办了多所分校,以适应不断增加的对军事人才的需求。
在抗战时期,一共成立了九所分校。
张访朋所在的分校,原是在南宁,几经变动,1938年迁到桂林,全称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主任冯璜。
据1984年台湾《中央军事院校校友会会刊》记载,学校“将校部及步兵队,先移桂林李家村,开始建筑校舍,其地依山带水,有甚多天然防空岩洞。
”
另外一个值得提及的是,这个校址也曾是蔡锷将军的训兵营。
蔡锷曾在辛亥革命时期云南起义,并在袁世凯称帝后参加护国战争,为实现共和体制戎马一生,于中华民国建立战功赫赫,校址选此亦是为了“纪念革命先烈”。
三年后,19岁的何季元也来到了桂林。
这个考入黄埔军校17期的年轻人,来自孙中山的故乡中山县,读书时就是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后,中山成了敌后。
还在读中学的何季元组织同学游行,宣传抗日。
1939年,战火烧到了中山,时有日军飞机进行轰炸,何季元一家取道开平,北上躲避战乱。
在韶关时,恰逢黄埔军校招生,何季元与两位同乡何廷禄、蓝炳璠前去报考,并同时被录取。
1941年1月,何季元到了军校,学的是炮兵。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时开设的科目只有步兵,到了第二期,才出现了炮兵、工兵等多兵种。
革命军的火种,逐渐在长洲岛上薪火燎原。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理念最早可追溯至他28岁时那封著名的《上李鸿章书》:“为文官者,其途必由仕学院;为武官者,其途必由武学堂”。
1984年6月,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收下了这篇8000多字的上书,但李鸿章却没有召见那个年轻的医生。
1924年,58岁的孙中山终于将当年的理想一一变为现实——国立广东大学和陆军军官学校先后建立。
陆军军官学校以后几经更名,但一直俗称“黄埔军校”,校址由原广东陆军小学堂基础上改建,地处黄埔,面朝珠江,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
建校不久,大门彩楼两侧悬挂了一副著名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这副对联也成了黄埔军校的一个标志,往后亦在各地分校门口出现。
它正是孙中山开学讲话的精髓所在——革命要有不怕死的精神。
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国民革命。
建立于这一时期的黄埔军校,也可以从其中看出国共两党那段时间的亲密。
军校成立后,国共双方均在黄埔军校共事,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来先后担任过政治部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
东征陈炯明,北伐北洋军,黄埔军校一步步实现了国民革命的目标。
直到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告终。
黄埔军校的学生,也因此分化出了信仰不同的两派。
分道扬镳,日后分别成了国共两军的重要统帅。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蒋介石积极筹备军校迁往南京的工作。
直到1928年3月16日,新的军校在南京正式成立,定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国家风雨飘摇,军校一路西迁
1939年的6月16日,是黄埔军校成立15周年的纪念日。
当日,在成都北校场举行的校庆活动里,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以及宋氏三姐妹的宋霭龄、宋庆龄在检阅台上参加盛典。
四川省政界、军政界要员及各大学校长均前来道贺。
从南京到成都,时值抗战,军校也随着国家一起命途多舛,四处颠沛。
黄埔军校第一次被动迁校还要追溯到1938年8月15日。
那是个星期天,在拂晓时分,当时还在南京的黄埔军校响起了紧急集合号声,全校师生集合出太平门向紫金山麓金大农场树林中疏散。
下午3时,日军飞机轰炸了南京城区,黄埔军校部分校舍被毁。
当日,校部宣布学校将西迁九江。
8月中旬,战火逼近南京,军校师生陆续离校西迁,先是前往安徽辗转,后经江西、湖南、湖北进入四川。
8月28日,留校的第11期第1总队605名学生在南京举行了毕业典礼,随后便奔赴了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
9月下旬,第2总队与学校西迁途中,在江西九江遭遇激烈战事,前线急需补充下级军官。
军校命令学生提前毕业,周日不休,加紧完成学业。
部分学生驻留九江,于毕业后分赴前线。
1938年1月6日,黄埔军校师生乘船转赴武汉,校本部驻武昌老武备学堂。
1月26日,军校师生乘火车至长沙,稍事休整,前往常德。
6月军校迁到了重庆附近的铜梁县。
1939年初,军校迁至成都市区时,已是经历了2000余公里的行军,国民政府的行政中心也从南京、武汉到了重庆。
黄埔军校在这一时期在教育纲领上进行了多方面改革,校长蒋介石尤为重视自动自发革命教育,小部队指挥实战教育以及协同作
战等,为的是适应日益变化的实战需要。
抗战在这一时间进入了僵持阶段,1938年10月25日武汉会战后,虽然日军取得了胜利,但却极度损耗了国力,直至1944年豫湘桂大会战前,日军再没有发动与武汉会战规格相同的大型作战。
惨烈衡阳会战,黄埔生共同杀敌
衡阳会战是1944年中日豫湘桂大会战的高潮,日军攻陷长沙之后,南下衡阳,总兵力近10万人,欲进行包围。
何季元随部队赶赴衡阳,在外围做策应。
他在1942年秋天毕业后,分派到了粤北前线的第62军,时任炮兵连观测通讯排长,所在151师师长林伟俦,是黄埔4期毕业,曾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
守衡阳的是第10军,军长方先觉是黄埔3期毕业。
从6月22日到8月8日陷落,衡阳守军1.76万人坚守47天,最终成了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
何季元在惨烈的战斗后活了下来,不过与他一同分配到62军的黄埔同学却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70年后,何季元依然清楚记得那个同学——何冠雄,来自阳江,是31式60毫米迫击炮的排长。
1945年的8月,何季元随62军在广西与日军相持不下时,日军投降的消息传了来,抗战结束了。
62军先后前往越南、台湾接受日本投降,之后又返回大陆。
那时大概没有人会想到,台湾会在日后成为国民党败逃大陆后的停留地,两岸隔海相望,雨打风吹去,时间已过了65年。
亲爱精诚
用何季元的话说,自己此后的幸运源于一场疾病。
内战开始之后,由于肺部疾病,他被安置到了天津住院。
其后驻守华北的傅作义要求62军调一个师前往北平,何季元随157师到了北平。
傅作义起义之后,157师又被编入了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成为独立24师。
四野一路南下,指挥的林彪正是黄埔4期的学生。
他打败的陈诚、杜聿明等也都是出自黄埔军校。
内战期间,国民党的主要将领大多为“黄埔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季元被安排至广州军警大学学习,1955年转业至广州市政府参事室做研究员。
由于是部队起义,何季元并没有在历年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
其他黄埔生则没有这般运气。
国共内战开始后,已是中校军衔的张访朋主动要求调往上海,远离内战。
他曾在1949年去台湾住了几个月,但因为大陆的妻子手续办理出现问题,他又返回了。
不料,此时大陆已经解放,张访朋没能再回台湾。
他留在了广州,在一所民办中学——曙光中学任职校长。
1956年,学校合并成立三十七中,张访朋成为了一名教师。
到了1959年的反右派斗争中,张访朋因为历史问题,被发放至白云山农场,直到1977年才返回到了教师岗位。
和他同是黄埔毕业的表哥蔡仲芳,在50年代因阶级斗争激烈,忍痛割断了家庭纽带,与妻子离婚各奔东西。
1984年6月16日大陆重新成立的黄埔军校同学会,黄埔生徐向前元帅在贺词写道:“切记中山先生教导,发扬黄埔精神,惟发展国家统一、民族强盛为己任,抛嫌释怨,携手合作,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余力,为中国革命和自己的历史增光添彩”。
同学会的成立,对一批黄埔生来说都是好消息。
何季元从同学会成立起就参与其中,他记得,当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黄埔生的历史问题一直没有平反,“差不多有300个同学要我们帮他们平反”,那些学生有的工作降了级,有的被送回乡下,还有的房子被没收。
作为校训,“亲爱精诚”保证了黄埔军校同学间的感情。
早在1924年5月8日,蒋介石就对黄埔一期学生训话时,解释校训寄语道:“我所盼望于诸位同志的重要点,就是大家相亲相爱,和衷共济,如同手足一个样子。
”
在官方层面,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后的最主要作用,在于方便开展对台工作,并将其宗旨定为:“发扬黄埔精神,联系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
”当年与何季元一起报考黄埔军校的那两个同乡何廷禄与蓝炳璠,后来都到了台湾。
两岸恢复通信与自由行之后,何季元曾去往台湾看望同学故友,国家统一是这群老兵谈论的一个话题,“黄埔同学脱离不了政治了”。
何季元在6月16日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的那天到了长洲岛的军校旧址,那天一同前去的,还有台湾来的蒋经国的长孙蒋友松。
1996年黄埔军校于旧址重建后,成为了游人参观的景点。
大门里人进人出,迎接他们的不再是枪林弹雨,国破家亡。
滚滚珠江在门前奔流,转而向南汹涌。
江上烟波浩渺,远处的广州城区看不见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