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造假成因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会计造假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造假现象层出不穷。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一些会计从业人员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法律,篡改数据,管理层暗箱操作、故意违法经营等。这不仅危害了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发展,也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本文分析了会计造假的成因,探究了会计造假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建议,以遏制会计造假的蔓延趋势,藉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诚信度,维护会计行业的健康秩序。

关键词:会计造假;诚信缺失;信誉;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会计作为一项特殊的职业,在经济活动中历来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我们身边出现了许多违背诚信道德的现象,其中会计作假、会计诚信的缺失在经济生活中表现尤为突出,也较为普遍。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诚信经济,“不做假账”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会有假账”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客观现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社会市场经济的因素,也有人自身的劣根性,还有会计制度上的缺陷漏洞等等。本文现就会计造假的危害、形成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谈几点看法。

一、认清会计造假的危害

(一)危害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没有真诚的信用,没有真实的信息,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市场配置功能就

会失灵。近年来,会计弄虚作假、造假报表、虚列资产、虚报利润等不良行为,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仅给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带来影响,而且给社会、企业和单位造成了危害。虚假会计信息隐瞒的真实现状不仅影响了政府的税收,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决策与实际状况偏离。

(二)危害社会利益。会计造假和诚信缺失直接会使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失,如一些上市公司隐瞒企业财务现状,造假上市,最终因为行径败露,运转不下去,导致股票大跌,甚至企业关门倒闭,造成大批投资者利益亏损,危害社会、危害家庭,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了我国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三)危害个人利益。财务会计人员因为做假账、不诚信,必将受到责任追究和处理。轻者被吊销资格证书,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据统计,我国每年都有大量会计从业人员因为造假和失信而受到相应处理。

二、形成会计造假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其诱因—会计行业造假的滋生土壤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释放了人性中反道德约束的一面,物质和金钱、欲望的满足超越了道德伦理的价值。世俗化、功利化迅速泛滥为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背后潜伏着一些人道德的沦丧和道德标准

的错乱,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不讲信用等社会不良风气也刺痛着一些会计人员脆弱的神经,挑战着其职业道德的底线。这些因素都使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错位偏差和扭曲,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会计职务犯罪案件的不断攀升。

(二)会计行为环境差是其产生的前提—会计造假的催化剂

总体看,会计人员本身都愿意遵守职业道德,不愿意做假账,但会计是企业内部职工,单位从业人员,对企业和单位具有从属性,缺乏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其职业道德从属于企业和单位领导的要求与权威。领导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操守,当单位负责人出于某种目的,如为了政绩隐瞒事实,或为了追求报酬和职务升迁达到个体效益最大化,需要会计人员粉饰财务报表,操纵利润,改变公司形象时,会计人员便陷入了一种两难境遇中,当两者发生摩擦和冲突时,会计人员是应该遵从规则制度,还是遵从领导要求,就会成为两难。若坚持职业道德,就有可能被打击报复、辞退下岗,失去工作,在这种情形下,两权相害取其轻,绝大多数会计人会对现实妥协,会迫于生存或生计屈从于领导的意志,只有被动地做好财务上的“技术处理”。

(三)经济利益驱动是其根本原因—会计造假内在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是“经济动物”,所有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导向都是“经济人导向”,利益驱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表现,当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预期收益时,就有诚信缺失的理由和冲动,就

会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经济人为了完成各自的目标利益(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不惜掩盖事实,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自身个人利益,在面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时,也会采取默许或旁观的态度,不能坚持原则而参与其中。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会计造假的背后实质隐藏着经济利益。做假账的成本是潜在的甚至于没有,而收益却是现实的丰厚的,在巨大的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企业所有者和会计从业人员非常容易产生一种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采取各种隐蔽手段做出一些违法行为,如假账真算、真账假算、故意伪造、变造、虚增收入和利润、虚列成本达到其目的。

三、应对会计造假的措施

(一)重塑社会信用,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

一是加强引导,营造氛围。诚实守信是所有会计从业人员要遵守的职业道德,为了更好地建设会计诚信,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努力在会计行业创造诚信的氛围和价值观,培育诚信的社会道德环境,通过舆论引导,唤醒人们的良知和心灵深处的耻感意识,强化诚信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诚信意识。二是建立机制,强化监督。重视社会舆论监督和约束,完善道德评价机制,使会计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舆论氛围,实施诚信工程,建立信用档案,让造假行为没有生存的条件。三是净化会计周围环境。特别要提升企业和单位管理者、经营者、

投资者和监督者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意识,以及全社会的诚信水平。并通过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效地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有力地抵制会计制假造假的诱惑。

(二)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造假的付出成本

一是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打击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让造假者无利可图,使会计人员不敢失信不愿造假。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恶意造假者,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单位及主要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从法律和制度上约束造假行为。三是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个人,轻者将不得从事会计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国外一些国家的“天价罚单”告诉我们,只有严管重罚,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遏制会计造假的势头。

(三)完善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现代会计制度

一是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理论上讲,诚信职业道德需要依靠个人的自我修养。实践上看,制度约束是十分重要的。邓小平曾说:“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做坏事”。通过财务制度的完善,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减少会计虚假信息操纵的施展空间,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对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减少执行的伸缩性,减少作弊和造假的可能性。二是完善业绩评价机制。改善激励措施,运用赏罚奖惩措施对管理者和会计的利益动机造成刺激,从而鼓励或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