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原则及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则及其比较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则及其比较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定。
这些准则和规定是制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是保证会计信息准确、公正的基本保障。
下面将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则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比较。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经济实体:会计核算必须围绕经济实体进行。
所谓经济实体,是指能独立开展经济活动,有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组织或个人。
例如公司、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都是经济实体,会计核算的对象就是这些经济实体。
2.会计主体:会计核算必须由会计主体进行。
会计主体是指能够进行会计核算并对会计报表负责的经济实体,一般而言,会计主体应当具备法人资格或者长期稳定存在的组织。
3.会计期间:会计核算必须按照一定的时间框架进行,即会计期间。
一般以年度为一个会计周期,也可以按照季度、月度等划分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的确定有助于会计核算的连续性、比较性和可靠性。
4.会计货币:会计核算必须以一定的货币单位计量经济业务。
所谓会计货币,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用作计量和记录经济活动的单位货币。
通常采用的是国家的货币,如人民币、美元等。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实体性原则:实体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按照经济实体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进行。
即会计核算和报告应当与经济实体的法律地位、业务范围和经营成果相适应,不受会计主体的法人形式或产权结构的影响。
2.业务交易原则:业务交易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依据实际发生的业务交易进行。
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经济事务的本质和经济业绩的实质,不能随意扭曲或虚构。
3.全面切实原则:全面切实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核算不仅包括核算主体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和利润,还应当包括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4.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假定会计主体将继续存在和经营下去。
即会计核算不应该考虑会计主体可能解散或破产的情况,而是基于会计主体保持持续经营的前提进行。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原则1. 概述会计核算是企业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分析和报告等工作。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存在一些基本前提与原则,这些前提与原则对于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2.1 实体性原则实体性原则指的是将企业和业主分开看待。
按照这个原则,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主的个人财务状况是分开记录和报告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的独立性和独立的财务报告。
2.2 持续经营原则持续经营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被假定为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
这意味着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设没有破产和停业的可能性。
这个原则是建立在企业具有持续经营的基础上,有助于使财务报表更具可比性和连续性。
2.3 会计时间周期原则会计时间周期原则是指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通常,会计时间周期被划分为年度、季度和月度。
这个原则有助于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并方便企业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比较和分析。
3.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3.1 实物核算原则实物核算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该根据实物进行核算,而不是根据货币数额。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关注实物的种类、数量、质量和估值等方面。
通过实物核算原则,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2 成本核算原则成本核算原则是指企业应该以成本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按照成本核算原则,所有的经济资源都应该以其获得成本进行记录和报告,而不是按照其市场价值。
这个原则有助于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3.3 全面核算原则全面核算原则是指企业应该将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进行核算,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等方面。
按照全面核算原则,企业的财务报表应该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
3.4 信息披露原则信息披露原则是指企业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披露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信息。
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信任度。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该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 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营 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 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的含义 持续经营指企业不考虑破产清算的因素,以 企业是持续、正常的经营为前提。 2、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它可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从 而为解决很多常见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 题提供了基础。
三、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的含义 会计分期指把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 为地划分为一定的等距的会计期间,分期结 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2、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有了本期与非 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 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要求。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 与其成本、费用应当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 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 在该会计期间内确定。 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 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所谓历史成本就是 取得或购建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 金或其他等价物。
§3﹣2 会计原则
一、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1、可靠性/客观性/真实性原则—是指企业应当以 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 2、相关性/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 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3、可理解性/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 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7、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
当保持必要的谨慎态度,不得多记资产或收益,少 计负债或费用。
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
”这实质上就是说,凡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是会计主体,对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决定了会计活动是连续不断的,如何将企业连续的经济活动以阶段成果形式反映出来,及时地为企业、政府及所有者提供企业经济和经营状况的信息,这就涉及到会计期间划分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涉及到多种货币,由于各种货币单位之间的汇兑率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会计必须确立一种货币单位为记账用的货币单位,其他所有的货币、实物、债权债务等,都可以通过它来度量、比较和稽核。
这一货币单位称之为“记账本位币”。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同时还规定:“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指进行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可比性原则。
它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3)一贯性原则。
它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计影响数,以及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最新基础会计学第一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
最新基础会计学第一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会计核算是指通过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对经济事项进行记录和计量,以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前提和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则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主体性原则:核算对象是企业独立的经济实体,要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所有者的个人财产区分开来。
即企业应单独核算,不能将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混为一谈。
2.持续经营原则:会计核算基于企业的持续经营,即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将会继续经营下去。
这一前提要求会计报表应以持续经营为基础进行编制,反映企业长期经营的结果。
3.货币计量原则:会计核算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
任何经济事项都要用货币表示,以便进行记录和计量。
这样才能统一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质。
即会计信息应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且充分地记录和披露相关的经济事项。
2.持续性原则:会计核算应遵循持续性原则,即企业的财务报表应按照持续经营的前提进行编制。
在企业持续经营下,应按照一定规则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以确保财务报表的连续性。
3.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即在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应采用较为保守的估计方法和计量方法,以避免资产和利润被夸大,同时及时纠正已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4.收入确认原则:会计核算应按照收入确认原则对企业的收入进行核算。
即企业应在收入实现和收入确认条件成立时确认相关收入,确保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和时间匹配。
5.成本原则:会计核算应按照成本原则对企业的资产和费用进行核算。
即企业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对资产进行计量,对费用进行分配。
同时,对已发生的损失应及时予以确认。
6.一致性原则:会计核算应遵循一致性原则,即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下,连续按照一致的规则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基础知识点
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基础知识点1、什么是会计荅: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屋等。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答:会计核箅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置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4、衡量会计倍息质蛋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答: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5、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答: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6、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答:包括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7、什么是会计要素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答: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最的依据。
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8、什么是资产答: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9、资产具有哪些特点答:资产具有如下特点:(一)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二)资产都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也是企业所控制的;(三)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
10、什么是负债答: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1、负债具有哪些特点答:负债具有如下特点:(一)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引起的、企业当前所承担的义务(二)负债将要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三)为了清偿债务,企业往往需要在将来转移资产12、什么是所有者权益答: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之为净资产。
会计实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会计实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核算是指将企业的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原则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过程。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需要遵守,分别是货币计量、企业实体、会计时期、持续经营以及会计核算的管理原则。
首先,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货币计量是指会计记录和核算的对象必须是以货币来衡量的,即所有经济业务都必须以货币计量。
这是因为货币作为衡量和比较经济业务的普遍媒介,能够方便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次,企业实体是会计核算的另一个基本前提。
企业实体是指企业作为独立经济组织存在的事实和其独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
会计核算应将企业与企业的所有者、组织和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不被其他实体混淆。
第三,会计时期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会计时期是指企业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时间段进行记录和报告,常用的会计时期有年度和月度。
通过确定会计时期,能够便于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和对比分析,并提供连续和可比的财务信息。
第四,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开展业务活动。
会计核算的前提是企业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即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基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
如果企业发生持续经营能力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会计核算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会计核算还应遵守一般会计原则。
一般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和准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一般会计原则包括实体计量原则、成本原则、收益确认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核算主体一致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统一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并能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供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参考。
总之,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构成了会计核算规范的基础。
遵守这些前提和原则,能够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并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供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参考和决策。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实体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将企业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独立于所有者的个人利益。
企业与企业所有者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企业应当独立核算。
2.持续经营假设:假设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停业、解散或破产。
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核算应当依据这一前提进行,资产计价和利润计算等都以持续经营为基础。
3.货币计量假设:假设企业的经济活动以货币的形式进行,只有货币可以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
所有的交易和财务信息都以货币表达。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际情况。
会计报表的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变动情况。
2.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和费用应当按照发生的时间记录和确认。
即在权益有明确流动或权益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3.会计持续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应该遵循连续性原则,即为了更好地展示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核算的持续应当以一贯的会计政策进行,不要随意变动。
4.谨慎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保持谨慎态度,即在利润和资产确认时应当对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并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计提和准备。
5.合理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即会计处理应当符合会计规则和会计原理,合理反映和解释企业的经济实际情况,不能为了达到其中一种目的进行人为捏造和虚构。
6.一致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保持一贯性和连续性,即一旦确定了会计处理方法,就应当一贯地遵循下去,不得随意改变。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实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而一般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持续性原则、谨慎原则、合理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遵循这些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能够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 会计核算首先要明确核算的空间范围,也就是要明确会计
主体。 ➢ 简单地说:为“谁”服务,“谁”就是会计主体。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2.以企业作为会计核算的主体,即会计主体只核算自身发生 的各项交易或事项,记录和反映本企业自身的各项生产 经营活动,它要求区分
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 由于有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四)货币计量(Monetary Measure)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 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
定的秘密准备。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8 .及时性(Timeliness)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 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从 而可以把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 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
一、会计准则的涵义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
亦称会计原则。会计工作的规范,评价会计工作质量
的准绳。
它是对于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财
务报告所作出的原则规定,或者说是这一过程中应该遵循
的公认原则。
二、会计准则的作用
1 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6.重要性(Materiality)
具体来说,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 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 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 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 准确地披露;
会计核算12项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12项,它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总体性要求;二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是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四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一、总体性要求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要求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包括下面三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会计核算应当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三是会计核算应当具有可检验性,使会计信息具有可验证性的特征。
2、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
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
3、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要求企业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比较。
从总的方面来说,两者都属于可比性的要求。
一贯性原则并不否认企业在必要时,对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的变更。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信息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2、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及时利用。
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一、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
”这实质上就是说,凡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是会计主体,对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2、持续经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3、会计期间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决定了会计活动是连续不断的,如何将企业连续的经济活动以阶段成果形式反映出来,及时地为企业、政府及所有者提供企业经济和经营状况的信息,这就涉及到会计期间划分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4、货币计量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涉及到多种货币,由于各种货币单位之间的汇兑率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会计必须确立一种货币单位为记账用的货币单位,其他所有的货币、实物、债权债务等,都可以通过它来度量、比较和稽核。
这一货币单位称之为“记账本位币”。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同时还规定:“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指进行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原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公司实体性原则:会计核算应以公司为独立个体,将公司与其所有者分开看待,并按照独立实体的观点进行核算。
2.持续经营原则:会计核算应基于公司具有持续经营的前提,即公司会在合理的预期内继续经营下去。
如果公司出现了持续亏损、资不抵债等情况,需要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
3.货币计量原则:会计核算应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所有的财务交易和经济事件都应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并使用货币进行记录和报告。
4.会计主体稳定性原则:会计核算应保持会计主体在核算期间内的相对一致性和稳定性,不可以频繁更改会计政策,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会计核算应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经济状况和业绩,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真实情况。
同时,应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的完整性,不得遗漏重要信息。
2.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即在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应采取较为保守的假设和估计,以避免虚增利润或财务风险。
3.会计核算的收入确认原则:会计核算应按照经济利益实现或具有实质控制的原则确认收入。
通常情况下,收入应在商品或服务转移给客户时确认。
4.会计核算的费用配比原则:会计核算应将费用按照其所产生的经济利益配比到相应的会计期间中,以反映费用的实际消耗情况。
5.会计核算的资产计量原则:会计核算应按照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状可变现净值进行资产计量,以确保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一致。
6.会计核算的负债计量原则:会计核算应按照现行将来支付现金或提供其它资产的现值进行负债计量,以客观反映公司的负债状况。
7.会计核算的披露原则:会计核算应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对财务信息进行披露,以提供给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有关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信息。
8.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在会计期间内保持一致性,确保在经营连续性和信息可比性上均一致。
以上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原则的详细介绍,这些原则和前提条件是会计核算的基石,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会计核算的原则
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会计核算的具体原则和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十三项。
这些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的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发挥指导作用。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这一原则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会计记录应当真实可靠。
这就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在记录各项经济业务时,应当认真地审核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要求,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于记载不准确和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或更正。
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应实事求是,真实地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2)计算应正确无误。
这是指在账务处理过程中,所记录的账户、登入的账户应当无误,数字计算应正确,保证账证、账账、账表相符。
(3)会计报告的反映应是真实完整的。
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和反映的真实性,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提交的会计报告,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故意地歪曲,或者只报喜不报忧,这些都是不符合客观性原则要求的。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
会计经验: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原则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项: 1.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 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或可靠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会计核算要以经济业务的客观实在为依据,不可伪造、编造经济业务。
对于一些无法准确计量的经济业务,要按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的会计分配和核算方法来计量。
2.会计核算相关性原则 会计核算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必须与会计信息的使用相关联,满足企业的相关需要。
同时,会计信息应当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相关联,也应当与企业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相关联。
3.会计核算可比性原则 会计核算可比性原则又称统一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因此,不同企业的同类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的方法和程序要基本一致,从而规范整个行业,以便对不同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横向比较,有利于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
4.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 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又称一致性原则,是指同一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应采用相同的核算方法,不得随意变更,以便对同一企业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与可比性原则相对而言,从不同的侧面来体现会计核算的原则。
5.会计核算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讲究时效,业务处理应当及时进行,以便于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6.会计核算明晰性原则 会计核算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选用。
要求在保证会计信息准确的前提下,运用语言应当通俗易懂,只要可以表达信息的内容即可。
7.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凡企业的支出与会计年度的收益有关系,则确认为资本性支出。
会计核算的原则
会计核算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十三条,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类是衡量会计质量的一般原则,一类是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一类是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一、真实性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真实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三个方面,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
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投资人决策和企业内部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都应遵循这个原则。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相关性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提供的信息与进行决策无关,不仅对决策者毫无价值,而且有时还会影响他们作出正确决策。
所以会计核算的提供的信息资料必须对决策者有用才行。
四、一致性一致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这样才便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管理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一致性原则并不否定企业在必要时对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变更当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但要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表批注中加以说明。
五、可比性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
另外指明一点,一致性和可比性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那么在会计核算中,我们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呢?下面我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真实性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真实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三个方面,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
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投资人决策和企业内部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都应遵循这个原则。
2.相关性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的信息与进行决策无关,不仅对决策者毫无价值,而且有时还会影响他们作出正确决策。
所以会计核算的的信息资料必须对决策者有用才行。
3.一致性一致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这样才便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管理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一致性原则并不否定企业在必要时对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变更当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但要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表批注中加以说明。
4.可比性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
另外指明一点,一致性和可比性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致性原则解决的是同一企业纵向可比问题,而可比性原则解决的是企业之间横向可比的问题。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执行标准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执行标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财务会计的目的在于对外部提供信息,以帮助有关的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
因而,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特征是决策的有用性。
以此为基础,相应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主要有:1.真实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该原则包含两层含义:①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也就是说,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应是真实的。
②会计核算时应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2.有用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核算必须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
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比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可比性原则主要解决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问题。
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能够比较,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对会计指标应规定必要的范围和标准。
4.一致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一致性原则主要解决企业的纵向比较问题。
为了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能够比较,前后各期的方法就应一致,不能随意变更。
如果确实有必要变更时,应在某一会计期间开始时变更,并且应将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进行说明。
5.及时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由于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前提的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并未停止,而会计报告是定期报送的。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避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性,必须遵循及时性原则。
6.清晰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清晰性原则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看懂会计信息,才能利用其进行决策。
而多数会计信息使用者不是会计人员,要使会计信息对他们决策有用,会计核算应尽量使会计信息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对会计核 算工作的空间的约定,回答会计核算究竟 为谁服务的问题 。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特定会计主体的生产经 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 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清算、解散、倒 闭而不复存在。
⑴《新大英百科全书》:1340年
⑵美国的P·H·沃尔金巴克、N·E·帝特里克和 E·I·汉森:
⑶《改订簿公记元原1理27》8至:11324101年年之间
⑷《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1494年
㈡与现代会计相关的社会环境
1、现代会计与经济 2、现代会计与法律 3、现代会计与政治 4、现代会计与文化 5、现代会计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促进
㈡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 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是狭义意义上的
费用概念。
㈢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反映经营成 果的最终要素。
它们的基本关系是: 收入-费用=利润
六大会计要素的关系是:
⑼(
)属于会计利润总额组成要素
A.年初未分配利润
B.营业利润
C.本期无法偿还的债务
D.应由仓库保管员赔偿的材料损失
⑽以下关于历史成本原则的阐述是正确的有
(
)
A.资产一般按历史成本计量
B.历史成本与投资决策更相关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⑴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核算要反映的对象,也
是财务会计报表构成的基本单位。
()
⑵会计假设,是由于其缺乏客观性及人们无法
对其进行证明的会计事项。
()
⑶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一定
是法律主体。
()
⑷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
账本位币。
()
⑸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
一、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所谓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就是会计信息 质量要达到的标准,也就是什么样的会计信 息可以满足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包
括七项原则:
㈠可信性原则
可信性原则,有的称为客观性原则,可靠性 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 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 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本章测试
第一节 会计与财务会计目标
一、影响现代会计的社会环境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一、影响现代会计的社会环境
㈠ 现代会计与复式簿记 ㈡ 与现代会计相关的社会环境 ㈢ 现代会计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㈠现代会计与复式簿记
一般认为,现代会计应该从复式簿记的出现算起。
关于复式簿记的起源,一般是根据已发现的账簿的 所属年代来断定的,有很大的分歧:
㈡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用来确认和计量收入、费用 的归宿期的会计规范。确认的标准是“应收”、 “应付”。
㈢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是指为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损益,会计核算应 当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㈣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将每一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与为 取得这些收入有因果关系的成本、费用配对、比较, 以确定期间损益的会计规范。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㈠西方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
决策有用学派与经管责任学派 ㈡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
首先,财务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 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其次,财务会计应该为企业外部利益主 体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最后,财务会计还要为企业内部经பைடு நூலகம்管 理提供信息。
第二节 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理论
一、会计确认
㈢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 经济利益,是企业权益性资本的投资者对企业净 资产的要求权,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它们的基本关系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利润表要素
利润表要素是关于利润表的会计要 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㈠收入
收入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 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所发生的或|将发生的现 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二、会计计量
一、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 认应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 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进而 确定已记录和加工的信息是否全部列入会计
报表和如何列入会计报表。
㈠初次确认与再确认 ㈡会计确认的标准
㈠初次确认与再确认
经济业务
初次确认
账簿信息
再确认
报表信息
㈡会计确认的标准
⑼收益性支出,就是企业发生的能与特定期
间收入配比的支出。
()
⑽历史成本原则一般就是要按实际成本入帐,
并保持其不变,直至该资产消失止。 ( )
2、选择题
⑴以下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 )
A.购进无形资产支出
B.购建固定资产支出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支出
D.在建工程中正常停工期内的利息支出
⑵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的是 ( )
㈣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又叫一致性原则,是指企业采 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 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
法。
㈤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 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㈥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 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
C.委托加工商品
D.土地使用权.
⑸资产应具备的特点有( )
A.有形的
B.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C.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D.可计量
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期间划分为
()
A.年度 B.季度 C.月份 D.旬
⑺货币计量假设意味着( )
A.会计上只以货币为计量尺度 B.会计上以货币计量为主 C.一般采用名义货币单位计量 D.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价值信息 ⑻( )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 A.会计分期假设 B.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C.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D.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A.对每股收益按多种方式反映
B.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C.存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
D.确认出售的短期投资的涨价收益。
⑶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属于会计确认方面的
原则的是( )
A.可比性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配比原则
⑷下列项目中,属于本企业资产的有( )
A.融资租人设备
B.已订合同的货款
㈤稳健原则
稳健原则,又叫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 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 计。
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 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 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 的依据。
【本章测试】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2、选择题
㈠会计计量与货币计量
会计计量的尺度主要是货币,会 计计量的结果主要是财务信息。会计 计量包括货币计量,还包括非货币计 量。
㈡计量尺度、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必须通过计量尺度、计量单位
和计量属性来完成。 1、计量尺度
计量尺度是指衡量某事物或事项的数 量关系的标准。
2、计量单位
⑴名义货币单位 是指各国主要流通货币的法定单位,又称为变 动的货币单位。 不调整不同时期货币的购买力 。 ⑵ 一般购买力单位 即以一定时日的货币购买力(以一般物价指数 近似地表示)调整不同时期的名义货币单位,从 而使不同时期的货币保持在不变的计量单位上 。
第一章 绪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是财务会计的四 项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财务会计目标与确认及 计量等。
【教学方法与课时安排】本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 授为辅。本章授课时数宜安排在2课时。
第一节 会计与财务会计目标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特性 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特性
一、资产负债表要素 二、利润表要素
一、资产负债表要素
资产负债表要素是关于资产负债表 的会计要素,是有关特定会计主体的 财务状况的要素。
㈠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 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 益的经济资源。
㈡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基本的确认标准
⑴可用货币计量 ⑵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特性 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2、补充的确认标准
⑴可信性 ⑵合法性 ⑶相关性
二、会计计量
财务会计实际上是一门以货币为主要 计量尺度的计量学科。会计确认必须与会计 计量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㈠会计计量与货币计量
㈡计量尺度、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
㈢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
在会计核算中,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的
前提,它决定某个数据能否当作会计事项记 入账簿和列入财务会计报表,着重解决会计 数据和非会计数据、簿记信息和报表信息、 本期会计信息和非本期会计信息的定性问题。 会计计量则是确认的结果,它决定已确认的 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如何按可信与相关的金 额表现在账、表之上,着重解决财务会计中 的定量问题。
⑶现行市价 是指在正常清算情 况下销售各该项资产时可望获得的现 金数额或其他等值。
⑷可实现净值 是指资产在正常 交易过程中可望变换为非贴现的现金 数额或其他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