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俄罗斯的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之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之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1918~1921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战争结束后,鉴于形势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于1921年提出、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性质,但两者在背景、内容、目的、实质、作用和影响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下面,本人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作一比较:国主义武装干涉的情况下,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质极度匮乏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后者是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制定的。
第二,内容不同: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第三,目的不同: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第四,实质不同:前者是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后者则是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两种政策的实行,既是当时形势的需要,也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
第五,作用和影响不同: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意图是在一个落后的小农生产占优势的俄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实践证明,这一设想是行不通的。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采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政策。
实践的效果比较好。
前者虽然在当时它对于保障战时物资供应、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阶段。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随着1924年列宁的逝世和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政策被慢慢废除。
1928年,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 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逐步形成了代替新经济政策的斯大林模式。
主要内容
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流通方面 补充内容
这就使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道路。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
俄罗斯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推翻了资 产阶级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或苏 俄。
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 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个年度减少 43.3%。
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20年代初,美国企业家哈默和列宁之间建立的友谊就说明这一点。 1921年,阿曼德·哈默才23岁。 可是,他已成了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这年6月,他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 他原先是想帮助苏俄人民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量事实使他更为饥荒所引起的灾难而震惊。他立刻 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 这件事被列宁知道了。他热情地邀请哈默来克里姆林宫会面。 列宁用英语同哈默交谈,对哈默说: “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 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 说到这里,列宁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一边翻着,一边说道: “瞧!这是你们人民作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来替代人的双手。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按劳分配
"退"即"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未退"即"本质":扩大经济基础,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 渡到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战时共产 项目 主义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 政策 制
内容 新经济政策 作用
粮食税代替 余粮收集制
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俄国 苏俄 1917年十 月革命 列宁
1917 1921 1925
苏联 独联体 1991年12月《阿拉木 1922年 图宣言》
1953 1964 1985 1991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战时共 新经济 斯大林模式 产主义 政策
社会主义改革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战 时 共 产 主 义 政 策
背景 外: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内:反动势力不断发动叛乱,粮食等物质非常匮乏 内容 目的 ①摆脱粮食危机,保障军事供应,巩固政权 ②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性质 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请思考: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
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1.政策依靠什么手段来保证实行? 军事性行政命令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2.政策内容本身有什么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 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 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 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 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 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 要的门径’。” 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维埃政 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什么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亟待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所以出现了新经济政策。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新经济政策的特点①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②管理手段:按经济规律,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直接目的: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
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
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
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1920午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
1921年5月。
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
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
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
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
流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
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可以把新经济政策归纳为下列一系列措施:1、粮食税取代粮食征收制。
2、允许农产品自由买卖,从而承认了市场机制。
浅析俄罗斯的新经济政策
浅析俄罗斯的新经济政策一、“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加入WTO以后,俄罗斯的行业竞争加剧。
较强的科研水平和较为雄厚的生产基础,以创新科技占领全球市场;鼓励对创新领域进行投资,一方面特别要扶持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俄政府拟借助税收、关税等政策杠杆,引导私营企业进行投资创新;俄罗斯应具有完整的研发产业链,需要不断发展创新产业链;俄应加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财政扶持力度。
普京指出,俄罗斯必须在2022年前拥有数所世界级水平的高校;2022年前俄政府用于科技创新的投资将增加数倍;到2022年,高新技术行业在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比目前提高50%。
二、“新经济”政策面临的诸多挑战(一)资源型经济转型艰难。
俄罗斯这十几年的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大量出口,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基金、外汇储备以及大量进口先进设备及居民高档消费品提供了保障,对于俄罗斯经济的迅速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经济增长基本进入稳定阶段之后,俄罗斯应适时的将发展重点转入创新型经济领域,选择好创新经济的发展路径,使创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因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资源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等问题,是对俄罗斯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
(二)创新型经济发展条件不成熟。
对现有的创新经济发展思路,俄罗斯国内外观望和质疑者较多,其原因在于:该计划政府主导色彩过于浓厚,市场机制不足,转型缺乏原动力;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人才流失严重,国家创新体系受到削弱;产业结构升级缺乏梯次渐进性,没有现代制造业做支撑,高端技术难形成集聚效应;俄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开放意识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极易虎头蛇尾;实施现代化的资金由精英集团掌控,投资机制不透明,对私人投资的优惠政策不明确。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一、彼得一世改革:俄罗斯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钦察汗国解体后获得独立,领土不断扩张,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自称沙皇,标志着近代俄国的建立。
1、改革的背景:(1)西欧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尼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2)17世纪的俄国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经济相比西欧还相当落后:(3)彼得一世希望获得良好的出海口,实现扩张的目的:彼得一世即位时的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内陆国,北边虽然后海岸线,但是基本上常年封冻,无法作为港口,彼得一世希望通过向西扩张,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南扩张,获得黑海的出海口。
(4)俄国军队在向克里木的进攻中损失惨重,暴露了俄国军队的弱点:2、改革的主要内容:1697年彼得一世组织使团考察西欧国家,自己也化名前往,一年后回国,即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军事上,仿效西欧样式,建立新式海陆军:(2)经济上,鼓励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3)政治上,改革和健全国家近代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4)社会文化方面,重视教育改革,改变社会习俗:3、改革的影响:彼得一世改革并没有触动俄国的农奴制,但是经过改革,俄国的国力显著增强。
使俄国跟上了世界潮流,开始了其现代化的进程。
(1)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保证了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击败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瑞典,从而使“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
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
以前俄国没有海军,到彼得一世执政末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2)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在俄国开创了近代议政制度。
(3)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 济政策
结束
史料二
(摘自 2012 年江苏高考
主义”的办法?改编题
T17)列宁指出: “1921 年开春以来, 我 如何理解史料二中的“改良 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 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
由粉色划线信息可知该新政 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 策是新经济政策; 然后由紫色 划线信息进行分析总结。
的“失败”是指出现了经济危机 T20)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 与政治危机,然后再结合史料划 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 到 1921 线信息联想其经济政策。
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 答案: 是由苏俄继续推行 “ 战时
共产主义 ” 政策导致的, “ 战时 共产主义 ” 政策的不足就是不顾 苏俄现实情况而企图直接向共产 主义过渡。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正确途径
(2)相同点: ①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②目的:巩固政权,探索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③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 等。④作用:巩固了政权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 济政策
结束
[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1.(2014· 江苏高考)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 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 )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三课时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 济政策
结束
(2)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 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列宁新经济政策内容
列宁新经济政策内容
列宁新经济政策是苏联在20世纪初期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它标志着苏联经济体制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战后复苏的过渡。
新经济
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以恢复,为苏联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就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实行了“农业税收”政策。
这一
政策取消了原先对农民实行的强制征收政策,而是改为向农民征收
一定比例的农产品作为税收。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农民有了更多的
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其次,新经济政策对工业实行了“合作社经营”政策。
在这一
政策下,苏联政府允许私人企业家开办小规模的工厂和商店,同时
鼓励工人组建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苏联工业
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此外,列宁新经济政策还对对外贸易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苏联政府允许私人商人从事对外贸易,同时也鼓励外国资本进
入苏联进行投资。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苏联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更多
的活力,也为苏联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总的来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苏联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也为苏联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动力。
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苏联经济迅速恢复,并逐渐实现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战后复苏的转变。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初高中知识联系】一、“坚冰已经打破”1.初三下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俄国建立起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即使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巩固统治。
2.初三下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从1918年开始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针对当时情况,苏维埃政权采取了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阅读内容)3.初三下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1918年11月,一战结束。
美、英、法共同加紧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苏俄人民在俄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战胜敌人,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二、“道路已经指明”1.初三下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初三下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了积极的作用。
到了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阅读内容)【必修一、二相关联系】必修一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的第2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1861年通过沙皇的改革,俄国废除可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但是由于改革的不彻底,国内矛盾十分简略。
1914年爆发的一战更是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不顾人民的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工人士兵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论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意义
论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意义新经济政策(NEP)是苏联领导人列宁在1921年提出的一项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在苏联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苏联政府在经济建设上逐渐摆脱了“战时共产主义”模式,转向了一种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经济模式。
本文将从苏联经济危机的背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特点以及其意义三个方面来对新经济政策进行探讨。
一、苏联经济危机背景1917年的十月革命将俄罗斯帝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国家,最初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国有化和集体化提供了条件。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经济严重受到破坏,战争使得生产力和经济活动受到极大破坏,资源紧缺、物资匮乏。
随后,内战的爆发更是加剧了苏联经济的困境,国家经济陷入危机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意识到原有的国有化和集体化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来应对苏联的经济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特点1. 回归市场机制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回归市场机制,恢复农民对农产品的自由交易权,并允许私人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这种政策使得农民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销售农产品,并且给予了私人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经营的空间,为农业和轻工业的复兴提供了动力。
2. 税收政策的调整新经济政策对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取消了原先的过高的纳税额,改为按照税收百分比的方式征税。
这种方式使得私人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有了更多的盈利,激励了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3. 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国有企业也进行了改革,通过引入合资企业和外资,促进了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和发展。
这一举措为苏联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对外贸易的调整新经济政策调整了对外贸易政策,允许进出口贸易自由化,为苏联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新经济政策是苏联国内外环境的结果,并且是列宁对十月革命后经济建设的一种尝试。
新经济政策对苏联的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苏联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解析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2013·广东文综·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解析】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说明此领导人是赞成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行为的,故选A【答案】A4.(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考点】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
据此判断,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新经济政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选择B项。
【答案】B1.(2013·广东梅州五华二模·22)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
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根据所学,20世纪2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美国尤为突出。
美国政府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对市场不加干预,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得不到缓解。
初三历史下册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二: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 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材料三:“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
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斯大林
(一)工业化
1.开始时间:1926年
2.特点: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3.措施: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 计划
苏联民间笑话:美国人到苏联参观。 苏联人得意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 苏联人说:“当然有用啊……当你听说哪里有面包卖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
”
5、评价: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 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
第三单元
第11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
列
大
宁
林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 绩和存在的问题; 2.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工业化和农 业集体化实施等的措施; 3.分析和评价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制的利弊。
新课探究
一、新经济政策
情景探究:
苏俄内战时期,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 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 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依据是什么?
(1)内容: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
(2)意义:
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 为“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概念(实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特点:经济方面---忽视商品经济,重视计划经济 政治方面---忽视民主法制,个人高度专权
俄共十大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俄共十大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俄共十大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
1.增加工业生产,实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2.大力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积极性;
3.扩大商品流通范围,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
4.调整工业管理机构,减少中间环节,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
5.改革劳动制度,实行每周工作40小时,同时采取其他措施缩短工时;
6.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工人生活条件;
7.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8.继续推行住房、医疗和教育制度改革;
9.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10.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1。
新经济政策
历史“新经济政策”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1小时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上海会考要求A,为识记程度。
上海高考无要求。
一、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1921年,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报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其内容包括:实行粮食税;采取租让制与租赁制等方式,把外国资本主义与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并鼓励私人企业发展;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废止实物分配制,实行劳动报酬级差制。
【拓展】1921年初,国内战争基本结束。
但是长期战争使得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导致农村社会矛盾凸显。
2月的喀琅施塔得兵变是这种农民不满情绪的集中反映。
【拓展】租让制就是将一些有利于加速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厂矿企业、油田、森林等等,按照一定条件租给外国资本家去经营,以达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租赁制是指国家把一部分中小企业出租给私人或合作社经营,承租人也可以是原业主或原承租人,由此保证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能够正常生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
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被列宁认为是小农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桥梁。
二、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新经济政策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
【题目】“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
”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是( )【选项】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体制建立D.中国改革开放【难度系数】3【题目】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
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选项】A.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难度系数】3【题目】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
《新经济政策》
经验。
活动建议 探讨: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 的经济体制对我国后来经济政策的变化
有何影响?
2.简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将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加以比较。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9、(2000全国3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10、(1996全国25)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 政策( )
力,发展生产力。——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究?成效怎样? 邓小平的建设观有什么突出特点?这表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探究:战时共 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效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 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但是苏联后来又废除了新经济政
高 尔
基
汽
车 制
造
厂 制
造
出 第
10 万 辆
汽
明斯克拖拉机厂
车
(成立于1946年)
斯大林在地球上第一次建成了强 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使得全 世界对它刮目相看,这件事是个 创举。
当资本主义经济被一次又 一次的经济危机所震撼时, 在苏联,工业以前所未有 的高速度发展。例如,法 国、英国、德国、美国的 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 年分别增长1%、10.4%、 19.4%、54.3%,而苏联 同期工业增长7.5倍,到 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比 1913年增长11倍左右,工 业产量超过德、英、法, 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大国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练习: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解析版)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一、选择题1、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是( )A。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民族解放运动 D。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2。
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差不多特别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已失败了。
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
”1941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好像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采取了行动。
”这个地方的“战略上的退却”和“我们采取了行动"分别指( )A、战时共产主义和罗斯福新政B、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C。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D。
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3、下列表格①、②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ﻫA、《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B、空想社会主义;宪章运动ﻫC。
《人民宪章》;十月革命 D。
《共产党宣言》;二月革命4、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日记表明他访问时苏俄实施的经济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C。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新政”5。
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特许权得益于苏俄实施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
第一个五年计划D。
农业集体化道路6、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1921~1925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ﻫ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7、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增长长期停滞B、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ﻫC、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 D、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8、最先探究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法国 B。
苏联 C、南斯拉夫 D。
中国9、2019年4月22日,“中国与俄罗斯:共同的历史遗产与现实之挑战--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顺利举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俄罗斯的新经济政策
一、“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加入WTO以后,俄罗斯的行业竞争加剧。
较强的科研水平和较为雄厚的生产基础,以创新科技占领全球市场;鼓励对创新领域进行投资,一方面特别要扶持国有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俄政府拟借助税收、关税等政策杠杆,引导私营进行投资创新;俄罗斯应具有完整的研发产业链,需要不断发展创新产业链;俄应加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财政扶持力度。
普京指出,俄罗斯必须在2020年前拥有数所世界级水平的高校;20XX年前俄政府用于科技创新的投资将增加数倍;到2020年,高新技术行业在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比目前提高50%。
二、“新经济”政策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资源型经济转型艰难。
俄罗斯这十几年的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大量出口,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基金、外汇储备以及大量进口先进设备及居民高档消费品提供了保障,对于俄罗斯经济的迅速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经济增长基本进入稳定阶段之后,俄罗斯应适时的将发展重点转入创新型经济领域,选择好创新经济的发展路径,使创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因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资源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等问题,是对俄罗斯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
(二)创新型经济发展条件不成熟。
对现有的创新经济发展思路,俄罗斯国内外观望和质疑者较多,其原因在于:该计划政府主导色彩过于浓厚,市场机制不足,转型缺乏原动力;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以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人才流失严重,国家创新体系受到削弱;产业结构升级缺乏梯次渐进性,没有现代制造业做支撑,高端技术难形成集聚效应;俄创新意识薄弱,开放意识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极易虎头蛇尾;实施现代化的资金由精英集团掌控,投资机制不透明,对私人投资的优惠政策不明确。
按最乐观的估计,俄要实现向创新经济的转型需要10~15年时间,其对经济发展的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
三、结语
普京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安全与自己的政治生命密切相关,更是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就如俄罗斯《专家》周刊3月12日的一期文章中说,“不论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兑现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还是强军,都离不开经济的发
展”。
因此,“新普京时代”必将成为俄罗斯变革与发展的时期。
在未来的6年任期里,普京将会继续保持延续俄罗斯社会政治的基本稳定,并努力“调节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诉求”,同时要集中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动政府主导下的“新经济”政策,以期实现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和国家崛起的目标。
但鉴于经济发展模式等顽疾短期内无法解决,普京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