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法国喜剧电影的艺术特色
法国影视赏析
选修课课程论文法国经典影视赏析《触不可及》学生姓名:学生学号:院系班级:Intouchables 《触不可及》其实生活和电影一样,有很多点点滴滴的感人故事,他们或许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付出总能点燃生活,带来温暖。
这一部源自于真实故事的电影。
即法国人菲利普所写的自传小说《第二次呼吸》。
整部影片的格局非常传统,是典型的法国“二人转”喜剧,两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由于性格脾性的截然不同,在一次机缘巧合中碰撞出火花,亦庄亦谐,从冲突走向理解,最后皆大欢喜。
影片讲述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这简单的情节,简单的画面,一次次带给我们的确实精神的冲击。
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在为你展现生活点滴的小事中,让你的内心泛起波澜,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在这个仍然存在种族歧视的社会,在这个仍然存在地位偏差的社会,我们的人,世俗人类,选择怎样的为人处世的方法?I这部影片的取材很简单,因为一次跳伞事故,白人富翁菲利普Philippe(弗朗索瓦·克鲁塞 Fran?ois Cluzet 饰)瘫痪在床,欲招聘一名全职陪护。
由于薪酬高,应聘者云集,个个舌灿莲花,却无法打动他的心。
直到黑人德希斯Driss(奥玛·赛 Omar Sy 饰)的出现才让他作出决定。
德希斯刚从监狱出来,背负家庭重担,一心只想寻张辞退信以申领救济金,而且他明显对女助理的兴趣要远大于这份工作。
但是菲利普还是一眼相中了这个小伙子。
于是,德希斯开始了一个月的试用期。
虽然舒适的豪宅环境让他倍感虚荣,但是他仍面临很多挑战:不仅要为菲利普作身体复健,还得给他洗浴、灌肠、拆信、穿丝袜等。
起初,两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大相径庭,但是,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他们成为了朋友……随着开场脆亮带有一丝感伤的钢琴曲的缓缓袭来,电影画面定格在城市的夜景之中,主人公菲利普与德瑞斯分别坐在驾驶位与副驾驶位上,故事就这样开场了。
菲利普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可是却很富有,而德瑞斯身体健康却是一位无业游民,整篇故事处处显露出温情。
莫里哀(Molière)的喜剧艺术特点体现
莫里哀(Molière)的喜剧艺术特点体现莫里哀(Molière)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喜剧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莫里哀的喜剧作品包含了大量的戏剧元素和文学技巧,表达了对社会伪善、虚伪和愚昧现象的批判,展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莫里哀的喜剧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实生活的反映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主要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为素材,通过夸张、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揭示出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他善于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将现实生活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成戏剧形象,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并对现实有所警醒。
二、角色的刻画莫里哀在喜剧中塑造了许多丰满的戏剧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戏剧人物哈巴斯(Harlequin)和阿尔贝特(Alceste)。
哈巴斯是一个滑稽可笑的角色,他总是处于被人欺负的境地,但他又是一个乐观、机智和聪明的人物,通过他的表演,莫里哀成功地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和压迫。
阿尔贝特是一个批判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对社会的虚伪和伪善现象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他的形象展示了莫里哀对社会的批判态度。
三、语言的运用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中,语言是他最重要的艺术手段之一。
他善于运用幽默和讽刺的语言,通过对话和对白揭示角色的性格和思想,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
他的语言流畅、机智,富有诗意,通过对语言的运用,莫里哀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戏剧语言风格,成为法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戏剧结构的安排莫里哀的喜剧作品的戏剧结构通常是基于情节的发展,通过引入冲突和转折,展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的变化,并最终达到戏剧冲突的高潮和解决的结果。
他善于运用戏剧技巧,如舞台设置、音乐和舞蹈等,使戏剧更加生动和有趣。
他还善于运用戏剧的节奏和节奏,通过剧情的起伏和高潮,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戏剧的吸引力。
莫里哀的喜剧艺术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人物的刻画,揭示了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人性的弱点,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和反思。
法国喜剧的特点
xx喜剧的特点1.法国喜剧以小人物的生活作为故事内容,没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是一个过着平淡无奇生活,偶尔有些小意外的普通人。
但是仍不失法国人的浪漫主义,结局也一般是团圆。
2.与美式喜剧不同,其氛围一般是高雅、轻松,不论是画面还是言语。
相比之下,美式的则显得过于庸俗和火爆。
前者让人在轻松中深思,后者则是在低俗画面中窃笑。
3.其刻画人物也是通过设计一些情节,来表现其内心活动。
通过小人物的一言一行,来传达导演和编剧所要展现的主题。
较之相比,美式喜剧通常是以火爆场景来吸引观众,但是对其所要表达的主题却很模糊。
4.法式喜剧在选角上并不拘泥于帅哥美女,如《虎口脱险》中的路易斯·德·费奈斯,与其说其俊美,倒不如说其儒雅。
通过演技把小人物表现得如此滑稽,深入人心。
再如茱莉亚比诺什的《浓情巧克力》,其为典型的气质美女,整个影片中其散发着温柔的气息,就好像一块松露巧克力一样顺滑、细腻。
比较钢弹和xx相同点:1.两个人都被世人称作“白痴”,经常做出令人费解的举动(如钢弹一次次偷警车,阿甘跑长跑时突然想见珍妮,随行人的不理解)。
2.每次遇到危险的事情,都能逢凶化吉(如钢弹最后帮朋友挡枪,却无性命危险,阿甘背着丹中尉跑过枪林弹雨)。
3.其内心都是善良、纯洁,做事情也都是为他人着想(如阿甘看到珍妮被人摁在车里,揍了那个“坏人”,钢弹为了帮助朋友,特意把那些保镖找来,自己与其对决)。
4.即使被人说是“白痴”,但是内心仍然是喜欢与人相处(如拯救了丹中尉,被其无情的痛骂,钢弹被朋友抛弃,但是仍然去帮忙)。
5.不抛弃,不放弃(阿甘永远都没有放弃珍妮,钢弹从没抛弃朋友)。
6.xx,天性xx。
7.智商不高,但是情商很高。
7.最后结局都很圆满(阿甘和儿子一起生活,钢弹和卢比在一起)。
不同点:1.成长背景不同(一个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受过正规教育;另一个则以小偷为职业)2.朋友(全剧阿甘没有朋友,珍妮真是他的爱人;钢弹的朋友出了醉鬼吊车司机,还有卢比)3.两者的白痴不同,(阿甘智商低,钢弹只是与常人不同)4.乐观的起源不同(阿甘的乐观是由母亲引导而出,钢弹则是天生。
从《伪君子》看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
从《伪君子》看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莫里哀是18世纪法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喜剧为主,尤以《伪君子》为代表。
《伪君子》以嘲讽和讽刺的方式揭示社会的虚伪和人性的丑恶,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行为和心理刻画展示了莫里哀戏剧艺术的几个典型特点。
首先,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幽默感和嘲笑。
《伪君子》通过对贵族阶层的讽刺,展现了他们的虚伪和自以为是。
剧中主人公阿尔卡诺的形象既是贵族的代表,也是伪君子的化身。
他表面上看似充满正直和道德,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虚伪又丑恶的人。
莫里哀通过对他的描绘和对话,将他置于可笑的境地,使观众在嘲笑的同时,也思考贵族社会的虚伪和伪装。
其次,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之二是对人性的揭示和探索。
《伪君子》中的人物形象真实而充满特色,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都表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例如,剧中的女主角伊历米尔这个角色不仅是被动的牺牲者,同时也具有复仇和追求正义的一面。
莫里哀通过这些角色塑造,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各种欲望的冲突,使观众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第三,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之三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关注。
莫里哀通过对伪君子的揭示,揭露了当时法国贵族社会的虚伪和腐败。
他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将社会现实放大并夸张,使观众从中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和问题。
例如,莫里哀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暗示了贵族对权势和物质的追逐,以及对底层人民的悖论态度。
莫里哀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启示意义。
最后,莫里哀戏剧艺术的特点之四是舞台语言的运用。
莫里哀的剧作中充满了精彩的对白和幽默的台词,同时也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和隐喻,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
在《伪君子》中,莫里哀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揭示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欲望,使情节更加生动和有趣。
同时,莫里哀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增加了观众对作品的思考和理解的深度,使作品具有了更多的层次感。
综上所述,从《伪君子》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莫里哀戏剧艺术的几个典型特点,分别是幽默感和嘲笑、对人性的揭示和探索、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关注,以及舞台语言的运用。
当代法国喜剧电影中的法式幽默_朱思晔
文/朱思晔《小淘气尼古拉》剧照当代法国喜剧电影中的法式幽默和其他国家的喜剧电影不同,法国的喜剧电影似乎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法式幽默有点小国小民式的自嘲。
法国的喜剧电影,极少出现美国电影里频繁使用的那种“大国英雄拯救世界”的玩笑。
这种小国小民的情怀培养了法国电影中渗透着的无英雄主义,幽默的灵感多来自普通人之间的调侃及其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尴尬。
下文将通过几部影片来分析法国当代喜剧中的法式幽默。
一、从影片内容来看,幽默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家庭气氛》说的是一个普通法国人的家庭生活,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片段。
《家庭气氛》的导演塞德里克·克拉皮斯以喜剧的方式,把自己对于生活的无奈、热爱、厌恶等表达得淋漓尽致。
影片的故事非常平淡,人物、地点和时间集中,充满了法式的小资情调,对白繁多但精彩,诙谐中透露出生活的哲理。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通过娴熟的场面调度,将怀旧气息与幽默气氛融为一体。
导演故意在争吵中反复插入主人公的童年镜头,表现一家人愉快地在一起玩乐的场景,今昔对比,形成过往与现实的反差。
尤其是开头和结尾的两个镜头,相同的音乐,相同的镜头角度,一个是早上,一个是晚上,咖啡馆伙计骑着摩托来,又骑着摩托走,好像一个圈,一切归于平淡,配合一天发生的故事,更有了丰富的寓意。
这部电影里的法式幽默有着法国人独有的认识———生活也是一部喜剧。
同样,《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也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是一部以孩子为主视角的作品,内容生动、有趣而独特,甚至连里面的大人们都变得可爱网上点评起来。
经过导演细腻用心的改编、精巧严谨的制作、自然天成的演绎,非但没有让原作失色,反而赋予了这些漫画人物更加鲜活的形象。
故事围绕小尼古拉的内心展开,导演把原著里各个小片段串了起来,体检、买花、测验、请客、扫除等十分钟左右的小闹剧接二连三地上演,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始终使人们沉浸在欢乐当中。
而在《小淘气尼古拉》这部由漫画改编的电影中,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全剧对于人物和情节的夸张处理手法。
法国电影《触不可及》赏析探索
法国电影《触不可及》赏析探索作者:范冰冰来源:《大观》2015年第04期摘要:电影《触不可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他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引发了无数观影者的深思,《不可触及》将人物的悲伤情感用喜剧的风趣幽默的手法来诠释刻画,既蕴含了高尚的法式艺术情调和向上热情的人文情怀,是一部法式气息很浓的别样的喜剧。
关键词:法国电影;《触不可及》;赏析探索戏剧自发展以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戏剧以其引人发笑、轻松愉、结局圆满等特点受到广大群众的热捧,很多喜剧电影在中国有这很高的人气,像以成龙为代表的香港电影、以冯导为代表的贺年片、近些年新杀出来的黑马《心花路放》《人在囧途》等等。
这些电影无不在诠释和验证着戏剧类电影引人入胜的魔力和视觉艺术。
虽然也有一些电影因其超低的品味、超俗的笑点、超低的艺术鉴赏,此类电影难登电影艺术巅峰。
但是不少喜剧电影却获得了不可小视的成就。
一、对法国电影《触手可及》故事情节上的赏析和成就上的点评该电影改编自法国巴黎一个真实的故事,此故事曾被拍摄成纪录片,导演在观看完后,突然萌生将其改成剧情电影的想法,该电影在故事情节和叙述角度上与其他电影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说白了它只是一部表现温情和拥有完美的结局的众多剧情片之一。
但是这部电影在法国一经上市,票房竟然超越《泰坦尼克号》,并且在连续九周成为票房冠军后,还能继续创造奇迹,成为法国影坛上无法逾越的奇迹。
《触手可及》自进入中国市场后,连续几周都保持着超高的点击率,影评分数创新高,受到了广大影迷的普遍厚爱和支持。
二、对法国电影《触手可及》人物上的赏析该电影重头到尾都充满了戏剧色彩,电影的桥段和台词经过编剧和导演的精心设置让人情不自禁大笑。
(一)对人物黑人德瑞斯的赏析德瑞斯是一个天生就富有很多幽默感的大男孩,德瑞斯在影片中以其高大强壮的形象给每个观影者视觉上的存在感和冲击力,他的身材和力量天生适合当护工,但是他的性格和自身的生活经历却和护工截然相反。
巴尔扎克_人间喜剧_的艺术特色
天府新论2006年6月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李 菡 [摘要]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小说《人间喜剧》,淋漓尽致地揭露批判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幕。
作品在艺术上颇有成就:善于细节描写,达到精细入微,生动逼真;成功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
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具有个性;服从各种人物生活和思考所必须遵循的逻辑。
作品具有巨大的艺术力量,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关键词]巴尔扎克;批判现实主义;典型人物塑造;细节描写;哲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33(2006)6月-224-2[作者单位]李菡,四川师范大学基础部 四川成都 610061(一)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
他一生辛勤创作的《人间喜剧》共包括96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
被恩格斯誉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称赞巴尔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小说是社会的缩影。
《人间喜剧》正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巴尔扎克说“我企图写出整个社会的历史”,“拿破仑用刀来完成的事,我要用笔来完成”,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这正如丹纳所说,巴尔扎克“让小说承担了它不能承担的重量”,《人间喜剧》简直就像一套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用那枝饱蘸着墨水的鹅翎笔,无情地挑开了当时法国社会头上“自由、平等、博爱”的美丽帷幕,既展现了这幕布后面的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又揭露了种种阴谋与欺诈,眼泪与鲜血,呻吟与罪恶。
人间“喜”剧,这是一个多么富于讽刺意味的绝妙标题啊!(二)巴尔扎克的小说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他的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细节的真实对作品的逼真性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巴尔扎克曾说:“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它就毫无足取了。
”精细入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是巴尔扎克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
伪君子的喜剧的美学特征
伪君子的喜剧的美学特征
《伪君子》是法国伟大的喜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它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在创作方法上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原则,但又有所创新,它在严格的形式规范中表现了丰富多变的内容,显示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其次,它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将剧中人物放置在一个戏剧性的环境中,通过他们的言行、性格的冲突与碰撞,来揭示出人物的内在美与丑。
此外,《伪君子》还以其明快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出喜剧的艺术美。
莫里哀在剧中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使得情节幽默有趣,同时又能够深刻地揭示出人性的弱点和社会弊病,使得观众在笑声中思考和领悟人生的真谛。
最后,《伪君子》还表现出了高超的戏剧技巧,如剧情安排的紧凑有序、情节发展的意外转折、以及悬念的巧妙设置等,这些都使得该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伪君子》作为一部古典主义喜剧的杰作,其美学特征表现在它对古典主义原则的遵循与创新、鲜明的人物形象、幽默的语言风格以及高超的戏剧技巧等方面。
《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人间喜剧》(La Comédie Humaine)是法国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创作的一部壮丽的文艺工程,它包含了多部小说和中篇,共计约90多部作品。
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如下:思想内容:1.对社会现实的描摹和剖析:《人间喜剧》以毫不掩饰的现实主义风格,纵览了巴黎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和生活,以揭示社会的贫富悬殊、道德败坏、人性的复杂性等问题。
2.社会阶层和人性的关系:作品展示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包括贵族、中产阶级和底层人民。
巴尔扎克通过对阶层性格和价值观的刻画,呈现了人性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变化和矛盾。
3.人性的欲望和追求:作品探讨了人性的欲望和追求,包括物质欲望、社会地位的追逐、爱情和权力的争夺等。
它揭示了人性的贪婪、虚伪和自私,并探讨了欲望和追求对人性的影响。
4.对失去和痛苦的思考:作品展示了人生中的挫折、痛苦和失去。
巴尔扎克通过描写人物的命运和悲剧,对人类生活的困境和不完美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艺术成就:1.群像性的创作:《人间喜剧》通过众多的角色和故事,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群像画卷。
它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巴黎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作品更加丰富和真实。
2.细腻的人物刻画和心理描写:巴尔扎克擅于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外表、性格和内心世界。
他通过深入剖析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欲望,使人物栩栩如生。
3.社会细节和环境描写:作品对巴黎社会的环境和细节进行了细致描写。
巴尔扎克生动地描绘了街道、房屋、社交场所等,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氛围。
4.剧情的张力和叙事的节奏:《人间喜剧》的剧情紧凑且充满张力,读者常常被故事的发展所吸引。
巴尔扎克善于运用悬念、反转和戏剧性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使读者深陷其中。
《人间喜剧》以其广阔的视野、细腻的人物刻画和对社会现实的剖析,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通过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思考,展示了巴尔扎克的独特的艺术成就。
浅析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特点
浅析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特点法国“新浪潮”(Nouvelle Vague)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法国兴起的一股电影运动,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传统电影形式的突破而闻名。
这一运动产生了许多倍受欢迎的电影,将一些年轻导演推向了国际舞台,成为了电影历史上的一大亮点。
下面我们来浅析一下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特点。
一、对传统电影形式的颠覆法国“新浪潮”电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传统电影形式的颠覆。
这些电影往往不拘泥于传统的叙事结构和技术手法,而是采用了更加自由、实验性的手法。
《400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的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利耶采用了手持摄影机的技术,使得影片更加真实和生动,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和冲动。
新浪潮电影还经常采用跳跃式的剪辑手法,颠覆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方式,使得观众体验到不同寻常的观影感受。
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新浪潮电影深刻地关注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的挑战。
这些电影的主题多围绕着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情感困惑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如《青梅竹马》(Jules et Jim)、《我的美国叔叔》(Mon Oncle d'Amérique)等。
这些电影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矛盾的真实展现,使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
三、对电影本身的反思新浪潮电影还对电影本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质疑了传统电影模式和商业化趋势。
导演们常常在影片中使用自我意识的手法,打破第四堵墙,直接向观众发问,引导观众去思考电影的本质和意义。
他们还在电影中向前辈导演们致敬,如让-吕克·戈达尔的《至爱慕情》(Bande à part)就在剧情中模仿了《霸王别姬》的经典场景,展现出对电影历史的敬仰和致敬。
四、艺术的成就与商业的成功兼得虽然新浪潮电影在风格上偏向实验性和反传统,但是它们却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艺术成就。
法国喜剧电影《虎口脱险》赏析
法国经典喜剧片《虎口脱险》电影赏析我们今天一起走进法国电影,你们看过哪些法国电影?有一部一定不能错过,这就是一九六六年法国银幕上所出现的一部将永远被记入史册的卖座喜剧片——《虎口脱险》。
该片完美地阐释了法国的喜剧精神,一千七百多万的入场人次令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法国影片的票房冠军。
直到一九九八年,它由泰坦尼克号以两千万的人次刷新了它保持了三十多年的记录。
但他仍然是法国影片的票房纪录保持者,直至今日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喜剧片,是最最经典的传世杰作。
当我们提及战争片的时候,想到的往往是残酷的战场,是令人伤感、悲伤的事情,而这部影片却让人们发现,原来战争片不仅仅意味着紧张和惊险,它也可以由漫画式的幽默和令人捧腹的对白。
影片讲述的是二战期间,英国轰炸队的一支先遣队在执行一个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被德军的防空武器击中,机上的飞行员被迫跳伞逃生。
他们分别被指挥家和油漆匠所救,几个原本并不认识的人就这样结成了生死同谋,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生死游戏,同时也闹出了不少温情的笑话。
他们用微薄的力量去对抗德军,险象迭生、滑稽搞笑。
为了逃出虎口,他们共同战斗。
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一起飞离法国。
影片是由著名的法国影史伟大喜剧片导演杰拉尔·乌里和法国大师级的演员路易·德·菲奈斯以及安德烈·布尔维尔合作,这部影片成为世界公认的喜剧经典之作。
这位演员出身的导演,其作品都在电影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印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我们今天要去鉴赏的经典喜剧《虎口脱险》,而《真假大法师》、《疯狂的贵族》、《王中王》等影片至今在法国仍然是常播常红,深受一代代影迷喜爱。
法国戛纳电影节的主席吉尔雅各布大大的赞赏了乌里,他对幽默感、韵律感以及速度和节奏等等,这一切的把握都非常自然,全无刻意造作的痕迹。
他还特别提到了物理的影片中所反映过的诸如文艺复兴和反法西斯主义等严肃的话题,表示这才是其电影的精神内核。
当代法国电影的特点及其发展
当代法国电影的特点及其发展
当代法国电影的特点及其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多样化的题材:当代法国电影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题材,包括爱情、喜剧、悬疑、历史、社会问题等。
这些电影以其独特的观点和风格,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
2. 独立性和实验性:法国电影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立性和实验性而闻名。
导演们经常在电影中探索新的拍摄技术和叙事方式,挑战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尝试新的艺术表达手法。
3. 强调人物和情感:法国电影注重人物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
它们通常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
4. 社会问题的关注:法国电影常常关注社会问题,如移民、种族歧视、性别平等、阶级分化等。
这些电影试图通过讲述个人故事来反映社会现实,并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5. 国际化的影响力:法国电影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法国导演和演员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认可。
法国电影也对全球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国际电影界的重要一部分。
法国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20世纪初,法国电影产业开始崛起,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制片国之一。
20世纪60年代,法
国新浪潮运动兴起,导演们开始挑战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注重电影的艺术性和个人表达。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电影逐渐走向国际化,取得了一系列的商业和艺术上的成功。
到了当代,法国电影继续保持着其独特的风格和影响力,成为了世界电影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悲伤情绪的喜剧刻画——法国电影《触不可及》的艺术欣赏
懈,艰苦训练。
当她的不懈付出换来荣耀和物质时,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人。
她不惜重金为家人买房,希望得到家人的肯定和赞赏。
然而,麦琪在家人心中的地位轻如羽毛,没人关心她为此付出了多少艰辛,她希望从家人那里获得尊重的需要再次落空,她再一次触碰到被轻视和唾弃的感觉,不管怎么样都无法改变自己是一个垃圾的事实。
拳击的意义是尊重。
弗兰基曾说:“拳击是有关尊严的残酷竞技,你捍卫自己的尊严的同时,也就剥夺了对手的尊严。
”麦琪的梦想就是对尊严的追逐,她渴望被肯定、渴望被尊重。
而对于麦琪来说,拳击能够给她生命的尊严,拳击能够实现她的自我价值,拳击能够让她赢得世人的尊敬。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在拳王争霸赛上,当麦琪终于打败“兰熊”即将获得梦寐以求的拳王金腰带时,却受到对手的无耻偷袭,麦琪重伤致残,瘫痪在床。
一个生而为拳击的人,尊严和荣誉是最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
当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回到拳击场时,她选择有尊严地死去。
三、“渴爱”的人追求梦想——自我实现的需要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主要是指将个人的能力、理想、抱负发挥到最大程度,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这样的人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自我实现是个体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努力使自己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
弗兰基一直渴望成功,作为一个拳击教练,他也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够在拳击舞台上大放异彩,实现梦想,但他又害怕徒弟参加富有挑战性的比赛,因为“保护自己”这一人生信条一直束缚着他。
生命与梦想对于他来讲都是十分的重要,可当两者不可兼得时,他陷入了困惑当中,无法作出选择。
直到麦琪的出现,让他有机会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难道仅仅是活着吗?没有梦想的生命是否还有意义?对于麦琪来说,其他事情都不能激起她对生命的热情。
正如影片中麦琪所说:“拳击是我唯一喜欢的事情。
”她将生命的意义、自我的价值都寄托在拳击上。
麦琪不仅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她还是一个愿意为梦想执着前行的人。
幽默无国界——浅议法国喜剧《超级笨蛋》的艺术特色
幽默无 国界
— —
浅议 法 国喜剧 《 超级笨蛋 》的艺术特色
■谢 西
本, 平铺直叙却环环相扣 , 高潮迭起 , 悬念 、 意外接踵而来,很有戏剧性。剧中人物形象 的塑造更加注重通过性格、动作、语 言来推 动 。剧本在二路创作上 留给演员更多想象 的 空 间,为演员表演与更好地刻画人物 提供 了 用力条件 。 在风格题材上 ,我把剧本的整体基调定 位 为优雅 、 华丽, 着重突 出中产阶级的特点, 使之 与 “ 笨蛋 ”形成强烈反差 ,按现实主义 正剧风格排演此剧 。通过故事 的发展及不和 谐 的因素层层深入 , 自然流露 出具有荒诞色 彩 喜剧性和 闹剧性 的特色 。在立意上我对于 作者笔下 的 “ 笨 蛋”和 “ 聪 明者 ”不带任何 批判和歌颂意味,让几个人物 随事态发展而 表现个性,相对 忠实于 原剧本走 向。努力表 现出深刻的讽刺 与嘲弄。我 的创作原则 以交 代性叙事为主,剧中大 量的事 实和 引爆性事 件 ,通过演员的体验与碰撞完成 ,揭示作 品 内涵 ,让观众在笑声中联想现 实生活 中人与 人 、人对人 ,家庭观、爱情观 ,人 与人之 间 的交往等等 ,重新认识生活中的 “ 笨 蛋”和 “ 聪 明者 ”。在舞美表现方面我用 一个 戴着 绿帽子 的小丑打开帷幕,让观众欣 赏的人物 形象具有轻松与幽默感,并作为该剧 总体形 象来加 以强调 。剧本结构 以 “ 比弄 ”帮助受 伤的 “ 皮埃尔 ”为主线 ,众多牵入人物为副 线 ,推动剧情 ,展现 “ 意外 ”的复杂人物关 系 ,其创作特 点是 以演员大量快速的台词交 流和动作来叙述事实 , 通过主要人物的动作、 语言铺垫而 引发更大 的冲突来吸引观众 。 部成功 的艺术创作 ,会使不 同层次的 观众群体达 到共 同的观赏状态 ,甚至表现得 如醉 如痴 。观众会 为艺术创作所表现 出的思 想力量和 艺术魅力所感染 、所振奋 ,常常使
雅克·塔蒂的喜剧世界——以《于洛先生三部曲》为例
一、引言喜剧是法国百年电影史上最流行的片型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20世纪60年代初,新浪潮复兴了久负盛名的法国电影,激励着国际艺术电影以及电影评论和理论。
20世纪50年代的流行喜剧具有构思精妙的喜剧情节,无疑成为几十年来雅俗共赏的唯一片型,但是无奈常常受到影评人和影史学家们的贬低和忽视。
法国公众大多低估了演员表演的重要性,对喜剧电影的整体评价和口碑时常判断失当[1]。
一些影评人喜欢强调,大多数喜剧缺乏社会热点、情感深度和艺术成分,而将该片型打入文化贫民窟。
喜剧的追逐者们在20世纪50年代多数被国家奖项和国际大奖忽视,但是1977年获得第2届法国电影凯撒奖荣誉凯撒奖的雅克·塔蒂始终是个传奇的例外。
在他的作品《于洛先生三部曲》当中,《于洛先生的假期》在1953年被第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提名,在1956年被第2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我的舅舅》在1958年获得第1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技术大奖和主竞赛单元中金棕榈奖的提名,1959年该片获得第3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二、视听语言的独特魅力雅克塔蒂通过削弱景深概念来表现现代化,他的作品多用全景或远景,几乎看不到特写镜头的踪迹。
他并不像传统电影的“模板”那样通过动作、画面、演员的整体调度对观众视线进行引导,而是提供给观众真正感兴趣、自主选择观看的画面。
戈达尔在评价雅克·塔蒂的时候认为:“塔蒂镜头下的草木,风筝,小孩,老男人……任何的,所有的一切,都奇怪而富有魅力。
”在雅克·塔蒂的影片中,人们很难代入于洛先生的主角光环。
在他的镜头中,影片中的每个人都看起来地位平等,任何日常生活中常被忽视的不起眼的小人物都可能被细致描写。
拒绝特写,使用远景就是雅克塔蒂为了削弱画框内事物的等级制度,而专门设计的拍摄思路。
据说雅克塔蒂曾有过跟爷爷学做画框的经历,所以在他的影片中,声音独立于影像,所有在画面中看到的都是可听到的,里面充满着无数种潜在的声源,观众会对每一帧画面中的一切事物感兴趣。
《巴黎圣母院》电影美学之特色
《巴黎圣母院》电影美学之特色原文作者:张仁香[摘要] 法国导演让·德拉努阿导演的电影《巴黎圣母院》,改编自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长篇小说。
它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以不同于文学语言的形式即电影语汇——画面直观地阐释了小说表达的爱、美、正义、自由以及崇高的主题。
它尤其将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诗学宣言,一种艺术创作的美学原则或理念:高度重视“丑”的价值、悲喜剧的互衬形式运用得恰到好处。
它对传统古典主义美学的颠覆是空前的。
[关键词] 电影《巴黎圣母院》;美丑对比;悲喜互衬电影《巴黎圣母院》是根据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改编的。
雨果的这部小说被誉为浪漫主义代表作。
电影改编基本尊重了原著。
小说对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舞蹈有一段富于“韵味”的描写,“……她两只结实的圆胳膊把一面巴斯克小鼓举在她那小巧玲珑的头顶,她伴随着鼓声这样跳舞着,窈窕、纤细,活泼得像一只黄蜂,她那毫无皱褶的金色小背心,她转动时鼓胀起来的带小斑点的裙衣,她那偶尔从裙里露出来的一双漂亮的腿,她乌黑的头发,她亮晶晶的眼睛,真的,她真是一位神奇的妙人儿。
”在电影中转化成直观的视觉形象。
影片有长达近5分钟的女主角身穿红裙的独舞,与圣母院围观的土灰布衣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
那红色的衣裙意味着热情与奔放,个性的阳光与开朗,对生活充满着爱以及对美的极度渴望。
编导者的意图十分明显,运用电影独特语汇“画面”,通过形体、色彩、音乐、背景等衬托出艾丝美拉达这一性感窈窕的形体之美(以此抗拒宗教对肉体的蔑视)。
影片刻画了一个善良有同情心,恪守贞洁,真诚而单纯无知的寓真、善、美于一体的,既现实又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由于她的“诱惑”,唤醒了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那被知识禁锢了的“欲望”。
邪恶最终占据了他的灵魂。
他暗中刺杀了与艾丝美拉达约会的法比队长。
宗教法庭荒唐定罪于少女,并将她送上了绞架。
她的死是整个剧情悲剧高潮。
尽管真善美的理想被现实强大势力所摧毁,这理想之光已照亮人们的心灵,使之清晰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与冷漠。
法国经典喜剧《欢迎来北方》中的法式幽默元素
法国经典喜剧《欢迎来北方》中的法式幽默元素谈到法国喜剧电影,相信许多人对喜剧大师杰拉尔・奥利的《虎口脱险》都不陌生,这部电影在法国曾经保持了42年法语电影票房纪录。
直到2008年,一部中低成本、导演年轻、情节单纯、背景简单的影片《欢迎来北方》(Bienvenue chez les Chtis)一举超越了《虎口脱险》,坐上了法语电影票房的头把交椅。
据统计,平均每四个法国人中就有一人看过《欢迎来北方》,就连许多十几年不看电影的人也为了《欢迎来北方》重新走进了电影院,法国人都称其为法国电影史上的奇迹。
那么它的神奇之处和独特魅力到底在何处?它的成功不是偶然或者运气,而是因为它将独具一格的法式幽默渗透到了影片的每个细节之中,将法国人引以为傲的浪漫文化和人文情怀贯穿于影片的始终。
本文将透过《欢迎来北方》细细品味法式幽默。
一、《欢迎来北方》电影情节概述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主人公菲利普在法国南部的一家邮局工作了十多年,他的妻子性情抑郁。
为了讨妻子的欢心,菲利普伪装成残疾人申请调职到风景优美、阳光明媚的蔚蓝海岸工作。
不料弄巧成拙,他被调派到了法国极北部的小城贝尔格担任邮局主管。
在法国南方人的眼中,北方气候寒冷,生活条件恶劣,北方人更是粗俗野蛮。
对南方人来说,北方是犹如地狱一般的地方。
但是,菲利普到了贝尔格之后只经历了短暂的不适应期,因为他发现其实北方民风淳朴,人们友好善良,生活环境舒适。
他很快和众人打成一片,学会了当地的方言土话,和妻子的关系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三年后,当他如愿以偿被调职到蔚蓝海岸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北方小镇,流下了离别之泪。
刚好印证了他在北方结交的好朋友安东尼,也是本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告诉他的北方古老谚语:“外省人来北方一定会哭两次:初来乍到时和行将离别时。
”二、影片折射出的法式幽默的特点人们不由得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此简单的,甚至一看开头就猜得到结尾的剧情,为何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法国观众走进影院?它成功的关键在于完美诠释了法式幽默的特点,反映了法国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法国喜剧电影的艺术特色
--------以《虎口脱险》为例
一、法国喜剧的特点
法国喜剧在世界喜剧电影中占据着主流地位,法国喜剧电影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幽默,而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一种浪漫的人生理念。
很多人都很喜欢欧洲电影,觉得欧洲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那是许多年才积累下来的,是仿造不出来的,尤其是法国的喜剧电影。
法国电影不同于好莱坞的影片,就像法国菜与麦当劳快餐的差别。
区别于美国喜剧没心没肺的单纯搞笑,法国喜剧总是能让人在笑过之后得到一些什么。
法国人的幽默是众所皆知的,他们的喜剧电影其实是他们法式幽默的本能体现,没有任何刻意的修饰与安排,所有的笑点都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法国喜剧电影的艺术魅力也正是如此。
二、《虎口脱险》的简介
剧情: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
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大胡子中队长雷金纳德被动物园管理员所救。
而另外两名士兵,也分别在油漆匠奥古斯德(布尔维尔饰)
和乐队指挥斯塔尼斯拉斯(路易·德·菲耐斯饰)的帮助下掩藏好了。
即便德军展开了全城的搜索,油漆匠、指挥和中队长还是在浴室顺利的会面,几经辗转,英国士兵终于接上了头。
几个原本并不认识的人,就这样结成了生死同盟,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生死游戏。
同时,也闹出了不少温情的笑话。
他们用微薄的力量对抗严酷德军,险相迭生,滑稽搞笑,为了逃出虎口,共同战斗。
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中立国瑞士。
背景:路易.德.费内斯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著名的喜剧明星,他因主演以二战为背景的喜剧片《虎口脱险》而被观众所熟知。
说到这部影片,每个看过的人都能立刻回忆起这个可爱的法国小老头,以及他在影片中表现的歇斯底里、在土耳其浴室里唱《鸳鸯茶》等等让人过目不忘经典的镜头和搞笑的台词。
他的喜剧天赋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使得《虎口脱险》曾在法国创下票房收入过亿的记录,并使他本人也成为公认的法国头号喜剧演员。
本片是最著名的有关二战的喜剧电影,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欢乐,其中主演路易·德·费内斯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著名的喜剧明星,他的喜剧天赋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使得《虎口脱险》曾在法国创下票房收入过亿的记录,成为法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是真正的喜剧艺术,天生被赋予浓厚的幽默感的法国人为我们奉献了永远的精神大餐。
这是一部喜剧片,也是一部战争片,但是我们看完整部电影却没有看到一个人死去,即使是被那个斗鸡眼的德国机枪手
打下来的自家飞行员,最后出现的身影也是飘摇的降落伞。
战争很残酷,但是认识战争未必需要残酷的画面。
本片当年曾创下法国最高票房纪录,中译版本也可视为我国译配电影中的巅峰之作。
三、影片艺术特色
《虎口脱险》是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费奈斯电影生涯的巅峰之作,是一部无论细节还是整体都接近完美的喜剧片。
我个人认为影片中最出彩的表演要算是路易.德.费耐斯的,他饰演的指挥家一角完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恐怕每位看过此观众都会为片中那个矮小暴躁,自私又富有同情心的指挥家记忆犹新。
影片中费奈斯一出场便喋喋不休,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演方式都尽显在他丰富的面部表情上。
除了能说会道,费奈斯的肢体语言也极为丰富。
无论是夸张的摊开双手、伸长脖子,还是挥动双手表示的愤怒,他都通过肢体的表演来达到对于人物的诠释。
在这部以大时代大背景的小故事中,费奈斯更是成为运用矛盾手法搞笑的高手,他不止一次的让油漆匠为他让步,他那种势利,爱贪小便宜,动不动就爱发脾气的性格,简直就是活脱脱的一位生活中最常见的小市民形象。
正是有了路易德费奈斯的精彩表演使得影片从头到尾笑料不断。
它的成功不仅来自费奈斯夸张的表演,同时还来自油漆匠,来自德国军官,来自斗鸡眼的机枪手。
中国有句俗话叫红花还得绿叶配,正是因为《虎口脱险》这部影片,从编剧到导演,从配角到主角的整
体出色,才衬托路易德费奈斯的表演更加光彩照人。
它是一部关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颠沛流离命运的经典影片。
之所以说该片经典,完全是因为其突破性的喜剧桥段设计。
南瓜大战摩托车、斗鸡眼打飞机、旅馆换床等等......都是让我们百看不厌的经典场面。
影片的人物设计也颇为讨巧:一个胆小的油漆匠、一个爱发牢骚且很自大的指挥家、一个美丽的木偶演员、若干修女......要让他们帮助几个英国空军完成在巴黎的“《虎口脱险》”简直是难上加难。
不过正是因为困难,才会闹出笑话,再加上剧中人物复杂的关系冲突,喜剧效果就出来了。
1966出品的《虎口脱险》,1700多万的入场人次令它成为当之无愧的法国影史票房冠军,直到1998年,才有《泰坦尼克号》以2000万的人次刷新了它保持了三十多年的纪录,但它仍是法国影片的票房纪录保持者,直至今日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影片主演路易德菲奈斯更是凭借这部影片成为了法国六、七十年代著名的喜剧明星,这部影片成为法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喜剧电影,是法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究竟《虎口脱险》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喜剧,各种各样的笑料层出不穷,影片镜头数量到1400个,而当时一部普通法国喜剧片的镜头数量仅700个左右,再加上节奏明快的剪辑,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影片的娱乐性、毫无闷场,令观众始终为剧情所吸引。
还有本片有一系列紧密的剧情,从鸳鸯茶任务失败到最后中队长和指挥家一行人成功逃脱纳粹的追捕,使观众都感觉接近真实!通常情况下,没人会去开战争的玩笑,因为它涉及到了无情的死亡和至高无上的国家尊
严。
于是,战争几乎成了喜剧片的禁区。
纵观影史,迄今只有两部战争喜剧片轰动世界,一部是卓别林的《从军记》,还有就是杰拉尔•乌里的这部《虎口脱险》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晚期,此片更是在遥远的中国迎来第二春,无论是放映次数还是观影人数都足以载入史册。
《虎口脱险》风靡全球的法宝之一正是:如果战争是一场梦,这部电影就是唯一的美梦。
影片伊始,一架英军轰炸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被德军击中,被迫飞行至已被德军占领的巴黎上空。
在这场戏里,我们看不到正常的现实色彩,取而代之的是透过红、绿、蓝滤镜拍摄或洗印的画面。
显而易见,这三种色调的使用并不是随意的,前两种颜色的象征意义很突出,毋庸多言,需要说明的是蓝色。
蓝色,和平之色,法国国旗之色,影片用这个颜色来表现英军飞入法国领空,一方面是赞美祖国,另一方面也预示着飞行员来到法国就已经安全,其后的逃命经历必定有惊无险。
除了象征,这段超现实色彩的战争场面还起着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将真实战争与生俱来的残酷和影片之后精心营造的喜剧情境区隔开:在影片色调趋于正常的那一刻,可以说,现实战争戛然而止,一场堪称温馨的虚构冒险正式上演。
深入地分析,影片的两位主人公都是二战中最普通的法国人,他们仇恨德国侵略者,但是又缺乏足够的勇气加入到抵抗的战线中去。
不过在面对考验的时候,斯坦尼斯拉斯和奥古斯丁都表现出了足够的正义感和勇敢,也令他们成为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人物,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该影片首映之时即引起万人空巷,据说各大院线连续播映时间之长达两个多月。
《虎口脱险》法文直译为了不起的奔跑,它一反各国对二战题材的创作风格,没有了那种历史的凝重,对战争的厌恶,对失去亲人的沉痛,相反,让喜剧风格介入一个由悲剧统领的创造领域,完成了电影与观众,娱乐与票房的完美结合。
这是真正的喜剧艺术,天生被赋予浓厚的幽默感的法国人为我们奉献了永远的精神大餐。
这是一部喜剧片,也是一部战争片,但是我们看完整部电影却没有看到一个人死去,即使是被那个斗鸡眼的德国机枪手打下来的自家飞行员,最后出现的身影也是飘摇的降落伞。
战争很残酷,但是认识战争未必需要残酷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