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时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北师大

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北师大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2.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1.德国入侵波兰;法国的沦陷;不列颠之战;莫斯科、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国的抗战;珍珠港事件。

(重点)2.“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

(难点)德国入侵波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大战的爆发(1)1939年9月1日,德军大举进攻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波兰速亡(1)原因①德军使用“闪电战”,突然袭击。

②波军武器陈旧、战术落后。

③英、法宣而不战,使波兰孤军奋战。

④苏联趁火打劫,建立所谓“东方战线”。

(2)影响:德国将战争重心转到西线,大举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

比、法灭亡和不列颠之战1.1940年4月,德军入侵北欧,迅速占领丹麦和挪威。

2.德国闪击西欧(1)1940年5月,德军在西线发动攻势,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投降。

(2)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攻入法国,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军队,保存了有生力量。

(3)法国投降①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宣布投降。

②爱国的戴高乐将军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

(4)不列颠之战①经过:1940年8月至1941年5月,德军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丘吉尔领导军民粉碎了这一进攻。

②意义:使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受挫,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X气焰。

苏德战争的爆发和莫斯科、列宁格勒保卫战1.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

2.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9月至1942年初,苏联军民进行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的进攻,为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

3.列宁格勒保卫战1941年7月,德军对列宁格勒形成包围之势,苏联军民最终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1.防御阶段(1)正面战场①1938年3月至4月的台儿庄战役是对日军的一次重大打击。

②1937年12月,日军制造某某大屠杀。

(2)敌后战场:取得平型关大捷等重大胜利。

高中历史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章末回顾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3

高中历史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章末回顾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3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章末回顾总结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归纳 1.一个阴谋: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 2.两个集团:轴心国集团、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3.三个三 (1)三次登陆:北非登陆、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 (2)三次突袭:突袭波兰、突袭苏联、偷袭珍珠港。 (3)三大转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 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 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 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解析:第(1)问,太平洋战场态势根据材料“日军入侵缅 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并结合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合作分 析;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阶段性特征及时 间分析。第(2)问,注意题干要求,从军事和政治两个角度分 析。
答案:(1)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 而战;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可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 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2)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 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 作;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
4.(2015·山东高考)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 留下的宝贵财富。图一为1937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 语,图二为1945年11月在哈尔滨建成的苏军烈士纪念碑,它们 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
——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 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能获取有效信息。第 (1)问,依据材料中“没有输掉这场战争”“在它的后面还有一 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 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等信息作答。第(2)问,从信念、领导、 人民的角度并结合材料中“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与盟 军一起参加……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等信息概括作 答。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答案
三、盟军的胜利
欧洲战争 波茨坦 长崎
苏军
答案
教材互补
日本的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和
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而宣告结束。(人民版)
关键点拨
欧亚各国人民方式多样的抵抗斗争,牵制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力量,
配合了反法西斯主要盟国的军事行动,成为欧亚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
答案
二、盟军联合行动
1.政治合作:召开会议
会议名称 开罗会议 时间 国家 领土 归还中国 开辟 第二战场 及商谈战后处臵德国 和成立 国际组织 等问题 重申 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 内容 中国 《开罗宣言》宣告日本窃取的____
中 1943年11月 美 、英 、___
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后 苏 、美 、英
结果。意大利投降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从此,在欧洲大陆的法
西斯战争由德国单独进行,从而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深度点拨
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不仅表现在战场上、军事上的分工与配合,
同时也表现在各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相互配合与合作,表明世界上不
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团结合作,为战后各国的合作做
答案 根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加强世界各国的合作,以维护
世界的和平。
答案
答案
材料三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苏德
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 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 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转折。1944年,苏军在苏德战 场发起一连串进攻战役,恢复大片西部国土,向国境线以西挺进,这加快 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但也引起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同年6月,美 英最终开辟第二战场。 思考 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 了哪些重大进展?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1)态度及其原因:苏联急于要求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主要原因是让英美盟军牵制德军的力量,以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

英美两国搁置了苏联的要求。

原因:一是美英的战略重点集中在太平洋战场对付日军;二是为让苏德军队两败俱伤以坐收渔人之利。

(2)原因:1944年,一方面,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能够腾出手来;另一方面,苏联红军对德军的战略反攻突飞猛进,美英出于抢夺对德战争胜利果实的需要。

认识: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主要是由英、美、苏三国战略利益重点的不同引起的;美国与英国的合作加剧了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美英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严重影响了战时盟国关系;出于战胜法西斯的共同利益,三国最终达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6月,(美国)海军部预测德国可能在8月入侵大不列颠岛。

11月,新任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撰文称:如果英国被打败,大英帝国解体,世界主要贸易航道将被控制,美国将无法进行全面战备;同时,英国战败后整个西半球就会暴露于轴心国的魔爪下,美国将没有基地和德国在欧洲作战,处境会相当危险。

斯塔克还明确阐述了“欧洲第一”的战略思想,意在说服决策者加强与英国的合作,在大西洋保持强大攻势,而在太平洋进行相对保守的防御。

该文后来被称作“猎犬计划”,很快得到总统罗斯福和军方的认同。

不久,美国通过《租借法案》。

据此,美国共向英国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了500多亿美元的物资。

这是美国走向参战的重要一步。

为保证法案的顺利实施,必须开展有效的跨大西洋护航。

1941年1月,英国欣然接受“猎犬计划”,并表示迫切需要美国给予护航帮助。

2月1日,罗斯福任命欧内斯特·约瑟夫·金为新大西洋舰队总司令,开始组织跨大西洋护航。

——摘编自卞秀瑜《二战期间美国世界海权霸主地位的确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猎犬计划”得到广泛认同及推行的原因。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2、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 跌 3、危机表现: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激 增;农产品下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
4、过程:美国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


一 个 失 业 的 英 国 工 人
领取救济的失业人群
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失业工人 达3000多万,几百万的小农破产,物业人口颠沛流离。




探究七: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 美国、德国为摆脱危机,分别作出了怎样的选择?试 分析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和影响? ⑴选择道路: ①美英:进行国内改革,实施新政; ②日德:建立法西斯专政。 ⑵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影响: 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 宪法) 德日——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 美国——最大受益者(维护) 德日——德国任人宰割,日本受限制、打击(破坏)
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 亟需建立强权政治。(客观上) (3)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主观上)


探究四: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 战后成为债权国。经济形势比德国要好得多。但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却也深陷困境,这是什么 原因呢? ①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原有的经济基 础比较薄弱。


②日本发展经济的先天缺陷:国内市场狭小,资 源极度贫乏,因而严重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场和 商品市场,进出口贸易是其生命线。




2、过程: (1)九一八事变 (2)标志: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组阁(1936年) 探究五:日本法西斯上台有何特点? 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侵略手段;先发动战 争后上台 3、统治政策: (1)政治: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自由 (2)军事:加紧扩军备战 (3)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在对外侵略 的主要方向上,军部确定了“南进”的目标;1937 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影响: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一中的信息归纳即
可;第二小问从材料一中的信息可归纳为从试探变为无所顾
忌;第三小问需联系所学知识,从对凡尔赛体系的冲击进行
分析即可。第(2)问, 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有效信息可归纳 出和平主义思潮;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实 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人们对于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等关键信息
利益来保护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要警惕历史
重演。
1.题型特点
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 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 ( 各自特点 ) 、 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2有:
(1)社会某个时期 (王朝)的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 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 (2)某一个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 (3)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以从原因、性质、过
【例题】 材料一
(2014·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
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
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 (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 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 „„ 但是在 1938 年 3月,当希特 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严重
的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欧亚两个战争策源 地形成。
2.性质 (1)第一次世界大战始终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3.后果
(1)两次世界大战均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和灾难。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学习总结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学习总结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历史教案

单元学习总结用“一、二、三、四〞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阴谋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实质是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两个集团轴心国集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三个三(1)三个登陆:北非登陆、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2)三次突袭:突袭波兰、突袭苏联、偷袭珍珠港(3)三大转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四个四(1)四大盟国:中国、美国、英国、苏联(2)四大战场:西欧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3)四个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4)四个重要文件:《大西洋宪章》(1941年,美、英)、《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26国)、《开罗宣言》(1943年,中、美、英)、《波茨坦公告》(1945年,中、美、英)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1.相同点(1)从原因上看,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2)从战争过程看,卷入国家较多,历时较长,参战国都充分运用新科技,都由德国挑起等。

(3)从战争结果看,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都给部分帝国主义国家以沉重打击并引起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4)从战后状况看,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不同点(1)具体背景: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和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都与苏联有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内部也存在尖锐矛盾,德、意、日打着反对布尔什维主义旗号,英、法、美企图“祸水东引〞而实行绥靖政策,苏联希望“祸水西引〞中立自保。

(2)战争目的:一战时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并制造一系列暴行。

故二战使世界人民面临着生存问题。

高中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高中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3、历史根源:
德意日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背景) 1、法西斯主义 (独裁、暴政、侵略战争)
帝国主义的极端形式
(1)基本特征:极端民族主义 “双刃剑”
(2)主要主张:
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法西斯:寓意人
民必须服从至高无 上的国家权威,否 则立即绳以斧钺, 在古罗马是权力和 威信的标志。二战 后,成为贬义词。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二战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二战的具体原因:
1、经济根源:
1929年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 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国际政治根源:
① 德国、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惩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满, 力图突破其束缚 ② 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 的气焰,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42.1)
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代表 在华盛顿白宫正式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二十六国宣言》)
1942.1
3、过程
中国局部抗战: 1931.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太 中国全面抗战: 1937.七七事变,二战在亚洲爆发标志
联 合
战 场
全球阶段:1941.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球,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
发动者: 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性战争
2、性质:
抵抗者: 反法西斯的正义性战争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① 时间:中国是抗战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14年) ② 作用: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是东方反法西 斯力量的唯一战场,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日本投降,中国是东方 主战场,拖住了日本百万大军,有力支援盟国。对侵略者的覆灭 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③ 联盟: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实际上参与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所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 方主战场。 ④ 配合:中国军队直接入缅甸作战,打通滇缅公路,打击日军, 支援盟军的对日作战和东南亚人民的抗争。

中考历史 复习课件:专题二__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中考历史 复习课件:专题二__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经过
开始:1914 年7月,奥匈
帝国向塞尔 维亚宣战
攻苏联 3.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 (美国国耻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
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签
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成为二战
取胜的根本保证
知识清单
Listen attentively
解析: (1)材料一中提到“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 反映的是慕尼黑阴谋。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30 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活 动。英、法等西方大国为了维持所谓的和平,对 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 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为绥靖政 策。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 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 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讨好德国,规定捷克斯洛伐 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慕尼黑阴谋”将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
原因 平衡
济危机的影响
直接原因(导火线):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慕
萨拉热窝事件
尼黑协定》把绥靖政策推向
高潮,加速二战的爆发)
知识清单
Listen attentively
一战
二战
1.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德国突
袭波兰
2.规模扩大的战役:1941年德国进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真题探究
Listen attentively
材料二: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 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会谈的 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 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 及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 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 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 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 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 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 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 T)的签署:为降 低关税壁垒,促进自由贸

联合国宪章的签署:为确 立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
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二战结束后,联 合国成立,致力 于维护世界和平 与安全
国际法体系得到 完善,为解决国 际争端提供了法 律依据
各国加强了经济 合作,促进了全 球经济的繁荣与 发展
国际社会加强了 对核武器、恐怖 主义等威胁世界 和平的因素的管 控与打击
国际法体系完善:规范国 家行为,防止战争发生
国际组织作用:协调各国 关系,促进合作与交流
世界和平基金设立:支持 全球和平与发展项目
联合国的成立:促进 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会议的召开:如 雅尔塔会议、波茨坦
会议等
国际组织的发展:如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等
国际合作的加强:如 在科技、文化、教育 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德国在战争中的 失败:盟军在诺 曼底登陆,苏联 红军在东线进攻, 德国两面受敌,
最终战败。
日本在战争中的 失败:美国在太 平洋战场的胜利, 苏联红军在中国 东北的进攻,日
本最终战败。
德国和日本的战 败对二战结束的 影响:德国和日 本的战败标志着 二战的结束,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
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3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轴心国投降的原因:军事失败、经济崩溃、人民反抗等
1945年5月8日, 德国宣布无条 件投降,标志 着二战在欧洲 的结束。
1945年8月15 日,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降, 标志着二战在 全球的结束。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3:第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3:第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含解析

第1课朝鲜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朝鲜战争。

2.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1.重点:朝鲜战争的深远影响.2.重难点: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整理1朝鲜战争的爆发1.背景(1)朝鲜半岛政权的对立①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

②概况a.南部:在美国扶植下,1948年8月,成立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

b.北部:9月,在苏联支持下,成立以金日成为国家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美国的霸权政策:美国企图借朝鲜半岛的冲突进行武装干涉,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

2.爆发(1)时间:1950年6月.(2)初期战况: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向南方推进,韩国军队节节败退。

3.扩大(1)表现:美国操纵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2)性质:由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3)影响:美军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教材整理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1)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目的:保家卫国,援助朝鲜抵抗外来侵略和干涉。

3.经过(1)第一阶段:1950年10月到1951年7月,在彭德怀指挥下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战役.(2)第二阶段:1951年7月到1953年7月,双方打打停停,最后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宣告战争结束.[深度点拨] 朝鲜战争中美国失败的原因①美国出兵朝鲜,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美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士兵士气低落。

③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

④中国对朝鲜的大力支持。

教材整理3朝鲜战争的影响1.性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影响(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①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对美国①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

②在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教案-7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_教学设计_教案_1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教案-7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说出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战役的概况。

2.阐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

3.探讨联合国建立的意义;评价雅尔塔会议。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盟军的反攻;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难点:日本投降的原因。

3. 教学用具幻灯片。

图片。

4. 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打出两幅图片:图片一:1945年5月9日莫斯科时间零点43分,柏林时间22点43分,德国正式投降书的签定仪式在柏林南部的卡尔斯霍斯特市的一所军事工程学校的饭厅里举行,苏军元帅朱可夫主持了受降仪式。

代表德国签署投降书的,是陆军元帅凯特尔。

5月9日莫斯科时间零点43分,凯特尔脱下了他那双白色小山羊皮手套,用草体在投降书上签上了他的名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图片二: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

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历时15年的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而结束。

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走向胜利的?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学案导学一、盟军的反攻1.太平洋战场(1)重要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和菲律宾战役。

(2)影响: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2.北非地中海战场(1)重大事件:美英联军在北非登陆,北非战事结束;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投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设计(共1课时)
3.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武器装备、军事战略及战术,分析这些因素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4.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理解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整理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料,提高史料解读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过程,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等重要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
2.难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理解战争性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运用多媒教学手段,如历史纪录片、图片、地图等,增强学生对战争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选择一个视角(如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等),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撰写一篇小论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
4.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图片、影视资料等,制作一份关于战争扩大的主题展板,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5.结合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4.从战争扩大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材整理1 德国闪击波兰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闪击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依据拟订的“白色方案”,以强大的兵力突然袭击波兰。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2.波兰灭亡(1)奇怪战争:英、法联军宣而不战,波兰孤军奋战。

(2)华沙保卫战:1939年9月17日,波兰政府流亡国外,华沙军民抵抗二十多天后,华沙陷落。

(3)德国在波兰的统治:德军在波兰建立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等集中营,杀害犹太人人数超过100万。

教材整理2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背景:英、法、苏三国关于共同制止法西斯侵略的谈判陷入了僵局。

(2)签订:1939年8月23日。

(3)内容①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对对方采取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

②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2.“东方战线”的建立(1)方式:出兵强占、最后通牒和战争等。

(2)表现:苏联通过各种方式把波兰等国的领土并入苏联。

(3)结果: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建立起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

[课中思考] 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摆脱了遭受德、日两国两面夹击、陷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并给了英、法两国祸水东引的阴谋以沉重打击。

苏联利用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矛盾,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了短暂的时间来做好战争准备。

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

苏德条约还附有秘密附加议定书,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表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教材整理3 德国闪击北欧、西欧1.背景英法对德宣战后,形成“西线无战事”和“静坐战”局面,加速了波兰的崩溃。

2.过程(1)闪击北欧:1940年4月9日占领丹麦、挪威。

(2)闪击西欧:1940年5月,侵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3)敦刻尔克大撤退。

①原因:德军把英法联军约40万人围困在敦刻尔克。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53.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53.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课时作业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形势复杂。

下列各项中,属于如图所示战役影响的是( )A.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遭受重大失败,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B.使苏德战争的局势开始发生了根本转折,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深刻变化C.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D.增强了反法西斯同盟的信心,促进了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出现转折2.二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决定由英美军队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这次会议在图中何处召开( )二战后期重要国际会议召开地分布图A.① B.②C.③ D.④3.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

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但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

”信中所提的“此次军事行动”() A.表明反法西斯盟国开始联合行动B.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转折点C.推动巴黎的光复和法国的解放D.促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4.“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永难卷土重来。

”这一材料最初出处应为(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C.雅尔塔会议决议 D.波茨坦会议决议5.加速下图所反映事件到来的因素有( )①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放原子弹②苏联对日宣战③雅尔塔会议的召开④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A.①② B.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了调整战略,在1943年期间,美、英双方举行了多次会谈。

1943年8月,美、英首脑在加拿大的魁北克会晤,决定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登陆,准备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进行了会谈,商讨了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打败日本后日本的善后问题,会议发表了《中英美三国开罗宣言》。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基础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基础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结构】一、历史背景: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兴起原因:A、历史原因:(1)本国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或者是王朝战争的形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缺乏民主传统,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三国对于新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不满情绪。

B、现实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2、法西斯发展表现:3权统治;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同时,法西斯运动还蛊惑人心的提出一些限制资本家和地主、保护中下层劳动者的口号,以笼络普通群众。

3、法西斯政权建立,战争策源地形成:(1)意大利:1922年,建立起以墨索里尼为首相的法西斯政权。

(注意其特殊性:经济危机爆发前)(2)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6年,二二六政变的发生,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体制的确立。

(3)德意志: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标志着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局部战争的发生:1、30年代的侵略战争:(1)非洲:1935年——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要求掌握原因:主要从埃塞俄比亚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和经济的落后回答)(2)欧洲:德国意大利干涉西班牙内战。

(要求掌握原因:主要从西班牙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来考虑,注意西班牙内战性质的转变:内战——反侵略战争)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3)亚洲: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2、局部反法西斯战争:(1)中国:最早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从防御阶段转入相持阶段。

(2)西班牙:在共产国际的倡导下,建立了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并且进行了积极的抵抗,其中还受到了世界进步人士的支持:国际纵队。

(3)意大利:坚强反抗。

3、大国的反应:绥靖政策(1)英法的绥靖政策:(表现)A、埃塞俄比亚战争发生后,英法操纵的国联不得不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对其进行经济制裁,但石油却不在制裁之内,而且,侵埃战争结束不久,制裁便被取消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课标要求] 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一、盟军的反攻1.太平洋战场(1)时间:1942年8月开始。

(2)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菲律宾战役。

(3)影响: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1945年初,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2.北非、地中海战场(1)时间:1942年11月开始。

(2)事件①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

②1943年5月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③7月,美英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投降。

(3)影响:①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②意大利退出战争,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深度点拨]意大利投降是其在战场上不断失利、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结果。

意大利投降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从此,在欧洲大陆的法西斯战争由德国单独进行,从而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苏德战场(1)时间:1943年7月开始。

(2)战况:①德军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力图消灭该地苏军主力。

②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发生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损失惨重。

③1944年1月起,苏军对德军发动10次大规模进攻。

(3)影响:①德军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②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

[深化探究]材料毛泽东说:“只要迫使希特勒转入战略防御,法西斯的命运就完结了。

因为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他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思考在二战反攻阶段,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与北非战场在反法西斯力量上有何不同特点?答案北非战场是美英盟军配合作战;太平洋战场主要是美军作战;苏德战场是苏军单独作战。

但整体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互相配合。

二、盟军联合行动1.政治合作:召开会议……开罗会议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参加反法西斯大国首脑会议,它表明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开罗宣言》成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人民版)《开罗宣言》的发表和德黑兰会议的召开,对于维护和加强盟国的团结、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都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人民版)在德国败局已定之时,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再次会晤,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根据雅尔塔会议以及其他一系列会议确立的战后世界秩序,称为雅尔塔体制。

(岳麓版)2.军事行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背景:①1943年后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②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2)过程:①战役代号是“霸王行动”,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指挥。

②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强行登陆。

③盟军向法国内陆进攻,8月,巴黎光复。

(3)影响:①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

②从此,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当中,加速走向灭亡。

[概念阐释]“第二战场”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反德国法西斯的战场。

确切地说,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直接对德军作战的战场。

这个战场就是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欧洲第二战场。

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深度点拨]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不仅表现在战场上、军事上的分工与配合,同时也表现在各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相互配合与合作,表明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团结合作,为战后各国的合作做出了示范。

[教材互补]所谓开辟第二战场,指的是以英国为基地,美英联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登陆,直接对德国作战。

(人民版)日本的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而宣告结束。

(人民版)[深化探究]材料一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相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密切而继续的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

——雅尔塔会议公报材料二(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主要是苏美两国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等。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思考(1)据材料二,雅尔塔会议公报重点强调的问题是什么?(2)据材料三,你对雅尔塔会议有何认识?答案(1)根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加强世界各国的合作,以维护世界的和平。

(2)美、英、苏等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他国特别是中国的利益。

其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雅尔塔会议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材料三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

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

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转折。

1944年,苏军在苏德战场发起一连串进攻战役,恢复大片西部国土,向国境线以西挺进,这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但也引起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

同年6月,美英最终开辟第二战场。

思考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了哪些重大进展?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答案进展: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德战场出现转折;苏军大举反攻,矛头直指德国本土。

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规定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原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减少伤亡;力图限制苏联的影响,争取在战后欧洲取得有利地位。

三、盟军的胜利1.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2.德国投降:1945年5月,欧洲战争结束。

3.日本投降(1)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①盟军飞机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

②波茨坦会议召开。

③美国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④苏军对日作战。

⑤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

(2)时间:1945年9月2日。

(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关键点拨]欧亚各国人民方式多样的抵抗斗争,牵制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力量,配合了反法西斯主要盟国的军事行动,成为欧亚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深化探究]材料广岛核爆炸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思考(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有哪些?(2)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1)①波茨坦会议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公告,协调了盟国对日行动。

②1945年,美军逼近日本本土,逐步占领琉磺岛和冲绳岛;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

③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④中国抗日军民大反攻。

(2)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性。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强了反法西斯各国的合作,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

③各国人民为自由、民主而战,士气高昂,作战英勇。

课堂小结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的结束,到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在各大战场都开始了反攻,尤其是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1945年4月苏美军队在易北河会师,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亚洲太平洋战场上,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美国投放原子弹、中国抗日军民也发动战略反攻,走投无路的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1943年,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的直接前提是( )A.北非战场取得胜利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答案 A2.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根本好转”的表现有( )①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之中②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③北非德、意军队投降④苏德战场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A.①④B.③④C.②③D.②③④答案 D解析德黑兰会议是在1943年11月举行的,此前,1943年5月,北非德、意军队投降;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德战场上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而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之中是在1944年6月美、英等国盟军成功在诺曼底登陆后。

故“根本好转”的表现是D项。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联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 )A.西西里岛登陆B.诺曼底登陆C.突尼斯歼灭战D.阿拉曼战役答案 B解析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

4.在国际公约中明确宣告日本必须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是( )A.《雅尔塔协定》B.《德黑兰宣言》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答案 C解析选项所涉及的四个条约只有《开罗宣言》明确宣告了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5.雅尔塔会议与波茨坦会议在内容上的一致之处是( )A.苏联许诺参加对日作战B.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C.都主张根除德国军国主义D.都强调盟国对德一致行动答案 C解析波茨坦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

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

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就足以获胜。

苏联的参战,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军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苏联红军参战是决定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

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自己的力量,对日作战,美国拥有军事优势……而这是根本的。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二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以武士精神,拼命抵抗,至死方休。

……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消灭日本的抵抗,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生命。

——W.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8卷材料三8月6日,美国以第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海军基地——广岛。

……事后调查,该市死伤总数,死者计6万人,伤10万人,而伤者大多数无法治疗。

——《日本拒绝乞降受降目击记》请回答:(1)在关于日本战败的原因分析上,有哪些主要观点?(2)你认为应当如何评价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3)你对日本人民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悲剧如何认识?(4)西方人士分析日本战败原因方面是否客观公正?为什么?答案(1)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海军力量的优势是战胜日本的原因;第二种观点认为,苏联对日作战是决定性因素;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国对日本的军事优势是战胜日本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