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许冰老师《新课程背景下大教学观》专题讲座-新课程背景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教学观和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教学观和教师观王瑶【内容摘要】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分为一个过程,两个基础,三个服务,四种权力,五种反思。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首先要找准自我,其次要反思自我,然后要超越自我,最后要悦纳自我。
【关键词】渗透基础服务权力反思超越悦纳一。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根据课标精神,我想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分为一个过程,两个基础,三个服务,四种权力,五种反思。
1。
一个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每节课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是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生命的碰撞。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长期以来,在学校实践中,不少教师心目中有教书而无育人,有知识而无生命,不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看待。
这种对个体特殊性以及个体生成方式的忽视,最严重的结果是导致教育和教学成为重复性的机械劳动,变为不需要变革的一次次封闭的循环过程,使课堂“沙漠化”.人的生命是教育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体现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2。
两个基础(1)做人的基础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会学生做人是教师的责任.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好人”。
上海有位中学优秀校长认为他小学的数学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有一天数学课上要考试,他由于踢足球把膀子摔断了,绷着绷带不能写字,这时老师走过来,轻轻的对他说:“不要急,你说我帮你写.”老师就这样帮他答完了卷子。
这件事使他很感动,他想天下什么人最好?老师最好,自己将来一定当她那样的老师。
后来,他数学学得很好,考上了大学的数学专业,参加教育工作后,成了优秀的数学特级教师。
试想,如果教师先将他数落一番,进而将他逐出考场,我敢肯定的说,他绝不会成为一名教师,更别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级教师了。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堂观
观念的嬗变与行为的偏执杨贤江中学胡小英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各种教育观念纷至沓来。
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教材的全面推广,把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推向又一个新高潮,而且这次课改所带来的冲击波涉及面之广,震撼力之强,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深刻、最彻底的。
她提出了许多与传统教育观念有着明显的本质性区别的崭新的教育理念。
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作为一名合格教师,一定要尊重人本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树立起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以科学的教育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确实履行起教师职责。
一、教师观长期以来,教师职能定格于“传道、授业、解惑”,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以单向灌输为基本方法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到了至高至圣地位。
从知识层面来看,教师是以率先掌握知识为基本前提,作为教师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教材的理解把握,随后通过“师讲生听”的方式传输给学生,于是教师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成了知识的供应商”。
“学高为师”①的含义被无限扩大,教师是先知先觉,是“权威”,是“真理”,一旦学生照单收下教师传输过来知识,师生关系也对等了。
从伦理层面来看,教师是师长、是长辈,诸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论调,把教师地位推至极点。
家长把子女托付给教师时,也常许于家长特权,若有子女不听不乖,即可骂可打,学生对教师尊敬,从知识层面权威性迁移到伦理层面绝对服从,而教师在学生面前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君临一切”的意识。
从人格层面来看,由于教师的无私奉献,敬业爱岗,甘守清贫,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教师被誉为“辛勤的园丁”,是“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一首歌是赞颂老师的:“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总是以一种知识渊博,待人和蔼,品行端庄,为人师表的形象出现的,于是学生从心理角度又把教师当作偶像进行崇拜。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众所周知,新课改下的教师观是在教师资格考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其涵盖内容较多,所以备考难度相对较大,如何在备考中快速掌握并且运用自如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其考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与教育观和学生观穿插考查);其次还要明确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角色转变和行为转变。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大家不仅要牢牢记住,还要加强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在考试中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现将这一知识点的备考方法进行总结。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为了帮助大家记忆,可以总结为“四者一开放”即促进者、建设者、开发者、研究者和社会型开放教师。
具体如下: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在材料分析题中,要求从教师观角度来评析材料中老师的行为,这一条基本上是首选,大家一定要记清楚。
材料中如果体现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向学生传播社会规范,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等就符合这一点,反之就违背这一点。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有课程建设和开发的意识。
转变以前习惯于“教教材”,要做到“用教材教”。
在材料题中,如果出现老师灵活使用教材、补充教材内容等就体现这一点。
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能力。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角度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材料中出现老师能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就体现这一点。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这一条在考试时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小。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漫谈》更是让我感受到新课改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漫谈》更是让我感受到新课改短短主干西宾培训已毕了,作为一名年老的主干西宾,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
以下是主干西宾的心得体会范文,接待阅读。
主干西宾心得体会范文一:“一私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私人有多良好,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私人有多胜利,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友人,将会成就你的一世。
“当我听了李元昌老师的《迷信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形式》,宋胜杰老师的《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我的教育思量》,孙立权老师的《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漫谈》的呈文后,心中不由地涌起了这句话。
短短2天的主干西宾培训已毕了,作为一名年老的西宾,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
在贯彻新《摘要》精神的历程中,李元昌老师带来的艺术教育让我建树了新的切确的教育观;两位市良好西宾的精美演讲,让我感受了新课改精指导下角色的转变;孙力全老师讲的,《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漫谈》更是让我感遭到新课改清爽的气味。
心得体会。
由此,我又一次在观念上、理念上发生了强盛的变化。
我想,新课改的精神就像阳光一样,普照到了与之相关的每一人。
上面我就从两点谈一下我的体会:一、推进西宾专业化的发展以前在学校时,我们研习了各科教法,并且老师还告诉我们:在你们此后的劳动中,应该实际集合施行,才略把所学的教法运用于施行当中。
但当下班后,似乎觉得研习的教法基础运用不上。
于是我找出各科教法书,通透的看了一遍,想温故而知新。
温故后的头脑中也是实际一套套,可上出的课还是不能让自己满意,真是烦恼极了。
新课改后自己倏忽觉得,心得体会。
观念、理念一下子变了,新《摘要》既充足一定了西宾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位置,同时对西宾素质提出了亘古未有的请求恳求与离间。
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推进学生主动、绚烂、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西宾的素质。
经由过程研习使我明白,心得体会。
每个学生都能够研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良好的儿童和将来社会的成员。
正象名师孙力全老师所说“老师的本领是让一个不爱研习的孩子爱研习了。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
以下是一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点:
1. 学生中心:将学生放在学习的核心位置,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2. 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4. 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融合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6. 评价改革:注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等方式来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我的看法
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观、教学观、
评价观,我的看法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一次全面更新和改革。
在这个
背景下,我对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有以下看法:
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发展学生的多
元智能和综合素养。
因此,课程观应该从以内容为中心转变为以学
生为中心。
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
体验式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观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能力和
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进行
探究式研究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倡导综合评价,强调评价应该是全面、多元、客观、公正的。
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力。
评价应该包括多种形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项目作品等,以综合反映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都需要
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
感的综合人才。
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
才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主要是指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认识、理念和态度。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包括了多元化、个性化、全面发展等特点。
首先,教师在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应该是多元化的,即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的教学观应该是个性化的,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潜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此外,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还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教学内容来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注重跨学科、前沿性和实践性。
教师应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前沿知识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注重因材施教、多样化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个性化地指导学生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多样化教学,灵活运用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该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网络等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途径,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应该是多元化、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注重跨学科、前沿性和实践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因材施教,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一、背景介绍新课改是指新一轮课程改革,主要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
新课改的实施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二、新课改下的教师观1. 教师角色转变在新课改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努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2. 教学方式创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新课改下,需要采用更多样化、灵活性强、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
例如:小组合作式探究、项目式学习等。
3. 能力培养重要性凸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了评价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标准。
在新课改下,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4. 评价方式改变新课改下,考试评价将不再是教育工作的唯一标准。
教师需要探索更多样化、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三、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1. 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这种角色转变使得教师在工作中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了其职业认同感。
2.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新课改要求教师采用更多样化、灵活性强、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
这种要求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
3. 增加教师工作压力新课改下,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这种要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使得教师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
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新课改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这种要求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更全面、更深入的发展。
2. 增强学生自主意识新课改下,采用小组合作式探究、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_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预案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_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预案教学预案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案,是预先打算的,有预见性的教学设计。
课堂设计必需要有弹性预设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打算的活动。
老师必需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楚、理性的思索和支配,课堂前的教学设计是必要的。
这种教学设计必需是留有弹性的预设。
这种弹性预设,要从教材中找寻学生心灵的思维活动空间与三维教学目标的最正确结合点,须要老师有必须的探究力度。
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景,合理预设并留有更大的包涵度和自由度,要给学生多一点自学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提问的时机,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
如一位老师在《皇帝的新装》教学预案中,有“谈看法”一个环节。
师:“从同学们的谈论中我们明确应当向小孩学习,学习他的纯净无邪,学习他说真话。
可是生活中说真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时要付出代价。
”接着提出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说真话”这一话题的看法。
学生在谈看法时可能会脱离实际,说得比拟空乏,老师可设计情境,引导学生的探讨,使学生有一个谈论的中心,也有利于学生谈出实在的真实的看法。
学生发表看法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老师应真诚地倾听,多鼓舞,刚好引导他们走向“说真话、做真人”的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出,走进自己的生活,直击学生的心灵,在真实开放同等的环境中实现学生价值观的提升。
这样设计富有弹性,找出了学生心灵的思维活动空间与三维教学目标的最正确结合点,是预案中的亮点。
谨慎鉴别课程相识教材的价值,确定教学策略。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是老师授课的主要信息源。
老师要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作用、构造,了解学问的来龙去脉和相关背景信息,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了解它和学生认知构造、已有经历的关系,分析学生现有开展根底和差异等,以便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初步确定教学策略。
了解课程与实际教学的距离。
新课程的开发面对广阔地区的学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也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感悟许冰老师《新课程背景下的大教学观》专题讲座
---------------------------------------------------------------最新资料推荐------------------------------------------------------ 感悟许冰老师《新课程背景下的大教学观》专题讲座感悟许冰老师《新课程背景下的大教学观》专题讲座感悟许冰老师《新课程背景下的大教学观》专题讲座感悟许冰老师《新课程背景下的大教学观》专题讲座许冰老师是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河西区首届特级教师,河西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
今天他给我们作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大教学观》的专题讲座。
他的观点是:跳出本学科的圈子,再看本学科。
在许冰老师所讲的内容中,他有提到:为什么语文研究课上得又累又没有效益呢?针对这个问题,其他科目的老俺师也根据他们的专业评出了滔几点,如数学专业的老师:铀看不出学生学习的增长点,砧那么要想让这个增长点突出颅、明显,那么就应该抓住三鸥个学习点,最好是做到读、各写一致,结合适当。
既然要婿上研究课,那么很多老师都裤会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絮那么针对上课的课件,又有豫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提出了迂:朗读配乐不合适;课件的抛冷暖色调不合适。
那么要想呜让这堂课上得有很好的效果癸,那么我们老师在1 / 3制作课件弗时,可以虚心的请教一下其锈他相关科目的教师,那么这冰样制作出来的课件,在研究叮课上就会大放光彩,成为我异们上研究课的一大助力。
陵许冰老师还给我们指出了暴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专务,匝什么是专务?专务就是专门才的任务,只有这个学科的任恋务。
那么语文学科的专务是钮语感;数学学科的专务是数崖感;音乐学科的专务是乐感烬;美术学科的专务是美感。
宝语文专务可以从学语言,学琅朗读这两点来体现,其中学回朗读又是最为重要的,一位乳语文专家曾经说过:无论壳何时何地,无论改革到何种押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讲弃了一切。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一、引言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必然的。
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其教师观念的转变对于教育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中国教育改革的背景出发,分析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观念的影响,并探讨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2.1 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中国教育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导致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追求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2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新课程改革包括课程标准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等方面。
其中,课程标准改革是核心,通过重新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科结构,实现课程的转型。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观的转变3.1 传统教师观与新课程教师观的对比传统教师观念主要着重于知识传授和教育管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教学标准化。
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念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和互动,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发展。
传统教师观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注重教师的授课效果和教学资源的准备。
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2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观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2.1 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体现在:(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宣传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
)因此,积极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了消极被动的教师形象。
学生观:学生观,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的中的看法和观点。
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在此背景下,新课改的学生观包涵一下三点:一、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权责主体。
教学观: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
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也发生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二、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1.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2.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课程” 1.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的认识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的认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观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教师观是指教师对教学的理念、方法、目标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观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多元化的教育方法观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因此,教师应该摒弃单一的教育方法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三、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水平。
因此,教师应该把自己作为学习者,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四、创新的教育观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采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效。
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创造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育
模式。
学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在学习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评价心得体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掌握新课程内容:教师应该全面了解新课程的背景和要求,熟悉课程目标、教学大
纲以及相关教学资源。
只有掌握了新课程的内容,教师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和教学效果。
2. 调整教学方法:对于新课程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不再适用。
教师应该主动思
考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评价学
生的学习也要适应新课程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 灵活运用评价工具: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可以尝试使用多种评价工具,例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作业评价等,以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还可以通过自
主评价、互评和同行评价等方式,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态度: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和学习态度。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
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5. 反思和改进: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及时反思和总结,思考自己的教学体会和
不足之处。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之,教师在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心得体会包括掌握新课程内容、调整教学
方法、灵活运用评价工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态度以及反思和改进。
这些心得体会
将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的说课
新课程背景下的说课作者:李敏彭冰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01期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手段,说课对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教育理论,理解新课程的实质,以及反思和研究自身的教学行为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说课艺术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把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融为一体,是优化课堂设计、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师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就什么是说课,说课说什么,说课应注意什么,说课如何评价等问题进行简要讨论。
一、说课是什么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有限时间(一节课的1/4~1/3)内,以口头(现场说课展示)或书面(撰写说课讲稿)的形式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向同行、教研员、专家等系统地阐述自己对某一节课的教学设想(教学思路)及其理论依据。
说课一般发生在正式上课以前,是以课堂教学为背景,以教材中的单元(或章节)教学内容为课题,以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原则为指导来探讨一节课的组成部分(教学要素、方法、手段)的最佳排列与组合,并合理地规划教学程序,使它们在课堂教学的时空中形成一种优化的结构形式。
它不失为一种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二、说课的功能与特点1.说课的功能一是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思考能力。
说课,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来设计教学,并将如何处理教材、处理教与学关系进行理性思考,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所运用的教学原理等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阐述清楚。
这要求教师用新的教育理念诠释课程和教学。
二是营造教研氛围,提高研究能力。
说课活动把“说”与“评”紧紧结合起来,让说课教师把静态的个人备课转化为一定范围内动态的集体讨论,形成一种教学研讨的气氛,促进教学与研究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起到以“虚”带“实”,共同提高的作用。
同时,说课所阐述的教学设计往往带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可供其他教师参与借鉴。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理念的调适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理念的调适
许昌良
【期刊名称】《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年(卷),期】2003(000)011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因为国际人才的竞争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种对话、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这种专业特性决定了教师每时每刻面对的情境都具有即时性,都具有流动性,需要教师去解决,去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备课,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话题.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许昌良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市实验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策略 [J], 黄发春
2.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备课的策略 [J], 肖献力
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的新理念 [J], 龙堂碧
4.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备课的思考 [J], 樊丽娟
5.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备课的几种变化 [J], 周卫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新盈中学刘敏2016-5-292016年5月21日,省级骨干教师许碧良老师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讲座,听完这次讲座,受益匪浅。
下面是我对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认识:一、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习内容,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自动的、建构过程。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问题。
二、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做事,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并依据所收集的数据展开讨论。
”其程序是1)作为家庭作业提出此问题;学生自主进行统计活动;(3)请某同学在课堂上对结果作现场统计(列出统计表,老师也把自己的统计结果融入其中);(4)统计分析(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全班一周丢弃塑料袋情况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描述和评价);(5)结合问题情景深入领会有关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含义,并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统计量的差异以及用不同统计量来表示同一问题的必要性;(6)问题自然延伸(计算这些袋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先估算一个袋的污染,然后通过多种方式计算推及到一周呢?一年呢?全校同学的家庭呢?照此速度要多久就会污染整个学校呢?)。
由此例可看出,这种模式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围绕着学生日常生活来展开的:由学生身边的事所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的关系,朴素的问题情景自然地对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可以让他们真正应用数学,并引导他们学会做事。
三、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数学学习中,个人努力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则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在交流与讨论中,能够澄清认识,纠正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许冰老师《新课程背景下大教学观》专题
讲座:新课程背景
感悟许冰老师《新课程背景下的大教学观》专题讲座许冰老师是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河西区首届特级教师,河西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
今天他给我们作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大教学观》的专题讲座。
他的观点是:跳出本学科(课程)的圈子,再看本学科(课程)。
在许冰老师所讲的内容中,他有提到:为什么语文研究课上得又累又没有效益呢?针对这个问题,其他科目的老师也根据他们的专业评出了几点,如数学专业的老师:看不出学生学习的增长点(也就是说,上了这堂课后,学生学习的增长点不明显,一节课下来都不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撑握了什么?),那么要想让这个增长点突出、明显,那么就应该抓住三个学习点,最好是做到读、写一致,结合适当。
既然要上研究课,那么很多老师都会运用多媒体,制作课,那么针对上课的课,又有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提出了:朗读配乐不合适;课的冷暖色调不合适。
那么要想让这堂课上得有很好的效果,那么我们老师在制作课时,可以虚心的请教一下其他相关科目的教师,那么这样制作出来的课,在研究课上就会大放光彩,成为我们上研究课的一大助力。
许冰老师还给我们指出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专务,什么是专
务?专务就是专门的任务,只有这个学科的任务。
那么语文学科的专务是语感;数学学科的专务是数感;音乐学科的专务是乐感;美术学科的专务是美感。
语文专务可以从学语言,学朗读这两点来体现,其中学朗读又是最为重要的,一位语文专家曾经说过:“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改革到何种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
是吧,没有读,你如何理解?没有读,你如何去解读里面表达的意情?如果你能从读到的是文字话,脑海里出现的是画面,那么你语文专务就做得很好了。
同时,我们语文老师还应该多向其他科目的老师学习。
许冰老师还要求我们老师应该要懂一点艺术,并引用了京剧里的“紧咬”唱法和相声里的“三番四抖”法驾驭到课堂教学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要我们从学科的角度去观察欣赏艺术,就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新的收获。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学语文,生活中处处用语文。
是的,没错!生活中到处都是由语言文字形成的一种形态,我们须从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再运用到生活中去。
正如罗丹说的:“语文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语文,而是缺少发现”。
让我们用心的去发现语文,学习语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