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因子.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盆心与 盆周高差在500m以上,地表特征是内流盆 地地势平坦,外流盆地分割为丘陵。
广西的划分
高山;>2000米 中山:2000-800米 低山:500-800米 高丘:250---500米 中丘:100---250米 低丘:<100米
在实践中,通常还按地形要素的范 围大小划分为巨地形、大地形、中 地形、小地形和微地形等五个等级。
南岭山脉也有类似作用,但海拔 一般只有1000m左右,最高峰也只有 2000m,屏障作用较小,且切割较严 重,地形比较破碎,山间还有不少 隙道(如湘桂谷地),有利于冷气 团的南下活动,使位于北回归线以 南的广州和南宁也偶有零下低温, 地处南部边陲的龙州所种植的橡胶 在强寒潮年份受到严重的寒害。
山脉的走向对降水的影响也很大。
秦岭山脉东西亘延数百公里,海 拔高度在 2000m左右,主峰太白山 3767m,对南部地区有良好的屏障作 用,成为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天然 界线。
杉木、枫香、马尾松、苦储、樟、棕 榈等天然分布只限于秦岭以南;南面 的汉中有柑桔类亚热带水果的生产, 而在北面的渭河河谷,这些果树却无 法露地越冬,无经营的可能。
地形条件本身规模大小悬殊,加上所处的 大环境有别,生态意义各不相同,但却共 同为创造组合多样化自然环境奠定基础。
2.8.3 地形对森林的影响
延绵数公里,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的巨大 地形都可不同程度地左右大气环流和气团 的进退,从而给区域气候以深刻的影响。 使热量、水分、风等主要气象要素按地形 结构而重新分配,同时,影响到土壤的发 育;动植物种类的生长和分布,以至农林 业生产结构和栽培技术的运用。
小地形:指宽度2米到20-50米, 高差2到数米范围内的地形。如小洼 地、切割沟、冲积雄、小纱丘、山 坡上明显的突起等。
微地形;指宽度1-2米,高差1—2 米或更大范围的地形变化。如蚁类、 鼠类活动所造成的或由根系、倒水 所引起的微小地形的变化。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丰富多彩,有气 势磅礴的高原,巍峨的崇山峻岭,群山环 抱的大型盆地,浩瀚的沙漠,宽广无垠的 平原,奔流不息的江河,绵延万里的海岸, 浩瀚宽阔的海域以及星罗棋布的岛屿。
2.8.3.1 巨大山脉对森林分布的影响
绵延百里或千里的山脉,高耸人云的山峰是气流 活动的天然屏障。
山脉和山峰是气团活动的障碍,故山脉的 走向对气候的影响较大.对温度和降水的 影响尤为明显。
我国地处季风气候区,故东西走向的山脉 能阻止暖气团北上和冷气团南侵。在山北, 冷气团受阻而聚积;在山南,湿润的暖气 团被抬升冷却致雨,形成山北干冷山南湿 热的不同气候。并在植物种类,植被特征 和生产结构上反映出来。
2.8.2 地形因子的生态意义
地形因子主要通过改变光、热、水、土壤 和风等自然条件间接作用于植物。生态因 子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受地形条件所制约(图 24)。
不同的海拔、阴坡阳坡、迎风坡背风坡、 陡坡缓坡、山顶(脊)山麓乃至小地形的起伏 等,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境 类型。
如较高山顶处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长短波辐射强,致使气温变化大,风力强 劲,蒸发剧烈,以物理风化为主,成土作 用差,植物一般表现为耐寒、耐旱、耐贫 瘠、抗风、抗紫外线等生理生态习性及株 矮根壮等形态特征。
19%
8.0%
12%
14.4%
10%
21.7%
河流水库占2.8%
山地可按其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不同区 分为:
极高山:海拔高度在5 000m以上,相对高 度大于1 000m。
高山:海拔高度超过3 000m,相对高度在 1 000m以上高度为500—1 000m,有山脉形态,但分割 较碎。
巨地形:通常指水平距离数十一
数百公里,垂直高度数百米一数千 米的广大范围内的地形。如蒙新高 原、秦巴山地、南岭山地都属之。
大地形:指水平距离数百米一数 十公里,垂直高度数十米一数百米 范围内的地形。如山系的支脉、山 前丘陵、分水岭、山间盆地等。
中地形:指宽度数十米一数百米, 垂直高度数米一数十米范围内的地 形。如山岭的脊部、平原或盆地中 的洼地、孤山、丘陵等。
山脉的迎风面或临海面(东或东南面), 地形雨较多,湿度较大;山脉的背风面 (西或西北面)属于雨影区、降雨少,气 候较干燥。
云南境内的横断山脉也属于南北走向,但 受西南印度洋季风影响,水汽自西南而来, 西侧是迎风面较湿润,东侧仅是雨影区, 少雨而干燥,分布着不少耐旱的植物和植 被。
广西的十万大山,大明山,大瑶山等山脉也有 类似情况.
2.8 地形因子
地形对于森林是一个间接生态因子,通过改 变气候、土壤等条件而影响森林植物。我国 现有森林植被多分布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 地带,因此,研究地形变化与森林分布、生 长发育的生态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2.8.1地形的概念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地球表面有海洋、 陆地之分,其中陆地有高山、平原、盆地、沙漠 和丘陵。
大陆地形按地壳表面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空间位置 的不同,一般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 地5种类型。据统计,在我国的陆地中,山地约占 33%,高原约占26%,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 10%,盆地约占19%。
山地约占 高原约占 盆地约占 平原约占 丘陵约占
全国
广西
33%
53.1%
26%
低山:海拔高度为500—1 000m,相对高 度为200~500m,外形平缓,其山顶、山脊 呈圆形或棱形。
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相对高度在50~ 100m,地表相当起伏,地形破碎,山麓与 邻近平原逐渐过渡,且坡度不大的称为丘 陵。
平原的海拔高度多数小于200m,相对高度 通常不超过50m,地表特征是平坦,偶有浅 丘、孤山。
总之,由于山脉对气团的阻隔和抬升,一山 之隔气候差异很大,植物和植被也迥然不同。 山体愈高、愈大,山体愈完整。其屏障和抬 升作用就愈大,山脉两侧的气候和植物差异 也愈显著。
此外。当气团越过山岭或高原下沉时,常产 生焚风效应,气温增高气候干燥,使背风面 的植物和植被具有较为干热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