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人教版水的电离溶液的pH学案

合集下载

pH学案

pH学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考纲解读]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

3.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

4.了解测定溶液pH 的方法(强酸、强碱)。

溶液的pH 求算和酸碱性判断1.溶液的酸碱性判定规律(1)pH 相同的酸,某种酸的酸性越弱,则这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同样,pH 相同的碱,某种碱的碱性越弱,则这种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也越大。

(2)酸与碱的pH 之和为14,强酸与强碱等体积混合时,溶液的pH =7;强酸与弱碱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7;强碱与弱酸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7。

2.稀释后溶液pH 的变化规律(1)强酸溶液,被稀释10n 倍,溶液的pH 增大n (溶液的pH 不会大于7)。

(2)强碱溶液,被稀释10n 倍,溶液的pH 减小n (溶液的pH 不会小于7)。

(3)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或强碱与弱碱)被稀释相同倍数,则溶液的pH 变化不同,强酸(或强碱)的pH 变化大。

(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强酸和弱酸,被稀释相同倍数,则溶液的pH 变化不同,强酸的pH 增大得比弱酸快(强碱、弱碱类似)。

3.关于溶液pH 的计算 (1)单一溶液的pH 计算强酸溶液:如H n A ,设浓度为c mol·L -1,c (H +)=nc mol·L -1,pH =-lg c (H +)=-lg nc 。

强碱溶液:如B(OH)n ,设浓度为c mol·L -1,c (H +)=10-14ncmol·L -1,pH =-lg c (H +)=14+lg nc 。

(2)酸、碱混合溶液的pH 计算先计算混合溶液的c (H +)或c (OH -),然后再计算pH 。

两强酸混合:混合溶液中c 混(H +)=c 1(H +)V 1+c 2(H +)V 2V 1+V 2两强碱混合:混合溶液中c 混(OH -)=c 1(OH -)V 1+c 2(OH -)V 2V 1+V 2强酸与强碱混合:c 混(H +)[或c 混(OH -)]=|c 酸(H +)V 酸-c 碱(OH -)V 碱|V 酸+V 碱(3)混合溶液pH 的计算例1:在25℃时, pH 值等于1的硫酸溶液与pH 值等于3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区一等奖)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区一等奖)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等基本概念进一步理解并掌握。
2.通过练习,是学生会使用水的离子积和PH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手、脑、口并用;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 pH 的定义和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能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触摸高考:
高考选项正误判断
1.『2012·江苏卷』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
2.『2012·广东卷』常温下pH为2的盐酸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 )
3.『2013·天津卷』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 ℃ NaCl溶液的Kw ( )
4.『2013·江苏卷』由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可以大量共存( )
二、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一、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______的电解质,H2O+H2O⇌H3O++OH-,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__。
3、(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6mol·L-1,则此溶液有可能是()
(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9mol·L-1,则此溶液有可能是()
A、HCl B、NaCl C、NaHSO4D、NH4Cl
4、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高三一轮复习——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值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H 3O + + OH —简写为:H 2OH + + OH—实验测定:25℃纯水中 C(H +)=C(OH -)=1710-⨯mol/L100℃ C(H +)=C(OH -) = 1610-⨯ mol/L2.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 C(H +)·C(OH -常温下: k w = 3.影响Kw 大小的因素是:注意: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在常温时,K W = ,K W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与: 有关。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1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对于中性水,尽管Kw 、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 +]=[OH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例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0×10-7mol/L ,则此时溶液中c (OH -)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 (H +)=5.0×10-6mol/L ,则c (OH -)为 。

〖针对性训练〗1.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 +)=2.4×10-7mol/L ,则C(OH -)为( )A .2.4×10-7mol/L B .0.1×10-7mol/L C .714104.2100.1--⨯⨯ mol/L D .C(OH -)无法确定2.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 H ++OH -,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 (25℃)=1.0×10-14,k w (35℃)=2.1×10-14。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最新考纲:1.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pH的定义。

3.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水的电离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水的电离,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酸碱中和滴定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误差分析。

知识点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简写为H2O H++OH-。

25 ℃时,纯水中c(H+)=c(OH-)=1×10-7_mol·L-1。

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与c(OH-)都相等。

2.水的离子积常数(1)水的离子积常数:K w=c(H+)·c(OH-)。

25 ℃时,K w=1×10-14,100 ℃时,K w=1×10-12。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增大。

(3)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4)K 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 w不变。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续表)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蒸馏水中滴加稀硫酸和浓H2SO4,K w不变( ×)提示:滴浓硫酸时温度升高,K w增大。

2.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提示:醋酸铵促进水的电离。

3.K w=1×10-14( ×)提示:常温时才有K w=1×10-14。

4.25 ℃时NH4Cl溶液的K w大于1×10-14( ×)提示:常温时纯水或稀溶液的K w均为1×10-14。

高中化学_《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2.理解掌握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及实质。

3.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4.初步掌握测定pH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pH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思考探究和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1.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及实质.2.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有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学生对水的原有认识停留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和“纯水不导电”的基础上,通过本节的教学,学生会更深入的了解“纯水中除了水分子,还有极少量的H+和OH-”以及“纯水具有微弱导电能力”的事实,在情感上,以原来的最为熟悉的水为研究对象,学会了从科学宏观角度看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树立更科学的生活观念和态度;通过水的离子积和溶液酸碱性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等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化学反应原理》总体原理较多,学生容易失去兴趣,而本节课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所设置的问题和实验探究都能认真积极思考,知识点的掌握还是不错的,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这为后面的新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课堂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激发学习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还发现学生对实验探究课兴趣高昂,课堂效果良好!教材分析:《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这一节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二节部分内容,它是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在第三章水溶液的离子平衡中的拓展与应用,水的电离平衡是建立在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理论的深入认识基础上的,而后续的盐类水解平衡则是前述两节内容的综合应用,它们在知识的认识水平上是渐进的,因此本节内容在教学功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学案(人教版)第九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52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学案(人教版)第九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52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5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复习目标]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 w )。

2.了解溶液pH 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

考点一 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2.填写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具体影响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K w 水的电离程度c (OH -)c (H +) HCl NaOH Na 2CO 3 NaHSO 4 加热3.计算c H 2O(H +)或c H 2O(OH -) (1)室温下, mol·L-1的盐酸中,c H 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室温下,pH =4的亚硫酸溶液中,c H 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pH =10的KOH 溶液中,c H 2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室温下,pH =4的NH 4Cl 溶液中,c H 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室温下,pH =10的CH 3COONa 溶液中,c H 2O(OH -)=____________。

溶液中2H O c (H +)或2H O c (OH -)的计算及应用(以室温为例)(1)酸、碱抑制水的电离,酸溶液中求c (OH -),即2H O c (H +)=2H O c (OH -)=c (OH -),碱溶液中求c (H +),即2H O c (OH -)=2H O c (H +)=c (H +)。

(2)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故2H O c (H +)等于显性离子的浓度。

(3)酸式盐溶液酸式酸根以电离为主:2H O c (H +)=2H O c (OH -)=c (OH -)。

酸式酸根以水解为主:2H O c (H +)=2H O c (OH -)=c (OH -)。

高二化学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 人民版

高二化学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 人民版

高二化学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人民版【预习导航学案】(走进去,眼前一道美丽的风景)〖目标导入〗一、水的电离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水中水的电离形式为:,加入盐酸会水的电离(填“促进”、“抑制”),加入烧碱会水的电离(填“促进”、“抑制”);加入盐不一定影响水的电离,加入食盐则水的电离平衡移动。

2、水的离子积常数记做,其含义可以表示为:,常温下(250C)水所电离出的c(H+)=c(OH-)= ,所以常温下的K W= ,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和因素有关,比如,已知在1000C时,K W=1×10-12,则此时纯水中c(H+)=c(OH-)= ,3、pH是描述溶液酸碱性强弱的一个数值,其计算式为:。

常温时纯水的pH= ;二、溶液的酸碱性4、由于任何溶液中都同时含有H+和OH-,故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关键看H+和OH-的相对大小:在常温下(250C)时:酸性溶液:c(H+) c(OH-),其pH范围;中性溶液:c(H+) c(OH-),其pH范围;碱性溶液:c(H+) c(OH-),其pH范围;5、对于一个溶液,其pH 则酸性越强,其 pH 则碱性越强。

〖轻松鼠标〗一、1.H2O H++OH-抑制抑制不2.Kw Kw =c(H+)×c(OH-) 1×10-7mol/L1×10-14温度1×10-6mol/L3.pH= —lg c(H+)7二、4.> pH<7= pH<=7< pH>75.越小越大【互动研学课堂】(名师点拨,顺利走进互动学习快车道)〖教材串讲〗一、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它能微弱的电离,成水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电离的方程式为:H2O+H2O H3O++OH-或 H2O H++OH-这个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升温, 水的电离平衡右移, 其电离程度增大。

1、精确的实验证明测得,在25℃(常温)时, 纯水中 c(H+) 和 c(OH-) 都等于1×10-7mol/L,即25 ℃时,kw=c(H+) · c(OH-) =1×10-14,kw 为水的离子积常数,〖例题解说〗【例1】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会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的是()A. NaClB.NaOHC.HClD.乙醇答案:BC点拨:由水的电离H2O H++OH-,结合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判断,加入NaOH 或HCl 后,相应增加溶液中OH-或 H+的浓度,故而使水的电离向逆向移动;而加入NaCl后,其电离出的Na+ 和Cl- 对水的电离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乙醇是非电解质,不会电离,故而对于谁的电离平衡也没有任何影响。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第二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第二课时)

第三节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二)制作:田宇 审核:高二化学组【知识探究】一、溶液pH 的计算基本类型1、单一溶液的pH 计算例:分别求0.05mol/LH 2SO 4溶液和0.05mol/L Ba(OH)2溶液的pH ?请尝试自己总结出pH 计算的基本规律:2、酸、碱混合pH 计算①两强酸混合:例:将pH =4的盐酸溶液与pH =6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___; ②两强碱混合:例:pH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氢离子 浓度最接近于( )A. 21010108--+mol·L -1B. 2101046--+mol·L -1 C.(10-8+10-10)mol·L -1 D.2×10-10 mol·L -1例:室温下将n 体积pH=10和m 体积pH=13两种NaOH 溶液混合得pH=12的NaOH 溶液,则n :m=__________③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pH 的计算例:1体积pH=2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 等于( )A .9.0B .10.0C .11.0D .12.03、酸、碱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例:常温下,将pH=1的H 2SO 4溶液和pH=13的NaOH 溶液分别稀释1000倍,求所得 溶液的pH 。

4、特殊稀释情况①对于强酸溶液,每稀释10n 倍,pH 个单位。

②对于强碱溶液,每稀释10n 倍,pH 个单位。

③常温下不论任何溶液,稀释时pH 均向 靠近;无限稀释后pH 均为 。

例: 常温下,10-4mol/L 的盐酸溶液中,c (OH -)= mol/L ,将上述盐酸稀释10倍,溶液中c (H +)= mol/L 、c (OH -)= mol/L ;将上述溶液稀释10000倍,溶液中c (H +)= mol/L 、c (OH -)= mol/L 。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平衡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平衡

H2O
H+ + OH-
对常温下纯水进行下列操作,填写下表
条件
酸碱性 平衡移 C(H+) C(OH-) C(H+) Kw
动方向
C(OH-)
大小
加热 中性 正向 增大 增大 = 增大
加HCl 酸性 逆向 增大 减小 > 不变
加 碱性 逆向 减小 增大 < 不变
NaOH
(3)加酸或加碱:抑制水的电离,但 水的离子积保持不变。
解:稀释前:c(OH-)=
=1 ×10-2 mol/L 稀释后: c(OH-) =
=1 ×10-4mol/L
c(H+)=
=
=1 ×10-10mol/L
pH=-lgc(H+) =10 关键:稀释碱溶液相当于稀释OH-
巩固练习
溶液的稀释
①pH=3的稀盐酸加水稀释100倍 ②pH=2的稀硫酸加水稀释100倍
④C (H+) 和 C (OH-) 指水溶液H+ 和OH- 的总浓度
练习1:常温下,0.01mol/L盐酸溶液中 C(H+)、 C(OH-)分别为多少?由水电 离出的C水(H+)、 C水(OH-)分别为多少?
练习2:常温下,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 C(H+)、C(OH-)分别为多少?由水电 离出的C水(H+)、 C水(OH-)分别为多少?
课后作业:
完成P169 考点一练习题,预习考 点二中混合溶液pH的计算。
感谢聆听. 欢迎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稀释后所得 溶液的pH
5
4
③pH=1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 9
④pH=12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0倍 10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考点一 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或 。

2.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 。

(1)室温下:K w = 。

(2)影响因素:只与有关,升高温度,K w 。

(3)适用范围:K w 不仅适用于 ,也适用于 。

(4)K w 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 +和OH -,只要温度不变,K w 不变。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 ,K w 。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 ,K w 。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 3、Na 2CO 3),水的电离程度 ,K w 。

4.填写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具体影响体系变化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Kw 水的电离程度 c(OH -)c(H +) HCl NaOH 可水解的盐 Na 2CO 3 NH 4Cl 温度升温 降温其他:如加入Na深度思考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pH =2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 (H +)和c (OH -)总是相等的( ) (2)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 2SO 4,K w 不变( )(3)NaCl 溶液和CH 3COONH 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4)室温下,0.1 mol ·L -1的HCl 溶液与0.1 mol ·L -1的NaOH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5)25 ℃和60 ℃的水的pH ,前者大于后者,但都显中性( )(6)室温下,pH 值相同的NaOH 溶液与CH 3COONa 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后者大( ) (7)常温下,pH =5的NH 4Cl 溶液与pH =9的CH 3COON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2.甲同学认为,在水中加入H 2SO 4,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解释是加入H 2SO 4后c (H +)增大,平衡左移。

乙同学认为,加入H 2SO 4后,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解释为加入H 2SO 4后,c (H +)浓度增大,H +与OH-中和,平衡右移。

第一节 水溶液 一轮复习教学案 含答案

第一节 水溶液 一轮复习教学案 含答案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学习目标】1.掌握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2.理解水溶液的酸碱度与溶液pH的关系3.掌握溶液pH的计算类型及方法4.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方式【预习导学】一.水的电离实验证明,去离子纯水也会有微弱的导电性,说明纯水中的微粒除水分子外还存在、,是由产生的。

1、水的电离方程式:水电离的特点:电离程度,为(吸热、放热)过程2、水的电离平衡常数:3、水的离子积常数:,25℃(常温)水的离子积常数:4、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H2O H+ + OH- △H >0(1)酸、碱:纯水中加入酸或碱,均使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此时若温度不变,Kw 。

(2)温度:水的电离热,升温将水的电离,故平衡右移,[H+]和[OH-]同时增大,K w,pH值变,溶液显性;(3)易水解的盐:纯水中加能水解的盐,会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只要温度不变,K w(4)其它因素:如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则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

【练习】1.纯水在室温下的PH=____,若温度升高, [H+]______1.0×10-7mol/L,溶液PH____7,溶液呈________性。

2.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H+]=2.4×10-7mol/L,则[OH-]=_________________。

3. 25℃时(1)在0.01 mol·L-1盐酸中,[H+]= ,[OH-]= 。

(2)在0.01 mol·L-1 NaOH溶液中[H+]= , [OH-]= 。

二、溶液的酸碱度酸性溶液中并非只有H+,还有OH-,只是[H+][OH-];碱性溶液中也存在H+,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溶液中的决定的。

1、溶液的酸碱性2.溶液的pH1)公式:___________ 2) 应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pH的范围____________3)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pH越酸性越pH越碱性越4) pH的测量方法: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学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学案.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学案肖艳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c(H+)、c(OH-)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的离子积的相关资料自学和数据查询,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通过查阅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相关资料体会语言学科的真正用途学习重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学习难点:有关pH的计算学习内容: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方程式用灵敏的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可知:纯水具有导电性,但极其微弱,为什么呢?说明:(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只能微弱的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 H2O H3O+ + OH—简写为:H2O H+ + OH—(2)从纯水的导电性实验测得,25℃时,1L纯水中只有1×10-7mol H2O电离。

所以C H+ = C OH-=1×10-7mol/L2、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时,C H+与C OH-的乘积时一个常数,通常我们把它写作K W,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即C H+·C OH-=K W25℃时,K W= C H+·C OH-=1×10-7×1×10-7=1×10-14。

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吸热,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 W增大,25℃时,K W=1×10-14;100℃时,K W=1×10-12。

水的离子积常数反映了一定温度下的水的H+ 浓度和OH- 浓度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水的离子积是水电离平衡时的性质,它是一个温度函数,与溶质无关,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酸、碱、盐稀溶液,即溶液中,25℃,C H+·C OH-=1×10-14。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一、3年真题考点分布二、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从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涉及本考点的试题难度一般较大,常结合盐类水解、电离平衡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进行综合命题,常见的命题形式:(1)结合图像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判断、pH的计算,以及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等。

(2)以酸碱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强”滴“弱”过程中微粒浓度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知识。

(3)以滴定为基础,考查相关操作和计算等。

【备考策略】(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pH,掌握检测溶液pH的方法。

(2)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能正确测定溶液pH,能调控溶液的酸碱性。

(3)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理解酸碱中和滴定,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能够分析以图像形式考查滴定曲线。

【命题预测】预测2024年本考点依然会结合图像,考查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以及pH的相关计算等;还会基于中和滴定,考查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有关计算,注意滴定现象、操作、滴定终点判断的规范表达,能进行误差分析。

考法1 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2H2O⇌⇌H3O++OH-或H2O⇌⇌H++OH-。

2.水的离子积常数(1)表达式:K w=c(H+)·c(OH-)。

室温下,K w=1×10−14。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K w 增大。

(3)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 w不变。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增大。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不变。

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具体影响考法2 溶液的酸碱性和pH1.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决定的。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续上页 (3)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 H+或OH-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c(H+)水=c(OH-)水=c(H+)溶液。 (4)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 H+或OH-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c(OH-)水=c(H+)水=c(OH-)溶液。
递进题组·练能力
题组一 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结果判断
1.常温时,纯水中由水电离出的c(H+)=a mol·L-1,pH=1的盐酸中由水
பைடு நூலகம்
电离出的c(H+)=b mol·L-1,0.1 mol·L-1的盐酸与0.1 mol·L-1的氨水等
体积混合后,由水电离出的c(H+)=c mol·L-1,则a、b、c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a>b
C.c>b>a
D.b>c>a
解析 常温时,纯水中由水电离出的c(H+)=a mol·L-1,pH=1的盐酸 中由水电离出的c(H+)=b mol·L-1,盐酸抑制水的电离,所以b<a; 0.1 mol·L-1的盐酸与0.1 mol·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生成氯化铵溶液, 铵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H+)=c mol·L-1,则c>a, 故a、b、c的大小关系是c>a>b,B正确。
知识梳理·夯基础
1.水的电离 (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过程_吸__热__(填“吸热”或“放热”)。水
cH+·cOH- 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K__=_____c_H__2O__ ____。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向_正__方向移动,c(H+)和c(OH-)均 _增__大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加酸或碱会_抑__制__(填“促进”或“抑制”)水的电离。 ③加能水解的盐,可与水电离出的__H_+_或__O_H__-_结合,使水的电离平 衡_正__向__移动。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1.复习重点1.通过对水的电离、离子积、pH 定义等重要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的练习,提高认知能力;2.灵活解答水的电离平衡的相关问题;3.掌握混合溶液pH 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数学工具解决一些有关pH 计算的综合问题4.培养学习过程中探究、总结的习惯。

2.难点聚焦(一)溶液的酸碱性及pH 的值溶液呈的酸碱性何性,取决于溶液中[H +]、[OH —]的相对大小:pH 值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的[H +]大小pH=-lg[H +],pOH=-lgKw=pKw(1)酸性越强,pH 值越小,碱性越强,pH 值越大,pH 值减小一个单位,[H +]就增大到原来的10倍,pH 值减小n 个单位,[H +]的增大到原来的10n 倍.(2)任意水溶液中[H +]≠0,但pH 可为0,此时[H +]=1mol/L ,一般[H +]>1mol/L 时,pH <0,故直接用[H +]表示.(3)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为:[H 0]= [OH —]或pH=pOH=21pKw 只有当室温时,Kw=1×10—14[H +]=[OH —]=10—7mol/L溶液呈中性pH=pOH=21pKw=7 分析 原因:H 2O H ++OH -Q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湿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kw 越大. 中性:pH=pOH=21pKw T ↗→Kw ↗→pH+pOH ↘ T ↘→Kw ↘→pH=pOH ↗ 如:100℃,KW=1×10—12.. pKw=12.中性时Ph=21pKw=6<7. 图示:不同湿度(T 1>T 2)时溶液中[H +]与[OH —],pH 与pOH 关系想一想:图一与图二有哪些不同?为何不同? 提示:(①形状 ②T 1、T 2相对位置)③简平分钱划分的两个区域酸碱性不同。

建议以[H +]、[OH —]=Kw ,和pH+pOH=pKw 两个关系或考虑,并注意湿度不同时Kw 的影响。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第一课时)

第三节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一)制作:田宇 审核:高二化学组【知识探究】一、水的电离平衡 1.表示方法: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 2O +H 2 简写为:2.电离特点:I、电离程度小,常温下,c(H +)=c(OH -)=____________mol/L II 、正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促进水电离的因素有 ; 抑制水电离的因素有 。

二、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与离子积常数1、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2、水的离子积常数:Kw= _________________酸性溶液:Kw= _________________( 当c(H +)酸>100 c(H +)水时,忽略掉c(H +)水) 碱性溶液:Kw= _________________( 当c(OH -)碱>100 c(OH -)水时,忽略掉c(OH -)水) 3、影响因素:(1)K W 只受 的影响,常温下c (H +)=c (OH –)=,K W =c (H +)·c (OH –)= ,pH = , 一定时K W 不变, 温度升高,K W 。

(2)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主要指酸、碱、盐)水溶液,常温下 任何电解质水溶液中 ;这又可说明.....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 衡,即任何水溶液中都是H +与OH -共存。

【思考】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时,离子浓度是否均减小?三、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pH(1)定义:pH=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H范围: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其c (H+)的大小范围一般为:mol/L <c (H+)< mol/L。

即>pH>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第四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第四课时)

第三节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四)制作:田宇审核:高二化学组Array学生实验:酸碱中和滴定一、实验目的:测量未知溶液的浓度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和药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10)、甲基橙(3.1-4.4)四、实验步骤(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3、量取:用碱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并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现象为。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盐酸,使液面恰好在(二)滴定阶段1、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左手,眼睛,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变为且。

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被盐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

(三)数据处理取三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并写出计算过程,注意有效数字。

五、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⑴理论依据:⑵实例:滴定过程中以下操作会使滴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用滴定管滴定时①用蒸馏水洗滴定管后,没有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②若用滴定管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末排出,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③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④滴定过程中,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或盛标准液滴定管漏液()读数①开始时仰视,终点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②开始时俯视,终点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③结束时仰视,开始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④结束时俯视,开始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⑤滴定结束后,立即读数()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读数①开始时仰视,终点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②结束时俯视,开始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锥形瓶: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洗()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末干燥()③在滴定过程中有标准液粘在锥形瓶内壁,又未用蒸馏水冲下()④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后未摇匀,出现局部变色或刚变色未等待半分钟观察变色是否稳定就停止滴定,造成滴定未达终点,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⑤用强酸滴定强碱时,碱液移入锥形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再滴定()指示剂:①滴定终止一分钟后,溶液又呈现出滴定前的颜色()②当指示剂变色后若反加一滴待测液,而溶液未恢复滴定前的颜色()标准液配制时出现问题:①配制标准液定容时俯视环形刻度线()②配制标准液时,用筒量量取溶液时俯视环形刻度线()由于待测液中混有杂质而引起的误差练习: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碳酸钠溶液的浓度,若配制碳酸钠溶液时所用碳酸钠固体中含有下列杂质。

学案-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学案-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

2. 溶液酸碱性的实质。

3. 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水溶液中H+与OH-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树立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习过程】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一) 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问题组一1. 若温度不变,往水中加入酸或碱成为稀溶液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是否改变?2. 已知室温时稀水溶液中c(H2O)可认为与纯水相同,根据K W=K·c(H2O),则室温下稀的电解质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应该还是多少?3.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1)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只受那哪种因素影响?(2)水的离子积与溶液的酸碱性是否有关?(二) 溶液的酸碱性的实质问题组二1. 室温时,对纯水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运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离子积常数分析,找出变化趋势(增大或减小):2. 归纳溶液的酸碱性与c(H)和c(OH)相对大小的关系?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酸性溶液:c(H+) c(OH-),c(H+) 1×10-7mol/L1中性溶液:c(H+) c(OH-) 1×10-7mol/L碱性溶液:c(H+) c(OH-),c(H+) 1×10-7mol/L【拓展提高】1. 在100 ℃时K W=10-12,此时纯水中c(H+)为多少?该温度下c(H+) = 1×10-7mol/L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2. c(H+)>1×10-7mol/L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吗?3. 用c(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应注意什么呢?(三)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问题组三1. pH与c(H+)的关系如何表达?2. 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pH有什么关系呢?常温下:中性溶液 pH 7酸性溶液 pH 7碱性溶液 pH 73. 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吗?【学以致用】计算溶液的pH1. 室温下,0.1mol·L-1盐酸溶液的pH?2. 室温下,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pH?3. 计算盐酸溶液的pH时,我们忽略了水电离的H+,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pH时,我们忽略了水电离的OH-,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阅读教材P47,解决问题】1. pH和c(H+)或c(OH-)都可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什么情况下用pH表示更方便呢?c(H+)或c(OH-)小于时,使用更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25 水的电离溶液的pH【自主学习】考点1水的电离【基础梳理】1. 水的电离:水是一种,能发生微弱的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2. 水的离子积常数K w(1) 表达式:K w==(25 ℃)。

(2) 影响因素:K w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K w,温度升高,K w。

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T/℃0 10 20 25 40 50 90 100K w/10-14 0.134 0.292 0.681 1.01 2.92 5.47 38.0 55.03. 影响水电离平衡H2O H++OH-ΔH>0的因素条件平衡移动方向电离程度c(H+) c(OH-) pH 酸碱性升温正增大增大增大减小中性降温逆减小减小减小增大中性加HCl或醋酸逆减小增大减小减小酸性加NaOH或氨水逆减小减小增大增大碱性加FeCl3 正增大增大减小减小酸性加CH3COONa 正增大减小增大增大碱性加NaHSO4 逆减小增大减小减小酸性加NaHSO3 逆减小增大减小减小酸性加NaHCO3 正增大减小增大增大碱性【举题说法】例题1(2015·淮安期中)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c(H+)增大,K w不变B.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C. 增加水的量,平衡正向移动D. 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答案】 A【解析】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但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A正确;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水的电离,B错误;增加水的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变且相等,平衡不移动,C 错误;将水加热促进水电离,离子积常数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D错误。

变式1(2015·安徽二模)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五点K w间的关系:B>C>A=D=EB. 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C. 若从A点到C点,在温度不变时向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D. 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答案】 C【解析】温度升高,K w增大,故五点间K w间的关系:B>C>A=D=E,A正确;加酸,c(H+)变大,c(OH-)变小,但温度不变,K w不变,B正确;若从A点到C点,c(H+)变大,c(OH-)变大,K w增大,应升高温度,C错误;B点K w=1×10-12,pH=2的硫酸中c(H+)=10-2 mol·L-1,pH=10的KOH中c(OH-)=10-2 mol·L-1,等体积混合,恰好中和,溶液显中性,D正确。

关于水的电离的几个规律1. 在任意温度、任意物质的水溶液中(含纯水),由水本身电离出的c(H+)水=c(OH-)水。

2. 酸或碱对水的电离均起抑制作用。

(1) 只要酸的pH相等(不论强弱、不论几元)对水的抑制程度相等,碱也同理。

(2) 若酸溶液的pH与碱溶液的pOH相等,则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3. 酸式盐对水的电离的影响举例盐的酸碱性对水电离的影响NaHSO4、KHSO4 酸性抑制NaHSO3、KHC2O4 酸性抑制NaHCO3、KHS 碱性促进4. 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与溶液中的c(H+)或c(OH-)的大小规律(1) 酸溶液中c(OH-)等于由水电离出的c(H+)。

(2) 碱溶液中c(H+)等于由水电离出的c(OH-)。

(3) 强酸弱碱盐溶液中的c(H+)等于由水电离出的c(H+)。

(4) 强碱弱酸盐溶液中的c(OH-)等于由水电离出的c(OH-)。

考点2溶液的pH及其计算【基础梳理】定义pH=意义粗略表示稀溶液酸碱性的强弱范围一般在之间规律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测定方法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中心,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读出溶液的pH注意: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试纸(填“能”或“不能”)用蒸馏水润湿,记录数据时只能是整数。

若需精确测定溶液的pH,则应使用【举题说法】例题2(2015·淮安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95 ℃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 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 常温下,0.2 mol·L-1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 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答案】 C【解析】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电离,溶液中c(H+)增大,pH减小,但仍存在c(H+)=c(OH-),溶液呈中性,A错;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3<pH<4,B错;将0.2 mol·L-1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c(H+)=0.1 mol·L-1,则pH=1,C正确;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H+)=c(OH-)=1×10-3 mol·L-1,但醋酸为弱酸,不完全电离,醋酸浓度大,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pH<7,D错。

变式2(2015·海淀期中)常温下,pH=2的强酸溶液与pH=13的强碱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酸和强碱的体积比为()A. 1∶9B. 9∶1C. 1∶11D. 11∶1【答案】 B【解析】常温下,pH=2的强酸溶液中c(H+)=0.01 mol·L-1,pH=13的强碱溶液中c(OH-)=0.1 mol·L-1,混合溶液的pH=11,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中c(OH-)=0.1()-0.01()()()V VV V⨯⨯+碱酸酸碱=0.001 mol·L-1,则V(酸)∶V(碱)=9∶1。

有关pH计算的一般思维模型考点3溶液的酸碱性及酸碱中和滴定【基础梳理】1.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标准是与的相对大小。

2. 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和pH的关系溶液的酸碱性c(H+)/mol·L-1 c(OH-)/mol·L-1 pH K w(25℃) 中性溶液1×10-7 1×10-7 71×10-14 酸性溶液1×10-7 1×10-7 7碱性溶液1×10-7 1×10-7 73. 酸碱中和滴定(1) 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2) 原理:c (测)=()()()c V V标标测(以一元酸、一元碱为例)(3)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①准确测定待测液的体积;②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准确判断滴定的终点。

(4) 中和滴定操作①主要仪器: 、 、铁架台(带滴定管夹)、 、大烧杯。

②试剂:标准液、待测液、酸碱指示剂。

③滴定前准备(5) 滴定(6) 终点判断:滴入最后一滴反应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停止滴定,并记录标准溶液的体积,重复上述操作2~3次。

(7) 数据处理:求出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值,根据原理进行计算。

【举题说法】例题3(2015·镇江一模)常温下,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CH3COOH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①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c(H+)>c(OH-)B.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H+)=c(CH3COO-)+c(CH3COOH)+c(OH-)C. 点③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OH-)>c(H+)D. 在整个滴定过程中:溶液中3-3(CH)(CH O)(H)c COOHc CO c+⋅始终不变【答案】 D【解析】点①所示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H3COOH和CH3COONa,由于溶液呈酸性,故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故c(CH3COO-)>c(Na+),A错误;B项考查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该式子中多了c(CH3COOH),B错误;点③所示溶液显碱性,c(OH-)>c(H+),根据电荷守恒,则c(Na+)>c(CH3COO-),C错误;D项中的式子是CH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的倒数,由于温度在滴定过程中未变,CH3COOH的电离常数不变,故该比值不变,D正确。

变式3(2015·南通三模)常温下,用0.1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 mol·L-1的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B. 点③和点④所示溶液中都有:c(Na+)>c(OH-)>c(CH3COO-)>c(H+)C.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c(HCN)-c(CH3COOH)D. 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都有:c(CH3COO-)+c(OH-)=c(CH3COOH)+c(H+)【答案】 C【解析】由两条图像起点的纵坐标可知,酸性:CH3COOH>HCN,在点①溶液中相当于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CN和NaCN,由于该点所示溶液显碱性,故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故c(Na+)>c(CN-),在点②溶液中相当于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H3COOH和CH3COONa,该点溶液显酸性,故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故c(Na+)<c(CH3COO-),故c(CH3COO-)>c(CN-),A项错误;点③溶液pH=7,溶液呈中性,c(H+)=c(OH-),点④溶液中加入的NaOH溶液恰好与CH3COOH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中c(CH3COO-)>c(OH-),B项错误;根据两种酸的体积和浓度可知,在滴定过程中始终有n(HCN)+n(CN-)=n(CH3COOH)+n(CH3COO-)=2×10-3mol,①②两点加入了等体积的NaOH 溶液,则所得溶液体积相等,故c(CH3COO-)+c(CH3COOH)=c(CN-)+c(HCN),C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在②③两点溶液中都有c(CH3COO-)+c(OH-)=c(Na+)+c(H+),点②溶液中c(CH3COO-)>c(Na+)>c(CH3COOH),则c(CH3COO-)+c(OH-)>c(CH3COOH)+c(H+),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