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VIP专享】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VIP专享】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1、医学影像学: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功能信息及实施介入性治疗的科2、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3、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

4、核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5、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6、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7、骨质软化:指单位体积内类骨质钙化不足。

骨的有机成分,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

组织学变化主要是未钙化的骨样组织增多,骨骼失去硬度变软、变形,尤以负重部位为著。

8、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9、骨膜三角:如果引起骨膜增生的疾病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叫骨膜三角或Codman三角。

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叫死骨。

青枝骨折: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看不到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起,即青枝骨折。

10、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阻塞后,肺部分或完全无气不能膨胀而导致的体积缩小。

11、肺实变:终末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组织或细胞所代替。

12、空洞: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坏死物质经支气管排出而形成的病变状况。

13、空腔:肺内生理性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解1.像素:数字矩阵的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其数值转为黑白不同的灰度的方形单元,称之为像素.2.体素:在CT扫描中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即基本单元,称之为体素.3.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4.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软骨板,髓核及周围的纤维环组成。

5.侧隐窝:呈漏斗状,其前方是椎体后外面,后方是上关节突,侧方为椎弓根内壁,其前后径不小于3MM,隐窝内有将穿出椎间孔的神经根。

6.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7.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盐含量减少。

8.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所引起破骨细胞活动增强所致。

9.骨膜异常:包括骨膜反应和骨膜新生骨,是因骨膜受刺激后骨膜水肿、增厚,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最终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

10.Codman三角:恶性骨肿瘤常有广泛的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还可被肿瘤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称骨膜三角或~~11.骺离骨折:儿童长骨的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

12.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13.骨气鼓:骨结核发生于短骨或长骨的骨干时,初期改变为骨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故又有骨囊样结核和骨“气鼓”之称。

14.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

15.肺门:是一侧肺根的综合阴影,肺门影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和肺静脉构成。

影像学名词解释

影像学名词解释

1.医学影像学:指通过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动,以到达诊断的目的的技术,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之迟辟智美创作2.体素:CT图像处置时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称之为体素.3.像素:CT数字矩阵中的每个体素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构成CT图像,称之为像素.4.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放在窗宽范围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5.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范围取出,按从黑到白分歧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这样CT值较小的分歧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范围就是窗宽. 6.PACS: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是保管和传输图像的设备与软件系统.7.造影检查:人为引入人体管腔内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各种造影剂,目的是形成比较,更好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8..人工比较:人为引入人体管腔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造影剂,目的是形成比较,以更好的显示组织结构或病变.9. 占位效应:肿瘤、出血等占位性病变由于病变自己的体积,周围水肿等所致病变周围正常组织移位,变形称占位效应10、半月综合征:溃疡型胃癌时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周围绕以宽窄不等透明带,即环堤,边缘不规则而锐利,其中罕见结节状或指压迹充盈缺损.11、龛影:其病理基础是胃肠道壁的溃烂缺损,致使钡剂进入壁的缺损内,在切线位上龛影位于器官轮廓之外,轴位投影呈类圆形钡斑,见于消化道溃疡.肿瘤性病变的溃疡位于腔内,形成腔内龛影.12、MRCP:SE序列检查,T2WI水呈高信号,TR和TE时间越长,T2的权重越年夜,水的信号也就越高.采纳很年夜权重的T2WI突显水的结构称为水成像.这一技术科技将整个胆囊、胆管及胰管完整、清晰的显示,称之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13、小肝癌:小于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越3cm的肝细胞癌为小肝癌.14、肾自截:肾结核晚期引起肾脏钙化,甚至全肾钙化,向下延续到输尿管,肾功能的丧失称肾自截.15、牛眼征:在肝脏转移性肿瘤上暗示为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为高密度强化,最外层密度又低于肝实质.16、肾盂回流:一般发生在阻抗最低的处所肾盏穹隆部,发生破裂,尿液从破裂处进入肾盏肾窦间隙, 再进入淋巴系统,称肾盂肾窦回流..17、filling defect即充盈缺损,指消化道内固定性病变如肿瘤突入管腔而使BA剂不能充填,罕见于良恶性肿瘤与肉芽肿.18、灯胆征:肝血管瘤在T1WI上暗示为均匀低信号,T2WI上暗示为均匀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在肝实质低信号布景烘托下,肿瘤暗示为边缘锐利的明显高信号灶.19、憩室:暗示为管壁向外呈囊袋状膨出,有粘膜通入,能收缩使进入的钡剂排出.20、粘膜皱襞纠集:暗示为粘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处集中,呈放射状,见于溃疡瘢痕收缩或纤维收缩所致.21、食管膈壶腹:深吸气时横膈下降,食管裂孔收缩,常使钡剂于膈上方停顿,形成食管下段膈上一小段长约4-5CM一过性扩张,呼气时消失.22、肾脊角:肾的长轴自内上斜向外下,其延长线与脊柱纵轴相交形成锐角,称为倾斜角或肾脊角,正常为15-25. 23、马蹄肾:其特点是两肾的下极或上极相互融合,以下极融合型多见.融合部称为峡部,多为肾实质,少数为纤维组织相连.24、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指一订单元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骨质疏松的X线暗示主要是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松质中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呈现分层和变薄现象.25、骨质软化:指一订单元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即钙盐含量减少.X线暗示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26、骨质破坏:正常的骨组织为病理组织取代而造成的骨质缺损,暗示为局部的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和正常的骨结构消失,见于肿瘤、炎症等.27、CODMEN三角:引起骨膜反应的病变进展时,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吸收,破坏区两真个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称CODMEN三角.28、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每一个骨的骺软骨内继发骨化中心呈现时的年龄和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即骺线完全消失的年龄,称为~.29、骨质增生硬化:单元体积内骨量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30、Colles’frature:为最罕见的骨折之一,是指桡骨远端,距远端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陪伴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和尺骨茎突的撕脱性骨折.31、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年夜外力不宜使骨质完全断裂,仅暗示局部骨皮质或骨小梁结构扭曲,而看不到骨折线,称青枝骨折.32、dural tail sign:即脑膜尾征,指脑膜瘤MR检查时T1WI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周围脑膜强化征象.33、腔隙性梗死:是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34、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空洞,壁可由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及洞壁周围的薄层肺不张所构成.如坏死组织液化,且未完全经引流支气管排出,空洞内可见液平面.罕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肺真菌病.35、肺淤血:肺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流滞留在肺静脉系统内.肺静脉普遍扩张呈模糊条纹影,以中、下肺野显著,呈网状或圆点状,使肺野透亮度降低,两肺门影增年夜36、支气管气像:当肺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年夜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比较,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37、肺纹理:在布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也介入肺纹理的组成.38、atelectasis 即肺不张,支气管突然阻塞后,肺泡内的气体多在18-24小时被吸收,相应的肺组织萎陷.39、肺门舞蹈:透视下见肺动脉扩张搏动增强,是肺动脉高压的暗示.40、肺充血:又称肺血管增多,即肺动脉血流增多.X线暗示为肺门增年夜,肺纹理增多增粗,肺动脉段凸出,透视时可见肺动脉搏动增强,扩张的血管边缘清楚,肺野透亮度增加.见于左向右分流畸形,心脏排血量增多.41、淋巴管周围结节:主要在胸膜、支气管血管束和小叶间隔分布.有淋巴途径到肺内,主要见于癌性淋巴管炎、结节病及尘肺.42、机遇性肺炎:由于各种原因机体防御功能降低,引起的感染称为机遇性感染(2’),其中最易致病的脏器为肺,形成机遇性肺炎(1’).机遇性肺炎除罕见的细菌外,尚有低毒性细菌、病毒、霉菌及卡氏肺囊虫等(1’).43、空气支气管征:当肺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年夜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比较(3’),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2’),称之.。

(完整版)影像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影像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影像学名词解释影像学名词解释1.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

2.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可产生X 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称之为自然对比。

3.人工对比:低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引入在密度高于或者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4.CT:计算机体层成像称CT。

5.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通过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像技术。

6超声成像: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信息,经信息处理形成图像的成像技术。

7多普勒效应:是超声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反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

8. T1加权像(T1WI)是指图像主要反映的是组织间T1值的差别。

9.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10.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11.质子弛豫增强效应:顺磁性物质做为对比剂可缩短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12. 驰豫:磁化矢量恢复到平衡态的过程,磁化矢量越大,MRI探测到的信号就越强13.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14.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就是因为有骨疾病而导致的骨折。

15.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16.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17.骨质破坏: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18.骨质增生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估量的增多。

.19质子密度加权像:反映组织间质子密度差别所获得的加权像称~20.骨质坏死:指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第一章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1. X 线:波长极短,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

波长范围为0.0006~50nm。

2.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可产生X 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称为自然对比。

依靠自然对比所获的X 线图像,称为平片。

3.人工对比: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引入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称为人工对比。

这种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

4.造影检查:用人工对比方法进行的X 线检查称为造影检查。

5.CT:用X线摄影,对X线束对人体层面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该层面的重建图像,是数字化成像。

6.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7.多普勒效应:超声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反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

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1.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2.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3.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4.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5.骨质增生硬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的骨量增多。

6.骨膜异常:包括骨膜反应和骨膜新生骨,是由骨膜受刺激,骨膜水肿、增厚,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最终形成骨膜新生骨,常提示病变存在。

7.Codman 三角:即骨膜三角,引起骨膜增生的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称为骨膜三角。

8.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9.关节肿胀:常由关节积液或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出血和炎症所致。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nxpdy
49. 放大率:放大的影像比实际肢体增大的倍数叫放大率或称放大倍数。 50. 第一斜位:被检者身体右侧朝前倾斜贴暗盒面或立位摄影架面板,或者是摄影床的床面。左侧远 离暗盒或床面,冠状面与暗盒面或床面倾斜一定角度。 51. 宽容度:是指连接特性曲线上指定两点密度所对应的曝光量范围。 52. 听眶线: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连线,此线为解剖学上的颅骨基底线,或水平线。 53. 透光率:透过照片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 54. 增感率:在照片上取得相同的密度值 1.0 时,无屏与有屏所需要的曝光量之比值。 55. 平均斜率:连接胶片特性曲线上指定两点密度 D1 和 D2 的直线与横坐标夹角的正切值。 56. 栅比:是铅条高度与铅条间距之比。 57. 定影:就是将未感光的卤化银溶解掉的过程。 58. 时间减影:用作减影的两图像是在不同显影时期获得的。 59. 球管热容量:X 线管处于最大冷却率时,允许承受的最大热量。 60. 均匀度:主磁场的均匀性系指 B0 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的大小变化。 61. 空间分辨率:是指图像中可辨认的邻接物体空间几何长度的最小极限,即对细微结构的分辨率。 62. CT 值:CT 影像中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物质对 X 线线性平均衰减量大小的表示。 63. 时间飞跃效应:是指流动的自旋流进静态组织区域而产生比静态组织高的 MR 信号。 64. 进动:原子自旋轴与主磁场的轴线有一小角度不完全平行,并围绕主磁场轴作较慢的旋转。 65. 纵向弛豫:通常将 Mz 的恢复称为纵向弛豫,是自旋一晶格弛豫的反映,因此又称其为 T1 弛豫。 66. 螺距:定义为扫描时床进速度与扫描层厚之比值。 67. 像素:又称像元,指组成图像矩阵中的基本单元。 68.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以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仪器探测其行踪, 达到研究示踪剂在生物体系或外界环境中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技术。 69. 放射自显影技术:利用射线能使感光材料感光的原理,探测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在生物组织中 分布状态的一种显影技术。包括宏观自显影、微观自显影、电子显微镜自显影等。 70.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通过显示放射性药物在体内吸收、代谢、浓聚、排泄过程及分布的影像, 从而判断机体组织的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 71. 阴性显像:正常部位能摄取放射性药物,病变部位失去相应功能表现为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72. 阳性显像:病灶部位放射性摄取高于正常组织的显像。 73.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 74.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核的能量状态不同的核素。 75. 电子俘获:原子核中质子从核外取得电子变为中子,由于外层电子与内层能量差,形成的新核素 不稳定,多余能量使电子脱离轨道产生俄歇电子,或发射特征性 X 线。 76. 衰变常数:单位时间原子核发生衰变的几率。 77. 有效半衰期:放射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由于物理衰变和生物代谢共同作用下减少一半的时间。 78. 韧致辐射:β-粒子与物质作用,部分能量变为 X 射线,发生率与受作用的物质原子序数成正比。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总论1、人工对比2、CT值3、DWI4、MRA5、动态增强扫描6、流空效应1237、窗宽8、脑灌注成像9、部分容积效应10、放射性核素显像1、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用人为的方法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产生对比的方法,称为人工对比即造影检查。

2、系CT扫描中X线衰减系数的单位,用于表示CT图像中物质组织线性衰减系数(吸收系数)的相对值。

用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表示,简写为HU。

3、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是利用磁共振成像观察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的一种成像方法。

水分子扩散快慢可用表观扩散系数(ADC)和DWI两种方式表示。

4、即磁共振血管成像,是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技术。

MRA不但对血管解剖腔简单描绘,而且可以反映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故又称磁共振血流成像。

5、是指注射对比剂后对某些感兴趣的层面作连续快速多次的扫描,它可以了解病变的强化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6、是指心脏、血管内的血液由于迅速流动,使发射MR信号的氢原子核居于接收范围之外,所以测不到MR信号,在T1或T2加权像中均呈黑影,这就是流空效应。

7、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用某一定范围的CT值,使只有在规定范围内的不同CT值,才能有灰度的变化,而在此范围最低值和最高值以外的CT值,一律分别显示为黑或白色。

8、快速静脉团注有机碘对比剂后,在对比剂首次通过受检脑组织时进行快速动态扫描,并重组脑实质血流灌注参数图像。

它反映脑实质的微循环和血流灌注情况。

9、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物质时,其所测CT值是它们的平均值,因而不能如实反映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CT值,这种现象为部分容积效应或称部分容积现象。

10、是用有放射性的特殊药物对人体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所用的药物又称显像剂,是一类含有放射性核素的特殊制剂,它可以是放射性核素本身,也可以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或多肽、蛋白质、激素、血液成分、抗体等。

(完整)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完整)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骨、关节系统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gou与干gou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月和年)来表示即是骨龄。

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组织学变化是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

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其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骨皮质边缘模糊,骨骼可见到各种变形,及假骨折线等征象。

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细胞活动增强所致.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

早期在哈氏管周围,X线表现破坏呈筛孔状,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则呈虫蚀状.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

X线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质间可见1~2mm宽的透亮间隙。

以后可随增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而表现各异。

骨质增生硬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X线表现是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供应的中断。

组织学上是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萎缩。

死骨的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骨膜三角:如引起骨膜增生的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称为骨膜三角。

骨折:是骨或软骨结构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中断,骨gou分离也属骨折。

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褶,凹陷或隆突。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功能信息及实施介入性治疗的科1、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2、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

3、核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4、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5、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6、骨质软化:指单位体积内类骨质钙化不足。

骨的有机成分,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

组织学变化主要是未钙化的骨样组织增多,骨骼失去硬度变软、变形,尤以负重部位为著。

7、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8、骨膜三角:如果引起骨膜增生的疾病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叫骨膜三角或Codman三角。

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叫死骨。

青枝骨折: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看不到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起,即青枝骨折。

9、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阻塞后,肺部分或完全无气不能膨胀而导致的体积缩小。

10、肺实变:终末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组织或细胞所代替。

11、空洞: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坏死物质经支气管排出而形成的病变状况。

12、空腔:肺内生理性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13、钙化:属于变质性病变,受到破坏的组织发生分解而引起局部酸碱度变化时,钙离子以磷酸盐或碳酸盐的形式沉积下来,多发生在退行性变或坏死组织内。

(完整版)影像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影像学名词解释

影像学名词解释1.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

2.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可产生X 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称之为自然对比。

3.人工对比:低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引入在密度高于或者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4.CT:计算机体层成像称CT。

5.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通过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像技术。

6超声成像: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信息,经信息处理形成图像的成像技术。

7多普勒效应:是超声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反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

8. T1加权像(T1WI)是指图像主要反映的是组织间T1值的差别。

9.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10.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11.质子弛豫增强效应:顺磁性物质做为对比剂可缩短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12. 驰豫:磁化矢量恢复到平衡态的过程,磁化矢量越大,MRI探测到的信号就越强13.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14.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就是因为有骨疾病而导致的骨折。

15.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16.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17.骨质破坏: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18.骨质增生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估量的增多。

.19质子密度加权像:反映组织间质子密度差别所获得的加权像称~20.骨质坏死:指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按拼音排序)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按拼音排序)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按拼音排序)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按拼音排序)A1.CT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________计算机断层扫描,采用X射线技术,通过计算机重建出身体的断层图像。

2.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________核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产生身体内部的详细影像。

3.PET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________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通过测量放射性标记物体内的放射性衰变来图像。

B1.B超(B-mode ultrasonography):________超声波检查,将超声波引导入人体,通过接受器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影像。

C1.CT增强(CT contrast-enhanced scans):________对CT扫描中使用的造影剂的注射,提高对比度以更清晰地显示异常情况。

D1.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________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通过数字处理的方法,将血管造影前后的图像进行减去重叠的部分,以突出显示血管的影像。

E1.ECG(Electrocardiogram):________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

F1.FDG(Fluorodeoxyglucose):________脱氧葡萄糖,一种放射性标记物,用于PET扫描中。

2.FNAC(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________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用细针抽取组织或细胞进行细胞学分析。

G1.Gd-DTPA(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________一种造影剂,常用于MRI扫描中,以改善对比度。

H1.HU(Hounsfield Units):________哈斯菲尔德单位,用于表示CT图像中不同组织的密度。

医学影像技术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技术学名词解释

X线片的密度:胶片中的感光乳剂在光作用下致黑的程度称为照片密度。

密度分辨率(CT):低对比度的情况下,图像对两种组织间最小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

空间分辨率:高对比度的情况下,密度分辨率大于10%时图像对组织结构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

康普顿效应:入射光子与原子外层轨道电子相互作用,光子将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获得能量后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从原子中射出,而入射光子损失一部分能量后改变了频率和方向后散射了出去,这种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X线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于X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光子数目和能量总和。

IP板:是CR关键元件,是信息记录,实现模数转换的载体,代替传统的屏-片系统。

滤线栅的栅比:铅条高度和铅条之间间隔的比值,值越大,吸收散射线越好。

静脉肾盂造影(IVP):静脉注射造影剂,经过肾脏排泄至尿路使其显影,病人痛苦小,适合结石,结核,肿瘤,先天性畸形等。

mask像(DSA):不含对比剂的,在打入对比剂之前的摄片。

重复时间(TR):从第一个RF激励脉冲出现到下一个周期同样激励脉冲出现经历的时间。

回波时间(TE):从第一个RF激励脉冲开始到采集回拨信号之间的时间。

反转时间(TI):指施加180度反转脉冲使磁化矢量反转到负Z轴方向到施加90度激励脉冲中间的时间段。

减影:通过计算机把血管影像上的骨与软组织影像消除而凸出血管的技术。

注射流率:单位时间内经导管注入对比剂的量。

T1加权像:SE序列中,通过采用短TR短TE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映组织T1特征的图像。

T2加权像:SE序列中,通过采用长TR长TE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映组织T2特征的图像。

质子密度加权像:SE序列中,通过采用长TR短TE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应组织质子密度特征的图像。

纵向弛豫:高能态自旋将能量传到周围环境中的过程。

横向弛豫:自旋质子自身产生的磁场相互干扰导致的彼此相位一致性丧失。

静态显像:显像剂在脏器组织和病灶达到分布平衡时的显像。

动态显像:显像剂引入人体后,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或间断地多幅成像,用以显示显像剂随血流流经或灌注的脏器,并被组织不断摄取与排泄在器官内反复充盈和射出的过程所造成的脏器内放射性在数量或位置上随时间发生的变化的显像。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之欧阳家百创编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之欧阳家百创编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1.欧阳家百(2021.03.07)2.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称之为自然对比。

3.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引入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4.螺旋CT:X线管围绕检查部位连续旋转并进行连续扫描,同时在扫描期间,床沿纵轴连续平移,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故称之为螺旋CT。

5.对比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于病变部位再行扫描的方法。

6.超声:振动频率在20000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

7.衰减:超声在传播的过程中因反射、折射、扩散及组织吸收引起能量逐渐减弱,称为衰减。

8.声影:介质内部结构致密,与邻近的软组织或液体有明显的声阻抗差,引起强反射,下方声能衰减而出现无回声暗区,称为声影。

9.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10.弛豫:终止射频脉冲使磁化矢量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弛豫,所需时间称为弛豫时间。

11.流空效应: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流,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即为流空效应。

12.质子弛豫增强效应:一些顺磁性物质作为对比剂缩短周围质子弛豫时间的现象称为质子弛豫增强效应。

13.PACS:即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由数字化图像信息的获取、网络传输、存储介质存档和处理等部分组成。

14.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为骨龄。

15.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比例仍正常。

16.骨质软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17.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10之欧阳育创编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10之欧阳育创编

影像名解1、DR——digital radiography数字X线成像,是将普通X线摄影装置或透视装置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把X线直接转化成电信号或先转换成可见光,然后通过光电转换,把电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系统进行数字成像(使X线信息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而得到数字图像的成像技术。

缩短了成像时间。

2、CR——computer 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成像,用磷光体构成的成像板(image plate,IP)替代x线胶片吸收穿过人体的X 线信息。

记录在IP上的影像信息经过激光扫描读取,然后经过光电转换,把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重建成数字矩阵,再显示出数字化图像。

3、DSA——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属于数字成像技术的一种,目前仍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4、USG——ultrasound 超声,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

5、Hu——CT值,CT图像测量中用于表示组织密度的统一计量单位,称为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体素的相对X线衰减度表示为相应像素的CT值;水0Hu;骨皮质 1000;空气 -1000;+5、空间分辨力spatial resolution定义:图像对物体空间大小的分辨能力表示方法:lp/cm (每厘米线对)5÷lp/cm = 可分辨物体最小直径(mm);象素越小、层厚越薄空间分辨力越高+5、密度分辨力 density resolution定义:图像对组织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表示方法:例如,0.35%,5mm,0.35Gy表示物体直径5 mm、病人接收剂量为0.35Gy时,密度分辨率为0.35%.象素越大、层厚越厚, 密度分辨力越高。

+5、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phenomenon)同一扫描层面中,垂直厚度内如果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组织时,所测的CT 值是他们的平均值,不能如实反映其中的任何一种组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医学影像学: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功能信息及实施介入性治疗的科2、欧阳光明(2021.03.07)3、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4、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

5、核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6、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7、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8、骨质软化:指单位体积内类骨质钙化不足。

骨的有机成分,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

组织学变化主要是未钙化的骨样组织增多,骨骼失去硬度变软、变形,尤以负重部位为著。

9、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10、骨膜三角:如果引起骨膜增生的疾病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叫骨膜三角或Codman三角。

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叫死骨。

青枝骨折: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看不到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起,即青枝骨折。

11、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阻塞后,肺部分或完全无气不能膨胀而导致的体积缩小。

12、肺实变:终末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组织或细胞所代替。

13、空洞: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坏死物质经支气管排出而形成的病变状况。

14、空腔:肺内生理性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15、钙化:属于变质性病变,受到破坏的组织发生分解而引起局部酸碱度变化时,钙离子以磷酸盐或碳酸盐的形式沉积下来,多发生在退行性变或坏死组织内。

16、同病异影:同一种疾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在不同的类型中可表现为不同的X线表现,这种现象称为····。

如周围型肺癌多数表现为费内结节或肿块,但有时科表现为空洞病变。

17、双泡征:十二指肠降段梗阻,其近侧的胃和十二指肠球部胀气扩大,在立位或侧卧水平位投照,胃和十二指肠内各有一个气液平面,即“双泡征”。

18、假肿瘤征:闭袢性肠梗阻,肠腔内充满液体,在腹平片上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叫“假肿瘤”征。

19、充盈缺损:钡剂填充胃轮廓时,由于来自胃壁的肿块向腔内突出造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

这时钡剂勾画的轮廓是肿块突向腔内的边20、龛影:胃壁局限性溃疡形成的凹陷为钡剂充盈,在切线位上成局限性向胃轮廓外突出的钡影,叫龛影。

21、穿透性溃疡:溃疡龛影大而深,深度和大小均超过1cm,龛影周围常有范围较大的水肿带。

22、胸膜凹陷征: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或幕状阴影,也可为星状阴影,系肿瘤瘤体内的瘢痕组织牵拉临近的脏层胸膜所致。

以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有时良性病变如结核球等也可以出现此征。

23、灯泡证:肝海绵状血管瘤,肿瘤在T1W1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T2W1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的衬托下,肿瘤表现为边缘锐利的极高信号灶,叫“灯泡征”。

24、双管征:壶腹周围病变引起的胆管扩张,同时可见胰管扩张,形成所谓“双管征”。

25、马蹄肾:为两肾上极或下极且多为下极的相互融合,状如马蹄。

26、脑占位效应:由颅内占位病变及周围水肿所致,表现局部脑沟、脑池、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移向对侧。

27、脑膜尾征:脑膜瘤时,T1W1呈等或稍高信号,T2W1呈等或高信号,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叫“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性。

28、腔隙性脑梗塞:系深部髓质小动脉闭塞所致,缺血灶为10-15MM大小,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中老年人常见。

CT表现为脑深部的片状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

29、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脊髓退行性疾病,包括中央管扩张积水和脊髓空洞形成两种,可为先天性,或继发于外伤、感染和肿瘤。

好发于25-45岁,男多于女。

30、栓塞后综合症:指肿瘤和器官动脉栓塞后,因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恶心、呕吐、局部疼痛、发烧、反射性肠郁张或麻痹性肠梗阻、食欲下降等症状。

非血管介入技术:主要是用穿刺针、导丝、引流管以及内涵管、支架等介入器材,对组织、器官等进行穿刺、取材活检、引流、器材置入、药物注射等操作,或者对非血管管腔狭窄性疾病进行微创性治疗等,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介入领域。

关节破坏: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所致。

Colles骨折:又叫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有尺骨茎突骨折。

盔甲心:缩窄性心包炎,增厚的心包呈盔甲样包绕心脏,常伴有心包钙化,叫“盔甲心”。

致密性乳腺:年轻女性或中年未育者,因腺体及结缔组织较丰富,脂肪组织较少,表现整个乳腺呈致密影,叫致密型乳腺。

内囊:尾状核和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带状白质结构叫内囊,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

关节强直:指对应的两关节面之间因骨或纤维组织增生连接而使关节丧失活动功能。

前者叫骨性强直,后者叫纤维强直。

骨挫伤:外力作用引起的骨小梁断裂和骨髓水肿、出血,在X线平片、CT 上无异常表现。

T1W1为模糊不清的低信号区,T2W1高信号,骨挫伤局限于暴力作用部位,可以自愈。

肺底积液:位于肺底和横膈之间的胸腔积液,可单独存在,也可与游离性积液并存。

支气管气像: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叫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环征:肝脓肿强化CT扫面,低密度的脓腔和环形强化的脓肿璧以及周围早期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构成了“环征”。

环征和脓肿内的小气泡为肝脓肿的特征表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通过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像技术。

流空效应;于磁共振成像中,由于信号采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就叫做流空效应。

骺离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骨折时,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即骨骺骨折。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肺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有肺门向外称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肺门角;肺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的夹角,称为肺门角,而相交点称肺门点,右侧显示较清楚。

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1型),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少数为成人。

X线;典型表现为“哑铃型”,包括1原发侵润灶2淋巴管炎3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半月综合症;为进展期胃癌的龙影表现,多见于溃疡型癌,其表现为;形状多呈半月形,边缘平直,内院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龙影位于轮廓内,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

其轮廓不规则而尖锐,环堤上见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这些充盈缺损之间有裂隙状钡剂影。

支气管气象;在肺实变的高密度影响中可见到含有气体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空气支气管征。

或支气管气象。

肺上沟癌;也成潘科斯特(pancoast)综合征,肺尖肿瘤,肺尖癌包绕肺的尖端的地方,形成了胸壁的一个特殊区域,来自颈部,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的神经纤维均经此区进入上肢。

人工对比;人工导入某种物质,使原本缺乏天然对比的组织,结构间形成明显的密度差,从而提高显示率的方法称为人工对比,导入的物质叫做对比剂或造影剂。

骨“气鼓”(骨囊样结核):骨干结核初期为骨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故称为骨“气鼓”或骨囊样结核。

卫星病灶:卫星病灶通常是指较小、密度较低,边缘可清楚或模糊,甚至呈斑片状,薄层扫描可较好显示;螺旋靶扫描则显示极佳,适当的窗位可能较为重要。

结核球: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其直径在2~3cm.一般表现为球形块状影,轮廓清楚,密度不均可含有钙化灶或透光区,周围可有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常称为“卫星灶.牛眼征:是指肝脏继发性肿瘤影像学检查时可见的影像学表现。

B超:肝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可为低回声、强回声或不均匀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为高回声,周围包绕宽0.5~1cm 的低回声声晕,偶尔有的高回声中央可有少许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为癌肿中心出血、坏死所致,此即为“牛眼征”,或称“靶环征”。

该征象被认为是转移性肝癌典型影像表现,可见于任何转移型肝癌,但多见于腺癌的肝转移。

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或软化灶),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少见。

多普勒效应: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

骨性狮面:颅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颅骨明显增厚,向颅外膨出,导致眼眶缩小,眼球突出,因为形同狮面而得名。

棉桃征:畸形性骨炎晚期,颅骨板障明显增厚,呈多发不规则硬化表现,因形似棉桃而得名。

Homer综合征:颈交感神经节受累,引起同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和眼球内陷,常见于肺上沟瘤。

法洛四联症:四联症顾名思义心脏有四种畸型,即: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和右心室肥厚。

31、医学影像学:一门应用医学影像学设备,观察病人体内器官形态和功能,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32、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33、人工对比:人工导入某种物质,使原本缺乏天然对比的组织、结构间形成明显密度差,34、从而提高显示率的方法就称为人工对比,导入的物质叫做对比剂或造影剂。

35、流空效应:存在于磁共振成像中,由于信号采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36、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就叫做“流空效应”。

如心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

37、骨龄:是指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及骨骺和干骺端骨性愈合的年龄。

38、(对诊断内分泌疾病和一些先天性畸形综合征有一定价值)39、6、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见于炎症、肿瘤、肉芽肿)40、7、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形成死骨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供应中断41、(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也见于骨缺血性坏死和外伤骨折后)42、骨膜三角(Codman三角):恶性肿瘤累及骨膜及骨外软组织,刺激骨膜成骨,肿瘤继而破坏骨膜所形成的骨质,其边缘残存骨质呈三角形高密度病灶,称为骨膜三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