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能力验证分析
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检测探讨
![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检测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547e25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6.png)
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检测探讨摘要简述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技术,分析了数据误差来源,结合实际工作,对减小误差作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线电缆直流电阻误差探讨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前进,电线电缆越来越多地被用在国家电网中,且需求还在加大。
如何确保电线电缆质量达标,消除电力设备的安全隐患,保证用电安全,是我们检测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电线电缆性能的重要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直流电阻。
电线电缆直流电阻越大,则电能传输损耗越大,发热量亦越大,严重影响安全用电。
本文依托多年检测经验,对实验室导体电阻的检测事项补充了些许注意点。
一.检测方法实际检测工作中,检测试样的直流电阻值一般都在毫欧级,远小于1Ω。
按照GB/T3048.4-2007,单臂电桥不适用于小电阻测量,只能采用双臂电桥(凯尔文电桥),接线原理图如下:双臂电桥1、环境要求标准要求:实验室检测环境规定应在20℃±15℃,空气湿度不超过85%。
2、试样制备送检试样首先应放在实验室内环境调节,以一天为宜,使试样与实验室室温一致。
开始试验时,首先从送检试样上截取长于1米的试样。
整个检测过程中,实验室温度浮动不能超过±1℃。
在开始试验前,要剥除试样表面的绝缘、护套和其他覆盖物,露出电缆电缆导体本身。
为简便起见,可以只剥去试样两端和夹具相接触部分的覆盖物、露出金属层。
要小心剥离外表面覆盖物,去除附着物、污秽和油污,注意不能使试样金属表面受伤。
为了让四端夹具与试样充分接触,可用砂纸慢慢打磨试样和夹具接触处的氧化层,直至氧化层完全清理干净。
拉直试样放入四端夹具,禁止扭曲试样,以免引起试样截面积变化或者长度被拉长,保证压入后的电线电缆导体与电位电流接头紧密结合。
3、试验结果及计算3.1 用双臂电桥测量时试样电阻按下式计算:·式中:—试样电阻值,Ω;—标准电阻值,Ω;,—电桥平衡时的桥臂电阻值,Ω。
3.2 温度20℃时每公里长度电阻值按下式计算:=﹒式中:—20℃时每公里长度电阻值,Ω/km;L—试样的测量长度,m;t—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导体材料2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1/℃。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问题及改进办法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问题及改进办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8d5ea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f.png)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问题及改进办法分析摘要:作为产品质量的关键性指标,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是衡量电线电缆质量的重要技术参数。
相关规范中明确,电能在线路中的损耗与导体电阻成平方级反比,这表明直流电阻直接影响着电线电缆供电的安全性与效率性。
虽然当前的电线电缆生产中,会借助相应的检测技术对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进行检测,但在实际检测中会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检测方面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介绍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子检测的原理的基础上,就影响直流电阻检测结果的因素,以及改进检测结果的策略进行实践性的探讨,以提高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改进方法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缆电线等元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其性能和品质与应用的安全有直接关系,按照国标要求,所有的电缆线路在出厂之前都必须要进行直流电阻的测试并保证小于标准值才可认为合格。
技术人员再进行电线电缆的直流电阻的测试过程中,必须要规范其操作的流程和方法,在具有绝缘保护的情况之下进行精准检测,不断提升结果的信度,确保当前流通和使用的线缆符合直流电阻的规定,对老化的线路及时更换和淘汰。
1、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的原理关于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中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明确在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中要借助有效的方法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程度。
该规定中提出了包括电压表和标准电流组合法与双桥法在内的两种检测方法。
对电线电缆的直流电阻测试当中,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当前线路的实际阻值,并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环境温度为20℃,或通过换算的方式获得精准可靠的阻值数据,将其与规定标准值进行对比后来确定是否合格。
除常见的出厂检测之外,长时间使用的电线电缆也需要进行检测分析,对于一些绝缘老化、线损增加等都说明了线路直流电阻变大,不利于保障线路应用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能力验证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能力验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b7c72daef8941ea66e0580.png)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能力验证分析发表时间:2019-07-23T14:08:00.9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潘钰[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我实验室参加了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的电线电缆产品——导体直流电阻试验的能力验证,通过样品预处理、直流电阻测试仪清零校准、测量、计算,分析了测量重复性、仪器仪表的准确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800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我实验室参加了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的电线电缆产品——导体直流电阻试验的能力验证,通过样品预处理、直流电阻测试仪清零校准、测量、计算,分析了测量重复性、仪器仪表的准确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关键词:导体直流电阻;能力验证;不确定度引言随着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颁布,规范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甚至电线电缆的要求也包括在建筑节能中。
根据DBJ15-65-2009《广东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0.2.2规定: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电缆、电线截面积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每芯导体电阻值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在熟练掌握检测技术之余,还要能分析检测方法及其过程的科学性,分析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各个因素(误差来源),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对样品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
测量不确定度是说明测量水平的极其重要的指标,但在日常检测中,检测人员却很少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价,这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影响到检测项目的合格判定。
适逢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8月对具备导体电阻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开展能力验证,笔者作为检测人员参与到了此次能力验证中。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误差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a48feb5727a5e9846a61b8.png)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误差分析在诸多电线电缆质量检验项目中,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
实际检测过程中往往由于忽略某些因素,导致测量结果的偏离。
对于电线电缆产品,根据GB/T3048.4-2007标准要求和实际检测工作,对电线电缆中电线电缆导体电阻项目的原理、实验过程、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及检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
文章通过多年检测实践,分析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标签: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横截面积;电流;温度1 概述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量的依据是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实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试验的方法如下:从被测电线电缆上按要求切取不小于1m的试样,去除试验导体外表的绝缘、护套或其他覆盖物,露出导体。
在试样接入测量系统前,清洁其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物和油污,连接处表面的氧化层尽可能除尽后,将导体试样固定在专用四端卡具上,双臂电桥的四个测试端与导体两端可靠连接后闭合直流电源开关,仪器完成预热后开始测量。
调节电桥平衡。
读取电桥读数,记录至少四位有效数字,关闭试验电源后准确测量卡具间被测导线的实际长度,记录环境温度,将测量结果换算到20℃时1km导体长度的电阻数值作为最终的报出值。
2 系统误差一般情况下,我们检测的样品的电线电缆导体电阻都远小于1Ω/m,通常采用双臂电桥和专用的四端测量卡具,再配合试样、标准电阻、检流计、变阻器、电流表、连接导线、开关、温度计等实验器材,组合成一个测量系统进行检测。
不难看出,检测设备的精度、检定及校准是造成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
如何减少系统误差呢?我们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以保证所有设备的精度都能满足检测的需要。
使用双臂电桥时,标准电阻和试样间的导线电阻应明显小于标准电阻和试样的电阻。
否则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补偿,如导线补偿,使线圈和引线阻值比例达到足够平衡。
对卡具的要求是每个电位接点与相应的电流接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试样截面周长的1.5倍。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检验中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pdf_...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检验中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pdf_...](https://img.taocdn.com/s3/m/00193e27a5e9856a56126023.png)
v3 =
1 1 = = 50 2 2 ( t) 2× ( 0. 1 ) Δu 2 u ( t)
[
]
4. 4
u rel 4 的计算 测量时, 环境温度在 ± 0. 2℃ 范围内按均匀分 布
变化, k =ヘ 3, 当 t = 23. 0℃ 时, 0. 2 3 u rel 4 = ヘ = 0. 5 × 10 - 2 23. 0 估计 v4 = ( t) Δu = 10% , 其自由度 v 4 为 u ( t)
- 0. 228 × 10 - 5 0. 0520 × 2 ( 10 - 5 )
2 2 2 2 2 0. 0973 × ( 10 - 5 ) 0. 3745 × ( 10 - 5 ) 0. 2381 × ( 10 - 5 ) 0. 0973 × ( 10 - 5 ) 0. 2683 × ( 10 - 5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 类评价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溶液浓度 容量瓶 分刻度管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有标准溶液给出 按 6. 2. 1 进行 按 6. 2. 1 进行
u Arel ヘ
2
+ u Blrel 2 + u B2rel 2 + u B3 rel 2 ( 45 )
式中, C 标 为 标 准 溶 液 的 浓 度; y A样 样 品 测 定 仪 y A 标 为 标 准 仪 器 响 应 信 号。 y A 标 可 多 器响应信号值; 次进样测试后获得, C 标 / y A 标 即为响应因子。 3. 5. 2 3. 5. 3
5
5. 1
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 6. 4 %6 4. 2 u rel 2 的计算 温度 计 分 度 值 0. 1℃ ,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0. 2℃ , 在半宽 ± 0. 2℃ 范 围 内 服 从 均 匀 分 布, k =ヘ 3, 当t= 23. 0℃ 时, 0. 2 a k 3 = = ヘ = 0. 5 × 10 - 2 t 23. 0 ( t) Δu = 30% , 其自由度 v 2 为 u ( t)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技术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5a5c9bfe4733687f21aa1f.png)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技术分析摘要本文基于对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导体电阻常用的检测方法、结果计算以及影响因素,并对检测中的注意事项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方法;分析1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检测方法1.1 标准电流源与电压表组合法在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的过程中,最为常规的方法就是标准电流源与电压表组合法。
该检测方法的原理为:先将标准电流源与电压表组合起来,然后与导体电阻连接,即可进行检测。
当受测导体中流过标准电流源时,就会有一定的电压产生,记录好产生的電压值以及流经的电流数值,利用R=U/I公式,就能将最终的导体电阻计算出来。
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且操作简便。
导体电阻测试的方法见图1。
1.2 双桥法在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中,双桥法主要是利用双桥仪器设备,以检测导体电阻的方法。
而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导体电阻检测的范围,对双桥的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
通常采用单桥设备就能达到检测导体电阻的要求。
而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测试的样品需放置于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这样就能保证外部温度与测试样品的温度相一致。
另外,还要保持稳定的外部温度,这样才能确保测量误差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1]。
电阻测试示意图见图2。
2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结果计算在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之后,标准电流源与电压表组合法与双桥法检测结果的计算公式不同。
标准电流源与电压表组合法检测结果的计算公式为R=U/I。
该种检测方法不仅准确性较高,且公式中的数值也比较容易获得。
而双桥法检测时,如果采用单桥法检测导体电阻,则计算公式为Rx=Rn·R1/R2。
在该公式中,Rx指的是试验样本的电阻,而Rn指的是标准电阻;而R1、R2则指的是平衡状态下桥臂的电阻[2]。
3 影响导体电阻检测结果的因素3.1 检测样本一般在日常管理电线电缆设备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为堆积存放,而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导线芯在空气环境中长期暴露,从而发生严重的氧化现象。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误差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f95590d5bbfd0a79567396.png)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误差分析作者:李志勇李冰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第08期摘要:在诸多电线电缆质量检验项目中,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
实际检测过程中往往由于忽略某些因素,导致测量结果的偏离。
对于电线电缆产品,根据GB/T3048.4-2007标准要求和实际检测工作,对电线电缆中电线电缆导体电阻项目的原理、实验过程、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及检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
文章通过多年检测实践,分析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横截面积;电流;温度1 概述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量的依据是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实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试验的方法如下:从被测电线电缆上按要求切取不小于1m的试样,去除试验导体外表的绝缘、护套或其他覆盖物,露出导体。
在试样接入测量系统前,清洁其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物和油污,连接处表面的氧化层尽可能除尽后,将导体试样固定在专用四端卡具上,双臂电桥的四个测试端与导体两端可靠连接后闭合直流电源开关,仪器完成预热后开始测量。
调节电桥平衡。
读取电桥读数,记录至少四位有效数字,关闭试验电源后准确测量卡具间被测导线的实际长度,记录环境温度,将测量结果换算到20℃时1km导体长度的电阻数值作为最终的报出值。
2 系统误差一般情况下,我们检测的样品的电线电缆导体电阻都远小于1Ω/m,通常采用双臂电桥和专用的四端测量卡具,再配合试样、标准电阻、检流计、变阻器、电流表、连接导线、开关、温度计等实验器材,组合成一个测量系统进行检测。
不难看出,检测设备的精度、检定及校准是造成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
如何减少系统误差呢?我们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以保证所有设备的精度都能满足检测的需要。
使用双臂电桥时,标准电阻和试样间的导线电阻应明显小于标准电阻和试样的电阻。
否则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补偿,如导线补偿,使线圈和引线阻值比例达到足够平衡。
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试问题分析和改进办法
![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试问题分析和改进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2456125fbfc77da369b1a5.png)
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试问题分析和改进办法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是电线电缆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标准,目前,大多采用双臂直流电桥进行测试,然而,在实际测试过程当中设备及测试方法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而对其进行具体的测试时保证电線电缆正常工作,也是促进当下电线电缆发展的重要环节。
茌电线电缆的直流电阻测试中主要是采用双臂直流电桥的方法,这一方法在具体的测试中具有优越性,但是也因为设别和测试过程本身的诸多问题导致的很多漏洞的出现。
标签:电线电缆;低电阻;测试1、试样夹持存在的问题双臂电桥用于测量1欧姆以下的低值或超低值电阻。
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3.4条规定:对于四端测量夹具,每个电位接点与相应的电流接点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试样断面周长的1.5倍。
然而仪器生产厂家提供的电桥夹具的电位电极和电流电极通常都是用绝缘材料连为一体,固定于底座上,无法调节二者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截顽试样测量的需要。
这种夹具只能满足于对断面周长的1.5倍在两电极间距范围之内的试样进行准确测量,导体截面积超过这一范围的试样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
1.1当夹具夹持一些截面不规整的导体,尤其如大截面绞合成型导体,这种导体截面通常为扇形、弧形或三角形当夹持时会出现电流接点夹头接触良好,而电位接点夹头接触不良的情况,甚至当电流接点夹头已经加紧,而电位接点夹头却还难以与导体接触,那么无法正常测量。
当长期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之后,夹具也会磨损、变形,仍然会导致上述情况。
1.2温度对导体的电阻重要的影响GB/T3048-2007中规定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温度范围,当温度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时,专业测试人员经常会人为改变环境温度,一般会茌试验环境中使用空调来调节。
那么在使用空调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检流计会不停地慢慢滑动难以稳定。
因为温度的变化导体电阻也会慢慢的发生改变,由于检流计十分灵敏,所以在测量的时候不允许环境温度有所变化,所以必须等环境温度稳定下来之后再进行测量。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53e2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1.png)
机电工程技术2019年第48卷增刊S1DOI:10.3969/j.issn.1009-9492.2019.S1.021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分析欧阳湘璋(广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356)摘要:导体直流电阻是反映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有准确的测量数据才能正确评价出产品的质量。
测量的质量既影响产品的质量,也影响公司企业的经理利益,在报告测量结果时应给出测量的不确定度,便于使用者判断结果的可信程度。
因此,本文按JJF 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导体直流电阻项目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才能做出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判断。
关键词:导体电阻;测量不确定度;导体直流电桥中图分类号:TM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492(2019)S1-0050-021测量方法和设备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试依据GB/T 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中规定:型式试验时测量应在环境温度为15~25℃和空气湿度不大于85%的室内进行,在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应不超过±1℃。
本文讨论的内容属于型式试验的范畴,对标准中涉及到的例行试验部分内容不作过多分析。
由于目前的测试技术有限,标准中规定“测量时的导体温度”只能用环境温度代替导体温度。
本次测试采用样品为一般用途单芯硬导体无护套电缆(BV 2.5mm2)为试样,在恒温实验室中恒温24h后,使用DZ-3直流电阻电桥进行导体直流电阻测量,采用分度值为0.1℃的玻璃水银温度计测量试验温度。
测试条件为:环境温度 23.5℃,湿度65%;测试电流1A;双臂电桥测量范围最大200mΩ;最大允许误差±0.5%。
2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2.1建立数学模型()式中:R20—20℃时每公里长度电阻值,Ω/km;R x—测量长度、测量温度下的电阻值,Ω;L—试样的测量长度,m;t—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导体材料2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1/℃。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要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要点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492d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4.png)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要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发布时间:2021-08-01T05:52:45.941Z 来源:《电力设备》2021年第4期作者:汤士娟[导读] 因此有必要对该试验要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质量检测准确性,更好的保证电缆电线的质量。
(广东华声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摘要:文章以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要点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设备及要求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探讨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试样制备与导体直流电阻试验方法要点,最后对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影响因素前言:电缆电线是电力能源工业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一旦自身质量不达标,必将会对工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而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则是检验电线电缆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对该试验要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质量检测准确性,更好的保证电缆电线的质量。
一、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设备及要求从《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四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3048.4-2007)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环境温度应在15℃至25℃范围内,环境温度变化应控制在1℃范围内,湿度控制在85%[1]。
针对电桥设备,可以采用携带式电桥,也可以采用试验室专用固定式电桥。
如果被测的电线电缆导体电阻在 10Ω 以内,在实际开展直流电阻试验时,应选择专门的四端测量夹具,完成接线处理。
针对外测一对夹头,通常是电流电极端,而对内测一对夹头来说,则是电位电极端,对于上述四端夹头,应彼此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并与试样横截面保持垂直。
此外,在电位端接点与电流端接点间,还应加强距离控制,一般距离应是测量试样断面周长的1.5 倍以上。
二、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试样制备要点在实际制备直流电阻试验时,应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要点:(1)以实际要求为依据,截取适当长度试样,试样长度一般大于1m,如果铝导体试样为铝制截面,如果横截面积在95mm2至185mm2范围内时,针对导体试样的制备,一定要再加大有效截取长度,一般至少为3m。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558647d4d8d15abf234e1b.png)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分析摘要: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导体直流电阻是反映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有准确的测量数据才能正确评价出产品的质量。
测量的质量既影响产品的质量,也影响公司企业的经理利益,在报告测量结果时应给出测量的不确定度,便于使用者判断结果的可信程度。
因此,本文按JJF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导体直流电阻项目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才能做出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判断。
关键词:导体电阻;测量不确定度;导体直流电桥引言导体直流电阻作为电线电缆产品的重要电气性能检测项目,是产品型式试验、例行试验、抽样试验均要求的检测项目,根据GB/T3048.4-2007的规定,导体直流电阻常采用双臂直流电桥配合专用四端测量夹具进行测量,其测量值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测量不确定度是必须要考虑的。
本文通过对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数学模型的分析,结合不确定度的A类和B类评定方法,对电缆类产品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综合评定及分析。
1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分析1.1试样制作和测量方法描述依据《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3048.4-2007)和《作业指导书》将试样绝缘留1m作为测试部分的导体,每边留5cm接测试线,电桥电压线靠近绝缘部分;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温度在要求范围内(19.8℃),变化≤0.2℃,空气湿度为52%RH,满足作业指导书要求,用QJ44型双臂电桥测试1m×4mm2×1m的试样电线导体电阻。
如果电桥对臂阻值的乘积相等,则检流计指零,此时测量盘的度数也就是被测电阻值。
而后,用温度修正系数修正到标准温度20℃,并换算到每千米的电阻值。
1.2环境温度及其测量试样在温度为20℃和空气湿度不大于85%的试验环境中放置了24h以上,在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试验室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1℃。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方法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fbf284ad02de80d5d84080.png)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方法分析发表时间:2017-11-20T11:13:29.6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作者:窦学康[导读] 在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过程中,电压表与标准电流源组合检测技术是较为常规的导体电阻检测方法。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本文分析了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中的电压-电流及双桥检测法,阐述了检测误差的来源,旨在通过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保证导体电阻值符合线路要求,有效的避免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保证电线、电缆正常运作。
关键词: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方法一、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方法(一)电压-电流组合检测法在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检测过程中,电压表与标准电流源组合检测技术是较为常规的导体电阻检测方法。
其检测原理如下:检测人员科学的组合电压表及标准电流源,将其与导体电阻相连,其后开始检测,当标准电流源中的电流进入受测的导体后,会产生一定的电压,测验人员应及时的记录导体中流经的电源数值及具体的电压值。
由于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检测结果的精度较高,其被广泛的应用于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检测中,电压-电流检测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电压-电流组合检测法(二)双桥检测法此种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双桥这种检测仪器进行导体电阻值的测定,检测设备的具体选择应依据需要测试的电阻范围来决定。
通常试样的电阻值超过200Ω时应采用单桥设备进行测定。
在实际检测环节,应在检测之前将待测试样放置于20℃±2℃的环境之中,保证测试试样的具体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并保证外部环境处于一定的稳定状态,避免出现温度过度波动的现象,有效的降低导体电阻测量的误差值。
目前存在的双臂电桥型号主要有QJ-19、QJ-36、QJ-44及QJ-57等,在实际测定中,规格较小的成品电缆及较长的电缆测定中会使用单臂电桥进行测定。
采用该设备进行导体电阻的测定,应及时的记录测量的实际时间、待测试样的长度、温度及周围环境温度等。
浅析电线电缆铜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值的影响因素
![浅析电线电缆铜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值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4a9f30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b.png)
浅析电线电缆铜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值的影响因素摘要:导体直流电阻是电线电缆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由于电线电缆的导体材料普遍采用的是导电系数较小的金属铜,因此在对电线电缆性能进行测试时,必须分析出影响电线电缆铜导体直流电阻测试数值精准度的因素,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保障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电线电缆;铜导体;电阻测试;影响因素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的质检部门,主要根据电线电缆铜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值,来对电缆电线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验。
由于电线电缆铜导体直流电阻的测试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使电线电缆铜导体直流电阻的测试值更具科学性,就必须对测量结果的确定度进行评价。
1.铜导体直流电阻的概念铜导体直流电阻指的是铜导体在直流电流作用下产生的电阻。
据相关研究表明,工作人员可以在实际的电线电缆铜导体直流电阻测试中,根据铜导体的导体结构、生产工艺等邻近因素数值,来获得对应的直流电阻数值。
然而一般的测量技术受试样、夹具、设备等因素影响,很难获得准确的测试数值,最终导致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2.铜导体结构参数中影响直流电阻测试值的主要因素铜导体的生产过程和所选的生产工艺参数,直接与铜导体的结构参数挂钩。
当前,生产铜导体在生产的过程中除存在所用单丝丝径不均匀、未退火、氧化等问题外,还存在工艺不恰当、框绞机绞笼线盘张力不均匀、铜导体生产模具不恰当等问题。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铜导体结构参数的不合理,应通过更改铜导体生产工艺、设备、模具等来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
其中,铜导体结构的绞合节距和截面积,会对电线电缆铜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值产生较大影响。
2.1绞合节距当铜导体的绞合节距偏大时,铜导体的结构会较为松散,其边缘外层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缝隙,导致铜导体直流电阻测试值变大,进而将这种电线电缆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虽然可以通过调整铜导体的生产工艺参数来调小铜导体的绞合节距,但是过小的绞合节距会导致铜导体的直流电阻偏小,不符合国家的测试标准。
由此可以看出,铜导体的绞合节距越大,铜导体的直流电阻就越大,为确保铜导体的直流电阻测试值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必须先保障铜导体的绞合节距在规定要求的范围内。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403875b0717fd5370cdc96.png)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分析发表时间:2019-04-30T14:13:06.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杜伟雄[导读] 摘要:在电网运行前,专业人员需要对电网系统中的电线电缆导体进行检测,主要对其直流电阻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该项目符合要求,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水平才能得到保证。
佛山市高明区宏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528500摘要:在电网运行前,专业人员需要对电网系统中的电线电缆导体进行检测,主要对其直流电阻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该项目符合要求,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水平才能得到保证。
在检测中,总会遇到一些因素,影响电阻检测数值,为了使电线电缆导体运行稳定,专业人员还要提出改进措施,来抑制影响因素带来的风险,提高电阻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电线电缆性能指标要求较高,检测人员有必要保证最后的检测结果,使合格的电线电缆应用到电网工程中。
直流电阻性能指标具体情况直接影响到电线电缆能耗损失和运行效率,只有电阻数值处于合理范围内,其才不会成为电线载流量变小、绝缘层老化及电缆使用期限缩短等的罪魁祸首。
电力企业应从直流电阻检测方面入手,控制检测误差,使检测数据成为电线选择参考。
本文主要针对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进行分析。
一、影响电阻值因素分析1、制样对电阻值的影响国家或行业有对电线电缆制样标准提出明确规定,无论是绝缘层的剥离还是留样时间等,都要符合规定要求,直流电阻才不会受到影响。
在实际中,检测机构在检测制样过程中,会采取刀具手工剥离方式处理绝缘层,该种方式由人工操作,所以很难保证用力标准,用力过大或过小,都会使绝缘层的剥离效果大打折扣,导体本身也会受到不同的损失,如用力超过导体的承受能力时,导体表里都会受损,内部的铜丝难以保持完整,这会导致电阻值飙升[1]。
外观出现破损,也会影响导体的横截面积,当面积变小时,电阻值也会变大。
绝缘层剥离后的导体表面直接接触空气,会发生氧化反应,该反应也会影响电阻数值大小,所以检测人员需要及时检测电阻,从绝缘层剥离到检测过程称为留样时间,该时间段大小也应受控。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能力验证常见问题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能力验证常见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6c853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7.png)
技术人员在设计光伏发电电源时,需要根据不同节点的特点点的链接方式把分界点与并网点设置在科学、恰当的位置。
R U
R X R 3R 4R'3
R'4
E
R N
SA
mA
P
图1 双臂电桥
R '3、R 4、R '4为电桥桥臂电阻,P 为分流器,SA 为开关,R U 为变阻器,R X 为被测电阻,R mA 为电流表。
导体电阻测试时,温度为20℃时每千米长度电阻按下面:
式中,R 20为20℃时每公里长度电阻值,Ω/km ;为t ℃时L 长度电缆的实测电阻值,Ω;α20为导体材
℃时的电阻温度系数,1/℃;
t 为测量时的导体温度(环,℃;
L 为试样的测量长度,m 。
从导体电阻双臂电桥测试原理和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影。
提高电线电缆检测中导体直流电阻准确性的方法探讨
![提高电线电缆检测中导体直流电阻准确性的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da3f7f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8.png)
提高电线电缆检测中导体直流电阻准确性的方法探讨摘要:建筑电气材料检测中,电线电缆的导体直流电阻是重要的参数之一。
精确的电阻测量可以有效地评估电线电缆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然而,在实际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人员、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方法标准、样品处理等多方面,电线电缆直流电阻的测量结果常常存在误差。
本文即对电线电缆的直流电阻的测量方法进行研究,促进其测量结果准确性得以提升。
关键词: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量方法1、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量中的影响因素1.1状态调节对电阻的影响样品状态调节环境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很容易使结果出现误差,一般来讲,试验环境的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较大,因为电阻值的大小与温度相关,会随着温度发生变化。
在测试前,如果没有将导体提前静置在试验环境中一段时间,那么导体与环境之间就可能会形成温度差。
在这样条件下,如果进行测试,导体的温度就会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测试的结果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生动态变化,导致结果可能与实际值存在很大的差值。
1.2制样过程对电阻的影响电线电缆在制样时采用的标准GB/T3048.4,该标准中规定制样过程中,采用刀具手工剥离绝缘皮。
实际检测多采用剥线钳,剥离的力度过大,会对内部导体造成损伤,减小铜导体横截面积。
导体的横截面积改变会直接导致其电阻发生改变,降低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绝缘皮被剥落会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影响电阻测量准确性。
当前,多数软电线电缆由多股构成,在制样时会导致其出现散股问题,也会对测试的结果产生影响。
1.3电缆弯曲度对电阻的影响一般来说,当电缆被弯曲时,导体内部会发生拉伸和压缩,导致电子在其中移动时遇到阻力增加,从而使电阻增加。
此外,弯曲也可能导致电缆内部的电导体之间相互接触或分离,进而影响电阻值。
测量时要求测量样本为1米直形样本,这就使得测量时通过将导体抻直达到1米的长度。
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将导线完全抻直,所以实际测量的长度大于1米,使得实际测量的电阻值偏高。
基于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基于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28efb7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c.png)
基于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摘要: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电力行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现阶段,电线电缆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国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保障电线电缆的质量是头等大事。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是对其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环节,然而现阶段,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的检测容易受到温度、设备、夹具、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检测数据产生偏差。
关键词: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引言导体直流电阻值是衡量电线电缆导电功效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生产企业及质量监督检查部门对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项目,因此,对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准确性要求很高。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受检测设备类型、试样处理情况、环境温度和湿度、夹具试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误差。
1导体直流电阻检测方法检测导体直流电阻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相关电线电缆的导电性能,即是说,检测人员检测导体内部的直流电阻状态,进而通过分析导体质量优劣,明确导体是否能够满足相关供电需求。
首先,检测人员通过确定导体横截面积,通过了解直流电阻状态,明确导体材料质量。
检测人员应当根据具体检测要求检测出导体在常温状态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通过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即采集到直流电阻数据,将采集到的电阻数据与满足运行条件的电阻数据进行对比,当然,在对比前,检测人员需要预先处理采集到的数据,确保其准确无误,若无法明确实际检测数据,还需要另行检测。
其次,数据对比后,若采集的数值与标准数据在一定范围内吻合,则可以说明电线电缆质量达标,符合应用要求。
若采集到的数据远远高于标准数据,此时说明电线电缆存在问题,检测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进行详尽的测试,明确问题产生根源,及时解决问题。
关于实际检测环节,检测人员依照试样选择电桥,以保证精确度大于等于0.2级,或者高于等于0.1级为目标。
最后,在开展实际检测工作前,应当将试样搁置一段时间,确保其温度与常温相符,同时尽可能控制试样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变。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检测技术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检测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9727d9c5da50e2534d7f8d.png)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检测技术分析摘要:导体电阻作为电线电缆检测中一个重要参数,已经逐渐成为每次试验的必检项目。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线电缆检测过程中,对于导体电阻的检测的技术总结。
通过电桥法和四线法对比试验(样品取用4mm2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线),从数据中得出四线法的检测性能优于电桥法。
关键词: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电桥法;四线法电线电缆的导体电阻是电缆类产品的一项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电缆类制品的品质,所有的建筑、工程施工都离不开电线电缆的敷设,因此电线电缆的性能也影响着整栋建筑的质量。
而电阻作为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的合格与否将直接关系整个电力系统的质量。
一般情况下,电阻越小越好。
如果导体电阻过大,那么将加剧电力系统的能源消耗。
本文主要总结导体电阻的检测方法,并在相同环境中分别采用电桥法和四线法进行了比对,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了在实验室环境下四线法的检测更为准确。
本次试验取用的样品为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PTP)即某检测中心提供的4mm2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线。
1.测量原理1.1电桥法直流电桥分为单臂电桥和双臂电桥。
1.1.1单臂电桥图1是单臂电桥的原理图。
图中R1、R2和R0是已知阻值的电阻,它们和被测电阻Rx连成一个四边形,每一条边称作电桥的一个臂。
四边形的对角A和B之间接电源E;对角C和D之间接有检流计G,它像桥一样。
电源接通,电桥线路中各支路均有电流通过。
当C、D两点之间的电位不相等时,桥路中的电流IG≠0,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当C、D两点之间的电位相等时,“桥”路中的电流IG=0,检流计指针指零,这时我们称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1.1.2双臂电桥图2是双臂电桥的原理图。
在实际线路中R1与R2均可以选用值较高的电阻。
由于待测量的电阻RX是低电阻,因此R0也必须是低电阻,即必须考虑与RX及R0相连接的4根导线及接点A、D、B的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为了消除这些电阻的影响改进了单臂电桥原理接线图,将A分成A1与A2两点,将B也分成B1与B2,这样不仅将A点与B点直接移到了电阻RX与R0上,使得A点到RX的导线及B点到R0的导线都缩短为零,消除了这两根导线的电阻影响,而使得A1、B1的接触电阻并入电源的内阻,A2、B2的接触电阻并入R3、R1的电阻中,这样有消除了A、B点的接触电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能力验证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3T14:08:00.9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潘钰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我实验室参加了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的电线电缆产品——导体直流电阻试验的能力验证,通过样品预处理、直流电阻测试仪清零校准、测量、计算,分析了测量重复性、仪器仪表的准确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8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我实验室参加了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的电线电缆产品——导体直流电阻试验的能力验证,通过样品预处理、直流电阻测试仪清零校准、测量、计算,分析了测量重复性、仪器仪表的准确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关键词:导体直流电阻;能力验证;不确定度
引言
随着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颁布,规范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甚至电线电缆的要求也包括在建筑节能中。
根据DBJ15-65-2009《广东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0.2.2规定: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电缆、电线截面积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每芯导体电阻值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在熟练掌握检测技术之余,还要能分析检测方法及其过程的科学性,分析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各个因素(误差来源),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对样品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
测量不确定度是说明测量水平的极其重要的指标,但在日常检测中,检测人员却很少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价,这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影响到检测项目的合格判定。
适逢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8月对具备导体电阻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开展能力验证,笔者作为检测人员参与到了此次能力验证中。
在此次能力验证中,对所提供样品的导体直流电阻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最终测量结果满足要求,测量不确定度亦满足GB/T3048.4-2007中“型式试验时测量误差应不超过±0.5%”的要求,顺利通过了此次能力验证。
本文将围绕能力验证中所提供样品的其中一芯导体进行导体电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根据不确定度评定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希望对广大导体电阻检测人员有所帮助。
1检测
(1)检验设备。
QJ36S直流电阻测试仪(上海双特电工仪器有限公司,是高精度、高性能微处理器控制的电阻测试仪。
它的量程范围30mΩ~30Ω。
可以测试0.1μΩ~30Ω的电阻,基本准确度0.02%);专用的四端测量夹具(四端夹具的外侧一对为电流电极,内侧一对为电位电极。
电位接触由相当锋利的刀刃构成,且互相平行,均垂直于试样。
每个电位接点与相应的电流接点之间的间距不小于试样断面周长的1.5倍);温度计(最小刻度为0.1℃);钢直尺(最小刻度为1mm)。
(2)样品规格。
一段长度约1.5米的电线。
(3)样品预处理。
样品两端去掉绝缘后放置20小时后检测(去除绝缘时应小心进行,防止损伤导体)。
(4)试验环境。
温度为15℃~25℃,空气湿度不大于85%。
在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不超过1℃(温度计距离地面应不少于1m,距离墙面应不少于10cm,距离试样应不超过1m,且二者应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应避免受到热辐射和空气对流的影响)。
(5)直流电阻测试仪清零校准。
按“清零”键进入准备清零界面,在开始清零前请按正确的测试端短路方法连接测试夹,按“确定”开始清零。
清零完毕后仪器返回测试状态。
(6)测试条件。
测试电流0.2A,环境温度20℃±1℃。
(7)测量。
每次测量用不同方向的电流分别对试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取其平均值(每个样品正负电流需进行两次测量,试验结果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测量数据和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导体温度(环境温度)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8)20℃时每
公里长度导体直流电阻值换算公式:公式中,R20为20℃时每公里长度导体直流电阻值(Ω/km);Rt为t℃时L长电缆的导体直流电阻实测值(Ω);t为测量时的导体温度(环境温度)(℃);α20为导体材料2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α20=0.00393(1/℃);L为样品的测量长度(1.000m)。
(9)测量数据:实心导体样品的六次测量数据见表1。
根据测量数据,可得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偏差为:。
2不确定度分析
2.1截面积
通常对于同一规格(标称截面积)铜导体,实测截面积越大,该铜导体直流电阻就越小,反之实测截面积越小,该铜导体的直流电阻就越大。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电线电缆铜导体的生产效率,生产人员经常凭着多年工作经验使用称重法来测试铜导体的截面积,从而判断该铜导体直流电阻。
采用不同截面积试生产了3根300mm2规格(标称截面积为300mm2)的铜导体,并对其导体直流电阻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可见,铜导体直流电阻受其截面积影响较大,且截面积越大,铜导体直流电阻就越小。
因此,为确保铜导体直流电阻合格,必须按工艺标准要求的截面积生产铜导体。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可自行测试铜导体的截面积,只要生产的铜导体截面积不低于工艺标准要求,即可判定该导体直流电阻合格。
2.2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1)由于读数不重复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A按A类评定如下:===)()(RsRuuA0.000166667(2)由系统影响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u按B类评定如下:①QJ36S直流电阻测试仪的测量不准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B1。
根据校准证书,QJ36S直流电阻测试仪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为urel=8.6×10-4(k=2),6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R=1.722166667mΩ/m,其标准不确定度uB1为:②温度计的测量不准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B2。
根据校准证书,0.1℃分度值的温度计扩展不确定度为U=0.3℃,假设温度t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
=k3,其标准不确定度uB2为:③钢直尺的测量不准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B3。
根据检定证书,长度1000mm,1mm 分度值的直尺最大允差为0.20mm,假设长度L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k3,其标准不确定度uB3为:
2.3电桥带来的不确定度
0.05级电桥最大量程为200mΩ时的基本误差极限±(0.1%Rx+ 0.02%Rm)Ω,此时的基本误差极限绝对值为0.0%Ri+0.02%Rm=63.64μΩ
>10μΩ(电桥所选档位的分辨力),且考虑到基本误差极限与分辨力同属电桥的计量特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故在考虑电桥所引起的不确定度时选择此时的基本误差极限为不确定度来源。
结语
根据上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相关的各个因素关系密切。
从不确定度的合成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次测量不确定度的4个分量的中,出现数量级上的区别,其中由电桥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为最大,由测温系统、测量重复性及线缆长度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别次之。
为提高日常检测中的测量准确性,降低整体测量系统所引起的不确定度,提出以下建议:在测量过程中对被测导线要校直,须经常对夹口距离进行校正,尽量减小误差;环境温度的影响也较大,同时尽量缩短检测时间,避免导体通电流后自身温度上升而造成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提高电桥测量精度、减小由电桥测试系统本身带来的不确定度对导体电阻测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2]GB/T502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3]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4]夏晋燕,冯群.用QJ36电桥测量系统测量导体直流电阻不确定度分析[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3(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