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之路】传奇愚园路带你见证旧上海的风风雨雨
五条上海老街,带你看遍上海历史风貌
五条上海老街,带你看遍上海历史风貌武康路:浓缩上海百年近代史武康路地理位置示意图如果来上海只能去游览一条街道,那么很多老上海都会首推武康路。
它早期由时任南洋公学监院的美国人福开森修筑,被命名为'福开森路',后又被划入法租界。
这里的建筑风格多为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道路两侧摇曳着梧桐疏影,充满欧陆风情的同时,又平添一份清幽。
在电影《色·戒》中,汤唯饰演的王佳芝就是在'福开森路99号'与梁朝伟饰演的易先生幽会。
武康路是一条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不少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文人墨客曾在此居住过,留下了37处历史建筑或名人故居。
如今,这里颇有些旧貌换新颜的意味,咖啡馆、时尚小店散落其间,让历史光影与现世浮生交融在一起。
不可错过之一:代表性人文景观▼ 武康路858号:武康路标志性的建筑——诺曼底公寓(现名武康大楼)▼ 武康路395号:北平研究院旧址▼ 武康路390号:原意大利领事官邸,国内难得一见的地中海式建筑风格▼ 武康路113号:巴金旧居,他携家庭在此生活数十年▼ 武康路99号:刘靖基旧居,《色·戒》中男女主角的'爱巢'▼ 武康路40弄: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旧居,他也是在这栋宅子里被刺杀身亡▼ '罗密欧阳台':当然,在武康路一定不要错过这样的意式阳台不可错过之二:探店1. WIYF:超级网红冰激凌地址:武康路202号又是一家排队排到地老天荒的小店,和Farine是同一个老板,法国人Frank Pecol。
仿佛一夜之间,这家冰淇淋店火遍了网络,海盐焦糖、黑巧克力杏仁、朗姆酒葡萄干等口味都很值得尝试。
2. Catie Lo:文艺风时尚买手店地址:武康路105号(近复兴西路)这是一家混杂着复古风和娇俏感的潮店,从别致的衣裙到精致的饰品都看得出店主的品位。
店铺本身就是武康路上的一道风景,绘着涂鸦的门面和优雅的铁艺在绿树掩映间相映成趣。
上海愚园路下
上海愚园路下标题:探索愚园路的历史与魅力上海愚园路,位于黄浦区卢湾区的一条闻名遐迩的街道,不仅是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更是一座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地方。
愚园路的2900米长的道路上,散落着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老式建筑物,每一座建筑都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和变迁。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上海的繁华与古朴并存,探索着这条历史街道所蕴含的无尽魅力。
愚园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这里曾是上海法租界的沧桑岁月中的一部分。
作为法租界的一部分,愚园路最初是一条住宅区街道,房屋主要为西式建筑,反映了欧洲影响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物都建于19世纪末,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沿着愚园路散步,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建筑,它们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
在愚园路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是邓肯厅,它建于1924年,是一座纯正的文艺复兴式建筑。
邓肯厅曾是上海最负盛名的娱乐场所之一,吸引了许多上海名流和外国访客。
邓肯厅如今已成为上海音乐学院的所在地,继续为这个城市培养着无数的音乐人才。
另外一座重要的建筑是爱庐,也是一座典型的欧洲风格建筑。
爱庐建于1931年,是一座多层建筑,曾经是上海犹太人的贸易中心。
如今,爱庐已成为一个博物馆,展示着上海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这些建筑外,愚园路还有许多精美的花园和公园,如愚园、宋庆龄公园等,为这条街道增添了自然的美感。
愚园是愚园路的起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这座园林曾是富翁沈若鳞的私人花园,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转变为公园。
愚园不仅有精美的建筑和优美的园景,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吸引着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通过对愚园路的探索,我们不仅领略到了上海融合西方和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还了解到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愚园路凝聚了无数上海人的记忆和情感,它是这座城市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也是人们心中的一座历史丰碑。
除了历史和文化,愚园路还是一个热闹的购物和美食天堂。
沿途有各种商店,售卖着各式各样的商品。
上海愚园路的老故事
上海愚园路的老故事发布者:那尼 | 发表时间:2012-09-05 21:54(那尼按:大家喜欢看老上海的故事,手头有一篇关于愚园路的文章,原文系老同学发来的邮件,整篇文章没有分段,读起来比较吃力,而且文章还相当长,有兴趣的网友非但得慢慢的看,还得仔细的看,其中有的文字弄堂味道比较浓,属于“土得掉渣”的那种。
我把原文全部转载,供大家阅读,以便对愚园路和愚园路人家的陈年旧事有些许了解。
)【紫苏注】这篇带有上海腔味道的“老举三”写得很有味道,实在是好看。
写的是老里八早发生的事体。
上海愚园路江苏路那一带是名人汇集、故事瞎多的“上只角”。
作者的网名叫“三阿姐拉老公”(三姐的老公),这篇文章我也是从网上某个人气帖里一段一段挖出来拼接而成的。
作者凭着记忆,点点滴滴的写,越写越放松,弄堂味道十足,老扎劲的。
去年的《上海文学》杂志(第7期)曾经登过这篇文章的“洁本”,可惜原帖里特有的那些精气神,被小编辑删得精打光、光打精,读起来没劲了,所以我还是把原生态帖子贴上来,文章邪气长,统统在这里,你有胃口就慢慢看吧,横竖日脚长了。
285弄门牌是算在江苏路上的。
老底子这条弄堂绿茵婆娑,庭院深深。
1959年,一场台风把弄堂最末的一堵墙刮倒以后,后面的一条江北棚棚弄堂就突然和花园洋房鼻头碰鼻头。
从此285弄就没有什么好日子,大大小小被折磨了很多次。
285弄28号有两个人近来常常会被提起,一个是吴征,一个是张子静。
吴征就是杨澜的老公,媒体上见到他,总是一只汤婆子面孔,倒梳油头,八字胡增加了他的商贾气。
吴征小名叫东东,小时候很乖,书也读得好,爸妈是教师,管得也严。
吴征爸爸年轻时是个帅哥,头发天然卷,皮肤白皙,像他奶奶。
东东长得像妈妈。
东东有一个伯伯,弄堂里小孩子有点怕他,他有时候会很奇怪地对着电线杆子站几个小时,下大雨都直直的站在那里。
但从来不打人骂人。
吴征一家住三楼,张子静住一楼,偏西一小间。
张子静被媒体提起是因为他的姐姐张爱玲。
上海愚园路的观后感
上海愚园路的观后感
嗨呀,跟你们讲讲我去愚园路的感受哈。
一走到愚园路,那种老上海的味道就扑面而来。
街边的老房子,带着岁月的痕迹,就好像在跟你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路两边的梧桐树,那树枝就像是大手,交织在一起,给这条路搭了个天然的凉棚。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的光斑一闪一闪的,可有意思啦。
愚园路上的那些小店,真的是太戳我心了!有文艺范十足的咖啡店,门口摆着的小黑板上写着今日推荐,那字体都透着股慵懒劲儿。
还有卖各种小玩意儿的杂货铺,进去逛一圈,眼睛都不够使的,每样东西都想拿起来瞅瞅。
走在路上,能看到穿着时尚的年轻人,也能看到牵着小狗散步的老伯伯。
大家都不紧不慢的,感觉时间在这里都变慢了。
我还在一家小面馆里吃了碗面,那味道,绝了!老板热情得很,一边下面一边跟客人唠嗑,让人心里暖暖的。
愚园路的弄堂也别有一番风味。
窄窄的弄堂里,晾着衣服,孩子们在那儿嬉笑打闹。
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
在愚园路逛了一天,感觉自己不是个游客,而是这里的一份子。
这里没有那种大城市的喧嚣和匆忙,有的是一份宁静和温馨。
真希望以后能常来,每次来都能发现新的美好。
你们要是有机会,也一定要来感受感受愚园路的魅力,保准让你们也爱上它!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心动啦?。
一城一夏漫游愚园路倾听老房子背后的故事——陈楚湘和他的涌泉坊
在上海的马路中,有一条路叫做愚园路,2000多米的街道藏着数十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弄堂密布,错综复杂。
愚园路上所有的建筑都是可以阅读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在愚园路葱茏的树荫中栖居着一排雅致大气的新式里弄——涌泉坊。
#一城一夏#漫游愚园路倾听老房子背后的故事——陈楚湘和他的涌泉坊涌泉坊位于愚园路395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636年,由华成烟草公司总经理陈楚湘先生出资投资兴建,杨润玉、杨元麟、周济之设计,久记营造厂营造。
弄堂口设过街楼,造型似宫殿城堡,并立有中间大、两旁小的券柱式入口。
和上海很多知名的旧式里弄或是花园洋房一样,涌泉坊亦隐藏着一个名气响当当的大人物,他就是旧上海红极一时的近代民族烟草工业三大公司之一华成烟厂的总经理陈楚湘。
说来华成烟厂可能听起来很耳生,但说到“美丽牌”香烟,即便是90后们,在一些市集或者做旧的餐厅墙上,依旧能看到画着美女像的香烟月份牌。
1925年,陈楚湘偶然在报刊上见到了一张美女照,他请来了著名画家谢之光,精心绘制成了极富女人味的“美丽”牌烟标。
香烟女郎身材丰满,目光婉约,纤纤细指夹着一支香烟,烟雾缭绕中风韵尽显。
孰料,烟标女郎是当时京戏名伶吕美玉,吕瞧见烟标后,以“形象侵犯”的名义打官司。
此事经报纸大肆炒作,反而使“美丽”牌香烟名声大振,销路大开。
最后与吕美玉达成协议,每卖出一箱提取5角钱给吕美玉,吕美玉由此变成了大富婆。
愚园路395弄涌泉坊,因静安寺涌泉得名,共建有住宅6幢西班牙风格的3层新式里弄住宅,1幢为西班牙式独立花园住宅,便是24号烟草大王陈楚湘的私宅,又称“陈家花园”。
这片房子被记住是因为它在上海的新式里弄住宅里所具有的开创性的地位。
所谓新式里弄,是于上个世纪初在上海开始出现的一种结合了中国特点的西化建筑。
建筑一排连为整体,独门独户分为多家,每家一般三层,底楼有小花园,二楼和三楼各自分割,各有功用。
整体上有些类似于今天的联排别墅。
#一城一夏#漫游愚园路倾听老房子背后的故事——陈楚湘和他的涌泉坊#一城一夏#漫游愚园路倾听老房子背后的故事——陈楚湘和他的涌泉坊6幢单体为3层新式里弄住宅,黄色水泥拉毛外墙,各自的室内空间设置不同,建筑的轮廓也不尽相同。
下雨天,不妨去这些上海老弄堂走一走,找找情怀
下雨天,不妨去这些上海老弄堂走一走,找找情怀伴随着外滩大本钟悠远的钟声,此刻思绪仿佛也被带回到了过去。
上海这座城,承载了太多的记忆。
祥德路弄堂:最具记忆的弄堂上海遍布着弄堂,挂着优秀历史建筑铜牌的却不多,祥德路2弄就是其中之一。
2弄早先叫山阴路“祥德村”,五十年代末划入祥德路,因没有1弄,2弄便成了祥德路开路先锋。
文革后开辟祥德支路,祥德路逐步延长,一直通到高楼林立的曲阳地区。
小贴士主要弄堂:祥德路2弄交通:地铁3、4号线甜爱路弄堂:最甜蜜的弄堂上海虹口区的甜爱路,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道路。
路口设一只特别的爱情邮筒(爱心邮筒),从这座爱心邮筒投出的每一封信函,都将被盖上一枚英文爱的邮戳,让收件人通过这个邮戳感受一份爱心与浪漫,留作永久的纪念和收藏。
邮筒、邮戳,和道路两侧由28首中外著名爱情诗篇组成的“爱情墙”,将让这条浪漫之路在2009年焕发出新的甜蜜气息。
其独有的寂静和舒缓的情调浸透其间。
这里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马路”,与山阴路不同的是,甜爱路两边多有围墙,抵挡了视线,于是又增添了几分神秘,那可是一个恋人甜蜜拥吻的好去处。
小贴士主要弄堂:起点四川北路,终点甜爱路315弄交通:地铁3、4、8号线愚园路弄堂:最隐秘的弄堂都说愚园路749弄是最狡黠的弄堂,门口是上海最平常的市井图景,摆放着一些卖杂货的小摊,推着自行车的居民进进出出的,还以为是非常普通的一处地方,走进一看,里面就像是迷宫一样,大弄堂分为主弄堂、侧弄堂再分为小侧弄堂,小小侧弄堂,在这条复杂的大弄堂上还有着造型独特、风格迥异的楼房,着实让你感叹一番。
小贴士主要弄堂:愚园路749弄、愚园路395弄、愚园路1376弄交通:地铁2号线思南路弄堂:最具文化氛围的弄堂位于上海的中心地带,但是思南路是低调的,怀旧的。
远离灯红酒绿的霓虹招牌,甘愿淹没在葱郁而沧桑的梧桐树底下,这里汇集了数量相当的花园洋房,也有很多的名人故居还在此保留,名人们闪过的背影、曾经鲜活的面孔一一浮现,脚下的路上还有他们留下的踪迹,在思南路追寻文化、追忆故人、回味历史。
上海特色小街小巷
上海特色小街小巷文/张海凤春分过后,春意渐浓,不管是淅沥沥的雨天还是暖阳高照的午后都是出行的好时机。
作为一名城市暴走的爱好者在此呼吁宅男宅女,是时候出来晒晒霉、透透气啦。
本版小编将会在未来几期依次推出上海小巷、里弄、名人故居及其周边的深度挖掘经历,全方位感受上海繁华时尚商都的另一面小情小调。
当你开始抵触南京路熙攘的人群,或者从豫园归来便有了轻度密集恐惧症,陆家嘴和外滩的夜景也不再有吸引力的时候,那就转向老城的里弄、小巷,去追寻上海的城市记忆和依稀可见的旧日风景。
倘若你也是资深暴走族的一员或者压马路达人,欢迎向我们爆料你对上海独特的城市印象,期待着你的参与。
七拐八弯的巷子,盘曲成愁肠,藏在少年的心里,和梦一起成长。
当角辫散了,蝴蝶花不再飞翔。
小巷开始寂寞,唯听皮鞋声沉闷,孤独。
——宓月《小巷故事》去年四月份,我第一次来上海。
出火车站乘上轻轨,远眺窗外的景观,高级写字楼,密集的居民区和夹杂其中的公园绿地,除了在暮霭中若隐若现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外,至少在整体的城市规划上,她与北京、广州、深圳并未有太大的区别。
我开始怀疑那些关于上海的故事怎么可能从这些钢筋水泥的正方体中流传出来?究竟鳞次栉比的街旁小弄是什么模样?于是,每当周末有空闲时间,我便开始寻找隐匿于高楼大厦背后的小路弄堂,因为那里才蕴含着真正的上海味道。
意外发现:最静谧的思南路发现思南路是一个意外。
沿淮海路逛下来,都是名牌专卖店,不免唏嘘自己囊中羞涩,只看不买的心情不好受。
就在对沿街名店产生视觉疲劳的那一刻,一条垂直于淮海路的小街出现在眼前,路牌在茂密的梧桐叶中若隐若现,走进细看,原来这就是思南路。
由淮海路拐进来只走几步,便觉得进入了另一个清幽宁静世界。
细长的小路向前延伸,高大的法国梧桐枝叶茂盛,透过路旁的栅栏便是一栋栋老式洋房,阳光下泛着柔和的红色光晕,有些改装成了西餐咖啡馆,有些窗外还挑着细长的晾衣杆,住在里面的人像是大隐于市的文人墨客或者是留恋旧日时光的老人。
沪上充满底蕴的四条老街,感受真正的“老上海”情怀!
沪上充满底蕴的四条老街,感受真正的“老上海”情怀!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坐在一列火车上,沿途跟着一条河,你看着它在晨光暮霭中变换着色彩,看着它洗涤一缕缕阳光,看着它映衬一片片星辉,看着它或是汹涌或是平静,然而一向相随,不离不弃。
其实上海不止有摩天高楼和黄浦江夜景,也不只有熙熙攘攘的城隍庙和南京路。
真正的就是海派风情,隐藏在这些远离宣泄的街巷里,他们曾经见证过十里洋场的繁华。
现如今又染上了岁月的沧桑,如果你想要更好的了解上海,那么就避开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地方。
只是来到这几片街区附近逛一逛吧,接下来小编就带你领略一下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知这片土地的市井烟火。
武康路浓缩了上海百年的近代历史:如果来到上海,只想去游览一条街道的话,那么很多老上海都会为你推荐武康路。
他最早的时候是由南洋公学监院的美国人福开森修建的,被命名为福开森路。
后来又被划入了法租界,这里的建筑风格是西班牙风格和法国文艺复兴的风格。
道路两边都是梧桐的影子,虽然充满了欧陆风情,但是也为她平添了一份清幽。
武康路是一条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录,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愚园路:是花园洋房背后的风雨。
愚园路并不是师范的宽阔,但是它的长度却很长,从东端的静安寺一直延伸到了西端的中山公园。
在这条长街上漫步,你可以把两者周围各式精品小店的橱窗,也可以观看身边的弄堂,或许你不会意识到,这辆如此有生活气息的一草一木背后,有着一段段的历史。
关于上世纪那些动荡不安年代的无数故事,就藏在这些花园洋房的深处,无声不息的在一砖一瓦中。
可以静静地在这里等待百年后的脚步匆匆。
新华路:当诗意融进日常。
新华路原来是不叫这个名字的,叫座安和寺路,同样也是在法租界内的。
但或许是因为,就是他紧紧的和法华寺院相连,这里的西洋建筑似乎还带着一丝丝超然尘世的意味。
在沿街的院子中,有很多的匈牙利建筑大师的作品。
道路两边有着非常高的法国梧桐,一到金秋,脚下都是一些落叶的声音。
愚园路观后感
愚园路观后感《愚园路观后感》去愚园路走了一趟,感觉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穿越时光的漫步,那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
刚踏上愚园路的时候,看到那些风格各异的老建筑,我感觉仿佛一下子就从现代都市的喧嚣中脱离了出来。
那些建筑有欧式风格的小洋楼,也有古朴的中式庭院,每一个似乎都在默默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路上的某一座老公寓楼,爬满了绿色的藤蔓植物,阳光透过藤蔓的缝隙洒在斑驳的墙上,透着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美。
看到这里我就想,住在这栋楼里的人,曾经有着怎样的生活呢?是不是像老电影里演的那样,充满了复古的浪漫气息。
沿着愚园路漫步,还能看到很多特色的小店。
有一家卖手工艺品的小店,摆放着各种各样精致的小物件。
看到那些手工制作的陶器和木雕,我就想到制作它们的工匠,得花费多少的心思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啊。
这时候我明白了艺术是需要耐心与热爱去浇灌的。
对了,还记得那段在一家咖啡店门口停留的时光。
店里弥漫出咖啡的香气,外面摆放着几张小巧的桌椅,坐在这里的男女有的在轻声聊天,有的在静静地阅读。
那个场景让我感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充满了惬意。
不过愚园路上也有一些让我不太理解的地方。
比如有些老建筑的旁边新矗立了一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两者融合起来总感觉有些奇怪。
在对比之下,老建筑显得更加沧桑,新建筑又太过突兀。
愚园路就像是一个大的历史画卷,每一步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它不仅有着历史文化的沉淀,还融入了现代的活力。
在这里既可以感受到老上海的韵味,又能看到新上海的灵动。
这次的游览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上海不仅仅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根基的城市。
这趟愚园路之旅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上海多元文化的大门。
魔都这条2.75公里长的愚园路超有故事,每一条弄堂都能写一本书
魔都这条2.75公里长的愚园路超有故事,每一条弄堂都能写一本书愚园路,上海西区一条著名马路。
上世纪初,一位在上海滩被称作“富甲王侯”的商人,在静安寺附近兴建了一座私家花园宅第,名为“愚斋”,愚园路从此得名。
这就是愚园路最初的来历。
愚园路共分为四段:第一段,从铜仁路到常德路的愚园东路,其实是后来“接出来”的新愚园路。
第二段,从常德路到华山路万航渡路接口的那一段算起,这一段拥有愚园路81号刘长胜故居。
第三段,自华山路万航渡路到乌鲁木齐北路,路口的地标是迄今犹存旧貌的百乐门。
第四段,真正保留了成片历史街区风貌的是第四段愚园路。
从乌鲁木齐北路口的救火会、市西中学和对马路的愚谷邨涌泉坊开始,到最西端的中山公园附近。
全长2.75公里。
3公里不到的路上有108幢老洋房,在中国,可能没有哪一个城市,集中了如此多的西方建筑,这里,曾经留下过太多名人的身影。
如果,你仅仅是一个匆匆行走的过客,绝对看不见愚园路的特别。
那个被藏在街后的愚园路,需要走入弄堂里才能发现。
有人说,这条2.75公里长的路上,每个路口,每幢建筑,甚至一砖一瓦,说不定就与哪个历史名人有着不解之缘呢~探寻历史的妙处也正于此,那些本存在于书本上的历史人物,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段话、几张图,仿佛与我们触手可及,近在咫尺。
2019年6月16日我从愚园路81号出发,沿着愚园路一直往西步行至中山公园,一路上走走拍拍,与爷叔、阿婆们聊聊,倾听他们讲述不为人知的故事,3公里的路程走了近3个小时。
不夸张地说,这条马路承载了一段近代史。
在上海愚园路81号有一座上面已经布满了爬山虎的三层法式小洋房,在周围高楼大厦围绕下,显得格外的秀雅、宁静。
这座法式小洋房就是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亦是革命前辈刘长胜故居。
繁华的静安寺商业圈里藏匿着一幢沿街的三层法式小洋房,让这所故居的发现、存在变得更加让人惊喜,更有意义。
1946年到1949年,当时上海的领导人之一刘长胜在此居住,这里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当时的中共上海局书记、全面主持上海地下党组织工作的刘晓也常来此向副手刘长胜布置工作,当时的地下市委书记张承宗也曾住在这幢小楼的三楼。
上海愚园路柳林别业的故事
上海愚园路柳林别业的故事
愚园路柳林别业,是上海市黄浦区愚园路28号的一栋历史建筑,也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据说,在民国时期,这座建筑曾经是一家酒楼,名叫“柳林别业”。
这家酒楼以其独特的格调和精致的菜品吸引了众多名流和政要前来
品尝。
据说,当时就连蒋介石夫妇也曾来过这里用餐。
然而,这家酒楼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并不是它的美食和豪华装修,而是它的老板。
他名叫刘亦生,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人物。
他喜欢穿着长袍马褂,手持拂尘,自称“江南第一饮客”,常常在客人面前吟
诗作画,展现出一种文人气质。
同时,他也极具商业头脑,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将“柳林别业”打造成了一个享誉全上海的品牌。
然而,好景不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林别业
被国有化,成为了一家国营酒楼。
刘亦生也因为其资产和身份而被视为“反革命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
尽管在国有化后,柳林别业仍然保持了其独特的风格和口碑,但是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后,这家酒楼逐渐走向没落。
直到1990年代初,上海市政府将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建筑,并进行
了全面修缮,才使得柳林别业重新焕发出它的光彩。
今天,愚园路柳林别业已经成为了一家集餐饮、展览、演出、礼品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文化空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品味。
它不仅是上海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一个活生生的见证者。
漫步长宁:愚园路的传奇
漫步长宁:愚园路的传奇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中国上海市立法保护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
作为“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主要道路,愚园路长宁区路段道路两旁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106幢约25条老弄堂。
走在宁静的愚园路上,两旁树影掩映中的花园别墅和公寓洋房充满着昔日的魅力和气息,这里不仅有着诸多中外名人居住和生活时所留下的历史和故事,还充满着深深的上海城市气息。
目前,长宁区人民政府正在对愚园路进行新一轮的规划改造,使其历史风貌保护区的特色愈发凸显。
愚园路这个名字是适合望文生义的。
在1918年的上海地图上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名为愚园的私家花园,其规模包括了今天愚园路、常德路、南京西路一圈。
至于这园子后来为什么消失了,历史并无记载。
愚园路的兴起,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居住环境,吸引了许多富商巨贾和外国洋人。
于是,一幢幢、一排排风格各异的小洋房、西式别墅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沿街两旁的高墙后、深弄内,给这条马路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亨昌里愚园路1376弄的亨昌里属典型旧式里弄建筑。
1925年,先施、永安两大公司合资兴建3层新式石库门住宅共25幢,供两公司高级职员居住。
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常委会决议,在上海创办党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五人组成编辑委员会,编辑部建于该弄48号(今34号),每次编辑会议都以搓麻将为掩护。
这栋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修葺一新,可免费参观。
西园公寓愚园路1396弄建于1912年前后,属英式近代公寓建筑。
大厦结构坚固考究,楼内有电梯和疏散回旋式扶梯,钢窗、柳安地板、壁炉、水汀、大小卫生俱全。
大楼二至九层为16套独立居室套房,每层东西两部各有2套,室内设大客厅、起居室和寝室,车房、储藏室和佣工卧室建于底层。
楼前的大花园面积为大厦占地的两倍,环境舒适。
公寓由外侨、富商租房居住,现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愚园路故事
愚园路故事愚园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
每当我想起那些在愚园路度过的美好时光,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意。
愚园路两旁是一排排的石库门建筑,给人一种古朴而温馨的感觉。
这些老房子中有的是当地居民的住宅,有的则被改造成了各式各样的小店。
这些小店经营着各种特色商品,从古玩字画到手工艺品,应有尽有。
我最喜欢去的是一家古旧的书店。
那里陈列着许多稀有的古籍和珍贵的书籍,每一本书都宛如一位智者,散发着智慧和文化的气息。
我常常在书店里度过整个下午,静静地翻阅那些泛黄的书页。
每当我找到一本喜欢的书,我总是会感受到一种幸福和满足。
除了书店,愚园路还有一家传统的糕点店。
每当我走进这家店铺,便能闻到浓郁的香气。
店主总是热情地向我推荐各种糕点,每一款都让我垂涎欲滴。
我最喜欢的是那款叫做“桂花糕”的糕点,它的香味扑鼻而来,入口即化,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书店和糕点店,愚园路还有一座古老的庙宇。
每当我走进庙宇,便能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庙宇里香火旺盛,许多人前来祈福。
我常常在这里默默祈祷,希望自己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愚园路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有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据说在旧时,这里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他们在这里畅谈人生,议论风云。
每当我走在愚园路上,仿佛能够感受到曾经的繁华和风采。
愚园路是我童年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和变化。
每当我走在这条街上,都会回忆起过去的点滴,感受到岁月的流转。
愚园路是我心中的一道风景,永远闪耀着属于它独特的光芒。
总的来说,愚园路是一条充满文化气息的街道。
无论是那些古老的建筑,还是那些特色的小店,都在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愚园路是我的回忆,更是我心灵的寄托。
愿这条街道永远美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上海愚园路的观后感
上海愚园路的观后感在繁华喧嚣的大上海,有一条充满故事与风情的愚园路。
每次踏上这条街道,我都仿佛走进了一个时光交错的奇妙世界。
愚园路并不宽阔,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无尽的人间烟火。
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那些光影就像是岁月的笔触,轻轻地勾勒着愚园路的轮廓。
沿着愚园路漫步,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独具特色的老建筑。
它们有的是欧式风格,有着优雅的线条和华丽的装饰;有的则是中式传统的四合院结构,透着古朴与庄重。
其中有一栋老洋房让我印象格外深刻。
那是一座三层的建筑,外墙有些斑驳,却掩盖不住曾经的辉煌。
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窗框,搭配着绿色的藤蔓,显得格外有韵味。
门口的台阶上,还留着岁月的痕迹,一道道细微的裂痕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忍不住想象,曾经有多少人在这里进进出出,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呢?愚园路上的店铺也是别具一格。
有一家小小的咖啡店,店面不大,装修却十分温馨。
门口摆着几盆鲜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走进店里,就能闻到浓郁的咖啡香。
店主是一个年轻的姑娘,总是带着甜甜的笑容。
她会用心地为每一位顾客冲泡咖啡,还会和大家聊聊咖啡的故事。
店里的角落里摆放着一些旧书和唱片,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文艺的小天地。
还有一家卖手工艺品的小店,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精美的物品。
有手工编织的围巾,色彩鲜艳,摸起来柔软又温暖;有木雕的小摆件,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还有手绘的明信片,上面画着愚园路的风景,充满了艺术气息。
店主是一位大叔,他总是坐在店里安静地做着手工,那专注的神情让人不忍心打扰。
在愚园路上,我还遇到了一位卖花的老奶奶。
她的摊位就在路边,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得格外灿烂。
老奶奶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她热情地向每一个路过的人介绍着她的花。
“姑娘,买束花吧,这百合香得很呢!”她的声音带着些许上海口音,听起来亲切又温暖。
我忍不住买了一束康乃馨,拿在手里,心情也变得格外美好。
愚园路,邂逅上海老弄堂之“最”
愚园路,邂逅上海老弄堂之“最”愚园路,邂逅上海老弄堂之“最”2016-06-02 发现上海秘境中山公园商圈的繁华大路,到愚园路的西端骤然收窄,隐入了初夏的法国梧桐树荫里。
它那大约3公里开外的另一端,连接着更加繁华的静安寺商圈。
愚园路,这条窄而长的小马路,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以来,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洋房、别墅和里弄不断为它增加着历史的气息。
如今,100多座历史优秀建筑联珠缀锦,令路过的行人目不暇接,手机拍到没电。
那些星光熠熠的优秀建筑群,那些暗藏故事的围墙和深弄,在午后静谧的阳光里走一走,尽是难忘的发现。
最“头晕”的老弄堂愚园路749弄,无论是门牌还是弄口的样子都毫无特别之处。
走进去,是一些两三层楼的老房子,浅黄砖红,尚且明媚。
如果就此笔直行进,似乎也是一条直白的大弄堂。
然而一打弯,情形就不一样了。
不但眼前所见的房屋式样颜色开始各种不同,每条弄堂的宽窄也都不一样,它们连接相通,在里面多拐几下,方向感就模糊起来……这有些奇诡的布局,答案或许在弄口那块铭牌上可以得到一些线索。
“愚园路749弄63、65、67号,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欧式装饰艺术花园别墅。
汪伪政要李士群、周佛海、吴四宝曾在此居住。
”这块落款长宁区政府的铭牌这样写道。
原来,这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弄堂里曾经住过汪伪特工总部的头号人物李士群、伪上海市长周佛海和前黑社会老大吴四宝。
以他们的身份,随时可能面临刺杀,而这个弄堂似为隐蔽和脱逃提供了相当的条件。
从主弄堂可到侧弄堂,侧弄堂连着小侧弄堂,小侧弄堂末端的暗道又可回到主弄堂……就是一个迷城。
63、65、67号三栋房子,均位于弄堂深处,出入有多重通道,令人想到“狡兔三窟”。
当年的乱世,造就了这样的一条弄堂。
如今在明亮的阳光下穿行此弄,扑面而来庸常而平静的市井生活,恰如一次恍惚的穿越。
最活泼的老弄堂如果说749弄的故事有些暗色调,那么这条色彩明快的弄堂足够让你压压惊。
愚园路520弄,弄口架有拱门状的“四明体育弄”5个大字,一看名字就有些来历。
访谈:一条愚园路,满纸近代史
访谈:一条愚园路,满纸近代史专访徐锦江:私家历史/ 熊丰/ 2017-08-14 ——访谈:一条愚园路,满纸近代史说起上海的马路,一般人立马想起来的大概会是南京路、淮海路,伴随着近年来各种旅游攻略的宣传,陕西南路、衡山路、武康路等也逐渐为外地人所知。
前些年,上海市宣布将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确立为“永不拓宽”的道路,上述的南京路、陕西南路等等自然是悉数上榜。
??在这其中,“愚园路”大概是一个让非上海人比较陌生的名字;即便是年轻些的上海本地人,说起愚园路,很多也都只有隐约而朦胧的印象。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并不十分有名的马路,却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研究专著——《愚园路》。
该书的作者,《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徐锦江表示,写作本书花了他近三年的时间,而这大概也是国内第一本以马路为对象的历史研究著作。
那么,作为资深媒体人的徐锦江,为什么要在办报之余为一条马路作史?在上海的诸多马路中,愚园路有着怎样的不同?在不到三公里的愚园路上,又曾经发生过哪些故事?带着这些问题,澎湃新闻()专访了《愚园路》的作者徐锦江先生。
徐锦江从未更名的愚园路澎湃新闻:上海有名的街道很多,南京路、淮海路、思南路、延安路……在上海的历史街道中,感觉愚园路的存在感并不是那么特别强。
为什么单单选择愚园路来作为研究对象呢?徐锦江: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吧。
首先是个人的一个情结。
我生在愚园路,也在这条路上长大,工作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都在愚园路,自然对她有一种别样的亲近感。
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对上海马路产生了兴趣,在当时的《解放日报》“上海屋檐下”版面上发表了一组“上海马路随想系列”,写了“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人民大道、余庆路、海宁路、安西路、定西路和愚园路”等。
随着我对上海马路的了解日深,我对上海马路的兴趣逐渐扩展到对整个上海史的兴趣。
??我一直关注上海史的研究,不仅买来满箱满柜的研究资料,从《点石斋画报》、《良友》影印本、《申报》索引到《上海研究资料》《上海通史》等相关专书图集,还收集从《歇浦潮》《海上花列传》到《子夜》《半生缘》《上海的早晨》《长恨歌》等几乎所有上海题材的小说,更有意识地与上海史专家交朋友,工作之余,又常呼朋唤友,踏访历史建筑,搜罗名人故事。
愚园路:打开弄堂的大门
愚园路:打开弄堂的大门《愚园路:打开弄堂的大门》上海长宁2017-06-1岁月悠悠。
在光阴里,愚园路上的建筑慢慢变成了一部石头的书,在自小长大的这条路上徜徉漫步,我能感觉到它弄堂深处的一呼一吸,它砖墙罅漏间的丝丝温情,它券拱花饰间铭刻的历史,它落地钢窗内晃过的人物,它围墙天井里隐秘的故事,好是眷恋,若是女性,此处便会有一声叹息,而我,却发愿要尽可能地寻找那些慢慢进入时间黑洞的秘密,还原那些过往的朽与不朽的传奇。
说它,是因为有许多不得不说的理由。
一是因为这条路上历史名人荟萃根据文献或回忆,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常到愚园路散步;中共第一第二两任总书记陈独秀、瞿秋白,中共一大代表周佛海和陈公博,共产党人周恩来、罗亦农及早期共产党人黄慕兰、郑超麟,地下党上海局和上海市委的主要领导刘晓、刘长胜、张承宗等都在愚园路上住过或活动过;开国大典6个副主席中的三个民主人士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在愚园路住过或活动过;中共三代核心中的邓小平和江泽民两位都去过愚园路,民盟三任主席黄炎培、张澜、沈钧儒(建国后),民革主席李济深、农工民主党两任主席邓演达、章伯钧,民主人士杜重远都在愚园路住过或活动过;时名李云鹤的江青曾在愚园路西面的兆丰公园第一次被捕。
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深,教育长邓演达,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上海特别市长张定璠,以及张治中、蒋光鼐、唐生智、杜聿明、邓葆光等国民党将领和高官在愚园路住过或活动过;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梅思平、林柏生、陈春圃、罗君强、李士群、吴四宝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汉奸头子,以及关键时刻弃暗投明公布“汪日密约”的陶希圣、高宗武,都住过愚园路;康有为、蔡元培等大文化人,文学家周瘦鹃、林语堂、茅盾、张爱玲、施蛰存,戏剧家梅兰芳、周信芳、田汉、洪深、欧阳予倩,音乐家黎锦晖、黄贻钧、吕其明、顾圣婴,美术家刘海粟、徐悲鸿、应野平、王个簃、华三川、顾炳鑫,电影明星胡蝶、徐来、金焰、黄宗英、祝希娟,科学家钱学森、吴自良(最近才知道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这两位曾经的住处几乎就在马路贴对面);教育家蔡元培、陈鹤琴、吴瑞年、赵传家,金融家陈光甫(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周作民(金城银行)、冯耿光(中国银行总裁)、孙衡甫(四明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伯元(中国垦业银行董事长),以及郭棣活(永安纺织公司老板)、董竹君(锦江饭店创始人)、严裕棠、严庆祥父子(大隆机器厂老板)、陈楚湘(美丽牌香烟老板)、朱学仁、朱学义兄弟(美伦毛纺厂老板)、邓仲和(曾买下仙乐斯和汇中饭店的安乐系老板)、余芝卿(大中华橡胶厂老板)、沈镇(茶商)、周景胡(大名纺织厂创办者)等一大批工商界人士都在愚园路住过或活动过,乃至民国“四公子”中的段宏业和卢小嘉都与愚园路有关。
愚园路观后感
愚园路观后感《愚园路观后感》去愚园路转一转,就像是翻开了一本厚重却又充满生机的历史书,每一页每一步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刚踏入愚园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风格各异的建筑。
看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回了过去的上海,老洋房一幢幢排列着,每一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巴洛克式的雕花在墙上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彩色玻璃的窗户,阳光洒下来的时候,五彩斑斓宛如梦幻一般。
我当时就想到,在那个年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该有着多么精致又讲究的生活。
沿着街道慢慢走,还能看到不少街边的小店。
看到这些小店,就能感觉到一种新旧交融的独特气息。
比如有些传统的点心店就开在充满创意的艺术工作室旁边。
走进点心店,从里面飘出的香甜味道仿佛把我带到了老上海的人家,那种家的温暖扑面而来。
那个场景让我不禁露出笑容,原来岁月流转这么多年,有些味道始终没有改变。
然而,愚园路给我最大的触动不仅仅是它的建筑和美食,更是那些隐藏在背后的故事。
这里曾经居住过很多文化名人、革命家。
听着那些讲解,感觉脚下的路在那一刻变得极为特殊,它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奋斗与梦想。
比如说某某名人在这里谋划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想象着他们在这些房子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国家的未来。
那一瞬间,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他们低声的讨论。
此时的愚园路仿佛成了一个见证者,静静地见证着历史。
愚园路看似是一条普通的街道,但它其实是上海历史变迁、文化交融的一个鲜活样本。
通过这次参观,我进一步了解到在中国其他的城市,肯定也有像愚园路这样充满故事和内涵的地方。
它将历史与现代融合的方式,给我们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很有益的参考。
对了还记得那段停车场都被巧妙设置成历史故事展示区的地方,这种保留和传递文化记忆的方法真的很值得赞赏。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像我这样的游客,走在愚园路上都会有一种收获满满的感觉。
看完后我明白了为什么要保护像愚园路这样的地方,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承载着民族的记忆。
愚园路之行,也让我知道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去尝试深入了解它的历史与文化,因为那是这个地方真正的灵魂。
【静安之路】传奇愚园路带你见证旧上海的风风雨雨
【静安之路】传奇愚园路带你见证旧上海的风风雨雨第一篇:【静安之路】传奇愚园路带你见证旧上海的风风雨雨【静安之路】传奇愚园路——带你见证旧上海的风风雨雨愚园路很短,只有2700多米。
1860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与清军和英法联军作战,静安寺一带战火连天。
当时上海道台在静安寺北侧开辟了一条很短的军路,因路头有座叫“愚园”的园林而得名。
1911年租界当局继续筑路。
之后二三十年间,数以百计风格各异的高级花园、别墅、新里相继而起。
众多社会名流云集于此,八方风云涌动于此,演绎成为沪上一条不同凡响的传奇之路。
愚园路81号刘长胜故居麻将搭子原来是中共书记这座小楼原先在久光百货所在地,整座外墙是卵石墙面。
建筑为砖木结构,沿街三层楼房。
改建时平移200米,从愚园路11号移到了今天的愚园路81号。
1946年至1949年,中共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就居住在这里,小楼因而成为当年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机关,上海局书记刘晓常到这里和刘长胜讨论开会。
刘长胜家在二楼,当时的地下党市委书记张承宗则住三楼。
每次,地下党在刘长胜家中联络,刘长胜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屋外放哨,一发现动静,便将麻将搓得哗哗响。
时间一久,周围人都以为这位矮胖的老板爱搓麻将,虽然人来客往,却从未引起怀疑。
以至于上海解放后,报上刊出上海市委领导刘长胜的名字,邻居老太惊呼:“伊难道是阿拉格麻将搭子‘刘胖’?!”当时国民党军宪特方面的情报,几乎没有一次不提到刘长胜,把他列为黑名单上的首要分子。
1948年秋,国民党政府换发身份证,就是想搜捕地下党领导。
他们那里知道,刘长胜正安稳地在愚园路81号这幢小楼里搓麻将呢!愚园路218号百乐门潘汉年住处,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百乐门是旧上海著名的销金窟,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
1932年,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Paramount一词有“最高、至高”之意,1932年百乐门营建时即用此英文招牌,其原意是突出它的高档,并以其谐音取名“百乐门”,迎合民众心理。
愚园路今年100岁了!东方卫视近期将要播放的纪录片《愚园路》会告诉你这条马路的很多传奇故事~
愚园路今年100岁了!东方卫视近期将要播放的纪录片《愚园路》会告诉你这条马路的很多传奇故事~愚园路东起常德路西起长宁路全长2775米年龄100岁今年刚满100岁愚园路,已由东方卫视中心纪录片团队拍摄成三集纪录片《愚园路》,并将从21日晚起在SMG艺术人文频道播出。
这将是上海第一条被完整地用纪录片形式搬上荧屏的百年马路。
愚园路,作为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既有着红色革命的足迹,也有民主运动的足迹。
既有着谍战的往事,也走过许多文人墨客的身影。
它的丰富历史,被解放日报社副总编徐锦江写进了《愚园路》一书中,继而触发了纪录片《愚园路》的拍摄灵感和源泉。
《愚园路》预告片《愚园路》不是一部娓娓道来的纪录片,相反,它通过探索影像和声音的艺术可能性,穿插各种形式的视听文本,复活愚园路上时间和空间的记忆,让当下和历史彼此凝视,让观众获得一种更新鲜的观看经验。
纪录片分上中下三集,每集40分钟。
摄制组用了一年的时间调研和拍摄,采访了上百位愚园路居民和历史文化学者,最终采用“岩层分布法”,即力图用简单、通晓的结构,鲜为人知的故事,呈现出一个多层文化交叠、海纳百川的上海文化纪录片。
此外著名先锋艺术家、美国普利策音乐奖获得者杜韵以及沪语词人郑耀华都为本片创作和演唱了主题曲。
分集剧情上集《洄流》:愚园路上的建筑形态丰富,造型各异。
建筑空间变化呈现了民国以来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同时,它也留下了空间的故事。
长宁区少年宫和百乐门,这两个美丽的历史建筑,承载了诸多的历史传奇。
本集试图讲述空间的故事。
中集《时刻》:愚园路上的居民任永俭和愚园路一样,今年也是100岁。
她的相册保存了她童年以来所有的记忆。
而这条路上的其他普通居民:林青,还有侯文斌、席素平——他们生活中的快乐和悲哀,那些看似寻常却意义非凡的时刻,都和愚园路纠缠在一起。
下集《呼吸》:在城市发展越来越快速的年代,人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把握它。
这天晚上,四位不同身份的愚园路文化爱好者,围炉在书店一角,闲聊着他们和愚园路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安之路】传奇愚园路——带你见证旧上海的风风雨雨愚园路很短,只有2700多米。
1860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与清军和英法联军作战,静安寺一带战火连天。
当时上海道台在静安寺北侧开辟了一条很短的军路,因路头有座叫“愚园”的园林而得名。
1911年租界当局继续筑路。
之后二三十年间,数以百计风格各异的高级花园、别墅、新里相继而起。
众多社会名流云集于此,八方风云涌动于此,演绎成为沪上一条不同凡响的传奇之路。
愚园路81号刘长胜故居麻将搭子原来是中共书记这座小楼原先在久光百货所在地,整座外墙是卵石墙面。
建筑为砖木结构,沿街三层楼房。
改建时平移200米,从愚园路11号移到了今天的愚园路81号。
1946年至1949年,中共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就居住在这里,小楼因而成为当年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机关,上海局书记刘晓常到这里和刘长胜讨论开会。
刘长胜家在二楼,当时的地下党市委书记张承宗则住三楼。
每次,地下党在刘长胜家中联络,刘长胜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屋外放哨,一发现动静,便将麻将搓得哗哗响。
时间一久,周围人都以为这位矮胖的老板爱搓麻将,虽然人来客往,却从未引起怀疑。
以至于上海解放后,报上刊出上海市委领导刘长胜的名字,邻居老太惊呼:“伊难道是阿拉格麻将搭子‘刘胖’?!”当时国民党军宪特方面的情报,几乎没有一次不提到刘长胜,把他列为黑名单上的首要分子。
1948年秋,国民党政府换发身份证,就是想搜捕地下党领导。
他们那里知道,刘长胜正安稳地在愚园路81号这幢小楼里搓麻将呢!愚园路218号百乐门潘汉年住处,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百乐门是旧上海著名的销金窟,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
1932年,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Paramount一词有“最高、至高”之意,1932年百乐门营建时即用此英文招牌,其原意是突出它的高档,并以其谐音取名“百乐门”,迎合民众心理。
1933年开张典礼上,时任市长的吴铁城亲自出席,张学良、徐志摩都是百乐门的常客;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也在此举行,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而来。
抗战期间,百乐门成为获取各种战略情报的重要窗口,也是日伪和国共四方谍战角力的主战场。
1939年9月,一身上海小开打扮得潘汉年化名萧叔安,住进百乐门的豪华套房,周旋于日本特务和汪伪汉奸之间,很快编织成一张卓有成效的情报网络。
他手下的工作人员,各个时期包括内勤外勤不过三四十人左右,队伍短小精干,却富有极强的战斗力,创造了中共情报斗争史上的奇迹!愚园路361弄愚谷邨文人墨客中的秘密联络点愚谷邨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由杨润玉、杨元麟设计,风格上中西合璧。
中式风格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上,包括天井等要素可以感受到江南民居的影子;西式风格主要体现在装饰上,包括内部的壁炉、马赛克地砖与铸铁的楼梯等,都是欧洲室内装修的典型。
在愚谷邨曾居住过许多文化名人。
37号是著名画家应野平旧居,65号是著名女作家茹志鹃、王安忆母女的旧居。
121号二楼亭子间是著名电影演员沙莉和凌之浩夫妇住所。
1943年,根据新四军城工部指示,地下党员方行(化名方鹤亭)在上海创建进化药厂和秘密联络点,主要生产新四军急需的药品,地址选在了121号底楼,这里出口众多,便于撤离。
平日里,方行迎来送往、交游广阔,汪伪政权的一些重要人物也常来做客。
周边邻居只晓得这户人家有大来头,想不到来来往往的客人中有许多地下党员。
更令人称奇的是,当时住在三楼的竟是汪伪特工,敌我双方同住一楼数年,居然相安无事,真可谓潜伏中的潜伏。
愚园路395弄涌泉坊烟草大王的童话城堡愚园路395弄涌泉坊,因静安寺涌泉得名,共建有住宅16幢。
其中15幢是西班牙风格的3层新式里弄住宅,1幢为西班牙式独立花园住宅,便是24号烟草大王陈楚湘的私宅,又称“陈家花园”。
1925年,陈楚湘偶然在报刊上见到了一张美女照,他请来了著名画家谢之光,精心绘制成了极富女人味的“美丽”牌烟标。
香烟女郎身材丰满,目光婉约,纤纤细指夹着一支香烟,烟雾缭绕中风韵尽显。
孰料,烟标女郎是当时京戏名伶吕美玉,吕瞧见烟标后,以“形象侵犯”的名义打官司。
此事经报纸大肆炒作,反而使“美丽”牌香烟名声大振,销路大开。
最后与吕美玉达成协议,每卖出一箱提取5角钱给吕美玉,吕美玉由此变成了大富婆。
愚园路483弄愚元坊邓演达旧居农工党早期联络点邓演达是民国时期鼎鼎大名的人物,是黄埔军校总队长、教育长,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在黄埔系中影响力直追蒋介石。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邓演达又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并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农工民主党。
蒋介石对邓演达又嫉又恨,密派第十一师师长陈诚伪装拥护邓演达的样子,拿出一笔钱给他做活动经费,并让邓演达派人到他的部队工作。
邓演达以为陈诚是自己的旧部,可以争取过来,便将自己的活动情况陆续告诉他。
这些消息,陈诚都原原本本地向蒋介石报告,甚至邓演达给他的信,也原封不动地送给蒋介石拆阅。
这样一来,蒋介石对邓演达的活动便了如指掌。
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在愚元坊20号(现址12号)为农工党地方干部培训。
其间有个叫陈敬斋的叛徒,听讲未及一半,假装肚疼离席外出,向警备部侦缉队报告,培训班随即被包围,邓演达等十余人被捕。
在狱中蒋介石软硬兼施,要他宣布解散组织,并许以高官厚禄,邓演达都严词拒绝。
1931年11月29日,邓演达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愚园路419弄12号富商郭棣活旧居永安公司郭棣活生于澳大利亚,祖籍广东。
永安集团创始人之一郭葵之子。
1923年郭棣活进入美国麻省纺织学院留学,成为郭氏家族的第一个出洋留学者。
回国后,到永安纺织公司担任副总经理。
新中国成立后,郭选择留在国内。
在抗美援朝中,带头捐款,推动同业完成捐款95亿元(旧币)。
同时将价值250万美元的纺织机械设备和原材料运回祖国,支援国家建设。
1953年2月,毛泽东约见荣毅仁和郭棣活,谈话之中希望他俩在内地办企业。
他即与荣毅仁等人共同出资在合肥组建安徽纺织一厂。
永安纺织公司先后建立了5家纺织厂和1家印染厂。
其中永安二、四厂公私合营后于1958年与国棉八厂合并。
永安三厂于1960年转为上海无线电三厂。
永安五厂于1960年撤并。
永安一厂与永安印染厂在1960年合并,1966年改为上海第二十九棉纺织印染厂。
愚园路404号市西中学市西中学前身为“尤来旬学校”,1869年由具有中英混合血统的尤来旬女士创办,招收在沪外侨子女。
此举得到了上海外籍人士支持,其中英籍商人汉璧礼爵士捐赠了大笔款项,学校得以扩大和改善,校名先后改名为“汉璧礼蒙童养学堂”、“西童公学”。
1946年在“汉璧礼西童公学”基础上,留美博士赵传家建立了市西中学。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市西中学地下党员顾和积极争取赵传家留在国内。
正是由于她的卓越工作,上海解放时,市西中学的校长赵传家没有离开———不要小看这项工作,这可是当时上海二十多所公立中学中唯一一位留下的校长!不过顾和并不是在自己的学校迎接上海解放的,就在胜利前不久,她刚刚发展的一名新党员刘桂馥被捕了,她只好躲到了愚园路中实新村的同学家里。
那是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她既关心着上海何时解放,又担心着被捕的刘桂馥,1949年5月27日早上,领导终于通知她:上海解放了,你可以解除隐蔽了。
她马上回到市西,第一句话就是:刘桂馥怎样了?还好听到的是一个好消息:就在之前一天,当刘桂馥和另一些被捕的同志被押赴刑场的时候,解放军打进来了……愚园路520弄27号连环画家顾炳鑫旧居顾炳鑫,上海宝山顾村人,是我国著名的连环画家。
他擅长于版画、连环画、中国画。
从事连环画创作40余年,创作100多本连环画作品。
在当时的连环画坛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和天津的连环画家刘继卣合称为“南顾北刘”:被誉为“白描圣手”。
人们熟知的连环画《渡江侦察记》、《红岩》、《阿Q正传》、《列宁在十月》、《英雄小八路》等,都出自顾先生之手。
愚园路523弄5号东方经济图书馆旧址现挂愚园路521号门牌许多人都曾有个疑问,抗战后那些被日本人抢走的文物典藏到哪了?实际上,抗战胜利后,军统指派邓葆光任上海敌产处理局逆产组长,负责接收了日本人及汉奸的数十万册书籍和档案资料,又从中挑出七万册善本书。
1947年7月7日,东方经济图书馆开馆。
藏书内容主要为原属日本人所办上海满铁事务所、日本工商会议所所藏的经济门类资料。
此外还有部分线装古籍。
该图书馆虽然附属于特务机构,但在当时混乱情况下,依然保存下大批珍贵文物。
曾为军统特务的邓葆光是湖北红安人,解放后由香港回归大陆,所携文物后来也如数回归。
邓葆光一生风风雨雨,带有强烈的传奇色彩。
描写他的纪实小说书名就有《拂晓归来》、《拂晓前的密电》、《魔窟奇人传》、《少将情报官拂晓归来》、《殊途》等等。
愚园路546号金融大鳄孙衡甫旧居孙家花园546号中有两幢欧式洋房,堪称上海早期花园建筑中西合璧的典范。
它的主人就是民国初年的银行业巨头四明银行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孙衡甫,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孙家花园”,现为上海计算机研究所使用。
辛亥革命时,上海四明银行发生挤兑,孙衡甫临危受命担任经理,使该行迅速发展,存款最多时达4000万元,成为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商办银行。
孙衡甫又大量进行房地产投资,与孙家花园一墙之隔的四明别墅也由其投资建造,并由他的四姨太亲戚居住。
孙衡甫这个四姨太张璧如也是位奇人,她不仅生得十分貌美,而且颇有“旺夫运”:在社会博彩骗局的“白鸽票”发售中,她买的彩票居然中了10万银元的头奖,这笔飞来横财成为了孙衡甫最强大的助力。
张姨太比孙小21岁,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颇为擅长上流社会社交,成为“不识字好吃饭,不识人头吃不好饭”最好的注脚。
自她进门后,孙再没有娶过新人。
愚园路576弄43号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旧居四明别墅2004年春节,央视播出纪录片《百年歌声》,开篇就响起了黎锦晖《毛毛雨》的旋律,这首歌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更为家喻户晓的“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也是黎锦晖大作。
黎锦晖是上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教父。
1927年起,他先后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当时都红极一时。
尤其是金嗓子周璇、作曲家聂耳,都是他培养拔擢的。
1929年,黎锦晖率领舞校到东南亚巡回演出,造成空前轰动。
但黎锦晖却因学员纷纷被当地挖角而困守新加坡。
他为了赚取回国路费,一口气写了100首“家庭爱情歌曲”,结果不但赚了钱回国,还闯出了事业的新局面,各大唱片公司无不以邀约黎锦晖作曲的音乐为最高目标。
他因此录制了数百张唱片,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90%是黎锦晖所写。
愚园路579弄刘晓故居中实新村中实新村曾经是中国实业银行高级职员住宅,是砖木结构的新式里弄住宅。
其中44号是刘晓故居。
刘晓是谁?地下党上海局书记!如果你看过《战上海》这部电影,上海解放时镜头中地下党领导人的原型就是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