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最新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作文
读了《生命与使命同行》,我感受到教师是一个光辉而又神圣的职业,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一位位教师,他们都是爱的化身。
用冯恩洪教授的话来说新时代的老师更应该“照亮别人,发展自己”,这不正是教育战线上的领袖们对我们极大的鼓舞吗?面对学生,首先就要关心和热爱他们每一个人,但这句话又何尝不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老师好像总是倾向于那些好学生,对一些行为习惯不好、自理能力差或者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带有一些偏见。
于漪老师说:“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一个心眼为学生,为他们今日的健康成长,明日的长足发展。
教师必须有仁爱之心,心地善良,如此才能做到爱每一个学生。
”她主张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成为语文的“发光体”,对每一位学生做到公正评价,尽量发掘其潜能。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于漪老师曾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在于漪老师眼里,做一名教师需要不断拓展视野,只有学习才是生命的朝阳。
于老师尚以“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远”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刻苦钻研,克服自己的无知和浅薄,锻炼教书育人的真本领,更何况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新手?
我一直坚信天道酬勤,从事自己钟爱的事业,那就要拥有一颗坚强的内心,坚信天道酬勤的真理,成为一名自己理想中的教师!
1。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通用12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篇1在最近几天的师德楷模培训后,拜读了《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书中一段段生动形象的文字,一个个令人难忘而为之动容的故事,一篇篇发自肺腑的访谈。
让我产生许多感慨,并得到很多启迪。
故事中的老师们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他们一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自律自勉.教书育人。
教师是一缕清晨的阳光,无私的放射出自己的光芒,照耀着学生。
他们视教育为一生的使命,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
面对一张张稚嫩可爱的脸,面对一个个灿烂甜美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
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王生英老师说过她承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就是这样一位淳朴的老师,有着一颗简单的心。
即便这样,老师们还是耐心的去寻找,寻找着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他们时刻坚信着,只要用心去教,每位学生都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这样给给予之爱,无求之爱,忘我之爱,超越之爱,为学生们铺上一条通往广阔世界的路,把一批批的学生送上了光明而无穷智慧的大道。
身教重于言行,老师在学生一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老师用自己的无私成就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着爱的种子、让种子在阳光明媚的情况下茁壮发展,培育爱的心灵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成就着辉煌的人生!另我感动之余,我也更加需要自我反思。
在进行学校分配的同时,并不如自己所愿,刚踏入德政村,踏入汇南小学,怀着忐忑的心情。
但在第一天报道时,林校长对着我们新老师说,家里的装修他都不在,而学校的装修,几乎整个暑假都在,只有热爱自己的学校,才能在教师的岗位做得更出色,既来之,则安之。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寒假期间读了《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作为一名毕业后将步入中学讲台的师范生,我深有感触。
“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
”这既是对教师职业的肯定,更是一种要求。
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社会里,更多人把这仅仅当成一种神话。
看了《生命与使命同行》一书,才知道这并不是神话,至少有人在创造神话。
书里介绍的汪金权老师的事迹,他被誉为“大别山师魂” ,从书中我了解到他当年师范的好友同窗各奔前程,坚守在山区讲台的唯有他一人而已。
22年来,汪老师几乎把所有工资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多年来资助了200多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汪金权老师自己却过着无比清苦的生活:没有房子,多年来租住在学校宿舍;工资全部帮助学生,自己只能借钱吃饭;七旬老母妻儿至今还住在大山深处的老屋里。
许多老师都资助过学生,但像汪金权老师这样的,我想一般人做不到。
凭汪金权老师的资历、能力和声望,应该有很多改变命运的途径与机会,但他没有这样做。
他用22年来的坚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 。
40多岁的风华正茂之年,已是白发苍苍。
汪老师的事迹带来的不仅是感动更多的一种心灵上的触动。
但在汪老师自己看来,他的所作所为只是在履行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仅凭这一点汪金权老师无愧“大别山师魂”的称号!也许我不能做到像汪金权老师那样,但当我处在教育战线时,我会像老师那样为学生付出我最大的爱!当然,书中还介绍了很多坚守在平凡岗位却又不平凡的老师,像于漪老师,她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受遗憾的课。
”一个老师做到像于漪老师这样还“不满足”,我想这就是她不断取得成功的原因吧。
还有,王生英—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黄金莲—特教孩子的“校长妈妈”……生命与使命同行,看了这本书后,在大学期间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各类知识,为三年后肩负起我的使命而努力奋斗!。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15篇)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15篇)《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1本周一,我们全校老师共同观看了于漪老师的专辑《生命与使命同行》,使我心潮澎湃,感受颇深。
于老师的精湛技艺和崇高师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而也激发了我教书育人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于老师深情地说:“三尺讲台就是我生命闪光的地方,上课,我是用生命在唱歌,因为我觉得每节课都影响到孩子的生命质量。
课要教在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一部分。
”当听到于漪老师的这一段话时,我感动于这位耄耋老人对于教育事业的挚爱,感动于这位教育智者博大的精神,感动于这位教育前辈的情意深长的教诲。
这是于漪老师的一种追求,也成为于老师永不停步执著追求的内在驱动力。
于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语文课不断创新、精益求精。
有位年轻人听了于老师两千多节语文课,发现于老师不仅把课上得神采飞扬,讲得铿锵动人。
而且同一篇课文教学方法从不重复。
这一点让我敬佩不已。
对照自己,常常觉得现在上的这些课文我都教过了几遍,用不着花费功夫去重新设计,常常满足于照着原来的方式方法“熟门熟路”开展教学。
今后我要向于老师学习,即使是教同一篇课文也应该不断挖掘教材内容,再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改进教学方式,并充分运用教学中即时生成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学习习惯差,不爱念书的顽皮孩子,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家庭教育。
对这些还不懂事的孩子,我有时缺乏足够的耐心,当看到他们上课一次次开小差、小声说话或者做小动作、作业潦草、拖拉,虽然多次进行了教育批评、指正,但他们当时好了一会儿,过几天又恢复老样子,真是让人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有时还会头脑中冒出不想再管的可怕念头。
“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于漪老师的.这句话振聋发聩,不断回响在我耳边,促使我今后坚决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今后,我要做学生成长的铺路石,要做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幼儿教师看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观后感
幼儿教师看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观后感摘要:一、引言二、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概述三、观后感及启示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与担当五、结尾正文:【引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有幸观看了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纪录片通过讲述不同领域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他们为使命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在观看过程中,我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概述】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通过讲述不同领域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坚守使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
片中的人物既有杰出的科学家,又有普通的基层工作者,还有富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与使命的同行。
【观后感及启示】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在片中,每个人物都把自己的生命和使命紧密相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他们不懈努力,甚至甘愿付出生命。
这种精神让我备受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使命是培养下一代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以片中的人物为榜样,坚守教育事业,时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使命的担当。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与担当】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牢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以下几点是我们应当践行的:1.关爱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关注教育领域的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3.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索未知世界。
4.关心家庭教育,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5.立足本职工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尾】总之,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之读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之读后感《生命与使命同行》是一本富有启发和鼓舞力量的书,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和深入的思考,帮助读者找到人生的使命,并且激励他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更明确的目标。
书中的故事主要围绕着几个寻找使命的主人公展开,他们有的是成功的企业家,有的是职业运动员,有的是普通人,但是他们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他们是否活得有意义?他们是否做对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通过他们的经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找到人生的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探索、思考和勇气。
在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主人公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的公司声名远扬,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他却感到空虚和迷茫,因为他并不是真心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遇到了一位精神病患者,通过和他的对话,他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帮助别人。
于是,他毅然辞去了自己的企业家身份,决心从事慈善事业。
尽管他经历了困难和失败,但是他找到了真正让他快乐和满足的事情,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故事让我思考了很多。
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是物质的成功和金钱的积累,但是这些东西并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只有找到真正让自己充实和满足的事情,并为之奋斗,我们才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当然,这种探索并不容易,需要我们付出勇气和毅力去面对困难和失败。
另外一个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关于一位职业运动员的。
他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足球运动员,但是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他的腿受伤无法再从事足球运动。
他经历了很长的康复过程,期间他思考了很多关于生命和使命的问题。
最终,他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是帮助那些身体残疾的人找到生活的意义,并且鼓励他们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通过建立一家残疾人运动俱乐部,并带领他们在运动项目上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
这个故事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保持坚持和努力,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奋斗。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人生的短暂和有限。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书笔记(精选5篇)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书笔记(精选5篇)第一篇:《生命与使命同行》读书笔记《生与使命同行》书笔记这周,我读了《生与使命同行》这本书,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让我认识了许多默默无闻,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老师。
他们不辞辛苦,不求名利,一心只为让自己的学生好好学习,让自己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
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教师”称呼的分量与艰辛,也更加坚定我要做一名教师的信心与终身从事教育的决心。
本书首页以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时的讲话开始:“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实履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次受到表彰的教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优秀品质,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先进楷模为榜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培养高尚师德,不断增强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短短的几百字,充分表达了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工作者的肯定以及对教育工作者更大的期望。
本书内容以十位教师的经历一一展开的。
首先是特级教师于漪开始。
于漪老师是60多年前,非科班出身的语文老师。
她的故事平淡、朴实,没有太多跌宕,有的只是平静地坚守和不变衷肠。
终于,她从“不得门径”到“登堂入室”,她用“明灯相伴过午夜”的板凳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
60多年中,她乎赢得了党和政府能给予人民教师的所有荣誉,但却不改初衷,始终一身正气,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不为名利所羁绊,不因掌声而止步。
第二位讲的是中国版的乡村教师王生英。
30多年来,在太行山下、红旗渠旁,这位残疾女教师,20多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用全部的心血和力量,保证山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
第三位是农民的“葡萄教授”石雪晖。
她是教授、博导,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受到总书记亲自接见,然而人们常常看到她的身影时却是满头大汗,大热天还穿着沾满了泥的雨鞋在葡萄架下忙碌的样子。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1 作为一名刚加入教师队伍不久的新人,《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让我对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理解教师的使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
从爱出发来教育关心学生。
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关注并发现学生的任何需求。
记得在求学的时候,几乎每一位导师都说过同样一句话:小学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
教师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行为都要慎重。
尤其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中,每一个事迹都很触动人心,短短的篇幅却反映出来每一位教师高尚的人格和令人敬佩的师德。
他们爱学生如同爱生命,奉行教育无小事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一点一滴。
细读汪金权老师的事迹,起初对他的扎根山香教育23年,并资助200多名学生感到有些许的不解。
后来翻阅他的日记”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才了解到汪老师的行动其实就是将他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恩之情化作对学生的真诚心、平等心、责任心、爱心和细心,将其延续在教育事业中,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人。
教师如烛,师德如光。
师德也是一种使命感的体现。
汪金权老师在答记者问时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灵成长和自我管理的引导者。
教师也是学生求知、做人、做事过程中的一个伙伴和顾问,它是一个职业,也可以把它当做事业来做。
”是的,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师德也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种教育因素,所谓身正为范。
在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更能通过身教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及美好的品质。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说服学生主动的向老师学习,向老师看齐。
作为新人,更应该要奉行”教育无小事,事事皆学问”的理念。
因为在教育中,可能一件不经意的事也有可能成为教育学生的好素材,教育学生的时机是无处不在的。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最近,学校组织观看了《生命与使命同行》。
看完影片以后,深深为于漪老师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师德所折服。
在于漪老师的教育观中,她反复强调的是“育人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终极追求”、“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
所以,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
于老师时刻践行着自己的人生格言——“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
“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教师应该拥有这样的人生标杆和生命境界。
”
于漪老师的`这些语句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也道出了作为教师身上肩负的崇高使命。
我想,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进而采取合适的方法教育学生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于同样的问题,遇到不同的学生,绝不能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教育,否则很可能会造成不良的教育后果。
然而,学生也是有共性的,那就是他们都需要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来自班主任的理解和尊重。
若是我们能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把他们放在平等的地位,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我们的教育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教师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新教师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作为一名刚加入教师队伍不久的新人,《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让我对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理解教师的使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
从爱出发来教育关心学生。
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关注并发现学生的任何需求。
记得在求学的时候,几乎每一位导师都说过同样一句话:小学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
教师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行为都要慎重。
尤其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中,每一个事迹都很触动人心,短短的篇幅却反映出来每一位教师高尚的人格和令人敬佩的师德。
他们爱学生如同爱生命,奉行教育无小事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一点一滴。
细读汪金权老师的事迹,起初对他的扎根山香教育23年,并资助200多名学生感到有些许的不解。
后来翻阅他的日记“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才了解到汪老师的行动其实就是将他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恩之情化作对学生的真诚心、平等心、责任心、爱心和细心,将其延续在教育事业中,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人。
教师如烛,师德如光。
师德也是一种使命感的体现。
汪金权老师在答记者问时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灵成长和自我管理的引导者。
教师也是学生求知、做人、做事过程中的一个伙伴和顾问,它是一个职业,也可以把它当做事业来做。
”是的,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师德也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种教育因素,所谓身正为范。
在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更能通过身教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及美好的品质。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说服学生主动的向老师学习,向老师看齐。
作为新人,更应该要奉行“教育无小事,事事皆学问”的理念。
因为在教育中,可能一件不经意的事也有可能成为教育学生的好素材,教育学生的时机是无处不在的。
新教师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新教师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生命与使命同行》是一本富有启发性的书籍。
它不仅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生命的真谛,也让我思考并明确了自己的使命。
通过这本书,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我自己的教育之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生命与使命同行》的作者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目标。
他认为,人生并非只有纯粹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使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而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是通过实现自己的使命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这个使命不仅是对自己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的责任。
教师作为启蒙教育的传递者,更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将之一步步地实现。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的使命是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品德、有责任心的公民。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价值观的引导者。
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勇于质疑。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社会中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和创造者。
另外,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在《生命与使命同行》中,作者提到了对人的关怀和尊重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真正关心他人,才能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也才能更好地影响他人。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心去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为他们提供安全和温暖的学习环境。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自信,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同时,《生命与使命同行》也提醒了我作为教师应该持续地学习和成长。
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永无止境。
作为教师,我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通过阅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我明确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我将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关心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并不断学习和成长,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
同时,我也希望将这种使命感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
新教师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新教师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生命与使命同行》是一本旨在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目标的书籍。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读完这本书后,深感受益匪浅,对于自己的教育工作和个人成长都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
这本书以生命和使命为主题,通过不同的篇章和案例,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的无限价值和使命的重要性。
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使命和责任,而寻找自己的使命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但是读完这本书后,我认识到我的使命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
我应该努力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他们成为自律、负责任的人,并且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目标,追求属于自己的使命。
在阅读《生命与使命同行》的过程中,我被书中许多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所深深打动。
其中,有一位老师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在一所贫困的学校工作多年后,这位老师决定辞职,离开了那个地方。
尽管她所做的一切看起来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她坚守着她的使命,尽力为每一个学生付出真心和关怀。
这位老师并没有忘记她所相信的教育的力量,她相信她所做的一切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并不仅仅停留在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去追求他们的梦想和使命。
另外一个我受益匪浅的部分是关于乐观和希望的讨论。
作者指出,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境遇,乐观和希望都是我们实现使命的关键。
教育现场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学生能力差异大、家庭背景复杂、社会压力繁重等等。
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放弃希望,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我们要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同时,我们也要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带着热情和耐心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和问题。
除了对教育工作的启发,我还从《生命与使命同行》中学到了一些对我个人成长有益的东西。
阅读中,作者强调了追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一代师表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_模板
《一代师表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_模板《一代师表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屈红梅太原市第六十二中学校教书育人已有多年,作为教师,我们并不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修养,但是我们很多人却找不到这份职业的幸福感,读了《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我感受到的并不是那流转于眼球的文字,而是浮现在脑海中的思索,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幸福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既然选择从教,就必须正视自己的位置,这不仅体现在知识传授中,更是体现在教师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当中。
“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老师,是从教学第一线走出来的教育大家,满身都是质朴的气息。
谦虚和真实是她的美德,于漪老师平生上过2000余节公开课,但她自认为没有一堂十全十美的课,深表惭愧,她总说自己做得还不够,年近八旬,却依然在为教育教学而奔波忙碌着。
五十年教师生涯,桃李满天下,半个世纪孜孜不倦,心血洒讲坛。
这是名师于漪的真实写照。
于老师最可贵最值得敬佩的精神是她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自己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于漪老师有很重要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1.于漪老师认为一个人只有虚心才能容纳百川,人一辈子要不断认识自己。
做人也好,做老师也好,我们的手中要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来量别人的长处,另一把尺子来量自己的短处。
说到底,我们可以向书本学习,可以向同行学习,可以向专家学习,还可以向学生学习。
正向于老师说的那样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才是无穷的,我们要善于“博采众家之长”。
2.于漪老师在每次课前都认真备课,钻研教学,研究学生,把上课的每句话背出来,然后再口语化。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章金玉
生命与使命同行,在成为优秀教师的路上幸福前行生命与使命同行,在成为优秀教师的路上幸福前行——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章金玉章金玉两天之内,读完《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之后,我的脑海中不断萦绕着“教书育人”这个词,我似乎有所领悟,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并重。
此时,我感悟虽浅,但是没有关系,我还有一生的机会去身体力行,去明了“教书育人”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是一本感人的书,这是一本感人的书,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一位位教师,一位位教师,他们身上无不投射出爱的光芒,他们身上无不投射出爱的光芒,他们是爱的化身;他们是爱的化身;他们是爱的化身;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它向它向我们阐述了何为师,我们阐述了何为师,如何为师,如何为师,如何为师,它将鞭策我们年轻一代用爱、它将鞭策我们年轻一代用爱、它将鞭策我们年轻一代用爱、用心经营自己的事用心经营自己的事业;这是一本彰显生命厚度与广度的书,从书中,我们能明白生活的意义,生活在于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于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书中的每一位人物:于漪、王生英、石雪晖、任维鼎……他们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楷模,更是大写的“人”,他们身上孕育的“师魂”让我震惊、感动,值得我敬仰,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师。
我知道,这条路,任重道远,但我会依循着这些楷模的精神一直前行。
这一路上,会有狂风暴雨,需要披荆斩棘,可能劳心疲惫,但我会坚持,因为这些伟大的楷模的灿烂光辉将照亮我前进的路,他们与我同行。
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的生命,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
”“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我也是。
”我也是。
于漪、王生英、石雪晖、任维鼎……这些楷模,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年龄不同,所教学科不同,可是,读完他们的故事,我们发现,他们身上有很东西是一样的,那就是爱和责任,付出和牺牲。
《生命与使命同行》之读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之读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是一本富有启发和思考的书籍。
通过讲述一位生命轨迹非凡的人的故事,书中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使命的重要性。
首先,这本书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坚持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主人公在面临困境和挫折时没有放弃,而是一步步地去探索、实践。
这种勇气和毅力令人钦佩,并且让我意识到,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独特的使命,只需要去发现和实现。
其次,这本书也讲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主人公曾经身陷绝望和痛苦之中,但他通过反思和接受自己的过去,最终得以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了快乐和满足。
这让我明白到,生命是如此的宝贵和特殊,我们需要珍惜并充分利用每一天。
最后,这本书还提醒了我人生的价值观和动力。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我意识到,只有真正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热情,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实现自己的使命。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生活的挑战和困扰,但它们都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只有面对并克服这些困难,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总的来说,《生命与使命同行》是一本富有启发和深思的书籍。
通过讲述主人公的生命和使命故事,书中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己使命的思索。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和使命
的重要性,并给予了我追寻自我的勇气和动力。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渴望理解并拥有意义的人。
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优选篇
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优选篇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1作为一名刚加入教师队伍不久的新人,《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让我对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理解教师的使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
从爱出发来教育关心学生。
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关注并发现学生的任何需求。
记得在求学的时候,几乎每一位导师都说过同样一句话:小学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
教师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行为都要慎重。
尤其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中,每一个事迹都很触动人心,短短的篇幅却反映出来每一位教师高尚的人格和令人敬佩的师德。
他们爱学生如同爱生命,奉行教育无小事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一点一滴。
细读汪金权老师的事迹,起初对他的扎根山香教育23年,并资助200多名学生感到有些许的不解。
后来翻阅他的日记“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才了解到汪老师的行动其实就是将他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恩之情化作对学生的真诚心、平等心、责任心、爱心和细心,将其延续在教育事业中,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人。
教师如烛,师德如光。
师德也是一种使命感的体现。
汪金权老师在答__问时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灵成长和自我管理的引导者。
教师也是学生求知、做人、做事过程中的一个伙伴和顾问,它是一个职业,也可以把它当做事业来做。
”是的,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师德也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种教育因素,所谓身正为范。
在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更能通过身教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及美好的品质。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说服学生主动的向老师学习,向老师看齐。
作为新人,更应该要奉行“教育无小事,事事皆学问”的理念。
因为在教育中,可能一件不经意的事也有可能成为教育学生的好素材,教育学生的时机是无处不在的。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_1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有时候,我常常会咨询自己:当教师幸福么?有的人能够将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看做是一件碌碌无为的情况;有的人能够将孩子所犯的一点点的错,妨碍着自己一天或者几天的情绪。
在读了《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之后,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幸福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既然挑选从教,就必须正视自己的位置,它别但体如今知识的传授中,更重要的是体如今教师自己的思想上和行为里。
王生英,中国农村教师的杰出代表,说她杰出,只因她的坚持与付出,不少本别该一般老师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被她们所拾起肩负。
王生英老师与学生的风雨兼程,困难中家家户户的上门教学,在学校塌荒时义无反顾地将自己家变成学校。
如此只为学生以后的行为,很少有人能做到。
看了王生英老师的事迹后,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么一句话:当一名人民教师,学生算是你的儿女,付出算是你的责任!这份坚决的责任心算是教师生命中最神圣的使命。
兴许从前的我在困难面前会挑选低头,在诱惑面前会被拐走。
但正视自己是一名教师的时候我就应该学会坚持,对教育知识的坚持,对行为规范的坚持,因为很可能一句话一具动作一具眼神就能改变一具学生,因此时间坚持一名教师应有的素养是特别重要的!不管遇多大的困难都别能放弃对教育的初衷,就像王生英老师一样,在走出大山走进大都市新开始新进展的诱惑面前能把持住,还是陪着大山里的孩子同甘共苦,还是带着一份平庸的心走出一条属于她自己别平庸的大路!何为坚持?在王生英老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她对教育事业的这份坚持,仅仅是从心动身的一种简简单单想教好学生的想法。
这世间的千般算计,终究都抵只是一颗简单的心。
作为一名教师,兴许算是教育道路上永恒的持有一颗简单的心——它是甘于付出、别求回报的!读完《生命与使命》,我领会到的别单单是那一篇篇文章,一段段故事和一具个人物,更是那背后折射出的朴实无华的对教学的热爱和执着。
读完《生命与使命》,我感觉到的并别是那流转于眼球的文字,而是出现在脑海中的思索。
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 ——观《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观《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近期,观看了《生命与使命同行》教育人生视频,深深为于漪老师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师德所折服。
她的教育观中,反复强调“育人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终极追求”,于漪老师这一辈子,就是为实现这一高尚事业——“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而努力,她把教育千斤重与我们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
“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老师,是从教学第一线走出来的教育大家,满身都是质朴的气息。
谦虚和真实是她的美德,于漪老师平生上过2000余节公开课,但她自认为没有一堂十全十美的课,深表惭愧,她总说自己做得还不够,年近八旬,却依然在为教育教学而奔波忙碌着。
五十年教师生涯,桃李满天下,半个世纪孜孜不倦,心血洒讲坛。
这是名师于漪的真实写照。
于老师最可贵最值得敬佩的精神是她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自己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
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于漪老师有很重要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1.于漪老师认为一个人只有虚心才能容纳百川,人一辈子要不断认识自己。
做人也好,做老师也好,我们的手中要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来量别人的长处,另一把尺子来量自己的短处。
说到底,我们可以向书本学习,可以向同行学习,可以向专家学习,还可以向学生学习。
正向于老师说的那样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才是无穷的,我们要善于“博采众家之长”。
2.于漪老师在每次课前都认真备课,钻研教学,研究学生,把上课的每句话背出来,然后再口语化。
即使这样,在每次上完课后,她总是觉得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充满了不足和缺陷,于是于老师写教后记,记下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和自己教的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师读《生命与使命同行》
有感
新教师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作为一名刚加入教师队伍不久的新人,《生命与使命同行》这
本书让我对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理解教师的使命有很大的指导作
用。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
从爱出发来教育关心
学生。
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关注并发现学生的任何需求。
记得在
求学的时候,几乎每一位导师都说过同样一句话:小学的孩子如
同一张白纸。
教师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
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行为都要
慎重。
尤其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都有着
深远的影响。
在《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中,每一个事迹都很触动人心,
短短的篇幅却反映出来每一位教师高尚的人格和令人敬佩的师德。
他们爱学生如同爱生命,奉行教育无小事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一
点一滴。
细读汪金权老师的事迹,起初对他的扎根山香教育23年,并
资助200多名学生感到有些许的不解。
后来翻阅他的日记生活在
感恩的世界才了解到汪老师的行动其实就是将他对曾经帮助过他
的人的感恩之情化作对学生的真诚心、平等心、责任心、爱心和
细心,将其延续在教育事业中,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人。
教师如烛,师德如光。
师德也是一种使命感的体现。
汪金权
老师在答记者问时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灵成长和自我
管理的引导者。
教师也是学生求知、做人、做事过程中的一个伙
伴和顾问,它是一个职业,也可以把它当做事业来做。
是的,教
师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对学
生都有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师德也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种
教育因素,所谓身正为范。
在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上,
更能通过身教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及美好的品质。
用教师
的人格魅力来说服学生主动的向老师学习,向老师看齐。
作为新人,更应该要奉行教育无小事,事事皆学问的理念。
因为在教育中,可能一件不经意的事也有可能成为教育学生的好
素材,教育学生的时机是无处不在的。
如何抓住契机,如何有效
教育,都隐藏着很大的学问,对教师的教育智慧也是一种考验。
要经得起考验,凡事能随机应变,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以广博的知识装备自己,积极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机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需要学会反观自身,育人先育己,这样才
能获得学生的认同。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我对自己有着很大的期望,但也自知经
验不足,今后还需要向身边的同事多多学习,并不断的提升自己,
尽力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