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中的雨意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辛弃疾 雨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2)02-0028-03
走进辛弃疾词的世界,到处听得到雨声。 稼轩词
共六百多首,“雨” 是词人运用得最多也是最有特点
的意象之一。 词人内心的郁闷、愁苦都蕴藉其中。 本
文以稼轩词为依托,着重对稼轩词中“雨”意象的组
这种想象性的风雨意象在稼轩词中比比皆是, 再 如 :怕 上 层 楼 ,十 日 九 风 雨 (《 祝 英 台 令 》 ( 晚 春 )); 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归朝欢》(我笑共工 缘底怒))等,其中不得不提“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 打风吹去”(《永遇乐)) 这一句。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 在, 如孙权一般的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 不复存在,在风雨吹打中化为尘土。 辛弃疾满腔报国 之情,统治者却苟且偷安,放弃了多少北伐抗金的好 时机,使得词人恢复中原的壮志无从实现。 在这里, 深沉的时代悲哀和词人对自身的感慨交织在一起。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 日,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 意。
休说鲈鱼堪鲙。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 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泪。
此时的辛弃疾南归已八、九年了,词人满怀报国 之壮志,却被置于建康通判这一闲职,无从施展自己 的才华。 登临建康赏心亭时,挥笔作下这首词,借以 抒发内心的悲愤之情。 词下阕说“可惜流年,忧愁风 雨,树犹如此”,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动荡飘 摇之风雨,“树犹如此”则是一个典故。 《世说新语·言 语》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 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攀枝执条,泫 然流泪。 ”东晋恒温在北征途中,看见自己年轻时种 的 柳 树 “ 皆 已 十 围 ”, 于 是 发 出 了 岁 月 无 情 催 人 老 的 感叹。 辛弃疾在词中用到这一典故, 包含了多重意 蕴。 词人年岁渐增,却被朝廷所闲置,恐无法再为国 效力。 而此时国家动荡,处于山雨飘摇之中,更令词 人感到忧惧。
风雨与词人的愁苦之情相遇,便成为了一种典型 意象,在稼轩词中,类似的词作还有很多:“甚无情便 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粉蝶儿·和 晋 臣 赋 落 花 》);“城 中 桃 李 愁 风 雨 ,春 在 溪 头 荠 菜 花 ”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纱窗外、 斜风细雨, 一阵轻寒。 ”(《八声甘州》)等等。 辛弃疾笔下的“雨” 意象是耐人寻味的,很多时候他所描写的自然界之风 雨蕴含着象征义,如“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 去。 ”(《摸鱼儿》)这里的“风雨”成为特定意象,蕴含 着象征义。 词人空有报国之情,奈何现实生活中阻碍 重重,壮志难酬。 因此风雨摧残落花的情景最能引发 词人内心的情感与共鸣。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 又归去。 ”表面上是描写春光在风雨的吹打下匆匆流 逝,事实上,此处“风雨”已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象和写 实性意象,而是一种象征性意象。 它既指南宋朝廷飘
合模式以及“雨”意象的功能作了探讨。
一、雨意象的组合模式
(一)风雨
稼轩词中使用的“雨”意象又以“风雨”最多。 这
些“风雨”意象是作者独特的心境与情感的反映,体
现了词人情感发展的历程。 一般而言,作者塑造出一
个主导性的意象, 大多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
趣爱好、情感选择。 辛弃疾塑造的“风雨”意象,又可
*[收 稿 日 期 ]2012-01-14 [作者简介]顾 慧(1989—),女,江苏仪征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28
顾 慧:浅析辛弃疾词中的雨意象
摇欲坠之风雨,也指有志之士遭受磨难之风雨。 2、想象之风雨 这种“风雨”并非客观的现实存在,而是词人为
了抒发内心的郁闷与愁苦, 运用想象之力量虚构出 来的“风雨”。 以稼轩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②为 例:
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 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二)烟雨 词人在词作中还将“雨”意象与“烟”相组合,为 雨景增添了一种烟雾缭绕的迷蒙之感。 外在的烟雨 成了险恶政治与生活环境的象征, 词人的难言之隐 都蕴藉于其中。 政治云烟,萦绕在词人心头的烟雨寄 托着词人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 如《菩萨蛮·金陵赏
心亭为叶丞相赋》③: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
庭院
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
消息。 尽素如今何处也,绿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
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词人以“家住江南”起篇,引发读者无限的联想。
一幅春意盎然的江南春景图顿时浮现在读者眼前:江 南早春,风光绮丽,草长莺飞,红绿相映。 就在春光和 煦时,词人忽然笔锋一转,“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 藉”。 一股狂暴猛烈的风雨将花径摧残地一片狼藉, 将刚刚美好的春色一扫而光。 “寒无力”三字写花朵 瘦弱,无力附枝,只得随风飘零。 结合词人的处境、心 绪,可以联想到词人隐喻君子的失意,含蓄蕴藉,耐人 寻味。 词人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通过对“风雨”意象 的塑造,抒发了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的苦闷之情,以及 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感。
分为两种:
1、自然之风雨
自古以来,“雨”就能牵动无数骚客词人的情思。
长长的雨帘仿佛把词人的心灵世界与外界隔断,再
加上萧瑟、凄凉的风声,使得词人在面对自然界的风
wenku.baidu.com
雨时不禁感慨万千。 如《满江红·暮春》①: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
风雨,一番狼籍。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
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第 15 卷·第 2 期 2012 年 4 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浅析辛弃疾词中的雨意象
顾慧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Vol.15,No.2 Apr.2012
【摘 要】雨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抒情意象。 本文试以辛弃疾词作为解读对象,对稼轩词中“雨”意象 的组合模式及“雨”意象的功能作了探讨。
走进辛弃疾词的世界,到处听得到雨声。 稼轩词
共六百多首,“雨” 是词人运用得最多也是最有特点
的意象之一。 词人内心的郁闷、愁苦都蕴藉其中。 本
文以稼轩词为依托,着重对稼轩词中“雨”意象的组
这种想象性的风雨意象在稼轩词中比比皆是, 再 如 :怕 上 层 楼 ,十 日 九 风 雨 (《 祝 英 台 令 》 ( 晚 春 )); 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归朝欢》(我笑共工 缘底怒))等,其中不得不提“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 打风吹去”(《永遇乐)) 这一句。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 在, 如孙权一般的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 不复存在,在风雨吹打中化为尘土。 辛弃疾满腔报国 之情,统治者却苟且偷安,放弃了多少北伐抗金的好 时机,使得词人恢复中原的壮志无从实现。 在这里, 深沉的时代悲哀和词人对自身的感慨交织在一起。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 日,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 意。
休说鲈鱼堪鲙。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 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泪。
此时的辛弃疾南归已八、九年了,词人满怀报国 之壮志,却被置于建康通判这一闲职,无从施展自己 的才华。 登临建康赏心亭时,挥笔作下这首词,借以 抒发内心的悲愤之情。 词下阕说“可惜流年,忧愁风 雨,树犹如此”,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动荡飘 摇之风雨,“树犹如此”则是一个典故。 《世说新语·言 语》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 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攀枝执条,泫 然流泪。 ”东晋恒温在北征途中,看见自己年轻时种 的 柳 树 “ 皆 已 十 围 ”, 于 是 发 出 了 岁 月 无 情 催 人 老 的 感叹。 辛弃疾在词中用到这一典故, 包含了多重意 蕴。 词人年岁渐增,却被朝廷所闲置,恐无法再为国 效力。 而此时国家动荡,处于山雨飘摇之中,更令词 人感到忧惧。
风雨与词人的愁苦之情相遇,便成为了一种典型 意象,在稼轩词中,类似的词作还有很多:“甚无情便 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粉蝶儿·和 晋 臣 赋 落 花 》);“城 中 桃 李 愁 风 雨 ,春 在 溪 头 荠 菜 花 ”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纱窗外、 斜风细雨, 一阵轻寒。 ”(《八声甘州》)等等。 辛弃疾笔下的“雨” 意象是耐人寻味的,很多时候他所描写的自然界之风 雨蕴含着象征义,如“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 去。 ”(《摸鱼儿》)这里的“风雨”成为特定意象,蕴含 着象征义。 词人空有报国之情,奈何现实生活中阻碍 重重,壮志难酬。 因此风雨摧残落花的情景最能引发 词人内心的情感与共鸣。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 又归去。 ”表面上是描写春光在风雨的吹打下匆匆流 逝,事实上,此处“风雨”已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象和写 实性意象,而是一种象征性意象。 它既指南宋朝廷飘
合模式以及“雨”意象的功能作了探讨。
一、雨意象的组合模式
(一)风雨
稼轩词中使用的“雨”意象又以“风雨”最多。 这
些“风雨”意象是作者独特的心境与情感的反映,体
现了词人情感发展的历程。 一般而言,作者塑造出一
个主导性的意象, 大多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
趣爱好、情感选择。 辛弃疾塑造的“风雨”意象,又可
*[收 稿 日 期 ]2012-01-14 [作者简介]顾 慧(1989—),女,江苏仪征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28
顾 慧:浅析辛弃疾词中的雨意象
摇欲坠之风雨,也指有志之士遭受磨难之风雨。 2、想象之风雨 这种“风雨”并非客观的现实存在,而是词人为
了抒发内心的郁闷与愁苦, 运用想象之力量虚构出 来的“风雨”。 以稼轩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②为 例:
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 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二)烟雨 词人在词作中还将“雨”意象与“烟”相组合,为 雨景增添了一种烟雾缭绕的迷蒙之感。 外在的烟雨 成了险恶政治与生活环境的象征, 词人的难言之隐 都蕴藉于其中。 政治云烟,萦绕在词人心头的烟雨寄 托着词人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 如《菩萨蛮·金陵赏
心亭为叶丞相赋》③: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
庭院
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
消息。 尽素如今何处也,绿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
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词人以“家住江南”起篇,引发读者无限的联想。
一幅春意盎然的江南春景图顿时浮现在读者眼前:江 南早春,风光绮丽,草长莺飞,红绿相映。 就在春光和 煦时,词人忽然笔锋一转,“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 藉”。 一股狂暴猛烈的风雨将花径摧残地一片狼藉, 将刚刚美好的春色一扫而光。 “寒无力”三字写花朵 瘦弱,无力附枝,只得随风飘零。 结合词人的处境、心 绪,可以联想到词人隐喻君子的失意,含蓄蕴藉,耐人 寻味。 词人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通过对“风雨”意象 的塑造,抒发了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的苦闷之情,以及 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感。
分为两种:
1、自然之风雨
自古以来,“雨”就能牵动无数骚客词人的情思。
长长的雨帘仿佛把词人的心灵世界与外界隔断,再
加上萧瑟、凄凉的风声,使得词人在面对自然界的风
wenku.baidu.com
雨时不禁感慨万千。 如《满江红·暮春》①: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
风雨,一番狼籍。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
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第 15 卷·第 2 期 2012 年 4 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浅析辛弃疾词中的雨意象
顾慧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Vol.15,No.2 Apr.2012
【摘 要】雨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抒情意象。 本文试以辛弃疾词作为解读对象,对稼轩词中“雨”意象 的组合模式及“雨”意象的功能作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