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间竞争加剧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会计舞弊现象屡见不鲜,已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公正与诚信。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更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为了追求公司的高利润或避免经济责任,部分企业管理者可能利用职权进行会计舞弊。
2. 道德观念缺失:部分会计人员道德观念淡薄,为满足上级或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法律法规。
3. 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审计机制不完善,导致舞弊行为有机可乘。
(二)外部因素1. 市场竞争压力:部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维持其生存与发展,采取会计舞弊以在短期内提高业绩。
2. 法律制度漏洞:某些法规的不完善为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在执行监督职能时可能存在疏忽或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对策研究(一)完善法律法规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增加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强化法律执行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防止权力过度集中。
2. 加强员工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培养其诚信守法的职业操守。
3. 强化内部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舞弊行为。
(三)提高监管效率1.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强化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
2. 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监管效率。
3. 加强跨部门合作: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形成监管合力。
(四)加强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1. 鼓励公众参与: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企业行为,如举报舞弊行为等。
2. 媒体监督:媒体应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对发现的会计舞弊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不健康现象,给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其危害性不仅在于其虚假财务信息的误导,还在于它可能引发企业信任危机、社会信任缺失等问题。
因此,研究会计舞弊的成因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经济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部分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采取舞弊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和监管部门。
2. 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道德观念缺失:部分企业或个人道德观念淡薄,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缺乏诚信意识。
(二)外部因素1. 监管不足: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滞后,难以发现和惩处会计舞弊行为。
2. 法律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3. 社会环境影响:社会风气不正,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的思想盛行,为会计舞弊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同时,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增强企业的诚信文化。
(二)强化外部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同时,应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打击会计舞弊行为。
此外,应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会计舞弊的氛围。
(三)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同时,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让企业和个人了解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奖惩机制,提高失信成本,形成“守信者荣、失信者耻”的社会氛围。
同时,应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企业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会计舞弊是指工作人员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在财务报告中故意误导性地操纵数据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和公众的信任,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会计舞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预防会计舞弊的发生。
一、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1. 法律意识不强在一些企业中,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会计舞弊的想法。
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岗位上的员工,他们往往能够掌握更多的关键信息,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就更为严重。
2. 绩效评价指标扭曲一些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价主要以业绩为指标,而不充分考虑其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
这就使得一些员工为了达到业绩指标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比如故意操纵财务报告数据,虚增收入、减少成本,以此来提高业绩,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奖金。
3. 内部控制不健全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监管不到位。
员工可以利用这一漏洞进行会计舞弊,编造虚假的交易流水,虚增资产价值,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从而谋取私利。
4. 利益冲突在一些企业中,员工可能会面临着利益冲突的情况。
业务部门可能会为了销售额的增长而夸大业绩,并向财务部门施压,要求虚增收入;而财务部门则为了业绩指标的完成而向高层隐瞒真实数据,以达到公司获利的目的。
二、解决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对财务管理人员应加强培训,使其了解会计舞弊的危害和法律责任,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底线。
企业应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调整,不仅要考核员工的业绩,还要考核员工的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
只有通过综合考核,才能更全面地评价员工的表现,避免过分强调业绩而忽视道德层面的要求。
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计和监管,减少漏洞和盲区的存在。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或相关人员故意错误记录、隐瞒或篡改财务信息,以误导相关利益方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理解,从而达到个人或团体的非法利益。
会计舞弊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为了获取个人或团体的非法利益,部分企业或会计人员可能会选择进行会计舞弊。
例如,管理层为了达到业绩目标、避免责任或获取更高薪酬等,可能会通过舞弊手段调整财务报表。
2. 内部管理漏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失效,使得会计舞弊行为有机可乘。
如内部审阅、内部审计等环节失效,为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外部因素1. 法律制度不健全:部分地区的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较低,导致部分企业和个人存在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2. 外部监督不足: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存在监管盲区。
同时,社会舆论监督、媒体监督等外部监督力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内部管理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审批、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等环节,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增强其对会计舞弊的防范意识。
(二)强化法律法规和外部监督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舞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威慑力。
2. 加强外部监督: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力度,扩大监督范围,提高监督效率。
同时,鼓励社会舆论监督和媒体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三)提高信息透明度1. 公开透明:企业应定期公开财务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让投资者和公众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2. 第三方审计: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涉及到公司内部的利益纷争,更与投资者的决策准确性、市场经济秩序和诚信度密切相关。
对此类现象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预防和遏制会计舞弊现象的滋生,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健康程度。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会计舞弊的主要成因之一。
部分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会计操作,如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
这种行为往往与企业的业绩考核、股东的利益以及高管的个人收入挂钩,成为会计舞弊的重要诱因。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尽管我国在会计法规方面已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漏洞进行舞弊行为,以逃避法律责任。
此外,对于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严厉,也使得部分企业和个人心存侥幸心理。
(三)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内部控制是防止会计舞弊的重要手段。
然而,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如审批程序混乱、内部审计失效等,导致企业难以有效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首先,应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填补法律漏洞,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此外,还应加强对相关责任人的法律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审批程序,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舞弊行为。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诚信意识。
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鼓励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揭露会计舞弊行为。
(四)加强社会监督力度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包括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监管机制。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求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利益的驱使是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
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部分企业或个人会通过虚构财务数据、操纵利润等手段进行舞弊。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部分企业对财务法规视而不见,钻法律的空子,进行不正当的财务操作。
(三)内部监管不力企业内部监管不力也是导致会计舞弊的重要原因。
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无法有效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四)外部监管缺失外部监管的缺失也为会计舞弊提供了机会。
部分监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监督不够严格,对舞弊行为的查处力度不足,导致舞弊行为频发。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防止会计舞弊的根本途径。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和个人不敢轻易进行舞弊行为。
(二)强化企业内部监管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企业应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员工的自律性,从源头上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外部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监督,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查处力度。
同时,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效率,确保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可靠。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会计人员是防止会计舞弊的重要力量。
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同时,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能够自觉抵制舞弊行为。
四、结论会计舞弊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防范和治理。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强化企业内部监管、加强外部监管力度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都是有效的对策。
会计舞弊防范措施
会计舞弊防范措施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舞弊行为也越来越严重。
针对会计舞弊行为,有必要从社会角度来探讨会计舞弊的根源、动机,从而达到防范其行为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舞弊;防范会计舞弊现象一直是令社会各界头痛的问题,对市场参与者在财务信息上的信心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因此,有必要从社会角度来探讨会计舞弊的根源、动机,从而达到防范其行为的作用。
一、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一)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与工时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范错误和舞弊,防止管理当局受利益驱动操纵会计信息。
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则不能及时发现和阻止舞弊现象的发生。
(二)会计信息不对称。
所谓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当经济行为人对经济变量掌握的信息量有差异,一部分经济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另一部分经济行为人信息不足时,就会导致信息非对称现象。
由于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及其管理人员可能利用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也有可能从事一些有损于外部投资者的事情,便产生两种经济后果: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契约中的“局外人”之间自利行为无疑包含有管理者可能实施的会计舞弊行为。
管理者会计舞弊既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委托人-所有者(公司董事会)的“欺骗”与直接撒谎,当然也是所有者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不利选择。
(三)法制建设不完善。
会计舞弊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
当前,法律环境对会计舞弊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责任太轻,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颁布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各种税法,对违法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太轻,且不具体。
因此,在实践中出现违法行为往往难以具体执行,而且执法力度不够,如违反会计法常常只是批评教育,下不为例了之;如违反税法偷逃税款,往往只是令其补缴税款,罚款了之,当事者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严重影响,还可能对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误导。
本文将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防范和治理会计舞弊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1. 内部因素(1)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
企业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使得舞弊行为得以滋生。
(2)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失效。
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为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3)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财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舞弊行为。
2. 外部因素(1)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我国关于会计舞弊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敢于冒险进行舞弊。
(2)监管机制不力。
部分监管机构在执行监管职责时存在疏忽,导致对会计舞弊的发现和查处不够及时、有效。
(3)社会风气不正。
社会诚信缺失,部分企业和个人在利益驱动下铤而走险,进行舞弊行为。
三、对策研究1.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2)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发挥其在企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3)推行问责制,对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和问责,防止权力滥用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2.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1)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2)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确保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发现和报告舞弊行为,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氛围。
3.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能够及时发现和查处会计舞弊行为。
(3)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故意违反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通过伪造、变造、隐瞒或错误记录财务信息等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虚假陈述或误导性陈述的行为。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
因此,研究会计舞弊的成因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
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如提高业绩、获取融资、逃避税收等,可能进行会计舞弊。
2. 内部控制失效。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导致财务信息失真、舞弊行为频发。
3. 道德观念缺失。
部分企业或个人缺乏诚信意识,为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甚至铤而走险进行舞弊。
(二)外部因素1.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 监管力度不足。
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导致舞弊行为频发。
3.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导致部分企业或个人失信成本较低,敢于进行舞弊。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一)完善法律法规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高违法成本,使舞弊者付出沉重代价。
2. 强化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加强内部控制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审批、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环节,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企业应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三)提高监管效率1.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监管协作。
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会计造假防范与治理论文范文
会计造假防范与治理论文近年来,会计造假问题屡屡出现,不仅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也对社会信任体系造成了巨大威胁。
加强会计造假防范和治理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实践课题。
一、会计造假的原因1、利益驱动:企业为了谋求更多的利益,可能采取一些违规的会计方法,例如虚构应收账款、虚假调整资产负债表等,来掩盖实际营业状况。
2、管理层决策错误或压力过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市场下滑、竞争加剧等,管理层为了避免企业负面效应,会采取一些不正当行为,例如不规范的资本开支、虚构收入等。
3、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和内部审计制度,容易在会计报表上产生虚报和误导的情况。
二、会计造假防范的方法1、加强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完善财务报表审核流程,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反腐败法规。
2、认真贯彻会计准则:企业应认真贯彻会计准则,对收入、费用、成本、资产和负债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记录和计量,在会计政策的确定上,应坚持规范、真实和合法的原则,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3、增强社会监督力度: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力度,鼓励公众参与到会计监管和风险评估中,提高行业自律和规范性。
三、会计造假治理的措施1、建立健全的治理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治理机构、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股东和董事会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和有效性。
2、加强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应加强信息技术支持,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快速和准确性,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理会计造假问题。
3、加强外部审计:企业应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实现财务报表查证和内部审计相互独立,避免利益冲突和监管漏洞,提高对会计造假的防范和治理能力。
四、结语会计造假问题对企业的经营和社会信任体系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风险和影响,加强会计造假防范和治理,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管机制和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和信息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会计舞弊的产生原因及防范
会计舞弊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摘要:从美国的安然、世通的造假事件到我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造假案件,可以看到当今企业造假现象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抛却其他方面的影响,它使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会计界及资本市场的信任,造成了信任危机,并殃及会计界与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
本文通过会计舞弊产生的根源、危害以及常用方式的分析,针对会计舞弊的原因,提出防止会计舞弊的防范措施,希望对同仁有所启发。
关键词:会计舞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会计信息会计法规防范一、会计舞弊产生的基本原因(一)利益驱动这是会计舞弊最原始、最直接的原因,如同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为了赢利一样,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有的为了目标责任,有的为了虚夸政绩,有的为了偷逃税款等等,便动用权力,指使会计人员按领导意图,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有的企业为了符合上市条件,不惜动用全公司的财会人员,把几年来的会计账目重新“做”一遍,并打通评估公司、审计部门等几个关口,进行所谓的“包装”,制造虚假繁荣,以套取社会资金。
总之,无论企业的利润、产值、收入、成本、资本金等等,都可以为领导服务,为个别人的需要服务,并美其名曰“合理避税”,是打“擦边球”。
什么“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不做违法的,违纪有什么可怕的”等等,在一些企业里,会计如同橡皮泥,要做成什么,就是什么。
否则,有关人员就是“死脑筋”,就是“不配合领导工作”,就要“洗脑”“不换脑子就换人”。
(二)个人素质不高在会计实务中,许多地方经常需要凭籍会计人员的经验、素质来对会计事项进行判断计量记录等处理,如对支出属性划分,递延资产的确认和摊销,收入的确认等,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往往会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加之我国目前会计法规、制度尚不完善,约束机制乏力使得会计人员在保证会计质量方向的权数加大。
另外,有些经营管理者、行政负责人为了隐藏、转移部分收入作为个人或小集体所有,或为粉饰自己本来较差的经营业绩、政绩,甚至掩盖经营管理中的严重失误或失职,通过自己的“权威”、“权力”,授意、甚至强迫会计人员或与会计人员合谋会计作假。
会计舞弊论文
会计舞弊论文引言会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不合法手段来篡改或掩盖财务信息,以达到欺骗他人或牟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会计舞弊问题不仅在企业范围内存在,也在各个行业和经济领域中普遍存在。
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会计舞弊问题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会计舞弊的原因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因素:1.组织文化:企业的文化对会计舞弊具有重要影响。
若企业文化鼓励个人利益追求、不重视诚实和透明度,很容易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
2.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控制是防止会计舞弊的重要手段。
如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漏洞,例如缺乏审计制度、无法追溯资金流向等,会为会计舞弊提供机会。
3.贪婪和压力:个体贪婪和经济压力也是会计舞弊的原因之一。
由于追求个人利益或承受经济压力,个人可能选择通过篡改财务信息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会计舞弊的影响会计舞弊对企业和经济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经济损失:会计舞弊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准确和失真,使企业和相关利益方无法了解真实的财务状况,进而可能导致经济损失。
2.投资者信心破裂:会计舞弊破坏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当投资者怀疑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时,他们可能会撤资,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3.市场环境不公平:会计舞弊损害了市场的公平性。
企业通过伪造或篡改财务信息来获得未来经济利益,使其他企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
三、应对会计舞弊的措施为了预防和应对会计舞弊,相关利益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审计制度、资金流向追溯机制等,以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
2.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财务信息披露和审计的监管,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罚,以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投资者的利益。
3.增强职业道德意识:会计从业人员应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对会计舞弊行为的警觉和拒绝态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或相关部门。
结论会计舞弊对企业和经济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预防和应对会计舞弊问题至关重要。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企业管理层或其他相关人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故意违反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等手段,以达到欺骗相关利益方、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更可能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极大的破坏。
因此,研究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利益驱动企业或个人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往往通过会计舞弊手段来达到目的。
如提高企业利润、粉饰企业业绩、逃避税务等。
(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如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等,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企业和个人对法律法规认识不足,缺乏守法意识,为追求个人或企业利益而进行舞弊行为。
(四)外部环境影响外部环境如市场竞争压力、企业融资压力等也会促使企业和个人采取会计舞弊手段。
三、对策研究(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审计职能,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防止其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舞弊行为。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政府应加强对会计舞弊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
因此,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管,防止其参与舞弊行为。
(四)强化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防止会计舞弊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加强媒体、公众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及时曝光会计舞弊行为。
同时,要鼓励举报人举报会计舞弊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
四、结论会计舞弊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法律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也包括外部环境影响等客观因素。
为防止和打击会计舞弊行为,应采取综合措施。
会计舞弊原因和对策分析
会计舞弊原因和对策分析
一、会计舞弊原因
1、贪婪:会计人员贪婪的情绪会导致他们把公司的资金拿去贪婪,最终可能会违反公司的利益,以及法律和会计准则。
2、监管不足:如果公司管理方式中没有及时有效的监督,会导致会计舞弊行为的增加。
3、职业心理:受到来自同事和上司的压力,开始贪婪,对会计准则违反,进而导致会计舞弊的行为。
4、忽视会计准则:如果会计人员不去重视会计准则,就会容易做出不正确的会计判断,导致会计舞弊。
5、政治倾向:如果会计人员有政治倾向或者具有政治背景,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判断,而从而导致会计舞弊。
6、财产消失:如果会计人员财务处理不当,会导致财产移失或者偷窃,从而导致会计舞弊。
二、会计舞弊对策分析
1、加强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应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更加认识到道德规范,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
2、加强会计人员的监管:会计部门应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会计舞弊行为,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3、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惜触犯法律和行业道德,进行会计舞弊。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原因1. 利益驱动: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通过舞弊手段虚增利润、隐瞒损失,以达到某些不正当的目的。
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管理者观念偏差: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会计只是记录数字的工具,忽视了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
(二)外部原因1. 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2. 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违规操作的空间。
3. 社会风气影响:社会风气的不正,如追求政绩、盲目扩张等,也会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诱发会计舞弊。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研究(一)加强内部管理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2. 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加强内部审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舞弊行为。
(二)完善法律法规1. 加大处罚力度:对会计舞弊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不敢轻易触犯法律。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会计舞弊的定义和范围,为打击会计舞弊提供法律依据。
(三)强化外部监管1.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发现会计舞弊行为应及时处理并公开曝光。
2.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1会计舞弊的内涵1.1会计舞弊的涵义会计舞弊属于舞弊,因此在此先界定舞弊的含义。
舞弊是故意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以诱使他人失去有价值的财务和法定的权利为目的。
也有学者将舞弊定义为:涉及一人或若干人故意、秘密地剥取他人的有价值之物,从而使自己获利。
有人指出,舞弊包括以下五个因素:犯罪者的存在、犯罪者有意识的行为、他人已经丧失有价值之物、舞弊行为发生时丧失有价值之物的他人并未察觉、犯罪者从该行为中获利。
该定义是从舞弊的检测者角度出发,即检测者必须发现犯罪的一方或多方角度,强调犯罪主体的存在性;同时,也明确指出舞弊行为的非法性。
然而,该定义仅是一般意义上人们对舞弊形成的看法,从立法和司法的系统考察,舞弊并不具备严格的定义。
因为舞弊囊括了相当一部分具有类似特征的犯罪行为,也就是说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法律的角度,我国对舞弊的界定大致如下:利用职务之便,汲取个人利益,在会计记录上歪曲事实、掩盖真实情况、欺骗他人;在职务上作弊,使企业财务受损;从会计的角度,对舞弊的界定主要涉及财务报表或会计资料的不真实性[1]。
会计舞弊通常情况下指的是有目的性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诈骗行为。
1.2会计舞弊的类型会计舞弊主要包括了以下具体行为:(1)对记录、凭证进行肆意伪造;(2)对资产进行侵占;(3)故意使用不合理的会计政策;(4)对交易或事项进行虚假记录;(5)对交易或事项隐瞒甚至删除。
SAS99将会计舞弊区分为两种类型:(1)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舞弊。
是指通过失实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骗取资本市场的认可,试图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以及资产方面的舞弊(偷盗、挪用公司的资产并设法隐瞒)。
财务报表舞弊的实质是管理层舞弊,它通常不涉及直接的偷盗,与非管理层雇员的舞弊有明显的差别,是一种业绩舞弊。
(2)与资产相关的舞弊。
资产舞弊是指管理层或者雇员非法占用公司的资产,比如员工在购货时收取回扣,将个人费用在单位列支,贪污收入款项,盗取或挪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等。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会计舞弊现象愈发引人关注。
会计舞弊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对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1. 利益驱动:会计舞弊往往源于企业或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部分企业为获取更多融资、维持股价、规避税务等目的,会采取虚构财务报表、调整会计数据等手段进行舞弊。
2. 内部控制缺失: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导致财务信息不透明、不真实。
部分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不力,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地区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较低,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铤而走险。
4. 外部监管不力: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数据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违规行为。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使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教育和宣传,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法律意识。
2. 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内部审计和财务报告的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舞弊行为。
3. 提高监管力度: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数据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同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防止其参与舞弊行为。
4. 增强透明度: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及时公开重要财务数据和报告,使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5. 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积极举报会计舞弊行为,对举报人给予一定的保护和奖励。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1会计舞弊的内涵1.1会计舞弊的涵义会计舞弊属于舞弊,因此在此先界定舞弊的含义。
舞弊是故意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以诱使他人失去有价值的财务和法定的权利为目的。
也有学者将舞弊定义为:涉及一人或若干人故意、秘密地剥取他人的有价值之物,从而使自己获利。
有人指出,舞弊包括以下五个因素:犯罪者的存在、犯罪者有意识的行为、他人已经丧失有价值之物、舞弊行为发生时丧失有价值之物的他人并未察觉、犯罪者从该行为中获利。
该定义是从舞弊的检测者角度出发,即检测者必须发现犯罪的一方或多方角度,强调犯罪主体的存在性;同时,也明确指出舞弊行为的非法性。
然而,该定义仅是一般意义上人们对舞弊形成的看法,从立法和司法的系统考察,舞弊并不具备严格的定义。
因为舞弊囊括了相当一部分具有类似特征的犯罪行为,也就是说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法律的角度,我国对舞弊的界定大致如下:利用职务之便,汲取个人利益,在会计记录上歪曲事实、掩盖真实情况、欺骗他人;在职务上作弊,使企业财务受损;从会计的角度,对舞弊的界定主要涉及财务报表或会计资料的不真实性[1]。
会计舞弊通常情况下指的是有目的性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诈骗行为。
1.2会计舞弊的类型会计舞弊主要包括了以下具体行为:(1)对记录、凭证进行肆意伪造;(2)对资产进行侵占;(3)故意使用不合理的会计政策;(4)对交易或事项进行虚假记录;(5)对交易或事项隐瞒甚至删除。
SAS99将会计舞弊区分为两种类型:(1)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舞弊。
是指通过失实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骗取资本市场的认可,试图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以及资产方面的舞弊(偷盗、挪用公司的资产并设法隐瞒)。
财务报表舞弊的实质是管理层舞弊,它通常不涉及直接的偷盗,与非管理层雇员的舞弊有明显的差别,是一种业绩舞弊。
(2)与资产相关的舞弊。
资产舞弊是指管理层或者雇员非法占用公司的资产,比如员工在购货时收取回扣,将个人费用在单位列支,贪污收入款项,盗取或挪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年论文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本科K1010班欧睿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加强社会主义的法制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以及近年来会计舞弊行为的频频发生,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舞弊的认识成为了另一个应当重视并熟知的方面,如何预防和检查惩治舞弊也越来越具有其特殊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舞弊的涵义、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舞弊的基本手段,并简要的说明了如何防范会计舞弊行为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会计舞弊;原因;舞弊手段;防范措施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market econom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he socialist legal system and the need for honest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in recent years, accounting fraud, accounting practitioners of accountingawareness of fraud has become anoth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ell-known how to prevent and punish fraud check is also growing with its special mea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the accounting fraud, manifestations and the causes and the basic means of fraud,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how to prevent accounting fraud. Key Words: Accounting fraud; reason; Corrupt means; precautions引言近年来,国内外会计舞弊及审计失败案件频频出现,使得企业会计舞弊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舞弊是人为达到不良目的,经过事先预谋,精心策划,运用非法手段作弊的一种故意行为。
一、会计信息舞弊的表现第 1 页共 1 页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年论文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的特征主要有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
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客观性,就是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确凿可以验证。
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严重背离了客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一)虚构业务。
例如,有的企业为套取现金而虚构出差业务,以差旅费的名义从银行多提现金;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
(二)隐匿或篡改原始凭证。
例如,有的企业会计人员为了多报出差费用,篡改住宿费等原始单据,或者在其他有关系的旅店开住宿发票,多报费用侵吞公款;有的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发票或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等。
(三)与他人串通进行舞弊。
例如,材料采购人员与材料核算人员、仓库保管人员串通,在材料的采购、定价、核算方面做文章,利用出入库方便,侵吞单位材料。
(四)真账假算。
就是会计核算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但不按有关会计法规、制度、准则正确核算,这是会计造假的常见和多发现象。
它主要是以调节企业盈亏为目的,人为增减当期不应增减的成本费用,如把库存商品、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其他应付款等作为调节盈亏的蓄水池。
(五)设内外两套账。
就是指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
主要指一些企业设内外两套账,一套是内部用的财务账册;一套是供外部用的账册。
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为达到不同的目的,又有区别。
报税务部门的是微利或亏损,以少交税收;报银行部门则虚增资产和利润,打肿脸充胖子,为贷款创造方便。
二、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一)会计政策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
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
也就是说,一方面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地进行会计处理,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第 2 页共 2 页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年论文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
①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冲动时,就会利用对会计政策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舞弊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二)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执法不严。
随着我国《企业法》等有关法规的颁布实施,国家将许多权力下放给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得到落实,如何有效而合理地监督制约经营者的权力和行为,却一直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常常出现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现象。
这一现象需要健全《会计法》等相关法规,使财务会计法规尽可能全面、配套、及时,并具有可操作性,以堵住会计舞弊的法律漏洞。
(三)利益驱动也是舞弊产生的一种原因。
有的企业为了通过公司上市、向银行借贷等手段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就有可能粉饰财务经营业绩来达到相关的规定;还有的企业利用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抬高股价,通过股票交易使公司的相关利益群体获利;也有的上市公司由于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恶化,利润连年下滑,为了避免公司股票暂停交易或停牌的处罚,不得不提供虚假财务报表。
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往往带有一些政治色彩,它们的管理者为了追求荣誉与晋升往往迎合政府偏好来编制财务报表。
这也是舞弊产生的一种原因。
(四)实质性程序失灵,分析程序不够。
一般的舞弊都是采取虚构经济业务的方式,实行一条龙作假,针对目前的监管政策或审计手段进行精心设计,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实务中,不少被审计单位聘用了原会计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由于他们对事务所的审计流程的了解,如果未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分析程序,没有站在战略和经营角度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前景进行分析,没有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情况从行业、会计、财务和市场前景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可疑的线索视为当然,就不能深入探求真相,查错防弊。
但是,审计人员如果能够秉持专业怀疑态度,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熟悉各种可能的舞弊迹象,则必然能够增加揭示财务报表虚饰的可能性。
(五)对经营管理者的外在监督作用有限。
经营管理者为了隐藏、转移一部分利润,或者为了粉饰自己本来极差的经营业绩,甚至掩盖经营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或失职,完全①谢朝斌.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J].会计研究,2000.5。
第 3 页共 3 页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年论文可能通过自己的“权威”,强迫会计人员或与会计人员合谋,通过会计舞弊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会计舞弊的防范(一)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立法机关及有关管理部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数十项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等,尽管这些法规和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认真执行,基本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更不会出现蓄意造假的现象。
目前,问题的关键是贯彻执行法规和制度的情况很差,很多单位知法犯法,阳奉阴违。
因此,加大相关法规和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②。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严格执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反之,企业内控不严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混乱,使国家和单位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会计行业迫切要求各单位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良好、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顺畅运行的基础,是企业预防舞弊的主要手段。
只要制度严密、健全,权力受到了必要的制约、监督,员工的行为得到了规范,企业的舞弊就会大大减少。
③(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舞弊的直接制造者,虽然他们也要服从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但对于会计舞弊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以不断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
此外,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如会计管理部门可督促企业按会计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依法建账和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四)加强监督,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一致。
强化会计监督,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预防会计造假产生②叶雪芳.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6.2③王彦.张祥.会计舞弊行为经济博弈理论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0)第 4 页共 4 页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年论文的有力措施。
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
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以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
政府监督主要是指国家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
④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
结束语综上分析,治理舞弊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标本兼治才是出路。
依法治理、有效监管、预防、发现、追究(惩处)机制的建设以及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政府行为,强化会计监督缺一不可。
企业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针对会计人员普遍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造假,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1]谢朝斌.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J].会计研究,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