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1.5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功能简介

合集下载

磁共振(MRI)全身弥散(类PET成像)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全身弥散(类PET成像)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全身弥散(类PET成像)扫描技术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body 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又称类PET成像(不是很严谨),在自由呼吸下完成全身大范围的DWI成像,最后通过MIP及灰度反转得到类PET 样图像,常用于筛查肿瘤及肿瘤全身转移的检查。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去除患者身上的所有金属异物,全身弥散容易产生伪影,检查前应禁水禁食4小时以上。

线圈:磁铁内置体线圈注意:由于全身弥散扫描范围较大,需进行拼接及后处理操作,利用单一线圈不能完成全身的扫描,需采用主磁体本身的体线圈进行扫描。

体位:仰卧位,头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人体中心线与主磁场的中心线重合,人体冠状面应在同一水平上,用海绵垫固定减小运动伪影,注意保护听力。

定位位置:双眉连线。

常规扫描方位:横轴位。

扫描方法:一些厂家机型扫描较为简单,如西门子的直接扫描自带的三个序列(COR haste T2,COR vibe dixon T1,diff Stir B(B 值))分段扫描即可得到类PET图像,但一些厂家机型较为复杂,下面以GE为例。

根据被检者的身高,全身弥散分为6-8段(LOC1 DWI,LOC2 DWI,LOC3 DWI……..)扫描,每段扫描30-40层,上至颅顶下至膝关节,最后进行图像的后处理。

以扫描6段 GE设备为例。

第一段:LOC1 DWI第一段DWI序列。

无需手动定位,系统自动定位移床至扫描位。

1. 保存第一段LOC1 DWI,下载-Auto Prescan,预扫描完成后界面会显示中心频率,记下该中心频率F1,停止扫描。

2. 保存第三段LOC3 DWI,下载- AutoPrescan,预扫描完成后界面会显示中心频率,记下该中心频率F3,停止扫描。

然后计算平均中心频率(F1+F3)/2,作为1-6段的扫描中心频率。

3. 再次选择第一段LOC1 DWI,下载- AutoPrescan -Manual Prescan,在界面修改填入平均中心频率(F1+F3)/2,回车-完成-Scan。

1.5T磁共振技术特点说课讲解

1.5T磁共振技术特点说课讲解

1.5T磁共振技术特点1.5T磁共振(MRI)技术特点MRI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高科技检查设备,无X线辐射,对人体无危害,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一项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是继CT后医学影像领域又一大技术飞跃。

我院引进飞利浦公司的新一代1.5T核磁共振设备,是装备了全景成像矩阵技术,向人们展示了技术和临床应用的完美结合。

它具有1.57m的超短磁体,SENSE 并行快速采集系统,高速的图像重建,可进行全身各个部位如脑部、骨关节、眼、鼻、口腔、喉部、脊柱、纵隔、心脏大血管、上腹部及后腹膜、盆腔、软组织、血管、神经、韧带、肌腱等的常规检查。

因覆盖范围较广,并可直接进行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和斜位等多平面直接成像,所以发现病变更敏感,病灶显示更直观,对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性更高,并且不易漏掉病变,尤其是颅脑、脊髓、关节和腹部、盆腔实质脏器等疾病的检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垂体、脑干和后颅窝病变的显示是目前所有影像检查中最可靠的方法,在做头部检查时,更易发现颅底和鼻咽部病变;在做脊柱扫描时可同时观察椎骨、椎间盘和脊髓病变(做一个部位相当于包含4~6个C T检查部位);做上腹部检查时,同时显示肝、胆、胰、脾、肾,不用造影剂行胆胰管水成像(M R C P)对胆道系统的显示是肝胆胰病变检查的很好补充;在做盆腔检查时,对子宫、膀胱和前列腺病变的显示及其周围组织受侵情况更敏感;对关节软骨、关节盘(如膝关节半月板)、关节内外韧带病变的显示也是其它检查无法比拟的,与C T检查比较能更早(可提前一年)发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改变。

不用造影剂还可进行血管成像,对脑血管、椎动脉和主动脉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的显示具有独特效果。

对C T不能显示的急性期脑梗塞和骨挫伤具有独特优势,对亚急性和慢性颅内出血和眼球内外占位性病变、视网膜剥离或出血的显示也明显优于C T,用弥散成像和灌注成像对脑梗塞进行超早期诊断并对梗塞灶的新旧程度和预后进行判定。

1.5t核磁共振用途

1.5t核磁共振用途

1.5t核磁共振用途
1.5T核磁共振(MRI)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图像。

1.5T MRI主要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诊断疾病:MRI可以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部疾病、脊髓损伤)、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脏病、动脉疾病)、肿瘤、骨骼疾病等。

2. 观察解剖结构: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包括大脑、脊髓、心脏、关节、内脏器官等。

3. 评估疗效:MRI可以用于监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例如肿瘤治疗后的效果评估、心血管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等。

4. 研究:MRI技术也被广泛用于医学研究,帮助科学家们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总的来说,1.5T核磁共振在医学诊断、疾病监测和医学研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肿瘤筛查临床的应用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肿瘤筛查临床的应用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肿瘤筛查临床的应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WB-DWI)采用反转恢复回波平面弥散序列(简STIRDWI-EPI),在抑制肌肉、脂肪、肝脏等组织背景信号的基础上,突出病变区域的弥散加权对比,大大提高了病变组织,尤其是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的检出率提高了。

由于采用了全身大范围扫描,并加上3D后处理重建,其成像效果和临床意义与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有许多类似之处,因此也被称为MR“类PET”技术。

1.1 正常体检组体检行WB-DWI检查,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45-68岁,平均52岁。

1.2 病例组选择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肿瘤患者的WB-DWI检查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8-79岁,平均56.5岁。

前列腺癌5例,乳腺癌3例,胃癌2例,肺癌4例,肝癌3例,食管癌2例,肾癌2例,结肠癌1例,卵巢癌2例,胰腺癌1例,宫颈癌2例,膀胱癌1例,软骨肉瘤1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甲状腺癌1例。

1.3 检查方法使用GE Hde 1.5T超导型磁共振,采用内置大体线圈。

1.4 WB-DWI扫描参数:TR:6000ms,TE=Minimum,激励次数(NEX):1次,层厚:8mm,层间距:0mm,FOV:40cm,扩散敏感系数(b-value):800ms/mm2。

1.5 WB-DWI:所有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行 STIR-EPI-DWI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扫描范围从头部至胫腓骨上段,分头、颈、胸、腹、盆腔及四肢 6段扫描。

选择 b = 600s/mm的180 幅图像经三维最大密度投影(three-dimensional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3D MIP)重建,并用黑白翻转技术重建出类 PET 图像。

2 结果2.1 正常体检组的 WB-DWI 表现正常志愿组WB-DWI 上骨骼中椎体信号最高,髂骨、肋骨较低,而四肢骨呈明显低信号。

颅脑、涎腺、甲状腺、脾、胆囊、双肾、膀胱、椎间盘、前列腺、子宫、睾丸、精囊、椎管内脑脊液、部分肠管、关节腔内积液及淋巴结呈高信号,类PET 图上呈低信号。

GE1.5TMR简介

GE1.5TMR简介

我院最新引进的美国GE公司生产的HDxT1.5T超导核磁共振是核磁领域的高端产品,其在中枢神经系统、脊柱、腹盆实质性脏器以及骨关节软组织系统的疾病的定性及诊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在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腹部早期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关节软骨及半月板疾病的诊断方面有了质的飞越。

HDxT1.5T场强均匀稳定且配有先进的软件,能进行分子及功能成像,通过器官化学成分及功能的变化使得疾病早期获得诊断。

我院引进的HDxT1.5T核磁共振尚具备类PET全身成像功能,无论是在健康查体还是肿瘤分期及治疗监测方面为您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HDxT1.5T超导核磁共振的引进为我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与各种影像设备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得益彰,为您的健康提供准确、优质、放心的服务。

美国GE1.5T核磁共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美国GE1.5T核磁共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美国GE1.5T核磁共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美国GE1.5T核磁共振简介美国G E l .5T核磁共振系统的检查领域涵盖了MR波谱成象、弥散加权成像、血管成像、肌肉骨骼成像以及腹部成像等领域,使得磁共振检查水平从形态学上升到分子和功能学的水平。

GEl.5T高场磁共振具有如下优势:1.全身各部位、各系统高信噪比,高分辨率成像,图像更清晰。

1.5T磁共振机在成像质量方面比普通的磁共振清晰数倍,分辨率极高,可充分显示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肉、关节、腹部脏器、盆腔内器官的解剖细节,能发现更微小、更早期的病变。

扫描时可发现小到数毫米的肿瘤,对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和辅助诊断价值。

成像速度方面,普通的磁共振扫描一个部位需要数十分钟,而该设备仅仅需要几分钟。

2.全身血管疾病的筛查和检出。

无需造影剂能使头颈等部位血管成像更清晰,扫描时间更短。

对需要增强的血管,造影所需造影剂用量减半。

3.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磁敏感成像。

在用于早期脑梗塞诊断的特殊序列中,病变信号更强,定位更精细,分辨率更高。

可为急性脑梗塞缺血提供早期清晰的影像诊断,边缘的脑纤维束追踪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脑内神经束,从而帮助临床医师提前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

4.高分辨率化学位移成像。

除常规成像外,还可进行组织器官的活体生化代谢分析。

它能够检测到乳腺和前列腺中的细微肿瘤,对乳腺、前列腺疾病该设备检查明显优于其它检查手段。

对于小病灶如肝癌、胆管癌、肾癌、神经系统肿瘤等的检查也有明显优势。

5.磁共振对脊髓病变的检查有着独有的、无可替代的优势,扫描后脊髓的肿瘤、炎症、先天畸形一目了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此外,该设备除常规磁共振检查外,对心血管系统(无创伤显示冠状动脉和心脏功能评价诊断心肌梗塞)的检查也达到相当高水准;还可以进行全身健康体检和肿瘤筛查工作,不需要移动患者仅需要3 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从头到脚的全身检查;1.5T磁共振1.57米的超短磁体(旧的磁体往往在2米以上)减少了患者的幽闭恐惧感,给患者以舒适的感觉,使得患者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快捷、愉悦地完成整个检查,从而将核磁共振成像的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那些不耐受长时间扫描的儿童和老年病人尤其适用。

1.5T_全身弥散_HR

1.5T_全身弥散_HR

A BGE HealthCare, China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正常人全身弥散加权图像(负片),图A 、B 、C 、D 、E ,年龄分别为17岁、24岁、36岁、57岁、80岁正常志愿者。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髓、脾脏、肝脏信号逐渐降低。

颈部、腋下、盆腔内可见多个正常淋巴结;脑实质及脊髓、神经根、脾脏、男性睾丸、肾脏往往因弥散受限而呈低信号,肌肉、脂肪、肝脏等正常组织被抑制。

段与段之间信号均匀,无变形。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的图像质量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优势一次定位,全身三维弥散加权• MR 功能性扫描。

价格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 敏感的病灶检出能力,辅以多种• MR 对比图像,能作为发现肿瘤转移的常规扫描方案。

无放射性损伤,可多次重复扫描,观察病灶动态变• 化,对比性强,能作为化疗疗效判断的检查手段。

注意:病灶需要与正常结构进行鉴别,必要时加扫常规图像。

• 全身弥散加权图像冠状面三维与矢状面薄层重建图像(非同一病例)。

图A ,全身转移病例。

图像整体信号均匀,正常器官解剖形态无变形,脂肪、肌肉等背景组织信号抑制完全,异常病灶对比突出。

图B ,脊柱多发转移病例。

图像整体信号均匀,矢状面观察脊柱解剖结构无明显变形,背景组织抑制完全,脊柱异常转移病灶对比明显。

全身弥散加权图像三维容积重建、任意断面薄层重建显示,弥散图像亦可进行弥散后处理,计算ADC 值。

图A ,全身弥散三维重建MIP 负片显示,观察整体范围的病灶。

图B 和C ,冠状面薄层重建正负片显示微小病灶。

图DEFG ,原始断面图像,显示病灶在DWI 图像上的信号特点,后处理成彩色ADC 图,计算病灶的ADC 值。

注意:良好的胃肠道准备可避免腹腔内异常信号的干扰。

• 部分病例,需要辅以常规或增强• MR 扫描以明确诊断。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的正常表现B ACD E注意:图像变形反映磁场的均匀性和梯度• 保真性的好坏。

信号均匀性反映射频系统协调能• 力。

全身弥散加权图像诊断方法全身弥散加权图像病灶检出病例2,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全身弥散冠状面薄层重建图像。

1.5T磁共振进口产品技术规格和配置

1.5T磁共振进口产品技术规格和配置
有 有 有 有 有 西门子高级配置
西门子高级配置 西门子高级配置 西门子高级配置 西门子高
镜像扫描(飞利浦独有)
关节系统配置 抽点打印成像生理运动伪影抑制技
“风车”技术:K空间校正生理运动
多回波梯度回波技术
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
透视跟踪触发成像
飞利浦高级血管成像
流体定量分析
配置
自动无逢拼接技术
非造影剂增强高对比血管成像技术
飞利浦高级心脏成像
心脏功能检查
配置
向量心电图
飞利浦高级体部成像
匙孔成像
各品牌1.5磁共振配置和功能对比表
品牌
1
1.5T Hde 磁体
GE Signa HDe 1.5T新 一代ECO磁共振 有
2 1.5T Hde Eco 梯度系统

3
1.5T Hde 射频系统

Achieva 1.5T前导安装部件
4
1.5T Hde 计算机系统

主机系统
5
1.5T Hde超大规模集成化 (VISI)设计
9
MR操作台
10 无线触发生理监测系统
11
机架前盖
12
电缆组
13
液氦水平:30~70%
14
RF屏蔽适配器
15
计算机UPS电缆
16
计算机系统UPS
1
正交发射接收头线圈

2
正交发射接收体线圈

3
多功能通用柔软线圈

4
双侧成像相控阵硬件

5 3英寸通用环形线圈 2个

6
颞颌关节成像组件

7 Hde体部专用相控阵线圈

1.5T磁共振临床应用

1.5T磁共振临床应用

1.5T光纤磁共振临床应用进展一、中枢神经系统高分辨率T2 FRFSE 图像图像特点:高分辨率图像,细节更加清晰,病灶显示更加清楚灰白质对比明显图像信号均匀图像伪影小高分辨率T1Flair T2Flair 图像图像特点:T2 Flair对病灶及其水肿比较敏感,是观察脑实质病变的重要序列。

T1 Flair灰白质灰比好,观察解剖结构,组织结构细节清楚。

T1 Flair是GE特有的序列,扫描时间短,图像信噪比高。

高分辨率头部动脉血管图像图像特点:选择性静脉信号抑制图像分辨率高,细节清楚血管信号均匀一致兼容抑脂、磁化传递等背景抑制技术高分辨率头部静脉血管图像图像特点:选择性动脉信号抑制图像分辨率高,细节清楚血管信号均匀一致高分辨率头部弥散图像图像特点:灰白质对比清晰图像信号均匀随着图像分辨率增加,组织结构细节更加清楚图像变形小图像信噪比高头部弥散加权后处理图像弥散功能参数图像:原始弥散图像,b=0和b=1000灰度表观弥散系数图像ADC(mm2/s) 彩色表现弥散系数图像ADC(mm2/s) 灰度指数化表观弥散图像eADC高分辨率头部三维容积图像图像特点:翻转恢复准备脉冲,增加灰白质对比度全脑各向同性体素扫描任意断面薄层重建可用于观察解剖结构细节,或用于增强扫描检出脑转移病灶高分辨率头部重T2*磁敏感图像正常颅脑重T2*磁敏感加权图像正常颅脑磁敏感加权成像,厚层最小信号强度投影重建,显示颅脑正常静脉结构,分辨率越高,细小静脉结构越清楚。

高分辨率颅脑解剖图像与正常血管图像头部病例图像高分辨率颅脑图像,显示颅脑内多发脱髓鞘微小病灶高分辨率颅脑血管图像在横断面与冠状面血管三维重建图像中,左侧与右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粗细不等。

脑实质出血矢状面T2图像,顶叶脑实质内可见片状高低混杂信号病灶,T1图像上呈类圆形高信号,边缘分界清楚,而弥散图像上病灶呈高信号并伴有周边的低信号,磁敏感图像上,病灶呈典型的出血性低信号,并能发现更多的低信号出血灶。

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急诊脑梗死患者350例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DWI检验。

对其检验结果予以比较分析。

结果依照诊断结果显示,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达到100%。

350例患者在DWI成像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其中217例T1WI和T2WI均无明显异常信号,56例T2WI显示稍高信号,T1WI无明显异常信号, 77例患者T2W1显示较高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

结论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运用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可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推广。

【关键词】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急性脑梗死;诊断;应用价值分析脑梗死作为病发率较高的脑部疾患,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

其中糖尿病、高血压及超重、饮食长期不规律等均属于常见诱发因素,且发病后以语言不利、谵妄、突然昏倒、口眼歪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

若患者未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造成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1.5T超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急诊脑梗死患者350例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性179例,女性171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8.50±9.50)岁;患病入院时间4-70h,平均时间(36.50±33.50)h;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发声不清晰、无法发声或偏瘫等临床症状。

且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常规检查,以排除脑出血。

1.2方法仪器选用GE公司1.5T超导磁共振,扫描参数如下:DWI:TR/TE参数设置为1000ms,b值设置为1000s/mm2,T1WI:TR/TE参数设置比为500:25ms,其n值设置为0。

1.5T超导型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分析

1.5T超导型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分析

1.5T超导型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分析刘国庆;高任;宋鹏【摘要】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87例,共126处病灶,所有患者均行1.5T磁共振检查(MR),给予增强扫描及DWI序列扫描.以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为\"\"金标准\",观察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MR增强扫描表现,比较增强扫描及DWI序列扫描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临床效果及良性与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ADC值.结果:①126处占位性病灶中恶性病变72处,良性病变54处;原发性肝癌低b值ADC 值低于血管瘤、肝脓肿,中b值、高b值ADC值低于血管瘤、肝脓肿及转移瘤;转移瘤低b值、中b值、高b值ADC值均低于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低b值、中b值ADC值均低于血管瘤及肝脓肿,高b值ADC值均低于血管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WI序列扫描联合强化扫描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22%、100.00%、98.41%,单纯DWI序列扫描分别为70.83%、77.78%、73.81%,强化扫描分别为77.78%、85.19%、80.95%;DWI序列扫描联合强化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分别高于单纯DWI序列扫描及强化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T磁共振DWI序列有助于提高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48)001【总页数】3页(P16-18)【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作者】刘国庆;高任;宋鹏【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医医院影像中心西安710003;陕西省中医医院影像中心西安710003;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CT室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脏占位性病变种类繁多,影像学表现多样,常规磁共振(MR)难以通过信号强度、病灶形态、大小、毗邻关系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全身转移瘤中的应用状况及进展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全身转移瘤中的应用状况及进展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全身转移瘤中的应用状况及进展标签: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全身转移瘤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WB—DWI)是近年来磁共振发展的一种新技术,是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完成全身扫描,并利用新技术如3D—MIP重建和黑白反转,能够将病变尤其是肿瘤性病变以三维的效果显示,其对肿瘤探测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可以与目前临床上用于恶性肿瘤全身转移评估的“金标准”,即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ghy,PET)相媲美,已成为临床上探测全身转移瘤的影像检查方式的热点之一。

1 WB—DWI的成像原理及技术发展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在常规MRI序列的基础上,在X、Y、Z轴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施加弥散敏感梯度,从而获得反映体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状况的MRI图像。

弥散运动引起MR信号衰减A=exp(—bD),其中D为弥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反映扩散运动的快慢,单位为:mm2/s;b为弥散敏感系数,单位为s/mm2。

在DWI中通常利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描述组织中水分子弥散强度的大小。

主要是依据人体病理生理状态下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跨膜运动功能状态的改变对疾病进行诊断[1]。

当人体内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也会随之出现异常变化,影响到水分子的正常弥散,导致了ADC值出现变化,表现为在DWI图上出现ADC减小时信号增高而ADC增加时信号减低的现象。

DWI所观察到的弥散效应除反映水分子自身的扩散运动之外,还与使用的b 值有关,所选的b值越高,测得的ADC值准确。

但b值增高,图像的信噪比随着下降,所获得的图像则不能清楚地显示病灶。

Bogner等[2]认为,b=850 s/mm2时,DWI图像的信噪比最高,许多研究所用的b值为500~1000 s/mm2[3—7],也有研究选用10个b值(0,50,100,250,400,550,700,850,1000,1250)[2],发现选用2个b值,即b=50和b=850时与选用10个b值得出的ADC值无显著差异。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简介 • 弥散加权成像的物理基础 • 弥散加权成像的图像解析 • 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 弥散加权成像的未来展望
0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 种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功能成像方法, 用于检测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随机运 动,从而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
随着技术进步,DWI在 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
弥散加权成像在医学中的应用
脑部疾病诊断
DWI可用于检测脑部缺血、脑 梗塞等脑部疾病,为早期诊断
和治疗提供依据。
肿瘤诊断与治疗评估
DWI可反映肿瘤内部结构和细 胞密度,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 现和治疗效果评估。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
DWI可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的病理生理变化。
其他应用
DWI还可应用于肝脏、肾脏等 器官的疾病诊断,以及在运动
医学中评估肌肉损伤等。
02
弥散加权成像的物理基础
扩散与弥散
扩散
指分子或热量等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的现象 。
弥散
在生物组织中,水分子的随机热运动引起的扩散现象,也称 为布朗运动。
弥散系数与弥散张量
弥散系数
描述水分子的弥散能力,单位是mm²/s。
弥散加权成像的图像解析
图像特点与解读
高对比度
弥散加权成像能够提供高 对比度的图像,有助于区 分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
显示微观结构
弥散加权成像能够显示组 织内部的微观结构,如细 胞膜和细胞内水分子的扩 散情况。
时间-空间分辨率
弥散加权成像的时间和空 间分辨率较高,能够捕捉 到快速变化的生理过程。

1.5T磁共振技术特点

1.5T磁共振技术特点

1.5T磁共振技术特点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5T磁共振(MRI)技术特点MRI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高科技检查设备,无X线辐射,对人体无危害,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一项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是继CT后医学影像领域又一大技术飞跃。

我院引进飞利浦公司的新一代1.5T核磁共振设备,是装备了全景成像矩阵技术,向人们展示了技术和临床应用的完美结合。

它具有1.57m的超短磁体,SENSE并行快速采集系统,高速的图像重建,可进行全身各个部位如脑部、骨关节、眼、鼻、口腔、喉部、脊柱、纵隔、心脏大血管、上腹部及后腹膜、盆腔、软组织、血管、神经、韧带、肌腱等的常规检查。

因覆盖范围较广,并可直接进行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和斜位等多平面直接成像,所以发现病变更敏感,病灶显示更直观,对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性更高,并且不易漏掉病变,尤其是颅脑、脊髓、关节和腹部、盆腔实质脏器等疾病的检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垂体、脑干和后颅窝病变的显示是目前所有影像检查中最可靠的方法,在做头部检查时,更易发现颅底和鼻咽部病变;在做脊柱扫描时可同时观察椎骨、椎间盘和脊髓病变(做一个部位相当于包含4~6个C T检查部位);做上腹部检查时,同时显示肝、胆、胰、脾、肾,不用造影剂行胆胰管水成像(M R C P)对胆道系统的显示是肝胆胰病变检查的很好补充;在做盆腔检查时,对子宫、膀胱和前列腺病变的显示及其周围组织受侵情况更敏感;对关节软骨、关节盘(如膝关节半月板)、关节内外韧带病变的显示也是其它检查无法比拟的,与C T检查比较能更早(可提前一年)发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改变。

不用造影剂还可进行血管成像,对脑血管、椎动脉和主动脉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的显示具有独特效果。

对C T不能显示的急性期脑梗塞和骨挫伤具有独特优势,对亚急性和慢性颅内出血和眼球内外占位性病变、视网膜剥离或出血的显示也明显优于C T,用弥散成像和灌注成像对脑梗塞进行超早期诊断并对梗塞灶的新旧程度和预后进行判定。

ge1.5t核磁共振参数

ge1.5t核磁共振参数

ge1.5t核磁共振参数GE1.5T核磁共振(NMR)是一种用于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无创成像技术。

该技术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

在GE1.5T核磁共振技术中,磁体和渐变线圈共同构成磁场。

磁体生成一个恒定的磁场,在其内部存在一个绕线,绕线中流入电流,使得绕线中间的间隔越来越小,形成一个线圈。

线圈通过变化电流,可以创造一个可控制的磁场梯度,利用这个磁场梯度,可以调节水平方向、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切片,生成三维影像。

核磁共振采用核磁共振现象来成像。

核磁共振现象是指原子核在磁场作用下发生共振,从而发射出特定频率的电磁辐射。

其中,原子核的共振频率取决于核的性质和周围环境所处的磁场强度。

通过对发射出来的电磁辐射进行捕捉和分析,就可以得到人体内部结构的详细信息。

GE1.5T核磁共振具有以下主要参数:1. 磁体的强度磁体的强度是GE1.5T核磁共振技术的一个重要参数。

磁体的强度越强,产生的磁场也越强,可以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图像。

GE1.5T核磁共振的磁体强度为1.5特斯拉(T),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三维影像。

2. 渐变线圈的强度3. 感应线圈的数量和形态感应线圈的数量和形态也会影响成像质量。

GE1.5T核磁共振的感应线圈数量比较多,其中有一些是专门用于某些特定成像模式的,如头颅成像感应线圈等。

感应线圈的形态有环状、螺旋状、盘状等多种形式,不同形态的感应线圈在不同的成像模式下具有不同的优势。

4. 快速成像技术快速成像技术是现代GE1.5T核磁共振技术中的一个核心技术,能够快速采集成像数据,减少扫描时间和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

GE1.5T核磁共振采用的快速成像技术主要有快速自动整体扫描(Fast Spin Echo,FSE)和快速梯度回波(Fast Gradient Echo,FGE)技术。

总的来说,GE1.5T核磁共振技术具有高分辨率、无创、无放射性等优点,可用于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如脑卒中、脑瘤、肝病、胸腹部病变等。

GE 1.5T MR 全身弥散规范化扫描方案

GE 1.5T MR 全身弥散规范化扫描方案

MR355 光纤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GE 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全身弥散成像Whole Body DWI使用限制和提醒: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1.扫描前患者身体内外不能有任何金属物品,建议换专用检查衣服。

2.假牙、避孕环等均会给全身弥散带来严重伪影;口服中药有时也会带来图像质量的影响。

3.良好的四小时禁食禁水会有利于全身弥散的图像质量和诊断。

4.不用任何表面线圈,使用磁体内部大体线圈(Body Coil),头先进方式,不用任何垫高头部的垫子,双手平放于体侧,身体居中,可用固定带把病人双腿垫高固定。

5.全身各部位应该在冠状面呈水平直线。

6.点亮激光灯,进床至眉尖,归零,再进床至扫描位即可。

全身弥散规范化扫描方案:1 Loc1 DWI All 第1段DWI2 Loc2 DWI All 第2段DWI3 Loc3 DWI All 第3段DWI4 Loc4 DWI All 第4段DWI5 Loc5 DWI All 第5段DWI6 Loc6 DWI All 第6段DWI7 Loc7 DWI All 第7段DWI8 Loc8 DWI All 第8段DWI全身弥散扫描参数界面:•层厚7mm,间隔-1mm,一次扫描30层。

•调整TR时间,2次或3次采集。

•STIR压脂,TI=180。

•增加NEX提高信噪比。

•频率编码方向为左右。

•弥散方向All,选中Dual Spin Echo可增强梯度性能,减少图像变形。

1.5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全身T2加权成像的脂肪抑制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

1.5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全身T2加权成像的脂肪抑制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

1.5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全身T2加权成像的脂肪抑制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评价1.5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与全身T2加权成像的脂肪抑制技术(whole body T2-weighted imaging-shot TI inversion recovery,WB-T2-STIR)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收集患者56例均采用WB-DWI与WB-T2-STIR技术联合应用获得三维图像,对其临床资料和成像技术进行分析。

结果WB-DWI与WB-T2-STIR在全身病变敏感性、检出率、定位及定量方面均优于WB-DW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结论采用1.5T磁共振WB-DWI与WB-T2-STIR技术联合应用对全身各系统的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同时也是一种快速发现全身各系统良性病变的好方法。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全身;T2加权成像的脂肪抑制技术联合应用;应用价值磁共振全身T2加权成像的脂肪抑制技术(whole body T2-weighted imaging-shot TI inversion recovery,WB-T2-STIR)能够有效地协助全身性寻找病变。

我院应用1.5T WB-DWI与WB-T2-STIR技术联合对患者进行检查,本文旨在进一步提高MRI诊断符合率、诊断效率及临床指导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4年4月在本院应用1.5T WB-DWI与WB-T2-STIR技术联合应用的方法对83例患者进行了检查,对其中56例患者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12~83岁,平均56.3岁。

这些患者均已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证实,恶性病变53例均在上级医院行PET检查,其中肺癌17例,前列腺癌9例,乳腺癌11例,淋巴瘤5例,鼻咽癌3例,肾癌2例,骨肉瘤3例,子宫颈癌3例;良性病变3例未行PET检查,其中多发性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多发性肌炎1例。

1.5 T磁共振全身弥撒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1.5 T磁共振全身弥撒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1.5 T磁共振全身弥撒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张燕;陈忠明;蔡望洲【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5(12)6【摘要】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本院行1.5 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的自愿者4例、肿瘤患者9例、体检者4例,采用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法及反窗视图,获得全身薄层弥散加权及其三维图像,并对发现疑有阳性病变的再进行局部常规MRI或CT扫描,对其影像图像进行评价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16例获得清晰的三维图像,图像可评价性为91.1%,其中3例自愿者及2例体检者检查结果为阴性,1例自愿者检出睾丸鞘膜积液,2例体检者均检出囊性病变,8例肿瘤患者均检出转移灶,阳性率约68.8%,对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8.9%;对肿瘤的诊断效果与常规MRI或CT一致性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具备了探测疾病的敏感性,能基本满足临床体检筛查及诊断,可用于常规体检,且对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Objective:To explore 1.5 T 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Method:4 volunteers, 9 cancer patients and 4 health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for 1.5 T 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of volunteers, with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ethod and anti window view, got a total body thin diffusion weighted and 3D images, and found the suspicious positive lesions to bureau of the Ministry of the conventional MRI or CT scann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nd statistics on theimage.Result:16 cases got clear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image evaluation was 91.1%, of which 3 volunteers and 2 patients tested negative, 1 cases were detected in testicular hydrocele, 2 cases were cystic lesions, 8 cases of tumor patients with metastasis detection, the positive rate was about 68.8%, the detection of malignant the tumor was 88.9%, the diagnostic effect on tumor and normal MRI or CT consistency was goo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Magnetic resonance 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with the sensitivity for detection of disease, can basically meet the clinical medical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can be used for routine physical examination, diagnosis and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malignant tumor is of high clinical value.【总页数】4页(P56-59)【作者】张燕;陈忠明;蔡望洲【作者单位】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海南琼海 571400;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海南琼海 571400;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海南琼海 5714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1.5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脊髓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马盟明;太文静2.多发性骨髓瘤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临床应用价值 [J], 章智敬;郑文龙;段伟民;毛传万;虞志康;严志汉;吴爱琴;3.1.5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肺癌骨转移的应用 [J], 秦永春;赵纪明;王孟丽;匡立山;周志厚4.多发性骨髓瘤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临床应用价值 [J], 章智敬;郑文龙;段伟民;毛传万;虞志康;严志汉;吴爱琴5.1.5T超导型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分析 [J], 刘国庆;高任;宋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